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a]
太平御覽卷第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
倉 囷
倉
說文曰倉榖藏也倉黄取而藏之故謂之倉
周禮注曰藏米曰
釋名曰倉藏榖物也
詩云乃求千斯倉乃求万斯箱以峙其粻
又曰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髙万億及秭
又曰我倉旣我
惟億
尚書曰武王克啇發巨橋之粟大頼于万姓巨橋紂倉也
傳曰楚莊王賑廪同食注賑開倉同食上下無異
禮記月令曰季春發倉廪賜貧窮
[190-1b]
又曰五榖皆入必量於歳
又曰循行積聚無有不歛
又曰孟冬命有司穿竇窖修囷倉謹蓋藏務積聚
又曰國無九年之畜爲不足無三年之畜曰急
周禮曰儲畜以待凶荒
又曰倉人掌粟入之藏辦九榖之物以待用若榖不足
則止餘法用有餘則藏之以待凶而頒之
又曰廪人掌九榖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賜稍食以歳之上
下數用以知足否以詔榖用以治年之豐凶
公羊傳桓公曰御廪災御廪者何粢盛之所藏也
論語曰舊榖旣没新榖旣
春秋佐𦔳期曰天廪倉神名均明
史記曰舜母嫉舜舜父使舜塗泥倉放火而燒舜舜垂席
[190-2a]
而下得無傷
又曰李斯年少時入倉觀倉中䑕食粟居大廡下斯乃歎
曰人之賢不肖譬如䑕矣在所處耳乃從荀卿學帝王之
術
又曰宣曲任氏之先爲督道倉吏𥘿之敗也豪桀皆爭取金
玉而任氏獨窖倉粟及楚漢交兵民不得田而豪桀金玉
盡歸任氏
又曰髙帝七年立太倉
漢書曰汲黯因使矯制發倉救河内飢民上釋罪
又曰武帝之民給家足太倉之粟陳陳相因詩曰如岡
如阜如山如陵
又宣紀曰耿夀昌奏設常平倉豐則籴儉則粜以利民
又曰王嘉奏事曰孝文時吏居官者或長子孫以官爲氏
[190-2b]
倉氏庫氏則倉庫吏之後也
又鄒陽上書呉王曰呉有諸侯之位而實冨於天子轉粟
西郷陸行不絶水行滿河如淳曰言漢京師仰須/山東漕運以自給耳不如海
陵之倉
又賈之上書曰武帝元狩六年太倉粟紅腐不可食
又食貨志曰漢宣帝時年豐人少利時大司農中丞耿壽
昌上計令郡國皆築倉以榖賤時増其價而籴以利農榖
貴時減其價而粜以利人名曰常平倉百姓利之也
後漢書曰韓韶字仲黄潁川舞陽人也少仕郡辟司徒府
𥘿山賊公孫舉僞號歴年守令不能破多爲坐法尚書選
三府屬能治劇者乃以韶爲羸長羸縣故城在今兖/州塼城縣東北也賊
聞其賢相戒不入羸境餘縣多㓂廢耕桑其流入縣界
求索衣粮者甚衆韶愍其飢困乃開倉賑之所廪贍万餘
[190-3a]
户主者爭謂不可韶曰長活溝壑之民而以此伏罪含𥬇
入地矣太守素知韶名徳竟無所坐
又曰隗嚻旣敗公孫述欲安衆以成都郭外有𥘿時舊倉
述改名白帝倉述以色尚/白故改之自王莽巳來常空述即使人言
白帝倉出榖如山陵百姓空市里徃觀之述乃大㑹羣臣
問曰白帝倉竟出榖乎皆對言無述曰訛言不可信道隗
王破者復如此矣俄而嚻將王元降述以爲將軍
又曰虞詡時朝歌賊甯季等數千人攻殺長吏屯聚連年
州郡不能禁乃以詡爲朝歌長故舊皆弔詡曰得朝歌何
衰詡𥬇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
何以別利器乎始到河内太守馬稜勉之曰君儒者當謨
謀廟堂之上反在朝歌邪詡曰除之日士大夫皆見弔
勉詡籌之知其能爲也朝歌者韓魏之郊背太行臨黄河
[190-3b]
去敖倉百里而青兾之人流亡万數賊不知開倉招衆刧
庫兵守成臯斷天下右臂此不足憂也今其衆新盛難與
爭鋒兵不厭權願寛假轡䇿勿令有所舉閡而巳及到官
設令三科以募求壯士自吏巳下各舉所知攻刧者爲
上偷盗爲次帶喪服而不事家業者爲下收得百餘人詡
爲之饗會悉其罪使入賊中誘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
遂殺賊數百人及潜遣貧民能縫者傭作賊衣以綵縫其
爲幟幟記也續漢書曰/以縫縷其
也有市里者吏輙擒之賊由是駭
散咸稱神明
魏志曰𡊮渙字耀爲魏國郎中令及卒太祖爲之流涕以榖二
千斛一敎以太倉榖千斛賜郎中令家一敎以垣下榖千
斛與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敎曰以太倉榖者官法也垣下
榖者新舊也
[190-4a]
呉書曰建康宫城即呉𫟍城城内有倉名曰𫟍倉故開北
瀆通轉運於倉所時人亦呼爲倉城晉咸和中修𫟍城爲
宫惟倉不毀故名太倉在西華門内道北
晉書鄭黙出爲東郡太守值荒人飢黙輙開倉賑給乃
舎都亭自表待罪朝廷嘉黙憂國詔書褒歎比之汲黯班
告天下若郡縣有此比者聽出給入爲散常侍
又曰王渾武帝受禪加揚烈將軍遷徐州刺史時年荒饑
渾開倉賑贍百姓頼之
又曰王藴爲呉興太守民飢輙開倉贍䘏主簿請先列上
待報藴曰行仁義敗無恨坐違科免官士庶詣闕左降晉
陵太守
郡國誌曰衡山石廪峯一如倉有二户一開一閇閇者
亦有關鑰之形
[190-4b]
王子年拾遺記曰曹曽遇丗亂家家焚廬曽畜書万卷慮
其先文湮没乃積石如倉廪以藏書丗謂曹家書倉焉
水經注云汾陽故城積粟所在名之曰羊膓倉在晉門閭
陽北石磴縈委若羊膓故以爲名即今羊膓坂是也
越絶書曰君均東倉春申君造西倉名曰君均西倉門周
一里八歩
又曰呉兩倉春申君所造一名均輸
洛陽記曰有常滿倉
天門集曰廪星主倉
說𫟍曰子路爲蒲令備水災興民春修溝瀆爲民煩苦故
人予一簞食一壷漿孔子聞之使子貢止之子路忿然不
恱往見夫子曰由也以暴雨將至恐有水災故與民脩溝
瀆以備之而民多匱於食故與人一簞食一壷漿而夫子
[190-5a]
使賜止之何也夫子止由之行仁也夫子以仁敎而禁其
行仁 由也不受子曰尓以爲餓何不告於君發倉
以給食之而以尓饋之是汝不明君之惠見汝之
義
也速巳則可矣否則尓受責不乆矣子路心服而退
又曰北郭騷踵見晏子曰竊恱先生之義願乞所以養母
者晏子使人分倉粟府金而遺之辭金而受粟有間晏子
見疑於景公出犇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恱晏子之
義而甞乞所以養母者吾聞之曰養及親者身更其難今
晏子見疑吾將以身白之遂造公庭求復之曰晏子天下
之賢者也今去齊國國必侵矣方必見國之侵也不若先
死請絶頸以白晏子逡廵而退因自殺也公聞之大駭乘
馳而自追晏子及之郊請而反之晏子不得巳而反之聞
北郭子之以死白巳也太息而嘆曰嬰不肖罪過固其所
[190-5b]
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晉陽秋曰泰始四年七月立常平倉豐則糴儉則糶以利
民也
管子曰錯國不傾之地積不涸之倉藏不竭之府注不涸
之倉言務五榖也
述征記曰東城二石橋舊於王城之東北開渠引洛水名
曰陽渠東流經洛陽於城之東南然後北廻通運至建春
門以輸常滿倉
永嘉郡記曰青田溪發源太湖湖是白土無復細石中生
藴藻冬天水熱如湯故衆魚歸之名爲魚倉
益州記曰今成都縣東有頽城毀垣土人云古白帝倉也
異𫟍曰餘姚縣倉封閇完密而年年輙大損耗是冨陽縣
桓王陵上雙石龜所食即斵毁龜口於是無復𧇊減
[190-6a]
三輔故事曰漢大將軍周亞夫軍於細柳今石激是也石
激西有細柳倉城東嘉禾倉
老子曰田甚蕪倉甚虚
管子曰倉廪實知禮節
又曰不務地利則倉不
莊子曰諸中國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
韓子曰韓昭侯之時黍種貴昭侯令人覆廪吏果竊黍種
糶之
淮南子曰近敖倉者不爲之多飯期滿腹而巳
鹽鐵論曰匈奴因山谷爲城池水草爲倉廪
地理志曰敖倉在河南廣武山鄭國所置
漢王與頃羽爭天下運敖倉之粟
囷
[190-6b]
西京記曰曹元理善筭友人陳廣漢有二囷忘其石數
後筭欠一斗乃有䑕大如斗在其中
呉志曰周瑜過魯肅求資肅有米三千石乃指一囷與之
續異記曰晉陵無錫尉嚴無欲貯榖後開乃成虵以草焚之
便貧
詩曰胡取禾三百囷
韓詩外傳曰王者藏於天下諸侯藏於百姓農夫藏於囷
啇賈藏於篋笥
毛詩曰曽孫之如坻如京注曰
露積也
太平御覽卷第一百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