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01 黃帝內經素問-唐-王冰 (tls)


[023-1a]

23 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



23.1.1五味所入;
酸入肝,
辛入肺,
苦入心,
鹹入腎,
甘入脾,
是謂五入。
[023-2a]


23.1.2五氣所病:
心為噫,
肺為欬,
肝為語,
脾為吞,
腎為欠為嚏,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大腸小腸為泄,
下焦溢為水,
膀胱不利為癃,
不約為遺溺,
膽為怒,
是謂五病。


[023-3a] 23.1.3五精所并:
精氣并於心則喜,
并於肺則悲,
并於肝則憂,
并於脾則畏,
并於腎則恐,
是謂五并,
虛而相并者也。
[023-4a]
23.1.4五藏所惡:
心惡熱,
肺惡寒,
肝惡風,
脾惡濕,
腎惡燥,
是謂五惡。
[023-5a]


23.1.5五藏化液:
心為汗,
肺為涕,
肝為淚,
脾為涎,
腎為唾,
是謂五液。
[023-6a]


23.1.6五味所禁:
辛走氣,
氣病無多食辛;
鹹走血,
血病無多食鹹;
苦走骨,
骨病無多食苦;
甘走肉,
肉病無多食甘;
酸走筋,
筋病無多食酸;
是謂五禁,
無令多食。
[023-7a]


23.1.7五病所發:
陰病發於骨,
陽病發於血,
陰病發於肉,
陽病發於冬,
陰病發於夏,
是謂五發。
[023-8a]


23.1.8五邪所亂:
邪入於陽則狂,
邪入於陰則痺,
搏陽則為巔疾,
搏陰則為瘖,
陽入之陰則靜,
陰出之陽則怒,
是謂五亂。
[023-9a]


23.1.9五邪所見:
春得秋脈,
夏得冬脈,
長夏得春脈,
秋得夏脈,
冬得長夏脈,
名曰陰出之陽,
病善怒不治,
是謂五邪,
皆同命,
死不治。
[023-10a]


23.1.10五藏所藏:
心藏神,
肺藏魄,
肝藏魂,
脾藏意,
腎藏志,
是謂五藏所藏。
[023-11a]


23.1.11五藏所主:
心主脈,
肺主皮,
肝主筋,
脾主肉,
腎主骨,
是謂五主。
[023-12a]


23.1.12五勞所傷:
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是謂五勞所傷。
[023-13a]


23.1.13五脈應象:
肝脈絃,
心脈鉤,
脾脈代,
肺脈毛,
腎脈石,
是謂五藏之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