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巻二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進徳業四
宋太宗勤于讀書自己至申然後釋卷詔史館脩太平
御覽一千卷日進三卷宋琪以勞瘁諫帝曰開卷有益
不為勞也朕欲周嵗讀遍是書爾每暇日則問呂文仲
以經義王著以茟法
 臣若水通曰宋儒周敦頥有言聖人之訓入乎耳感
[029-1b]
 乎心藴之為徳行行之為事業黄庭堅亦言以我觀
 書則處處得益以書駁我則釋卷而茫然程顥亦以
 博記為玩物䘮志此三言者真讀書之要法也傅說
 告髙宗學于古訓古訓豈可不學然學之亦有道矣
 盖心存則志定志定則我立我立而觀書則聖人之
 訓感吾心養吾志焉徃而非益若我不立心志不定
 則逐書而移書亦物爾其䘮志也必矣人君有志於
 學古者其深思之
[029-2a]
宋太宗端拱元年夏五月詔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閣分
三館書籍置其中以侍郎李至兼秘書監帝謂至曰人
君當澹然無欲勿使嗜好形見于外則奸佞無自入朕
無他好但喜讀書多見古今成敗善者從之不善者改
之如斯而已矣至每與李昉王化基觀書閣下帝必遣
使賜宴且命三館學士皆預焉
 臣若水通曰心者進徳業之地也澹然無欲則心正
 徳崇而業廣奸佞逺而賢人親矣豈但嗜好不形奸
[029-2b]
 佞不入而已哉但云所好者讀書讀書以明心非以
 溺心也茍不善讀則程顥以博記為玩物䘮志者同
 一欲爾而君之徳業豈不荒矣乎惜乎李至諸臣未
 聞聖學之要無以䆒無欲之本周敦頥曰一者無欲
 也無欲則静虚動直静虚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
 則溥明通公溥其聖矣乎然則古人成敗之理在吾
 心之蓍龜矣
宋儒周敦頥博學力行為南安司理時通判程珦以其
[029-3a]
為學知道使二子顥頥徃受業敦頥每令尋孔顔樂處
所樂何事顥嘗曰自再見周茂叔後吟風弄月以歸有
吾與㸃也之意
 臣若水通曰自天子至於庶人欲成其徳業者不可
 以不學而學不可不知其所有知其所有而真見焉
 則仲尼顔子之樂在我其學之進自有不能已者矣
周敦頥曰君子脩之吉小人悖之凶
 臣若水通曰脩謂治而去之也悖者逆也之字指太
[029-3b]
 極而言即天理是也聖人全體太極無非中正仁義
 之至矣君子未至於此則敬以脩之人心之天理本
 自完全何待外飾以益之但為私欲汚壊爾故治而
 去之去其私欲而天理自全所謂克已而復禮也如
 是則天人恊應而動罔不吉矣小人不知天理而悖
 逆之則縱欲害身而動罔不凶矣君子小人吉凶之
 别在於脩與悖而脩與悖在乎一念敬肆之間而已
 矣為人君者其可弗思也哉
[029-4a]
周敦頥曰徳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性
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㣲不可見充周不
可窮之謂神
 臣若水通曰仁義禮智信皆人之得於天以為徳者
 也徳即性也性即理也理一也自其惻隠之心而愛
 人則謂之仁自其發而當宜則謂之義自其所履而
 理則謂之禮自其通達事理則謂之智自其存之而
 實則謂之信皆天理也天理在心渾然而不可别發
[029-4b]
 而後五者别焉性此而安之則聖矣復此而守之則
 賢矣發之㣲妙而不可見充之周徧而不可窮則聖
 人之神矣然而千聖千賢同此心也同此天理也更
 何别心别理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反之也又曰
 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所性所反所不可知只此一理
 爾途之人之心亦只同此理爾後之人君何憚乃譲
 其與堯舜湯武之同然者而不為堯舜湯武之徳業
 乎
[029-5a]
周敦頥曰實勝善也名勝恥也君子進徳脩業孳孳不
息務實勝也徳業有未著則恐恐然畏人知逺恥也
 臣若水通曰恐恐畏懼之意實者實有也譬之形也
 名也者名其實也譬之影也實有而名名之如形之
 有影天理之發見也無實而名焉其能無愧恥乎君
 子忠信内主而徳進多識前言徃行以蓄其徳而業
 脩徳業合一内外夾持所以篤吾實也徳業未著而
 畏人知恥名過其實也人君好大喜功而不以實勝
[029-5b]
 為務則直諒多聞之士逺而䜛謟面諛之人至矣何
 以成盛徳大業於天下哉故曰好名人主之累
周敦頥曰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徳而已矣至難得
者人人而至難得者道徳有於身而已矣
 臣若水通曰道徳也者吾心之天理也以其得於心
 故謂之徳以其行於事故謂之道一而已矣人之所
 以為人而與天地參為三才者全在於是故曰至尊
 至貴又曰至難得者人此理人人同有然䘮失者多
[029-6a]
 是自棄其至尊至貴之寳藏而失其所以為難得者
 矣故人之所以為難得者以其全復至尊至貴之天
 理而有之於身而已矣人君以一人之身居億兆之
 上是可謂至尊至貴者也然因其所至尊以求諸吾
 心之至尊因其所至貴以求諸吾心之至貴則大徳
 受命而安富尊榮於無窮矣
周敦頥曰至易而行難果而確無難焉
 臣若水通曰朱熹云實理自然故易人偽奪之故難
[029-6b]
 臣謂果者知之真確者行之篤知行並進果確一心
 則難者易矣何難之有此進徳脩業之要學者不可
 不知也
程顥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静亦定無將迎無内外
 臣若水通曰程顥定性書中此數言為一篇之體要
 皆是本體亦是功夫體用一原故性無内外只是一
 個定體故動而非隨之徃静而非隨之來故曰定又
 曰無將迎無内外盖其本體一定故也學者當察見
[029-7a]
 此本體而存之内外兩忘無動静徃來之間而本體
 澄然常定大學言知止而后有定者此也大抵只是
 體認天理一言盡之矣伏惟皇上留心問學兼脩徳
 業體認而躬行之幸甚
程顥劄子有云古者自天子達於庶人必湏師友以成
就其徳業故舜禹文武之聖亦皆有所從學今師傅之
職不脩友臣之義未著所以尊徳樂善之風未成於天
下也
[029-7b]
 臣若水通曰二帝三王皆有師傅賓友者非為羙觀
 虚設也盖以非師友無以成其徳業也師友者所以
 開君之聰明而養君之徳性者也故自天子以達於
 庶人未有不須師友而能獨成也故古之舜禹文武
 或學於務成昭或學於西王國或學於太公或學於
 伊尹是故聖益聖而治益隆也後世不知出此雖具
 其官而非其人或用其人而不師其道徒為虚設宜
 其徳業不成而治之不古若哉書曰能自得師者王
[029-8a]
 謂人莫已若者亡成敗之决皆在於此也伏惟皇上
 師法徃古以重師傅之任則天下將䝉其休澤矣
張載曰人能不疑便是徳進盖已於大本處不惑則雖
未加工思慮必常如此積久自覺漸變
 臣若水通曰學求其不疑而已學問思辨所以求不
 疑也不疑則洞見本體而天徳日進矣然見之真則
 行必至知行不離者也夫然後可以語變化矣書曰
 王忱不艱言見之真則行必至也載謂不疑則徳進
[029-8b]
 深明易簡之學矣但謂大本不惑雖未加工意思必
 常如此似分知行為二矣且思慮常如此而積久之
 非工夫而何此又不可不知也
朱熹曰事變無窮機會易失酬酢之間盖有未及省察
而謬以千里者是以君子貴明理理明則異端不能惑
流俗不能亂而徳可久業可大矣
 臣若水通曰朱熹明理之論至為千聖千賢大頭腦
 處理者天理也體認天理則天理日明徳可久業可
[029-9a]
 大盖有本者如是也其不及省察亂於流俗惑於異
 端而不免千里之謬者皆由於無隨處體認天理之
 功爾故體認天理而學問之道畢矣學問之道畢而
 聖賢之事業成矣從事於斯者其勉旃哉
張栻作静江府學記云天之生斯民也則有常性人之
立於天地之間也則有常事在身有一身之事在家有
一家之事在國有一國之事其事也非人之所能為也
性之所有也弗勝其事則為弗有其性弗有其性則為
[029-9b]
弗克若天矣克保其性而不悖其事所以順乎天地然
則捨講學其能之哉
 臣若水通曰人之同有是心則同有是性同有是性
 則同有是事宋儒陸九淵曰宇宙内事即已性分内
 事已性分内事即宇宙内事言其理之一也盡心則
 盡性盡性則盡事盡事則盡事天之道矣是故君子
 有講習進脩之功所以存此而已心性與事離而二
 之是二乎天矣徳何由而進業何由而脩哉噫弊也
[029-10a]
 久矣人主欲盡事天之道當自盡心始
臨川吳澄曰所貴乎學者以其能變化氣質也學而不
足以變化氣質何以學為哉世固有率意而建功立業
者矣亦有肆情而敗國殄民者矣彼其或剛或柔或善
或惡任其氣質之何如而無復矯揉克治以成人學者
則不如是昏可變而明也弱可變而强也貪可變而廉
也忍可變而慈也學之為用大矣哉凡氣質之不羙者
皆可變而羙况其生而羙者乎
[029-10b]
 臣若水通曰人之氣質一而已矣中正者則道也偏
 而邪者即非道也故學之道不過變其偏以歸之中
 正而已矣學而不能變化氣質又奚庸於學哉是知
 人不可以不學而學者所以為道也記曰雖愚必明
 雖柔必强氣質之變也學者其可不加百倍之功也
 哉
國朝乙巳三月起居注宋濂乞歸省金華太祖賜金幣
而遣之濂還金華進表謝復致書世子勸以進脩太祖
[029-11a]
覽書喜召世子諭之曰吾自㓜極艱難今爾曹冠服華
麗飲食甘羙安居深宮不思勇於進脩是自棄也宋起
居之言有益爾其味之復遣使至金華賜書奬諭濂賜
以綺帛仍令世子親致書以報人皆歎太祖待士之盛
 臣若水通曰遜志時敏則徳可久業可大而况帝王
 之學與韋布不同者乎宋濂身處江湖心存廊廟致
 書世子勉以自脩孟子曰責難於君謂之恭若宋濂
 者可以當之矣此為人臣者之所當法也易曰進徳
[029-11b]
 脩業欲及時也仰惟皇上春秋鼎盛好學不倦宜推
 此心上法皇祖之訓及時勉進徳業以隆治化永丕
 基于億萬年幸甚
丙午五月皇祖命有司訪古今書籍藏之秘府以資覽
閱因謂侍臣詹同等曰三皇五帝之書不盡傳於世故
後世鮮知其行事漢武帝購求遺書而六經始出唐虞
三代之治始得而見武帝雄才大畧後世罕及至表章
六經開闡聖賢之學有功於後世又曰吾每於宮中無
[029-12a]
事思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真治國之良規萬世之師
法也
 臣若水通曰伏觀我聖祖命有司求書籍藏之秘府
 以資觀覽而拳拳以聖賢之學為言切至矣夫聖人
 之治本於一心聖人之心見於六經故學六經者所
 以因聖言以感吾心而達於政治者也後世之學乃
 以經書資口耳言語之末讓聖賢之道而不為得非
 買櫝而還其珠之謂哉法皇祖之訓脩聖賢之徳業
[029-12b]
 以一洗士習之陋誠在今日矣
洪武十五年五月十七日上幸國子監謁先師孔子釋
菜禮成退御講筵祭酒吳顒等以次講畢上謂之曰中
正之道無踰於儒上古聖人不以儒名而徳行實儒後
世儒之名立雖有儒名或無其實孔子生於周末身儒
服行儒道立儒教率天下後世皆欲歸于中正惜乎魯
國君臣無能用之者當時獨一公父文伯之母知其賢
責其子之不能從卿等為師表正當以孔子之道為教
[029-13a]
使諸生咸趨乎正則朝廷得人矣復命取尚書大禹臯
陶謨洪範親為講說反覆開論羣臣聞者莫不悚悅遂
賜宴竟日而還
 臣若水通曰我皇祖中正之訓深契堯舜禹湯文武
 周孔相傳執中建極一貫之指矣又嚴儒者名實之
 辨而以表正之責歸之師儒以為諸生脩徳業之規
 誠開一代道徳之原也夫何後之士習日異貴名而
 賤實崇末而棄本溺於記誦辭章之習連篇累牘皆
[029-13b]
 仁義道徳之言至於躬踐其實則羣非之其亦異乎
 皇祖之訓矣伏惟聖明留意焉
洪武二十年二月甲辰御註尚書洪範成上嘗命儒臣
書洪範掲於御座之右朝夕觀覽因自為註至是成召
賛善劉三吾曰朕觀洪範一篇帝王為治之道也所以
叙彛倫立皇極保萬民叙四時成百榖本於天道而驗
於人事箕子為武王陳之武王猶自謙曰五帝之道我
未能焉朕每為惕然遂疏其㫖為註朝夕省覽三吾對
[029-14a]
曰陛下留心是書上明聖道下福生民為萬世開太平
者也
 臣若水通曰洪範一篇帝王之學三極之道備矣皇
 祖註觧以掲於座右所以埀帝王相傳之道統以佑
 啓於萬世者至矣聖明繼皇極之統宜憲章祖述以
 為徳業久大之圖焉
永樂十二年二月百官奏事太宗皇帝退坐右順門所
服裏衣䄂敝垢納而復出侍臣有賛聖徳者上慨然歎
[029-14b]
曰朕雖日十易新衣未嘗無但自念當惜福故每澣濯
更進昔皇妣躬補緝故衣皇考見而善曰皇后居富貴
勤儉如此正可以為子孫法故朕常守先訓不敢忘言
已愴然侍臣頓首曰陛下恭儉如此誠萬世之法
 臣若水通曰勤儉羙徳也神禹大聖孔子稱之不過
 惡衣服卑宮室菲飲食而已然則聖人之所以聖亦
 不外此爾我太宗文皇帝克守先訓惟恭儉是尚非
 盛徳者能之乎書稱克勤克儉聖子神孫宜念兹在
[029-15a]
 兹也哉
國朝英宗皇帝言朕一日之間五鼓初起拜天雖足疾
亦跪而拜拜畢省奏章復謁八廟禮畢視朝退即朝母
后復出親政務有關大臣者召而訪問商確復省章奏
乃囬宮進膳飲食隨分未嘗揀擇衣服亦隨宜雖着布
衣人不以為非天子也大學士李賢曰如此節儉益見
盛徳若朝廷節儉天下百姓自然富庶惟耳目玩好不
必留意自然節儉上又曰朕至申初復省章奏暇則聽
[029-15b]
内政至晩而休賢曰自古賢君脩徳勤政莫不皆然陛
下持此不衰可以為堯舜之君矣上曰如此亦有何勞
否則便於安逸怠荒至矣雖悔何追賢曰陛下言及於
此社稷蒼生之福也
 臣若水通曰昔堯之欽恭舜之兢業禹克勤克儉文
 王自朝至於日中昃不遑暇食英廟是事也有衆善
 焉拜天謁祖孝也惡衣惡食儉也省奏清問而以宴
 安為戒勤也此其所以克終厥徳視古之帝王無愧
[029-16a]
 焉
國朝英宗皇帝曰書經四書朕皆讀遍如二典三謨真
是嘉言賢曰誠如聖諭帝王脩身齊家敬天勤民用人
為政之事皆在其中貴乎體而行之曰然
 臣若水通曰傅說之告髙宗曰學於古訓乃有獲古
 訓者典謨諸書皆是也然徒誦其文而不能體其實
 則亦何獲之有夫傅說之所謂學者覺也於古訓而
 覺我之心則非徒知之亦力行之矣此體行之說李
[029-16b]
 賢所以為英廟勸歟惟陛下留意
 
 
 
 
 
 
 格物通巻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