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一
 格物通目録      儒家類
  卷一
   誠意格
    審幾上
  卷二
    審幾下
  卷三
[000-1b]
    立志上
  卷四
    立志下
  卷五
    謀慮上
  卷六
    謀慮下
  卷七
[000-2a]
    感應上
  卷八
    感應下
  卷九
    儆戒一
  卷十
    儆戒二
  卷十一
[000-2b]
    儆戒三
  卷十二
    儆戒四
  卷十三
    敬天上
  卷十四
    敬天下
  卷十五
[000-3a]
    敬祖考
  卷十六
    畏民上
  卷十七
    畏民下
  卷十八
   正心格
    正心上
[000-3b]
  卷十九
    正心中
  卷二十
    正心下
  卷二十一
   脩身格
    正威儀上
  卷二十二
[000-4a]
    正威儀下
  卷二十三
    慎言動上
  卷二十四
    慎言動中
  卷二十五
    慎言動下
  卷二十六
[000-4b]
    進徳業一
  卷二十七
    進徳業二
  卷二十八
    進徳業三
  卷二十九
    進徳業四
  卷三十
[000-5a]
   齊家格
    謹妃匹上
  卷三十一
    謹妃匹下
  卷三十二
    正嫡庶上
  卷三十三
    正嫡庶下
[000-5b]
  卷三十四
    事親長上
  卷三十五
    事親長下
  卷三十六
    養太子上
  卷三十七
    養太子下
[000-6a]
  卷三十八
    嚴内外上
  卷三十九
    嚴内外下
  卷四十
    恤孤幼
  卷四十一
    御臣妾上
[000-6b]
  卷四十二
    御臣妾下
  卷四十三
   治國格
    事君使臣上
  卷四十四
    事君使臣中
  卷四十五
[000-7a]
    事君使臣下
  卷四十六
    立教興化上
  卷四十七
    立教興化中
  卷四十八
    立教興化下
  卷四十九
[000-7b]
    事長慈幼
  卷五十
    使衆臨民
  卷五十一
    正朝廷上
  卷五十二
    正朝廷下
  卷五十三
[000-8a]
    正百官上
  卷五十四
    正百官下
  卷五十五
    正萬民上
  卷五十六
    正萬民下
  卷五十七
[000-8b]
   平天下格
    公好惡
  卷五十八
    學校一
  卷五十九
    學校二
  卷六十
    學校三
[000-9a]
  卷六十一
    學校四
  卷六十二
    學校五
  卷六十三
    舉措一
  卷六十四
    舉措二
[000-9b]
  卷六十五
    舉措三
  卷六十六
    舉措四
  卷六十七
    課功上
  卷六十八
    課功下
[000-10a]
  卷六十九
    任相上
  卷七十
    任相中
  卷七十一
    任相下
  卷七十二
    任將上
[000-10b]
  卷七十三
    任將中
  卷七十四
    任將下
  卷七十五
    六官
  卷七十六
    脩虞衡上
[000-11a]
  卷七十七
    脩虞衡下
  卷七十八
    抑浮末上
  卷七十九
    抑浮末中
  卷八十
    抑浮末下
[000-11b]
  卷八十一
    飭百工
  卷八十二
    屯田上
  卷八十三
    屯田下
  卷八十四
    馬政
[000-12a]
  卷八十五
    漕運
  卷八十六
    勸課
  卷八十七
    禁奪時
  卷八十八
    省國費一
[000-12b]
  卷八十九
    省國費二
  卷九十
    省國費三
  卷九十一
    省國費四
  卷九十二
    慎賞賜上
[000-13a]
  卷九十三
    慎賞賜下
  卷九十四
    蠲租
  卷九十五
    薄斂上
  卷九十六
    薄斂下
[000-13b]
  卷九十七
    恤窮上
  卷九十八
    恤窮下
  卷九十九
    賑濟上
  卷一百
    賑濟下
[000-14a]
    臣/等謹案格物通一百卷明湛若水撰若水
    有春秋正傳已别著録是編乃嘉靖七年若
    水任南京禮部侍郎時所進體例略仿大學
    衍義以致知併於格物而以格物統貫誠意
    正心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條凡誠意格
    十十卷分審㡬立志謀慮感應儆戒敬天敬
    祖考畏民八子目正心格三卷無子目脩身
    格九卷分正威儀慎言語進徳業三子目齊
[000-14b]
    家格十三卷分謹妃匹正嫡庶事親長養太
    子嚴内外恤孤幼御臣妾七子目治國格十
    四卷分事君使臣立教興化事長慈幼使衆
    臨民正朝廷正百官正萬民七子目平天下
    格四十四卷分公好惡用人理財三子目而
    用人之中又分學校舉錯課功任相任將六
    官六目理財之中又分脩虞衡抑浮末飭百
    工屯田馬政漕運勸課禁奪時省國費慎賞
[000-15a]
    賜蠲租薄歛恤窮賑濟十四目皆襍引諸儒
    之言參以明之祖訓而各以己意發明之大
    致與邱濬大學衍義補相近而濬書多徵舊
    事以為法戒之資此書多引前言以為講習
    之助二書相輔而行均於治道有禆者也乾
    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000-16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首      明 湛若水 撰
  表
南京吏部右侍郎臣湛若水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昧死
上言臣伏覩嘉靖四年七月初四日邸報該司禮監官
捧御筆㫖意一道命文臣將歴代鑑書中撮其有關於
帝王徳政之要者撰直解講并周易詩經中庸序次聫
冩日逐進覽又欲將尚書作為文詞或詩或賦以成一
[000-16b]
代美事用備開冩臣誠懽誠忭不揣疎愚謹采五經諸
子史及我聖祖聖宗格言大訓疏解成帙名曰聖學格
物通謹進上聞者伏以龍興而雲從聖作而物覩故上
有采菲之誠則下懐獻芹之悃上有光天之徳則下共
臣帝之願乃感召之一心亦不應而徯志在物理則固
有然者是以㒺避夫位逺言親之嫌必致其廸徳沃心
之懇况乎位有崇卑而臣子之心則一乃臣舊忝講官
而忠愛之念不忘者哉臣聞帝王之治本乎道而道徳
[000-17a]
之懿存乎心心無事而不包事無一而非道惟心有所
蔽則道不見如鑑有所塵則明弗昭故聖帝明王必先
務學而修徳講學皆以治心將達諸事業而成其治化
焉如磨彼寳鑑以大其光照也蓋心事合一體用同原
雖殊塗而同歸實一致而百慮有天徳則有王道具内
聖則具外王故溥博淵泉而時出流水盈科而後進滄
溟之廣不外勺水而求華嶽之崇必自卷石而累是知
萬變萬化只在一徳一心故堯舜禹三聖授受惟曰精
[000-17b]
一執中成湯文武千古相傳亦云懋徳敬止孔顔明博
文約禮之教孟軻示詳說反約之功夫羣籍所載皆務
此本而曽子之傳尤得其宗故大學之書全功在乎格
物而格物之要其道本乎知行知止定静安慮相承即
其功夫意心身家國天下貫穿乃其實地必綱舉而目
斯張惟領挈而裔乃理雖心有良知不假外求然學于
古訓乃可有獲六經諸史皆所以明心而千聖萬賢必
歸乎窮理總是同條同貫那堪二本三本言念臣乃嶺
[000-18a]
海鮿儒舊忝翰林末品以三十餘年而力學至六十之
外而無聞竊嘗有得於大學之正經自謂不詭於聖賢
之中路下契乎程張至其理乃格物之言上稽諸聖祖
論大學在脩身之訓乃於職務之暇輒加蒐羅之功粤
自帝王之經有倫有要爰逮祖宗之訓有典有則輯事
以從其類取義以暢其情因事以明其理㑹理而感諸
心故一聞一見若决江河而前言往行可以畜徳雖或
掛一而漏夫萬可因以觸類而盡其餘所以開發聰明擴
[000-18b]
充良知庶幾為祖述憲章之一助也茲蓋伏遇皇帝陛
下聰明天授孝敬神通篤志聖賢之學既日新而又新
期致天下之治必㑹極而歸極奮振委靡之餘大𢎞中
興之業仰攬乾綱俯補坤維掀掲天地彌綸宇宙並明
日月奔走鬼神誠振古大有為之君實歴代僅間見之
材也經筵日講不間夫寒暑隨處用力豈貳於宫庭故
敬一有箴洪範有序仰仭神衷深造聖域猶不以能而
自滿抑且以虚而受人即與堯之清問下民舜之好問
[000-19a]
好察何以異哉此臣所以不辭夫四載編摩之勞必盡
其一心夙夜之瘁竭精畢神刳心戮力而欲效愚於聖
徳庶有禆于涓埃也干犯天威伏祈電覽倘於萬幾之
暇不遺一得之愚逺宗聖哲之謨近法祖徳之懿㑹萬
理於一心由成徳而致治式恢蕩蕩之徳用𢎞丕丕之
基如天之覆如地之載勵無前之休烈如川之至如日
之升永多所之厯年臣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以所纂
撰聖學格物通一百卷并序纂要目録共為二十八冊
[000-19b]
黄綾套袱封襲謹隨表上進以聞嘉靖七年六月初一
日南京吏部右侍郎臣湛若水謹上表
[000-20a]
  序
臣若水序曰夫聖學格物通何為者也明聖學也明聖
學何以謂之格物通也宋儒程頥曰格者至也物者理
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夫
以涵養寡欲言格物則格物有知行之實非但聞見之
粗矣然則何以至其理也知止知也定静安慮行也知
而弗去格物之功盡於此矣夫通有四倫焉有總括之
義焉有疏解之義焉有貫穿之義焉有感悟之義焉夫
[000-20b]
聖人之道莫備於大學大學曰欲明明徳於天下者先
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
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
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夫自天下逆推本於格
物是格物乃其本始用功之要也又自物格順循其效
於天下是格物乃其本始致效之原也經曰物有本末
[000-21a]
事有終始物格者其本始之謂乎宋臣彭龜年曰大學
之書其節雖繁而道甚要格致而已張栻答曰自誠正
以至治平固無非格致事也伏覩我太祖髙皇帝諭侍
臣曰大學一書其要在脩身而大學古本以脩身釋格
至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經文兩推天下國家身
心意皆歸其要於格物則聖祖盖深契夫古本大學之
要矣乎由是言之聖人之學通在於格物矣故曰有總
括之義焉凡意之事則誠意之類舉之矣凡心之事則
[000-21b]
正心之類舉之矣凡身之事則脩身之類舉之矣凡家
之事則齊家之類舉之矣凡國之事則治國之類舉之
矣凡天下之事則平天下之類舉之矣輯事以從其類
取義以暢其情故曰有疏解之義焉列誠意所以示人
於意焉格之也列正心所以示人於心焉格之也列脩
身所以示人於身焉格之也列齊家所以示人於家焉
格之也列治國所以示人於國焉格之也列平天下所
以示人於天下焉格之也意心身之於家國天下之事
[000-22a]
非二也一以貫之也故大學於誠意曰好惡曰慎獨於
正心曰忿懥曰憂患曰恐懼曰好樂於脩齊曰辟曰好
惡於齊治曰孝弟慈曰心誠求曰恕於治平曰絜矩曰
辟曰好惡曰忠信曰仁義皆以其心言之也而通之於
各條因事以明其理因理而㑹諸心通一無貳故曰有
貫穿之義焉是故君子之學讀誠意之事則感其意之
理讀正心之事則感其心之理讀脩身之事則感其身
之理讀齊家之事則感其家之理讀治國之事則感其
[000-22b]
國之理讀平天下之事則感其天下之理理也者吾之
良知也學之者所以覺其良知也知也存之又存存存
而不息由一念以達諸萬事皆行也故曰有感悟之義
焉是故讀斯通者意心身家國天下之理皆備於我矣
故君得之以成其仁臣得之以成其敬學士得之以成
其徳家國天下之民得之以㑹極而歸極是故聖人之
學無餘藴矣或曰諸通無格致者何也臣曰誠意正心
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事無非格致之地也夫又何
[000-23a]
贅焉或又曰夫格致而不及天地萬物者何也臣曰意
心身家國天下一貫聖門切問近思之學也然而天地
萬物同體無外矣雖位育配天可也何别髙逺之求或
疑曰真徳秀之衍義丘濬之補具矣而乃又有格物通
者何居臣應之曰孔門一本無二之指臣幸得之於正
經證之於諸儒仰稽於我皇祖之訓者上下十餘年而
思欲效其愚見者久矣乃今伏聞聖明四年七月初四
日詔令文臣撮經書史鑑有關帝王徳政之要者直解
[000-23b]
進覽臣實欣慶聖學日升務求典要竊念臣亦舊忝詞
臣講官也心在皇室忠切勸學故不揣疏愚逺自伏羲
二帝三王與夫諸儒之格言近至我祖宗列聖之謨烈
章采而節釋之不詭於衍義與補而容或少有發明而
一助焉庶或上禆聖明進徳脩業合一之要領且明經
文直以格物為諸條之綂㑹樞紐也有隨事體認之實
合孔門求仁一貫之指夫聖人之學體用一原本末逺
近兼致知行並進者也此臣格物通之所以作也嘉靖
[000-24a]
七年六月初一日南京吏部右侍郎臣湛若水謹序
[000-25a]
  纂要録
臣若水既謹纂撰聖學格物通一百卷矣又撮此書之
中篇目小序及所采經訓以為纂要録焉何也夫學莫
貴於知約知約然後可以盡博也是故挈裘者先挈其
領則其裔可理舉網者先舉其綱則其目可張夫物則
亦有然者矣而况聖人之學乎是故臣今纂要之録亦
一書之綱領也仰惟聖明萬幾之暇倘蒙畱神先覽于
此録則頃刻之間可了一書之大指然後隨日逐條以
[000-25b]
盡書中所載之經訓子史及祖宗聖制而隨處體認開
發涵養以自得焉則易所謂知至至之知終終之心事
一貫進脩兼致盛徳大業日臻於髙明而堯舜禹湯文
武之治可比隆矣
  誠意格
臣若水序曰何以不著致知格曰經曰致知在格物則
格物即致知也誠意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
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
[000-26a]
於意焉而至之也至其意之理也是故審幾也立志也
謀慮也感應也儆戒也敬天也敬祖考也畏民也皆意
之事也人主讀是編焉感通吾意之理念念而知於斯
存存而行於斯以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乎於誠意焉
而盡之矣
  凡八目
   審幾凡三十九條/
   立志凡四十條/
[000-26b]
   謀慮凡四十七條/
   感應凡五十四條/
   儆戒凡一百二條/
   敬天凡五十一條/
   敬祖考凡二十九條/
   畏民凡三十六條/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周禮孝經論語中庸孟子
左傳國語史鑑新書說苑白虎通周敦頥程顥程頤張
[000-27a]
載楊時韓愈胡安國真徳秀張栻朱熹司馬光尹焞胡
宏諸儒録集及國朝皇祖皇宗聖諭
  正心格
臣若水序曰正心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
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於
心焉而至之也至其心之理也人主讀是編焉而感通
吾心之理念念而知於斯存存而行於斯以有諸己則
格物之功庶乎於正心焉而盡之矣
[000-27b]
   正心上凡二十五條/
   正心中凡二十八條/
   正心下凡三十一條/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論語孟子左傳國語史鑑
新書周敦頥程顥程頥張載邵雍朱熹陸九淵吕大臨
胡宏楊時張栻陳植魏了翁諸儒録集及國朝皇祖皇
宗聖諭
  脩身格
[000-28a]
臣若水序曰脩身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
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故
大學舊本以脩身申格物曰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於身焉而至之也至其身之理也是故威儀也言動也
徳業也皆身之事也人主讀是編焉感通吾身之理念
念而知於斯存存而行於斯以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
乎於脩身焉而盡之矣
  凡三目
[000-28b]
   正威儀凡四十七條/
   慎言動凡五十九條/
   進徳業凡九十二條/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周禮孝經論語中庸孟子
左傳國語史鑑新書說苑周敦頤程顥程頥張載邵雍
楊時張栻朱熹韓愈陸贄吳澄許衡諸儒録集及國朝
皇祖皇宗聖諭
  齊家格
[000-29a]
臣若水序曰齊家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
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於
齊家焉而至之也至其家之理也故大學齊家章以辟
以好惡言之乃吾心應之之理也是故妃匹也嫡庶也
親長也太子也内外也孤幼也臣妾也皆家之事理也
人主讀是編焉感通吾心處家之理念念而知於斯存
存而行於斯以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乎於齊家焉而
盡之矣
[000-29b]
  凡七目
   謹妃匹凡四十四條/
   正嫡庶凡三十九條/
   事親長凡五十三條/
   養太子凡二十九條/
   嚴内外凡四十六條/
   恤孤幼凡十六條/
   御臣妾凡四十三條/
[000-30a]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周禮孝經論語孟子左傳
國語史鑑白虎通韓愈程顥程頤張載楊時劉安世朱
熹吕希哲陳植許衡諸儒録集及國朝皇祖皇宗聖諭
  治國格
臣若水序曰治國何以言格物也程頥曰格者至也物
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於
國焉而至之也至其在國之理也故大學治國章以孝
弟慈以心以仁讓以恕言之吾心感應乎國之理也是
[000-30b]
故事君使臣也立教興化也事長慈幼也使衆臨民也
正朝廷也正百官也正萬民也皆國之事理也人主讀
是編焉感通吾心治國之理念念而知於斯存存而行
於斯以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乎於治國焉而盡之矣
  凡七目
   事君使臣凡七十條/
   立教興化凡五十八條/
   事長慈幼凡十九條/
[000-31a]
   使衆臨民凡二十八條/
   正朝廷凡四十九條/
   正百官凡五十三條/
   正萬民凡五十二條/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周禮論語孝經孟子左傳
國語史鑑新書說苑白虎通陸贄周敦頤程顥程頥邵
雍張載蔡沈范祖禹胡宏楊時張浚張栻朱熹栁宗元
顔之推劉蕡張九成諸儒録集及國朝皇祖皇宗聖制
[000-31b]
聖諭
  平天下格
臣若水序曰平天下何以言格物也程頤曰格者至也
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也
於平天下焉而至之也至其應天下之理也故大學平
天下章以絜矩以好惡以忠信以仁義言之無非吾心
應天下之理也是故公好惡焉其要矣其用人焉則學
校也舉措也課功也任相也任將也六官也其理財焉
[000-32a]
則脩虞衡貢賦也抑浮末也飭百工也屯田水利也馬
政也漕運也勸課也禁奪時也省國費也慎賞賜也蠲
租也薄斂也恤窮也賑濟也皆天下之事理也人主讀
是編焉感通吾心平天下之理念念而知於斯存存而
行於斯以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乎於平天下焉而盡
之矣
  凡三綱二十目
  公好惡凡二十一條/
[000-32b]
  用人
   學校禮樂政教附/凡一百五條
   舉措凡九十八條/
   課功凡四十七條/
   任相凡七十一條/
   任將凡六十一條/
   六官凡三十五條/
  理財
[000-33a]
   脩虞衡貢賦附四條/凡四十
   抑浮末禁淫巧奢侈附/凡四十九條
   飭百工凡一十五條/
   屯田授閒田水利附/凡四十五條
   馬政凡二十四條/
   漕運凡一十六條/
   勸課凡二十五條/
   禁奪時凡二十七條/
[000-33b]
   省國費冗官冗食冗兵冗役之類/凡一百五條
   慎賞賜凡三十八條/
   蠲租凡二十九條/
   薄斂凡五十六條/
   恤窮凡三十四條/
   賑濟凡三十九條/
右篇内采易書詩春秋禮記周禮論語中庸孟子國語
左傳新書說苑白虎通史鑑陸贄韓愈栁宗元周敦頤
[000-34a]
程顥程頤張載胡瑗胡宏邵雍羅從彦楊時張栻胡安
國范祖禹陸九淵真徳秀陳植王栢許衡諸儒録集及
國朝皇祖皇宗聖諭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