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4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 (master)


[1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六


  䖍州


  䖍州南康郡理贑縣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吳地戰
國時属楚秦属九江郡漢髙六年使灌嬰畧定江南使
為贑縣立城以防趙佗今州西南益漿溪故城是也及
[108-1b]
封黥布為淮南王分江南置豫章郡贑縣属焉後立吳
王濞時地亦属焉漢地理志贑縣属豫章郡後漢書云
興平二年分豫章置廬陵而贑縣属焉又吳志云孫皓
立廬陵南部此地属焉晉大康三年平吳改廬陵南部
為南康郡是也東晉永和五年太守髙珪置郡城於章
貢二水之間義熈七年徙於贑水東梁承聖元年復於
章貢間即今城是也宋為南康國梁陳皆為南康郡隋
滅陳改為䖍州以䖍化水而名煬帝初州廢為南康郡
[108-2a]
唐武徳五年平江左置䖍州天寳元年改為南康郡乾
元元年復為䖍州後唐長興二年升為昭信軍節度皇
朝因之


  元領縣九 今十三


  贑 安逺 雩都 䖍化 南康 大庾 信豐
瑞金 石城 上游新置 龍南新置 興國新置
會昌


  州境


[108-2b]
  東西八百七十里 南北一千五十里


  四至八到


  東北至東京三千三百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五百
十五里 西北至長安四千一百二十五里取隨州
路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至汀州一千二百里
東至建昌隔越黄土嶺總一千八百二十里 南至
循州隔越參溪石嶺總一千五百里 西至彬州一
千一百里 北至吉州四百二十里 東南至潮州
[108-3a]
一千五百六十七里 西南至韶州隔大庾嶺陸路
五百五十五里水路七百六十八里 西北至吉州
三百六十四里 東北至撫州一千一十里


  户


  唐開元户三萬七千六百皇朝户主六萬七千八
百一十客一萬七千二百七十六


  風俗


  與吉州同


[108-3b]
  人物


  唐鍾紹京䖍州贑縣人性孝小時得𤓰菓先進二親
工書直鳯閣為苑總監從𤣥宗平内難其夜拜中書侍
郎至中書令


  土産


  鉛 糖 竹梳箱 蜜梅


  贑縣舊十三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属豫章郡吳録地
理志属廬陵郡晉太康地志属南康郡因水以為名䖍
[108-4a]
州圖經章貢二水合流為贑其間置邑因為贑晉太康
末洪水横流忽有大鼓隨波而下入葛姥故城衆力齊
曵蹲而不動卜於其地置縣吉遂徙以就焉宋昇明初
移置贑水東三百歩梁承聖初又遷贑水南陽平陳罷
南康即為䖍州縣西仍為州郭貞觀中徙於今理 贑
水貢水首受雩都縣之章水自南康縣界二水雙流至
縣合為贑水從縣北一百九十二里北入吉州太和縣
界 黄唐山在縣北一百六十三里輿地志云山右六
[108-4b]
里有石室口方八尺如數十間屋上通天窻下有方榻
有二石人巾櫛而坐傍有小石室七所相通悉有石人
室前時有車馬跡春夏草不生無諸毒蟲林木繁茂水
石幽絶蓋靈仙窟宅也山下居人每丙日輙聞山室有
笳鼓簫樂之音鄧徳明記云有石子如彈圓聚在山角
至丙日不復見他日復有其山獨立髙一千三百丈相
傳以石室呼為黄唐廟 赤石山唐天寳六年勅改為
玉房山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南康記云大石連聳燦若
[108-5a]
舒霞山角多赤石有玉房瓊室耆舊相傳云宋元嘉年
中有人自稱安道士者不知何人披巾服褐棲此山中
數十年忽失所在其後有人時復見者 玉石山在縣
北四十里其石色黒唯一片鮮白如玉因為名又南康
記云有漁父姓瞿釣於下忽見二年少皎若玊人相謂
曰别此來石長殊駛石上有冬桃樹及石杖或云昔有
人引杖採桃子晉杖今猶存焉 螺亭石山在縣東南
七十里有大石臨水號曰螺亭按南康記云昔有貧女
[108-5b]
採螺為業與伴侣暮宿此亭忽夜中聞風雨之聲見衆
螺張口亂嘬其肉伴侣驚走貧女乃死明往視之但有骨
因報其家遂殯木濱其冡化為巨石螺殻無數號曰螺
亭石山 覆笥山在縣東北百四十三里輿地志云山
上有石井通泉口廣一丈高七丈中有石笥貯玉牒云是
王孝子所著書山上有平湖湖中有石雁耆舊相傳云秋
雁銜蘆春鴻遵渚則飛鳴頡頏若候節焉 上洛山在
縣陸路九十里中有石墨可書又按輿地志云䖍州上
[108-6a]
洛山多木客乃鬼𩔖也形似人語亦如人分明近則蔵
隠能砍杉枋聚於高峻之上與人交市以木易人刀斧
交關者前署物枋下却走避之木客尋來取物下枋與
人隨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 龔公山在縣東北一百
八十里其上竒峰翠巚前後連延蘿木泉石左右襟帶
昔有隠士龔亳棲此因以名焉 馬脊岡在縣北陸路
四百里南康記云傍山臨水形如馬脊上有臺榭遺蹟
云是陸賈説尉佗行次所止 貢水源出雩都縣新樂
[108-6b]
山從東南流入縣界徑州西北流八十里至縣郭東北
二十里與章水合流 章水源出大庾縣界聶都山從
南康縣東北流合西扶良熱等水流三十里入縣郭與
貢水合焉 龍翕穴在汶山觀東二百歩即縣東二十
六里昔有女道士丘氏於此中峯樹下白日昇仙 儲
潭祠在縣北二十里南康記云晉咸和二年刺史朱偉
率兵赴江州討蘇峻行至此山忽有神人曰余嘗弋釣
於此百餘年帝以我司此山水府君幸能為立祠宇當
[108-7a]
有報焉偉即為置廟山下江山迴洑濬而成潭故名曰
儲潭居廟及至建業果有功百姓祈禱於今不絶 空
山祠晉咸康五年太守庾恪於山西麓中建立神廟厯
代祈雨最有靈應按郡國志云空山在縣南山多材木
果食物一郡皆資此山雖名空山其出物百倍於他山
 葛姥祠在縣東北五里輿地志云葛姥者漢末避黄
巾賊出自交趾資財巨萬僮僕數千於此築城為家沒
後有靈異人立祠祈禱 路嗣恭生祠在縣南三里唐
[108-7b]
大厯九年嶺南將軍舒晃反嗣恭統五嶺兵討斬晃於
嶺南師之所處人不疲勞為置生祠以顯遺愛


  安逺縣南七百里舊三鄉今五鄉梁大同十年置安逺
縣隋開皇中廢其後雩都縣以地僻人稀每有賦徭動
逾星歲建中三年勅史路應奏請祈雩縣三鄉并信豐
一里再置 歸美山在縣西南三百里髙一十四文南
康記云山四面險峻自然有石城髙數十丈周迴三百
歩又有石峽左右髙五六十丈迥若雙闕其勢入雲有
[108-8a]
古石室色如黄金號為金室有鶡鳥形色鮮潔自愛毛
羽其隻者或浴監水向影悲鳴自絶山頂有杉枋數百
片髙危懸絶非人力所及焉 欣山在縣南四十里其
山一十二面髙五百丈山有蓮花池水及石室石牀橘
樹異竹一水南流入循州雷鄉縣 安逺嶺在縣東南
二百五十里 亷水源出欣山連東北流去縣西北五
里與縣前上林水合流古傳飲此水令人亷潔因名亷
水 安逺水源出欣山在縣東南八十里水南流入循
[108-8b]
州雷鄉縣


  雩都縣東一百七十里舊十二鄊今六鄉本漢揭陽縣
属南海郡雩水出縣北二十里雩山水西南流經縣前
章水合流雩都即漢高帝六年使灌嬰防趙佗所立縣
也縣在郡城東四里地名東溪漢属豫章郡吳立廬陵
南郡晉立南康郡始為属縣陳永定初遷於太昌村隋
大業中復還故郡城旋值䘮亂為林𢎞所陷唐武徳初
年冦平又移歸太倉村貞觀中暴水為患安撫大使任
[108-9a]
懐玉奏請置於南康古郡即今縣城 雩山在縣二十
五里耆老相傳云昔人祈雨於此山下徃徃感應故曰
雩山 金鷄山在縣西北一十六里山臨貢水石色有
霞其旁有穴廣四丈一石正當穴口如彈圎唐南康記
云有金鷄出入此穴晉義熈中再三出見有人挾彈欲取
之至穴口化為石其鷄今不見因號曰金鷄穴宋永初
中又見於此 峽山天寳六年勅改夜光山山在縣西
北八十六里南康記云其山上時有夜光飛燄遥見若
[108-9b]
火燎於原又從峽泝數十里有石臨水名白蛟窟 梓
潭山在東南六十九里南康記云其山有大梓樹吳王
令都尉蕭武伐為龍舟艚斫成而牽引不動占云須童
男女數十人為歌舞當下乃以童男牽曵艚沒於潭中
男女皆溺其後大晴朗净髣髴若見人船焉夜静潭邊
或聞歌唱之聲因號梓潭焉 柴侯峽山在縣東南七
十里南康記云漢靈帝時有劉喬叔避地於此死葬村
側自云柴侯墓晉末喪亂有發其墓者忽有大風雨棺
[108-10a]
及松栢悉飛渡水移上此山峯其棺乃化為石 樟潭
山在縣東一百八十里南康記云漢有阿堤樹於此潭
邊伐大樟樹為龍舟艚砍而出血伐人並皆沈死因號
樟樹潭 官山唐天寳六年改為珠玉山在縣東南二
百六十四里南康記其山高峻有善鳥香草古時此山
有珠玉舊名官山 君山在縣東南三百八十五里南
康記云其山竒麗鮮明逺若臺榭名曰媧宫亦曰女姥
石山去盤固北五十里上有玉臺方廣數十丈有自然
[108-10b]
石室如屋形風雨之後景氣明朗頗聞山上鼓吹之聲
山都木客為其舞唱之節 盤固山在東南四百一里
南康記云其山有石井側有大銅人常守之按此石井
五百年水一湧起髙數十丈銅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
其山盤紆嶒峻因號為盤固山焉 陳石山在縣東北
三百五十里耆老相傳云昔有陳皇潛龍於此因以為
名 宵山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南康記云山多杉松
下有筦笋二年一生味甚甘美 雩水源出汀州新樂
[108-11a]
縣經縣東南四百七十一里北流至縣


  䖍化縣東北四百八十里舊十鄉今九鄉本漢贑縣地
屬豫章郡吳大帝時分贑縣立為陽都縣吳録地志屬
廬陵郡之南部晉武帝改為寜都起居注云太康元年
以廬陵郡都尉之陽都縣來入是也隋平陳罷南康郡
為䖍州而改縣為䖍化以䖍化水為名 平山在縣北
二百三十里山頂侵臨雲天寳六年勅改為臨雲山遥
見撫吉二州 金精石鼓山在縣西北一十五里傍有
[108-11b]
石鼓山相對其山兩靣懸崖一百多丈圓如鼓形 梅
嶺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漢時閩越反漢使諸校屯梅嶺
即今邑界 化水源出吟山撫州崇仁縣在縣北二百
四十里本名雩都水入雩都縣界 廢陂陽縣在縣東
一百五十里吳嘉禾五年置掲陽縣晉太康五年改為
陂陽縣以陂陽水為名隋開皇十三年廢入寜都縣
南康縣西八十里元六鄊今四鄉本漢南野縣地属豫
章郡漢獻帝時吳大帝分南野立南安縣吳録及志云
[108-12a]
属廬陵南郡都尉晉武帝改曰南康属南康郡 聶都
縣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即南康縣南樊溪源也山海經
云聶南都之山都水出焉其山出&KR0552 君山劉徳明南康
記云山在泥水口三石形甚似人居中者為君左曰夫
人右曰女郎 益漿水源出聶都山在縣西五百九十
一里東流入貢水合西符水至南野口合良熱水 封
侯水源出封侯山水淺不通船西南入良熱水 良熱
水出聶都山南康記云蓋謂泉之源也又云熱水昔名
[108-12b]
豫水漢置豫章郡因此源以名也


  大庾縣西南二百二十里元九鄉今十鄉按其地實南
安縣地當五嶺之一神龍元年置因以大庾嶺名為縣
 大庾嶺一名臺嶺在州西南二百五十里縣西南二
十里吳録南野縣有大庾山九嶺嶠以通廣州太康地
理志云嶺路峻阻螺轉而上踰九□二里至嶺下七里
平亭劉嗣之南康記云平亭謂之横亭熱水出聶都山
南康記云蓋謂泉之源也又云熱水昔名豫水漢置豫
[108-13a]
章郡因此水源以為名 青龍岡有陳蕃子孫墓舊傳
墓在縣東四十里南康記云漢太傅陳蕃為宦豎所害
徙家於日南又追之於此誅滅遂葬之嘗有發冢乃見
大蛇纒墓即便風雨暝晦其冢免廢其岡頂有青龍見
因號青龍岡 横浦廢關劉嗣之南康記云昔有漢將
軍楊僕射吕嘉出鄣郡下横浦即今縣西南故横浦廢
關見在此


  信豐縣南一百九十里元六鄊唐永淳元年析南康更
[108-13b]
置南安縣以其地接嶺南人安俗阜謂之南安天寳元
年改天下縣名相同者採訪史韓朝宗以泉州有南安
縣遂奏改名信豐縣以人信物豐為名穀山在縣西二
十里輿地志云其山有石如人形有池生魚鱉山臨榖
水因以為名髙一千五百丈不通人行 廩山在縣西
四十里輿地志云山下有湖水中有五色鯉山髙一千
五百五十丈松子石笋在縣西南一百五里笋有三十
餘條約髙五百餘丈


[108-14a]
  瑞金縣東南三百五十里二鄉本瑞金場淘金之地也
僞唐升為縣


  石城縣本石場僞唐改為石城縣


  上游縣本南康縣地偽吳天祐年中析南康縣之一鄉
為場僞唐壬子嵗改為縣


  龍南縣本信豐地偽吳武義年中析信豐順仁鄉之新
興一里為場壬子歳偽吳改為縣


  興國縣本漢地贑縣皇朝太平興國年中析贑縣七鄉
[108-14b]
於險江鎮置興國縣以年號為名


  會昌縣本雩都縣地皇朝興國年中析雩都縣六鄉於
九洲鎮置㑹昌縣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