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4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 (master)


[061-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一


  宋 樂史 撰


  河北道十


  鎮州


  鎮州常山郡今理真定縣禹貢冀州之域星分昴宿五
度周之九州蓋并州地也春秋時鮮虞國地左氏傳曰
晉荀吳假道于鮮虞杜預注云中山新市縣也戰國時
[061-1b]
屬趙即東垣邑也又曰河北本殷之舊都也秦并天下
即秦之鉅鹿郡地漢髙祖分鉅鹿置恒山郡因山為名
也吕后封惠帝子義為恒山王文帝廢義封趙幽王子
遂為趙王后改曰常山郡張晏注云恒山在西避文帝
諱改曰常山郡屬真定國后漢屬常山國魏如晉為常
山郡后魏因之后周建德六年于此置恒州領常山郡
因舊名也隋初廢郡而州存大業初州廢復立郡唐髙
祖義旗初復置恒山領真定石邑行唐九門滋陽五縣
[061-2a]
州治石邑武德元年陷竇建德四年賊平徙治所于真
定省滋陽又割㢘州之藁城来屬天寶元年改為常山
郡乾元元年改為都督府元和十五年避穆宗諱改為
鎮州梁因唐置為成德軍節度使唐同光初改為北都
其年復為成德軍晉天福七年改為恒州順德軍以安
重榮叛命初平故也漢天福十二年復為成德軍皇朝
因之


  元領縣十 今十三


[061-2b]
  真定 藁城 石邑 獲鹿 井陘 平山 靈夀
行唐 九門 鼔城


  元氏 趙州割出 欒城 趙州割出 束鹿 深
州割出


  州境


  東西二百一十里 南北二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九百五十里 西南至西京一千一百
[061-3a]
三十里 西南至長安一千九百九十里 東至定
州一百二十四里 南至趙州一百里 西至太原
府五百一十六里 北至蔚州四百九十里 南北
至定州鼓城縣一百九十里 西至太原樂平縣屈
曲三百二十四里 西北至代州五百四十里 東
北至定州五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戶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皇朝戶三萬八千
[061-3b]
四百七客一萬五百七十


  風俗


  通典云山東之人性緩尚儒仗氣任俠漢書曰燕趙
之人敢於急難是也冀部天下上國聖賢之藪澤其
人剛狠無賓序之禮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起則
椎剽掘塜作姦巧多弄物為倡優女子彈絃遊媚富
貴又云邯鄲北通燕涿土廣俗襍大率情急髙氣勢
輕為奸嫁娶送死奢靡不事農商患其剽悍故冀州
[061-4a]
之部盜賊常為他郡劇又云仕宦不偶值冀州部言
人剽悍


  姓氏


  中山郡五姓 旻 甄 焦 楊 藺


  人物


  樂毅其先樂羊人為魏文侯將封靈夀子孫因家焉
毅使子燕委質為臣以為亞卿後奔趙為望諸君
李康字蕭逺中山人撰運命論入文選


[061-4b]
  土産


  恒山 𤓰子羅 孔雀羅 春羅


  隋圖經真定縣棃味為天下最


  真定縣舊二十一鄊本漢中山國之東垣邑也十三州
志云真定本名東垣河東有垣縣故此加東髙帝紀曰
髙帝十年代相陳豨反十一年豨將趙利守東垣髙祖
攻之不下卒罵上奴城降卒罵者斬因改曰真定屬恒
山郡武帝以為真定國后漢復為縣屬常山郡后燕慕
[061-5a]
容埀都之後徙盧奴隋開皇三年縣屬恒州唐朝改為
中山縣今復為真定 大茂山隋圖經云大茂山恒山
之異名也山南俗謂之太白山是 蒲澤酈元注水經
云滹沱河水又東經常山城北又東南為蒲澤濟水有
梁焉俗謂之蒲澤口 滋水去縣三十里水經云滋水
縣東又至新市縣入滹沲河 新市故城漢立新市縣
故城在今縣東北 飛彭城隋圖經云飛彭城黄岸水
經其内 常山大龜晉長沙王封常山至國穿井四尺
[061-5b]
魏太武出關登常山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遂移都於
壘今郡是也 三將宅謂藺相如㢘頗李牧皆為趙襄
王將今郡宅皆存 故權城即古之㨗鄊也在縣北二
十里后漢建武元年賈復破青犢于射犬又北與五校
戰於真定大破之即此地也 滹沱河在縣北一里
藁城縣東南五十八里元十五鄊本漢舊縣屬真定國
后漢改屬鉅鹿郡晉省后魏重置髙齊改為髙城縣隋
開皇十八年改為槀城縣兼立㢘州以所管藁城鼓城
[061-6a]
二縣屬欒州后州廢仍移藁城入廢州城今縣是也
廢舊縣城在今縣西 西壘城古之肥子國白狄别種
也漢立西壘城故城在今縣西南 滹沱水在縣東二
十九里


  石邑縣西南三十里舊十五鄊本戰國時中山國之石
邑也史記武靈二十一年改中山取石邑縣屬常山郡
故城在今縣西北謂之人文城隋開皇三年移定州之
石邑縣于方夏村置改屬恒州 韓信山隋圖經云山
[061-6b]
團俗呼為韓信臺又呼為土門口西入井陘即向太原
路是也 汶水一名童水注水經云汶水出常山郡即
石邑縣也 韓信城韓信破趙駐軍於此 鹿泉水一
名井陘水南去縣十里 趙佗墓在縣北十三里南越
王趙佗真定人僭號南越漢文帝為其先人置守冡昆
弟在者存問之佗遂黄屋左纛而稱臣


  獲鹿縣東南九十五里舊七鄊本漢石邑縣地屬常山
郡隋開皇十六年置鹿泉縣於此有鹿泉水屬并州大
[061-7a]
業二年省義寧初重置還并州至德二年改名獲鹿
飛龍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龍山十六國春秋
前趙録云王浚遣祁𢎞率鮮卑討石勒戰於飛龍山下
勒兵大敗酈元注水經云汶水東經飛龍山北是井陘
口今又名土門趙記云每歲疾風電雹雨東南而行俗
傳此山神女為東海神兒妻故歲一徃来今祠林盡壊
而三石人猶存衣冠全具其北即張耳故墟耳山上有
水周迴四十步俗呼為龍泉 大翮山隋圖經云鹿泉
[061-7b]
縣有大翮山昔有二書生得道化為二鶴冲天墮二翮
于此山故得名 □山今名抱犢山韓信伐趙使輕騎
二千人持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后遂呼為萆山后魏
葛榮之亂百姓抱犢而上故以為名 井陘口今名土
門口在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四面髙
中央下似井故名之韓信擊趙欲下井陘成安君陳餘
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李左車說餘曰臣聞千里饋糧
士有饑色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師行
[061-8a]
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後願足下&KR1421臣兵三萬人從間
道絶其輜重足下深溝髙壘勿與戰彼前不得還吾兵
絶其后野無可掠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麾下成安
君儒者不從故敗 鹿井出井陘口南山下


  井陘縣西北九十里舊五鄊穆天子傳曰天子獵于鉶
山即此注云燕趙謂山脊為陘本漢縣屬常山郡史記
云秦始皇十八年大興兵攻趙王翦將上地下井陘韓
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即此地井陘山在縣東南
[061-8b]
八十里四面髙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漢屬常山郡隋
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恒州十六年于縣置井州大業
二年廢州復為縣唐武德初重立井州貞觀十七年州
廢改為井陘縣屬恒州今縣城當控扼之要也 錦蔓
水在縣西南八十里韓信擊趙使萬人先行背水為陣
信曰陷之死地而后生謂此水也


  平山縣西北八十里舊七鄊本漢蒲吾縣北屬常山郡
后漢於此立房山縣魏以来廢開皇十六年又置房山
[061-9a]
縣以縣西北山為名其城内實外險一名嘉陽城義寧
元年置房山郡唐武德元年置嶽州房山縣一四年州
廢縣屬恒州至德元年改為平山仍以恒州為平山郡
 房山隋圖經云嶺山有王母祠甚靈俗號為王母山
后漢章帝元和三年幸趙祠房山即謂此也在縣西北
五十里濊水出焉亦謂石臼水又謂之鹿水出行唐東
入博陵謂水刁溝一謂之架□水又從此過石潼山南
流入滹沱河前慕容雋時房山王母祠前大樹自㧞根
[061-9b]
下得玉圭璧八十三顆光色精竒雋以為神嶽之命遣
尚書叚勤以太牢祭之每祀有一虎徃来祠側性頗馴
狎不害於物在縣東二十里


  靈夀縣西南五十里舊一十五鄊本中山國土地十三
州志云靈夀中山桓公新都系本又云中山武公居顧
桓公徙靈夀按中山武公本周之同姓其后桓公不恤
國政晉太史餘見周王王問之諸侯孰先亡對曰中山
之俗以晝為夜滛昏康樂以臣觀之中山之君其先亡
[061-10a]
乎其后魏樂羊為文侯將攻㧞中山封之靈夀史記趙
武靈王以惠文王三年滅中山遷其君尚於膚施是也
漢於此置靈夀縣屬常山郡義寧元年置燕州武德四
年州廢縣屬井州七年州廢屬恒州 舊縣城在今縣
西北即古邑城晉移於此今廢城尚存 滹沱水在縣
西南二十里 石潼山小而峻三面削絶一謂五岳山
又為五臺之稱 五峯在縣西北形𩔖臺觀學道者多
居之有精舍即文殊行道之所也又有袈裟水出焉云
[061-10b]
五臺峻峙唯南面粗可躋陟 衛水禹貢曰恒衛既從
大陸既作水經云衛水出常山靈夀縣西東北入於滹沱
河 派水經白羊山山之下有白石如羊頭角身足粲
然逼真從行唐縣東過温水入房山界也 牛飲山莬
臺岡在邑界


  行唐縣北七十里舊八鄊本趙南行唐邑史記云趙惠文
王八年城南行唐秦為真定地漢初割真定地置為縣
因舊名后漢因之屬常山郡后魏去南字為行唐縣太
[061-11a]
和十四年置唐郡於此孝昌四年復行唐縣於舊城即今理
是也唐長夀二年改為章武縣神龍初仍舊為行唐縣
至大厯三年於此置恒州以界内洹水為名割恒州靈
夀定州恒陽二縣以𨽻焉至九年廢洹州縣復舊梁開
平二年改為章武縣后唐同光初復舊晉改為永昌縣
漢復舊名 滋水在縣北十六里隋圖經云行唐縣滋
水經其境 鹿水隋圖經云行唐縣鹿水東入謂之水
刁溝經石潼山 仙人巖晉太康地志記云故行唐縣
[061-11b]
西北有仙人巖 滹沲水出州西至忻口而東出房山
縣界其源自派山下理所湁潗兩渠至下博非方舟不
濟矣 井水經注云行唐城上西南隅有大井若輪水
深不測 王山祠水經云行唐城内北門東側祠後有
神女廟前有碑其文曰王山將軍故燕冀之神童後為
城神聖女者此土華放石神夫人之元女趙武靈王初
營斯邑城彌載不立聖女發嘆應與人俱遂妃神童潛
刋真石百堵皆興不日而成故祀此神后之靈應不冺
[061-12a]
焉 夫人城晉太康記曰行唐縣北二十里有夫人城
即王神女所築


  九門縣東三十里舊八鄊本戰國時趙邑戰國䇿云本
有九室而居趙武靈王改為九門縣史記云趙惠文王
二十八年藺相如城九大城是也漢於此置九門縣屬
常山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唐義旗初舉於此置
九門郡后廢以縣屬恒州 抱犢山隋圖經云九門縣
有抱犢山在新市城西通藺相如故宅故屈而避之
[061-12b]
望風臺趙武靈王築以望齊及中山亦曰寒臺是也
滹沲水在縣北四十九里 滋水北去縣二十里
元氏縣本趙公子元之封邑也史記云趙孝成王十一
年滅元氏漢於此置元氏縣漢書地理志元氏縣屬常
山郡后漢光武北征彭寵隂后從行生明帝於元氏傳
世章帝幸元氏祠光武顯宗於始生堂皆奏樂用新詩
復元氏租賦晉書地道志改屬趙國其常山郡移理於
真定府常山故城漢為郡其廢成在今縣西 黄石山
[061-13a]
水經云槐水出黄石山山連邑界贊皇山别阜 飛龍
州在縣西北五十里


  欒城縣西十五里元十三鄊本漢關縣屬常山郡後漢
省后魏太和十一年於漢關縣故城置欒城縣取平棘
縣舊欒城為名屬趙郡隋屬欒城又改屬趙州唐大厯
三年與定州鼓城同𨽻恒州 新汲水在縣西北二十


  束鹿縣舊二十二鄊本漢西梁縣地屬鉅鹿郡按今縣
[061-13b]
南六十里有西梁城尚存又郡國縣道記西梁故城一
名五梁城城有二重后漢并入扶栁縣隋開皇三年於
此置安定縣屬定州十八年置鹿城郡取縣束鹿城為
名屬冀州唐貞觀元年改𨽻深州至德二年改為束鹿
今屬鎮州 衡漳水在縣北十里今名衡水亦名苦水
西南自趙州寧晉縣界流入 滹沱水在縣西北四十
五里 大陸澤在縣南十里 貫城漢為縣廢城在今
縣西南貫音古亂切 鄗縣漢邑名廢城在縣東
[061-14a]
鄗音若堯切


  鼓城縣東北九十五里舊十二鄊本春秋鼓子之國蓋
白狄别種也漢下曲陽縣之地春秋左氏傳曰晉荀呉
圍鼓杜預注云鉅鹿下曲陽縣有鼓聚是也十三州志
云中山有上曲陽故此加下隋開皇六年分藁城地於
下曲陽故城東五里置昔陽縣屬定州即今縣是也十
年改屬㢘州十八年改昔陽縣為鼓城蓋取古鼓國以
為名唐貞觀元年廢㢘州改屬定州大厯三年又與趙
[061-14b]
州欒城縣同割以𨽻恒州 雷源中山記雷河溝水源
出鼓城縣 臨平故城漢為縣廢城在今縣東南 下
曲陽城亦漢廢縣城今在縣西 滹沱水在縣北十三
里 魏収墓在縣北七里 后漢京觀在縣北七里后
漢皇甫嵩攻黄巾賊張角弟寶於下曲陽斬首十餘萬
築為京觀



  太平寰宇記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