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1a]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七十三
兵部四
將帥
吕氏春秋曰管子言於桓公曰墾田大邑辟圡生粟盡地
之利臣不寗邀邀乃/戚也請置以爲大田登降辭讓進退閑
習臣不隰朋請置以爲大行蚤入晏出犯顔進諌以忠
不避死亡不重貴冨臣不東郭牙請置以爲大諌平原
廣城車不結轍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如歸臣
不王子城父請置以爲大司馬决獄折中不殺不辜不
誣無罪臣不章章賔/胥無請置以爲大理君
欲理國彊
兵則五子者足矣君欲霸王則夷吾在此桓公善令五
子皆任其事以受於管子十年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子
人臣也用不能長之而盡以五子之能又况於人主乎
[273-1b]
淮南子曰中將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專用人與勢雖
未能萬全勝鈐必多矣下將之用兵也愽聞而自亂多知
而自疑居則恐懼發則猶豫是以動爲人禽矣今使兩人
接刃巧拙不異而勇士必勝者何也其行之誠也
又曰鼓不與於五音而爲五音主水不與於五味而爲五
味調將軍不與五官之事而爲五官督故能調五音者不
與五音也能調五味者不與五味者也是故將軍之心滔
滔如春曠曠如夏湫漻如秋典凝如冬典常凝正也/常正於冬也因刑
而與之化隨時而與之移夫景不爲曲物直響不爲清音
濁觀彼之所以來各以其勝應之是故扶義而動推理而
行掩節斷割掩覆也覆其節/制断割之也因資而成功使彼知吾所岀
而不知吾所入知吾所舉而不知吾所集始如狐狸彼故
輕來合如兕虎敵故奔走也
[273-2a]
又曰將者必有三隧四義五行一守所謂三隧者上知天
道下習地形中察人情凢此三事者/人所從偃隧所謂四義者便國不
兵爲主不顧身見難不畏死决疑不辟罪所謂五行者
柔而不可卷也剛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
欺也勇而不可枝也所謂一守者神清而不可濁也謀逺
而不可慕也操固而不可遷也知明而不可蔽也不貪於
貨不於物不嚂於辯不推於名不可喜也不可怒也是
謂至於窈窈孰知其情發必中證言必合數動必
順時解必中揍揍/理通動静之機明開塞之節審舉錯之利
害合符節疾如彍弩勢如發矢一龍一虵動無常體莫
見其所中莫知其所窮攻則不可守守則不可攻也
抱朴子曰良將去如收電可見不可追留如丘山可瞻不
可動
[273-2b]
又曰大將民之司命社禝存亡於是乎在
六韜曰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
神爲之柰何公曰凢舉兵帥師以將爲命在其通逹不在
一術也
又曰武王問太公曰論將之道柰何太公曰將有五才十
過五才者勇智仁信必也勇則不可犯智則不可亂仁則
愛於人信則不欺人必則無二心所謂十過者將有勇而
輕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於人
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而不愛人者有
智而心緩者有剛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用人者是故兵
者國之大器存亡之所由也
又曰太公曰夜卧早起雖劇不悔妻子之將也長實希言
賦物平均十人之將也數行刑戮不避親戚百人之將也
[273-3a]
訟辯好勝欲正一衆千人之將也知人飢飽念人劇易萬
人之將也戰戰慄慄日愼一日十萬人之將也見賢進之
行法不枉百萬人之將也知天文悉地理四海如妻子此
天師之主也
又曰爲將冬日不衣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張蓋
又曰武王曰吾欲令三軍親其將如父母攻城則争先登
野戰則争先赴聞金聲則怒聞鼔聲則喜爲之柰何太公
曰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歩士卒皆定將乃就舎軍未
舉火將亦不食
三略曰軍井未達將不言渇軍竈未炊將不言飢軍幕未
辦時不言倦冬不服裘夏不操扇是謂禮也
諸葛亮兵要曰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失
忠則凶故良將守之志立而名
[273-3b]
又曰不愛尺璧而愛寸隂者時難遭而易失也故良將之
趍時也衣不解帶履不遺躡
又曰貴之而不驕委之而不專扶之而不隱免之而不懼
故良將之動也猶璧之不汚
又曰良將之爲政也使人擇之不自舉使法量功不自度
故能者不可敝不能者不可妄譽者不能進也
桓範要集曰夫事之安危實在於將故曰將不知兵以其
主與敵主不擇將以其國與敵也然擇將者不務求其䇿
而反先索其勇不取之於威嚴而用之於軟緩此所謂棄
本而要其末也
又曰昔霸王之戰䇿貴廟勝故曰上兵伐謀而戰勝也吴
起臨陣推劒不持項羽學劒後貴兵略此勇難獨用况
無勇乎
[273-4a]
又曰太公誓師後至斬故云執桴鼓立軍門有不可犯之
色也嚴故能行其法威故能著其恩也
又曰今之擇將冝叅准徃古古數詭於常時之法得其狀
而責任之所謂坐車上而御騏𩦸不勞而致千里者也
又曰古之論將者言長於計䇿而課以料敵言善於治軍
則考以事政勇於擊則責以戰
無此三者則不委
之以境外之任付之以安危之事
蔣子萬機論曰知兵之將國之行主民之司命古者重之
後世無逮焉吕望雖知孫武雖曉樂毅雖賢白起雖武夫
齊之杇骨吴之縻骸燕之消骼秦之腐肉豈可餔其糟粕
復得生而使之哉固當出我民之最擇其知勇之長者用
其術略也
又曰雖有百萬之師臨時呑敵在將也
[273-4b]
吴子曰凡人之論將觀之於勇勇之於將乃萬分之一
耳故六韜曰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爲動
孫子曰將者勇智仁信
又曰三軍之衆百萬之師張設輕重在於一人謂之氣機
道峽路險名山大塞十人所守千人不過是謂地機善行
間諜分散其衆使君臣相怨是謂事機車堅舟利士馬閑
習是謂力機此所謂四機者也
又曰夫將可樂而不可憂謀可深而不可疑將憂則内疑
將有憂色則内外/相疑不相信也謀疑則敵國多疑則計亂亂/則令敵國
也以此征
伐則可致亂故將能清浄應財曰清/不优曰静能平能整能受諌能
聽訟能納人受賢於羣英之中吴納/范蠡齊納寗戚之𩔖也能採善言能知國
俗能圗山川能裁阨難險難阨皆/悉明也能制軍權危者安之懼
者懽之叛者還之將有不合去者慰諭/還之蕭何追韓信寃者原之訴者察
[273-5a]
之卑者貴之士卒卑賤者貴之昔吴/起不與士卒同衣食是也彊者抑之敵者殘
之卑中有賤而敵貴者/乱上下之礼殘殺之貪者豊之懸賞以豊其/心所以使貪欲者使之
臨敵將戰有欲立功名有欲利敵/人者皆許而使之所謂使勇使貪畏者隠之士卒有所畏/懼者隠蔽於
後勿使爲軍鋒/軍敗由鋒怯謀者近之䜛者覆之有讒闘之/覆信之毀者復之
官職有毁廢者/則修而復之反者廢之撗者挫之服者活之首服罪/者活之降
者之
/舎獲城者割之賞功/臣也獲地者裂之賜功/勞者獲國者守
之得其囯必封賢以守之昔吴/伐越得而不守所以終敗也獲阨塞之獲難屯之獲財
散之敵動伺之敵彊下之敵陣彊則下之與戰齊師伐/魯鼓之曹劌不動三鼓破齊也
敵凌假之敵之威𫝑凌我而來冝持重以待之勿與戰/楚凌漢求戰一决漢祖知弱不許之是也敵
暴安之敵人爲暴虐之行則安之之所以怒我衆也昔/燕伐齊田單不下燕師掘齊人冢墓田單安
之
是/也敵勃義之敵爲勃乱之事則我修義/以待之彼勃我義故尅之敵睦携之順舉挫
之舉順以/挫逆也因𫝑破之放言過之放過惡言以誣詐/敵人以怒已衆也此爲將
之道也
[273-5b]
又曰故將拒諌則英雄散䇿不從則謀士叛善惡同則功
臣倦賞罰不明善惡無異則/有功之臣皆懈倦也將專巳則下歸咎專巳自任/不與下謀
衆皆歸罪於/將而責之將自臧則下少功臧善也將自伐動忘下/自用者故曰少功也將
受䜛則下有離必將貪財則姦不禁上貪則/下盗也將内顧則士
卒内頋思/妻妾也將有一則衆不服有二則軍無試試法/也有三
則軍乖背有四則禍及國
又曰軍誌曰將謀欲宻士衆欲一將衆如/一躰也攻敵欲疾將謀
宻則姦心閇士衆一則群心結結如/一也攻敵疾則詐不及設
軍有此三者則計不奪將謀泄則軍無勢以外窺内則禍
不制窺見也謀泄則外見巳/情虚實其禍不可制也財入營則衆姦㑹凢爲軍使外/人以財貨入
營内則姦謀/奄集其中也將有此三者軍必敗也
又曰將無慮則謀士去將無防慮不能/従謀故去之將無勇則吏士恐
將怯則下無/所恃故恐也將遷怒則軍士懼慮也謀也將之所重勇也
[273-6a]
怒也將之所用意故曰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
侮也廉潔可辱也愛人可煩也此五者將兵之過用兵之
災也
又曰凢戰之要先占其將而察其才因刑用權則不勞而
功興也其將愚而信人可謀而詐貪而忽名可貨而賂輕
變可勞而困上冨而驕下貧而磔可離而間將怠士懈可
潜而襲智而心緩者可迫也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
速者可誘也貪而喜利者可襲也可遺也仁而不忍於人
者可勞也智而心緩者可驚也信而喜信於人者可誑也
廉㓗而不愛人者可侮也剛毅而自用者可事也懦心喜
用於人者可使人欺也此皆用兵之要爲將之略也
何晏韓白論曰此兩將者殆尤之敵蓋開闢所希有也
何者爲勝也或曰白起功多前史以爲出竒無窮欲闚滄
[273-6b]
海白起爲勝夫韓信断幡以覆軍拔旗以流血其以取
勝非復人力也亦可謂竒之又竒者哉白起之破趙軍詐
奔而断其粮道取勝之比皆此𩔖也所謂可竒於不竒之
間矣安得比其竒之又竒者哉
班叔皮王命論曰是時陵爲漢將而母獲於楚
任彦昇奏彈曹景宗曰賞茂通侯榮髙列將
潘安仁西征賦曰蕭曹魏丙之相辛李衛霍之將衘使則
屬國震逺則張愽望屬國
武/愽望張騫
范曄二十八將傳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爲上應二
十八𪧐未之詳也然咸能感㑹風雲其知勇議者多非
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良
圖逺筭固將有以焉尓乃王道旣晦降及霸德猶能受
授惟庸勲賢兼序如管隰之迭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
[273-7a]
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運皆武人
堀起亦有鬻繒盗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
阿衡之地故勢疑則𨻶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縲紲信
越終見葅戮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訖于孝武宰輔五世莫
非公侯遂使搢紳道塞賢能蔽權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
矯枉之志雖冦鄧之髙勲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
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
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永寧年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
乃圖𦘕二十八將於南宫雲臺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
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其大第係之篇末
[273-7b]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