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經籍考六十
集别集/
李文公集十八卷
鼂氏曰唐李翺習之也涼武昭王之後貞元十四
年進士調校書郎知制誥㑹昌初終山南東道節
[233-1b]
度使翺性峭鯁議論無所屈仕不得顯官怫鬱無
所發從韓愈為文詞致渾厚見推當時集皆雜文
無歌詩前有蘇舜欽序云唐之文章稱韓柳翺文
雖詞不逮韓而理過於柳
陳氏曰蜀本分二十卷集中無詩獨有戲贈一篇
拙甚非其作也習之為文源委於退之但才氣不
能及耳
石林葉氏曰李習之文辭髙古幾可追配韓退之
[233-2a]
然不長於作詩故集中無傳今惟傳燈録載其贈
藥山僧一篇云鍊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
經我來欲問西來意雲在青天水在瓶氣格與其
文全不相類韓退之逺游聫句亦記其一聫云前
之詎灼灼此去信悠悠終篇不再見或云退之以
其不工却之使不復與也
白樂天長慶集七十一卷
鼂氏曰唐白居易樂天也唐史云太原人居易詩
[233-2b]
中自序生於鄭州滎陽貞元十七年進士中㧞萃
科元和初制策一等調盩厔尉入翰林為學士太
和初遷刑部侍郎㑹昌初以刑部尚書致仕居易
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諷得失及其多
更下偶俗好當時士人争傳雞林賈國相率篇易
一金與元微之酬唱故號元白與劉禹錫齊名號
劉白在杭州自類詩藳分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
類前集五十卷有元稹序後集二十卷自為序紀
[233-3a]
又有續後集五卷今亡三卷予嘗謂樂天進退以
義風流髙矣與劉禹錫游人謂之劉白而不陷入
司馬黨中與元稹逰人謂之元白而不䧟北司黨
中又與楊虞卿為姻家而不䧟牛李黨中鳴呼叔
世有如斯人之彷彿者乎獨集後載聞李崖州貶
三絶句其言淺俗似幸其禍敗者余固疑非樂天
之語及以編年書考之崖州貶時樂天歿將踰年
或曰浮屠某作也
[233-3b]
陳氏曰長慶集五十卷元微之為序後集二十卷
自為序今又續後集五卷自為記前後七十五卷
時會昌五年也墓誌乃云集前後七十卷當時預
為誌時未有續後集今本七十一卷蘇本蜀本編
次亦不同又有外集一卷往往皆非樂天自記之
舊矣年譜維揚李璜德邵所作樓大防參政得之
以遺吳郡守李伯珍諫議刻之余嘗病其疎畧牴
牾且號為年譜而不繫年乃别為新譜刋附集首
[233-4a]
白集年譜一卷
陳氏曰知忠州漢嘉何友諒以居易舊治既刋其
文集又作年譜刋之集首始余為譜既成妹夫王
栐叔永守忠録寄之則忠已有此譜視余譜畧詳
互見亦各有發明其辯李崖州三絶非樂天作及
載鼂子止之語謂與楊虞卿為姻家與牛僧孺為
師生而不陷牛李黨中與余暗合因並存之詳見
新譜末章
[233-4b]
潁濵蘓氏曰士雖不遇如樂天入為從官以諌諍
顯出為牧守以循良稱歸老泉石憂患不及其身
而文詞足以名世可以老死而無憾矣又曰樂天
毎閑冷衰病發於咏嘆輒以公卿投荒僇死不獲
其終者自解余亦鄙之至其聞文饒謪朱崖三絶
句刻覈尤甚樂天雖陋蓋不至此葢樂天之徒淺
陋不學者附益之耳
詩史沈存中謂樂天詩不必皆好然識趣尚可章
[233-5a]
子厚謂不然云樂天識趣最淺狹謂詩中言甘露
之事幾如幸禍樂天為王涯所讒謫江州司馬其
詩謂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住時雖私讎
可快然朝廷當此不幸臣子不當形之歌咏東坡
謂樂天豈幸人之禍者葢悲之也
鼂氏法藏碎金曰白氏集中頗有遣懐之作故達
道之人率多愛之余友李公維錄出其詩名曰養
恬集余亦如之名曰助道其辭語出於經教法門
[233-5b]
用此彌縫其闕而直㨗曉悟於人也
平園周氏曰香山詩語平易文體清駛疑若信手
而成者間觀遺槀則竄定甚多
朱子語錄曰樂天多説其清髙其實愛官職詩中
凡及富貴處都説得口津津地涎出
元稹長慶集六十卷 外集一卷
鼂氏曰唐元稹微之也河南人擢明經書判入等
授校書郎元和初舉制科對䇿第一拜左拾遺在
[233-6a]
江陵與監軍崔潭峻善潭峻以稹歌詩奏御穆宗
賞悦除祠部郎中知制誥未幾入翰林為中書舍
人承㫖學士長慶二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稹
為文長於詩與白居易齊名號元和體往往播樂
府穆宗在東宮妃嬪近習皆誦之宫中呼元才子
及知制誥變詔書體務純厚明切盛傳一時有長
慶集百卷今亡其四十卷又有外集一卷詩五十
二篇皆宫體也
[233-6b]
陳氏曰中興目錄止四十八卷又有逸詩二卷稹
嘗自彚其詩為十體其末為艶詩暈眉約鬢匹配
色澤劇婦人之怪艶者今世所傳李娃鶯鶯夢逰
春古决絶句贈䨇文示楊瓊諸詩皆不見於六十
卷中意館中所謂逸詩者即其艶體者邪稹初與
白樂天齊名文章相上下出處亦不相悖晚而欲
速比依奄宦得相卒為小人之歸而居易始終全
節嗚呼為士者可以監矣
[233-7a]
戴叔倫述藁十卷 外詩一卷 書狀一卷
鼂氏曰唐戴叔倫㓜公也潤州人為人温雅善舉
止中進士第累遷容管經略使政治稱最徳宗賜
中和詩世以為榮代還請為道士未幾卒集有馬
總序或題曰會錄唐史但云師事蕭頴士初不稱
其能詩以時人少其詩骨氣綿弱故也
符載集十四卷
鼂氏曰唐符載字厚之岐襄人㓜有宏達之志𨼆
[233-7b]
居廬山聚書萬卷不為章句學貞元中李巽江西
觀察薦其才授奉禮郎為南昌軍副使繼辟西川
韋臯掌書記澤潞郄士羙參謀歴協律郎監察御
史元和中卒叚文昌為墓志附於後集皆雜文末
篇有數詩而已集前有崔郡王湘送符處士歸覲
序皆云載蜀人以比司馬王掦云
張登集六卷
鼂氏曰唐張登性剛潔介特始以巾褐就辟歴衛
[233-8a]
佐廷尉平監察御史貞元中改河南府士曹掾遷
殿中侍御史漳州刺史居七年坐公累受劾吏議
侵誣感疾卒權徳輿為之序甚詳以公榦景陽比
之國史補亦稱登長於小賦氣宏而密間不容髮
有織成隠起結綵蹙金之状其舊集詩賦之外書
啟序述誌記銘誄合一百二十二篇今存者才六
十餘首
樊宗師集一卷 綘守園池記注一卷
[233-8b]
陳氏曰唐諌議大夫南陽樊宗師紹述撰韓文公
為墓志稱魁紀公三十卷樊子三十卷詩文千餘
篇今所存才數篇耳讀之殆不可句有王晟者天
聖中為綘倅取其園池記章解而句釋之猶有不
盡通者孔子曰辭達而已矣為文而晦澁若此其
湮沒弗傳宜哉
陳氏曰國史補云元和之後文章則學竒於韓愈
學澁於樊宗師退之作樊墓誌稱其為文不剽襲
[233-9a]
觀綘守居園池記誠亦太竒澁矣本朝王晟劉忱
皆為之註解如瑶飜碧瀲嵬眼澒耳等語皆前人
所未道也歐陽公䟦綘守居偶來登覧周四隅異
哉樊子怪可吁心欲獨去無古初窮荒探幽入有
無一語詰曲百盤紆孰云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
盤庚書
後山陳氏曰歐陽公謂退之為樊宗師墓志便似
樊文其始出於司馬子長子長為長卿傳如其文
[233-9b]
惟其過之故兼之也
皇甫持正集六卷
鼂氏曰唐皇甫湜持正也睦州人元和元年進士
仕至工部郎中裴度辟東都判官度修福先寺求
碑文於白居易湜怒曰近捨湜而逺徴居易請從
此辭度謝之湜即酣飲援筆立就度贈車馬繒綵
甚厚湜怒曰吾自為顧況集序未嘗許人令碑字
三千一字三縑何遇我薄邪度笑曰不羈之才也
[233-10a]
從而酬之今集雜文三十八篇而已況集序在而
碑已亡矣
陳氏曰湜輕傲不羈非裴公鉅徳殆不能容之矣
今集才至數十篇碑不復存意其多所亡逸然湜
之矜負如此固不茍為人作人亦未必敢求之
也
容齋洪氏隨筆曰皇甫湜李翺雖為韓門弟子而
皆不能詩浯溪石間有湜一詩為元結而作其辭
[233-10b]
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然長於指叙約潔有
餘態心語適相應出句多分外於諸作者間㧞㦸
成一隊中行雖富劇粹羙若可葢子昂感遇佳未
若君雅裁退之全而神上與千載對李杜才海翻
髙下非可概文於一氣間為物莫與大先王路不
荒豈不仰吾輩石屏立衙衙溪口揚素瀬我思何
人知徙倚如有待味此詩乃論唐人文章爾風格
殊無可採也
[233-11a]
沈亞之集十卷
鼂氏曰唐沈亞之字下賢長安人元和十年進士
涇原李彚掌書記為秘書省正字長慶初補樂陽
尉四年為福建都團練副使事徐晦後累遷殿中
丞御史内供奉太和三年栢耆宣慰徳州取為判
官耆罷亞之貶南康尉後終郢州掾亞之以文詞
得名狂躁貪冒輔耆為惡故及於貶常遊韓愈門
李賀杜牧李商𨼆俱有擬下賢詩亦當時名輩所
[233-11b]
稱許云此本之後有景文宋公題字稱得之於端
明李學士編次無倫葢唐本也余頗愛其能造語
然其本極舛誤頗正是之且裒其遺闕者數篇及
賀牧商𨼆三詩附於後
孟東野集十卷詳見詩集/
陳氏曰唐溧陽尉武康孟郊東野撰集惟末卷有
書二篇贊一篇餘皆詩也郊貞元十二年進士
杜牧樊川集二十卷 外集一卷
[233-12a]
鼂氏曰唐杜牧牧之也京兆人太和二年進士復
舉制科會昌中以考功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
牧善屬文剛直有竒節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為
詩情致豪邁人號小杜以别甫云臨終自為墓誌
悉焚所為文其甥裴廷翰輯其槀編次其文後序
樊川葢杜氏所居外集皆詩也
陳氏曰牧佑之孫在天台録外集詩一篇别見詩
集類未知是否牧才髙俊邁不覊其詩豪而艶有
[233-12b]
氣概非晚唐人所能及也
後村劉氏曰杜牧許渾同時然詩各自為體牧於
唐律中常寓拗峭以矯時弊渾則不然如荆樹有
花兄弟樂橘林無實子孫忙之類律切麗密或過
牧而抑揚頓挫不及也二人詩不著姓名亦可辨
樊川有續别集三卷十之八九皆渾詩牧佳句自
多不必又取他人詩益之若丁卯集割去許多傑
作則渾詩無一篇可傳矣牧仕宦不至南海别集
[233-13a]
乃存南海府罷之作甚可笑
李商𨼆樊南甲集二十卷 乙集二十卷 又文集八
卷
鼂氏曰唐李商𨼆義山也隴西人開成二年進士
令狐楚奏為集賢校理楚出汴滑興元皆表幕府
嘗補太學博士初為文瑰邁竒古及從楚學儷偶
長短而繁縟過之㫖意能感人人謂其横絶前後
無儔者今樊南甲乙集皆四六自為序即所謂繁
[233-13b]
縟者又有古賦及文共三卷辭㫖恢譎宋景文序
傳中稱詭怪則商𨼆葢以此詩五卷清新纎艶故
舊史稱其與温庭筠段成式齊名時號三十六體
云
陳氏曰商𨼆令狐楚客後從王茂元鄭亞辟二人
皆李徳裕所善坐此為令狐綯所憾竟坎壈以終
甲乙集皆表章啟牒四六之文既不得志於時歴
佐藩府又依盧𢎞正柳仲郢故其所作應用若此
[233-14a]
之多商𨼆本為古文令狐楚長於章奏遂以授商
隠所作當時以為工以近世四六較之未見其工
也
談苑商𨼆為文多檢閲書冊左右鱗次號獺祭魚
石林葉氏曰唐人學老杜惟李商𨼆一人而已雖
未盡造其妙然精密華麗亦自得其彷彿故國初
錢文僖與楊大年劉中山皆傾心師尊以為過老
杜一時翕然從之好事者次為西崑集所謂崑體
[233-14b]
者也至歐陽文忠公始力排之然宋莒公兄弟雖
尊老杜終不廢商𨼆雖王荆公亦與之嘗為蔡天
啟言學詩者未可遽學老杜當先學商𨼆未有不
能為商𨼆而能為老杜者故公詩晩年亦㣲樂於
華巧其所好者然也
玉谿生集三卷
陳氏曰李商𨼆自號此集即前卷中賦及雜著也
會昌一品集二十卷 别集十卷 外集四卷
[233-15a]
鼂氏曰唐李徳裕文饒也趙郡人宰相吉甫之子
少力於學既冠卓犖有大節不喜與諸生試有司
憲宗時以廕補校書郎穆宗初擢翰林學士號令
大典皆出其手進中書舍人召兵部尚書中書門
下平章事會昌初復秉政平澤潞䇿功拜大尉封
衛公大中中貶崖州司户參軍三年卒徳裕性孤峭
明辨有風采善為文章雖在大位手不去書謀議
援古滚滚可喜為武宗所知常以經綸天下為己
[233-15b]
任時王室幾中興焉一品集鄭亞之為序皆會昌
制誥表状外内冊贊碑序文也賦詩四首窮愁志
乃崖州所撰姑臧集題叚全緯纂上四卷亦制誥
第五乃戞黠斯朝貢𫝊與八詩别集乃裒合古賦
平泉詩集外雜著又有古賦一卷載金松等四賦
陳氏曰一品集者皆會昌在相位制誥詔冊表疏
之類也别集詩賦雜著外集則窮愁志也徳裕自
穆宗時已掌内外制累踐方鎭遂相文宗平生著
[233-16a]
述詎止此此外有姑臧集四卷而已其不傳於世
者亦多矣窮愁志晚年遷謫後所作凡四十九篇
其論精深其辭峻潔猶可見其英偉之氣周秦行
紀一篇竒章怨家所為而文饒遂信之爾
李衛公備全集五十卷 年譜一卷 摭遺一卷
陳氏曰此永嘉集及蜀本三十四卷之外有姑臧
集五卷獻替記辨謗畧等諸書共十一卷刺鎮江
府江隂耿秉直之所輯併考次為年譜摭遺姑臧
[233-16b]
集者兵部員外郎叚全緯所集前四卷皆西掖北
門制草末卷惟黠戞斯朝貢圗及歌詩數篇其曰
姑臧未詳衛公三為浙西出入十年皆治京口故
秉直刻其集若永嘉則其事頗異郡故有海神廟
本城北隅叢祠元祐中太守范峋夢其神自言姓
李唐武宗時宰相南遷以殁寤而意其為徳裕訪
得其祠遂作新廟且列上其事自是日盛賜廟額
開王爵然衛公平生於温葢邈乎不相及也殊有
[233-17a]
不可暁者
平泉雜文一卷
陳氏曰即别集第九卷第十卷平泉山居所作詩
賦記也
林藻集一卷
陳氏曰唐嶺南節度副使林藻緯乾撰貞元七年
進士試珠還合浦賦叙珠去來之意人謂之神助
林藴集一卷
[233-17b]
陳氏曰唐邵州刺史林藴復夢撰藻之弟也見儒
學傳藴父披蘓州别駕有子九人世號九牧林氏
其族至今衣冠詩禮以藴所為父墓碑考之其八
子為刺史司馬其一號處士而披之父為饒陽郡
守祖為瀛州刺史葢亦盛矣
孫樵經緯集三卷
鼂氏曰唐孫樵字可之大中九年進士廣明初黄
巢犯闕赴岐隴授職方員外時詔書曰行在三絶
[233-18a]
以常侍李騭有曾閔之行前進士司空圗有巢由
之風樵有揚馬之風遂輯所著名經緯集
陳氏曰其文自為序凡三十五篇葢其刪擇之餘
也東坡嘗曰學韓愈而不至者為皇甫湜學湜而
不至者為孫樵
陳黯文集三卷
鼂氏曰唐四庫書目有綺荘集十卷今所餘止四
卷詩三十二啟状四十四而已惜其散落大半其
[233-18b]
本乃南唐故物紙墨甚精後題曰昇平四年重題
印其文云建鄴文房本内密字皆缺其畫而超字
不缺葢吳時所繕寫也其詩如置酒揚州送人皆
不凡而樂府格調尤髙然史逸其行事詩中亦有
不可考獨啟事内有白韋崔三相公状白乃敏中
崔乃元式韋乃琮也三人同相於宣宗初載其末
云限守藩服則知綺荘時已任刺史矣
李甘文集一卷
[233-19a]
陳氏曰唐侍御史李甘和鼎撰甘欲壊鄭注麻坐
貶死杜牧所為賦詩者也
薛逢四六集一卷
陳氏曰唐祕書監河東薛逢陶臣撰
鄭畋集五卷
鼂氏曰唐鄭畋台文也滎陽人會昌元年進士書
判入等授校書郎調渭南尉知制誥中書舍人乾
符四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年召復秉
[233-19b]
政至成都以疾不拜終太子少保藳草皆乾符堂
判勅語云又名勅語唐判集凡一卷
陳陶集二卷
鼂氏曰唐陳陶嵩伯也鄱陽人大中時𨼆洪州西
山自號三教布衣云江南野史有傳
皮日休文藪十卷
鼂氏曰唐皮日休字襲羙一字逸少襄陽人𨼆鹿
門山自號醉吟先生以文章自負尤善箴銘咸通
[233-20a]
八年登進士第為著作佐郎太常博士乾符喪亂
東出闗為毗陵副使陷巢賊中賊遣為䜟文疑其
譏已遂害之集乃咸通丙戍年居州里所編自序
云發箧次類文藁繁如藪澤因以名之凡二百篇
陳氏曰黄巢之難日休陷賊中為果頭三屈律之
䜟賊疑譏已髮拳遂見害陸游筆記以皮光業碑
辯其不然
陸龜䝉笠澤叢書四卷
[233-20b]
鼂氏曰唐陸龜䝉魯望也蘓州人少髙放通六經
大義尤明春秋舉進士一不中從張搏為蘓湖從
事居松江甫里以文章自怡少工歌詩其體裁不
一卒造乎平淡而已自號江湖散人或號甫里先
生皆為之傅新史多取之而獨不云工歌詩笠澤
者松江地名也其集自序云自乾符六年春卧病
笠澤時亦𨼆几著書詩賦銘記往往雜發混而錄
之故曰叢書今按其集歌詩為多又比他文最工
[233-21a]
新史踈漏如此
陳氏曰叢書為甲乙丙丁詩文雜編政和中朱衮
刋之吳江末有四賦用蜀本增入蜀本七卷郫人
樊開所序龜蒙自號天隨子甫里先生江湖散人
與皮日休善有松陵唱和集皆不在文藪叢書中
文泉子十卷
陳氏曰唐中書舍人長沙劉蜕復愚撰自為序云
覃以九流之㫖配以不竭之義曰泉有文塜銘甚
[233-21b]
竒蜕大中四年進士其為西掖在咸通時
司空圗一鳴集三十卷
鼂氏曰唐司空圗表聖也河中人咸通十一年王
凝下及第黄巢陷長安僖宗次鳳翔召拜知制誥
中書舍人朱温将篡召為禮部尚書不赴聞哀帝
遇弑不食而卒圗居中條山自號知非子耐辱居
士集自為序以濯纓亭一鳴牎名其集子荷别為
集後記最長於詩其論詩有曰梅止於酸而鹽止
[233-22a]
於鹹味常在於酸鹹之外謂其詩棋聲花院静旛
影石壇髙之句為得之人以其言為然
陳氏曰圗見卓行傳唐末髙人勝士也蜀本但有
雜著無詩自有詩十卷别行詩格尤非晩唐諸子
所可望其論詩酸鹹之喻東坡以為名言
容齊洪氏隨筆曰東坡稱司空表聖詩文髙雅有
承平之遺風葢嘗自列其詩之有得於文字之表
者二十四韻恨當時不識其妙又云表聖論其詩
[233-22b]
以為得味外味如緑樹連村暗黄花入夢稀此句
最善又棋聲花院静旛影石壇髙吾嘗獨入白鶴
觀松隂滿地不見一人惟聞棋聲然後知此句之
工但恨其寒儉有僧態予讀表聖一鳴集有與李
生論詩一書乃正坡公所言者其餘五言句云人
家寒食月花影午時天雨㣲吟足思花落夢無憀
坡暖冬生笋松凉夏健人川明虹照雨樹密鳥衝
人夜短猿悲減風和鵲喜靈馬色經寒慘鵰聲帶
[233-23a]
晩飢客來當意惬花發遇歌成七言句云孤嶼池
㾗春漲滿小欄花韻午晴初五更惆悵廻孤枕猶
自殘燈照落花皆可稱也
程晏集一卷
鼂氏曰唐程晏字晏然乾寕二年進士集皆雜文
孫郃文纂一卷
鼂氏曰唐孫郃字希韓四明人乾寕四年進士好
荀揚孟之書纂韓愈為校書郎河南府文學舊四
[233-23b]
十卷
朱朴致理書十卷
鼂氏曰唐朱朴也襄陽人以三史舉為荆門令乾寜
中方士許巖士得幸禁中言朴有經濟才帝幸石
門召對即拜諌議大夫平章事
羅𨼆甲乙集十卷 讒書五卷
鼂氏曰杭越羅𨼆字昭諫餘杭人唐乾符中舉進
士不第從事諸鎮皆無合久之而歸錢鏐辟掌書
[233-24a]
記歴節度判官副使奏授司勲郎中梁祖以諫議
大夫召不行魏博羅紹威推為叔父表薦給事中
卒𨼆少聰敏作詩著文以譏刺為主自號江東生
其集皆自為序又有吳越掌記集一卷𨼆掌錢鏐
記室所著表啟也
陳氏曰甲乙集皆詩後集五卷有律賦數首湘南
集者長沙幕中應用之文也𨼆又有淮海寓言讒
書等求之未獲
[233-24b]
沈顔贅書十卷
鼂氏曰偽吳沈顔字可鑄傳師之孫天復初進士
為校書郎屬亂離奔湖南辟廵官吳國建為淮南
廵官禮儀使兵部郎中知制誥翰林學士順義中
卒顔少有詞藻琴棋皆臻妙塲中語曰下水船言
為文敏速無不載也性閑淡不樂世利嘗疾當時
文章浮靡倣古著書百篇取元次山聱叟之説附
己志而名書其自序云自孟軻以後千餘年經百
[233-25a]
千儒者咸未有聞焉天厭其極付在鄙子其誇誕
如此
陳氏曰顔傳師之孫其文骫骳而自序之語極其
矜負
鳳䇿聫華三卷
陳氏曰唐虞部郎中淮南從事秋甫顧雲垂象撰
多以擬古為題葢行卷之文也雲咸通十五年進
士
[233-25b]
李後主集十卷
鼂氏曰偽唐主李煜重光也少聰悟喜讀書屬文
工書畫知音律建隆三年嗣偽位開寳八年王師
克金陵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終隴西郡公贈
吳王江鄰幾雜志云為秦王廷羙所毒而卒
韓熙載文集五卷
鼂氏曰偽唐韓熙載字叔言北海人後唐同光中
進士南奔江淮李昪建國用為祕書郎使與其子
[233-26a]
璟遊璟嗣位為虞部員外史館修撰兼太常博士
知制誥頃之請誅陳覺黜和州司馬復召中書舍
人累遷兵部尚書第宅華侈妓樂四十餘人不加
檢束時人比徐之才璟屢欲倚以為相用是不果
後左授右庶子分司乃盡斥羣妓单車引道留為
祕書監俄復位已而其去妓皆還熙載天才俊敏
工𨽻書及畫聲名冠一時自朱元叛後煜猶疑北
人多因事誅之熙載愈益滛縦然喜延譽後進如
[233-26b]
舒雅等後多知名諡曰文
孫晟文集三卷
鼂氏曰南唐孫晟字鳳宻州人好學有文辭尤長
於詩少為道士常畫賈島像置於屋壁晨夕事之
後乃儒服謁唐荘宗於鎭州荘宗以為著作佐郎
天成中奔於吳李昪父子用之為相周世宗征淮
璟懼遣晟奉表求和世宗召問江南事不對殺之
璟聞贈魯國公
[233-27a]
潘佑滎陽集十卷
鼂氏曰偽唐潘佑金陵人韓熙載薦於璟授祕書
正字直崇文館煜時為虞部員外史館修撰知制
誥中書舍人佑性貞介文章贍逸尤長議論坐言
事悖慢下獄自刎死人頗言張洎譖之
成彦䧺梅頂集一卷
鼂氏曰南唐成彦䧺江南進士有劉鉉序
徐常侍集三十卷
[233-27b]
鼂氏曰南唐徐鉉字鼎臣廣陵人仕楊溥為祕書
郎直宣徽北院掌文翰李昪時知制誥煜時累遷
翰林學士歸朝為直學士院給事中散騎常侍淳
化初坐累黜靖難軍司馬鉉初至京師見御毛褐
者輙哂之邠苦寒竟以冷氣入腹而卒鉉㓜能屬
文尤精小學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常不喜預作有
欲從其求文者必戒臨事即來請往往執筆立就
未嘗沈思常曰文速則意思敏壮緩則體勢踈慢
[233-28a]
陳氏曰其二十卷仕江南所作餘十卷歸朝後所
作也所撰國主李煜墓銘婉微有體文鑑取之
田霖四六集一卷
鼂氏曰南唐田霖撰
孫光憲鞏湖編三卷
鼂氏曰荆南孫光憲字孟文陵州人王衍降唐避
地荆南從誨辟掌書記歴檢校祕書監御史大夫
王師収閬州光憲勸其主獻三州地乾徳中終黄
[233-28b]
州刺史自號葆光子
扈載集十卷
鼂氏曰後周翰林學士范陽扈載仲熙撰少俊早
達年二十六以死其子䝉顯於國朝
神宗皇帝御集二百卷
鼂氏曰宋朝神宗皇帝撰章惇等纂紹聖初以元
祐中所集止九百四十三道有㫖命惇再加編次
至元符中書成比元祐所編増多八千七百三十
[233-29a]
道分文辭政事邊機三門言者仍以元祐之臣託
以邊機不宜洩露掩没先帝盛羙於是徧以賜羣
臣云
范魯公集三十卷
鼂氏曰宋朝范質字文素大名人後唐長興中舉
進士時和凝典貢舉覽質程文器之自以登第名
在十三即以其數處質舉子謂之傳衣鉢晉天福
中為翰林學士周廣順初拜相太祖受禪加兼侍
[233-29b]
中乾徳二年始罷為太子太傅卒年五十四将終
戒其子旻勿請諡勿刻墓碑質力學強記好聚書
既登朝猶手不釋卷國史載其示從子詩家書目
序薦吕餘慶趙普表三篇
趙韓王集三卷
鼂氏曰宋朝趙普字平則薊州人其父遷洛陽占
籍焉乾徳中代范質為平章事太平興國六年及
端拱初三入相薨封真定王諡忠獻卒年七十一
[233-30a]
普初無學術太宗勉之晩年頗該博
陳氏曰遺藁凡十卷普開國元臣不以文著而彗
星班師二疏天下至今傳誦末有劉昌言所撰行
状按館閣書目惟有奏議一卷令麻沙書坊刋本
奏議止數篇餘者表状之屬
巽岩李氏遺藁序曰王禹偁嘗賦詩哭普謂其章
疏與夏訓商謨相表裏本傳獨載普諫伐幽州辭
多刪潤毎恨弗見其全網羅搜索久乃得普遺文
[233-30b]
而幽州之奏咸在後有論星變及薦張齊賢二奏
其言諄諄要本於仁嗚呼賢矣禹偁褒讃諒不為
私而史官簡編誠可歎息乃次第其遺文以傳於
世其四六表狀往往見禹偁集葢禹偁代作也雖
禹偁代作必普之心聲云耳因弗敢棄顧草疏決
不止此當博求而附益之
柳仲塗集一卷
鼂氏曰宋朝柳開字仲塗大名人開寳六年進士
[233-31a]
太平興國中上書願備邊用换崇儀使知寜邊軍
徙全桂二州貶復州團練副使居久之復官歴環
邠曹邢代忻滄七州咸平四年終於京師開㓜竒
警有膽氣學必宗經慕韓愈柳宗元為文因名肩
愈字紹先既而易今名字自以為能開聖道之塗
也集乃門人張景所編歐公嘗推本朝古文自仲
塗始
陳氏曰仲塗歴知常潤州以殿中侍御史换崇儀
[233-31b]
使又歴七郡以卒門人張景為行状集序集凡十
五卷本朝為古文自開始然其體艱澁為人慷慨
喜功名急義史亦稱其傲狠強愎云
張晦之集二十卷
鼂氏曰宋朝張景字晦之師事柳開學為古文名
震一時卒官至廷評年四十九集有文百九十三
首禹偁所編並為之序
穆參軍集三卷
[233-32a]
陳氏曰泰州司法參軍東平穆修伯長撰修祥符
二年經明行修進士仕不遇困窮以死師事陳搏
傳其易學以授李之才之才傳邵雍而尹洙兄弟
亦從之學古文且傳其春秋學或曰太極圗亦修
所傳於陳搏种放者今其遺文傳世者僅如此門
人祖無擇為之序
水心葉氏曰柳開穆脩張景劉牧當時號能古文
今文鑑所存來賢亭記柳/河南尉㕔壁記張/法相
[233-32b]
院鐘記静勝亭記穆/待月亭記劉/諸篇可見時以
偶儷工巧為尚而我以斷散拙鄙為髙自齊梁以
來言古文者無不如此韓愈之備盡時體抑不自
名李翺皇甫湜往往不能知而况孟郊張籍乎古
人文字固極天下之巧麗矣彼怪迂鈍樸用功不
深纔得其腐敗粗澁而已
胡周父文集十卷
鼂氏曰宋朝胡旦字周父渤海人太平興國三年
[233-33a]
進士第一人知海州上河平頌先是盧多遜趙普
罷頌有逆遜投荒姦普屏外之句太宗怒貶商州
團練副使上平燕八議召復官再遷知制誥翟馬
周上封事斥時政語連旦謪防州團練副使復召
知制誥草王繼恩制詞溢羙流潯州景徳初以目
病致仕終祕書監為人雋辯強敏少有大志力學
以贍博聞雍熙淳化間奏御之文為時推賞晩節
黷貨多干擾州縣持吏短長時論薄之
[233-33b]
張師黯集五十卷
鼂氏曰宋朝張洎字師黯滁州人仕李煜知制誥
中書舍人歸朝為史官脩撰翰林學士淳化中參
知政事至道二年卒洎風神洒落文辭清麗通釋
氏學然性險陂而諂附集有吳淑序其子安期所
編咸平五年上之
王元之小畜集三十卷
鼂氏曰王禹偁字元之鉅野人家微賤九嵗能為
[233-34a]
歌詩畢士安見而異之及長善屬文太平興國八
年登進士第端拱初試文擢右司諫知制誥判大
理寺辯徐鉉罪忤㫖貶商州團練副使久之復召
知制誥入翰林為學士孝章皇后崩梓宫遷主第
禹偁謂后常母儀天下當用舊典以謗詘左遷知
滁州真宗即位復召掌誥修太宗實錄坐語渉輕
誣出守黄州徙蘄州卒年四十八元之詞學敏贍
獨歩一時丰氣峻厲極談世事臧否人物以直道
[233-34b]
自任故屢被擯斥喜稱奨後進當時名士多出其
門下集自為序
陳氏曰元之文自為之序畧曰閲平生所為文類
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集以易筮之遇乾之小
畜象曰君子以懿文徳未能行其施但可懿文而
已外集者其曾孫汾裒輯遺文得三百四十首又
有承明集十卷奏議集三卷未見
水心葉氏曰王禹偁文簡雅古淡由上三朝未有
[233-35a]
及者而不甚為學者所稱葢無師友議論故也
竹溪林氏曰王元之又在尹穆之前雖未能盡去
五代浮靡之習而意已務實但未得典則之正
宋文安集一百卷
鼂氏曰宋朝宋白字素臣開封人年十二屬文建
隆二年進士調嘉州玉津令從太宗平晉獻頌上
嘉之累擢翰林學士祥符中卒諡文安白之文頗
浮麗而理致或不工典貢舉取王禹偁田錫胡旦
[233-35b]
時稱得人又名廣平集
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