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40 宋文鑑-宋-呂祖謙 (master)


[060-1a]
皇朝文鑑卷第六十
 奏䟽
   論吕大防乞以旱罷 梁 燾
   請還政 梁 燾
   請令帶職人赴三館供職 胡 宗愈
   請詔有司講究商賈利病 王 巖叟
   請廣言路參用四方之士 王 巖叟
   請復内外官司舉官法 王 巖叟
   請詔執政裁抑三省人吏僥倖
              王 巖叟
[060-1b]
   請依舊法賑濟免河北貸粮岀息
              王 巖叟
   請罷三舍法 王 巖叟
   論罷試中断案人入寺 王 巖叟
   論堂除之弊 劉 安丗
   請戒約傳習異端 朱 光庭
   請用經術取士 朱 光庭
    論吕大防乞以旱罷 梁 燾
臣伏見 陛下眷遇大臣極其恩禮不忍聞其過
惡輕奪其位使傷其進退之名所以委曲覆容眞
[060-2a]
有天地之賜為大臣者何以副 陛下之深仁乎
祖宗之時宰相率二三年以禮去今之宰相率二
三年以罪去禮去者顧義重雖有功而必去罪去
者顧利重非有罪則不去以禮去者可以復用以
罪去者不可以再蓋 祖宗之大臣皆以名節自
重一舉動必存大躰必副人望不敢專寵禄以自
愛不敢挾權勢以自強日思以得罪為憂以妨賢
為懼故率二三年自引避位朝廷褒答自有異數
其優者為使相其次猶須超進數官為大學士其
去位也名益重望益髙眷益厚一旦復用則中外
[060-2b]
之民莫不以爲宜皆爲朝廷喜之此所以朝廷重
也其間亦時有貪鄙之人當去而不去以固位戀
禄清議已不容矣以之招致人言暴著過惡從而
罷遣之殆不過一諌官一御史論之則已不能安
矣如臺諌合攻連擊有甚少一有之則終身不得
復用故以禮去者多以罪去者少大臣既以法小
臣從而廉士大夫化之皆磨礪振潔以節操相髙
風俗純美由此道也比年以來大臣皆以竊禄偷
安爲計寖以成風雖有大過猶巧自掩蓋恐其失
位一二人言之不知去臺諌官共言之又不肯去
[060-3a]
至於紛紛不已上不能止其言竟出其章䟽然後
請退聖恩因而聽之公議為之鄙薄私友為之歎
惜䘮其節守敗其名譽冐其過咎終以踈絶朝廷
雖以乏人而欲用之疑其姦心之不測畏其清議
之不容卒不敢用必用其以次者安得人才衆多
而為用乎朝廷將無人而用矣此不可不思也
祖宗之時輔相之材非不多也然而進者必以其
賢退者必以其禮去而復來所以用之有得也今
輔相之材亦不多也然而進之不必以其賢退之
必以其罪去而不可來所以用之不足也臣近甞
[060-3b]
建言乞 陛下許吕大防以自請罷去相位者正
為其如此若蒙 陛下許吕大防令以禮去不唯
大防得其進退之道且掩覆其罪狀不為言者之
所指擿不為公議之所不容使之養望於外它日
用之人必無敢議者設有議者其跡以無罪而去
陛下主張之無累知人之明矣於是大防眞有天
地之賜足稱 陛下眷禮之本意也非獨以安大
防也又以示後來之人皆思以禮去位而漸以名
節自重如 祖宗之大臣也朝廷由是尊矣伏望
聖慈以安危爲計以治亂爲念以養大臣之譽望
[060-4a]
爲意以勵搢紳之廉隅爲術保完大防今日之去
存全大防它日之用就謝旱烈之譴銷厭愁怨之
氣上敬天道下順民心中不失君臣之恩一舉而
三善得豈不美歟伏惟聖神采納天下幸甚
    請還政 梁燾
臣以孤直上荷㧞擢兩在言路徧歴臺諌前後論
列多蒙聽納昨自外郡再蒙収召使得待罪翰苑
論思獻納預聞大政不獨以文字爲職也眷遇之
厚群臣莫比如臣之愚何以報稱誓當竭盡死節
知無不爲終期少𥙷聦明庶不辜負恩遇恭以
[060-4b]
皇帝陛下冨於春秋早有天下仁聖孝慈之實藹
聞于外性資成定盛徳日新 太皇太后陛下擁
䕶聖躬夙夜不倦保佑之功永福宗社臣民歡欣
四海仰戴今來選正中宫已得賢淑冬至大禮自
當郊見天地天意人事上下恊應維是政機之煩
乆勞同聽歸断人主不可過時此 陛下今日甚
盛之舉也退託深宫頥神間燕逺光前人垂法萬
丗豈不美歟願早賜處分以彰全聖如/德以臣言爲
然伏望明岀手詔付大臣施行天下幸甚臣不勝
惓惓竭忠盡直以干斧鉞之誅惟幸裁赦
[060-5a]
    請令帶職人赴三館供職
              胡 宗愈
臣檢㑹今年三月二十八日三省同奉 聖旨今
來内外官並許貼職食錢并理任外其餘恩數並
依官制以前條貫又凖五月三日聖旨指揮勘會
祕書省自有職事官其舊帶館職并今後除授校
理以上職名並不供職臣愚竊謂士不知朝廷之
治躰則不足以立朝不習國家之故事則不足以
應務唐李徳裕謂用寒士不如公卿之丗議者以
為偏論臣廼謂之知言蓋公卿之丗耳目習朝廷
[060-5b]
之治躰練熟國家之故事逺方寒士有不知其始
末者德裕之言不為過論 太宗皇帝深達此意始
置崇文院建祕閣集四庫書選天下名能文學之
士以為校讎官給以見俸食於大官優其資秩自
選人京官入者始除館閣校勘或崇文院校書及
升朝籍乃為祕閣集賢校理或優之則為直館直
院直閣其始入而官位卑者未得主判且令在館
供職改京官升朝籍方得主判登聞鼓檢院同知
禮院之類資任漸髙則或為吏部南曹群牧判官
又髙則為省府推判官或出知藩鎭任轉運提刑
[060-6a]
又擇其乆任者或遷知諌院預講讀或擢為左
史遂典詞誥或待制内閣由此而為公卿執政以
躋台輔逺器大節方重深厚事業磊落載在史冊
者前後相望外至於守土奉使藹然皆有風績可
觀間有不才蹋茸者叨預於其間則指目鄙笑不
容於清議故累朝得人方古為盛此實 太宗皇
帝憂深慮逺養育之功也熙寕執政務欲速援親
黨假此以為進人之階浮躁狂妄者爭趍之故有
朝除校理而夕拜詞掖夕為直院而朝作輔臣館
閣涵養之風遂至委地士人亷耻之節靡有孑遺
[060-6b]
旣無素養之才悉皆苟合之士臨時選用或非其人左
右史才間用俗吏以致朝廷厭薄館閣遽行寢罷
陛下即位以來招賢樂善追復 太宗皇帝之政
継承列聖之業俾復三館職名又詔執政大臣各舉
所知召試以充其選獨不許其供職臣愚莫知其
意竊計議者必謂昔之崇文院已改為祕書省已
有官屬則帶館閣職名者不可供職臣愚以謂崇
文院之名雖改而祕閣集賢昭文館四庫之書猶
存既選英才除職名而不令供職不法 太宗皇
帝養才育士之深意而徒以虚名為士大夫進取
[060-7a]
之階不唯義理未安兼亦於事無𥙷臣愚望朝廷
稽考 祖宗館閣之制選人京官除者且授祕省
正字校書以比昔日之校勘選人已有改官并供
職四年除校理指揮外有自京官除者亦自校書
郎二年方授校理已升朝者得兼寺監職事以比
昔日之主判由此漸進以歴省府與舊帶職之人
並令入館供職依舊食於太官磨以歳月使多士
知 陛下育才之意庻幾優㳺議論漸知朝廷之
治躰群居講習以議國家之故事亷耻清議去而
復還館閣素風墜而復振朝廷自後用人不乏實
[060-7b]
才將以成太平之業臣愚以為自此為始惓惓之
意惟 陛下采擇臣愚不勝幸甚
    請詔有司講究商賈利病
              王 巖叟
伏以 祖宗盛際四方之商賈交出於塗而萬貨
無所滯公私共享其利優游乎豐樂而不自知其
後利專於公上商賈為之不行通都㑹邑至有寂
寞之歎非獨商賈之患也而上下均受其弊
陛下即位之始首發徳音廢導洛罷市易還民衣
食之源以惠養困窮人人蒙福如遂更生有司固
[060-8a]
無復爭利之端矣然二年于今不為不乆商賈猶病
乎不通而國家未獲其益何也必法有蔽於中而
講之未盡其術也伏望特詔有司深究利病以通
天下之商賈下以裕百姓而上以資縣官庻㡬人
物熙然復及 祖宗之盛臣愚不勝區區
    請廣言路參用四方之士
              王 巖叟
臣以謂天下之事度而知之不如耳聞其說耳聞
其說不如目覩其眞今四海之大萬里之逺民情
之利害不可以㮣言風俗之美惡不可以几舉人
[060-8b]
材之賢不肖不可以互知竊以 陛下所賴以察
四方之事逹四方之情者言路數人而已而專用
一方之人非所以廣聦明於天下也臣願 陛下
常於言路參用四方之士天下幸甚
    請復内外官司舉官法 王 巖叟
臣竊以人得於表裏不疑則可任事出於上下相
應則易成此諸府之辟召群司之奏舉所以不可
廢也自辟舉之法罷而用選格可以見功過而不
可以見人材中外患之於是不得已而有踏逐奏
差申差之格踏逐者隂用舉官之實而明削同罪
[060-9a]
 非善法也選才薦能而曰踏逐非雅名也必當
擇人之地而不重用之之道非深計也委人以權
而不容舉其所知非通術也臣伏望 聖慈特賜
指揮復内外官司舉官法以暢公議
    請詔執政裁抑三省人吏僥倖
              王 巖叟
臣伏以朝廷之弊莫甚於容僥倖以養蠧尚姑息
以惠姦不治其源而立法於下流法愈煩而弊愈
多非計之得也今天下皆曰僥倖之甚者莫如三
省之胥史歲累優秩月享厚禄日給肉食春冬有
[060-9b]
衣寒暑有服出入乗官馬使令得營卒郊禮霑

而曽不限年得禄尤早其為恩幸可謂厚矣言其
供職事則一月之間或僅踰兩旬一日之間常不
滿半日其為勤勞可謂薄矣㸃檢諸司文字差錯
乃是職分當然何至字字論功日日計賞或升名
次或减磨勘或添料錢或支銀絹以彼易此有如
已物又每遇朝廷舉動一事曽行過一紙文書則
復妄叙勞能别希恩澤如近日二王出居外第省
吏有何辛苦而亦妄功以冐賞推此一端餘皆可
[060-10a]
      禄賜優厚將焉用之其為僥倖可
謂甚矣此蓋前來宰執以姑息相承養之至此賣
朝廷之恩以買譽結左右之愛以固權何甞以謹
嚴紀綱為事澄清根本為心哉故議者以為廟堂
之上為天下百姓理㑹弊事則少與省中吏人行
遣濫恩則多静而察之非虚語也伏望聖慈特賜
敕厲執政大臣裁抑僥倖以除蠧杜絶姑息以戢
姦棄近例禁換法復講治平以前條格循用之庻
可以肅百司而正四方
    請依舊法賑濟免河北貸糧出息
[060-10b]
              王 巖叟
臣伏以救災䘏患惟恐有所不至以傷其仁者先王
之用心也隨施以有求乗危以論利蓋不忍焉臣
按 祖宗賑濟舊法災傷無分數之限人戸無等
第之差皆得借貸但令隨税納元數而已未甞有
息也故四方之人霑恵者普銜恩者深郡縣倉庾
以陳易新者多其後刻薄之吏隂改舊法必待災
傷放税七分以上方許貸借而第四等以下方免
出息殊非朝廷本意縁災傷放税多是監司以聚
歛為急威脅州縣州縣又承望風㫖不復躰心朝
[060-11a]
廷以災傷的實分數餘放若放及七分者災傷已
是十分况少肯放及七分又六分之與七分相去
幾何毫釐之間何以辨别幸而得為七分則有借
貸不幸而為六分則無借貸但繫檢災官吏一言
之髙下而𬒳災百姓幸不幸相逺如此不可不察
也三等而上均為赤子均遇天災豈容因災偏令
出息計其所得則甚少論其所損則實多乖
陛下平一之心虧朝廷光大之施臣乞復如舊法
不限災傷之分數並容借貸不拘民戸之等第均
令免息庶幾聖澤無間感人心於至和天下幸甚
[060-11b]
如允臣所奏其河北京西淮南等路昨來水災州
縣乞先次指揮施行
    請罷三舎法 王 巖叟
右臣伏以法有為名則美而行之則難事有用意
則良而施之則戾者三舍是也故自三舍之法立
雖有髙材異行未見能取而得之而犇競之患起
犇競之患起而賄賂之私行賄賂之私行而獄訟之端作獄訟
之端作而防猜之禁繁博士勞於簿書諸生困於
文法非復渾然養士之躰而庠序之風或幾乎息
此識者之所共歎也臣竊謂庠序者所以萃群材
[060-12a]
而樂育之以完其志業養其名譽優游舒徐以待
科舉者也不必科舉之外别開進取之多歧以支
離其心而激其爭端使利害得失日交戰於胸中
損育德養道之淳意非所以敦教化成人材也臣
愚乞鑒已然之弊罷三舍志開先生弟子不相見
之禁示學士大夫以不疑講肄之餘止以公私試
弟髙下如昔時自足以奬材氣而厲風聲使多士
欣欣於從學則上庠宜復有雍容樂易之美為四
方矜式矣乞下禮部及司業博士共議其當
    請罷試中斷案人入寺 王 巖叟
[060-12b]
臣聞維天下之勢者存乎法持天下之法者存乎
平權之而後行議之而後用使不失其平者存乎
其人當張釋之為廷尉人有盗髙廟坐前玉環者
奏當棄市文帝大怒曰吾屬廷尉者致之族而以
法奏之釋之&KR1180曰今盗髙廟器而族之有如萬分
一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抷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
乎文帝乃許廷尉臣以謂此不出於法之文而出
於一時議論能推明輕重之意以釋上心而使天
下後世莫不稱其當由是言之廷尉之選豈當
忽哉臣伏覩祖宗時審形大理長官及其僚屬
[060-13a]
皆擇天下君子長者通物情知義理之士以為之其
用心平其持議不阿其知思足以講明法之微意
而必與情稱故天下號無冤民以今望之其遺風
餘徳猶釋之之在漢也後專尚刑名法術之學而
慘刻之吏多在此選議事不原於法意論刑不本
於人情執文以致罪順㫖以成獄不知先王明慎
欽恤之心而復輔之以經術申之以道徳故愈務
而愈逺愈嚴而愈戾試以断案巧則巧矣然不足
以得正人而足以得狡吏委理卿獨舉專則專矣
然不足以任至公而足以得偏見臣愚伏乞檢會
[060-13b]
舊大理舉官法及講 祖宗置審刑 大理相持
並行之𥘉意今後罷試断案人則釋之之徒將自
為 陛下用稍復刑措之治天下幸甚
    論堂除之弊 劉 安世
臣聞非至簡不足以待天下之繁非至静不足以
制天下之動故荀卿有言曰論一相以兼率人主
之職也又曰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姓之聽歳
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推此言之則人主擇輔臣
輔臣擇庻長庻長擇僚佐以次選論不容虚受是
以所任愈隆而所擇愈簡所擇愈簡而所得愈精
[060-14a]
此堯舜三代之君所以垂衣拱手不煩事詔而天
下晏然以治者用此道也秦漢以來官失其守居
宰相之位者或不知其任在庻長之列者或不守
其職因循至今流弊日積臣請為 陛下詳言之
昔魏晉已後採擇庻官多由選部故晉之山濤為
吏部尚書中外貟品往往啓授宋以蔡廓為吏部
尚書黄散已下皆得自用廓猶以為薄已遂不之
官唐制五品以上宰相商議奏可以除拜者則以
制敕命之六品以下則吏部銓材授職然後上言
詔㫖畫聞無所可否謂之指授開元中吏部置循
[060-14b]
資格限自起居遺𥙷及御史等官猶並列於選曹
其後倖臣專朝舊典失序故陸贄抗論以謂捨朝
僉而重已權廢公舉而行私惠是使周行庻品苟
不出於時宰之意者則莫敢爲此乃唐之弊風不
可不革也臣伏見近來堂除差遣多取吏部之闕
不問職事之輕重才品之優劣為人擇官殊失大
體如承議郎王續堂除管勾左廂公事承奉郎劉
敦夫堂差權河南知録若此之類名品至卑吏部
選差固不乏使何煩廊廟一一揀求臣恐三省之
事日益紛紜執政大臣汨於細務則朝廷安危之
[060-15a]
至計禮樂教化之大原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將
何暇以及之矣然則豈所以稱 陛下圖任老成
委注輔弼之意哉伏望聖慈明勅三省别議立法
今後除兩制臺省寺監長貳以上并諸路監司瀕
河並邉郡守之類所繫稍重者令依舊堂除外其
餘一切歸之吏部所貴執政事簡得以留心於逺
業而選部不至失職漸復舊制取進止
    請戒約傳習異端 朱 光庭
臣竊以天覆於上地載於下人位於中三才一貫
純粹不雜有聖人作因天叙而悙五典因天秩而
[060-15b]
庸五禮因天命而章五服因天討而用五刑然後
三綱五常立而萬事咸治聖人為能以皇極之道
彌綸輔相於其中故天下無一民一物不得其所
此極盛之治後丗無以復加也不幸三代既還王
道不振黄老雜之於前釋氏亂之於後黄老之術
主於清净虚無丗惑猶淺唯是釋氏最為大惑人
無賢愚皆𬒳駈率髙明之士則沈溺於性宗中下
之材則纏縛於輪回愚淺之俗則畏懼於禍福甚
可怪也聖人曰天命之謂性儒者當盡而/心後知苟
不務知此而求他可乎聖人曰未知生焉知死儒
[060-16a]
者當窮理而後知苟不務知此而求他可乎聖人
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儒者當視履而後知苟
不務知此而求他可乎聖人言行布在方冊明如
日星可師可法今士大夫被儒之/者服當法師聖人
言行而乃自暴自棄區區奔走從事胡法古者學
非而博在四誅而不以聽今之棄先聖之言從胡
人之學無乃學非而博者乎豈可以不禁之也學
官教多士以禮義禮官正朝廷之典禮若習異端
尤當深責古者道路男子由右婦女由左重其有
别今之士大夫與民庻之家婦女恣入寺門敗壞
[060-16b]
風俗莫此之甚此不可以不禁也臣訪聞今月二
十日相國寺惠林院長老開堂衣冠大集座下聽
法者曲拳致恭環拜致禮無所不盡在無知軰不
足責其士大夫背棄吾道不知自重如此不可以
不責也臣昨日上章乞詔執政詰問今月二十日
於相國寺長老座下聽法臣寮乞行敕戒今後更
不得造其門傳習異端及學官禮官前日亦曽詣
門聽法者乞正違經棄禮之罪仍乞今後應士大
夫與民庻之家婦女並不得入寺門明立之禁臣
所以為 陛下力言者方聖明在御俊乂滿朝
[060-17a]
尊吾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以致太平而不當
縱異端之術以惑天下伏望聖慈特賜睿断施行
    請用經術取士 朱 光庭
臣竊以 聖朝用經術取士冠越前代止是不當
專用王安石之學使後生習為一律不復窮究聖
人之藴此為失矣若謂學經術不能為文須學詩
賦而後能文臣以為不然夫六經之文可謂純粹
渾厚經緯天地輝光日新者也今使學者不學純
粹渾厚輝光六經之文而反學雕蟲篆刻童子之
技豈不陋哉甚非 聖朝之美事臣近已上封事
[060-17b]
論列今再具以經術取士之法約歸義理之文條
列于左
 一第一場試諸經大義六道乞令每人各治二
  經每經各試大義三道仍須先本注䟽之說
  或注䟽違聖人之意則先具注䟽所以違之
  之說然後断以己見及諸家之說以義理通
  文采優者為上義理通文采粗者為次義理
  不通雖有虚文不合格
 一第二塲試論語孟子大義四道論孟各兩道
  考試之法與經義同
[060-18a]
 一第三場試論一道乞於荀子楊子文中子韓
  吏部文中出題
 一第四場試䇿三道内兩道乞問歴代史一道
  時務省試五道三道乞問歴代史兩道問時
  務
右臣之所陳欲令天下學者不失宗經知根本之
學不專用王安石之鑿說各以己見諸家之說窮
聖人之藴履之為事業發之為文章下之所以修
身見於丗上之所以歛材置之用皆不失道此臣
所以區區為朝廷力言也伏望聖慈察臣管見如
[060-18b]
[060-1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