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e0002 太平經-六朝- (master)


[049-001a]
太平經卷之四十九受九
   急學真法第六十六
真人前今良和氣且俱至人但當游而無職
事當以何明其心而正其意常使其忽然忘
爲邪惡而日好爲善不知置令帝王垂拱而
無可治上善之人滿其朝忠信孝子皆畢備
當以何致之乎真人有天性好善之心常汲
汲憂天道宜自精具陳說之然但當急學之
以真道真德真仁耳何以當學以真道哉然
道乃能導化無前好生無輩量夫有眞道乃
[049-001b]
上善之名字夫無道者乃最惡衰凋凶犯死
喪之名稱也眞人此今但說眞善哉吾無以
加之何以當學之以眞德夫人有眞德乃能
包養無極之名字夫無德者乃最劣弱困窮
小人之名字也善哉眞人之言吾復無以加
之也眞眞是也何以當學之以仁道也仁者
乃能恩愛無不包及但樂施與無窮極之名
字夫不仁之人乃好德反惡典與是乃大貪
鄙之名稱與禽獸同志無可以自别異也善
哉眞人之言吾復無以加此也今眞人說三
[049-002a]
事吾無以加此也今人當學爲善邪不當邪
當力學爲善夫爲善亦豈有名稱字不邪小
子不及唯師開示之然夫爲善者乃事合天
心不逆人意名爲善善者乃絶洞無上與道
同稱天之所愛地之所養帝王所當急仕人
君所當與同心並力也夫惡者事逆天心常
傷人意好反天道不順四時令神祇所憎人
所不欲見父母之大害君子所得愁苦也最
天下絶凋凶敗之名字也故人之行失吉輒
入凶離凶則入吉一吉一凶一善一惡爲不
[049-002b]
純謹之徒子寧知之唯唯令於眞人意凡人
之行當云何哉然人今不力學道輒爲無可
知道輒名無道之人夫無道之人人最爲惡
凶人也今不力學德輒爲無可知德夫無德
而好害傷之人乃凶敗之符也今人不力學
仁已不仁矣夫不仁之人乃與禽獸同路人
與禽獸同心愈於死少耳今人不旦夕力學
善失善即入惡夫惡乃死凶之處故凡人不
力學吉輒乃入凶夫凶廼天下惡名稱善哉
子已長入眞道不復還反惡矣今眞人久懷
[049-003a]
智而作愚何哉不敢行子幸有能極陳子所
言吾甚喜之今能極於此子曾但見吾言說
反中棄而止耶不敢也見師比勅使說適意
有所不及不敢悉言之善哉子之言常大謙
今能極意眞門唯天師録示所不及然子向
所言悉是也是故古者大聖三皇常自旦夕
力學眞道見不好學眞道者名爲無道之人
夫無道之人其行無數天之大重怨夫無道
之人本天不欲覆蓋地不欲載也神靈精鬼
所不欲祐天下所共苦也聖人賢者君子乃
[049-003b]
大疾無道之人故古者上皇之時人皆學清
靜深知天地之至情故悉學眞道乃後得天
心地意人不力學德名爲無德之人夫無德
之人天不愛地不喜人不欲親近之其行常
行事不爲德乃爲王者致害爲君子致灾鬼
神承天教不久與爲治是故古者賢聖大儒
見無德之人不與其通言語也不力旦夕學
仁即且忽事爲不仁夫不仁之人言即逆於
凡事傷人心不合天意反與禽獸相似故古
者聖賢不與其同路也今人不事師力學善
[049-004a]
即且愚闇不知爲善也反且恣其無知之心
輕爲惡夫惡人下愚蔽闇之人其行乃不順
天地之道尚爲君子得事戮其父母愁其宗
親爲行無法鬼神承天心爲使不喜之爲害
其處三法所當誅古者聖賢以爲大怨故古
者悉自實核其學問也合於天心事入道德
仁善而已行要當合天地之心不以浮華言
事所以然者且失天法失之即入凶絶短命
矣或害後世天道不誤有格法夫不力學大
吉之道反事者輕忽自易必且入凶夫凶者
[049-004b]
乃天地人萬物所疾惡不可久存是大患之
本禍之門户過而陷其中便死不得還悔過
反故也天下莫不共知之而下士大愚常共
笑道不知守道早避凶害傳傳爲愚更相承
負後生愚闇復劇於前故眞道閉而不通令
人各自輕忽不能窮竟其天年其大咎過乃
由此也眞人見吾書宜深計之愼無閉藏以
付賢柔明使其覺悟是故古道乃承天之心
順地之意有上古大眞道法故常教其學道
學德學壽學善學謹學吉學古學平學長生
[049-005a]
所以盡陳善者天之爲法乃常開道門地之
爲法常開德户古之聖賢爲法常開仁路故
古者聖賢與天同心與地合意共長生養萬
二千物常以道德仁意傳之萬物可興也如
以凶惡意傳之凡物日衰少故有道德仁之
處其人日多而好善無道德仁之處其人日
衰少其治日貧苦此天地之格懸法夫有至
道明德仁善之心乃上與天星曆相應神靈
以明其行故古者聖賢常思爲善無極力盡
乃以不敢有惡念凶路也夫下愚之人其心
[049-005b]
常閉塞實無知不可復妄假之以凶衰之惡
路也不自知大失天道相隨爲惡以爲常習
俗不能自退還也是以吾上敬受天書教勅
承順天心開闢之大開上古太平之路令使
人樂爲善者不復知爲惡之術天下之人其
志也常高而其所成者反常下不能應其本
所志念也故夫上士忿然惡死樂生往學仙
勤能得壽耳此上士是尚第一有志者也中
士有志疾其先人夭死忿然往求道學壽勤
而竟其天年耳是其第一堅志士也其次疾
[049-006a]
病多而不得常平平忿然往學可以止之者
勤能得復其故已小困於病病乃學想能禁
止之已大病矣其次大病劇乃求索道術可
以自救者已死矣是故吾書教學人乃以天
長壽之法旦夕自力爲之纔得且平平耳如
以平平之法學凡人已入凶矣愚者不知天
下凡人其本志所爲常念善高己者不能應
其所志故爲其高舉之上極於仙即纔得保
其天年耳夫大賢者志十得十必與吾道書
相應中賢者志十或中止更懈纔得五小人
[049-006b]
朝志之暮忘其所言故大高舉者樂使其上
中下各得其心所志念今下古人大愚去眞
道遠力學以天正文法纔不陷於僞欺耳學
以平平之文已大欺矣學以習文好言大僞
姦猾已起矣天以帝王爲子惡下欺上夫人
行下多邪僞即上道德仁君無所信下民人
無所附歸其命夫力旦夕教學以眞道耳力
學以善道纔得平平之道也力學以平平之
道已入浮華矣入浮華凡人大迷惑窮困矣
便成大凶惡之路帝王爲愁苦人不可治眞
[049-007a]
人欲知是信比若人家慈父母日教其子爲
善自苦絶衣食養之老尚固固爲惡何况凡
人乃相示教以浮華之文哉以吾書不信也
使凡人見吾書者各自思所失中古以來有
善道者皆相教閉藏不肯傳與其弟子反以
浮華僞文教之爲是積久故天道今獨以大
亂矣天地灾怪萬類不空也賢儒宜各深思
口口然吾今雖不旦夕與俗人同處昭然已
知之矣天下大疾苦之故使吾出此文以告
屬之吾不空也眞人實宜重愼之且有天讁
[049-007b]
唯唯不敢也每見天師言常駭慄子之言是
也即天且大悅大喜不害子也唯唯凡人雖
力旦夕學勅教以眞德尚纔得平平之德耳
學以平平之德已入邪僞德矣學以邪僞德
愚人已無復數矣無有眞德恣心而行此純
君子之賊力學以上仁纔得成中仁耳力學
以中仁其行纔平平無有仁也學以不仁愚
人已成盜賊矣不自知殺傷無復數恣意而
行不用道理是正天怨地咎人之大賊力旦
夕學以大吉之道纔得中吉耳學以中吉纔
[049-008a]
得小吉耳學以小吉此已入凶道矣學以凶
道已不復救矣俱大闇昧無一知見天道言
其不眞但欺罔純信其愚心妄言上干天文
下亂地理爲百姓害灾是故吾道書學凡人
也乃大學之使其上列眞仙如不能及眞仙
可得平安不爲有德之君憂眞人宜深思惟
吾言勿復反怪之唯唯今吾乃爲天談當悉
解天地開闢以來承負之責不能大張之以
上大道大德之法上壽之術上善之路人失
諸闇昧誠久信其愚蔽之心人會爲惡不可
[049-008b]
禁止猶復不能解其承負天地之讁過眞人
寧曉吾言耶唯唯夫聖賢高士見文書而學
必與吾書本相應不失絲髮之間中士意半
達必得其半下士自力勤能不失法所以大
舉天民凡人者樂其上下中無失法者皆得
正道各自愛不敢輕事爲大憂上士得吾道
學之不止可爲國之良臣久久得其要意可
以度世不復爭訟事視權也中士學吾道可
以爲良善小臣可以竟其天年小人學吾道
可以長謹父慈母愛子孝兄良弟順夫婦同
[049-009a]
計不相賊傷至死無怨魂神居地下尚復長
不復見作事不見名爲惡子無夭年戮死者
也夫古者本元氣天生之時人盡樂學欲仙
尚不能壽纔使人各畏死不犯刑法耳夫下
古人大愚反誦浮華相教共學不壽之業生
時忽然自言若且無死反相教無可愛惜共
興凶事治死喪過生生乃屬天也死乃屬地
事地反過其天是大害也吾以是行占之知
其俱愚積久無一知也凶事興即鬼大盛共
疾殺人人不得竟其天命夫力學眞道纔得
[049-009b]
僞道力學眞德尚纔得僞德耳何况下古之
人反相學以浮華之文其去道遠哉困窮不
得復相拘制反相教爲章奏法律辯慧相持
長短夫教其爲仁尚愁其不仁及教其學爲
不仁之路天乃爲人垂法天自名爲大道地
自名爲德所以然者夫天地乃萬物之父母
凡事君長故常導之以善不敢開昌導教之
以凶惡之路而況人乎人者天之子也當象
天爲行今乃失法故人難治教導之以道與
德乃當使有知自重自惜自愛自治今反開
[049-010a]
之以刑法使其視死忽然尚勇力自輕令使
傳相治因而相困反更相尅賊迭相愁苦故
天下人無相愛者大咎在此眞人知之耶愼
之唯唯夫力勅教其仁尚苦不仁下古之人
反相教數書已大簿矣其相憎怨不得絶力
教其爲吉尚苦不吉下古之人反相勅力學
死喪之具豫與凶事以待之日死不以其壽
幾滅門矣而不自知過誤臨時呼天號地自
言冤王治不平使我失年内行自得之愚人
不防其本罪定乃悔不爲謹以無益也雖號
[049-010b]
死其口猶不復救矣故吾今力勅教以大仙
經道纔開其壽階耳學人以德纔使其仁學
人以仁纔使其平平保其故不敢相欺奪人
財物也學人以平平已失法矣學人以法已
失相尅賊矣學人相尅賊已入大武矣入大
武即民已無罪而欺矣困窮也成盜賊故吾
承天道法開大吉之門閉其凶惡之路開天
太平之階人人誦之且各自謹無可復治也
致令天時運轉樂王者乃長游而無事是故
吾書悉考凡事之本元纔得其中也考其中
[049-011a]
已得其下矣學愚人以下已大亂矣今下古
所以帝王雖有萬萬人之道德仁思稱天心
而凶不絶者乃承負流災亂以來獨積久雖
愁自苦念之欲樂其一理變怪盜賊萬類夷
狄猾夏乃先王之失非一人所獨致當深知
其本是以天使吾出書爲帝王解承負之過
眞人以吾道不與天相應今但案吾文行之
不失銖分立相應矣是吾文大信不力行以
解寃結天道安能默空相應乎夫愚不學安
能賢乎夫貧而不耕安能收耶學輒日賢耕
[049-011b]
輒有收行吾書其口口如是矣吾保之不學
無求賢不耕無求收子知之乎唯唯眞道以
正也大德興盛仁各得其所矣治平而言莫
不失一眞人解未幸欲報天地之功而得壽
者努力信道勿懈唯唯今愚生欲復有所問
不敢卒言平行今天師以何知人大無道德
仁也善哉子之言觀其人行言云何願聞之
然覩道人而忿然反非之以知其洞無道之
人覩德而非惡之以知爲大無德之人覩仁
而非之以知爲大惡不仁之人覩善謹而非
[049-012a]
之以知爲不謹不善之人天性凡同志者相
愛異志者相憎善人亦疾苦惡人惡人亦疾
苦善人真人寧解不唯唯夫古者聖賢見人
不即與其語但精觀占視其所好惡以知之
矣正以此鏡其行萬不失一善哉故夫道者
乃與皇天同骨法血脉故天道疾惡好殺故
與天爲重怨地者與德同骨法血脉故惡人
傷害與地爲大咎夫仁與聖賢同骨法血脉
故聖賢好施仁而惡奪故與聖人仁爲大仇
是故昔者聖賢深知此爲三統所案行故其
[049-012b]
制法不敢違離眞道與德仁也故天行者與
四時並力天行氣四時亦行氣相與同心故
逆四時者與天爲怨地者與五行同心並力
共養凡物未當終死而見傷害與地爲大咎
聖賢與仁同心並力故游居常尊道而貴德
倚附仁而處如人好奪而不仁與聖賢爲怨
仇故火爲心心爲聖故火常倚木而居木者
仁而有心火者有光能察是非心者聖而明
故古者大聖賢常倚仁明而處歸有道德仁
之君故吾重戒眞人以吾書付歸有道德仁
[049-013a]
明之君必且樂好吾道深知其意案而效之
與神無異吾不自譽於眞人也行之得應必
如重規合矩乃後下古之人且念吾言唯唯
行去力之勉之力學道德與仁餘者無可爲
者出此書無令藏唯唯
 右重明賢人心以解愚闇書疑者宜取訣
 於此



太平經卷之四十九
[049-0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