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九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經籍考四十六
子陰陽各門總/ 天文/ 歴算/
漢藝文志陰陽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歴
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
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219-1b]
漢志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
右陰陽
漢藝文志曰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
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
變然星事悍非湛密者弗能由也
讀與凶同湛/讀曰沉由用也
夫觀景以譴形非明主亦不能服聽也以不能由之
臣諫不能聽之主此所以兩有患也
宋三朝藝文志曰國家建官庀局觀文察變尤重慎
[219-2a]
其事太宗即位知私習冐禁頗為誑耀悉搜訪考驗
黜去繆妄遂下詔禁止之至眞宗復申明詔㫖重其
罪罰自兹澄汰旌别濫學方息而民無所惑矣
兩朝藝文志曰天文圖書藏祕閣西編有内侍專掌
禁私習者嘉祐中大校經史而兵法小學醫術禮書
皆分局命官編校定寫唯天文五行未嘗是正諸儒
亦莫得考也
漢志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
[219-2b]
隋志九十七部合六百七十五卷
唐志二十家三十部三百六卷失姓名六家李淳風天/文占以下不著錄六家
一百七/十五卷
宋三朝志八十四部三十二卷
宋兩朝志二十八部一百六卷
宋四朝志三十九部二百四十六卷
宋中興志二十家二十部一百二十七卷
右天文
[219-3a]
漢藝文志歴譜者序四時之位正分至之節會日月
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殺生之實故聖王必正歴數以
定三統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會凶阨之
患吉隆之喜其術皆出焉此聖人知命之術也非天
下之至材其孰能與焉道之亂也患出於小人而强
欲知天道者壊大以為小削逺以為近是以道術破
碎而難知也
宋兩朝藝文志歴以算成自建隆迄治平五正歴象
[219-3b]
作為銅儀經法具於所司蓋有知算而不知歴者故
歴為算本治歴之善積算逺其驗難而差遲治歴之
不善積算近其驗易而差亦速
漢志十八家六百六卷
隋志一百部二百六十三卷
唐志三十六家七十五部二百三十七部失姓名五家/王勃以下不
著錄十九家/百二十六卷
宋三朝志五十三部二百卷
[219-4a]
宋兩朝志三十三部六十四卷
宋四朝志五十三部二百四十三卷
宋中興志三十八家五十一部一百五十八卷
右歴譜
漢藝文志曰五行者五常之形氣也書云初一曰五
行次二曰敬用五事言進用五事以順五行也貎言
視聽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亂五星之變作皆出於律
歴之數而分為二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
[219-4b]
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寖以
相亂
漢志五行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
漢志蓍龜十五家四百一卷
漢志雜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
容齋洪氏隨筆曰漢藝文志七略雜占十八家以
黄帝甘德占夢二書為首其説曰雜占者紀百家
之象候善惡之證衆占非一而夢為大故周有其
[219-5a]
官周禮太卜掌三夢之法一曰致夢二曰觭夢三
曰咸陟鄭氏以為致夢夏后氏所作觭夢商人所
作咸陟者言夢之皆得周人作焉而占夢專為一
官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其别曰正曰噩曰
思曰寤曰喜曰懼季冬聘王夢獻吉夢於王王拜
而受之乃舍萌於四方以贈惡夢舍萌者猶釋菜
也贈者送之也詩書禮經所載高宗夢得説周武
王夢帝與九齡伐紂夢叶朕卜宣王考牧牧人有
[219-5b]
熊羆虺蛇之夢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左傳所書尤
多孔子夢坐奠於兩楹然則古之聖賢未嘗不以
夢為大是以見於七略者如此魏晉方技猶時時
或有之今人不復留意此卜雖市井妄術所在如
林亦無以占夢自名者其學殆絶矣
右五行
漢藝文志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
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
[219-6a]
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徵其聲非有鬼神數使然
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者有其
氣而無其形者此精微之獨異也
漢志六家一百二十二卷
隋志五行二百七十二部合一千二十二卷
唐志五行六十家一百六十部六百四十七卷失姓名/六十五
家袁天綱以下不著錄二/十五家一百三十二卷
宋三朝志五行四百四十二部一千四百九十七卷
[219-6b]
宋兩朝志五行一百一十五部一百六十一卷
宋四朝志五行一百三十四部三百九十二卷
宋中興志五行八十二家八十八部二百八十六卷
宋中興志蓍龜三十三家三十六部一百一卷
宋中興志雜占八十家八十四部一百七十五卷
宋中興志形法九十五家一百四部二百六十八卷
陳氏曰自司馬氏論九流其後劉歆七略班固藝
文志皆著陰陽家而天文歴譜五行卜筮形法之
[219-7a]
屬别為術數略其論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
官敬順昊天歴象日月星辰拘者為之則牽於禁
忌泥於小數至其論術數則又以為羲和卜史之
流而所謂司星子韋三篇不列於天文而著之陰
陽家之首然則陰陽之與術數似未有以大異也
不知當時何以别之豈此論其理彼具其術邪今
志所載二十一家之書皆不存無所考究而隋唐
以來子部遂闕陰陽一家至董逌藏書志始以星
[219-7b]
占五行書為陰陽類今稍增損之以時日祿命遁
甲等備陰陽一家之闕而其他術數各自為類
按陳氏之說固然矣然時日祿命遁甲獨非術數
乎其所謂術數各自為類者曰卜筮曰形法然此
二者獨不本於陰陽乎蓋班史藝文志陰陽家之
後又分五行卜筮形法各自為類今班志中五行
卜筮形法之書雖不盡存而後世尚能知其名義
獨其所謂陰陽家二十一種之書並無一存而隋
[219-8a]
史遂不立陰陽門蓋隋唐間已不能知其名義故
無由以後來所著之書續立此門矣然隋書唐書
及宋九朝史凡涉乎術數者總以五行一門包之
殊欠分剔獨中興史志乃用班志舊例以五行占
卜形法各自為門今從之
右形法
周髀算經二卷 音義一卷
陳氏曰題趙君卿註甄鸞重述李淳風等註釋周
[219-8b]
髀者蓋天文書也稱周公受之商高而以句股為
術故曰周髀唐志有趙嬰甄鸞註多一卷李淳風
釋二卷今曰君卿者豈嬰之字邪中興書目又云
君卿名爽蓋本崇文總目然皆莫詳時代甄鸞者
後周司𨽻也音義假承務郎李籍撰
司天考古星通元寶鏡一卷
鼂氏曰題曰巫咸氏宋朝太平興國中詔天下知
星者詣京師未幾至者百許人坐私習天文或誅
[219-9a]
或配𨽻海島由是星歴之學殆絶故予所藏書中
亦無幾姑裒數種以備數云
甘石星經一卷
鼂氏曰漢甘公石申撰以日月五星三垣二十八
舍恒星圖象次舍有占訣以候休咎
星簿讚歴一卷
陳氏曰唐志稱石氏星經簿讚館閣書目以其有
徐潁婺台等州名疑後人附益今此書明言依甘
[219-9b]
石巫咸氏則非專石申書也
乙巳占十卷
陳氏曰唐太史令政陽李淳風撰起算上元乙巳
故以名焉
玉歴通政經三卷
陳氏曰李淳風撰亦天文占也唐志無之
乾坤變異錄一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雜占變異凡十七篇
[219-10a]
古今通占三十卷
陳氏曰唐嵩高潛夫沛國武密撰纂集黄帝巫咸
而下諸家及隋以前諸史天文志為此書景祐乾
象新書間取其說中興館閣書目作古今通占鏡
本唐志云爾
步天歌一卷
鼂氏曰未詳撰人二十八舍歌也三垣頌五星凌
犯賦附於後或云唐王希明撰自號丹元子
[219-10b]
夾漈鄭氏天文略曰隋有丹元子隱者之流也不
知名氏作步天歌見者可以觀象焉王希明纂漢
晉志以釋之唐書誤以為王希明也天文藉圖不
藉書然書經百傳不復訛謬縱有訛謬易為考正
圖一再傳便成顚錯一錯愈錯不可復尋所以信
圖難得故學者不復識星向嘗盡求其書不得其
象又盡求其圖不得其信一日得步天歌而誦之
時素秋無月清天如水誦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數
[219-11a]
夜一天星斗盡在胷中矣此本只傳靈臺不傳人
間術家祕之名曰鬼料竅世有數本不勝其訛今
則取之仰觀以從稽定然步天歌之言不過漢晉
諸志之言也漢晉志不可以得天文者謂所載名
數太詳叢雜難舉故也步天歌句中有圖言下見
象或約或豐無餘無失又不言休咎是深知天者
今之所作以是為本舊於歌前亦有星形然流傳
易訛所當削去惟於歌之前採諸家之言以備其
[219-11b]
書云
列宿圖一卷 天象分野圖一卷
鼂氏曰未詳撰人
景祐乾象新書三十卷
陳氏曰司天春官正楊惟德等撰以歴代占書及
春秋至五代諸史採摭撰集元年七月書成賜名
仍御製序
鼂氏曰今惟三卷
[219-12a]
大宋天文書十五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館閣書目亦無之意其為太史
局見今施行之書蓋供報占驗大抵出此
天經十九卷
陳氏曰同州進士王及甫撰不知何人其書定是
非恊同異由博而約儒者之善言天者也
天象法要二卷
陳氏曰丞相温陵蘇頌子容撰元祐三年新造渾
[219-12b]
天成記其法要而圖其形象進之
歴代星史一卷
陳氏曰不著名氏抄集諸史天文志
天文考異二十五卷
陳氏曰昭武布衣鄒淮撰大抵襲景祐新書之舊
淮後入太史局
二十四氣中星日月宿度一卷
陳氏曰此書傳之程文簡家云得於荆判局荆名
[219-13a]
大聲太史局官也
天象義府九卷
陳氏曰宜黄布衣應垕撰其書考究精詳論議新
竒而多穿鑿傅會象垂於天其曰某星主某書者
人實名之也開闢之初神聖在御地天之道未絶
其必有得於仰觀俯察之妙者故曰天埀象聖人
則之夫天豈諄諄然命之乎如必一切巧為之説
而以為天意實然則㡬於矯誣矣
[219-13b]
右天文
合元萬分歴一卷
鼂氏曰唐曹氏撰未知其名歴元起唐高宗顯慶
五年庚申蓋民間所行小歴也本天竺歴為法李
獻臣云
歴法一卷
鼂氏曰未詳撰人歴草也
唐大衍歴議十卷
[219-14a]
陳氏曰唐僧一行作新歴草成而卒詔張說與歴
官陳元景等次為歴術七篇略例一篇歴議十篇
新史志略見之十議者一歴本二日度三中氣四
合朔五卦候六九道七日晷八分野九五星十日
食大抵皆以考正古今得失也歴志略取其要著
於篇者十有二曰歴本曰中氣曰合朔曰卦候曰
日卦曰日度曰九道曰日食曰五星蓋歴議之八
篇而分卦候為二故共為九條其没滅盈縮晷漏
[219-14b]
中星三條則皆取之略例餘歴議日晷分野二篇
則具之天文志嘉定辛未辭科用為序題有劉澹
如者蓋得其書自許必在選中而考官但据史文
初不知此書尚存於世也以其篇次與史文不合
黜之要之史官因此書以述志考官因史志以命
題當以書為本參考志之所載乃為全善
崇天歴一卷
陳氏曰司天夏官正權判監宋行古等撰天聖二
[219-15a]
年上學士晏殊序國初有建隆應天歴次有乾元
歴儀天歴詳見三朝史志
紀元歴三卷 立成一卷
陳氏曰姚舜輔撰崇寜五年成自崇文之後有明
天歴熙寜奉元歴元祐觀天歴至崇寜三年舜輔
造新歴曰占天未幾蔡京又令舜輔更造用帝受
命之年即位之日元起庚辰日命己卯上親製序
頒之天下賜名紀元本朝承平諸歴略具正史志
[219-15b]
不見全書此二歴近得之蜀人秦九韶道古故存
之
統元歴一卷
陳氏曰常州布衣陳得一更造祕書少監朱震監
視紹興五年上歴家不以為工
會元歴一卷
陳氏曰夏官正劉孝榮造禮部尚書李巘序紹熙
元年也孝榮判太史局凡造三歴此其最後者勝
[219-16a]
前逺矣
統天歴一卷
陳氏曰冬官正楊忠輔撰丞相京鏜表進其歴議
甚詳至於星度明言不曾測驗無候簿可以立術
最為不欺紹熙五年也其末有神殺一篇流於陰
陽拘忌則為俚語
開禧歴三卷 立成一卷
陳氏曰大理評事鮑澣之撰進時開禧三年詔附
[219-16b]
統天歴推算至今頒歴用統天之名而實用此歴
當時緣金人閏月與本朝不同故於此歴加五刻
天道有常而造術以就之非也大抵中興以來雖
屢改歴而日官淺鄙不知歴象之本但模襲前歴
而於氣朔皆一時遷就爾
金大明歴一卷
陳氏曰亡金大定十三年所為也其術踈淺不足
取積年三億以上其拙可知然統天開禧改歴皆
[219-17a]
緣朝論以北歴得天為疑貴貝耳賤目由來久矣寔
不然也
數術大略九卷
陳氏曰魯郡秦九韶道古撰前世算術自漢志皆
屬歴譜家要之數居六藝之一故今解題列之雜
藝類惟周髀經為蓋天遺書以為歴象之冠此書
本名數術而前二卷大衍天時二類於治歴測天
為詳故亦置之於此秦博學多能尤䆳歴法凡近
[219-17b]
世諸歴皆傳於秦所言得失亦悉著其語云
集聖歴四卷
鼂氏曰皇朝楊可集可久為司天冬官正輯古今
隂陽書彚為四時以㳙擇日辰云
百中經三卷
鼂氏曰自紹興二十一年以上百二十年歴日節
文也
刻漏圖一卷
[219-18a]
鼂氏曰皇朝燕肅撰肅有巧思上蓮花漏法嘗知
潼州有石刻存焉洛陽宋君者增損肅之法為此
圖
官歴刻漏圖一卷 蓮花漏圖一卷
陳氏曰太常博士王普伯照撰
右歴算
[219-18b]
文獻通考卷二百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