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四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事君使臣中
論語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
以禮臣事君以忠
 臣若水通曰禮是天理之見於實事者忠是天理之
 發於實心者定公之時君弱臣強上下無道使臣事
 君之問亦有所感而發也故孔子告之以此葢君之
[044-1b]
 所使於臣之事必其天理之所當為而非所不當為
 而為者斯乃謂之禮則臣必可奉行矣臣之所事於
 君之道必由於天理之正而非罔所不正以為正者
 斯乃謂之忠則君必無過矣然天理一而已矣上以
 禮感下以忠應有不可誣者君禮臣忠則各盡其道
 上下交而為泰矣堯舜之克艱亦不過如此聖人之
 言真萬世君臣之龜鑑歟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044-2a]
 臣若水通曰大臣即是大人為之所養者大故其徳
 業亦大所謂大者道是也所謂道者天理是也大臣
 以此事其君引之當道格其心而志於仁若其言之
 不聽諫之不行則道有不合矣則去之而不茍留也
 是其仕也以道止也以道樂則行之憂則違之進退
 以道確乎而不可㧞矣故嘗論之以道事君者固愛
 君也不合而去者亦所以愛其君也何也道不合而
 弗去則將茍焉以徇利是使君輕視其臣謂可以利
[044-2b]
 籠絡之也君而輕視其臣何所不至惟大臣者能以
 道為去就則足以起其君敬畏之心君而有敬畏之
 心則大臣雖退猶進也雖去猶留也是之謂愛君之
 道夫子之不許由求以其無大人之學爾若顔曾冉
 閔者其人乎惜乎魯之君臣莫能用也
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臣若水通曰犯謂犯顔諫諍也欺謂所犯之言或有
 不由其誠不當於理而猶涉於欺罔也禮曰事君有
[044-3a]
 犯而無隠書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則事君固貴於
 面折犯顔然而不免有欺君罔上之言雜乎其間則
 固已得罪於君又得罪於天矣雖能犯而亦何取故
 孔子告子路以有勿欺之心而犯則忠直並行而事
 君之道盡矣後之為臣犯則徃徃有之或由於好名
 或由於附勢凡有所為而為則欺君之罪已先不能
 免矣何以望其君之感悟哉
孟子曰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
[044-3b]
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
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
 臣若水通曰孟子此言堯舜為君臣盡人倫之至所
 以曉告當時君臣取法之也夫堯以道治民君道之
 至也舜以道事君臣道之至也道者天理是也為君
 而未至於堯是君道猶有未盡也故猶為賊害其民
 為臣而未至於舜是臣道猶有未盡也故猶有不敬
 其君慢君賊民則無道極矣可不懼哉夫後世之為
[044-4a]
 君者與堯之為君同此心也同此理也後世之為臣
 者與舜之為臣亦同此心也同此理也何後世之為
 君臣者其去堯舜之君臣若是相逺哉盡心與不盡
 心爾伏惟聖明求諸臣知堯舜之心學者而講習之
 焉則君臣咸有一徳而堯舜之治可幾矣
左傳僖公九年初晉獻公使荀息傅奚齊公疾召之曰
以是藐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對曰臣竭其
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
[044-4b]
之公曰何謂忠貞對曰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送徃
事居耦俱無猜貞也及里克將殺奚齊先告荀息曰三
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荀息曰將死之里克曰無
益也荀息曰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復言而愛
身乎里克殺奚齊荀息立公子卓里克殺之荀息死之
 臣若水通曰荀息之死於所事為忠不食所言為信
 而公利必為徃来耦俱葢其忠貞之小者固不論也
 若息者庻可以為事君之法矣後或從而玷之臣不
[044-5a]
 知也
僖公九年夏會於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
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
拜孔曰且有後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
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顔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
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

 臣若水通曰周室東遷綱常淪斁以天子而下堂見
[044-5b]
 諸侯則君臣之禮壊也極矣葵丘之㑹尊王之義著
 而三綱頼以不墜宰孔一言幾敗大事矣桓公卒能
 尊天顔以就下拜而天地冠屨之大義明此桓公之
 所以為覇主也歟
僖公二十八年冬㑹於温是㑹也晉侯召王以諸侯見
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
于河陽言非其地也且明徳也
 臣若水通曰君臣者天地冠屨之大義不可得而犯
[044-6a]
 也且桓文所恃以服諸侯成功伐者非尊君之義乎
 晉文方平衛許之訟乃遽召見天子其與齊桓固請
 下拜天子之賜者何如邪故曰齊桓公正而不譎晉
 文公譎而不正
定公四年初伍貟與申包胥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我
必復楚國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及昭
王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荐食上
國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
[044-6b]
夷徳無厭若鄰於君疆場之患也逮吳之未定君其取
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撫之世以事君
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丁姑就館將圖而告對曰
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於庭牆
而哭日夜不絶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
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臣若水通曰包胥興楚之心猶伍員報楚之心也包
 胥之興楚也為君伍員之報楚也為親為親者孝為
[044-7a]
 君者忠皆不忘所天者也後之為子者有伍員之孝
 其為臣必有包胥之忠矣經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
 君其二子之謂乎
國語周語劉康公曰臣聞之為臣必臣為君必君寛肅
宣惠君也敬恪恭儉臣也寛所以保本也肅所以濟時
也宣所以施教也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則必固時動
而濟則無敗功教施而宣則徧惠以和民則阜若本固
而功成施徧而民阜乃可以長保民矣其何事不徹敬
[044-7b]
所以承命也恪所以守業也恭所以給事也儉所以足
用也以敬承命則不違以恪守業則不懈以恭給事則
寛於死以儉足用則逺於憂若承命不違守業不懈寛
於死而逺於憂則可以上下無隙矣其何任不堪上任
事而徹下能堪其任所以為令聞長世也
 臣若水通曰劉畿内之國康公正卿王季子也上下
 君臣也隙瑕釁也君君臣臣則上下交而為泰則徳
 業成矣劉康公其知道乎夫寛肅宣惠君之道也敬
[044-8a]
 恪恭儉臣之道也知所使事則上事無不徹下任無
 不堪矣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其可不法康
 公之言乎
魯語魯饑臧文仲言於莊公曰今國病矣君盍以名器
請糴辰也備卿辰請如齊公使徃從者曰君不命吾子
吾子請之其為選事乎文仲曰賢者急病而讓夷居官
者當事不避難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國家無違今我
不如齊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君也文
[044-8b]
仲以鬯圭與玉磬如齊告糴
 臣若水通曰莊公魯桓公之子同也臧文仲魯大夫
 名辰告請也選事自選擇其執事也夷平也無違無
 相違狠也鬯圭祼鬯之圭長尺二寸有瓚以祀廟玉
 磬鳴璆也夫國病則主憂主憂則臣辱相視一體者
 也故人君者賴臣之力以宏濟於艱難人臣者濟君
 之艱以急國家之難而安其民者也此臧文仲事不
 辭難可謂能事君矣
[044-9a]
魯語宣公夏濫於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今魚方
别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藝也公聞之曰吾過而
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
使吾無忘諗師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於側之不忘

 臣若水通曰宣公魯文公之子倭也濫漬也漬罟於
 泗水之淵以取魚也泗在魯城北罟網也别别於雄
 而懐子也藝極也良善也諗告也師樂師存名也古
[044-9b]
 之忠臣不從君之欲而引之於志仁古之明君不徒
 從臣之言而貴於改過魯宣濫於泗淵而里革斷罟
 公命藏之則君明臣直兩得之矣使若置里革於側
 其所拾遺補過顧不多歟有天下者能師宣公無忘
 之心必近忠直之臣其為盛徳大業可量也哉
晉語寺人勃鞮曰事君不貳是謂臣好惡不易是謂君
君君臣臣是謂明訓明訓能終民之主也
 臣若水通曰勃鞮寺人披也訓教也夫人臣之事君
[044-10a]
 也不貳其心人君之使臣也不阿其好惡君臣各盡
 其心而其道盡矣寺人勃鞮雖不足道然其所稱亦
 有格言矣君子其勿以人而廢言哉
晉語夙沙釐曰臣委質於翟之鼓未委質於晉之鼓也
臣聞之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委質而䇿死古之法也君
有烈名臣無畔質敢即私利以煩司寇而亂舊法其若
不虞何穆子嘆而謂其左右曰吾何徳之務而有是臣
也乃使行既獻言於頃公與鼓子田於河隂使夙沙釐
[044-10b]
相之
 臣若水通曰夙沙釐姓名鼓子之臣也鼓本屬翟今
 為晉所取也䇿死謂書名於䇿必死其事也烈明也
 無畔質示必死也若夙沙釐之於鼓子可謂忠於事
 君而穆子之於夙沙釐可謂明於使臣矣後之為臣
 者當以夙沙釐為法為君者當以穆子之告頃公為
 法
晉語趙簡子曰夫事君者諫過而賞善薦可而替不獻
[044-11a]
能而進賢擇才而薦之朝夕誦善敗而納之道之以文
行之以順勤之以力致之以死聽則進不則退
 臣若水通曰諫過匡救其惡也賞善將順其美也薦
 進也替去也死死其難也夫匡惡而順美選賢而薦
 才道文行效死力知進退簡子論事君之道盡矣真
 可以為萬世人臣之龜鑑歟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飲器智
伯之臣豫讓欲為之報讐乃詐為刑人挾匕首入襄子
[044-11b]
宫中塗厠襄子如厠心動索之獲豫讓左右欲殺之襄
子曰義士也吾謹避之爾乃舍之讓又漆身為癩吞炭
為啞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其友識之為之泣曰以子
之才臣事趙孟必得近幸子乃為所欲為顧不易邪何
乃自苦如此讓曰不可既以委質為臣而又求殺之是
二心也凡吾所為者極難爾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
下後世之為人臣懐二心也襄子出豫讓伏於橋下襄
子至橋馬驚索之得豫讓遂殺之
[044-12a]
 臣若水通曰豫讓出百死以圖為智伯報讐事雖不
 成而不以生死存亡貳其心又不肯委質而求逞志
 若豫讓可以為社稷之臣矣襄子始以其為義士而
 謹避之終不能不殺之則何以使人臣之盡忠邪然
 而以衆人國士之遇而異其報則何自待之不厚矣
周赧王三十一年樂毅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環畫
邑三十里無入使人請蠋蠋謝不徃燕人曰不来吾且
屠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齊王不用吾
[044-12b]
諌故退而耕於野國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刼之以
兵吾與其不義而生不若死遂經其頸而死
 臣若水通曰王蠋之死不事二君之志明矣而所以
 致之者毅也方其初也以禮聘之至再至三而不起
 則就其廬而訪焉可也何至不来且屠邑哉封墓之
 舉亦為徒然矣臣愚於毅不能無憾焉
漢髙帝六年項羽已滅田横懼誅與其徒五百餘人入
居海島中帝恐其為亂乃使人赦横罪而召之曰横来
[044-13a]
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舉兵加誅横乃與其客二人乗
傳詣洛陽未至三十里自殺帝拜其二客為都尉以王
禮葬之横既𦵏二客穿其冡傍皆自刎下從之帝聞之
大驚聞其餘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横死亦
皆自殺
 臣若水通曰二客以不貳心於横而自刎以死則生
 平之所以事其主者將無所不盡其忠矣田横致二
 客五百人之從已以死則平日之所以恩禮結之者
[044-13b]
 亦將無所不盡其誠矣可以為後世上下之法也已
漢文帝六年賈誼曰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衆庻
如地故陛九級上亷逺地則堂髙陛無級亷近地則堂
卑髙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故古者聖王制為等
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
吏延及庶人等級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里諺曰欲投䑕而忌器此善諭也䑕近於器尚憚不投
恐傷其器况於貴臣之近主乎亷耻節禮以治君子故
[044-14a]
有賜死而無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以其離主
上不逺也
 臣若水通曰人君之使臣謹以擇之於初誠以任之
 於後因其徳而爵之朝無非徳之大夫也故禮刑不
 上大夫誼欲文帝禮大臣而有賜死而無戮辱之言
 過矣葢未知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卑踰尊踈踰戚尚
 不可不謹况加刑乎啟人君賜死之非者必自斯言
 矣
[044-14b]
漢武帝天漢元年蘇武使匈奴單于使衛律召武欲降
之律謂武曰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
衆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
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不聽吾計後雖欲
復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
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汝為見律知武終不可脅
白單于單于乃幽武置大窖中絶不飲食天雨雪武卧
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
[044-15a]
海上使牧羝曰羝乳乃得歸别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

 臣若水通曰蘇武之為人臣孤忠大節可與日月争
 光有補於天地冠履之大義其功徳茂矣夫何還自
 匈奴拜為典屬國賜錢田宅而竟不聞以處公卿之
 位則宣帝使臣之道可知矣
漢宣帝元康二年丙吉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孫遭遇
吉絶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會掖庭宫婢
[044-15b]
自陳嘗有阿保之功辭引使者丙吉知狀上親見問然
後知吉有舊恩而終不言上大賢之
 臣若水通曰書曰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争功丙吉
 以之此宣帝所以益賢之也雖然臣子之身皆君父
 之身所能為者乃可盡分爾何伐之有然則吉之義
 可以愧天下後世貪薄之夫之矜伐者矣
漢成帝元延元年槐里令朱雲上書求見公卿在前雲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044-16a]
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佞臣一人頭以厲其餘上問誰
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
傅罪死不赦御史將雲下雲攀殿檻檻折雲呼曰臣得
下從龍逢比干遊於地下足矣御史遂將雲去左將軍
辛慶忌免冠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使其言是不
可誅使其言非固當容之上意解及後當治檻上曰勿
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臣若水通曰朱雲位卑而言髙所以取罪然其心實
[044-16b]
 痛禹之邪佞一時近臣無言者故發憤如此然其事
 上不欺之忠固出於廷臣之上矣成帝始怒欲誅之
 及悟戒勿易檻以旌其直可謂能補過者哉
漢孺子嬰初始三年王莽遣使者奉璽書印綬迎襲勝
勝稱病篤使者以印綬就加勝身勝輙推不受謂門人
髙暉等曰吾受漢家厚恩無以報今老矣誼豈以一身
事二姓語畢遂不復開口飲食積十四日而死
 臣若水通曰龔勝不受莽之印綬而繼之以死人臣
[044-17a]
 不貳之忠盡矣至云吾受漢家厚恩無以報是又足
 以愧莽賊之心歟然則後世人君之待臣可不以恩
 禮耶
 
 
 
 
 
[044-17b]
 
 
 
 
 
 
 
 格物通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