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1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唐-尊者眾賢 (TKD)


[27-1287c]
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持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賢聖品第六之十六
修覺分時必獲證淨此有幾種依何
位得實體是何法有漏無漏耶頌曰
證淨有四種謂佛法僧戒見三得法戒
見道兼佛僧法謂三諦全菩薩獨覺道
信戒二爲體四皆唯無漏
論曰經說證淨捻有四種一於佛證
淨二於法證淨三於僧證淨四聖戒
證淨且見道位見三諦時一一唯得
法戒證淨見道諦位兼得佛僧謂見
苦時得聖愛戒及法證淨於何等法
如何而得法證淨耶謂唯於苦逵唯
有法無實有情生決定信如是次第
見集諦時亦唯如前得二證淨逵唯
集法能爲苦因無内士夫生決定信
従此無間見滅諦時亦唯如前得二
證淨逵唯滅法是眞涅槃誠可遵求
生決定信従此次従見道諦時兼於
佛僧得二證淨於佛相續諸无學法
[27-1288a]
得佛證淨於僧相續學無學法得僧
證淨兼言爲顯見道諦時亦得聖戒
及法證淨逵唯道法是證滅因誠可
遵求生決定信然所信法略有二種
一別二捻捻通四諦別唯三諦全菩
薩獨覺道菩薩道者唯有學法獨覺
道者通學无學若無漏信緣別法生
名不雜緣於法證淨若无漏信兼緣
佛僧名爲雜緣於法證淨故見三諦
唯得二種見道諦時具足得四見道
諦位爲於現前得佛法僧三證淨不
非皆現得見道諦時現行捻緣諸道
諦故應知現在唯有雜緣一法證淨
乘此勢力修得未來多刹那信於中
有別緣佛法僧或有捻緣二三寶者
諸別緣者名三證淨諸捻緣者法證
淨攝道類智時修八智故亦得三諦
法戒二種道法忍等三刹那中未來
唯修道諦四種由所信別故名有四
應知實事唯有二種謂於佛等三種
證淨以信爲體聖戒證淨以戒爲體
故唯有二若七支戒實唯一者如何
覺分中實事有十一應唯有十種或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七十二苐二張持
[27-1288b]
十六或多以覺分中身語二業說有
差別及相有異正命一種雖有別說
離身語業无別體相依有別相前覺
分中說言實事有十一種雖身語業
一一有多然種類同故各立一如四
念住前三證淨謂慧與信若不雜緣
隨所緣別雖有多種而類同故各立
爲一此亦應然今證淨中依身語業
聖戒相等及契經中同說不缺不穿
等故捻立爲一隨身語業類別分二
聖戒相同捻立爲一故二與一無相
違過爲依何義立證淨名如實覺知
四聖諦理故名爲證正信三寶及妙
尸羅倶名爲淨由證得淨立證淨名
正信是心清淨相攝可名爲淨尸羅
不是清淨相攝寧立淨名此四皆是
清淨相攝離不信垢破戒垢故又此
四種唯無漏故離垢無漏故立淨名
此四何緣次第如是餘三以佛爲根
本故佛於正說有功能故於彼證淨
立在最初正說功能由悟法故於彼
證淨立爲第二現觀法藏唯聖僧故
於彼證淨立爲第三觀法藏能依聖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三張持
[27-1288c]
戒故聖戒證淨立在最後有言佛是
正說法師是故最初立佛證淨佛何
所說愛盡涅槃是故第二立法證淨
爲誰說法爲向果僧是故第三立僧
證淨僧依聖戒而得建立是故第四
立戒證淨有說此四猶如導師道路
商侣及所乘乘故說此四次第如是
經言學位成就八支無學位中具成
就十學位亦成正脫正智何緣於彼
不建立支正脫正智以何爲體頌曰
學有餘縛故无正脫智支解脫爲无爲
謂勝解惑滅有爲无學支卽二解脫藴
正智如覺說謂盡无生智
論曰有學位中尙有餘縛未解脫故
无解脫支非離少縛可名脫者非無
解脫體可立解脫智故有學位不立
二支謂立支名依勝助用在有學位
旣有餘縛雖有解脫无勝助用無勝
解脫故彼勝智亦無故此二支非在
有學无學巳脫一切縛故依内解脫
生二智故有勝助用理可立支有學
不然故唯成八解脫體有二謂有爲
無爲有爲解脫勝解爲體无爲解脫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四張持
[27-1289a]
惑滅爲體前復有曰說學無學依十
聖身說名爲學依第八聖立無學名
唯有爲中无學解脫可得建立爲解
脫支惑滅無爲无支用故支攝解脫
復有二種謂時不時有差別故有說
慧心有差別故應知此二卽解脫薀
經主此中意作是說非唯勝解得此
薀名若尒是何謂眞智力能永除遣
貪及瞋癡卽心離垢名解脫薀以何
爲證如契經言云何解脫清淨最勝
謂心従貪離染解脫及従瞋癡離染
解脫於解脫薀未滿爲滿巳滿爲攝
修欲勤等此何所證若唯勝解是解
脫薀經不應言謂心從貪離染解脫
及従瞋癡離染解脫於解脫薀乃至
廣說由此證知卽心離垢名解脫薀
非唯勝解此不成證謂經亦說云何
名心清淨最勝謂離諸欲惡不善法
乃至安住第四靜慮於等持薀未滿
爲滿巳滿爲攝修欲勤等非心離垢
卽名等持差別品中巳廣成立如由
欲等衆行功能令諸等持圓滿而起
等持圓滿名心清淨等持令心離穢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五張持
[27-1289b]
濁故非心離垢卽名等持如是亦由
欲等勢力令解脫薀圓滿而生解脫
圓滿說心解脫解脫令心離穢濁故
非心離垢卽名解脫故我所立不違
契經又如増上慢相應邪勝解名邪
解脫不可說此卽増上慢所染汙心
如是離此慢相應正勝解名正解脫
不可說此卽是離慢所得淨心又若
此中卽心離垢名解脫薀无別解脫
經不應前說心清淨最勝清淨離垢
義无別故又此經說解脫薀言理實
亦非唯是勝解意取勝解及同聚法
捻說名爲解脫薀故由此彼說非
勝解名解脫薀於我无違是故所言
二解脫薀體是勝解其理極成如是
巳說正解脫體正智體者謂顯正見
如前覺說卽盡无生前名菩提今
名正智所言無學心解脫者心於何
位正解脫耶爲於未來現在過去頌
曰無學心生時正従障解
脫論曰如本論說初无學心未來生
時従障解脫且應思擇本論此文說
未來言應成煩重說生時言義巳顯
故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六張

[27-1289c]
此責不然隨問答故謂先問者問无
學心於何世中正得解脫是故今荅
言在未來恐彼謂通未來一切復爲
簡別言是生時或但應言生時解脫
然或有謂生時是現在爲遮彼故言
未來生時現是巳生非生時故或就
相續立解脫名則一切未來皆名正
解脫若就行世立解脫名則唯生時
名正解脫爲別顯二義說未來生時
諸煩重言必顯別義理應推究无容
非撥依如是義故有頌曰
文於義巳足而復說餘言非無義有文
應思求別義
雖於此位諸所有薀皆得解脫而但
說心然不可言有缺減失以心所等隨
従心故染淨法中心爲主故雖無有
我而可於心假說縛者脫者等故若
巳說勝義巳說餘或於此中如擧喻
法擧心一法令類思餘雖諸學心亦
於生位従障解脫而論但說初无學
心生時脫者據无餘斷證解脫故又
此唯說鈍解脫故此中有心是自性
解脫非相續解脫應作四句有學无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七張持
[27-1290a]
漏無學世俗无學無漏餘世俗心如
次應知四句差別此中雖擧正生刹
那而實未來皆得解脫與正生者生
障同故依此勢力所修未來世俗善
根亦得解脫依淨相續彼得生故爲
重顯示初无學心未來生時從障解
脫是故本論復作是言謂无間道現
趣巳滅及解脫道現趣巳生尒時無
學心名從障解脫无間道者謂金剛
定幷定眷屬臨過去位立以現名次
後施設過去名故趣巳滅者顯在正
滅隣次必入巳滅位故解脫道者謂
初盡智幷智眷屬臨現在位立以現
名次後施設現在名故趣巳生者顯
在正生隣次必入巳生位故言尒時
者謂正滅生時无學心者初盡智倶
起從障解脫者非唯煩惱障色无色
界感生果業亦是尒時所脫障故此
業亦障阿羅漢得由此古昔諸大論
師咸作是言業於得忍不還應果極
爲障礙作如是釋本論所言則巳釋
經心解脫義道於何位令生障斷頌道
唯正滅位能令彼障斷阿
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八張持
[27-1290b]
論曰唯言爲顯正滅非餘如生未生
道倶解脫非滅巳滅倶令障斷寧知
正滅位能斷障非餘以說道正生正
従障脫故道未生位未得解脫道巳
生位巳得解脫倶不可立正解脫名
若道正滅時不能斷障如何道生位
得正脫名故正滅時道能斷障於前
後位斷用定无如何未生亦名解脫
與正生者生障同故如世現見開水
路時近水遠水皆言離障如是旣見
能斷惑道身中巳生亦應可說近
遠心皆得解脫或如正起初无學心
有得正生名正解脫如是彼類未來
所修无漏心等有得起故定不生法
尙得名爲正得解脫况當生者此中
所說正解脫言顯巳解脫心今正得
解脫如是所說豈不相違巳解脫言
據自性解脫今解脫言據從障解脫
所望各異何義相違或巳解脫言據
本有解脫據在身行世說今解脫言
由此所言无相違失諸行世者皆解
脫耶不尒要勤破生障者有餘師說
正解脫時亦得名爲心巳解脫性是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九張持
[27-1290c]
巳捨煩惱障故理必應然以解脫道
依无煩惱相續轉故巳出障故名巳
解脫今行世故名今解脫由此所說
㸦不相違經說心従貪今得解脫此
所言解脫其義云何爲是令心與貪
相離爲令貪性不復緣心心名有貪
爲相應故爲所緣故爲得隨故若相
應故應唯染心名得解脫便違自宗
說離貪心得解脫故又若此法與彼
相應必定無容令此離彼心應畢竟
不解脫貪若所緣故應染汙心亦得
解脫理不應說貪相應心名爲解脫
又彼貪性若緣此心无暫不緣及餘
緣義如何可說心脫彼貪若得隨故
應有學心亦名有貪依止貪得所隨
相續而現起故正理論者作如是言
椎離貪心今得解脫何等名曰有貪
離貪二種心相謂心若與貪相應者
名有貪心若不相應亦不爲貪同類
因者名離貪心乃至有癡離癡亦尒
旣說離貪心得解脫卽立解脫唯不
染心然不染心揔有四種謂有漏中
分善無記及无漏中分學無學言離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十張持
[27-1291a]
貪心今解脫者今解脫有二謂行世
相續諸有漏心一切皆有相續解脫
加行得者亦許兼有行世解脫諸無
漏心一切皆有行世解脫无學攝者
亦許兼有相續解脫諸有說言若心
悟入清淨安住得解脫者應知此辯
行世解脫諸有說心正善解脫者應
知此辯相續解脫諸有說言阿羅漢
果成就正智及正解脫如是名爲正
解脫滿應知此辯自性解脫由阿羅
漢二解脫滿故說名心正善解脫謂
諸聖道皆名正性解脫依彼名正解
脫諸阿羅漢證无缺减故說彼心正
善解脫如是所辯二解脫中諸染汙
心皆無容有故彼不可名得解脫外
離染者可具說二謂正解脫及邪解
脫然不可說心正解脫由彼身中闕
聖道故亦不可言心不解脫於當地
染具足離故又雖許彼有正解脫不
許名心正解脫者非如聖者如理轉
故謂若諸聖於五部結能正分析漸
次而斷是故說名心正解脫外離染
者於五部結不正分析捻以世道倶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七十二苐十張持
[27-1291b]
時而斷故雖斷結而不應名心正解
脫然許名爲正解脫者以實能斷諸
邪縛故如世尊言貪等煩惱雜染心
故令不解脫由此證知貪等斷故不
染汙心名得解脫如濁水滅後水生
時離濁澄清名爲淨水如是與染倶
行心滅依淨相續諸心轉時離縛而
生名爲解脫未離染者不染汙心依
有染身似變異轉如雜血乳不名解
脫諸有學心雖是無漏而由相續不
清淨故非如无學心名相續解脫如
依病眼有昧識生眼無病時發明淨
而无眼識自性轉過如是煩惱所損相續
依之雖有善淨識生由煩惱力不明
利轉離煩惱時識便明利由彼相續
順煩惱生故能依心不名解脫若彼
相續違煩惱生此能依心方名解脫
故離染者身相續中不染汙心所依
相續昔被貪等之所損害今離貪等
故亦名今解脫若與貪等相應之心
必不可令解脫貪等故依正理諸論
師言唯離貪心今得解脫分別論者
作如是言唯有貪心今得解阿毗逵
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十一張持
[27-1291c]
脫如有垢器後除其垢如頗胝迦由
所依處顯色差別有異色生如是淨
心貪等所染名有貪等後還解脫聖
教亦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
染此不應理刹那滅法如器垢除不
應理故謂垢與器倶刹那滅不可轉
有垢卽成无垢器但緣合故有垢器
滅无垢器生名器除垢又器與垢非
㸦爲因容可計爲垢除器在貪心相
望必㸦爲因如何従貪心可解脫又
道與惑有倶行過謂彼不許實有去
來不可言心住彼解脫若於現在有
有貪心道復現行令心解脫豈不道
惑倶時現行過失必隨不可得離若
謂道起斷貪隨眠說與彼倶亦无有
過執隨眠體非心相應說何有貪心
今時得解脫又隨眠體彼執非貪以
彼自言貪是緾故爲說何等名有貪
心而言今時従貪解脫故彼所說朋
助惡宗又彼不審思引頗胝迦喻理
實彼體無異色生隔頗胝迦見顯色
故謂如彼體不攬他形如是亦无攬
他顯理而共於彼見異顯色隔彼見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十二張持
[27-1292a]
他所依顯故設許彼體有異顯生亦
不應言頗胝迦實本體恒在有異色
生前餘色倶頗胝迦滅後與餘色倶
新生故由此彼喻輕尒而立所引至
教與理相違故應此文定非眞說且
應微詰諸有染心云何名爲本性清
淨彼言心性本是不染若尒與染心
所相應尒時此心轉成染者是則煩
惱應轉成淨由與清淨心體相應此
彼別因不可得故又心性淨理無被
染先後與倶皆不成故謂若先有自
性淨心後煩惱生方被染者應淨心
體非刹那滅若先有惑後淨心生被
先巳生惑所染者應此惑體非刹那
滅若心與惑倶時而生則不應言心
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染許心與
煩惱是一時生一果一等流一異熟
法而說心本淨煩惱爲客塵是戾正
言非應理論又於三世推微煩惱畢
竟无力能染淨心過去未來无作用
故現在倶墮一刹那故又若說心以
淨爲性後與煩惱相應位中轉成染
者應失自性旣失自性應不名心故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十四張持
[27-1292b]
不應說心本性淨有時客塵煩惱所
染若抱愚信不敢非撥言此非經應
知此經違正理故非了義說若尒此
經依何密意依本客性密作是說謂
本性心必是清淨若客性心容有染
汙本性心者謂无記心非戚非欣任
運轉位諸有情類多住此心一切位
中皆容有故此心必淨非染汙故客
性心者謂所餘心非諸有情多分安
住亦有諸位非皆容有斷善根者必
无善心無學位中必无染故此心有
染非唯淨故如言河水本性澄清有
時客塵坌少令濁如是但約心相續
中住本性時說名爲淨住客性位容
暫有染此釋與教正理无違寕雜染
心本性是淨至除染位名得解脫豈
不心起貪得所隨皆名有貪心非但
貪倶者此不應理非心隨得可名有
貪補特伽羅可說隨得名有貪故謂
諸得起得所得法不令屬餘法但令
屬有情故諸有情由得勢力名爲有
戒有貪者等心心所等法則不然要
與彼倶方名有彼若異此者諸有貪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十五張持
[27-1292c]
心亦應得名有瞋癡等有瞋等者應
名有貪又尋得倶諸心心所應皆可
說名爲有尋則應畢竟无無尋唯伺
定又先巳說先說者何謂應有學心
亦名有貪故許亦何過若是有貪應
是所斷非眞對治不應聖者爲永斷
貪修有貪心爲眞對治又如佛說有
尋伺言依尋伺相應非彼得倶起如
是佛說有貪心言唯依貪相應非貪
得倶起若尒有漏及有隨眠應唯漏
相應隨眠相應法此不必尒以諸色等
亦名有漏有隨眠故由二有言義通
多釋謂隨増漏與漏法同倶得名爲
有漏法故若於是處隨眠隨増及隨
眠相應名有隨眠故又諸有爲法隨
因緣生滅不隨因緣本性轉變若此
法性隨因緣生卽此法性隨因緣滅
非貪勢力令不染心轉成染汙但有
自性染汙心起與貪相應由貪相應
得有貪号心性是染本不由貪故不
染心本性清淨諸染汙心本性染汙
此義決定不可傾動如契經中說有
三界謂斷離滅於前所說二解脫中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苐十六張持
[27-1293a]
此何爲體如是三界差別云何頌曰
無爲說三界離界唯離貪斷界斷餘結
滅界滅彼事
論曰斷等三界卽分前說无爲解脫
以爲自體然三界體約假有異若就
實事則无差別云何名爲約假有異
謂離貪結名爲離界斷餘八結名爲
斷界滅餘一切貪等諸結所繫事體
名爲滅界何緣三界如是差別謂有
漏法捻略有三一者能繫而非能染
二者能繫亦是能染三者非二順繫
染法斷此三法所證无爲如次名爲
斷等三界有餘師說唯斷能繫別有
無爲斷餘不尒彼說能繫有緣八結
有緣愛結有緣餘事斷此三種此證
無爲如次名爲斷等三界有餘師說
唯斷能染別有无爲斷餘不尒彼師
說愛有緣八結有緣愛結有緣餘事
斷此三種所證無爲如次名爲斷等
三界隨所繫事別得擇滅故三說中
初說爲善此中上座作如是言但隨
巳情作此分別建立聖諦涅槃等中
唯以愛爲門說斷衆惑故如契經言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十七張持
[27-1293b]
云何集聖諦謂愛後有愛乃至廣說
云何滅聖諦謂諸愛斷離滅云何名
涅槃謂諸愛斷離滅若於色等巳斷
欲貪我說彼名巳斷色等一切行斷
名爲斷界一切行離名爲離界一切
行滅名爲滅界佛所說經皆是了義
無別意趣不應異釋此說不然先巳
說故謂我先說若就實事如是三界
體无差别然一一體假說爲三由此无
爲是無相法假立名相必待有爲謂
此无爲一一自體斷八結得故名斷
界離愛結得故名離界滅彼薀得故
名滅界隨所待異假立三名理實無
爲體無三別於一一體具三義故
於離愛所得義中世尊亦言是斷
是滅然依近治唯說離聲雖滅諸薀
所得義中契經亦說是斷是離而諸
經中多言薀滅故於此義唯說滅聲
雖斷餘結所得義中契經亦言是離
是滅然離滅名別目前二故於此義
唯說斷聲或此无爲隨所繫事有多
種故體實有多三界由斯體實各別
然依合立一涅槃性故說三界展轉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十八張持
[27-1293c]
相卽是故經說一切行斷名爲斷界
乃至廣說理實此經定非了義非一
切行皆是應斷亦非皆是所應離事
然此經說皆斷離言故知此經待別
意說若謂餘處巳簡別言諸有漏法
一切應斷此雖捻說一切行言准彼
卽知此唯有漏故无此經非了義失
此不成救筏喻經中說無漏道亦可
斷故如言我說筏喻法門法尙應斷
何况非法不可由此便作是言無漏
行斷亦名斷界勿說斷界卽二界體
聖道亦應是所離事以所離事唯貪
所緣故彼所言經皆了義无別意趣
理定不然現見此經別意說故彼復
於此異門說言若従諸行貪愛永斷
諸行尒時皆名斷故名爲斷界如契
經說若於色等巳斷欲貪我說彼名
巳斷色等若於諸行煩惱不生諸行
尒時従貪得離故名離界卽一切行
不復轉時名爲滅界如是上座於斷
等三建立差別極爲雜乱如貪斷故
色等名斷如是亦應由貪離故色等
名離由貪滅故色等名滅是則唯依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十九張持
[27-1294a]
貪愛永斷說斷離滅如說於色無餘
斷愛離愛滅愛乃至廣說故従諸行
貪愛斷時卽應具成斷離滅界无勞
復計餘法離滅又於諸行煩惱不生
諸行離貪旣名離界愛餘煩惱所以
不生由諸行中煩惱巳斷何緣不許
亦名斷界此不生法有離界名无滅
界名斯有何理諸不生法最應名滅
以契經言由无明滅諸行滅故又涅
槃時諸行不轉旣名滅界未涅槃時
諸煩惱滅寧非滅界要由離愛餘煩
惱斷行方不轉名般涅槃應滅界中
有斷離界如是三界應無差別若謂
此三雖復雜乱由少因故无爲界中
約分位殊立三界別何緣不許對法
諸師如前所明三界差別若假若實
倶无乱故是故上座率自妄情謗斥
我宗言隨巳見如是自愛僧背他言
談正理時不應收採准此巳釋諸契
經中斷離滅想三相差別或初業地
我當斷想名爲斷想若離染地我正
斷想名爲離想若巳辦地我巳斷想
名爲滅想或於巳受薀重檐中見不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二十張持
[27-1294b]
捨過起欲捨想名爲斷想以捨與斷
名差別故若於餘薀不復生中見勝
功德起欲求想名爲滅想不生與滅
名差別故旣得離染清淨相續於諸
薀法无所顧戀於般涅槃見靜妙想
名爲離想無戀與離名差別故若事
能猒必能離耶不尒云何頌曰
猒緣苦集慧說緣四能斷相對㸦廣陿
故應成四句
論曰唯緣苦集所起忍智說名爲猒
餘則不然四諦境中所起忍智能斷
惑者皆得離名廣陿有殊故成四句
有猒非離謂緣苦集不令惑斷所有
忍智緣猒境故非離染故應知此中
先離欲染後見諦者苦集法忍及見
道中苦智集智但名爲猒緣猒境故
忍不名離惑先斷故智不名離非斷
治故幷修道中加行解脫勝進道攝
苦智集智但名爲猒緣猒境故不名
爲離非斷治故有離非猒謂緣滅道
能令惑斷所有忍智能離染故緣欣
境故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
滅道法忍及諸所有滅道類忍幷修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二十一張持
[27-1294c]
道中无間道攝滅智道智但名爲離
是斷治故不名爲猒緣欣境故有猒
亦離謂緣苦集能令惑斷所有忍智
應知此中未離欲染入見諦者苦集
法忍及諸所有苦集類忍幷修道中
无間道攝苦智集智有非猒離謂緣
滅道不令惑斷所有忍智應知此中
先離欲染後見諦者滅道法忍及見
道中滅智道智幷修道中加行解脫
勝進道攝滅智道智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雕造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七十二第二十二張持
[27-1295a]
阿毗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