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12 太平御覽-宋-李昉 (SBCK)


[298-1a]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九十八
 兵部二十九
   軍制 偏將
     軍制
禮記曰六十不豫服戎師出不踰時爲怨思也踰時即内
有怨女外有曠夫
周禮曰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
師五師爲軍鄭𤣥曰兩二十五人卒百人旅五百人/師二千五百人軍萬二千五百人也
漢書武紀曰建武元年春二月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年八
十復二筭九十復甲卒張晏注云復甲卒/不豫革車之賦也
白虎通曰王命法三十受兵六十歸兵國有三軍何以誡
非常伐無道尊宗廟重社稷安不忘危何以言有三軍也
論語云子行三軍則誰與詩云周王于邁六師及之三軍
[298-1b]
者何法法天地人也以爲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四兩爲卒
五卒爲旅五旅爲師師二千五百人二師爲一軍三軍六
師萬五千人也傳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當百人必死千
人不能當千人必死萬人不能當萬人必死横行天下雖
有萬人猶謙讓自以不足故復加五千人因法月數月羣
隂之長也十二月足以窮盡陰陽備物成功萬二千人亦
足以征伐不義致天下太平榖梁傳曰天子六軍諸侯上
國三軍次國二軍下國一軍諸侯所以一軍者何諸侯藩
屏之臣也任兵革之重距一方之難故得有一軍也
淮南子曰季武子爲三軍爲作也武子魯卿季文子之子/季孫夙也周禮天子六軍諸侯
大國三軍魯伯禽之封舊有三軍其後削弱二軍而巳武/子欲專公室故欲益中軍爲三三家各征其一事在魯哀
公十/一年叔務穆子曰不可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師謂/六軍
之衆公謂諸侯爲王/卿士者爲元帥也元侯作師卿帥之以承天子元侯大/國之君
[298-2a]
師三軍之衆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無軍/無三軍也&KR0002元侯有事則命卿帥其所敎武衛之士以佐
元侯禮所云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謂以賦岀軍從征伐賛佐也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無/卿
無命卿也王制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也帥賦以從諸侯賦國中出兵車甲/士以從大國諸侯
以上能征下無姦慝征正/慝惡今我小侯也言小侯削弱/之日乆矣處大
國之間大國/齊楚繕貢賦以共從猶懼有討猶懼以不/結見誅討&KR0002爲元
侯之所之所謂作三/軍元帥所爲以怒大國無乃不可乎弗從遂作中
中者明巳/有上下軍自是齊楚代討於魯代/更襄昭皆如楚襄公昭/公如楚
朝事/楚也
穰苴兵法曰五人爲伍十五爲隊一軍凢二百五十人隊
餘竒兵隊七十有五以爲中壘守地六千尺積尺得四里
以中壘四面乗之一面得地三百歩壘内有地三頃餘百
八十歩正門爲握竒大將軍居之六纛五麾金鼓府藏輜
積皆中壘外餘八千七百五十人隊一百七十五分爲八
[298-2b]
陣六陣各有一千九十四人六陣各減一人巳爲一陣之
部署舉一軍則千軍可知九兵者有四正四竒或合而爲/一或離而爲八陣故以正合以
奇/勝
通典曰毎軍大將一人别奏八人/傔十六人副二人分掌軍務奏/傔減大將半
官二人典四人揔管四人二主左右虞候二主左右/押衙傔各五人在衙官下子將
八人委其分行陣辨金鼓/及部署傔各二人執鼔十二人吹角十二人司兵
司倉司&KR0016司胄城局各一人毎隊五十人押官一人隊頭
一人副二人旗頭一人副二人火長五人六分支甲四分/支戰&KR0129一分支

又曰周制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
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百
人爲卒卒長皆上士二十有五人爲兩兩司馬皆中士五
人爲伍伍皆有長軍師旅卒兩伍皆衆名伍一比兩一閭/卒一旅旅一黨師一州軍一郷家所出
[298-3a]
人也按司馬法二十五人爲兩四兩爲卒百人也五卒爲/旅五百人五旅爲師二千五百人五師爲軍一萬二千三
百人萬二千象十/有二月五百象閏管子言於齊&KR0074公曰欲正卒伍脩兵甲
則大國亦將爲之君有征戰之事則小國有守圉之備矣
公欲速得意於天下諸侯則事有所隱而政有所寓不顯/習於
兵事故曰事有所隱軍/政寓之田獵故有所寓公作内政而寓軍令焉三分齊國
爲髙子之里爲國子之里爲公之里以爲三軍擇其賢民
使爲里君毎里皆使/賢者爲君郷有行伍卒長則有制令且以田獵
因以賞罰因曰獵之功/過寄行賞罰則百姓通於軍事矣於是乃制五
家以爲䡄䡄爲之長十䡄爲里里有司四里爲連連爲之
長十連爲郷郷有良人以爲軍令是故五家爲䡄故五人
爲䡄軏長率之十䡄爲里故五十人爲小戎里有司率之
四里爲連故二百人爲卒連長率之十連爲郷故二千人
爲族郷良人率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中軍則公/之里卒也有髙子
[298-3b]
之鼓春以田曰蒐振旅因寓軍政/而且整旅秋以田曰獮理兵順殺/氣因
理/兵是故卒伍定於里軍政定於郊内敎旣成令不得遷徙
故伍之人人與人相保家與家相受少同居長同游𥙊祀
同福死喪相恤災禍同憂居處同樂行作同和哭泣同哀
是故夜戰其聲相聞足以無亂晝戰其目相見足以相識
歡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則固以戰則勝君有此敎士三
萬人以横行於天下敎士謂先/敎習之士
又曰凢立軍一人曰獨二人曰比三人曰叅比叅曰伍伍
人爲列列有/頭二列爲火十人有長/立火字子五火爲隊五十人/有頭二隊
爲官百人/立長二官爲曲二百人/立&KR0049二曲爲部四百人/立司馬二部爲校
八百人/立尉二校爲禆千六百人/立將軍二禆爲軍三千二百人有/將軍副將軍
唐書曰髙祖起義兵命太宗將兵徇西河郡下之癸巳建
大將軍府以裴寂爲長史劉文静爲司馬具設官屬始置
[298-4a]
三軍分爲左右以公子建成爲隴西公左領大都督左三
軍悉𨽻焉命太宗爲燉煌公右領大都督右三軍悉𨽻焉
開倉庫以賑窮乏逺近響應
又曰髙祖二年秋七月壬申詔曰天生五材司物資其器
用武有七徳撥亂所以定功故黄帝垂衣尚有阪泉之戰
放勛光宅猶稱丹浦之師禁暴安人率由兹道創業垂統
莫此爲先以是周置六軍毎習蒐狩漢増八校畢選驍勇
故能化行九有威震百蠻姧宄不興䖍劉息志季葉凌替
軍政湮亡卒利不修旌旗舛雜部伍符籍空有調發之名
逗撓之興竟無討襲之用遂使夷狄放命盗賊交侵戰争
多虞黔&KR0058殄喪朕受天明命撫育萬方爰自義師克成帝
業至如超乗之士莫匪百金彀&KR0016之材豈唯七萃今雖𨵿
塞寜謐荒裔肅清伊洛猶蕪江湖尚梗役車未息戎馬載
[298-4b]
馳武備之方尤冝精練所以各因部校序其統屬改授鋋
鼓創造徽章取象天官定其名號庶使前茅後勁𩔖別區
分玉帳絳宫刑德允備蹈兹湯火譬彼椒蘭大定戎衣止
戈斯在於是置十二軍分關内諸府以𨽻焉萬年道爲叅
旗軍長安道爲鼓旗軍冨平道爲𤣥戎軍醴泉道爲井龯
軍同州道爲羽林軍華州道爲&KR0016官軍寧州道爲折威軍
&KR0302州道爲平道軍幽州道爲招揺軍西麟道爲𫟍游軍涇
州道爲天紀軍冝州道爲天節軍時髙祖以天下未定實
資武力將舉𨵿中之衆以臨四方故興此制也毎軍一人
副一人取威名素重者爲之督以耕戰之務自是士馬精
強無敵於天下矣
五代周史曰顯德&KR0004丗宗自髙平還乃大閱帝親臨之帝
自髙平之役覩諸軍未甚嚴整遂有退却至是命太祖皇
[298-5a]
帝一槩簡閱選武藝超絶者署爲殿前諸班因是有散貟
散指揮内殿直散都頭鐵&KR0016控鶴之號復命揔戎者自龍
捷虎捷以降一一選之老弱羸小者去之諸軍士伍無不
精當由是兵甲之盛近代無比
     偏將
尚書曰司馬掌&KR0022政統六師平&KR0022
左傳曰趙朔趙嬰齊爲中軍大夫鞏朔韓穿爲上軍大夫
荀息趙同爲下軍大夫韓厥爲司馬
又曰晉侯請於王戊申以紱冕命士㑹將中軍且爲太傅
命郷/之服於是晉國之盗逃奔于齊
又曰楚子北師次于郔沈尹將中軍子西將左子反將右
將飲馬於河而歸
又曰魯宣公十年夏六月晋師救鄭荀林父將中軍先縠
[298-5b]
佐之士㑹將上軍郄克佐之趙朔將下軍欒書佐之
公羊曰秋衛師入盛昌爲或言帥師或不言帥師將尊師
少稱將將卑師衆稱師
論語曰王孫賈治軍旅奚其喪衛靈公無道/得賈免喪也
史記項羽本紀曰於是梁爲㑹稽守籍爲禆將
又曰項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KR0003之因置以爲上將軍項
羽爲魯公爲次將范増爲末將
又灌嬰傳曰嬰擊陳狶受詔別攻狶丞相侯敝斬敝及特
將五人文頴注云/特一之將
後漢書西域傳曰大秦國一名梨鞬所治城周百餘里各
有官曹文書置三十六將皆㑹議國事
晉書曰張光字景武江夏鐘武人也身長八尺明眉目美
音聲少爲郡吏家丗有部曲以牙門將伐呉有功遷江夏
[298-6a]
西部都尉
又曰羊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KR0013甲鈴閤之下侍衛者
不過十數人而頗以田漁廢政甞欲夜出軍司徐胤執棨
當營門曰將軍都督萬里安可輕脫將軍之安危亦國家
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門乃開耳祜改容謝之此後稀
出矣
又曰吾彦爲小將級呉大司馬陸抗抗竒其勇略將拔用
之患衆情不允乃㑹諸將密使人佯狂&KR0734刀跳躍來坐諸
將皆懼而走惟彦不動舉几拒之衆服其勇乃擢用焉
又天文志曰太白爲上將羽林爲中軍
又曰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府之六星/也一曰上將建武威二
曰次將尚書中書司𨽻賞功也
又曰郎將位北主閱旗所以爲武備也
[298-6b]
又曰畢八星主邊兵弋獵其大星曰天髙一曰邊將
又曰參白獸之體其中三星横列三將也北曰左肩主左
將西北曰右肩主右將故黄帝占參應七將七將大天下
兵精
又曰南三星&KR0016陣將軍&KR0016將也南三星車&KR0016&KR0016之將也
又曰狼一星在東南狼爲野將主侵掠也色有常欲不動

後周書曰賀拔岳事尔朱榮以定䇿功授前將軍時万俟
醜奴僭稱大號關中騷動朝廷深以爲憂榮將岳討之岳
私謂其兄勝曰醜奴擁𥘿隴之兵足爲勍敵若岳徃而無
功罪責立至假克定恐䜛愬生焉勝曰汝欲何計自安岳
曰請尔朱氏一人爲元帥岳副貳之則可矣勝以爲然乃
請於榮榮大恱乃以天光爲雍州刺史以岳爲衛將軍左
[298-7a]
都督
隋書曰大業九年徴天下兵募民爲驍果置折衝果毅武
勇雄武等郎將官以領驍果
唐書曰李質者汴之牙將李㝏旣爲留後𠋣質爲心腹及
朝廷以㝏爲郡守㝏志邀節龯質勸諭不從㑹㝏疽發首
乃與監軍姚文夀謀斬㝏傳首京師有詔以韓充鎮汴充
未至質權知軍州事使衙兵二千人皆日給酒食物力爲
之損屈充將至質曰若韓公始至頓去二千人日膳人情
必大去&KR0002不除之後當無繼不可留此弊以遺吾帥遂處
分停日膳而後迎充
[298-7b]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