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a]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
刑部尚書 刑部侍郎
刑部四司郎中貟外
禮部尚書 禮部侍郎
禮部四司郎中貟外
工部尚書 工部侍郎
工部四司郎中貟外
刑部尚書
六典曰刑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刑法及徒𨽻勾覆𨵿
禁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
司門揔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
咸質正焉
[218-1b]
唐書曰栁公綽爲刑部尚書京兆人有姑鞭婦致死者府
斷以償死公綽議曰尊毆卑非𨷖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
母非敎也竟減死
又曰李適之拜刑部尚書適之雅好賔友飲酒一斗不亂
夜則宴賞晝决公務庭無留事
刑部侍郎
唐書曰太宗謂侍臣曰張亮有義兒五百畜養此輩將何
爲也正欲反耳命百寮議其獄多言亮當誅唯將作少匠
李道言亮反形未具明其無罪太宗旣盛怒竟斬于市
籍没其家歳餘刑部侍郎有闕令執政者妙擇其人累奏
皆不可太宗曰朕得其人也徃者李道議張亮云反形
未具此言當矣當時雖不即從至今追悔遂授道刑部
侍郎
[218-2a]
又曰劉瑑轉刑部侍郎瑑精於法律選大中已前二百四
十四年制勑可行用者二千八百六十五條分爲六百四
十六門議其輕重別成一家法書號大中統𩔖奏行用之
刑部郎中 刑部貟外郎
六典曰刑部郎中貟外郎各二貟掌舉其典憲而辨其輕
重凡文法之名有四一曰律二曰令三曰格四曰式凡律
一十有二章一曰名例二曰衛禁三曰職制四曰戸婚五
曰廏庫六曰擅興七曰盗賊八曰𨷖訟九曰詐僞十曰
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斷獄而大凡五百條焉
唐書曰長慶中刑部貟外郎孫革奏准京兆府雲陽縣人
力張蒞欠羽林官康憲錢米憲徴之蒞乗醉拉憲氣息
將絶憲男買徳年十四將救其父以蒞角觝力人不敢撝
解遂持木鍤擊蒞之首見血後三日致死者准律文爲人
[218-2b]
所毆人徃救擊其人折傷減凡𨷖三等至死依常律即買
德救父難是性孝非暴擊張蒞是功非兇以髫丱之歳正
父子之親非聖化所加童子安能及此王制稱五刑之
理必原父子之親以權之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春秋之義
原心定罪周書訓諸罰有權今買徳生皇風㓜符至孝
哀矜之宥伏在聖慈職當讞刑合分善惡先具事由陳奏
伏兾賜下中書門下啇量勑旨康買德尚在童年得知子
道雖殺人當死而爲父可哀從沉命之科是失原情之
義冝付法司減死罪一等處分
都官尚書
南史曰徐孝克爲都官尚書自晉巳來尚書官僚皆擕家
屬居省省在臺城内下舎門中有閣道東西跨路通干朝
堂其第一即都官省西抵閣道年代乆逺多有怪每夜
[218-3a]
昏之際無故有聲光或見人着衣冠從井中出湏復没
或門閣自然開閉居者多死云尚書周確卒於此省孝克
代確便即居之經兩載祅變皆息時人咸以爲貞正所致
梁書曰羊侃遷都官尚書時尚書令何敬容用事與之並
居未甞遊造有宦者張僧㣧候侃曰我牀非閹人所坐竟
不前之時論美其貞正
後周書曰梁元帝以沈重領江陵遷都官尚書領羽林監
察又令重於合歡殿講周禮
比部郎中 比部貟外郎
六典曰比部郎中貟外郎掌勾諸司百寮俸料公廨贓贖
調歛徒役課程逋懸數物以周知内外之經費而揔勾之
凡内官料俸以品第髙下爲差外官以州縣府之上中下
爲差
[218-3b]
魏志曰何貞奏許都賦明帝竒之擢爲比部郎中
李綽尚書故實曰杜牧甞於宰執求小儀不遂請小秋又
不遂甞夢人謂曰辭春不及秋昆脚與皆頭後果得比部
貟外
司門郎中 司門貟外郎
六典曰司門郎中貟外掌天下諸門及𨵿出入徃來之籍
賦而審其政凡𨵿二十有六而爲上中下之差所以限中
外隔華夷設險作固閑邪正禁者周禮司徒職司門下大
夫掌授管鍵以啓閉國門幾出入不物者正其賄貨凡財
物犯禁者舉之以財養死政之老與其孤
禮部尚書
六典曰禮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禮儀𥙊饗貢舉之政
令其屬有四一曰禮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揔
[218-4a]
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皆質正
焉
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帝曰俞
伯夷汝作秩宗
家語曰父子不親長㓜失序君臣上下乖離異志曰不和
不和則飭宗伯飭謂/整攝
後魏書曰孝文車駕征馬圈留宋弁以夲官兼祠部尚書
攝七兵事及行執其手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故令卿綰
攝二曹弁頓首辭謝東晉始置祠部尚書宋齊梁陳後還/北齊皆同東晉至隋乃更爲禮部尚
書
禮部侍郎
唐書曰韋陟爲禮部侍郎陟好引接後輩尤鑒于文雖詞
人後生靡不諳練曩者主司取與皆以一場之善登其科
[218-4b]
目不盡其才陟先責舊乃令舉人自通所工詩筆先試一
日知其所長然後依常式考覆片善無遺美聲盈路
又曰賈至轉禮部侍郎是歳至以時艱歳歉舉人赴省者
奏請兩都分試從之兩都試舉人自此始也
又曰髙郢拜禮部侍郎時應進士舉者多務朋游馳聲名
每歳冬州府薦送後唯追奉讌集罕𨽻其業郢性剛正尤
嫉其風旣領職拒絶請託雖同列通熟無敢言者志在經
藝專考程試凢掌貢部三歳進幽獨抑浮華朋濫之風翕
然一變
又曰貶劉太眞爲信州刺史太眞爲禮部侍郎性愜懦詭
隨其掌貢舉宰臣姻族方鎭子弟先收擢之又甞叙陳少
遊勲勣擬之桓文大招物議因斯貶
禮部郎中
[218-5a]
六典曰禮部郎中貟外郎掌二尚書侍郎舉其儀制而辨
其名數
梁書曰武帝謂徐勉云今帝業構湏一人有學藝解朝
儀者爲尚書儀曹郎勉曰孔休源識見清通詳練故事自
晉宋起居注略誦上口遂拜爲儀曹郎
禮部貟外郎
唐書曰韋叔夏授春官貟外郎則天將拜洛及享明堂皆
别受制共當時大儒祝欽明郭山惲撰定儀注凡所立議
衆咸推服之
祠部郎中 祠部貟外郎
六典曰祠部郎中貟外郎掌祠祀享𥙊天文漏刻國忌廟
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凡𥙊祀之名有四一曰祀天神二
曰𥙊地祇三曰享人四曰釋奠于先聖先師其差有三
[218-5b]
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宗廟爲大祀日月星辰
社稷先代帝王岳鎭海瀆帝社先蠶孔宣父齊太公諸太
子廟爲中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衆星山林川澤五龍祠
等及州縣社稷釋奠爲小祀
梁書曰賀德基少遊學都下積年不歸衣資罄乏又車服
故弊盛冬止衣裌袴甞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服甚
盛呼德基入寺門脫白綸巾以贈之仍謂曰君方爲重器
不乆貧寒故以此相遺耳問姓名不荅而去德基於禮記
稱爲精明位尚書祠部郎雖不至大官而三丗儒學俱爲
祠部郎時論美其不墜
主客郎中 主客貟外郎
六典曰主客郎中貟外郎掌二王後及諸蕃朝聘之事
後漢書何逺少有美望公府中十辟一無所就由是名重
[218-6a]
華夏起家爲尚書主客郎
膳部郎中 膳部貟外郎
六典曰膳部郎中貟外掌之牲豆酒膳辨其品數凡郊
祀天地日月星辰岳瀆享祀宗廟百神在京都者用牛羊
豕滌養之數省閱之儀皆載於廪犧之職焉
五代史後唐書曰膳部郎中鄭兟先奏諸司諸使職掌人
吏乗暖坐帶銀魚席帽輕衣肥馬叅庭臣尊卑無别汙
染時風請下禁止上嘉其事促行之中書覆爲不可趙鳯
亟言於執政曰此禮誡人不可不切爲權吏所庇竟寢其
事
工部尚書 工部侍郎
六典曰工部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
令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揔
[218-6b]
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咸質正
焉
隋書曰長孫平爲工部尚書名爲稱職時有人告大都督
邴紹非毀朝廷爲憒憒者上怒將斬之平進諫曰川澤納
汙所以成其深山嶽藏疾所以就其大臣不勝至願願陛
下𢎞山海之量茂寛之德鄙諺曰不癡不聾未堪作大
家翁此言雖小可以喻大邴紹之言不應聞奏陛下又復
誅之臣恐百代之後有虧聖德上於是赦紹
唐書曰閻立夲代兄立德爲工部尚書兄弟相代爲八座
時論榮之
五代史晉書曰裴皥知貢舉擢桑維翰進士第後維翰居
相位徴拜皥工部尚書舎於相國寺維翰謁之不迎不送
或問之荅曰皥見維翰於中書則庶寮也維翰見皥於館
[218-7a]
則門生也何送迎之有人重其耿介
五代史周書曰盧文紀嗣業之子爲工部尚書時新除工
部郎中于鄴公叅文紀文紀以父名同音不見或謂鄴曰
南宫故事郎中入省如夲行尚書侍郎不容叅何以省上
鄴憂畏太過一夕醉歸遂經于室其甥鄭鐐以事聞謫文
紀爲石州司馬
工部郎中 工部貟外郎
六典曰工部郎中貟外掌經營興造之衆務凡城池之脩
濬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凡興建修築材木
二匠則下少府將作以奉其事
屯田郎中 屯田貟外郎
六典曰屯田郎中貟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軍州邊
防鎭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其水陸瘠播植
[218-7b]
地冝功庸煩省收率等咸取決焉諸屯田役力各有程數
三國典略曰裴讓之十七舉秀才爲屯田郎中與祖班俱
聘宋邢劭省中語曰多竒多能祖孝徴能賦能詩裴讓之
讓之弟讞之謀之訥之謁之並清立楊愔曰河東士族京
官不少裴讓兄弟都無郷音裴文季爲不亡也
隋書曰栁彧爲屯田郎時三品以上門皆列㦸左僕射髙
頴子𢎞德封應國公申牒請㦸彧判曰僕射之子更不異
居父之㦸槊已列外門尊有厭卑之義子有避父之禮豈
有外門旣設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頴聞而歎伏
唐書曰沈扶字雲翔太和初爲屯田郎中五年充山南道
宣撫使至鄧州奏内郷縣行市黄澗兩場倉督鄧琬等先
主掌湖南江西運到糙米至浙川縣於荒野中囤貯除支
用外六千九百四十五石裛爛成塵度支牒徴元掌所
[218-8a]
由自貞元二年鄧琬父子兄弟至𤣥孫相承繫二十八年
前後禁死九人今琬孫及𤣥孫見在枷禁者勑曰如聞鹽
鐵度支兩使此𩔖極多其鄧琬等四人資産全巳賣納禁
繫三代瘐音/死獄中實傷和氣鄧琬等並䟽放天下州府
監院如有此𩔖不得禁經三年巳上速便䟽理以聞物議
嘉扶有宣撫之才
虞部郎中 虞部貟外郎
六典曰虞部郎中貟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辨其時
禁凡採捕畋獵必以其時
水部郎中 水部貟外郎
六典曰水部郎中貟外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逹
溝洫堰坎河渠凡舟檝漑灌之利咸揔而舉
梁書劉孝綽兼尚書水部郎奉啓陳謝手勑荅曰美錦未
[218-8b]
可便製簿領亦冝稍習頃之即眞
太平御覽卷第二百一十八
[218-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