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a]
太平御覽卷第二十一
時序部六
夏上
爾雅日夏爲朱明孫炎日夏氣/赤而光明
又曰爲昊天
又曰夏爲長嬴
又曰夏祭日薦薦上帝魚初薄也夏時/百穀未豋可薦者薄也
釋名曰五月謂之㽔賔㽔者下也賔者敬也言陽氣下陰
氣上極陰氣始賔敬之也
書曰夏暑雨小民亦唯曰怨嗟
又堯典曰申命羲叔宅南交申重也交言/夏與春交平秩南訛訛化/也掌
夏之官平序南/方化育之事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永長也謂夏至之日/也蒼龍之中星舉中
則七星見/可知也厥民因鳥獸稀革因謂老弱因就在田/夏/鳥獸毛羽稀少
[021-1b]
詩曰四月秀葽不榮而實日/秀葽草也
又曰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正月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純陽/用事面霜多急寒若之異傷
害萬物故心/爲之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
又曰綢繆束楚三星在戸三星五月中直戸也箋云心星/在戸謂五月之節六月之中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
又曰維此六月旣成我服我服旣成于三十里
又曰六月食鬱及薁鬱棣屬薁/嬰薁也
又曰六月莎雞振羽
又曰四月維夏六月徂暑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箋云徂猶始也六月乃始盛
暑與人爲惡亦有/漸非一朝一夕
又曰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又曰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傳曰龍見而雩龍角亢星也建/巳月昏見東方
[021-2a]
禮日四月之節曰在昴立夏爲四/月之節昏翼中曉牽午中斗建
巳位之初其日丙丁丙丁屬人主夏/故云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昔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繼大而王故爲/夏帝火正曰祝融爲火神任炎辛/夏其蟲羽南方朱鳥/羽蟲之長
凡有羽之𩔖皆屬/於火故曰其蟲羽其音徵三<折 t="33"/>宫去一以生徵徵數五十/四屬火以其徵清事之象也夏
氣和則徵聲調樂記/曰徵亂則哀其事勤律中仲吕四月氣至則仲吕之律應/仲吕者無射之所生三分
益一管長/六寸六分立夏之日螻蟈鳴後五日蚯蚓出後五日王𤓰
生盛德在火迎夏於南郊迎夏爲/祀亦帝命樂正習盛樂爲將大/雩先習
盛樂自<折 t="33"/>鞞至祝/皆作日盛樂中氣日在畢小滿爲四/月中氣昏中曉須女
中斗建巳位之中小滿之日苦菜秀後五日靡草死後五
日小暑至挺重囚出輕繫挺猶寛也重囚寛之至/秋方決輕繫出而捨之無起土
功無發大衆無伐大樹爲妨蠶/農之事天子初衣暑服論語曰當/暑袗絺綌
謂暑/服無大田獵恐傷/生𩔖以含桃先薦寢廟含桃櫻桃也先薦/寢廟後乃食之
𧖟事旣登后妃獻繭后妃獻繭進/其成功也天子飲酎用禮樂酎之/言醇
[021-2b]
也春酒至此始/成與群臣飲之
又曰五月之節日在參芒種爲五/月節也昏角中曉危中斗建午
位之初律中㽔賔五月氣至則賔之律應
賔者
鍾/之所生三分益一管長六寸三分其日
其音其數/並同孟夏芒種之日螳蜋生後五日鵙始鳴後五日反舌
無聲縶騰駒恐相/蹄齧班馬政馬政謂掌十二/閑養馬之政教聚蓄百藥因草/木蕃
廡之時則/採聚百藥中氣日在東井夏至爲五/月中氣昏亢中曉營室中斗
建午位之中夏至之日鹿角解後五日蜩始鳴後五日半
夏生祀皇地祗於方丘夏至之日祀皇地祇於方丘以髙/祖神堯皇帝配坐以岳瀆等神從
祀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夏至之日漏刻長陽氣欲衰陰/氣欲興陽日生陰日死至之日
相與/分君子齊戒以陰陽相爭之/時務欲安靜薄滋味無致和謂陰氣始/興身尚靜
味尚/薄節𥊏慾定心氣㣲陰扶精/不可散無用火於南方陽氣盛又/用火於其
方害/微陰可以居髙明可以逺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
是月暑氣方盛可以/登髙逺望順陽居上
[021-3a]
又曰六月之節日在東井小暑爲六/月之節昏氏中曉東壁中斗
建未位之初律中林鐘六月氣至則林鍾之律應林鍾者/黃鍾之所生三分去一管長六寸
其日其音其/數並同孟夏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
鷹乃學習中氣日在柳大暑爲六/月中氣昏尾中曉奎中斗建未
位之中大暑之日腐草爲螢後五日土潤溽暑後五日大
雨時行命有司入山行木無有斬伐爲其未/堅成也中央土火休/而
德在/土其日戊巳戊巳屬土故/云其日戊巳其帝黃帝其神后土昔黃帝/軒轅氏
以土德繼天而王故爲/黄帝土官之神曰后土其蟲倮無毛羽麟/介之𩔖其音宫始於/宫宫數
八十一屬土以其最大樂/記曰宫亂則荒其君律中黃鍾之宫黃鍾主十一月/土在林鍾夷則
之閒各有分主不可假借故引黃鍾之清宫以爲土律其/管半黃鍾之管長四寸五分則黃鍾之清宫也故季夏十
八日已後土王氣至/則黃鍾之宫應之也其祀中霤祭先心中霤猶中室也祭/中霤之禮爲祀先
進心/也
又曰樂正崇四術立四教春夏教以詩書春夏陽也詩書/者聲亦陽也
[021-3b]
又曰凡學春夏學干戈干盾也戈句子戟也干戈萬/舞象武也用動作之時學之
又曰春誦夏絃太師詔之誦謂歌樂也絃謂以絲播/詩陽用事則學之以聲
又曰春作夏長仁也
又曰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朱干玉
戚冕而儛太武皮弁素積禓而舞大夏
周禮曰㽔賔午之氣五月建焉而辰在鶉首
又曰山虞以仲夏斬陰木鄭衆曰陰木秋冬生者鄭玄曰/陰木生山北者冬斬陽夏斬陰
堅濡/調也
又曰凌人掌冰凌冰/室也夏頒冰暑氣盛王以/冰頒賜也
又曰祚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陽木而火之
又曰夏見日宗宗尊也義取主火大行人云夏宗以陳天
下之謨
穀梁傳曰四時之田皆爲宗廟之事也夏田曰苗因爲苗/稼除害
[021-4a]
故曰/苗
皇覽逸禮日夏則乗赤輅駕赤駵載赤旗以迎夏於南郊
其祭先黍與雞居明堂正廟啓南戸
尚書大傳曰南方者何也任方也任方者物之方任何以
爲之夏夏者假也吁荼萬物養之外者也故曰南方夏也
又曰主夏者火火昏中可以種黍菽上告乎天子而下賦
之民
三禮義宗日夏大也謂萬物長大也夏謂南者南任也
又曰火正曰祝融者祝甚也融明也言夏時物氣甚明也
又曰南岳謂之霍霍者護也言陽氣用事盛夏之日護養
萬物故以爲稱
又曰六月小暑爲節者此以相刑爲名刑大暑故謂之小
暑六月之初暑氣熱未極故以小爲名大暑爲中者自十
[021-4b]
一月一陽爻生從地下而出至此之時方始上徹陽氣併
出地上大暑旣極故大暑爲中
大戴禮日夏以教士車甲士執伎論力循四衛强股肱質
射御才武聽慧治衆長平可以爲儀綴於國出可以爲率
誘於軍旅四方諸侯之游士國中之賢者䦧焉方夏三月
養長莠蕃庶物於時有事享于皇考爵士之有慶者七人
以成夏事
易通統圖曰夏日月行東南赤道曰南陸
尚書考靈耀曰火星爲夏期專陽相助同精感符
詩含神霧曰曹地處季夏之位土地勁急音中徵其聲淸
以急
春秋繁露曰夏樂氣故養也
孝經說日斗指午爲夏
[021-5a]
鶡冠子曰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史記曰墨者亦尙堯舜言德行曰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又曰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以五月生嬰
告其母曰勿舉也其母竊舉生之及長因其兄弟而見其
子文於田嬰田嬰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敢生之何也
文頓首因曰君所不舉五月子者何故嬰曰五月子者長
及戸齊將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君何憂焉必
受命於戸則可髙其戸耳誰能至戸者嬰曰子休矣
又曰熒惑南方夏火禮也視也禮虧視失逆夏令傷火氣
罰見熒惑逆行二舎爲不祥居之三月國有殃五月受兵
七月半亡地九月太半亡地
又曰漢武帝始幸雍郊見五帝以孟夏四月荅禮焉
又曰賈旣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爲壽不得長傷
[021-5b]
悼之乃爲賦以自廣曰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嵗在夘/日單閼庚
子日斜兮鵩集余舎
五行志曰秦始皇九年四月大寒人多凍死時嫪毒及大
臣二十餘人車裂以徇而滅宗放遷四千餘家于房陵
漢食貨志日朝錯曰今農人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
人其能耕者不過百𠭇百𠭇之收不過百石春耕夏耘秋
穫冬藏采樵治宫病給役使春不得避風夏不得避暑熱
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閒無休息
漢書魏相上書曰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張晏曰/火爲禮
禮者齊平/故爲衡也
又曰昔魯昭公十七年六月朔日食說日正月謂周六月
夏四月正陽純乾之月也止慝謂陰爻也冬至陽爻起初
故曰復至建巳之月爲純乾亡陰爻己生侵陽爲災重故
[021-6a]
伐鼓用幣責陰之禮劉歆爲六月二日魯分也
又漢元帝永初元年四月日色青白亡景韋昭曰下無景/也景謂惟質見
耳正中時有景亡光韋昭曰無/光耀也是夏寒至九月日乃有光
續漢書律厯志曰日行南陸謂之夏
續漢書禮儀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爲門戸飾以
止惡氣
又曰仲夏之月陰氣萌作恐物不茂其禮以朱索連葦以
施門戸
又曰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衣迎夏
於南郊
後漢書張純奏議禮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禘祭以夏四月
夏者陽氣在上陰氣在下四月乾卦用事/故言陽氣在上故正尊卑之義
也
[021-6b]
謝承後漢書曰羊茂字季實爲東郡守夏處單板榻
又曰宋均爲九江太守五日一視事夏以平旦
晉書日魏末有孫登字公和汲郡人無家屬時人於汲縣
北山上土窟中得之夏則編草爲裳
又日肅愼國一名抱樓夏則巢居
晉書曰山濤將去選官舉嵇康自代康與濤書告絕且曰
性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圜之夏月居其
下以鍛東平吕安服康髙致毎一相思千里命駕毎鍛而
向秀爲佐
又五行志云晉義熙時玄旣簒位謡曰草生及馬腹鳥
啄玄目及玄敗走至江陵時當五月中被誅
晉陽秋曰車胤字武子家貧讀書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
盛數十螢以夜繼日
[021-7a]
沉約宋書云羊欣字敬元父不疑爲烏程縣令欣時年十
二王獻之爲吳興守甚知愛之嘗夏月入縣欣着新練裠
晝寢獻之書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又曰劉敬宣八歲喪母四月八日入寺及下頭上金鏡爲
母灌佛因泣下悲不自勝
北齊書日僕射魏收字伯起初習武不成改節讀書夏月
坐板床隨逐樹陰諷讀累年牀爲之銳遂工辭令也
南史曰梁何逺爲武昌太守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逺患
水溫每以錢買人井寒水不受錢者則以水還之其他事
率多此類
陸翽鄴中記石季龍於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賜大
臣
趙書日汲桑六月盛暑而垂重裘累茵使十餘人扇之患
[021-7b]
不得淸涼斬扇者軍中爲之謡曰奴爲將軍何可羞六月
重茵被狐裘不識寒暑斷人頭
三十國春秋燕王暮容熙后符氏嘗季夏思凍魚膾仲冬
須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責之不得加之以辟焉
隋書曰煬帝大業十二年五月上幸玉華宮徵求螢火得
數斛夜出遊於山而放之光遍巖谷
續㑹要曰貞元六年五月朔御紫宸殿受朝先是上以五
月一陰生臣子道長君父道衰非善月也因創是月朝見
之儀也
國語曰魯宣公夏濫於泗淵潰罟於泗水/之泉以取魚里革斷其罟而
棄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蟄發寒氣下謂季冬建丑之月/土蟄發謂孟春建寅之月水
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人
助宣氣也水虞漁師也罟魚網罶笱也言/陽氣起魚氷故令國人取之今魚方别孕不
[021-8a]
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蓺也公曰吾過矣蓻猶/極也
吳越春秋日越王念吳之復夏則握火○說苑日趙𥳑于
謂陽虎日樹李春夏得休息秋得食樹蒺藜者夏不得息
秋得刺今子種樹蒺蔾耳
太公金匱曰紂常以六月獵於西土發民逐禽民諌曰今
六月天務覆施地務長養今盛夏發民逐禽而元元懸於
野君殘一日之苗而民百日不食天子失道後必無福紂
以爲妖言而誅之後數月天暴風雨發屋折木
六韜日武王伐殷得二大夫而問之曰殷國常雨血雨
雨石小者如雞子大者如箕常六月雨雪深丈餘武王曰
大哉妖也其一人日是非大妖也殷國大妖三十七章雨
血雨雨石盛夏雨雪臣不爲妖災武王踧然而問三十
七章之妖對曰殷君好射人以餧虎喜割人心喜殺孕婦
[021-8b]
喜煞人父孤人之子上數事皆三/十七章之事
又曰夏不操扇冬不服裘天雨不張蓋名日禮將
又曰冬冰可折夏條可結
傅子曰夏令披裘冬令披褐雖有嚴令終不從者逆也
世說日郗嘉賔三伏之月詣謝公炎暑方盛雖復當風交
扇猶沾汗流離
又日周鎭罷臨川還都泊淸溪時夏暴雨舡舫狹小而漏
殆無坐處丞相王導曰胡威之淸何以過此
又日劉眞長始見王丞相時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棊
局曰何如乃渹吳人以冷爲渹/也音楚敬反劉旣出人問見王公如何
劉曰未見他異唯作吳語耳
又曰胡廣本姓黃五月生父母惡之乃置之甕投於江胡
翁見甕流下聞有小兒啼聲往取因長養之以爲子遂七
[021-9a]
登三司流中庸之號廣後不治其本親服云我本親以己
爲死人也世以爲深譏焉
又曰謝遏按謝㓪/小名遏夏月常仰卧謝公淸晨卒來未暇著衣
跣出屋外方躡履問訊公曰汝可謂前踞後恭
語林曰何平叔美姿儀而絕白魏文帝疑傅以粉夏月與
熱湯餅旣啖大汗出隨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又曰陸機夏在洛忽思東頭竹篠飲語劉寶曰吾思鄕轉
深矣
公孫尼子曰孔子有病哀公使醫視之醫曰子居處飲食
何如孔子曰春居葛籠夏居密陽秋不風冬不煬飲食不
饋飲酒不勤醫日是良藥也
太玄經曰蒙南方也夏也物之脩長也皆可得而載也謂/長
出向/上也
[021-9b]
括地圖曰天毒國最暑熱夏草木皆乾
白虎通曰六月謂之林鍾林者衆也萬物成熟𩔖衆多也
蔡邕月令章句曰百穀各以其初生爲春熟爲秋故麥以
孟夏爲秋
祠令曰季夏土王日祀黃帝於南郊帝軒轅配后土從之
又曰季夏迎氣日祀中霤
太平御覽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