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026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 (TKD)


[17-1220c]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八張薄獨住
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
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眞是謂比
丘修習念身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
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
烏鵄所啄扞狗所食火燒埋地悉腐
爛壞見巳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
倶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
身行便知上如眞彼若如是在遠離
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
而得定心得定心巳則知上如眞是
謂比丘修習念身復次比丘修習念
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靑色腐
爛食半骨鎖在地見巳自比今我此
身亦復如是倶有此法終不得離如
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眞彼若
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
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巳則
知上如眞是謂比丘修習念身復次
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
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巳自比今我
此身亦復如是倶有此法終不得離
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眞彼
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
[17-1221a]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九張薄仁
光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
定心巳則知上如眞是謂比丘修習
念身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
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
膊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
骨各在異處見巳自比今我此身亦
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
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眞彼若如是
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
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巳則知上
如眞是謂比丘修習念身復次比丘
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
如螺靑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
見巳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倶有
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
便知上如眞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
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
定心得定心巳則知上如眞是謂比
丘修習念身若有如是修習念身如
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其中謂道
品法也若彼有心意解遍滿猶如大
海彼諸小河盡在海中若有如是修
習念身如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
[17-1221b]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張薄
其中謂道品法也若有沙門梵志不
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爲魔波旬
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
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如有甁中空
無水正安著地若人持水來瀉甁中
於比丘意云何彼甁如是當受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所以者何彼空
無水正安著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
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
彼爲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
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若有
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
彼爲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
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猶如有甁水滿其中正安著地若人
持水來瀉甁中於比丘意云何彼甁
如是復受水不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缾水滿正安著地是故
不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有正立念
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爲魔波旬伺求
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
志不空有念身故若有沙門梵志不
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爲魔波旬
[17-1221c]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一張薄仁
光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
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如力士以
大重石擲淖泥中於比丘意云何泥
爲受不比丘荅曰受也世尊所以者
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
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
爲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
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若有
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
彼爲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
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猶如力士以輕毛毱擲平戶扇於比
丘意云何彼爲受不比丘荅曰不也
世尊所以者何毛毱輕闡戶扇平立
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正立
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爲魔波旬伺
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
梵志不空有念身故若有沙門梵志
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爲魔波
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
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人求火以
槁木爲毋以燥鑚鑚於比丘意云何
彼人如是爲得火不比丘荅曰得也世
[17-1222a]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二張薄
尊所以者何彼以澡鑚鑚於槁木是
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
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爲魔波旬伺求
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
志空無之身故若有沙門梵志正立
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爲魔波旬伺
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
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猶人求火以濕
木爲毋以濕鑚鑚於比丘意云何彼
人如是爲得火不比丘答曰不也世
尊所以者何彼以濕鑚鑚於濕木是
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
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爲魔波旬伺求
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
志不空有念身故如是修習念身如
是廣布者當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
比丘者能忍飢渴寒熱蚊蝱蠅蚤風
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
疾極爲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
能堪耐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
是謂第一德復次比丘堪耐不樂若
生不樂心終不著如是修習念身如
是廣布者是謂第二德復次比丘堪
[17-1222b]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三張薄
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終不著如是修
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三德復
次比丘生三惡念欲念恚念害念若
生三惡念心終不著如是修習念身
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四五六七德復
次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
四禪成就遊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
布者是謂第八德復次比丘三結巳
盡得湏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
受七有天上人間一徃來巳而得苦
際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
第九德復次比丘三結巳盡婬怒癡
薄得一徃來天上人間一徃來已而
得苦際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
是謂第十德復次比丘五下分結盡
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
此世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
謂第十一德復次比丘若有息解脫
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
遊而以慧觀知漏斷漏如是修習念
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二十三十
四十五十六十七德復次比丘如意
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
[17-1222c]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四張薄
巳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
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巳盡梵
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
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
十八德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
當知有此十八功德佛說如是彼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念
身經第十竟四千二百二十五字
十八德内闕六七八幷十三至十七者應在苐五苐十八德内也南本結在苐四苐十二中理猶難曉
阿含長壽品支離弥梨經第十一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舎城在竹林
加蘭哆園尒時衆多比丘於中食後
少有所爲集坐講堂欲斷諍事謂論
此法律此佛之教彼時質多羅象子
比丘亦在衆中於是質多羅象子比
丘衆多比丘論此法律此佛教時於
其中間競有所說不待諸比丘說法
訖竟又不以恭敬不以善觀問諸上
尊長老比丘是時尊者大拘絺羅在
彼衆中於是尊者大拘絺羅告質多
羅象子比丘曰賢者當知衆多比丘
說此法律此佛教時汝莫於中競有
所說若諸比丘所說訖巳然後可說
汝當以恭敬當以善觀問諸上尊長
[17-1223a]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五張薄
*老比丘莫不恭敬莫不善觀問諸
上尊長老比丘尒時質多羅象子比
丘諸親朋友悉在衆中於是質多羅
象子比丘諸親朋友語尊者大拘絺
羅曰賢者大拘絺羅汝莫大責數質
多羅象子比丘所以者何質多羅象
子比丘戒德多聞似如懈怠然不貢
高賢者大拘絺羅質多羅象子比丘
諸比丘隨所爲時而能佐助於是尊
者大拘絺羅語質多羅象子比丘諸
親朋友曰諸賢不知他心者不得妄
說稱不稱所以者何或有一人在世
尊前時及諸上尊長老梵行可慙可
愧可愛可敬前彼便善守善護若於
後時離世尊前及離諸上尊長老梵
行可慙可愧可愛可敬前彼便數與
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
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
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
彼身心熱巳便捨戒罷道諸賢猶若
如牛入他田中守田人捉或以繩繫
或著攔中諸賢若有作是說此牛不
復入他田中如是彼爲正說耶荅曰

[17-1223b]
中阿含經第二十卷第十六張薄
也所以者何謂彼牛者爲繩所繫或
斷或解爲欄所遮或破或跳出復入
他田如前無異諸賢或有一人在世
尊前時及諸上尊長老梵行可
慙可愧可愛可敬前彼便善守善護
若於後時離世尊前及離諸梵行可
慙可愧可愛可敬前彼便數與白衣
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
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心便
生欲彼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
心熱巳便捨戒罷道諸賢是謂有
一人復次諸賢或有一人逮得初禪
彼得初禪已便自安住不復更求未
得欲得不獲欲獲不作證欲作證彼
於後時便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
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
種種談譁已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已
便身熱心熱彼身心熱已便捨戒罷
道諸賢猶大雨時村間湖池水滿其
中彼若本時所見沙石草木甲虫魚
鼈蝦蟆及諸水性去時來時走時住
時後水滿巳盡不復見諸賢若有作
是說彼湖池中終不復見沙石草木
甲虫
[17-1223c]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十七張薄魚
鼈蝦蟆及諸水性去時來時走時住
時如是彼爲正說耶答曰不也所以
者何彼湖池水或象飮馬飮駱駝牛
驢猪鹿水牛飮或人取用風吹曰炙
彼若本時不見沙石草木甲虫魚鼈
蝦蟆及諸水性去時來時走時住時
後水減已還見如故如是賢者或有
一人逮得初禪彼得初禪巳便自安
住不復更求未得欲得不獲欲獲不
作證欲作證彼於後時便數與白衣
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
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心便
生欲彼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
心熱巳便捨戒罷道諸賢是謂有一
人復次諸賢或有一人得第二禪彼
得第二禪巳便自安住不復更求未
得欲得不獲欲獲不作證欲作證彼
於後時便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
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共會調
笑貢高種種談譁已心便生欲彼心
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心熱巳便
捨戒罷道諸賢猶大雨時四衢道中
塵滅作泥諸賢若有作是說此四衢道
[17-1224a]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十八張薄
*泥終不燥不復作塵如是彼爲正
說耶荅曰不也所以者何此四衢道
或象行馬行駱駝牛驢猪鹿水牛及
人民行風吹曰炙彼四衢道泥乾燥
巳還復作塵如是諸賢或有一人得
第二禪彼得第二禪巳便白安住不
復更求未得欲得不獲欲獲不作證
欲作證彼於後時便數與白衣共會
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共
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心便生欲
彼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心熱
巳便捨戒罷道諸賢是謂有一人復
次諸賢或有一人得第三禪彼得第
三禪巳便白安住不復更求未得欲
得不獲欲獲不作證欲作證彼於後
時便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
談譁彼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
種談譁巳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巳便
身熱心熱彼身心熱已便捨戒罷道
諸賢猶山泉湖水澄清平岸定不動
搖亦無波浪諸賢若有作是說彼山
泉湖水終不復動亦無波浪如是彼
爲正說耶答曰不也所以者何或於

[17-1224b]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十九張薄
*方大風卆來吹彼湖水動涌波浪
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大風卆來吹彼
湖水動涌波浪如是諸賢或有一人
得第三禪彼得第三禪巳便自安住
不復更求未得欲得不獲欲獲不作
證欲作證彼於後時便數與白衣共
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
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已心便生
欲彼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心
熱巳便捨戒罷道諸賢是謂有一人
復次諸賢或有一人得第四禪彼得
第四禪巳便自安住不復更求未得
欲得不獲欲獲不作證欲作證彼於後時便
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
彼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
譁巳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巳便身熱
心熱彼身心熱巳便捨戒罷道諸賢
猶如居士居士子食微妙食充足飽
滿巳本欲食者則不復欲諸賢若有
作是說彼居士居士子終不復欲得
食如是彼爲正說耶答曰不也所以
者何彼居士居士子過夜飢巳彼若
本所不用食者還復欲得如是
[17-1224c]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張薄
*諸賢或有一人得第四禪彼得第四
禪巳便自安住不復更求未得欲得
不獲欲獲不作證欲作證彼於後時
便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
譁彼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
談譁巳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巳便身
熱心熱彼身心熱巳便捨戒罷道諸
賢是謂有一人復次諸賢或有一人
得無想心定彼得無想心定巳便自
安住不復更求未得欲得不獲欲獲
不作證欲作證彼於後時便數與白
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心便生欲彼心生欲巳便
身熱心熱彼身心熱巳便捨戒罷道
諸賢猶如一無事處聞支離弥梨虫
聲彼無事處或王或王大臣夜止宿
彼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螺聲皷聲細腰
聲妓鼓聲儛聲歌聲琴聲飮食聲
彼若本聞支離弥梨虫聲便不復問
諸賢若有作是說彼無事處終不復
聞支離弥梨虫聲如是彼爲正說耶
荅曰不也所以者何彼王及王大臣
過夜平旦各
[17-1225a]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一張薄
*自還歸彼若聞象聲馬聲車聲步聲
螺聲皷聲細腰皷聲妓皷聲儛聲歌
聲瑟聲飮食聲故不聞支離弥梨虫
聲彼旣去巳還聞如故如是諸賢得
無想心定得無想心定巳便自安住
不復更求未得欲得不獲欲獲不作
證欲作證彼於後時便數與白衣共
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彼數與白衣
共會調笑貢高種種談譁巳便心生
欲心生欲巳便身熱心熱彼身心熱
巳便捨戒罷道諸賢是謂有一人尒
時質多羅象子比丘尋於其後捨戒
罷道質多羅象子比丘諸親朋友聞
質多羅象子比丘捨戒罷道已徃詣
尊者大拘絺羅所到已白曰尊者大
拘絺羅爲知質多羅象子比丘心爲
因餘事知所以者何今質多羅象子
比丘巳捨戒罷道尊者大拘絺羅告
彼親朋友曰諸賢此事正應尒所以
者何以不知如眞不見如眞所以者
何因不知如眞不見如眞故尊者大
拘絺羅所說如是彼諸比
丘聞尊者大拘絺羅所說歡喜奉行
[17-1225b]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二張薄
*支離弥梨經第十一竟二千四百四十七字
中阿含長壽王品長老上尊睡眠經第十二第二小土城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婆耆瘦在鼉山
林鹿野園中尒時尊者大目揵連
遊摩竭國在善知識村中於是尊者
大目揵連獨安靜處宴坐思惟而便
睡眠世尊遥知尊者大目揵連獨安
靜處宴坐思惟而便睡眠世尊知巳
卽入如其像定以如其像定猶若力
士屈申臂頃従婆耆瘦鼉山怖林鹿
野園中忽沒不現徃摩竭國善知識
村尊者大目揵連前於是世尊従定
而寤告曰大目揵連汝著睡眠大目
揵連汝著睡眠尊者大目揵連白世
尊曰唯然世尊佛復告曰大目揵連
如所相著睡眠汝莫修彼相亦莫廣
布如是睡眠便可得滅若汝睡眠故
不滅者大目揵連當隨本所聞法隨
而受持廣布誦習如是睡眠便可得
滅若汝睡眠故不滅者大目揵連當
隨本所聞法隨而受持爲他廣說如
是睡眠便可得滅若汝睡眠故不滅
者大目揵連當隨本所聞法隨而受
[17-1225c]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三張薄
*持心念心思如是睡眠便可得滅
若汝睡眠故不滅者大目揵連當以
兩手捫摸於耳如是睡眠便可得滅
若汝睡眠故不滅者大目揵連當以
冷水澡洗面目及灑身體如是睡眠
便可得滅若汝睡眠故不滅者大目
揵連當従室出外觀四方瞻視星宿
如是睡眠便可得滅若汝睡眠故不
滅者大目揵連當従室出而至屋頭
露地經行守護諸根心安在内於後
前想如是睡眠便可得滅若汝睡眠
故不滅者大目揵連當捨經行道至
經行道頭敷尼師檀結跏跗坐如是
睡眠便可得滅若汝睡眠故不滅者
大目揵連當還入室四疊優多羅僧
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脅而臥
足足相累心作明想立正念正智常
欲起想大目揵連莫計床樂眠臥安
快莫貪財利莫著名譽所以者何我
說一切法不可與會亦說與會大目
揵連我說何法不可與會大目揵連
若道俗法共合會者我說此法不可
與會大目揵連若道俗法共合會者便
[17-1226a]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四張薄
*多有所說若多有所說者則便有調
若有調者便心不息大目揵連若心
不息者便心離定大目揵連是故我
說不可與會大目揵連我說何法可
與共會大目揵連彼無事處我說此
法可與共會山林樹下空安靜處高
巖石室寂無音聲遠離無惡無有人
民隨順宴坐大目揵連我說此法可
與共會大目揵連汝若入村行乞食
者當以猒利猒供養恭敬汝若於利
供養恭敬心作猒巳便入村乞食大
目揵連莫以高大意入村乞食所以
者何諸長者家有如是事比丘來乞
食令長者不作意比丘便作是念誰
壞我長者家所以者何我入長者家
長者不作意因是生憂事憂生調因
調生心不息因心不息心便離定大
目揵連汝說法時莫以諍說若諍說
者便多有所說因多說故則便生調
因生調故便心不息因心不息故便
心離定大目揵連汝說法時莫强說
法如師子大目揵連汝說法時下意
說法捨子滅力破壞於力當以不强
[17-1226b]
中阿含經苐二十卷苐二十五張薄
說法如師子大目揵連當學如是尒
時尊者大目揵連卽従坐起偏袒著
衣义手向佛白日世尊云何比丘得
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
行訖世尊告曰大目揵連比丘若覺
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者彼此覺觀無
常觀興衰觀斷觀無欲觀滅觀捨彼
此覺觀無常觀興衰觀斷觀無欲觀
滅觀捨巳不受此世因不受世巳便
不疲勞因不疲勞已便般涅槃生巳
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
如眞大目揵連如是比丘得至究竟
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佛
說如是尊者大目揵連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長老上尊睡眠經第十二竟千一百三十七字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七千八百九字第二小土城誦
癸卯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17-1226c]
[17-1227a]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夙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長壽王品無刺經第十三第示土城誦我
聞如是一時佛遊鞞舎離在猕猴江
邊高樓臺觀此諸名德長老上尊大
弟子等謂遮羅優簸遮羅賢善賢患
無患耶舎二稱如是比諸名德長老
上尊大弟子等亦遊鞞舎離猕猴江
邊高樓臺觀竝皆近佛葉屋邊住諸
鞞舎離麗掣聞世尊遊鞞舎離猕猴
江邊高樓臺觀便作是念我等寜可
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傳出
鞞舎離徃詣佛所供養礼事時諸名
德長老上尊大弟子等聞諸鞞舎離
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威德高聲唱
傳出鞞舎離來詣佛所供養礼事便
作是念禪以聲爲刺世尊亦說禪以
聲爲刺我等寜可徃詣牛角娑羅林
在彼無乱遠離獨住閑居靜處晏坐
思惟於是諸名德長老上尊大弟子
等徃詣牛角娑羅林在彼無乱遠離
獨住閑居靜處晏坐思惟尒時衆
[17-1227b]
中阿含經卷苐二十一苐二張夙玄
才多鞞舎離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
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舎離徃詣佛所
供養礼事或有鞞舎離麗掣稽首佛
足却坐一面或有與佛共相問訙却
坐一面或有叉手向佛却坐一面或
有遥見佛巳默然而坐彼時衆多鞞
舎離麗掣各坐巳定世尊爲彼說法
酄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
說法酄發渴仰成就歡喜巳嘿然而
住於是衆多鞞舎離麗掣世尊爲彼
說法酄發渴仰成就歡喜巳卽従坐
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鞞舎離麗
掣去後不久於是世尊問諸比丘諸
長老上尊大弟子等爲至何許諸比
丘白日世尊諸長老上尊大弟子等
聞諸鞞今離麗掣作大如意足作王
威德高聲唱傳出鞞舎信來詣佛所
供養礼事便作是念禪以聲爲刺世
尊亦說禪以聲爲刺我等寜可徃詣
牛角娑羅林在彼無乱遠離獨住閑
居靜處晏坐思惟世尊諸長老上尊
大弟子等共徃詣彼於是世尊聞已
歎曰善哉善哉若長老上尊大弟子

[17-1227c]
中阿含經卷苐二十一苐三張夙應
如是說禪以聲爲刺世尊亦說禪以
聲爲刺所以者何我實如是說禪有
刺持戒者以犯戒爲刺護諸根者以
嚴飾身爲刺修習惡露者以淨相爲
刺修習慈心者以恚爲刺離酒者以
飮酒爲刺梵行者以見女色爲刺入
初禪者以聲爲刺入第二禪者以覺
觀爲刺入第三禪者以喜爲刺入第
四禪者以入息出息爲刺入空處者
以色想爲刺入識處者以空處想爲
刺入無所有處者以識處想爲刺入
無想處者以無所有處想爲刺入想
知滅定者以想知爲刺復次有三刺
欲刺恚刺愚癡之刺此三刺者漏盡
阿羅訶已斷已知拔絕根本滅不復
生是爲阿羅訶無刺阿羅訶離刺阿
羅訶無刺離刺佛說如
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無刺
經第十三竟八百三十五字中阿含長壽王
品眞人經第十四第示土城誦我聞
如是一時佛遊舎衞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尒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爲汝
說眞人法及不眞人法諦聽諦
[17-1228a]
中阿含經卷苐二十一苐四張夙
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佛
言云何不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