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1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唐-尊者眾賢 (TKD)


[27-1243b]

如上所言修道有二一者有漏二者
無漏今應思擇於此二種由何等道
離何地染頌曰
有頂由无漏餘由二離染
論曰有頂地中所有煩惱唯无漏道
能令永離定非有漏所以者何唯此
力能治上地故唯於次上近分地中
起世俗道治下地惑有頂地惑旣无
上地故无有漏能離彼染何緣世俗
道不治自地惑是自隨眠所隨増故
非彼隨眠所隨増事應有勢用治彼
隨眠以順生長彼煩惱故若有勢用
能治彼者此必非彼之所隨増以緣
此時彼損減故何緣下地起世俗道
不能對治上地隨眠非彼隨眠所隨
増故不順生長彼煩惱故應許能治
上地隨眠上地定非下地世俗猒行
斷道所緣境故非猒下地能離上染
[27-1243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二張堅中一
上地望下極微妙故由此證知唯无
漏力能離有頂其理善成餘八地中
所有煩惱通由二道能令求離世出
世道倶能離故旣通由二離八地染
各有幾種離繫得耶頌
曰聖二離八修各二離繫
得論曰諸有學聖用有漏道離下八
地修斷染時能具引生二離繫得有
漏无漏二種斷道於八地中所作同
故用無漏道離彼亦然亦以於中所
作同故由此有學離八修斷世出世
道隨一現前各未來修世出世道旣說
聖者二離八修各能引生二離繫得
准知聖者離有頂修及見斷時用无
漏道唯引无漏離繫得生亦不未來
修世俗道與世俗道不同事故異生
離八用有漏道唯引有漏離繫得生
亦不未來修无漏道未入聖故不說
自成有餘師言以無漏道離下八地
修斷染時何緣知亦生有漏離繫得
有捨无漏得煩惱不成故謂有學聖
以無漏道離彼染時若不引生同治
有漏離繫得者則以聖道具離八地
[27-1244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三張堅
**後依靜慮得轉根時頓捨先來諸
鈍聖道唯得靜慮利果聖道上惑離
繫應皆不成是卽還應成彼煩惱然
非所許是故定知諸有學聖以無漏
道離下八地修斷染時亦具引生二
離繫得此證非理所以者何彼聖設
無有漏斷得亦不成就上地煩惱如
分離有頂得轉根時及異生上生不
成惑故謂如分離有頂地染後依靜
慮得轉根時無漏斷得旣巳頓捨彼
地離繫無有漏得而彼地惑亦不成
就又如異生生二定等雖捨欲界等
煩惱斷得而不成就欲界等煩惱以
欲界等有漏離繫得初定等攝唯彼
能治故若生上地此得必捨生上地
必捨下有漏善故此二雖無煩惱斷
得而勝進故遮惑得生彼亦應然故
證非理由此但可作如是言二道於
中所非同故隨一現起引二得生不
可說言爲成斷故巳辯離染由道不
同今次應辯由地差別由何地道離
何地染頌
曰无漏未至道能離一切地餘八離自

[27-1244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四張堅
有漏離次下
論曰諸無漏道通依九地謂四靜慮
未至中間及三无色若未至攝能離
欲界乃至有頂餘八地攝隨其所應
各能離自及上地染不能離下未離
下時上道必无現在前故諸有漏道
一切唯能離次下地非自地等自地
煩惱所隨増故勢力劣故先巳離故
諸依近分離下地染如無間道皆近
分攝諸解脫道亦近分耶不定云何
頌曰
近分離下染初三後解脫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論曰諸道所依近分有八謂四靜慮
无色下邊所離有九謂欲八定初三
近分離下三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
或入根本或卽近分上五近分各離
下染第九解脫現在前時必入根本
非卽近分近分根本等捨根故下三
靜慮近分根本受根異故有不能入
轉入異受少艱難故離下染時必欣
上故若受无異必入根本諸出世道
無閒解脫前旣巳說緣四諦境十六
[27-1244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五張堅
**行相義准自成世道緣何作何行相
頌曰
世无間解脫如次緣下上作麤苦障行
及靜妙離三
論曰世俗无間及解脫道如次能緣
下地上地爲麤苦障及靜妙離謂諸
無間道緣自次下地諸有漏法作麤
苦等三行相中隨一行相若諸解脫
道緣彼次上地諸有漏法作靜妙等
三行相中隨一行相約容有說二道
各三非諸有情於離染位無間解脫
皆各具三諸下地中由多掉舉寂靜
微劣故名爲麤雖大劬勞暫令掉舉
勢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樂生故名
爲苦有極多種災害拘㝵及能覆障
令无功能見出離方故名爲障諸上
地中不作功用掉舉微劣故名爲靜
不設劬勞掉舉微劣引生勝樂故名
爲妙於下地中所有災害能決定見
心不生欣及能越彼故名爲離應知
此中巳兼顯示無間解脫行相各三
相翻而生如其次第謂無間道緣下
爲麤解脫道中緣上爲靜餘相翻起
[27-1245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六張堅
**如次應知然離染時起則不定世俗
無間及解脫道能離下等九品染故
應知亦有九品差別此中異生離欲
界染九無間道麤等三行隨一現前
各未來修麤等三行八解脫道靜等
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麤等六行
後解脫道現在未來所修如前八解
脫道與前別者復修未來初靜慮攝
無邊行相如是乃至離无所有染無
間解脫道所修應知若諸聖者以世
俗道離欲界染九无間道麤等三行
隨一現前各於未來修十九行謂麤
等三有漏無漏十六聖行八解脫道
靜等三行隨一現前各未來修二十
二行謂前十九加靜等三後解脫道
現在未來所修如前八解脫道與前
別者復修未來初靜慮攝無邊行相
離初定染九無間道麤等三行隨一
現前各於未來修十九行謂麤等三
及唯无漏十六聖行此十六行是下
地攝以上地邊無聖行故後修聖行
准此應知八解脫道靜等三行隨一
現前各未來修二十二行謂前十九

[27-1245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七張堅石訓
靜等三後解脫道現在未來所修如
前八解脫道與前別者復修未來二
靜慮攝無邊行相如是乃至離无所
有染無間解脫道所修應知有餘師
言異生聖者離欲无間解脫道中亦
修不淨息念慈等離餘上地所修如
前初靜慮邊善根廣故修如是行上
諸定邊善根少故所修如前又欲界
中有多煩惱爲欲斷彼修多對治上
地不然故修治少離欲界染九无間
道未來所修麤等三行唯緣欲界八
解脫道未來所修麤等三行通緣欲
界及初靜慮靜等三行緣初靜慮後
解脫道未來所修麤等三行通緣三
界靜等三行緣初靜慮乃至有頂離
初定染九无間道未來所修麤等三
行緣初靜慮八解脫道未來所修麤
等三行緣初二定靜等三行緣第二
定後解脫道未來所修麤等三行通
緣三界靜等三行緣第二定乃至有
頂離二靜慮三靜慮染隨其所應皆
准前說離四定染九无間道未來所
修麤等三行緣第四定八解脫道未
[27-1245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八張堅石訓
來所修麤等三行緣第四定及緣空
處然非一念以界別故靜等三行唯
緣空處後解脫道未來所修麤等三
行靜等三行皆緣空處乃至有頂離
空處染九無間道未來所修麤等三
行唯緣空處八解脫道未來所修麤
等三行緣空識處靜等三行唯緣識
處後解脫道未來所修麤等三行靜等
三行倶緣識處乃至有頂離識處染
无所有染隨其所應皆准前說何緣
最後解脫道中未來所修麤等三行
靜慮攝者通緣三界无色攝者唯自
上緣諸靜慮中有通緣智无色根本
必不下緣故二所修所緣有別此中
一類譬喻論師爲欲顯成分別論義
作如是說无有異生實斷煩惱有退
失故謂若有能實斷有頂薩迦耶見
必无退失若有退失必未實斷旣許
異生於下八地諸煩惱斷可有退失
故无異生實斷煩惱彼說非理於有
頂惑有伏无伏皆有失故謂諸異生
於有頂惑爲許有伏許無伏耶若許
異生伏有頂惑如伏下地諸煩惱巳
彼於
[27-1246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九張堅龍必
下地必不受生如是旣能伏有頂惑
應於有頂亦不受生是則異生應證
圓寂若伏有頂猶生有頂非伏下地
猶生下地是則不應以有頂惑斷巳
不退例下令同若許異生無伏有頂
以世俗道於彼无能唯許彼能伏下
地惑亦不應以有頂地惑斷巳不退
例下令同如是推徵二皆有失故不
可說彼實无斷然彼所言見有頂攝
身見等惑斷巳无退爲知下地所有
諸惑亦應如彼斷巳無退旣見異生
於下地惑斷巳還退故知彼於下地
諸惑實未能斷此不應理斷者異故
謂非我等許諸異生於有頂惑有能
斷義以斷有頂世俗道生无所依故
及卽於中解脫道起無所斷故下諸
地惑異生能斷旣能斷者凡聖有殊
亦應許有退不退異如何舉聖斷無
退理例異生斷亦令无退又不成故
謂非我等許有頂惑斷巳無退此旣
不成如何可以彼无退理例下令同
雖有頂攝薩迦耶見斷巳无退而彼
不許彼地有伏如下地惑故不可以
[27-1246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張堅龍必
彼斷無退例下地惑斷无退理無伏
有伏彼此旣殊有退无退亦應許別
又道異故謂非此道斷有頂攝薩迦
耶見卽由此道諸異生類斷下八地
所有煩惱道旣有異應許惑斷有退
不退二種差別以諸惑斷是道果故
若謂此義應生疑者理亦不然分明
說故謂彼或作如是思惟彼此治道
旣有差別便可生疑諸異生類旣有
退失爲斷不斷此不應疑世尊處處
分明顯說諸異生中有斷煩惱及離
染故謂契經說諸異生中有斷五蓋
斷樂斷苦又契經說嗢達洛迦遏邏
摩子能斷諸欲又契經說昔有外仙
爲世導師名爲妙眼彼於欲界巳得
離染又見契經分別業處說有欲界
離染外仙由此證知道有異故諸異
生類於八地惑雖有實斷而有退義
非道異故不能實斷是故於此不應
生疑若謂此中唯不現起名斷離染
如餘處說斷離染言此亦不然无決
定因故有大過失故謂彼或作如是
思惟唯不現行名斷離染如於死位
[27-1246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一張堅龍必
亦說斷言非正死時實有治斷又如
有說於村邑中有諸童男或諸童女
戲聚砂士爲舎爲城寶玩湏臾還得
離染彼言意顯於彼境中貪不復行
非實斷離是故此中唯不現起名斷
離染爲證不成此定不然无定因故
此中所說斷離染言有何定因堪爲
誠證唯顯煩惱暫不現行非爲顯成
斷諸惑得若謂聖者斷必无退異生
有退故知未斷此亦不然非極成故
非聖不退是所極成故於此中无定
因證又此所說斷離染言若唯不行
有太過失以於餘處有說聖道名斷
離染汝亦應計唯不現行如餘處說
是故彼執決定非理如何知此斷離
染言非伏現緾是斷惑得此如聖者
亦上生故謂有學聖斷下惑得方得
上生彼此同許此異生類亦得上生
故亦應許斷下惑得若謂道異故不
同者則巳顯成異生斷退有退無退
足顯道別何要斷伏方顯道異由道
異故令諸煩惱伏斷差別非道異故
雖巳實斷退无退殊如是所言何理
[27-1247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二張堅元正
爲證又應一切善無記心而命終者
雖煩惱得身中未斷亦得上生所以
者何離現緾故謂於此位善无記心
現在前者自地煩惱必不現前故名
爲離非由此故煩惱不行與由餘緣
少有差別又非別法有差別故可令
此中亦有差別等雖不起無所遣故
謂非別法於相續中少有所遣餘无
此力可說彼法有所遣故雖等不行
而時有別若彼意謂得此地中伏對
治者則生此地故命終位善無記心
現在前者生自非上以命終位善无
記心非上地攝伏對治故此亦不然
諸依上地伏治下地諸煩惱者爲由
上地業力故生爲由上地伏治道力
若由業力生上地者但伏此地下地
煩惱必定應有感此地業由此業力
應定生此若由道力生上地者依此
地道伏欲界惑命終但應生於此地
則異生類欲界命終應无乃至生有
頂者准應得受初靜慮生此道定能
感此生故由此未斷下地惑得決定
无能生上地者故彼所說道旣有異
[27-1247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三張堅便
可生疑諸異生類旣有退失爲斷不
斷如是所疑定不應理由此所說由
道異故諸異生類於八地惑雖有實
斷而退理成復有餘師說世俗道
於斷煩惱決定無能故世尊言要得
聖慧方斷煩惱非諸異生巳得聖慧
豈能斷惑又契經說此勝彼者謂勝
彼巳彼更不生彼若更生此非勝彼
諸異生類雖斷煩惱而諸煩惱有時
更生是故定知彼无實斷又契經說
若身見等未永斷時貪等未斷要彼
斷巳此方斷故又契經說薩迦耶見
戒禁取疑三法未斷終不能斷貪瞋
癡故諸異生類旣未能斷有身見等
是故定知必未實斷貪等煩惱此亦
不然讃勝者故密說有頂貪瞋癡故
謂佛世尊爲讃勝者說斷煩惱要得
聖慧以諸聖慧於斷煩惱如理觀中
最爲勝故世間亦有就勝說言要眞
圈王方能護圈要眞善士不陷誑愚
是故此經唯約畢竟斷煩惱道密意
而說不可由斯便能遮止諸世俗道
斷煩惱用由此巳釋此勝彼經謂約
[27-1247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四張堅无
餘永无退失斷惑聖道密意說故如
世間說食此食巳終无變吐名食此
食燒此物巳終不復生名燒此物非
後變吐及後生者非食非燒但約畢
竟无變生說此亦應然若不尒者所
斷煩惱後若便生於正斷時應不名
勝雖非永勝暫勝非无如何引斯證
無實斷有身見等未永斷時貪瞋等
三必未斷者此於我說理亦無違此
約有頂密意說故謂有頂地見惑先
斷後時方斷修所斷惑此約无餘斷
見惑巳後時方斷修斷惑說旣密意
說不可爲證此經決定是密意說以
卽於此復作是言若於三法未巳斷
者必不能斷有身見等何謂三法一
非理作意二習近邪道三心下劣性
是謂爲三然必无能先斷三法後時
方斷有身見等以見道前无彼治故
證知此經是密意說此於先伏說巳
斷聲後見道現前實斷身見等正理
論者作如是言依世俗道亦能斷惑
以有教理分明證故且有教者謂契
經言汝等若能永斷一法我保汝
[27-1248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五張堅公甫
等得不還果一法者何謂有身見此
經意說先離欲者入諦現觀斷有身
見現觀滿時得不還果非先未離欲
界貪者現觀滿時得不還果故世俗
道實能斷惑若彼意謂斷身見巳後
時漸得不還果證依如是義密說此
言非斷身見時得不還果故此亦非
理若依此說經亦應言得應果故謂
斷身見於後時中亦漸次得阿羅漢
果然契經中不作是說故知但約先
離欲者入諦現觀斷有身見現觀滿
時得不還果密作是說亦得成證然
於聖諦現觀位中無不得果而退出
義又彼无容更得餘果故說汝等若
斷身見我保汝等必得不還非无間
得故无有過理必應尒以餘經中世
尊亦說得第四定後入現觀得不還
果謂契經言彼由如是尸羅圓滿能
離諸欲惡不善法廣說乃至具足安
住第四靜慮彼由如是等持圓滿於
苦聖諦如實見知廣說乃至得不還
果若謂豈不卽此經言彼由如實見
知四諦便能永斷五下分結若彼先
[27-1248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六張堅公甫
離欲界染時巳能實斷欲貪等結則
不應說先離欲者今聖道起方斷彼
結非先巳斷有更斷義故所引教爲
證不成此亦不然此經意顯尒時唯
得不還果故謂諸漸次得不還者尒
時必斷五結無餘爲令了知先離欲
者入諦現觀唯得不還故說尒時斷
五下結此言意說便能斷盡非謂今
時能揔斷五理必應尒以見道力不
能无餘斷貪瞋結要無餘斷方證不
還由此定知先離欲者巳能實斷二
下分結爲顯彼見諦唯證不還故說
彼今時斷五下結或此意顯彼於今
時斷彼更生密作是說謂若不入聖
諦現觀彼異生類雖斷貪瞋後時定
應還退失故或此於遠假說近聲如
說王今従何來等謂雖先斷貪瞋二
結而同世俗說今便斷如王至此久
離所従而假說今従何來等或彼三
結入現觀時所有離繫得无漏得貪
瞋二結得永不生故說尒時斷五無
失若謂雖說得第四定後入現觀得
不還果而不定說斷伏下地如何定
[27-1248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七張堅思住
知彼下地惑皆巳實斷得非唯伏現
緾此不應疑以此經說得不還故不
可說言後漸方得先巳破故又先巳
說離欲異生亦如聖者生上地故謂
唯能伏下地煩惱便生上地非所極
成唯能實斷下地煩惱便生上地是
所極成故於此中不應猶豫如是名
爲有教證故知世俗道亦能斷惑言
有理者謂煩惱力能繫縛自身令界
地別故若欲界惑得未實斷有能徃
生色无色界則諸煩惱應无功能縛
界地生令有差別若謂未伏下地煩
惱必不生上是彼功能此亦不然雖
伏此地所有煩惱亦生此故謂有能
伏有頂煩惱然復得生有頂地故然
依自地起世俗道亦能制伏自地煩
惱如不淨觀持息念等亦伏自地現
行煩惱斷煩惱得要於此地諸煩惱
中得解脫道制伏煩惱令暫不行工
巧威儀亦有此力况善心起而無功
能如住此間能伏八地所有煩惱令
不現行於有頂何緣獨不能制伏彼
定應許如是理趣若不許然諸有巳
[27-1249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十八張堅思住
離無所有染期心不起入諦現觀證
無學者如何不伏有頂煩惱便起斷
彼聖道現前故住此間必於有頂有
伏煩惱善方便智旣不可說不斷有
頂諸煩惱得唯由伏彼煩惱現行便
不生彼於下八地例亦應然由此定
知諸世俗道亦斷煩惱其理極成又
應諸預流得生无色故若伏下地卽
得上生有諸異生先伏二界後入見
道現觀滿時應得預流非不還果三
界修惑許具縛故見道非彼斷對治
故彼住果位若致命終決定應許生
无色界下二界惑先巳伏故若生彼
巳斷欲等惑成阿羅漢便違契經如
契經言有五聖者此處通逵此處究
竟非彼聖者有決定因要還此生方
證圓寂若謂旣說極七返有故定従
彼還來此生理亦不然此言唯約欲
界人天密意說故寧知七返約欲界
說唯約欲界修斷惑斷立家家等名
差別故謂斷五種下分結故名不還
果於下分中欲貪瞋恚及癡薄故名
一來果不還果向名爲一閒一來果
[27-1249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苐六十六卷苐十九張堅
**向名爲家家此旣唯約欲修惑斷
差別名故知但依欲界修惑都未
斷位立七返有若依未越此地煩惱
立七返生則知但於所未越地受七
返有故七返有非色无色又先巳離
二界貪者不應建立七返有名以彼
唯是利根攝故極七返生鈍根攝故
又彼所說違自宗經非彼宗經許七
返有或容有受第八生義色无色界
生處極多於彼无容極唯七有又彼
天處滿第七生決定無容還來生此
是則還與契經相違故契經言有五
聖者此處通逵此處究竟又七返生
非必定受極聲唯說極多者故預流
徃彼受第二生便般涅槃亦此通逵
彼處究竟定違前經是故必無唯伏
下地所有煩惱便得上生旣諸異生
有上生理知世俗道亦能斷惑有作
是執諸有先離欲界貪者後入見諦
道現觀時得預流果欲貪瞋恚雖不
現行而有彼得恒隨縛故卽彼復謂
道現觀時雖必定得預流果證時極
促故諸契經中不作是言先離欲者

[27-1249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二十張堅
**現觀位證預流果又作是說諦現
觀倶得不還者此於无間立以倶聲
如契經說諸有情類生無想天後想
起倶便従彼歿復作是言道現觀位
得勝道故離欲界貪卽於尒時得不
還果如是一切前後相違如幼稚童
自室言故謂彼若說先離欲者道現
觀時得預流果欲貪瞋恚雖不現行
而有彼得恒隨縛故則不應說道現
觀位得勝道故離欲界貪卽於尒時
得不還果以必不可道現觀時雙得
預流不還果故若後門是應捨前門
若前門是應捨後門前後相違无
倶是故若彼意謂如上地道現在前
時必定應修下地攝道以殊勝道現
在前時能修劣故此亦應尒道現觀
位得勝道故離欲界貪故於尒時得
不還果此不應理所以者何彼宗不
立有未來故執離法外无別得故不
現行道能離欲貪及瞋恚結理不成
故見道不能斷修斷故二道无容倶
現前故又彼所說道現觀位得勝道
者其體是何非於尒時有餘勝道可
正顯
[27-1250a]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二十一張堅
**示爲此所得旣不能說所得道相寧
說此道能離欲貪而說尒時得不還
果故彼所說但率巳情又不應謂道
現觀時雖必定得預流果證時極促
故諸契經中不作是言先離欲者道
現觀位證預流果亦不應說諦現觀
倶得不還者此於无間立以倶聲所
以者何闕一來故預流果後必先證
得一來果故非預流无間卽證不還
果契經應言先離欲者道現觀位證
預流果諦現觀倶得一來果従此無
間方得不還而不說然故不應理故
彼論者於正法義背面而住經述巳
情不可與其考量正理傍論巳了應
辯本義本說諸位善根相生前旣巳
說金剛喻定无間必有盡智續生盡
智无間有何智起頌曰
不動盡智後必起无生智餘盡或正見
此應果皆有
論曰先不動法諸阿羅漢盡智无間
无生智起此智是彼本所求故必與
盡智倶時而得謂彼求得順諸所解
若无便有入涅槃障諸阿羅漢共得
[27-1250b]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苐六十六苐二十二張堅
**智時卽亦志求得無生智然其盡智
理應先起是因位中先所求故先
動法金剛定後得无生智而未現前
盡智無間方得現起除先不動餘阿
羅漢盡智無間有盡智生或卽引生
无學正見非無生智後容退故謂若
先是時解脫性雖於因位雙求二種
而至極果容有退故金剛喻定正滅
位中不得无生唯得盡智故盡智後
盡智現前或卽引生无學正見先不
動法无生智後有无生智起或無學
正見此無學見一切應果之所共有猶
如盡智故金剛定正滅位中一切皆
得無學正見然此正見非正所求故
盡無生二智无間或有卽起或未現
前於此位中揔略義者若先不動
初起盡智唯一刹那次無生智亦一
刹那或有相續若時解脫初起盡智
或一刹那或有相續此二所起无學
正見皆无決定刹那相續如前說彼
非正求故
說一切有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六
甲辰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27-1250c]
阿毗逵磨順正理論卷第六十七堅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賢聖品第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