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094 格物通-明-湛若水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物通卷十八     明湛若水 撰
  正心格
 臣若水序曰正心何以言格物也程頤曰格者至也
 物者理也至其理乃格物也至也者知行並進之功
 也於心焉而至之也至其心之理也學者讀是編焉
 而感通吾心之理念念而知於斯存存而行於斯以
 有諸己則格物之功庶乎於正心焉盡之矣
[018-1b]
   正心上
易咸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臣若水通曰咸也者感也咸卦取象諸身人之於身
 也無不兼知則亦無不兼感也九四心也心也者無
 感不通者也以陽明居正故為貞吉貞者心之本體
 天理也感通之道也以貞而感則心普萬物而無心
 情順萬事而無情公而溥也無有不感則無有不應
 吉而悔亡也悔生於私心體虚明憧憧則私矣物累
[018-2a]
 而不化將迎而無窮也感之私而應之者亦私朋比
 之從也故繋辭傳曰天下何思何慮思慮者憧憧也
 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一貫之道也貞也貞則感
 而遂通矣憧憧者心之不正也
同人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
下之志
 臣若水通曰同人者同於人也同於人故能通其志
 上乾下離故有文明剛健之象五二皆居中位正故
[018-2b]
 有中正而應君子正道之象夫文明者虚靈也剛健
 者直方也中正者不偏倚也同徳而應信也是虚靈
 方直而不偏心之本體所謂天理是心也人人之所
 同有也心同則志同而無不感通矣盖君子之心先
 得人心之所同然也故視千萬人之心猶己之心也
 以一己之心推之千萬人無間也所謂同人于野是
 也人皆有之特君子不失其正耳
晉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徃吉無不利
[018-3a]
 臣若水通曰六五以隂柔不正宜有悔以上近剛明
 而下皆順從故悔亡然其離體髙明以照羣隂故能
 去其計功謀利之心則徃吉而無不利也夫患得患
 失者隂邪之人也私小也非公正之心也若夫君子
 之心廣大而髙明則失得非所恤矣以天徳而行王
 道如天之覆也地之載也功深而恩不露澤溥而民
 不知吉無不利也非聖人之心廓然太公者烏足以
 語此
[018-3b]
損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慾
 臣若水通曰山下有澤氣通上潤有損之象也君子
 體此必損其身心之所當損者忿與慾是也忿慾之
 害心也大矣必損之而後可以合道故武王曰危於
 忿&KR1264失道於嗜慾也夫天理人欲相為消長人欲不
 消則天理不長懲之窒之則心之本體復而天理全
 矣懲與窒非强制也如塞水者窒其源也常存此心
 體認天理有見則私意退聼矣不然愈懲而愈奮愈
[018-4a]
 窒而愈生其能免於私欲之害者㡬希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臣若水通曰艮止也背者一身之止者也艮之止者
 必如背之止斯為止之至也夫性之至善無間動靜
 然人心於止之時則皆至善天理斯存動而有不善
 而天理滅矣故君子之學動靜皆定所謂艮其背則
 止其止矣然必内外兩忘人已不見然後能止故不
 獲其身内忘己也不見其人外忘人也内外兩忘則
[018-4b]
 澄然無事矣夫然後能止雖然不獲其身必獲其理
 也不見其人必見其理也記曰知止而後有定定則
 天理純全何咎之有正心之功此其至矣
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臣若水通曰艮為山重艮上下皆山故有兼山之象
 君子觀此求艮止之道不越於思焉而已爾思無邪
 而後能止出位之思邪思即不止矣位者所處之時
 之地之事也所思或非其時非其地非其事是出位
[018-5a]
 也或滯於時滯於地滯於事亦出位也必無在而無
 不在勿助勿忘然後能中思是之謂思不出位夫思
 者心之本體也思不出位則吾心之本體正而天理
 見矣夫思者聖功之本也可不慎乎
中孚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臣若水通曰天者天命賦予之本然中正而信也人
 之心不中則不正不正則不信皆違天也是故至中
 而信則天理流行故利而貞正則人道盡矣盡人道
[018-5b]
 以復乎天道者也故曰應天所謂全而歸之也非益
 之也不然天予之而我䘮之豈應天乎此心學之大
 端也
書虞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

 臣若水通曰此乃帝舜傳授大禹以心學也心者人
 之精神虚靈知覺者也頃刻之間於軀殻上起念血
 氣用事即謂之人心頃刻之間於義理上起念徳性
[018-6a]
 用事即謂之道心故程顥曰人心人欲道心天理是
 也危者危言危行之危言大也微猶滅也惟危惟微
 二句相因説天理人欲不容並立人欲長一分則天
 理消一分故人心日以長大則道心日以微滅精以
 察見此理即學問思辨之事屬知一以存養此理即
 篤行之事屬行知行並進即執中之功夫中即此天
 理是也天理則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故謂之中允信
 也執謂有之於己之意信有諸己則與中道而一矣
[018-6b]
 故曰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堯之傳舜只曰允執厥中
 知行混合體用一原以聖授聖故不待言功夫也至
 是舜傳禹始有人心道心惟精惟一之説則又推執
 中之功夫言之此萬世心學之源於人君聖學最為
 切要自後言建中建極言愽約一貫言止至善格物
 言學問思辨篤行言集義養氣言誠言敬皆本於此
 舍此則人欲横流天理滅絶雖有天下不能以平治
 矣惟聖明留意焉
[018-7a]
商書盤庚汝猷黜乃心無傲從康
 臣若水通曰此盤庚遷都告羣臣之言猷謀也黜去
 也無與毋同言汝羣臣各謀去汝之私心也毋得傲
 上之命從己之安傲上從己皆源於私心之發故私
 心亡則心正矣心正則自無傲上從康之事矣此正
 心處事之要為人上者可不知乎
周書蔡仲之命率自中無作聰明亂舊章詳乃視聽㒺
以側言改厥度
[018-7b]
 臣若水通曰此成王告蔡仲之言也率循也無毋同
 詳審也中者吾心本體之正而無過不及者也舊章
 者先王之成法厥度者吾身之法度皆中之所出者
 作聰明聽側言皆由心之不中不正心既中正則自
 無作聰明偏視聽之事逺則舊章近則吾身可以無
 紛更冒亂之患矣為人上者可不正心以為萬事之
 本乎
周書周官作徳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018-8a]
 臣若水通曰此成王申戒卿士持恭儉而處富貴之
 言也逸安也休閒靜也徳者所得之理心之中正者
 也作徳則心中自然無所矯戾故内省不疚不憂不
 懼心常安逸而休休無入而不自得矣若有所矯飾
 而為内無恭儉之心而外為恭儉之事是謂作偽偽
 則揜䕶不暇故心勞然有諸中形諸外自不覺真情
 之發見矣故曰日拙然則作徳作偽在人所自作爾
 此君子正心之學必貴於謹獨也歟
[018-8b]
詩曹風鳲鳩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臣若水通曰詩美君子用心純固而内外合一也言
 淑人君子其見於動作威儀之間者既一而有常度
 矣其儀一則知其心純全専一而如結矣盖和順積
 中而英華發外自有不可揜者矣夫心無内外者也
 故離内以言心不知心者也離外以言心亦不知心
 者也惟知合一之道則何心非事何事非心何内非
 外何外非内周敦頥曰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程顥曰
[018-9a]
 無内外無將迎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心之本體也故
 外則儀一内則心結由中達外其本然者不得而不
 一也然則君子事内乎事外乎養其中以達諸外内
 外合一吾心正矣心正而中立焉中立而和生焉是
 謂大本達道心事一貫聖學之體用備矣
小雅小弁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
子秉心維其忍之
 臣若水通曰天地以生物為心人得其生生者以為
[018-9b]
 心不忍之心人孰無之故人於被逐投人之兎猶或
 哀而脫之於死而暴露之骼猶或哀而掩之皆不忍
 之心發於自然者不容己爾幽王何獨無是心乎乃
 信讒而逐其子投兎死人之不若矣夫父子之愛天
 性也人之心也幽王於是乎無人心矣心非初無也
 良由蔽於褒姒之譛有天下者秉其不忍之心而擴
 充之雖斬一木殺一獸非其時不忍也况於人乎况
 於親乎故曰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018-10a]
 亦惟察識而擴充之爾
小雅節南山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臣若水通曰式敬也訛變化之意宋儒朱熹云家父
 自言作為此誦以究王政昏亂之所由冀其改心易
 慮以畜養萬邦也孟子曰人不足與適也政不足間
 也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盖以君心者用人行政
 之本而萬邦休戚之所闗也故正心變而邪焉則蔽
 蔽則正人逺奸邪秉國而萬邦蒙其禍矣邪心變而
[018-10b]
 正焉則明明則邪人逺正直秉國而萬邦䝉其福矣
 故喪亂𢎞多瘁勞百姓人皆知尹氏之禍然豈知王
 心之蔽為之乎家父訛心之説其殆知大人格心之
 學乎惜乎其格之不豫司馬光所謂治之於著用力
 多而功寡矣臣竊願於聖敬方躋之時益進夫誠意
 正心之學庶聖心益正而聖徳益明則正士滿朝奸
 邪逺迹善政協於萬邦社稷生靈之福也天下幸甚
大雅皇矣帝謂文王無然畔援無然歆羡
[018-11a]
 臣若水通曰畔援言叛此而攀彼無畔援則心中正
 而不私也歆羡欣欲愛慕無歆羡則剛直而不流也
 文王無是二者故心極其正而深造乎道也夫人心
 至虚本無一物本體中正何嘗有所謂畔援歆羡哉
 有所畔援歆羡者皆心與於物者也心與於物則滯
 於物而非本體矣文王之心廓然太公物来順應生
 殺與奪一随物付之而已初何有與於物哉無與於
 物故無畔援無歆羡所謂天地心普萬物而無心聖
[018-11b]
 人情順萬事而無情者也情而無情心之本體正矣
 本體正則天理盡矣天理者道之極也故曰誕先登
 于岸雖然豈惟文王然哉千聖一心萬古一理人主
 茍能正心乾乾不息廓而清之神而明之使一心之
 中廣大髙明一物無所與焉大公順應是亦文王而
 已矣
春秋隱公元年
 臣若水通曰此魯惠既沒隱公嗣位之始年也春秋
[018-12a]
 謂一為元者何宋儒胡安國曰元即仁也仁人心也
 所以明君用也盖乾元資始坤元資生者天地之用
 也人得是元以生仁也者心之生理渾然萬物一體
 者也大君者天地之宗子而勿忘勿助正心體元者
 所以為治天下國家之本也本正則乾坤合徳而百
 官萬民莫敢不一於正矣春秋紀元所以開萬世心
 學之源也歟
桓公十五年春二月天王使家父来求車
[018-12b]
 臣若水通曰春秋書天王使来求車譏侈心失王度
 也夫遣使需索之謂求命車命服天子所以錫於臣
 下也桓王天下之共主以喪事来求貨財已為不可
 况車服乎所以然者以侈心一動莫為防制顛倒迷
 惑冠屨為之倒置而王室衰亂莫能救也然則心之
 正不正豈小故哉
莊公十七年齊人執鄭詹
 臣若水通曰春秋齊人執詹者何惡齊也桓為霸主
[018-13a]
 宜正已以格物尊君以率下而乃以鄭不朝已擅執
 其執政可謂正已以尊君乎其何以格物而率下也
 宜乎春秋責備之也
僖公二十八年衛侯出奔楚
 臣若水通曰春秋書衛侯出奔楚者何咎文公也王
 者莫大乎存心存心莫大乎公恕胡安國曰心不外
 者乃能統大衆智不鑿者乃能處大事晉文舉動煩
 擾憾衛侯之不禮拒之於歛盂之盟則陷於私鑿其
[018-13b]
 智而心不廣矣春秋責晉文以見君人者當宅心以
 廣大髙明而不以私小也
宣公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
伐莒取向
 臣若水通曰春秋書齊魯平莒郯何也譏也平者聖
 人之所貴也何為而譏之非譏其平也譏其平之不
 平也盖無偏無黨王道之平平也以齊魯而平郯莒
 講信修睦將利二國以不争也然而莒人不肯則以
[018-14a]
 宣公偏繋於郯而失平怨之本爾夫郯莒微國不足
 以當天下之十一懷私以取平尚猶不可况天下乎
 故平天下之道在於絜矩矩者吾心之理也絜者推
 吾心以度天下也好善惡惡先正吾心之矩然後推
 之於天下而無弗同者矣故君子貴格物
禮記禮運曰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王前巫
而後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
 臣若水通曰宗祝在廟以賛禮也三公在朝以論道
[018-14b]
 也三老在學以示教也前設巫人以通鬼神也後設
 史官以紀言動也設卜筮以决吉㓙也設瞽侑以宣
 歌樂也大而廟朝小而左右㒺非正人所以養吾心
 之正也王中心夫何為哉守吾心之正而已矣孔子
 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靣而
 已夫人心本正也而有不正者人為害之也得人以
 輔之而已無所為焉則心之本體正矣
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趨以采齊行
[018-15a]
以肆夏周旋中規折旋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
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
以非辟之心無自入也
 臣若水通曰徵角陽也而右佩隂中陽也宫羽隂也
 而左佩陽中隂也皆玉也路寢門外至應門謂之趨
 路寢門内至堂謂之行采齊肆夏詩名歌之以節行
 也規圓矩方也鸞在衡和在軾也人心之不正多引
 於滛聲古之君子和鸞之設所以養於車也佩玉之
[018-15b]
 鳴所以養於行也是故右徵角左宫羽隂陽之交所
 以養中和之徳也采齊肆夏規矩揖揚所以養之於
 行節也行中節也然後玉鏘鳴玉鏘鳴也然後非心
 滌非心之萌自外感内者也心之本體無不正也觸
 於外感乎内斯主之矣入者主之也非心體之本然
 也故人君之心在養正而已矣
學記曰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
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
[018-16a]
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臣若水通曰學之不明也久矣盖由其不識心爾知
 心之病斯能知心之本體矣故知多寡易止之失則
 知不多不寡不易不止而心正矣是故有以用心於
 博聞强識之支離者其失也多有以不用心而徑超
 頓悟者其失也寡有以粗心於百姓日用其失也易
 有以丼心於自暴自棄其失也止四失者過與不及
 皆非吾心本體之正也是故古之教者觀病以知心
[018-16b]
 因心以救失惟以長養其善念爾盖善也者吾心之
 天理也學者茍知天理為本體而隨處體認焉則無
 過不及勿忘勿助之間自有易簡之道而帝王心學
 之傳在是矣謹以為聖明心學萬一之助
樂記曰致樂以治心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易直
子諒之心生則樂樂則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
不言而信神則不怒而威
 臣若水通曰致者約而有諸己之意孟子曰樂之實
[018-17a]
 樂斯二者是也仁義之良心人所固有不待外求樂
 所以養吾心之中和内外合一者也朱熹曰子諒讀
 為慈良易直慈良之心仁也仁心生則樂矣樂有諸
 己則安矣安則不息矣不息則天在我矣天在我則
 妙萬物而神矣是故天則不言而民信也神則不怒
 而民威也信且威樂以治心之功用至矣
緇衣子曰心莊則體舒心肅則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
 臣若水通曰心者合内外而一之者也故容貎身體
[018-17b]
 皆心也其心可不正乎
 
 
 
 
 
 
 格物通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