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七十八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象緯考一
中宮三垣
漢天文志曰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經星常宿中
外官凡一百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
宮物類之象其伏見早晚邪正存亡虚實濶陿孟康曰/伏見早
[278-1b]
晩謂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為邪存謂列宿不虧也亡/謂恒星不見虚實若天牢星實則囚多虚則開出之屬
也濶陿若三台/星相去逺近也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歴鬬食孟康/曰合
同舍也散五星有變則精散為祅星也犯五寸以内光/芒相及也陵相冒過也食星月相凌不見者則所食也
韋昭曰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為歴突掩為凌星相擊為鬭也彗孛飛流日月
薄食張晏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孛氣似彗飛流謂飛/星流星也孟康曰飛絶迹而去流光迹相連也日
月無光曰薄京房易傳曰日月赤黄為薄或曰不/交而食曰薄韋昭曰氣往廹之為薄虧毁曰食也暈適
背穴抱珥蜺孟康曰皆日旁氣也適日之將食先有/黑之變也背形如背字也穴多作鐍其
形如玉鐍也抱氣向日也珥形㸃黑也如淳曰暈讀曰/運或作虹蜺讀曰齧螮蝀謂之
表云雄為
雌為
[278-2a]
蜺凡氣在日上冠為戴在旁直對為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為抱向外為背有氣刺日為鐍鐍抉傷也迅雷
風祅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於天
者也政失於此則變見於彼猶景之象形鄉之應聲師/古
曰鄉讀/曰響是以明君覩之而寤飭身正事思其咎謝其過
則禍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晉天文志曰張衡云文曜麗乎天其動者有七日月五
星是也日者陽精之宗月者陰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
衆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列列居錯峙各有攸屬在
[278-2b]
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神其以神差有五列焉是為
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謂之北斗四布於方各七為二十
八舍日月運行厯示吉凶五緯躔次用告禍福中外之
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為星二千五
百微星之數盖萬一千五百二十庶物蠢蠢咸得繫命
不然何得總而理諸後武帝時太史令陳卓總甘石巫
咸三家所著星圖大凢二百八十三官一千四百六十
四星以為定紀今畧其昭昭者以備天官云
[278-3a]
中宫
北極紫微宫
中元北極紫微宫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
第三之宫庶子居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后宫五天樞
一云第三明者帝之居第四明/曰四庶子最小第五天之樞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
太一當門路左樞右樞夾南門兩面營衞一十五上宰
少尉兩相對少宰上輔次少輔上衞少衞次上丞後門
東邊大贊府門西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門前數陰德
[278-3b]
門裏兩黄聚尚書以次其位五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
四星五天柱大理兩星隂德邊勾陳尾指北極顛勾陳
六星六甲前天皇獨在勾陳裏五帝内座後門是華盖
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華盖形盖上連連九箇星名曰
傳舍如連丁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階左天厨階前
八星名八穀厨下五箇天棓宿天床六星左樞在内厨
兩星右樞對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疎分明六箇星文昌
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天牢六星太尊邊太陽
[278-4a]
之守四勢前一箇宰相太陽側更有三公相西邉即是
元戈一星圓天理四星斗裏暗輔星近著開陽淡一本/云文
昌之下三師名天牢六星四勢前更有二公相西偏即/是太陽一星圓天理四星斗裡暗輔星近著開陽淡
北斗之星七宿明第一主帝名樞精第二第三璇璣是
第四名權第五衡開陽搖光六七名
北極五星在紫微宫中一名天極一名北辰其紐星
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
其所而衆星共之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
[278-4b]
帝王也亦為太乙之座謂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
星庶子也北極五星最為尊也中星不明主不用事
右星不明太子憂也其第四星為后宫第五星為天
樞張衡云二星並為後宫北極五星明大則吉變動
則憂抱極樞四星曰四輔所以輔佐北樞而出度受
政也張衡云抱極之細星也為輔臣之位主贊萬機
小而明吉大明及芒角臣逼君暗則官不理天乙一
星在紫宫門右星之南天帝之神也主戰鬬知人吉
[278-5a]
凶者也太乙一星在天乙南相近亦天帝神也主使
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災害所生之國
也張衡云天乙逼閶闔外其占明而有光則隂陽和
合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太乙占與天乙畧同紫
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之北一曰紫
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一曰長
垣一曰天營一曰旗星為藩衞備藩臣也宫闕兵起
旗星直天子出自將宫中兵張衡云紫微垣十五星
[278-5b]
東藩八西藩七其東藩近閶闔門第一星為左樞第
二星為上宰第三星為少宰第四星為上輔第五星
為少輔第六星為上衞第七星為少衞第八星為少
丞其西藩近閶闔門第一星為右樞第二星為少尉
第三星為上輔第四星為少輔第五星為上衞第六
星為少衞第七星為少丞皆以明大有常則吉若盛
明則内輔盛也宫垣直而明天子將兵開則兵起西
藩開如門象名閶闔門有流星自門而出四野者當
[278-6a]
有中使銜命視其所適野而諭之也陰德二星在紫
微宫内尚書之西主施德者其占以不明為宜明則
新君踐極隋志曰尚書西二星曰陰德陽德主周急
振撫又分為二坐星矣門内東南維五星曰尚書主
納言夙夜咨謀龍作納言此之象也張衡曰八座大
臣之象其占與四輔不殊極東一星曰柱下史主左
右記君之過星明則史直辭不明反是柱史北一星
曰女史婦人之微者主傳漏故漢有侍史張衡云婦
[278-6b]
官也主記宫中之事其占與柱史同御女四星在紫
微宫内勾陳之北八十一御妻之象也其占眀則多
内寵不明則否晉志謂之女御宫天柱五星在紫微
宫門内華盖杠左旁近東垣北隅法五行主晦朔晝
夜之職明正則吉人安陰陽調不然則司厯過隋志
云建政教立圖法之府也常以朔望日垂禁令於天
柱以示百司周禮以正歳之月示法象魏此之謂也
大理二星在紫微門内次近陰德决獄之官星明則
[278-7a]
刑憲平不明則寃酷深勾陳六星在紫微宫華盖之
下隋志云後宫也大帝之正妃也大帝之常居也張
衡云大帝所居之宫也亦將軍之象也星明則吉暗
則人主惡之勾陳口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曜魄
寳主御羣靈秉萬機神圖也其星隐而不見則為災
六甲六星在紫微宫内華盖杠左旁分掌陰陽紀時
節明則陰陽和不明則寒暑易節五帝内座五星在
華盖下勾陳上斧扆之象所以備宸居者明正則吉
[278-7b]
變動則災凶隋志云客星犯紫微宫中座大臣犯主
華葢七星其杠九星合十六星在勾陳上正當大帝
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明正則吉傾動則凶傳舍九
星在華盖上近河賔客之館主胡人入中國客星守
之備姦使亦曰胡兵起内階六星在文昌北天皇之
陛也明吉傾動凶紫微東垣北維外六星曰天厨天
子百官之厨也見吉不見凶八穀八星在紫微西藩
之外五車之北其八星一主稻二主黍三主大麥四
[278-8a]
主小麥五主大豆六主小豆七主粟八主麻子明則
八穀皆成暗則不熟一星不見則八穀不登八星不
見則國人糊口天棓五星在女床東北天子先驅所
以禦難也不明則國兵起一曰主爭訟明大凶小吉
天床六星當閶闔門外主天子寢舍解息燕休之處
星正大吉君有慶傾則人主不安一云在宫門外聽
政之象也為寢舍也暗凶内厨兩星在紫微垣外西
南角主六宫之内飲食府也一云主后夫人與太子
[278-8b]
飲晏居常無咎有犯守凶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天
之六府也主集計天道一曰上將大將軍建威武次
二曰次將尚書正左右三曰貴相太常理文緒四曰
司禄司中司隸賞功進爵五曰司命司怪太史主滅
咎六曰司冦大理佐理寳所謂一者起北斗魁前近
内階者也明潤大小齊天瑞臻張衡云其占黄潤光
明萬人安大小均天瑞降青黑細微多所害搖動移
徙大臣憂金火守入兵興孛犯國亂一曰文昌動則
[278-9a]
三公受誅后崩災福與三公同三公三星在北斗柄
東又三公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空司徒之象
主爕理陰陽弼君機務其星移徙不吉居常安金火
守之三公有凶隋志曰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皆曰
三公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太尊一星在中
台之北貴戚也巫咸云聖公之象居常為定不見則
凶金犯守為災貴賤將敗者也天牢六星在北斗魁
下貴人之牢也主愆過禁暴淫與貫索同占太陽守
[278-9b]
一星在相西大將大臣之象也主戒不虞設武備也
非其常兵起明吉暗凶移徙大臣誅勢四星在太陽
西北刑餘人而用事者也不明吉明即閹官擅權相
一星在北斗南隋志曰相者總領百官而掌邦教以
佐帝王安邦國集衆事也明吉元戈一星在招搖北
一曰天戈也芒角大而動則四夷兵起其占與梗河
相類北斗魁中四黒星為貴人之牢曰天理明及搖
動與有星者為貴人下獄北斗七星輔一星在太微
[278-10a]
北七政之樞機陰陽之本元也故運乎天中而臨制
四方以建四時而均五行也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
為玉衡又象號令之主又為帝車取乎運動之義也
又魁第一星曰天樞二曰璇三曰璣四曰權五曰玉
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樞
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玉衡為音開陽為律搖
光為星石氏云第一曰正星主陽德天子之象也二
曰法星主陰刑女主之位也三曰令星主禍害也四
[278-10b]
曰伐星主天理伐無道五曰殺星主中央助四旁殺
有罪六曰危星主天倉五穀七曰部星亦曰應星主
兵又云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
木七主金又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吳五主
趙六主燕七主齊輔星附乎開陽所以佐斗成功也
又曰主危正矯不平又曰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則
國昌不明則國殃斗旁欲多星則安斗中少星則人
怨上天下多訟法者無星二十日有輔星明而斗不
[278-11a]
明臣强主弱斗明輔不明主强臣弱也杓南三星及
魁第一星皆曰三公宣德化調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張衡云若廣營宫室妄鑿山陵則第二星不明或變
色若不愛百姓聚興征役則第三星不明或變色若
發號令不明四時不明天道則第四星不明或變色
若廢正樂務淫聲則第五星不明或變色若不勸農
桑不務稼穡峻法濫刑退賢傷政則第六星不明或
變色若不撫四方不安夷夏則第七星不明或變色
[278-11b]
凡日月暈連環及斗月暈及搖動兵起其傍側中小
星多則天下不安人多怨一云小星多則天下安不
然則國人散五曜及客星守入皆凶孛彗尤甚也
右夾漈鄭氏作通志天文略言漢晉諸志所載諸
星名數災祥叢雜難舉惟隋丹元子作歩天歌句
中有圖言下見象或豐或約無餘無失故特取其
歌而於歌之後採諸家之言以備之今所載其前
則丹元子歌也後則夾漈所取諸志以釋之者也
[278-12a]
其説亦略備矣然宋史志所載近代諸儒之説則
考訂尤詳故又摭其所未備者附見各叚之末云
宋兩朝天文志舊説皆以紐星正樞機後祖暅之立
儀測之洎皇祐中以銅儀管候之其不動處猶在樞
星之末一度餘
朱子語録曰北辰乃天之北極天如水車北辰乃
軸處水車動而軸未嘗動 又曰北辰是那中間
無星處些子不動是天之樞紐北辰無星縁人要
[278-12b]
取此為極不可無箇記認所以就其旁取一小星
謂之極星問極星動否曰極星也動只是近那辰
後雖動而不覺今人以管去窺那極星見其動來
動去只在管裡面不動出去向來人説北極便是
北辰皆只説北極不動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
極只在北辰邊頭而極星依舊動
宋兩朝天文志太子星去北極十五度入心宿三度
四輔四星去天樞各四度 勾陳六星去極六度
[278-13a]
半入壁宿五度 天皇大帝星去極八度半入室宿
十一度 華盖七星杠九星距中大星去極二十六
度入婁宿四度 五帝内座五星距中大星去極十
二度半入室宿六度 六甲六星距南星去極一十
五度入奎宿四度 御女四星距西南星去極一十
三度半入奎宿一度 天柱五星距東南星去極十
三度半入危宿初度 尚書五星距西南星去極一
十九度入尾宿十四度 柱下史一星去極十八度
[278-13b]
入斗宿十三度 女史一星去極十七度半入斗宿
二度 陰德二星距東星去極十九度入房宿二度
大理二星距東星去極二十三度半入心宿五度
天床六星距西南星去極二十二度入氐宿二度
半 紫微垣十五星其左驂樞去極二十七度半入
房宿一度 右驂樞去極二十一度入亢宿八度
天乙一星去極二十度半入亢宿一度半 太乙一
星去極二十一度入亢宿一度 内厨二星距西南
[278-14a]
星去極十九度半入軫宿十一度 天厨六星距大
星去極二十四度入井宿二十二度 内階六星距
西南星去極二十三度入井宿二十六度 八穀八
星距西南星去極三十一度半入畢宿三度 傳舍
九星距西第四星去極二十八度半入胃宿五度
閣道六星距南星去極四十八度入奎宿四度半
䇿一星去極三十三度半入壁宿五度 鈎九星距
大星去極二十四度入危宿初度 扶筐七星距南
[278-14b]
第一星去極三十二度半入斗宿六度 北斗七星
天樞去極二十三度半入張宿十度搖光去極三十
五度入角宿九度 輔一星去極三十度入角宿三
度 天理四星距東南星去極二十八度入翼宿九
度 三公三星距東星去極三十五度少入角宿六
度 三師三星距西星去極二十一度入張宿初度
半 文昌六星距西南星去極三十四度半入桞宿
二度半 天牢六星距西北星去極二十八度半入
[278-15a]
張宿六度 天相一星去極三十三度入軫宿四度
勢四星去極三十一度入翼宿二度 天槍三星
距大星去極三十二度半入氐宿初度 天棓五星
距南星去極四十四度入箕宿三度
先公曰古今志天文者述天官星之名義大略皆
同兩朝志亦出入晉隋二史但此能言其去極若
干度某宿若干度為異耳
宋中興天文志坎正北方也北極不於坎乾而於艮
[278-15b]
丑以艮東北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作厯者逆
推而上之以至於數千百載必得日月合璧五星連
珠於建牛之次然後用之為厯元謂建牛艮丑分野
萬物成終成始之地也故北極則居其方為天之極
而七政則㑹其分為厯之元當七政㑹其分之時亦
必纒運適當其方次天道自然知者鮮矣此其辨之
一曰北極第二星最赤明者星圖謂之帝而勾陳口
中又為天皇大帝非是按巫咸通元經寳鏡圖北極
[278-16a]
五星勾陳六星在紫極宫中柰宮一而帝二也此當
辨曰賈逵張衡蔡邕王蕃陸績皆以紐星為不動處
晉志謂北辰為最尊者是也孔子曰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衆星共之言於天象為至尊是於五星為第一
而志反以第五倒置之甚此當辨夫不以紐星之居
其所衆星共者為帝而以從極之赤明者為帝則異
乎吾孔子所云此當辨北辰一星不為帝而指勾陳
口中星為天皇大帝豈居其所非大而不居其所為
[278-16b]
大乎口中一星即大帝之座不當遂指為天皇大帝
遂以為耀魄寳此當辨志曰北極五星其紐星天之
樞也第一星主月太子也第二星主日帝王也亦太
乙之座謂最赤明者也第三星主五星庶子也非是
按大象列星圖亦以一為太子二為帝王三為庶子
而餘星則以為後宮乾象新書所載傳言亦以一主
月為太子二主日為帝王而三則以為主五行四則
以為主諸王五則以為主庶子核其説皆非是而未
[278-17a]
暇辨所辨者日月五星各分所主而非其義也藉令
必有所主則主者惟帝耳太子何得分主月庶子又
何得分主五星而帝乃獨主日乎此當辨天官書前
漢志及春秋合誠圖曰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乙
常居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勾四星末大星正妃
餘三星後宮之屬也孝經援神契曰辰極横后妃四
星從端大妃光明二説大略相類然考之經觀之象
則指三星為三公固不可而又以三星為子屬尤不
[278-17b]
可且既以為三公又以為子屬何自二其説乎子屬
即旁二星耳太子一庶子一豈又有子屬乎宫南三
星曰三公内座杓南三星及魁上三星曰三公三孤
後豈此又有三公乎所謂後勾四星勾曲抱極志謂
四輔星也則言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宫之屬者與
言后妃四星從端大妃光明者皆非是此當辨夫以
四輔末大星為妃者固非是而志則曰勾陳後宫也
大帝之正妃也亦非是勾陳實主六軍大司馬巫咸
[278-18a]
曰主天子䕶軍即不當以為後宫又不當以為正妃
此當辨曰然則北極五星之辨如何聞之師云天樞
紐星在四輔中者是為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寳此
是也而彼所指勾陳中一星為耀魄寳者非也故初
一曰帝次二曰后次三曰妃次四曰太子乃其赤明
者也次五曰庶子因知中宫帝當以孔子所稱北辰
為据其精北極星其神耀魄寶太公望閎夭書不誣
此其辨之二
[278-18b]
又曰極星之在紫垣萬神所宗七曜三垣二十八宿
衆星所拱是北極為天文之正中而自唐以來厯家
以儀象考測則中國南北極之正實去極星之北一
度有半此盖中原地勢之度數也
中興更造渾儀而太史局令丁師仁言臨安府地勢
向南於北辰極高下當量行移易局官呂璨言渾天
無量行更易之制若用於臨安與天參合移之他往
必有差忒於此罷議後十餘年邵諤鑄儀則果用臨
[278-19a]
安北極高下為之以今清臺儀校之實去極星四度
有奇焉若列星諸宿去極之度數與赤道之逺近則
清臺一遵皇祐所測無所更易舊史已具兹不復言
太微宫
上元太微宫昭昭列象在蒼穹端門只是門之中左右
執法門西東門首皂衣一謁者以次即是烏三公三黑
九卿公背傍五黑諸侯卿後行四箇門西主軒屏五帝
内座於中正幸臣太子并從官烏列帝後從東定郎將
[278-19b]
虎賁居左右常陳郎位居其後常陳七星不相誤郎位
陳東一十五兩面宫垣十星布左右執法是其數宫外
明堂布政宫三箇靈䑓候雲雨少微四星西南隅長垣
雙雙微西居北門西外接三台與垣相對無兵災
太微垣十星在翼軫北張衡云天子之宮庭五帝之
座十二諸侯府也其外蕃九卿也一曰軒轅為權太
微為衡衡主平也隋志云又為天庭理法平辭監升
授德列宿受符諸神考節舒情稽疑也南蕃中二星
[278-20a]
間曰端門東曰左執法廷尉之象也西曰右執法御
史大夫之象也執法所以舉刺凶奸者也左執法之
東左掖門也右執法之西右掖門也東蕃四星南第
一曰上相其北東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
華東門也第三星曰次將其北東太陰門也第四星
曰上將所謂四輔也西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將其
北西太陽門也第二星曰次將其北中華西門也第
三星曰次相其北西太陰門也第四星曰上相亦四
[278-20b]
輔也東西蕃有芒及動搖者諸侯謀天子也執法移
則刑罰尤急月五星入太微軌道吉其所犯中座成
刑謁者一星在太微内在執法東北主贊賔客也不
見外國不賔服謁者東北三星曰三公内座朝㑹之
所居也張衡云以輔弼帝者其名與夹斗三公同三
公北三星曰九卿内座主治萬事與天紀同占九卿
西五星曰内五諸侯内侍天子不之國也辟雍之禮
得則太微諸侯明屏四星在端門内帝座南近右執
[278-21a]
法屏所以擁蔽帝庭也執法主刺舉星明潤則君臣
有禮黄帝内座一星在太微中含樞紐之神也天子
動得天度止得地意從容中道則太微五帝之座明
以光黄帝座不明人主當求賢士以輔治不然則奪
勢又曰太微五帝座小弱青黒天子國亡四帝内座
四星夾黄帝座東方星蒼帝靈威仰之神也南方星
赤帝赤熛怒之神也西方星白帝白招矩之神也北
方星黑帝叶光紀之神也張衡云五帝同明而光則
[278-21b]
天下歸心不然則失位金火水入太微若順入軌道
伺其出之所守之分則為天子所誅也帝座東北一
星曰幸臣主親愛臣明則幸臣用事微細吉太子一
星在幸臣西五帝座北儲貳之星明而潤則太子賢
不然則否金火守入太子不廢則為簒逆之事從官
一星在太子西北主從官不見則帝不安如常則吉
郎將一星在郎位東北所以為武衞張衡云今左右
中郎將是也大明芒角將恐不可當也虎賁一星在
[278-22a]
太微西蕃之外上相之西下台之南靜室旄頭之騎
官也張衡云主侍從之武臣也與車騎同占常陳七
星如畢狀在郎位北天子宿衞虎賁之士以設强毅
也星搖動天子自出明則武兵用微則兵弱郎位十
五星又云二十四星在帝座東北一曰依烏郎位也
周官之元士漢官之光禄中散騎諌議議郎三署郎
中是其職也張衡云今之尚書郎也欲其大小相均
光潤有常吉隋志郎位主守衞也其星明大臣有刼
[278-22b]
主又曰客犯上其星不具后死幸臣誅客星入之大
臣為亂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天子布政之宫
也明吉暗凶明堂西三星曰靈臺主觀雲物察符瑞
候災變也占與司怪同少微長垣二座星已釋在張
星之次矣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招搖太微
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天曰三台主開德宣符也
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為司命主夀次二星對軒轅
曰中台為司中主宗室東二星抵太微曰下台為司
[278-23a]
禄主兵所以昭德塞違也又曰三台為天階太乙躡
以上下一曰泰階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
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士
下星為庶人所以和陰陽而理萬物也其星有變各
以所主占之君臣和集如其常度張衡云色齊明而
行列相類則君臣和法令平不齊為乖度金火守入
兵起彗孛尤甚也
宋兩朝天文志太微十星右執法去極八十四度入
[278-23b]
翼宿十二度半左執法去極八十六度入軫宿初度
半 謁者一星去極八十三度入軫宿一度 三公
三星距東星去極八十四度半入軫六度 九卿三
星距西北星去極七十五度入軫七度 内五諸侯
五星距西星去極七十度入軫一度 五帝座五星
距中大星去極七十一度半入翼十一度 屏四星
距西南星去極八十度入翼十度 太子一星去極
六十六度半入翼十一度半 從官一星去極六十
[278-24a]
四度半入翼八度半 幸臣一星去極六十六度半
入翼十五度 郎位十五星距西南星去極六十度
入翼十八度 郎將一星去極四十七度半入軫十
一度 常陳七星距東星去極五十一度半入軫初
度 虎賁一星去極六十二度少入翼二度
宋中興天文志曰太微垣有五帝座五帝内座又列
乎紫宮何也曰五帝常居在太微而入覲乎紫宮故
有内座也然則五帝何帝也此志所謂靈威仰赤熛
[278-24b]
怒含樞紐白招矩叶光紀之神也有天皇矣而又有
五帝何也五帝在天主五行在地主五嶽分方主事
以輔天皇者昔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斯北極紫微
中宫天皇大帝也而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則
宫南太微五帝也此月令明堂所以分五宫祀五帝
也
天市垣
下元一宫名天市兩扇垣牆二十二當門六角黒市樓
[278-25a]
門左兩星是車肆兩箇宗正四宗人宗星一雙亦依次
帛度兩星屠肆前候星還在帝座邊帝座一星常光明
四箇微茫宦者星以次兩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
斗是五星斛是四垣北九箇貫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紀恰似七公形數著分明多兩星紀北三星名女牀
此座還依織女傍三光之象無相侵二十八宿隨其隂
水火木土并與金以次别有五行吟
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心東北主權衡主聚衆一曰
[278-25b]
天旗庭主斬戮之事也市中星衆潤澤則嵗實星希
則嵗虚熒惑守之戮不忠之臣又曰若怒角守之者
臣殺主彗星出為徙市易都客星入之兵大起出之
有貴䘮張衡云天市明則市利急商人無利忽暗則
反是市樓六星在市中臨箕星之上主司闤闠明則
吉暗則市利不理也隋志市樓者市府也主市價律
度其陽為金錢其陰為珠玉變見各以所主占之車
肆二星在天市垣南門之内主車駕不明則國車盡
[278-26a]
行隋志主衆賈之區宗正二星在帝座東南宗大夫
也彗星守之若失色宗正有事客星守動則天子親
屬有變又曰客星守之貴人死又曰宗正明則宗室
有秩暗則國家凶宗人四星在宗正東主録親疎享
祀如綺而明正族人有序宗星二星在宗人東北候
星之東宗室之象帝輔血脉之臣也客星守之宗人
不和帛度二星在宗室星東北主度量明則尺量平
商人不欺暗則否屠肆二星在帛度東北主烹宰明
[278-26b]
大則肆中多宰殺候一星在帝座東北主伺陰陽也
明大則輔臣强四夷開候細微則國安亡則主失位
移則主不安居常則吉帝座一星在天市中候星西
天庭也光而潤則天子吉威令行微細凶大人當之
或云暗則大人不正張衡云帝座者帝王之座帝座
有五一座在紫微宫一座在大角一座在心中一座
在天市垣一座在太微宫咸云帝座一曰神農所居
不見則大人當其咎宦者四星在帝座西南帝傍之
[278-27a]
閹人也星微則吉明則凶非其常宦者有憂其占與
勢星同列肆二星在斛西北主寳玉之貨移徙則列
肆不安火守入兵大起斗五星在宦者西南主平量
覆則嵗熟仰則大饑明暗與帛度同斛四星在市樓
北亦曰天斛主量者也占與斗同貫索九星在七公
前一曰連索一曰連營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强也
牢口一星為門欲其開也九星皆明天下獄煩七星
見小赦五星見大赦動則斧鑕用中空則更元漢志
[278-27b]
云十五星張衡云貫索開有赦不見則形獄簡若閉
口及星入牢中有繫死者常以午子夜候之一星不
見則有小喜二星不見賜禄三星不見人主德令行
且赦若客星出視其小大大有大赦小有小赦或云
貫索為賤人之牢一星芒有喜事二星芒賜爵禄三
星芒有赦門閉牢中多死水犯災火犯米貴七公七
星在招搖東天之相也三公之象張衡云七公横列
貫索之口主執法列善惡之官也星齊正則國法平
[278-28a]
差戾則獄多寃酷或云星入河米貴火犯之兵起天
紀九星在貫索東九卿也為九河主萬事之紀理寃
訟也明則天下多詞訟亡則政理壞國紀亂散絶則
地震山崩女床三星在天紀之北為後宫御女主女
事明則宫人恣意常則無咎
宋兩朝天文志天市垣二十二星東西列各十一星
其東垣南第一星曰宋第二星曰南海第三星曰燕
第四星曰東海第五星曰徐第六星曰吳越第七星
[278-28b]
曰齊第八星曰中山第九星曰九河第十星曰趙第
十一星曰魏其西垣第一星曰韓第二星曰楚第三
星曰梁第四星曰巴第五星曰蜀第六星曰秦第七
星曰周第八星曰鄭第九星曰晉第十星曰河間第
十一星曰河中 東垣南第一星宋去極一百五度
半入危宿七度 西垣第一星韓去極九十八度半
入心宿五度 市樓一星距東南星去極九十八度
入尾宿十二度 車肆二星距西大星去極一百度
[278-29a]
入尾宿三度 斛四星距西南星去極八十七度半
入尾宿三度 列肆二星距東星去極八十六度入
心宿三度半 帝座一星去極七十五度入尾十度
候一星去極七十八度半入尾十六度 宦者四
星距南星去極七十六度半入尾九度半 斗五星
距東大星去極七十九度入尾六度半 宗正二星
距北星去極八十五度半入尾十六度 宗人四星
距大星去極八十六度入箕一度 宗室二星距北
[278-29b]
大星去極八十度半入箕五度 帛度二星距西星
去極六十九度少入箕三度 屠肆二星距西星去
極六十八度半入箕宿三度
宋中興天文志天市垣中一星明大者謂之帝座帝
座東北一星為后舊誤作候西南三星為妃舊失其
位妃北一星在帝右后北一星在帝左是為左右常
侍妃南四星為宦寺宦寺南一星為閽人閽人南四
星為内屏此其别也而舊乃以右常侍一星及妃三
[278-30a]
星為宦者又以宦寺閽人合五星為斗又以内屏四
星為斛皆誤也
又曰凢三垣紫宫在中天市在紫宫之東北太微在
紫宮之東南而大角在紫宫之正東故天市在大角
左太微在大角右大角一星晉隋志雜之衆星中謂
之天王座其説不同司馬遷云大角者天王帝廷其
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柄所
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雖於衆星中頗表而出之
[278-30b]
亦未為得也故凢曰天王座曰天王帝廷曰直斗柄
所指以建時節皆非是
文獻通考卷二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