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a]
太平御覽卷第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卞
𨵿西道
雍 華 同 歧 耀 乾
隴 邠 涇 寜 慶 原
靈 鹽 鄜 坊 延 丹
綏 銀 麟 夏 豐 勝
雍州
尚書禹貢曰黒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厥賦中下田苐一賦第/六人功少厥貢惟球琳瑯玕球琳皆玉名瑯/玕石而似珠
文耀鈎曰歧華巳北龍門積石南至三危雍州也
春秋題辭曰𥘿金精堅故𥘿俗亦堅
春秋元命苞曰雍壅也東距坂西有漢中南含髙山阻居
[164-1b]
庸是
釋名曰雍州在西山之内壅翳也
應劭注漢書曰四靣積髙曰壅
李廵注爾雅曰河西其氣蔽壅也
晉太康地志曰雍州西北之地陽所不及隂氣壅遏故以
爲名
呂氏春秋曰西方爲壅州
三輔黄圖曰始皇表河以爲𥘿東門表汧以爲𥘿西門
地理通曰東自同華略河西北西自歧隴㑹原極于此
盡其地挾灃灞據函崤方千里得百二之固
史記蘇𥘿蘇孝公曰𥘿四塞之國
山帶河外有洪河
之險西有漢中巴蜀北有代馬之利此天府也
又曰獻公徙居櫟陽孝公用商鞅作咸陽築冀闕徙都之
[164-2a]
貨殖傳曰𨵿中由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
夏之貢以爲上田
漢書曰𥘿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懸隔千里持㦸百万𥘿
得百二焉言秦地險固二万人/足敵諸侯百万人也地𫝑便利以其下兵於諸
侯譬猶居髙屋之上建瓴水也瓴盛水瓶也居髙屋之上/而播瓴水言其向下之𫝑
易/也
又婁敬髙祖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周之
都洛以爲天下之中四方納貢道里均有德則易以王無
德則易以亡今陛下欲比隆成康之時爲不侔矣且秦地
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變急百万之衆可具故𥘿
膏膄之地以爲天府陛下入𨵿而都之山東雖亂𥘿故地
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闘不搤其吭而拊其背未能全勝今
陛下入𨵿而都之此亦搤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髙祖以
[164-2b]
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争言周王數百年𥘿二世而亡髙
祖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𨵿便即日車駕西都𨵿中
又百官表曰内史周官𥘿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
左内史右内史太元年更爲京兆尹
又東方朔曰三輔之地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汧隴以東商
雒以西厥壤肥饒此所謂天府陸海之地也
後漢書曰董卓徙都長安謂陳紀曰三輔平敞四靣險固
土地肥美號曰陸海
三輔黄圖曰太元年以渭城以西屬右扶風長安以東
屬京兆尹長陵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
𨵿中記曰𥘿西以隴𨵿爲限東以函谷爲界二𨵿之間謂
之中地地東西方千餘里
十道志曰雍州京兆郡禹貢九州之一舜置十二牧雍亦
[164-3a]
在焉周武王都酆鎬平王東遷以歧酆之地賜𥘿孝公始
都咸陽𥘿兼天下置内史以領𨵿中項籍滅𥘿分其地爲
三以章邯爲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爲塞王都櫟陽董翳爲
翟王都髙奴謂之三𥘿髙祖入𨵿定三𥘿復爲内史武帝
改爲京兆尹
華州
十道志曰華州華隂郡置在鄭縣禹貢雍州之域
元和郡縣圖曰周爲畿内之國鄭桓公始封之邑其地一
名咸林春秋時爲𥘿晉之地戰國爲𥘿魏二國之境西岳華
山在焉𥘿爲内史地漢爲京兆尹
國語曰鄭桓公爲周司徒食菜咸林也
左傳曰晉侯許賂𥘿伯以河外列城五南及華山
史記曰秦武公十一年縣北鄭
[164-3b]
漢志曰鄭屬京兆尹周宣王弟鄭桓公邑師古曰幽王旣
敗鄭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平王東遷也爾雅曰河西曰華
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王焉
魏志曰董卓遷都長安華歆求出爲下邽令
史記曰𥘿始皇三十六年東遊海上遣使𨵿中至平舒道
有人持壁遮使者曰爲我遺鎬池君事具/璧門
水經曰渭水東經平舒城即江神返壁於華隂平舒道遺
鎬池君之處也
尚書秦誓曰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左傳曰晉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杜曰今華隂/東潼𨵿是也
同州
元和郡縣志曰同州馮翊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𥘿
夲大荔戎國秦獲之更名曰臨晉七國時屬魏𥘿併天下
[164-4a]
京兆馮翊扶風並内史之地漢爲河上郡復爲内史武帝
更名左馮 翊郡後改爲同州以其書云灃水攸
同故名之也
十道志曰漢王定三𥘿𨵿中置三郡以塞國爲河上郡後
罷三郡以爲内史武帝改爲左馮翊
應劭漢官解詁曰馮輔翊蕃故以爲名
水經曰洛水東南經沙阜北其阜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
里俗名沙苑
史記曰魏文侯十六年代秦築臨晉
十六國春秋曰符健時河渭溢蒲津冦登得一履於河
中長七尺健歎曰覆載之内何所不有
穆天子傳曰陽䊸之山何伯馮夷之所都
漢志曰臨晉縣有河永祠又郊祀志祠河於臨晉
[164-4b]
慱物志曰馮夷華隂人得道水仙爲河伯
左傳曰𥘿晉戰于彭衙注曰馮翊郃陽/縣西北有衙城
又曰𥘿伐晉晉使吕相絶𥘿曰俘我王官剪我羈馬羈馬/今在
郃陽王官/今在登城
漢書曰宣帝微時嘗困於蓮勺鹵中如淳曰爲人所辱也
蓮勺有鹽池名曰鹵中又漢志曰屬馮翊蓮音輦勺音酌
漢志曰郃陽屬左馮翊在郃水之陽即大雅大明之詩曰
在郃之陽
歧州
元和郡縣圖曰歧州扶風郡今爲鳯翔府禹貢雍州之域
春秋戰國時爲𥘿都屬内史髙帝更名中地郡復屬内史
景帝更名主爵都尉武帝改右扶風所以扶助京師行風
化也
[164-5a]
史記曰𥘿文公作鄜畤靈公作吴陽上畤又作下畤今郡/内有
三畤/原
又曰皇始二十九年廵隴西北地出笄頭山過回中回中/在扶
風/郡
漢書曰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𨵿殺北地都尉回中宮候
至雍
水經曰郿縣有積石原魏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與司
馬宣王屯渭南郭洎筭亮必爭比原遂先據之亮至果不
得上又魏氏春秋曰亮據渭南宣王謂諸將曰亮出武
功依山東轉是其勇也西上五丈原即諸君无事矣亮
果屯此原五丈原/亦在
國語曰周之興也鸑鷟鳴于歧山今歧山/縣是
三𥘿記曰陳倉山上有石雞與山雞不别趙髙燒山山雞
[164-5b]
飛去而石雞不去晨鳴山頭声聞三十里或云玉雞
耀州
五代史曰耀州本京兆府華原縣唐末李茂貞據鳯翔僣
行墨制建爲耀州以義勝爲軍額命温韜爲節度使
乾州
又曰本唐之奉天縣也唐末李茂貞建之爲州後因之不
改
隴州
元和郡縣圖曰隴州汧陽郡禹貢雍州之域𥘿文公所都
漢爲汧縣屬右扶風
禹貢曰道汧及歧至于荆山
文曰隴天水大坂名也
三𥘿記俗歌曰隴頭流水鳴声嗚咽遥望𥘿川肝膓断絶
[164-6a]
又曰隴渭西𨵿也其坂九廻不知髙幾許欲上者七日乃
得越
漢志曰隃麋屬右扶風即今之汧陽縣
邠州
元和郡縣圖曰邠州新平郡禹貢雍州之域公劉所居之
地𥘿爲内史地漢爲右扶風本作𡺳字開元中以豳與幽
字相渉改爲邠
漢志/曰栒邑屬右扶風有𡺳郷詩𡺳國公劉所都也
左傳曰畢原豐邭文之昭也
十六國春秋曰符堅時新平人王雕陳圖䜟王猛以爲左
道惑衆勸堅誅之雕臨刑上䟽曰臣師劉湛明於圖記謂
臣曰新平應出帝王寳器願陛下志之後果獲玉器焉
十道志曰冝禄縣本漢鶉觚縣後魏又分置東隂盤縣
[164-6b]
周地圖記曰𥘿使恬北築長城又於北原築城以觚奠
酒而𥙊有鶉飛止觚上因以名縣今有鶉觚原
元和郡縣圖曰新平本漢漆縣
後漢書曰建武八年隗嚚攻略陽上至漆進止未定㑹馬
援夜至上喜問之援聚米以爲山谷於上前指軍所從入
上𥬇曰虜在吾目中矣
涇州
元和郡縣圖曰涇州安定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𥘿
始皇時屬北地郡漢置安定郡
宋永山川記曰安定處山谷之間昆戎舊壤迫近夷狄
修習武備人皆以馳射爲事
國語曰周恭王遊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必致之於王夫獸三爲群人三爲粲美之物也衆以美物
[164-7a]
歸汝而何德以堪王猶不堪况汝小醜備物終必亡康公
不獻王王滅宻地有隂/宻城
詩大雅曰宻人不㳟敢拒大
寜州
元和郡縣圖曰寜州彭原郡禹貢雍州之域當夏之衰公
劉邑焉周時爲義渠戎王國至𥘿昭王殺義渠戎王併其
地始皇時爲北地郡漢因之
漢志曰泥陽屬北平郡莽曰泥隂應劭曰泥水出郁郅北
蠻中十道志後漢改泥陽爲/冨平後魏文改定平
又曰義渠道屬北郡莽曰義溝
史記曰夏道衰而公劉失其稷官變于西戎邑于邠至𥘿
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𥘿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氏
昫衍之戎築城郭以居秦稍食至於惠王遂拔義渠二
[164-7b]
十五城秦昭王殺義渠戎王於是秦有北地隴西上郡之
地
慶州
元和郡縣圖曰慶州順化郡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夏
稷子不窋居之今有不窋故城在焉春秋時義渠戎王國
始皇時爲北地郡
漢志曰郁郅屬北地郡有牧師苑官莽曰功著
周地圖記曰郁郅城今名尉季城在白馬嶺兩川交口水
經曰尉季亦曰不窋疑郁郅之訛也
十道志曰樂蟠縣本漢略畔道也
漢志曰略畔道莽曰延年道有略畔山俗呼曰各盤音訛
耳
原州
[164-8a]
元和郡縣圖曰原州平凉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地屬
𥘿始皇時屬北地郡漢爲安定郡
漢志曰髙平屬安定郡莽曰鋪陸
班固安豐戴侯頌曰髙平第一帝臨我師
漢書曰漢文十四年匈奴入蕭𨵿殺北地都尉
十道志曰蕭𨵿在原州後漢曰隗嚚使牛邯守瓦亭𨵿十
道志曰瓦亭在平凉郡
靈州
元和郡縣圖曰靈州靈武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戰國屬
𥘿𥘿併天下爲北地郡漢髙爲冨平縣地
漢志曰靈武屬北地莽曰威武惠帝四年置靈州有河竒
苑號非苑師古曰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州隨水髙下
未嘗淪没故號靈州河竒二苑皆在焉
[164-8b]
十道志曰靈州有赫連勃勃所置果園水經云河水北有
薄骨律鎮城在渚上舊赫連城也桑果榆林列植其上故
謂之果州
圖經曰周宣政和二年破陳將吴明徹遷其人於靈州江左
之人崇禮好學習俗皆化因謂之塞北江南
鹽州
元和郡縣圖曰鹽州五原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戎狄
地𥘿屬梁州漢置五原郡地有原五因而名之
史記曰梁山沮之北有義渠胊衍之戎即此地
漢志曰馬嶺屬北地郡以川形似馬領故以爲名
十道志曰馬嶺今鹽州地
元和郡縣圖曰後魏爲西安州以其有鹽池又改爲鹽州
鄜州音夫
[164-9a]
十道志曰鄜州洛交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𥘿地始皇
時爲上郡漢爲上郡雕隂縣地
史記曰𥘿文公畋于汧渭之間夢黄蛇首上鄜以爲上帝
之徴遂以鄜立鄜畤祠白帝也
漢書云匈奴南侵至朝郍膚施即此地也
漢志曰雕隂屬上郡有雕隂山
坊州
元和郡縣圖曰坊州中部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翟國
𥘿屬内史漢爲右馮翊翟道縣之地符姚時時置杏城周
置馬坊唐髙祖因置坊州取馬坊爲名
漢書曰朔方爲西部都尉休屠爲北部都尉捜渠爲中部
都尉郡國志曰鄜城本三𥘿髙奴之地翟道故城即今郡城是
也俗謂之髙樓城
[164-9b]
穆天子傳曰癸酉天子命駕八駿之駟造父爲御翔行經
翟道昇於太行
元和郡縣圖曰冝君縣前𥘿符堅於祋祤縣故城置之
延州
元和郡縣圖曰延州延安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狄
所居𥘿漢屬上郡髙奴之地項羽以董翳爲翟王居髙奴
即其地也
漢志曰膚施屬上郡有五龍山
水經曰渭水東經髙奴水漢志髙奴水合豐林水謂之清
水
丹州
元和郡縣圖曰丹州咸寜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爲白
翟所居𥘿漢爲上郡地
[164-10a]
隋圖經集記曰義川蓋春秋時白翟也其俗語云丹州白
窒即白翟語訛耳
綏州
元和郡縣圖曰綏州上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白翟所居
七國時屬𥘿𥘿併天下爲上郡漢屬翟國復改爲上郡
山海經曰上郡有䟽屬二之臣曰危與二
殺窫寙帝
梏之䟽屬之山即此也
銀州
元和郡縣圖曰銀州銀川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翟
地𥘿爲上郡漢爲河西郡圁隂縣地
前漢志曰圜隂屬西河郡莽曰方隂師古曰圜字本作圁
縣在圁水之隂因以爲名也今有銀川銀水即是舊名猶
存但字變耳
[164-10b]
耆舊傳騘馬城即銀川城也符𥘿建元元年自騘馬城廵
撫夷狄
麟州
元和郡縣圖曰禹貢雍州之域𥘿漢爲雲中郡隋爲勝州
天寳中分勝州地置麟州
晉太康地志曰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塞即此地
後漢光禄徐自爲出五原塞數百里築城鄣列亭至盧朐
山即今縣北光禄塞是也
夏州
元和郡縣圖曰夏州朔方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
時屬魏𥘿併天下屬上郡漢武分置朔方郡
詩曰王命南仲城彼朔方
漢書曰武帝元朔二年遣將軍衛青將兵擊匈奴出雲中
[164-11a]
至髙𨵿遂至符離収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符離漢/北塞名
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勃勃於朔方縣築大城旣成下書曰今
都城巳建冝立美名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國都城冝以
統萬爲名
酈元水經注統萬城勃勃蒸土所築
又曰朔方縣有契吴山勃勃北遊登之歎曰美哉斯阜臨
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嶺以北大河以南未有
此之善者也
漢書曰武帝収河南置朔方五原郡公孫𢎞數諌以爲罷
弊中國以奉無用之地上使朱買臣等難弘發十䇿𢎞不
得一由是城之自此爲𨵿中根抵
漢志曰朔方治窳渾莽曰溝捜窳渾有道西北出雞鹿塞
又曰三封屬朔方郡今長澤縣有三封故城
[164-11b]
豐州
元和郡縣圖曰豐州九原郡禹貢雍州之域𥘿漢上郡地
勝州
元和郡縣圖曰勝州榆林郡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戎狄
地戰國時晉趙地𥘿漢爲雲中郡
𥘿本紀曰始皇十三年伐趙取雲中因以爲郡
續漢書郡國志曰雲中郡領雲中咸陽旗陵沙南北興武
泉原陽定襄武進成樂十一縣
太平御覽卷第一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