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35-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三十五    明 湛若水 撰
   事親長下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春正月上當謁原陵夜夢先帝太
后如平生懽既寤悲不能寐即按厯明旦日吉遂率百
官上陵其日降甘露於陵樹帝令百官采取以薦會
 臣若水通曰晝之所思夜之所夢顯宗當齋戒謁陵
 之時必有居處笑語之思故其形於夢寐者如此甘
[035-1b]
 露之降謂非孝誠之感通而何哉顯宗由此念而擴
 充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長吾長以及人之長天下
 可運於掌矣惜乎其不能也謹附此義以為明君仁
 孝治天下者告
漢安帝建光元年初汝南薛包少有至行父娶後妻而
憎包分出之包日夜號泣不能去至被敲扑不得已廬
於舎外旦夕灑掃父怒又逐之乃廬於里門晨昏不廢
積歲餘父母慙而還之
[035-2a]
 臣若水通曰舜以䕫䕫之誠卒能感頑嚚之親而成
 底豫之化薛包積誠以感父母既逐復還亦可以見
 古今聖凡之同然也噫包之父之心即瞽瞍底豫之
 心瞽瞍之心即舜與包之心人病不求爾
魏王祥性至孝繼母朱氏遇之無道祥愈恭謹朱氏子
覽年數歲每見祥被楚撻輒涕泣抱持母母以非理使
祥覽輒與祥俱往及長娶妻母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
共之母患之為之少止祥漸有時譽母深疾之宻使酖
[035-2b]
祥覽知之徑起取酒祥爭而不與母遽奪反之自後母
賜祥饌覽輒先嘗母懼覽致斃遂止漢末遭亂祥隠居
三十餘年不應州郡之命母終毁瘁杖而後起
 臣若水通曰祥茹繼母之毒而不顯其惡覽篤愛兄
 之誠而能全其生孝友之至根於天性真後世為人
 子為人弟之當法也傳曰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
 人及祥攝州事而政化大行謂非得其本之明效哉
宋明帝泰始七年八月丙午北魏髙祖即皇帝位大赦
[035-3a]
改元延興髙祖幼有至性前年顯祖病癰髙祖親吮及
受禪悲泣不自勝顯祖問其故對曰代親之感内切於

 臣若水通曰吮癰之事非出於哀痛廹切之情不能
 也魏髙祖為之其孝誠根於天性者耶及乎受禪之
 日悲泣不自勝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解憂其至
 孝發乎本心與大舜何以異惜乎不能擴充之以行
 堯舜之道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也
[035-3b]
齊武帝永明八年九月甲戌北魏孝文帝謁陵王公固
請公除詔曰比當别叙在心己夘又謁陵太尉王丕等
進言曰陛下以至孝之性哀毁過禮伏聞所御三食不
滿半溢晝夜不釋絰帶臣等叩心絶氣坐不安席願少
抑至慕之情奉行先朝舊典帝曰哀毁常事豈足關言
朝夕食粥粗可支任諸公何足憂怖帝因謂游明根高
閭等曰聖人制卒哭之禮受服之變皆奪情以漸今則
旬日之間言及即吉特成傷理對曰臣等伏尋金冊遺
[035-4a]
旨踰月而𦵏𦵏而即吉故於下𦵏之初奏練除之事帝
曰朕惟中代所以不遂三年之喪蓋由世主初立君德
未流故身衮冕行即位之禮朕誠不德在位過紀足令
億兆知有君矣於此之時而使情禮俱失深可痛恨高
閭曰杜預謂自古天子無有行三年之喪者以為漢文
之制闇與古合是以臣等縷縷干請帝曰竊尋金冊之
旨所以奪臣子之心令早即吉者慮廢絶政事故也朕
今仰奉冊令俯順羣心不敢闇黙不言以荒庶政惟欲
[035-4b]
衰麻廢吉禮朔望盡哀誠而已如杜預之論蓋亦誣矣
秘書丞李彪曰漢明德馬后保養章帝母子之道無間
及后崩𦵏不淹旬尋已從吉然漢章不受譏明德不損
名願陛下遵金冊遺令割哀從議帝曰朕所以眷戀衰
絰不從所議者實情不能忍豈徒茍免嗤嫌而已哉高
閭曰陛下既不除服於上臣等獨除服於下則為臣之
道不足帝曰先后撫念羣下卿等哀慕猶不忍除奈何
令朕獨忍之於至親乎李彪曰三年不改其父之道可
[035-5a]
謂大孝今不遵冊令恐渉改道之嫌帝曰改父之道殆
與此殊羣臣又言古者𦵏而即吉不必終禮此乃二漢
所以經綸治道魏晉所以綱理庶政也帝曰既𦵏即吉
蓋季俗多亂權宜救世爾二漢之盛魏晉之興豈由簡
畧喪禮遺忘仁孝哉平日公卿每稱當今四海晏然禮
樂日新可以參美唐虞夏商及今即欲苦奪朕志使不
踰於魏晉如此之意未解所由李彪曰今雖治化清晏
然江南有未賓之呉漠北有不臣之冦是以臣等猶懷
[035-5b]
不虞之慮帝曰魯公帶絰從戎晉侯墨衰敗敵固聖賢
所許如有不虞雖越紼無嫌而况衰麻乎豈可於晏安
之辰豫念軍旅之事以廢喪紀哉遂號慟羣臣亦哭而
辭出初太后忌帝英敏恐不利於已欲廢之盛寒閉於
空室絶其食三日帝初無憾意乂有宦者譖帝於太后
太后杖帝數十帝黙然受之不自申理及太后殂亦不
復追問
 臣若水通曰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
[035-6a]
 蓋人子於父母之心無貴賤一也漢文以日易月是
 無三年之愛於其父母矣後世遂為定制豈仁人孝
 子之心乎不意北朝之君乃有復古之志也雖然非
 復古也復其本心也一時羣臣累疏固請非惟不能
 將順其美且又飾辭引辯豈非陷君於不義乎亦可
 以見魏之諸臣無人心矣後之人君有志於孝理者
 尚其法諸
齊孝昭帝性至孝太后不豫帝行不能正履容色貶悴
[035-6b]
衣不解帶殆將四旬太后疾小増即寢伏閣外食飲湯
藥皆手親之友愛諸弟無君臣之隔
 臣若水通曰顔之推論孝昭天性至孝而不知忌諱
 良由不學可謂知言矣然不知之推之所謂學者何
 學耶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
 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
 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
 之天下也又曰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035-7a]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夫孝弟者人之真心也善端也
 所謂良知良能也在擴充之而已達者擴充之謂也
 充之則仁義不可勝用可放之四海而準矣孝昭天
 性之美茍能由此真心學問涵養而擴充之何堯舜
 之德業不可為乎惜乎其不能也人君有孝弟之資
 者盍求充養之道乎
陳宣帝太建六年五月庚申周𦵏文宣皇后於永固陵
[035-7b]
周主跣行至陵所詔曰三年之喪達于天子但軍國務
重湏自聽朝衰麻之節苫廬之禮率遵前典以申罔極
百僚宜依遺令既𦵏而除公卿固請依權制帝不許卒
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内亦令依禮
 臣若水通曰文宣皇后叱奴氏周主武帝也夫父母
 之喪必三年古今共之不以天子降者貴不敵親也
 未有無父而貴者也後世以日易月任情加損罪莫
 大焉周主不從公卿之議而守古制天理民彛之不
[035-8a]
 容已者也推之以及於五服之内悉令依禮可謂孝
 子錫類者矣傳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矣人君之
 於孝道可不重歟
唐太宗貞觀六年冬十月車駕還京師帝侍上皇宴於
太安宫帝與皇后更獻飲膳及服御之物夜久乃罷帝
親為上皇扶輿至殿門
 臣若水通曰禮稱文王朝王季而日三膳則視之武
 王之事文王遵而行之不敢有過焉唐太宗之侍宴
[035-8b]
 獻膳庶幾乎孝矣獨不知能如文武之日三乎抑於
 車駕還京之日而暫然歟太宗之孝果出於天性則
 法文武之德業不難為者而不能然暫時之舉史乃
 一書之則太宗之孝亦疎矣哉
貞觀八年十二月中書舎人髙季輔上言宻王元曉等
皆陛下之弟比見帝子拜諸叔叔皆答拜紊亂昭穆宜
訓之以禮書奏上善之
 臣若水通曰禮家無二主國無二王尊無二上皇子
[035-9a]
 貴也叔父至親也親屈於帝可也屈於帝之子不可
 也貴施於人可也施於父之親不可也貴貴親親各
 有攸宜禮所生也皇子之拜叔父禮也答之非禮也
 禮也者天下之大防也决其防則勢驕而情惰其害
 有不可勝言者矣人君教太子以禮則知敬讓知敬
 讓則知謙抑盛德豈有加哉
貞觀二十年十二月癸未太宗謂長孫無忌等曰今日
吾生日世俗皆為樂在朕翻成傷感今君臨天下富有
[035-9b]
四海而承歡膝下永不可得此子路所以有負米之恨
也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奈何以劬勞之日更為宴
樂乎因泣數行下左右皆悲
 臣若水通曰太宗於生日念劬勞而罷宴樂哀思之
 誠發於辭氣至今讀者猶為之感愴若太宗者其天
 資近道者乎其後明皇於生日大陳宴饗創立名節
 得無愧於祖父也乎人君以仁孝理天下者當以太
 宗為法焉
[035-10a]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六月太后居興慶宫每朔望上帥
百官詣宫上壽
 臣若水通曰人子之事親無時而或忘雖朝見日三
 如文武者可也朔望詣宫則其餘不詣可知己曽是
 以為孝乎
唐宣宗大中七年冬十二月上事鄭太后甚謹不居别
宫朝夕奉養舅鄭光厯平盧河中節度使上與之論為
政光應對鄙淺上不悦留為右羽林統軍使奉朝請太
[035-10b]
后數言其貧上輙厚賜金帛終不復任以民官
 臣若水通曰宣宗奉養太后無間朝夕然而不聽其
 舅之請寧厚賜金幣愛而不從其令以傷其明可謂
 盡事親之禮者矣後之人君愛敬其親者宜觀於此
 慎毋以從令為孝哉
班固白虎通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欲陳孝弟
之德以示天下也
 臣若水通曰書云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王者孝弟之
[035-11a]
 至由中達外自家而國所以立愛敬於天下也父事
 三老所以教民孝也兄事五更所以教民弟也是故
 放諸四海而四海凖矣記曰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
 長而民興弟仰惟聖明撫盈成之運當禮樂積德百
 年而興之期宜推躬行之大孝親脩養老之盛典為
 之割牲奉鼎拜老乞言以風天下曠世之幸莫大焉
韓愈曰所謂事親以誠者盡其心不誇於外先乎其質
後乎其文者也盡其心不誇於外者不以已之得於外
[035-11b]
者為父母榮也名與位之謂也先乎其質者行也後乎
其文者飲食甘旨以其外物供養之道也誠者不欺之
名也待於外而後為養薄於質而厚於文斯不類於欺

 臣若水通曰人子事親誠與欺内與外而已孝愛之
 心由内則盡心盡心則崇質斯誠而已矣孝愛之名
 由外則誇矜誇矜則務文斯欺而已矣故名位榮耀
 飲食供養而無愛敬之實是之謂欺也立身行道體
[035-12a]
 受全歸而無務外之心是之謂誠也夫人子之於親
 不以誠而以欺豈其良知良能之本心端使然哉其
 習化之而不自知也故夫世之能孝其親者寡矣盡
 其心篤其質無忝所生而致名位供養之文所謂立
 身顯揚而内外情文兼備是之謂大孝愈之為此言
 善矣然亦未聞其脩身體道之學猶未免三上宰相
 之書辱親已甚矣尚得為孝乎
宋髙宗皇帝事太后韋氏甚謹先意承志惟恐不及或
[035-12b]
一食稍減輙不勝憂懼常戒宫人曰太后年巳高惟優
游無事起居適意即壽考康寧事有所關慎勿令知第
來白朕
 臣若水通曰宋高宗之事韋太后可謂盡孝蓋與文
 王之事王季武王之事文王無異矣而不得與文武
 同聖者何耶蓋孝弟之心乃真心也乃孟子所謂良
 知良能也其真心與文武同而不得稱聖者文武能
 達之天下而為仁義擴充之以保四海而髙宗則自
[035-13a]
 一念真心之發亦自一念而止不能充之以保四海
 故不得為仁義之主爾後之人君因一念孝心之萌
 擴充而達之則放之四海而凖堯舜之道亦不過是
 而已矣
宋孝宗淳熈十四年太上皇崩帝號慟擗踊踰三日不
進膳謂王淮等曰晉孝武魏孝文實行三年喪服何妨
聽政司馬光通鑑所載甚詳淮對曰晉武雖有此意後
來在宫中止用深衣練冠帝曰當時羣臣不能將順其
[035-13b]
美光所以譏之自我作古何害於是詔曰大行太上皇
帝奄棄至養朕當衰服三年羣臣自遵易月之令百官
五上表請帝還内聽政不許至十二月辛丑禫祭百官
釋服復三上表請御殿聽政不許
 臣若水通曰記云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
 貴賤一也蓋天下無無父母而貴者人子之心一也
 故髙宗諒陰三年亦盡其心勿之有悔焉爾孝宗能
 舉而行之豈非超出百王豪傑之主乎使其能由此
[035-14a]
 念而擴充之則恢復之圖如反掌爾惜乎其不能不
 足以保四海人君之大孝其難矣哉
宋光宗紹熈三年十一月丙戌日南至丞相畱正率百
官詣重華宫稱慶兵部尚書羅㸃給事中尤袤中書舎
人黃裳御史黃度尚書左選郎官葉適等上疏請帝朝
重華宫不從吏部尚書趙汝愚入對往復規諫帝意乃
悟汝愚又屬嗣秀王伯圭調䕶於是兩宫之情始通辛
夘帝朝重華宫皇后繼至從容竟日而還都人大悦
[035-14b]
 臣若水通曰光宗與孝宗之事蓋與鄭莊公之於其
 母先惑而後悟同一機也夫天理之在人心未嘗冺
 滅物欲蔽之爾莊公因潁考叔之言而悟光宗聞趙
 汝愚之諫而感俱為父子如初若是者非考叔汝愚
 能附益之也父子之愛天性也二臣但能發其蔽之
 者爾及光宗始朝而都人大悦又可見天理之感人
 心蓋有同然者也然則人君欲感天下之人心者可
 以知本矣
[035-15a]
吕希哲曰孝子事親湏事事躬親不可委之使令也嘗
觀穀梁言天子親耕以供粢盛皇后親蠶以供祭服國
非無良農工女也以為人之所盡事其祖禰不若以已
所自親者也此説最盡事親之道
 臣若水通曰古之聖賢竭力耕田負米養親者豈有
 他哉盡其心焉爾記曰祭繼養也故天子親耕皇后
 親蠶無非所以求盡其心而致誠敬於繼養而已也
 苟委之使令而吾心有弗盡焉如弗祭矣善事其親
[035-15b]
 者固如是乎噫孝親之心自天子至於庶人一也為
 人君者其亦思之哉
吕希哲曰為人子者視於無形聽於無聲未嘗頃刻離
親也事親如天頃刻離親則有時而違天天不可得而
違也
 臣若水通曰父母一天地也人在天地之氣一也子
 通父母之氣亦一也故孝子之事親如事天頃刻而
 離天是違天也頃刻而忘親是違親也違天不仁也
[035-16a]
 違親不孝也是故惟仁人為能事天惟孝子為能事
 親矣噫非得聖學之深者不可以語此
國朝呉元年四月令懿文太子及諸王往鳳陽祭皇陵
臨遣惻然命之曰吾祖宗去世既遠吾父母又相繼早
亡每念劬勞鞠育之恩惟有感痛而已今日雖尊為天
子富有四海欲致敬盡孝為一日之奉不可得矣哀慕
之情昊天罔極今鳳陽陵寢所在特命爾等躬詣致祭
以代朕行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爾等敬之
[035-16b]
因悲咽不自勝太子諸王皆感泣
 臣若水通曰記云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
 察我太祖皇帝哀慕泣下可謂孝矣此其所以事天
 地而明察以受眷命乎聖子神孫盍以太祖為法以
 永無疆之大命哉
洪武八年正月淮安府山陽縣民有父得罪當杖請以
身代者太祖皇帝謂刑部臣曰父子之親天性也然不
親不遜之徒親遭患難有坐視而不顧者今此人以身
[035-17a]
代父出於至情朕為孝子屈法以勸勵天下其釋之
 臣若水通曰得罪當刑所以懲也以代親見宥所以
 勸也古有不孝之刑然則以孝而貸之刑一懲一勸
 無非教也我聖祖以孝治天下屈一時之法所以伸
 萬世之綱常也使天下之民皆化而為孝則刑措不
 用矣此其化行俗美而開萬世之太平乎聖子神孫
 世世所宜法也
洪武十三年韓國公李善長等表請今年天壽聖節受
[035-17b]
百官朝賀詔不許明日又請上手詔答之曰父母劬勞
之恩昊天罔極生辰之日有痛心而已朕於是日所以
清晨奉祀靜居終日者念劬勞莫報爾比者卿等數以
天下太平朕復年高固請稱賀今不違羣情尚從中制
惟禮當而已
 臣若水通曰先正謂人無父母生日當益悲愴不可
 因而受賀具宴飲此大孝終身慕親之心也皇祖於
 萬壽聖節不許百官請賀其孝子慕親之誠乎而羣
[035-18a]
 臣固請朝賀者其人臣尊君之義乎於斯二者將何
 以處之哉故清晨奉祀所以致哀親之孝也後從稱
 賀所以致體下之仁也可謂仁孝兩得之矣此皇祖
 所謂尚從中制而為萬世之法守者乎
大明令凡官員祖父母年及七十果無以次人丁自願
離職侍養者聽親終服滿方許求叙
諸司職掌凡官員父母年七十之上許令移親就禄侍
養如果父母老疾去官路遠户内别無以次人丁者方
[035-18b]
許親身赴京面奏掲籍定奪及吏員人等父母年老别
無人丁者務要經由本部移文體勘是實明白奏准方
令離役俱候親終服滿起復赴部聽用
 臣若水通曰帝王以孝治天下人各親其親長其長
 而天下平矣我聖祖制為法令使臣下各得遂其親
 親之願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曰親親仁也
 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蓋囿天下於孝弟之化
 此聖祖之盛心乎以此而教後世猶有親老而不恤
[035-19a]
 者
永樂十一年仁宗皇帝為太子監國南京七月千秋節
禮部請行慶賀禮諭之曰車駕在北京予不得君父前
躬致禮乃可受羣臣禮耶其止之自是千秋節遇車駕
廵狩並免禮
 臣若水通曰孝子一舉足而不敢㤀乎親以下原本/闕
 
 
[035-19b]
 
 
 
 
 
 
 
 格物通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