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e0002 太平經-六朝- (master)


[051-001a]
太平經卷五十一之五十三原缺五/十二卷傳一
   校文邪正法第七十八
純稽首戰慄再拜子復欲問何等哉純今見
明師正衆文諸書廼爲天談也吾恐㤥驚不
知可先後當以何能正得此書實哉子欲樂
得其實者但觀視上古之聖辭中古之聖辭
下古之聖辭合其語言視其所爲可知矣復
視上古道書中古道書下古道書三合以同
類相召呼復令可知矣今凡書文盡爲天談
何故其治時亂時不平願聞之然能正其言
[051-001b]
明其書者理矣不正不明亂矣正言詳辭必
致善邪言凶辭必致惡今子難問不止會樂
欲知之欲致善者但正其本本正則應天文
與聖辭相得再轉應地理三轉爲人文四轉
爲萬物萬物則生浮華浮華則亂敗矣天文
聖書時出以考元正始除其過者置其實明
理凡書即天之道也得其正言者與天心意
相應邪也致邪惡氣使天地不調萬物多失
其所帝王用心愁苦得復亂焉故當急爲其
考正之今念從古到今文書悉已備具矣俱
[051-002a]
愁其集居而不純集厠相亂故使賢明共疑
迷惑不知何從何信遂失天至心因而各從
其忤是也使與天道指意微言大相遠皆爲
邪言邪文書此邪致不能正隂陽灾氣比連
起内咎在此也吾見子問之積眷眷不忍故
反覆爲子具道其意疾䟽吾辭自深思念之
夫凡事者得而不能專行亦無益也若能行
之除大謫也夫天文亂欲樂見理若人有劇
病欲樂見治也何以乎哉然子自若愚耳誠
無知乎劇病不以時治也到于死亡天文不
[051-002b]
治正至於大亂四時爲其失氣五行逆戰三
光無正明皆失其正路因而毁敗人民雲亂
皆失其居處老弱負荷夭死者半國家昏亂
迷惑至道善德隔絶賢者蔽藏不能相救是
不大劇病邪故當力正之今愚人日學遊浮
文更迭爲忤以相高上不深知其爲大害以
爲小事也安知内獨爲隂陽天地之大病乎
哉天下不能相治正者正此也夫神祇有所
疾苦故使子來反復問之也見晝宜旦夕宿
夜深惟思其要意不可但自易不爲皇天重
[051-003a]
計也今帝王無所歸心其咎甚大吾今雖與
子相對二人而談以爲小事内廼爲皇天是
正語議不敢苟空妄言其咎在吾身罪重不
可除也神祇之謫人不可若人得遠避而逃
也子敢隨吾輕辭便言若俗人陳忤相高上
也唯唯不敢也見天師言且㤥且喜誠得盡
力冀得神祇之心以解天下憂以安帝王令
使萬物各得其所是吾願也子願何一獨善
不可復及也然吾所以常獨有善意者吾學
本以思善得之故人悉老終吾獨得在而吾
[051-003b]
先人子孫盡已亡而吾獨得不死誠受厚命
慙於倉皇無以自效報之復之也常思自竭
盡力不知以何效哉見天地不調風雨不節
知爲天下大病常憐之今得神人言大覺悟
思盡死以自效於明天以解大病而安地理
固以興帝王令使萬物各得其所想以是報
塞天重功今不知其能與不哉願復乞問不
及於明師善哉子之言也今見子言吾尚喜
何言天哉吾書口口萬不失一也子但努力
勿懈而理之是可以復天功不復疑也帝王
[051-004a]
行之尚且立得其力何況於子哉吾連見子
之言吾不敢餘力也吾雖先生志不及子也
今俱與子共是天地願與子共安之吾欲不
言恐得重過於子反得重謫於天子更詳聆
之復爲子反復悉分别道之正文者廼本天
地心守理元氣古者聖書時出考元正字道
轉相因微言解皆元氣要也再轉者宻辭也
三轉成章句也四轉成浮華五轉者分别異
意各司其忤六轉者成相欺文章句者尚小
儀其本也過此下者大病也乃使天道失路
[051-004b]
帝王久愁苦不能深得其理正此也子幸欲
報天恩復天重功天者不樂人與其錢財竒
僞之物也但樂人共理其文不亂之耳今吾
見覩子初來學之時以爲子但且問一兩事
而去何意乃欲畢天道乎吾言而不正天道
略可見覩矣子樂欲正天地但取微言還以
逆考合於其元即得天心意可以安天下矣
拘校上古中古下古之文以類召之合相從
執本者一人自各有本事凡書文各自有家
屬令使凡人各出其材圍而共說之其本事
[051-005a]
字情實且悉自出收聚其中要言以爲其解
謂之爲章句得眞道心矣可謂爲解天之憂
大病去矣可謂除地之所苦矣可謂使帝王
遊而得天心矣可謂使萬物各得其所矣是
者萬不失一也吾見子之言口口知爲天使
吾不敢欺子也今欺子正名爲欺天令使天
不悅喜反且減吾年名爲負於吾身又上慙
於皇天復無益於萬民其咎甚大子努力記
之但記吾不敢有遺力也唯唯見師言也心
中恐駭既爲天問事不敢道留止也猶當竟
[051-005b]
之耳師幸原其不及示告其難易故敢具問
其所以今文書積多願知其眞僞然故固若
子前日所問耳十百相應者是也不者皆非
也治而得應者是也不者皆僞行也欲得應
者須其民臣皆善忠信也何以言之然子賢
善則使父母常安而得其所置妻善則使夫
無過得其力臣善則使國家長安帝王民臣
俱善則使天無灾變正此也子寧解耶不解
耶行吾令欲與子共議一事今若子可刺取
吾書寧究洽達未哉小子童蒙未得其意子
[051-006a]
試言之吾且觀子具解不今若愚生意欲悉
都合用之上下以相足儀其事百以校千千
以校萬更相考以爲且可足也不者恐不能
盡周古文也然子今言眞是也子前所記吾
書不云乎以一況十十況百百況千千況萬
萬況億正此也唯唯願聞其校此者皆當使
誰乎各就其人而作事之明於本者恃其本
也長於知能用者共圍而說之流其語從帝
王到于庶人俱易其故行而相從合議小知
自相與小聚之歸於中知中知聚之歸於上
[051-006b]
知上知聚之歸於帝王然後衆賢共圍而平
其說更安之是爲謀及下者無遺筭無休言
無廢文也小賢共校聚之付於中賢中賢校
聚之於大賢大賢校聚之付於帝王於其口
口成理文是之無誤眞得天心得隂陽分理
帝王衆臣共知其眞是廼後下於民間令天
下俱得誦讀正文如此天氣得矣太平到矣
上平氣來矣頌聲作矣萬物長安矣百姓無
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
王遊矣隂陽悅矣邪氣藏矣盜賊斷絶矣中
[051-007a]
國盛興矣稱上三皇矣夷狄却矣萬物茂盛
矣天下幸甚矣皆稱萬歲矣子無閉塞吾文
唯唯不敢蔽匿也既受師辭誠報歸之匿之
恐爲重罪成事也善哉子之言也已得天心
子名爲已報天重功唯唯誠得退歸閑處思
其至意不解懈也行去矣勿復疑也
 右考文訣



太平經卷之五十一
[051-00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