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12 太平御覽-宋-李昉 (SBCK)


[065-1a]
太平御覽卷第六十五 地部三十
 𨵿中諸水 戯水 &KR0238水 湫水 魚龍水
 隴蜀諸水 廉水 孱山水 巴字水 緜江水
    粉水 瀘水 弱水 黒水 大柳谷水
    洮水 馬池水 湟水
 江南諸水 坦水 漳水 雷水 鄱陽源水
   葛溪水 湓浦水 甘泉水 𥘿淮水 浙江水
    三江水 縠江水 &KR0002下水 霅水 紫溪水
    公山江水 不竭泉 臨水 靳江 資水
    枉水 沅水 滄浪水 湘水 汨水
    五美水 灕水 修仁水 慈廉水
      戯水
水經注曰戯水出驪山鴻谷北歷戯亭即周幽王死處西
[065-1b]
征賦所謂兵敗戯水之上身死驪山之北是也
     &KR0238
山海經曰榆次之山&KR0238水出焉北流注于渭〇水經注曰&KR0238
水出扶風杜陽縣俞山東北入于渭周大王去邠度&KR0238踰梁
山止歧下故詩云自土沮&KR0238又曰率西水滸至于歧下
     湫水
史記曰朝郍有湫泉即華西名川也蘇林曰泉方四十里
湛然不流冬夏不増不減不生草木能興雲致雨民旱禱
之周地記曰楊班爲姚萇將居黄梁谷其西有小谷由來
無水夜忽有人聲云湫神移徙借車牛如有影響至西谷
中忽有水方二百歩其水深淺不測冬夏湛然毎水旱百
姓祈福屢應也
     魚龍水
[065-2a]
水經注曰有一水出縣西山人謂曰小隴山其水東北流
歷澗注以成潭出五色魚俗以爲龍而莫敢捕採謂是水
爲魚龍水
 隴蜀諸水
     廉水
宋書曰范栢年梓潼人宋明帝問卿郷土有貪泉否栢年
曰臣梁益之地有廉水讓水不聞有貪泉帝嘉之即拜蜀
郡太守一云此水飲之使人廉讓故以名之
     孱山水
華陽國志曰涪縣有孱山水其源出金銀礦民得採之
又郡國志云漢有金山縣縣東二里有一水瀬有金碎珠
隨波東注傍水居人採以爲業
     巴字水
[065-2b]
三巴記曰閬白二水合流自漢中至始寜城下入武陵曲
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經峻峽中謂之巴峽即此水

     緜江
遊蜀記曰左緜郡有小江三川所尚緜州左緜郡有汙江所染
緋紅於此水濯後益鮮故人之所重
     粉水
注水經曰越嶲粉水導源東流經上粉縣取此水以淘粉
則晧曜鮮絜有異衆流故縣人因此取名
     瀘水
十道記曰瀘水出蕃中入黔府歷郡界出拓州至此有瀘
津𨵿𨵿上有石峯髙三千丈四時多瘴氣三四月間發人
衝之立死非此時中則人多悶吐唯五月上伏即無害故
[065-3a]
諸葛武侯征越嶲上䟽云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
又按地記云今昆明道渡所見有武侯道在又按十道記
云水浚急而多巉石土人以牛皮爲&KR0657方渉津涘
     弱水
&KR0003文曰弱水自張掖刪丹西至酒泉合&KR0058餘波入于流沙
𤣥中記曰天下之弱者崑崙之弱水焉鴻毛不能起
     黒水
張掖記曰黒水出縣界雞山亦名𤣥圃昔娀氏女簡狄浴
於𤣥丘之水即黒水也
     大柳谷水
魏氏春秋曰明帝青龍三年張掖郡刪丹縣金山大柳谷
有𤣥川湓涌寳石出焉有石馬即魏爲𣈆代之符也
     洮水
[065-3b]
漢書地理志曰洮水出西羌中北至枹音/夫罕東入河又沙
州記云洮水與墊江水俱出嵹臺山山南爲墊江源山東
即洮水源也
     馬池水
關山圖曰隴西神馬山有泉池龍馬所出
水經注云馬池水出上邽西南六十里謂之隴泉谷言神
馬出水事同徐吾是此今有馬池之號也源岀嶓冡山
     湟水
漢書地理志曰臨羌縣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西海
鹽池北則湟水所出東至&KR0098吾入河渭湟河亦名樂都水
也縣有土樓山無石而髙在縣南又有養女嶺&KR0013羌多禱
而祈女又有牛心堆皆湟水源山名
  江南諸水
[065-4a]
     沮水
水經曰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淮山東南過臨沮縣至枝江
縣入于江注云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荆山之首也
山海經曰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也
     漳水
山海經曰漳水出臨沮縣東荆山東南過蓼亭又南過章
郷南至枝江縣北入于沮傳曰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王仲宣登樓賦曰夾清漳之通浦𠋣曲沮之長江
     雷水
水經曰南經大雷戍西注大江謂之大雷口一𣲖東 流
入江謂之小雷口也宋鮑明逺登大雷岸與妹書乃此地
又孝子傳云孟宗爲雷池&KR0101作鮓一器以遺母母不納
䂊章圖經曰蜀水在豐城縣北按漢書地理志曰蜀水源
[065-4b]
出縣内小界山東山東流入南昌縣漳水合𦒿老傳云仙
人許遜爲蜀旌陽縣令有竒術𣈆末人皆疾癘多徃蜀詣
遜請救遜與一器水投於上流疾者飲之無不愈也邑人
敬其神異故以蜀水爲名
     鄱陽源水
鄱陽記曰鄱陽源是呉芮所居處郷人𥙊之爲立祠堂
東有石澗深三尺郷人將牲牢告啓擊鼔三通其水衝出
大流隨用並足
     葛溪水
鄱陽記葛溪水源出上饒縣靈山西昔歐冶子居其溪側
以此水淬劒傳之於此後又有葛𤣥家焉因曰葛水
     湓浦水
郡國志曰湓浦水有人此處洗銅盆忽水暴漲乃失盆遂
[065-5a]
投水取之即見一龍衘盆遂奮而出故曰盆水也
蕭子顯齊書曰丗祖治湓城得尺五刀十一口永明享曆
之數也
     甘泉水
九江圖經曰甘泉水在縣南甘泉驛之南其水味甘飲訖
猶有餘香因以名焉其山即曰甘泉山按州圖經云昔山
頂有船柂從頂㳂流而下土人亦名爲柂下溪&KR0074伊爲江
州刺史常遣左右賫粮㝷山之奥兾覩非常乃至一處見
有大湖湖側有敗船當時聞有柂流下甚疑惑後聞有船
方驗
     𥘿淮水
江寧圖經曰淮水北去縣一里源從宣州東南漂水縣烏
刹橋西入百五十里
[065-5b]
輿地志云𥘿始皇廵㑹稽鑿断山阜此淮即所鑿也亦名
𥘿淮孫盛晉春秋亦云是秦所鑿王導令郭璞筮即此淮
也又稱未至方山有直瀆行三十許里以地形論之淮發
源詰屈不𩔖人功則始皇所掘冝此瀆也
丹陽記云建康有淮源出華山入江
徐爰釋問云淮水西北貫都〇輿地志云淮水發源於華山
在丹陽湖姑熟之界西北流經建康秣陵二縣之間縈紆
京邑之内至于石頭入江懸流三百許里
     浙江
山海經曰浙江出三天子都在率東西北入海餘曁南郭
璞注云按地理浙江出黔縣南率中東入海今之浙江是
也率即歙耳餘曁縣名
虞喜志林注曰今錢塘江口折山正居江中潮水投山下
[065-6a]
折而曲一云江有反濤水勢折歸故云浙江史記云江水
至㑹稽山隂爲浙江是也
     三江
郡國志曰禹貢三江呉郡南松江錢塘江是也禹貢曰三
江旣入震澤厎定韋昭曰三江謂呉郡南松江錢塘江浦
陽江
虞氏志林云江於彭蠡分爲三是即韋&KR0003爲謬按江自太
湖出于海屈曲七百里出鱸魚即吴左慈爲王釣者
     縠江
輿地志曰縠江其水波瀾交錯狀似羅縠之文因以爲名
     &KR0002下水
輿地志曰南岸曰上&KR0002北岸曰下&KR0002乃村名也村人取&KR0002
下水以釀酒醇美勝於雲陽
[065-6b]
呉録曰長城&KR0002下酒
張恊七命云荆南烏程即此酒也
     霅水
輿地志曰霅水亦&KR0002水之異名也水深不可測俗謂之洺

又山海經云浮玉之山茗水出其隂中多鮆魚今亦謂之霅
鳥水是也
     紫溪
呉興記曰邑有文山水東南流爲紫溪輿地志云以爲水
紫色也又云紫溪中央水有赤色盤石長百餘丈望之如
霞名曰赤瀬水
     公山江水
郡國志曰公山江水有橘自然泛來行人噉之恣飽則可
[065-7a]
將去則病
     不竭泉
永嘉地記曰山北有泉衆泉旱竭此泉不乾故以名山東
有瀑布長數十丈遊者云山頂有大湖中有孤岩獨立皆
號孤房
     臨水
湘州記曰臨水經臨賀縣東又南至郡左以合賀水故有
臨賀之稱焉
     靳江
湘州記曰靳江在新東縣西八里水出衡山縣界紫嘉山
東流入湘江二百八十里昔楚大夫靳向所封之地因以
名之
     資水
[065-7b]
湘州記曰資水一名茱茰江
又水經云資水東北過益陽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
益水誠資水之殊目
郡國志云資水岸有石頭城即呉將周瑜築也
     枉水
湘州記曰枉山在郡東十七里有枉水出焉山西溪溪口
有小灣謂之枉渚山上有楚祠存焉
     沅水
水經曰沅水出牂牁且蘭縣爲旁溝水東北至鐔城縣爲
沅水
又曰沅水之北有竒山山有秀峯上枝緑蘿濛幕頽巖
臨水實釣渚漁詠之勝也其幽響&KR0002鍾音信神仙之所居
     滄浪水
[065-8a]
永初山川記曰漢水古爲滄浪即漁父所云滄浪之水清
今滄浪水合流出鐔城北界山此盖後人名之非古滄浪

     湘水
&KR0003文曰湘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湘中記曰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見底了了然石子如摴
蒲矣五色鮮明白沙如雪赤岸如朝霞緑竹生焉上葉甚
宻下踈遼常如有風氣
淮南子曰所謂樂者豈必躬釣瀟湘〇水經注曰湘水又經
南津城西對橘洲諺曰昭潭無底橘洲浮
又按郡國志云湘水邊有水魚山本名立石山髙八十丈
闊十里石色黒而重疊毎發一重則有自然魚形女人多
刻𦘕爲戯長數寸燒之魚膏腥
[065-8b]
     汨水
水經注曰汨水西經玉笥山又西爲屈潭即羅潭也屈原
懷沙自沉於此故潭以屈爲名賈&KR0105史遷皆甞經此弭檝
㳂波投弔於潭
     五美水
湘中記曰五美水在長沙縣東二十五里光武時有五美
女居於此溪之側後因爲名
     灕水
臨桂圖經曰灕水出縣南二十里柘山之隂西北流至縣
西南合零渠五里始分爲二水昔𥘿命御史監史禄自零
陵鑿渠出零陵下灕水是也
郡國志稱後漢伏波將軍馬援開湘水爲渠六十里穿度
城今城南流者是因𥘿舊瀆耳至寳暦&KR0004渠道崩壞舟檝
[065-9a]
不通觀察使李渤遂疊石造堤分二水毎水置石斗門一
使制之在人開&KR1068開灕水則全入於桂江擁桂江則盡歸
於湘水
     修仁水
始興記曰修仁水西南注連水北有三楓亭五渡水齊范
雲爲始興太守至修仁水酌而飲之賦詩曰三楓何習習
五渡何悠悠且飲修仁水不挹階邪流
     慈廉江
交州記曰慈廉江者昔有李祖仁居此兄弟十人並慈孝
廉讓因此名江
[065-9b]
太平御覽卷第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