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1a]
太平御覽卷第三百五十六
兵部八十七
甲下 兠鍪 楯上
甲下
吴越春秋曰勾踐使大夫種於吴曰聞大王興大義誅
彊救弱越使賤臣種以先人藏噐及甲二十領以賀君
又曰公子光㐲甲士於室具酒而請王僚王僚乃
棠
夷之甲三重使兵衛至光家之門夾陛帶甲左右皆王僚
之親戚也專諸置魚膓劒炙魚腹中而進之刺王僚貫逹
背王僚立死
獻帝春秋曰越挍尉伍孚以董卓無道欲身自殺之內
貫小鎧拔佩刀詣卓卓送岀閤執手告别孚引刀刺卓卓
多力却不中即殺孚夷其族
[356-1b]
董卓傳曰卓孫年七歳愛以爲己子爲作小鎧胄使駃
音/决騠音/啼馬與玉甲一具俱出入以爲麟駒鳯鶵至殺人之
子如蚤虱耳
晉建武故事曰王敦死秘不發䘮賊於水南北渡攻官壘
柵皆重鎧浴鐵都督應詹等岀精銳距之
宋元嘉起居注曰御史中丞劉損奏前廣州刺史韋㓪於
廣州所部作犀皮鎧六領請免㓪官也
鄴中記曰石季龍左右置直衛萬人皆五色細鎧光曜奪目
伏侯古今注曰章帝建三年丹陽宛陵民掘地得甲一
述異記曰乹羅者慕容廆之十一丗祖也着金銀鎧乗
白馬金銀鞍勒自天而墜鮮卑神之推爲君長
家語曰孔子言於定公曰家不藏甲古之制也今三家過
制請皆損之
[356-2a]
管子曰葛盧之山發而得黃金尤受之制以爲劒鎧言/其
始/也
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
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趙岐章句曰矢/箭也函鎧也
孫卿子曰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堅如金石
慎子曰藏甲之國必有兵道
鹽鐵論曰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
吕氏春秋曰田賛衣而見荆王王曰先生之衣何其惡也賛
曰衣又有惡於此者王曰可得而聞乎對曰甲惡於此王
曰何謂也對曰甲冬日則寒夏日則暑衣無惡乎惡乎/甲者賛
也貧貧故衣惡今大王萬乗之主冨厚無敵而好衣民以
甲臣弗得也意者爲其義也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頸
刳人之腹墮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其名又甚不榮也
[356-2b]
吕氏春秋曰邾之故爲甲裳以帛以帛/綴甲公息忌謂邾君曰
不以組凡甲之所以爲固者以滿竅也今竅滿矣而任
力者半組則不然竅滿則盡任力矣邾君以爲然曰將何
所得組公息忌對曰上用之則民爲之矣邾君曰善下令
令官爲甲必以組公息忌知之行也因令其家皆爲組
人有傷之者曰公息忌之所以欲用組者其家多爲組也
邾君不於是乎止官無以組以/用邾君有所尤也爲甲以
組而便公息忌雖多爲組何損以組不便公息忌雖無爲
組亦何益爲組與不爲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用組之
心不可不察
又曰趙攻中山中山有多力者曰丘鳩衣 鐵甲操杖擊
無不碎衝無不䧟以車投車以人投人
苑曰孔子之匡簡子殺陽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圍孔子
[356-3a]
之舎子路怒㦸將下
孔子止之曰何仁義之不免俗
也夫詩書之不習禮樂之不脩是吾之過也非陽虎而
以爲陽虎則非丘之罪也夫由歌方和汝子路歌孔子和
之三終而甲罷
崔寔政論曰貪饕之吏納財用狡猾之工復盗竊之至
以麻枲弓弩鐵焠醘中令脆易治鎧孔又
小不足容
入凢漢所以能制胡者徒鎧弩之利也今鎧則不堅弩
則不勁永失所恃矣
抱朴子曰屠犀爲甲給乎專征之服裂翆爲華集乎后妃
之首雖出於幽谷迁于喬木然爲二物之計未棲竄於
林薄攝生乎榛藪
文選曰介胄霑汗
又曰金練照海浦注練/甲也
[356-3b]
又曰玄甲耀日
陳林武庫賦曰鎧則東胡闕鞏百錬精剛函師震推韋人
製縫𤣥羽縹甲灼爚流光
孔融寘刑論曰古聖作犀兕革鎧今盆領鐵鎧絶聖甚逺
魏武軍䇿令曰𡊮夲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夲
馬鎧
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見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竒破之
是時士卒精練不與今時等也
曹植表曰先帝賜臣鎧黒光明光各一具兩當鎧一領環
鏁鎧一領馬鎧一領今丗以昇平兵革無事乞悉以付鎧
曹
殷仲堪相王牋曰奉所賜馬鎧旣足以奬厲懦心又以光
華逺任
翼與燕王書曰今致
鎧一領兠鍪一副
[356-4a]
又曰鄧百山昔送此犀皮兩當鎧一領雖不能精好復是
異物故復致之
李尤鎧銘曰甲鎧之施扞禦鋒矢尚其堅剛或用犀兕内
以存身外不傷害有似仁人厥道廣大好德者寧好戰者
危專智恃力君子不爲
兠鍪
廣雅曰兠鍪謂之胄錏鍜謂之鏂鍭上音歐/下音侯
文曰胄兠鍪首鎧也
易曰離爲甲胄
詩曰公徒三萬貝胄朱綅毛萇曰貝胄具飾也朱綅/以朱綅綴之綅子林切
禮記曰獻甲者執胃獻杖者執末
又曰臨哀則必有哀色執紼甫勿/切不𥬇臨樂不歎甲胃則
必有不可犯之色貌與事冝/相配也
[356-4b]
又曰車則梚綏執以將命甲有以前之則執以將命無
以前之則櫜奉胄鄭玄注曰袒其衣出兠/鍪以致命櫜鎧衣也
左傳曰公及邾師戰于井陘我師敗績邾人獲公胄懸諸
魚門杜預曰胄兠鍪/也魚門邾城門
又曰𥘿師襲鄭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
又曰晉侯敗狄于箕先曰匹夫逞志於君而無討敢不
自討乎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
又曰晉楚戰於鄢陵郄至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疾如/風也
楚子使工尹襄問之以弓問遺/也郄至見客免胄承命曰君
之外臣從寡君之戎事以君之靈間蒙甲胄間尢/近也不敢拜
命介者/不拜三肅使者而退
又曰楚白公亂葉公亦至及北門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國
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賊之矢傷君是絶民望也
[356-5a]
之何不胄乃胄而進又遇人曰君胡胄國人望君如望歳
焉冐日以兾見君面是得艾也艾安/也而又掩面以絶民
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進言葉公得/民心也
榖梁傳曰古者甲嬰胄非以興國也則以征無道豈曰
以報其恥哉
漢書曰王莽傳云元始五年䇿王莽加九命之錫於是稽
首拜受甲胄一具
後漢書曰劉虞積忿公孫瓉不巳自率兵十萬攻瓉將出
從事代郡程緒免胄而前曰公孫瓉雖有過惡而罪名未
正明公不先告曉使得改行以武臨之瓉必悔禍謝罪所謂
不戰而服人也虞以緒臨事沮議斬之以徇戒軍士曰無
傷餘人殺一伯珪而巳虞遂大敗斬虞於薊市
東觀漢記曰𥙊遵薨䘮至河南愽士范升上䟽曰遵爲將
[356-5b]
軍雖在軍旅心存王室不忘爼豆可謂守死善道者也乃
贈將軍給侯印綬遣校尉發士四百人
玄甲兠鍪兵
車軍陣送葬
又曰建武六年馬武與衆將上隴擊隗囂身甲兠鍪持
㦸犇擊殺數十人囂追兵盡還武中矢傷
又曰上 征彭寵朱浮上䟽切諌曰連年距守吏士疲勞
甲胄生蟣虱弓弩不得㢮上下相率焦心大兵兾救護
生活之恩陛下輟忘之於河北誠不知所以然
獻帝春秋曰孫䇿獲太史慈謂曰孤昔與卿神亭之役
爲卿先如何慈謂曰不敢面欺兠鍪帶不斷未可量也
吴志曰太史慈與孫䇿戰於䄂亭䇿得慈兠鍪
吴暦曰諸葛恪作東關遏魏軍距之時寒雪恪使丁奉等
皆解鎧但着兠鍪持刀縁遏上北軍見祼身縁遏皆大𥬇
[356-6a]
不即嚴兵便亂斫遂破北軍
晉書天文志曰魏文帝黃六年十月有星孛于少微歷
軒轅占曰兵䘮除舊布新之象時帝軍廣陵辛丑帝親御
甲胄觀兵
沈約宋書曰元嘉二十七年北討至陜虜多縱突衆軍
患之薛安都怒甚乃脫兠鍪解所帶鎧唯着絳納兩當械
馬亦具裝馳奔以入賊陣猛氣咆哱所向無前當其鋒者
應刄而倒賊忿之夾射不能中如是者數四每一入衆無
不披靡
王琰宋書曰晉康太守劉思道攻廣州殺刺史羊希龍驤
將軍陳伯紹討之思道迎擊之殺傷甚衆㑹紹髻解兠鍪
墜地退走見禽
車頻秦書曰符登堅族曾孫堅死登自立皆刻兠鍪作死
[356-6b]
休字示士以必死爲度故戰所向無前
崔鴻前𥘿録曰符堅末慕容冲率衆登城堅身貫甲胄飛
矢滿身
後周書曰突屈之先臣於茹茹居金山之陽爲茹茹鐵工
金山形似兠鍪其俗謂兠鍪爲突厥因以爲號
春秋繁露服制象曰夫執介胄而後能距敵者固非人之
所貴也
孝經威嬉拒曰欲去惡五刑具五人皆持大斧着鐵兠
鍪將之常使去四五十歩不可令近人也
戰國䇿曰蘇𥘿韓王曰韓之劒當敵則斬甲楯鞮鍪
國語曰靡笄之役郄獻子傷曰余病矣張御曰受命於廟
受脤於社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又晉語曰郄至甲胄而見客免胄而聽命
[356-7a]
樂資春秋後傳曰吴越令魏武侯厲衆五年𥘿人興師而
臨西河魏士聞之介胄不待令而擊殺𥘿人者萬數
英雄記曰𡊮紹爲公孫瓉所圍别駕田豐扶紹入空垣紹
脫兠鍪抵地云丈夫當前死而返逃入牆間豈可得活
一云入/匿牆間
盧綝晉四王起事曰建武元年天子還洛陽右將軍張方
啓曰陛下自鄴來還冝謁宗廟天子出因便刦居鄴/切啓移都
其夜方悉引兵從西明廣陽諸城門入自領五千皆捉
鐵矟擊兠鍪燋茸皆用凉州白鶡毛望之
荼
周遷輿服事曰刺校者挍人之執刺兵者也首戴虎皮
胄〇傳曰蒙臯𧴀以犯陳蔡因是有虎皮胄焉蜀隊戴貝
胄犀角此古制也詩云貝胄朱綅謂以貝齒飾胄朱縷
綴之也胄挿以翟尾垂以紅絮朱綅之象也
[356-7b]
晉令曰軍列營歩士以下皆着兠鍪
郭義恭廣志曰獠音/老在䍧柯興古鬱林交阯蒼梧皆以朱
皮爲兠鍪
家語曰孔子對魯哀公曰介胄執戈者無退懦之氣非體
純猛服使之然
孔叢子曰陳王曰將居軍之禮勝敗之變如之何太師曰
介胄在身執銳在列雖君父不拜
又曰子髙曰夫儒者居德行道則衮冕之服統師旅則有
介胄之服
韓子曰天下無道攻戰不巳甲胄生蟣虱燕雀處帷幄
虞喜志林曰宋𥙊酒云可以扞禦者爲械謂鎧甲兠鍪也
抱朴子曰夫德教者黼黻𥙊服也刑罰者杆刄之甲胄也
以德教治狡暴猶以黼黻禦剡音/琰
也以刑罰施平丗
[356-8a]
是以甲胄升廟堂也
又曰忍痛苦之藥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嬰甲胄之重冷
者所以扞鋒鏑之集
又曰盤旋揖讓非禦寇之容摜甲纓胄非廟堂之飾
曹植表曰兩當鎧二十領兠鍪自副鎧百領兠鍪自副
陶侃荅温嶠書曰奉所送帳下得峻兠牟兠牟作之巧
劼用功殊多戰噐不事湏此也意謂不如三甲者逆賊身
所服此是凶噐古人惡其名得此兠牟者猶以有功今賞
其細葛一端
魏武帝上事曰臣前上言逆賊𡊮尚還即厲精銳討之今
尚人徒震蕩部曲喪守引兵遁亡臣陳軍堅執銳朱旗
震燿虎士雷譟望旗眩精聞聲䘮氣投戈解甲翕然沮壞
尚單迸走
弃僞節龯鈇大將軍邥郷侯印各一枚兠
[356-8b]
鍪萬九千六百二十枚其矛楯弓㦸不可勝數苦浪/切又古
衡/切
于寳百志詩曰壯士禀傑姿氣烈有自然俯仰羣衆中胡
能救丗艱閱鞏代縫掖兠鍪易進賢
楊雄長楊賦曰髙祖奉命順斗極運天𨵿横鉅海漂崑崙
提劒而叱之所過麾城摲邑下將降旗一日之戰不可殫
記當此之勤鞮鍪生蟣虱介胄霑汗
文選曰朝食不免胄夕息常戈
又曰貝胄星離以貝/飾之
楯上
釋名曰楯遯也跪其下避刄以隱遯也大而平者曰呉魁
夲出於吴爲魁師者所持也隆者曰滇盾夲出於蜀蜀滇
所持也或曰羗盾言出於羗也約脅而邹者曰䧟虜言可䧟
[356-9a]
破虜敵今謂之曰露是也狹而長者曰歩盾歩兵所持與
刀相配者也狹而短者曰夾子盾車上所持者也子小稱
也以䩼音/逢編板者謂之木絡盾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
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爲名也
許慎文曰楯音/伐也所以杆音/汗身蔽目象形聲也樐大
楯也樐音/魯
楊雄方言曰楯自𨵿而東或謂之 或謂之干干者/杆也𨵿西
謂之楯
張揖埤蒼曰 盾也
廣雅曰果科于 㦸盾也
龍魚河圗曰楯名自障
禮記曰仲夏之月命樂師脩鞀音/桃鞞皷均琴瑟管簫執干
戚戈羽
[356-9b]
又曰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於東序
又曰季夏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朱干三戚冕而舞大武
鄭玄曰朱干/亦大楯也
周禮曰旅賁氏掌執戈楯夾王車而趨䘮紀則衰葛執戈
楯
又曰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衣朱裳執戈楊楯帥百
而時儺
又曰司兵掌五兵五楯各辯其物與之等以待軍事鄭玄/曰五
楯干櫓之属其/名未盡聞也
又曰司戈楯掌戈楯之物而頒之
又曰魯及齊戰于炊鼻杜預曰炊/鼻魯地齊子泉捷從泄聲子声/子
魯大/夫也射之中楯瓦瓦楯/也繇
音/鈎汰輈匕入者三寸入楯瓦/也繇過
汰矢/激也
[356-10a]
又曰宋樂祁獻趙簡子楊楯六十
太平御覽卷第三百五十六
[356-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