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八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經籍考四十五
子農家/
漢藝文志曰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榖勸
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
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聖王欲
[218-1b]
使君臣並耕誖上下之序
宋三朝藝文志歲時者本於敬授平秩之義殖物寳
貨著譜録者亦佐助衣食之源故咸見於此
陳氏曰農家者流勤耕桑以足衣食神農之言許
行學之漢世野老之書不傳於後而唐志著録雜
以歲時月令及相牛馬諸書是猶薄有關於農者
至於錢譜相貝鷹鶴之屬於農何預焉今既多從
其類而花果栽植之事猶以農圃一體附見於此
[218-2a]
其實則浮末之病農者也
漢志九家一百一十四部
隋志五部一十九卷
唐志十九家二十六部二百三十五卷
宋三朝志三十二部二百一十三卷
宋兩朝志十二部四十七卷
宋四朝志一十九部三十三卷
宋中興志六十四家六十九部一百四十八卷
[218-2b]
齊民要術十卷
鼂氏曰元魏賈思勰撰記民俗歲時治生種蒔之
事凡九十二篇農家者本出於神農氏之學仲尼
既稱禮義信足以化民焉用稼以誚樊須而告曾
參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為庶人之孝言非不同
意者以躬稼非治國之術乃一身之任也然則仕
之倦游者詎可不知乎故今所取皆種藝之書也
前世録史部中有歲時子部中有農事兩類實不
[218-3a]
可分今合之農家又以錢譜寘其間今以其不類
移附類書
陳氏曰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
其曰治生之道不仕則農蓋名言也
巽岩李氏序孫氏齊民要術音義解釋曰賈思勰
著此書專主民事又旁摭異聞多可觀在農家最
嶤然出其類而近世學者忽焉第竒字錯見徃徃
艱讀今運使秘丞孫公為之音義解釋略備其正
[218-3b]
名辨物蓋與揚雄郭璞相上下不但借助於思勰
也此書李淳風嘗演之淳風書遽亡韓諤又撮思
勰所記别著四時纂要五卷本朝天禧四年詔並
刻二書以賜勸農使者然其書與律令俱藏衆弗
得習市人輙抄要術之淺近者摹印相師用才一
二此有志於民者所當惜也今公幸以稽古餘力
悉發其隠盍併刻焉豈惟决疑紏繆有益學者抑
使斯民日用知所本末更被天禧遺澤不亦可乎
[218-4a]
四時纂要五卷
鼂氏曰唐韓諤撰諤徧閲農書取廣雅爾雅定土
產取月令家令叙時宜採氾勝種樹之書掇崔寔
試榖之法兼刪韋氏目錄齊民要術編成
陳氏曰雖時令之書然皆為農事也
山居要術三卷
陳氏曰稱王撰館閣書目作王旻皆莫知何時
人也
[218-4b]
蠶書二卷
陳氏曰孫光憲撰光憲事迹見小説類
秦少游蠶書
見少游淮海集第六卷序略曰予閒居婦善蠶從
婦論蠶作蠶書考之禹貢揚梁幽雍不貢繭物兗
篚織文徐篚元纎縞荆篚元纁璣組豫篚纎纊青
篚檿絲皆繭物也而桑土既蠶獨言於兗然則九
州蠶事兗為最乎子游濟河之間見蠶者豫事時
[218-5a]
作一婦不蠶比屋詈之故知兗人可為蠶師今予
所書有與呉中蠶家不同者皆得之兗人也
禾譜五卷
陳氏曰宣德郎温陵曾安止移忠撰東坡所為賦
秧馬歌也謂禾譜文既温雅事亦詳實惜其不譜
農器故以此歌附之安止熙寜進士嘗為彭澤令
農器譜三卷 續二卷
陳氏曰耒陽令曾之謹撰安止之姪孫也追述東
[218-5b]
坡作歌之意為此編周益公為之序陸務觀亦作
詩題其後
周平園序曰紹聖初元蘇文忠公軾南遷過太和
邑人宣德郎致仕曾公安止獻所著禾譜文忠美
其温雅詳實為作秧馬歌又惜不譜農器時曾公
已喪明不暇為也後百餘年其姪孫耒陽令之謹
始續成之凡耒耜耨鎛車戽蓑笠銍刈篠簣杵臼
斗斛釡甑倉庾厥類惟十附以雜記勒成三卷皆
[218-6a]
考之經傳參合今制無不備者是可補伯祖之書
成蘇公之志矣其序牛犂蓋一編之管轄予嘗學
稼因演其説山海經曰后稷之孫叔均始作牛耕
世以為起於三代予謂不然牛若常在畎畝武王
平定天下胡不歸之三農而放之桃林之野乎故
周禮祭牛之外以享賔駕車犒師而已未及耕也
不然牽以蹊田正使藉稻何足為異乃設奪而罪
之之喻邪在詩有云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
[218-6b]
耘徂隰徂畛又曰有略其耜俶載南畝以明竭作
於春皆人力也至於穫之積之如墉如櫛然後殺
時犉牡有捄其角以為社稷之報若使之耕曾不
如迎猫迎虎列於蜡祭乎厥後王弼傳易以為稼
穡之資宋景文公祁闢之曰古者牛惟服車書肇
牽車牛易服牛乘馬漢趙過始教牛耕蓋本賈思
勰齊民要術子謂輔嗣固失矣賈氏及景文亦未
為得也按論語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
[218-7a]
欲勿用山川其舍諸此聖人格言也蓋犂田之牛
純雜牝牡皆可祭牛則非純非牡不可故曰騂且
角也注疏乃以犂為雜色騂為赤純色角為周正
近世諸儒並從此義今觀周禮牧人時祀牲必用
牷牷純色也外祭毁事用尨尨雜色也是則純雜
之辨也封人設其楅衡魯頌夏而楅衡白牡騂剛
是則言角之意也竊疑犂起於春秋之間故孔子
有犂牛之言而弟子冉耕亦字伯牛彼禮記呂氏
[218-7b]
月令季冬出土牛示農耕早晩賈誼新書劉向新
序俱載鄒穆公曰百姓飽牛而耕暴背而耘大率
在秦漢之際何待趙過過特教人耦犂共二牛費
省而功倍爾易傳出於魏晉第見牛耕不復考其
初而賈公彥考工正義遂謂起於後漢其失尤甚
農書三卷
陳氏曰稱西山隠居全眞子陳雱撰未詳何人其
書曰田曰牛曰蠶洪慶善為之後序
[218-8a]
耕桑治生要偹二卷
陳氏曰宣教郎通判横州何先覺撰紹興癸酉序
耕織圖一卷
陳氏曰於潛令鄞樓璹玉撰攻媿參政之伯父也
竹譜一卷
鼂氏曰戴凱之撰凱之字慶預武昌人裒輯竹事
四字一讀有韻類賦頌李邯鄲云未詳何代人
筍譜二卷
[218-8b]
鼂氏曰皇朝僧惠崇撰
陳氏曰僧贊寜撰
續酒譜十卷
鼂氏曰唐鄭遨雲叟撰纂輯古今酒事以續王績
之書
酒譜一卷
陳氏曰汶上竇苹子野撰其人即著唐書音訓者
北山酒經三卷
[218-9a]
陳氏曰不知撰人
茶經三卷
鼂氏曰唐太子文學陸羽鴻漸撰載產茶之地造
作器具古今故事分十門
陳氏曰羽自號竟陵子又號桑苧翁
顧渚山記二卷
鼂氏曰陸羽撰羽與皎然朱放軰論茶以顧渚為
第一顧渚山在湖州呉王夫差顧望欲以為都故
[218-9b]
以名山
煎茶水記一卷
鼂氏曰唐張又新撰其所嘗水凡二十種因第其
味之優劣
陳氏曰唐涪州刺史張又新撰本刑部侍郎劉伯
芻稱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又新復言得李季卿
所筆陸鴻漸水品凡二十歐公大明水記嘗辨之
今亦載卷末余足跡所至不廣於水品僅嘗三四
[218-10a]
若惠山泉甘美置之第二不忝特未知康王谷水
何如爾其次呉松第四橋水亦不惡虎邱劍池殊
未佳而在第四已不可曉至於雪水清甘絶佳而
居其末尤不可曉也大抵水活而後宜茶活而不
清潔猶不宜故浮泉石池漫流者為上為其活且
潔也若夫天一生水烝為雲雨水之活且潔者何
以過此余嘗用淨器承雨水試以烹煎不減雪水
故知又新之説妄也
[218-10b]
茶譜一卷
鼂氏曰偽蜀燕文錫撰記茶故事其後附以唐人
詩文
建安茶録三卷
鼂氏曰皇朝丁謂撰建州硏膏茶起於南唐太平
興國中始進御謂咸平中為閩漕監督州吏創造
規模精緻嚴謹録其團焙之數圖繪器具及叙採
製入貢法式盧仝譏陽羡貢茶有安知百萬億蒼
[218-11a]
生墜在顚崖受辛苦之句余於謂亦云
北苑拾遺一卷
鼂氏曰皇朝劉异撰北苑建安地名茶為天下最
异慶歴初在呉興採新聞附於丁謂茶録之末其
書言滌磨調品之器甚備以補謂之遺也
補茶經一卷 又一卷
鼂氏曰皇朝周絳撰絳祥符初知建州以陸羽茶
經不載建安故補之又一本有陳龜注丁謂以為
[218-11b]
茶佳不假水之助絳則載諸名水云
試茶録二卷
鼂氏曰皇朝蔡襄君謨撰襄皇祐中修注仁宗嘗
面諭云昨卿所進龍茶甚精襄退而記其烹試之
法成書二卷進御世傳歐公聞君謨進小團茶驚
曰君謨士人何故如此
東溪試茶録一卷
鼂氏曰皇朝朱子安集拾丁蔡之遺東溪亦建安
[218-12a]
地名其序謂七閩至國朝草木之異則產臈茶荔
子人物之秀則產狀頭宰相皆前代所未有以時
而顯可謂美矣然其草木厚味難多食其人物多
智難獨任亦地氣之異云
吕惠卿建安茶記一卷
鼂氏曰皇朝吕惠卿撰
聖宋茶論一卷
鼂氏曰右徽宗御製
[218-12b]
茶雜文一卷
鼂氏曰集古今詩文及茶者
北苑總録十二卷
陳氏曰興化軍判官曾伉録茶經諸書而益以詩
歌二卷
茶山節對一卷
陳氏曰攝衢州長史蔡宗顔撰
宣和北苑貢茶録一卷
[218-13a]
陳氏曰建陽熊蕃叔茂撰其子克義益寫其形製
而傳之
北苑别録一卷
陳氏曰趙汝礪撰
品茶要録一卷
陳氏曰建安黄儒道父撰元祐中東坡嘗䟦其後
荔枝譜一卷 荔枝故事一卷
鼂氏曰皇朝蔡襄記建安荔枝味之品第凡三十
[218-13b]
餘種古今故事
陳氏曰君謨為此書且書而刻之與牡丹記並行
閩無佳石以板刋歲久地又温皆蠧朽至今猶藏
其家而字多不完可惜也
增城荔枝譜一卷
陳氏曰無名氏其序言福唐人熙寜九年承乏增
城多植荔枝蓋非嶠南之大山實類吾鄉之晩熟
搜境内所出得百餘種其初亦得閩中佳種植之
[218-14a]
故為是譜
四時栽接花果圖一卷
陳氏曰無名氏
桐譜一卷
陳氏曰銅陵逸民陳翥撰皇祐元年序
何首烏傳一卷
陳氏曰初見唐李翺集今後人增廣之耳
海棠記一卷
[218-14b]
陳氏曰呉人沈立撰
橘錄一卷
陳氏曰知温州延安韓彥直子温撰世忠長子也
菊譜一卷
陳氏曰史正志志道撰孝宗朝為發運使者也
范村梅菊譜二卷
陳氏曰范成大至能撰有園在居第之側號范村
糖霜譜一卷
[218-15a]
陳氏曰遂寜王灼晦叔撰言四方所產遂寜為冠
灼自號頤堂
蟹譜二卷
陳氏曰稱怪山𫝊肱子翼撰嘉祐四年序怪山者
越之飛來山也
蟹略四卷
陳氏曰高似孫續古撰
越中牡丹花二卷
[218-15b]
陳氏曰僧仲林撰其序言越之所好尚惟牡丹其
絶麗者三十二種始乎郡齋豪家名族梵宇道宫
池臺水榭植之無間來賞花者不間親踈謂之
花局澤國此月多有輕雲微雨謂之養花天里語
曰彈琴種花陪酒陪歌末稱丙戌歲八月十五日
移花日序丙戌者當是雍熙三年也越在國初繁
富如此殆不減洛中今民貧至骨種花之風遂絶
何今昔之異邪其故有二一者鏡湖為田歲多不
[218-16a]
登二者和買白著數倍常賦勢不得不貧也
牡丹譜一卷
鼂氏曰歐陽修撰初調洛陽從事見其俗重牡丹
因著花品凡三篇
陳氏曰蔡君謨書之盛行於世
冀王宫花品一卷
陳氏曰題景祐元年滄州觀察使記以五十種分
為三等九品而潛溪緋平頭紫居正一品姚黄反
[218-16b]
居其下此不可曉也
呉中花品一卷
陳氏曰慶歴乙酉趙郡李英述皆出洛陽花品之
外者以今日呉中論之雖曰植花未能如承平之
盛也
花譜二卷
陳氏曰滎陽張峋子堅撰以花有千葉多葉黄紅
紫白之别類以為譜凡千葉五十八品多葉六十
[218-17a]
二品又以芍藥附其末峋與其弟㟭子望同登進
士第㟭嘗從邵康節學
牡丹芍藥花品七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録歐公及仲林等諸家牡丹譜
孔常甫芍藥譜共為一篇
洛陽貴尚録一卷
陳氏曰殿中丞新安邱濬道源撰專為牡丹作也
其書援引該博而迂怪不經濬天聖五年進士通
[218-17b]
數知未來壽八十一及歛衣空人以為尸解新安
志云爾
芍藥譜一卷
陳氏曰中書舍人清江劉攽貢甫撰
芍藥圖序一卷
陳氏曰待制新淦孔武仲常甫撰
芍藥譜一卷
陳氏曰知江都縣王觀通叟撰三家皆述維揚所
[218-18a]
産花之盛
[218-18b]
文獻通考卷二百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