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f0004 御製文集-清-高宗弘曆 (master)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製文二集巻十二
 記
  古玉斧珮記
内府銅玉諸噐率以甲乙别䓁苐兹古玉斧珮一白弗
截肪赤弗雞冠土漬塵䝉列其次為丙而棄置之庫亦
不知㡬何年矣偶因檢閲舊噐覺有所異命刮垢磨光
則穆然三代物也嗟乎物有隐翳埋沒於下不期而遇
[046-1b]
識拔尚可為上䓁珍玩若夫貞榦良材屈伏沉淪莫為
之剪拂出幽以揚王庭而佐治理是誰之過歟吾於是
乎知慙吾於是乎知懼
  淳化軒記
淳化軒何為而作也以蔵重刻淳化閣帖石而作也盖
自伏滔崆峒之銘石虹堯碑之文厯代相傳石刻尚焉
然物有其成必有其壊世逺年湮真偽莫辨則漢唐且
難得其全者無論周秦以上矣故言帖必以趙宋為猶
[046-2a]
近而宋帖必以淳化為冣美重刻之由考稽之故已見
於帖前之㫖册後之跋兹不復記記所以蔵石作軒之
故云石刻既成凡若干頁使置㪚之慮其有失也爰於
長春園中含經堂之後就舊有之迴廊每廊砌石若干頁
恰得若干廊而帖石畢砌焉廊之中原有藴真齋因稍
移齋於其北即舊基而拓為軒事起藏帖則以帖名名
之夫淳化宋太宗之紀年也為人君者即不能以唐堯
虞舜為師亦當以夏甲周成為軌所謂取法乎上僅能
[046-2b]
得中耳若宋太宗始終家國之間慙徳多矣吾所不取
而又有何慕於淳化而以之名軒為哉
  閱永定河記
永定河之本無定也此氣數之可以授其權於人事者
也無定河之求永定也此人事之不可以諉其柄於氣
數者也自前嵗夏秋瀕河田廬被潦特命髙晉裘曰修
周元理䓁㑹勘利病所由發帑五十餘萬金大加疏築
浃嵗訖功農臻倍稔遂俞所請以今春省成事而詔之
[046-3a]
曰河之工兹式集矣雖然朕能遽信為一勞永逸計乎
昔之河故無工也惟我
皇祖聖祖仁皇帝蒿目民艱為畿甸東南勤求保恵之
政莫若興建隄工遡自康熈三十七年始事迄今億兆
䝉庥淪浃肌髄中間偶值水旱不齊此濫彼淤遷流遞
易自安瀾城而桞岔口而王慶坨而氷窖草壩而賀老
營而今之調河頭或北或復南凡六徙皆審時度勢善
為相𨗳惟務順小變以歸大常而於
[046-3b]
成謨罔敢稍斁斯誠
皇考世宗憲皇帝以暨朕躬數十年來繼
志繩
武之苦心不容自己者何者在河固無一勞永逸之方
在治河實有後樂先憂之責也或者耳食漢田蚡天事
非人力及晋杜預請决諸陂之膚見謂棄地與水可聴
無定者之所之嘻何其戾耶夫以水故棄地猶可並地
故棄人可乎子輿氏稱神禹行所無事無事而曰行則
[046-4a]
必有無事之亊所謂疏瀹决排者非耶以黄河證之積
石龍門故蹟可按而啇患五遷周移千乗即已世近而
事殊厥後赴海南趨殆更燕齊與吳之境雖神禹復生
亦難力挽以從其朔苐更一境即治一境仍與當年𨗳
源之績䓁耳豈竟以不治治之耶桑乾流經近圻勢若
建瓴非挟沙將一洩而無餘惟挟沙又四出而莫遏運
道民生無隄曷頼前此督臣孫嘉淦建議試開金門閘
上游中亭河遂不能容所至村莊漫溢幸急飭堵閉民
[046-4b]
獲安居尤近事之足為炯戒者且朕匪直為愛䕶已成
之工起見也假令是河在今日尚無隄工而籌運道策
民生朕亦必自為始事之舉易地以觀益知我
皇祖
皇考黙鑒今日之發帑疏築有
深許為後
先克紹者矣不然者惡勞惜費朕寧必大矯乎人情而
甘為是汲汲也哉是行也往復周諮既嘉大吏能體朕
[046-5a]
意猶慮其不克堅持定識勉繼前功爰特掲大指鍥之
河上其他條具規制存乎神而明之者皆不書
  避暑山莊紀
恩堂記
圓明園之紀
恩堂紀受
恩之自避暑山莊之紀
恩堂紀受
[046-5b]
恩之蹟名同而實異文異而事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皇祖飬育予於宫中之㫖原降於圓明園之紀
恩堂兹不復贅然其時實仍居
皇考藩邸中及從
皇祖來避暑山莊乃
賜居斯堂之側堂即三十六景中所謂萬壑松風者夙
興夜寐日覲
[046-6a]
天顔綈几繙書或
示章句玉筵傳膳每
賜芳飴批閲章奏屏息侍
傍引見官吏承
顔立側或
命歩射以示衆臣持滿連中
皇祖必為之色動至於釣魚而得則
令持去以給
[046-6b]
皇考若隔旬餘半月則
遣往獅子園以謁
聖母而其年秋随
皇祖幸木蘭又有宜紀者入木蘭初圍場曰永安莽喀
圍中有一熊
皇祖御火鎗中之熊伏不動久之
皇祖謂其已斃命御前侍衛引予去射之
意欲使予於初圍得獲熊之名也其時予甫欲上馬而
[046-7a]
熊突起奔前
皇祖御虎鎗殪之事畢入武帳
皇祖顧
温恵皇貴太妃指予曰伊命貴重乃以射熊事告之曰
使伊至熊所而熊起馬驚成何事體又一日虞者告有

皇祖命二十一叔父後封慎郡王者往予跽奏請去
皇祖曰汝不可去俟朕往之日携汝去耳似此
[046-7b]
深恩彼時不知至於今毎一念及即欲堕淚夫五十餘
年之事厯厯如昨而予六旬有三亦視曾孫矣不有以
紀之子若孫其何由知之此予所以追憶而渉筆也子
若孫其尚念我
皇祖何以
眷顧我之深及我之乾乾矻矻何以不敢負
皇祖之恩將億萬斯年永丕基而承
天眷胥在是矣距惟一堂之記云乎哉
[046-8a]
  白塔山總記
京都於唐為范陽於北宋為燕山遼始稱京金元明因
之雖城郭宫市建置沿革時或不同而答陽都㑹居天
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誠萬載不易之金湯也宫殿
屏扆則曰景山西苑作鎮則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
瓊華島也北平圖經載遼時名曰瑶璵或即其地元至
元時改為萬嵗山或曰萬夀山至明時則互稱之或又
謂之大山子見王紱北亰八/景圖識語中本朝曰白塔山者以順治
[046-8b]
年間建白塔於山頂然考燕亰而詠八景者無不曰瓊
島之春隂故予於辛未年題碣山左亦仍其舊所為數
典不忘之意耳山四面皆有景惜春明夢餘錄及日下
舊聞所載廣寒仁智之殿玉虹金露之亭其方隅曲折
未能盡髙下窈窕之致使人一覽若身歩其地而目其
概葢地既博而境既幽且禁苑森嚴外人或偶一窺視
或得之傳聞其不能覩之切而記之詳也亦宜兹特界
為四面面各有記如栁宗元之鈷鉧石城諸作俾因文
[046-9a]
問景者若親歴其間嘗鼎一臠足知全味云爾
  塔山南面記
承光殿之北跨太液為橋南北各有坊南曰積翠北曰
堆雲過堆雲坊即永安寺殿曰法輪殿後石磴拾級而
升得稍平道左右二亭曰引勝曰滌靄復因迴疊石中
仍拾級左右各為洞玲瓏窈窕刻峭嶊崣各極其致葢
即所謂移艮嶽者也穿洞而上適與拾級而上者平洞
之上左右各有亭覆之曰雲依曰意逺平處為覆殿前
[046-9b]
曰正覺後曰普安兩廂各有殿東曰聖果西曰宗鏡又
自永安寺墻之東縁山而升路中有振芳亭再升為慧
日亭稍西則順治年間建塔碑記及雍正年間重修碑
記復畧升則進普安殿之東廊矣其寺墻之西亦縁山
而登半山有亭扁曰蓬壺挹勝再登則為悦心殿偶臨
塔山理事引見恒於此其後為慶霄樓毎逢臘日奉
皇太后觀冰嬉之所也悦心殿東側書屋為静憩軒轉
石屏入墻門則仍普安殿自殿後陟石階將百磴即山
[046-10a]
頂白塔建於此塔前琉璃佛殿曰善因考日下舊聞山
頂為廣寒殿葢即建塔之所山中為仁智殿則今普安
佛殿是塔後列刹竿五或謂之轉梵經或謂之資瞭逺
其下為藏信礟之所八旗軍校輪流守之葢國初始定
燕亰設以防急變者雍正年間復申明其令載在史策
其發信礟金碑則藏之大内予因思之比及藉此知守
其失守已多矣然而覩此知懼凛
天命畏民碞戒盛滿之志繋苞桑之固則信礟之制豈
[046-10b]

祖宗之良法美意萬世所當慎守者乎
  塔山西面記
室之有髙下猶山之有曲折水之有波瀾故水無波瀾
不致清山無曲折不致靈室無髙下不致情然室不能
自為髙下故因山以搆室者其趣恒佳慶霄樓既㨿山
之髙樓西縁廊而降有二道其一向南不數武為一房
山葢房中覆湖石成山云厯磴以下為蟠青室迴廊環
[046-11a]
其外縁廊北降達山之西憑廊向南俯睇有深淵東則
山之西脚而山半腰有亭曰揖山乃從悦心殿西角門
而出者其下峭壁挿入滉然靚然若龍湫之有神物也
波與太液通石橋鎖其口橋之南歩隄東轉可通悦心
殿及永安寺前橋之北則琳光殿前為山西總路矣又
其一轉而北有亭焉曰妙鬘雲峯厯石磴而下則水精
域其下有古井古井向有記闢諸家記載謂引金水河
轉機運㪺之非及輦土壓勝之謬凡山之隂山之麓所
[046-11b]
為屈注飛流線溪畝池皆綆汲此井以成其勢水精域
之下為甘露殿又下為琳光殿則就平陸為山西之路
轉而北為閲古樓樓壁砌三希堂法帖碑版攀梯而登
與平地稍北則鑑畝室窓臨清池即鑿山溪引古井之
水也閱古樓後楹平臨山溪石橋架其上度橋有小石
亭梁柱皆泐詩過亭㟏岈崱屴徑祗容人攝齊而上出
巖墻門與慶霄樓後門相望而山西之景畧畢
  塔山北面記
[046-12a]
自閲古樓巖墻門出轉而東則邀山亭又東北則酣古
堂堂之東室倚石洞循洞而東則寫妙石室堂與室之
南皆塔山之隂或石壁或茂林森峙不可上而室之東
間乃樓也踏梯以降復為洞&KR0772窱窅映若陶穴若嵌䆰
旋轉光怪不可殚極若是者行數百武向東忽得洞門
出則豁然開朗小丆三間曰盤嵐精舍而其南則仍石
巖陡立然羊腸之徑可以躋而上逹看畫廊廊属山
東景兹不復綴自精舎轉而北至環碧樓縁飛廊而下
[046-12b]
則嵌巖室折而西為小山亭額曰一壺天地西扇面房
額曰延南薫其盤嵐精舎之西由洞門北行數十武亦
達扇面房自房而西為小崑邱葢畝鑑室水盈池則伏
流不見至邱東始擘巖而出為瀑布沿溪赴壑而歸墟
於太液之波又西為銅露盤銅仙竦雙手承之髙可尋
尺此不過綴景取露實不若荷葉之易則漢武之事率
可知矣又西為得性樓為延佳精舍為抱冲室為鄰山
書屋名雖殊而因髙以降或一間或兩架皆随其宛轉
[046-13a]
髙下之趣而各與題額又自畝鑑室北墻門而出縁山
蹊亦可達此至鄰山書屋則就平地廊接道寧齋矣其
東乃漪瀾堂葢山之北以堂與齋為主室而圍堂與齋
北臨太液延樓六十楹東盡倚晴樓西盡分凉閣有碧
照樓逺㠶閣分峙其間各對堂與齋之中南瞻窣堵北
眺滄波頗具金山江天之概故登樓與閣偶有吟詠無
不以是為言由漪瀾堂而東則蓮華室以奉大士及妙
法蓮華經得名出墻門而南則為塔山東面之境矣若
[046-13b]
夫各室内或題額或聨語率銘意寄興無闗於景概之
全斯則不悉載
  塔山東面記
因舊置而修飾之謂之沿易新建而剏為之謂之革山
之南沿者多而建者少山之北革者夥而置者稀然東
北泐瓊島春隂之石幢雖出於新建亦實述其舊置由
石幢登山逕為看畫廊其上則交翠庭庭之下廊之側
攀援石洞以出為古遺堂對之者巒影亭自堂躡梯以
[046-14a]
下仍依洞以出為見春亭遂循東岸可至半月城前而
自交翠庭歩嶺路至智珠殿者分左右階而下亦達半
月城前葢殿原㨿城上埤堄即平地基也過石橋則陟
山門而白塔山四面之事畢矣白塔建自順治八年辛
夘至於今葢百有二十年矣夫士民之家尚以肯構為言
况兹
三朝遺蹟地處禁苑聴其荒廢榛薉為弗當然予自辛酉
壬戌之間始稍稍有所葺建至於今凡三十年而四面
[046-14b]
之景始畢成而為之記雖云發内帑以徐為之然而視
春明夣餘錄日下舊聞所載有過之無不及矣知我罪
我吾豈能辭哉
 
 
 
 
御製文二集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