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04 太平寰宇記-宋-樂史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十三


  宋 樂史 撰


  河南道十三


  鄆州


  曹州


  廣濟軍


  鄆州


[013-1b]
  鄆州東平郡今理須城縣禹貢兖州之域星分奎婁春
秋屬宋地即魯附庸須句國太皥之後風姓左氏傳曰公
伐邾取須句戰國時屬魏秦兼天下屬碭郡又為薛郡
地漢為東平國又地理志曰東平故梁國景帝中六年
别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
為東平國晉宋及後魏為東平郡周大象二年於此置
魯州尋廢隋開皇十六年分兖州萬安置鄆州大業三
年罷州為東平郡理古須句城唐武徳五年平徐圓朗
[013-2a]
於鄆城置鄆州領鄆城須昌宿城鉅野乗邱五縣又以
廢夀州之夀張來屬其年置總管府管鄆濮兖戴曹五
州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罷都督仍以鉅野屬載
州又廢宿城乗邱二縣八年鄆以城下濕移治須昌景
龍元年又置縣天寳元年改為東平郡乾元元年復為
鄆州貞元三年升為都督府皇朝為天平軍節度


  元領縣十 今七


  須城 夀張 中都 平陰 東阿 盧縣 陽榖


[013-2b]
  二縣割出


  鉅野入濟州 鄆城入濟州


  一縣廢


  東平併入須城


  州境


  東西一百五十九里 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四至八到


  西南至東京六百里 西至西京一千里 西南至
[013-3a]
長安一千八百里 南至曹州二百三十里 北至
博州一百七十里 東南至兖州一百三十五里
西南至濮州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濟州二百五
十里 南北至度河取朝城縣路至魏州二百三十


  户


  唐開元三萬三千三百八十七皇朝户主一萬五千
一百八客二萬七千七百二十四


[013-3b]
  風俗


  地連鄒魯分青齊碩學通儒無絶今古家尚質直
人多魁岸不規商賈肆力農桑此亦風土之使然


  姓氏


  東平郡四姓 萬 吕 畢 康


  人物


  劉禎字公幹東平人 馬隆平陸人為武威太守以
[013-4a]
磁石夾道賊負鐵不得過以為神也


  土産


  阿膠 蛇牀子 綿 官虵


  須城縣舊四鄉今八鄉漢舊縣屬東郡故須句國按前
須昌縣在今縣東南三十里須昌故城是也隋改須昌
為宿城縣更立須昌縣於今理屬鄆州後唐改為須城
縣避國諱也 梁山在縣界 州理故須句城左傳任
宿須句顓臾皆風姓注須句雖别國有削弱不能自通
[013-4b]
為魯私屬而顓臾之比 無鹽故城在縣東三十六里
漢舊書古宿國也列女傳无鹽有醜女名宿瘤齊宣王
善之立為夫人即此縣女也 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
隋仁夀元年造石作幸巧與趙州石橋相埒長四百五
十尺 郈鄉亭左傳季子鬬雞之所杜注郈魯地東平
無鹽縣東南有郈香亭 桓公溝晉永和中將軍毛
穆之所鑿義熈十三年王師濟河朱超石重開鑿注水
經云桓𤣥率衆北入掘通濟渠今謂之桓河是也 劉
[013-5a]
公橋在縣東二十七里宋武北伐至此造故號之 柳
舒故城左傳晉伐鄭齊陳子救之及晉舒去榖七里榖
人不知 東平憲王陵光武子蒼也子明帝幸東平感
念蒼謂其諸子曰思其人至其鄉其處存其人亡 伏
生城伏生所居傳尚書於太常掌故晁錯因號之 呂
母垞後漢東海呂母合衆於此 東阿故城漢東平國
故城在今縣東按魏志程昱謂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
殆天授君必固范我守東阿田單之功可立謂此也
[013-5b]
阿井東阿有大井巨若輪深七八丈每嵗取水煮膠入
貢本草重之 烽倉故城宋武立烽堠於此今有小城
尚存 景子殿東平憲王所起餘踰有二殿東西相向
 東平思王墓漢東平思王宣帝之子在國思還京師
後塟其冢松栢皆西靡 羊牧黄初平叱石成羊之所
今石猶存 廢東平縣漢縣故城在今鄆州東南三十
二里隋於故城置宿城縣仍置須昌縣於今所唐貞觀
八年州自鄆城移於須昌縣後廢宿城縣景雲三年以
[013-6a]
郡邑頗大人物繁極復分須昌置宿城縣貞元四年改
宿城為東平縣移就郭下太和四年改為天平縣六年
七月廢天平縣入須昌縣


  夀張縣西南四十五里依舊四鄉漢為夀良縣屬東郡
故城在今縣界應劭曰光武叔父名良故改為夀張縣
屬東平國隋開皇三年罷郡城屬濟州十六年割屬鄆
城唐武徳四年屬夀州五年廢夀州屬鄆州 夀州故
城在東南十五里隋末百姓築為堡唐武徳四年于此
[013-6b]
置夀州 梁山在縣南三十五里漢書云梁孝王北獵
梁山有獻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惡之尋病而薨 榖城
山在邑界 集氏山山北有漢司𨽻校尉魯峻冢前有
石祠堂中四壁皆青石隠起自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
婦孔子及弟子形象遍皆刻石記之有磬石數枚後為
宰牧所取魯氏冥訴後坐免官 范城左氏傳曰范宣
子對魯大夫穆叔曰昔句匄之祖在周為唐杜氏晉主
夏盟為范氏今城庾子山云人有秦亭之哭是也
[013-7a]
中都縣東六十五里依舊四鄉古中都之地漢為東平
陸縣屬東平國亦古之厥國地今邑界有厥亭存又按
史記魯敗齊于平陸即此地後漢併為須昌縣地據邑
界有殷宻古城即古之中都國城也自漢至隋或為平
縣屬兖州唐天寶元年三月改為中都縣所𨽻不改貞
元十四年割入鄆州後自鄆復𨽻兖州尋又復歸鄆焉
 古闞城皇覽冢墓記云鄆州夀張縣闞城中有蚩尤
冢支體異塟也故此亦有冢焉常以十月有氣如匹絳
[013-7b]
自上屬下號曰蚩尤旗今屬濟寧鉅野 汶水北去縣
二十四里 桓水在縣西八十里晉桓𤣥進軍次此令
鄉人鑿渠故曰桓水俗呼為桓河


  平隂縣東九十里舊十三鄉今鄉本肥城縣屬泰山
郡古肥子國隋開皇十四年於今縣西北二十八里置
榆山縣大業二年移於今理改名平陰縣屬濟州取界
内平陰縣城以為名天寶十三載廢縣割𨽻鄆州太和
六年七月廢以地併入東阿盧二縣至開成二年七月
[013-8a]
王源中奏境内濶逺東西一百二十里南北近二百無
縣邑以理居人制禦㓂盜請復平陰縣從之 黄河去
縣十里 陶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史記曰范蠡浮海出
齊變姓名自號鴟夷子皮間行止于陶因號陶朱公焉
 巫山一名孝堂山左傳曰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即
此山山上有石室俗傳云郭巨塟母之所因名孝堂山
 平陰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左傳晉侯沉玉濟河㑹
于曽濟尋溴梁之言因伐齊齊侯禦諸平陰今有故城
[013-8b]
在今縣東南 長城古城長首起縣北竹書記年云梁
惠王二十年齊築防以為長城又太山記云太山西北
有長城縁河經太山千餘里至瑯聊台入海往往有璧
門邸閣四五處猶在史記蘇代説燕王燕王曰齊有長
城鉅防足以為固是也 鞍城左氏請齊戰于鞍城在
縣東故肥城漢縣後省廢城在今縣東南 左邱明墓
在縣東南五十五里


  東阿縣西北四十五里舊十五鄉今四鄉春秋時為齊
[013-9a]
之阿地也漢為東阿縣今呼為祝阿縣焉魏武帝始封
於此晉屬濟北國隋開皇中屬濟州唐天寶十三年濟
州廢縣鄆州郡國志其地出繒縑故秦王服阿縞即此
地也 魚山一名吾山漢書溝洫志武帝臨河决作瓠
子歌曰吾山平兮巨野溢魚怫鬱兮道冬日吾山即魚
山述征記濟北郡史弦超魏嘉平中有神安成公智瓊
降之超同室疑其有姦以告監國詰問超具言之智瓊
乃絶後五年超使將至洛西到果是同乗至洛克復舊
[013-9b]
好太康中仍存魏陳思王曹植甞登此山有終焉之志
遂塟其西亦其所封國也周迴十二里 榖城山一名
黄石漢書黄石公出一編書授張良曰讀是則為王者
師後十三年見我濟北榖城山下黄石即我也 浮山
故老相傳云堯時大水此山浮于水上時有人纜船於
巖石間今猶有斷鐵鎖存焉 故榖城在今縣東漢於
此立縣後廢故城存焉按郡國志云榖城管仲私邑其
城内有夫子五家存焉 管仲井西征志榖城南山有
[013-10a]
管仲井焉 周首亭郡國志云周首亭即埋長狄榮如
首於此即此地也 東阿故城在縣西二十里漢東阿縣
城晉太康後省魏志程昱謂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
天授君必固范我守東阿即此也 陽榖亭在縣東南
四十二里左傳齊桓公㑹諸侯于陽榖縣即此也 阿
膠井水經注大井在東阿深七八丈每嵗取井水煮膠
入貢本草所謂阿膠也 項羽墓在縣東二十七里初
封魯公羽死魯猶為楚守漢王示以羽首魯方降乃以
[013-10b]
公禮塟羽于此 陳思王墓在魚山


  盧縣西北二十里依舊六鄉漢舊縣屬濟北國宋屬濟
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濟州大業三年復為濟北
郡唐武徳四年討平王兖復為濟州理碻磝城本秦東
郡之荏平縣地其西臨黄河晉末為河水所毁移河北
博州界事具博州宋元嘉二十七年寧朔將軍王𤣥謨
前鋒入於河平碻磝立戍守之都督劉義恭以沙城不
堪守召𤣥謨毁城而遷後又城之後魏略得河南八年
[013-11a]
於此置濟州至唐天寶十三年州為河所䧟廢 碻磝
津在縣北一里後魏於此置闗名濟州闗隋末廢 劉
公橋架濟水在縣南二十七里宋高祖伐燕過此造橋
故呼為劉公橋隋末廢貞觀元年重造長十二丈濶一
丈二尺 盧醫史記云扁鵲生盧故曰盧醫又盧水經
是邑縣因是名也 臨邑故城在縣東即今謂之馬防
城是也長城經是邑


  陽榖縣西七十里舊十五鄉今六鄉本漢須昌縣地按
[013-11b]
漢須昌在鄆今縣界亦有須昌故城隋開皇十六年於
此置陽榖縣屬濟州取縣界故陽榖亭為名唐天寶十
三年濟州為河水䧟沒以縣屬鄆州皇朝開寶六年又
河水衝破縣城至太平興國四年移於上巡鎮即今縣
理也 黄河在縣北十二里 故伏城在縣東南三里
葢伏生所居因號之


  曹州


  曹州濟陰郡今理濟陰縣禹貢豫州之域星分氐宿二
[013-12a]
度禹貢曰荆河惟豫州導菏澤被孟豬菏澤在州東北
九十里濟陰縣界於周又為曹國之地後屬於宋左傳
哀公八年宋景公滅曹按曹國在州東北三十七里濟
陰縣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國時屬齊宋為齊楚魏所滅
三分其地齊得其濟陰東平漢為濟陰之地在濟水之
南故以為名景帝中六年例為濟陰國宣帝甘露二年
更名定陶哀帝更為濟陰郡屬兖州按此前濟陰理在
州東北四十七里定陶故城宋移理城陽按城陽今濮
[013-12b]
州雷澤理是也後魏於定陶城置西兖州後又徙理在
城即今州理是也仍移濟陰郡理此郡與州同理周武
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為曹州取曹國為名也隋大業
三年改為濟陰郡唐武徳四年平孟海公復為曹州領
濟陰定陶寃句離狐乗氏併置䝉澤晉陽等七縣其年
省晉陽五年以廢梁州之考城來屬貞觀元年省定陶
䝉澤二縣入濟陰郡乾封二年以廢戴州之成武來屬
天寶元年改為濟陰郡乾元元年復為曹州晉天福十
[013-13a]
二年降為刺史州周廣順二年復升彰信軍皇朝因之


  元領縣六 今四


  濟陰 寃句 乗氏 南華


  二縣割出


  考城入開封府 成武入單州


  州境


  東西二百五十九里 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四至八到


[013-13b]
  西南至東京二百二十二里 西至西京六百六十
五里 西至長安一千五百二十五里 東至單州
一百八十里至廣濟軍三十五里 南至宋州一百
八十里 北至濮州一百八十里 東至宋州楚邱
縣八十里 西南至開封府考城縣八十里 東北
至濟州鉅野縣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澶州衞南縣
一百八十二里


  户


[013-14a]
  唐開元户萬四千三百皇朝户主一萬九千三十六客
七千五百九十八


  風俗


  同宋州


  姓氏


  濟陰郡五姓 蔡 丁 江 曹 易


  人物


  呉質濟陰人 郄詵濟陰人 唐英公李勣離狐人
[013-14b]
土産


  絹貢 葶&KR1047子 蛇牀子貢 犬


  濟陰縣舊十五鄉今六鄉本漢定陶縣之地屬濟陰郡
自漢至周皆為定陶縣之地按定陶縣在今縣東北四
十七里定陶故城是也隋開皇六年於此置濟陰縣屬
曹州 曹南山在縣東二十里詩所謂薈兮蔚兮南山
朝隮是此也 左岡在縣東北五里岡阜連屬林木交
映以近左城故以名焉 菏水水經菏水俗謂之五丈
[013-15a]
溝亦名南濟水西自考城縣界來東經陶邱尚書所謂
東出於陶邱又東至於菏 氾水在縣南上承菏水昔
漢高祖既定天下即帝位於定陶氾水之陽張宴曰氾
水在濟陰界取其氾愛𢎞大而潤下也按今氾水東流
經縣南亦有高祖即位壇據叔孫通傳云高祖為皇帝
通於定陶就其儀即在濟陰是也 菏澤在縣東北九
十里定陶城東北禹貢曰導菏澤被孟豬注曰菏澤在
胡陵孟豬在菏東北水流溢覆被之也 州理中城葢
[013-15b]
古之陶邱也一名在城帝王世記舜陶于河濵即禹貢
之陶邱今濟陰定陶之西有陶邱是也爾雅曰再成為
邱成猶重也 左城亦名之曰塟城葢恭王之陵寢也


  漢祖壇在縣東北二十里漢高祖五年即位於定陶氾
水之陽故立壇張晏曰氾音汎愛之汎也 濟堤即濟
水之故堤也國都城記曰自復通汴渠已來舊濟遂絶
今濟陰定陶南雄有濟堤及枯河而已皆無水 三&KR0934
亭古國也在縣東北四十九里尚書云湯伐桀戰于鳴
[013-16a]
條之野夏師敗績遂伐三&KR0934俘厥寶玉注云三&KR0934國名
桀走保之今定陶也 慎子墓在縣西南四里慎子慎
到也著書四十四篇 穰侯城在縣西北十七里秦宣
太后弟也封於穰益封於陶故塟於此 董昭墓在縣
東二十里昭定陶人為魏河南尹 堯州九州記云陶
即堯國昔帝堯於此所開溝也因名之 龍池九州要
記云春秋飂叔氏有裔子董父好龍舜遣養二龍於陶
邱是為豢龍氏今池在焉 貫城即古貫國也今名䝉
[013-16b]
澤城禮記明堂位曰崇鼎天子之器亦左氏謂齊宋盟
于貫是也 伯樂冢秦人善相馬者塟於此 莘仲故
城在縣東南三十里葢古之莘國也夏本紀曰昔鯀納
有莘氏女生禹帝王紀伊尹居莘野湯聞其賢聘以為
相即此城


  寃句縣西四十七里舊十鄉今八鄉本漢舊縣也漢初
屬梁國景帝時屬濟陰郡後漢及晉同宋無寃句縣後
魏置屬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曹州 煮棗故城
[013-17a]
在縣西北四十里史記魏王謂張儀曰煮棗將叛齊兵
又進為之柰何漢書樊噲攻煮棗屠之 濟陽故城在
縣五十里漢書濟陽縣地也五行志宣帝七年濟陽地
裂五丈又曰徵昌邑王賀自定陶至濟陽求長鳴雞笻
竹杖即此處東觀漢記云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濟陽
縣光照一室是嵗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大於凢禾因名
秀光武皇考為濟陽令時生光武 袁紹故城在縣北
十里袁紹所築故名 大禰溝一名寃水詩曰出宿于
[013-17b]
濟飲餞于禰即此也 國客祠在縣西南五十三里故
老曰國客濟人也庭種香草有神蛾大繭之異而立祠
 寗武子墓在縣東十五里 漆園城在縣北五十里
莊周為吏之所舊置監今漆園城北有莊周釣臺


  乗氏縣北五十四里舊八鄉今六鄉本漢舊縣也屬濟
陽郡後漢及晉不改按前乗氏縣今鉅野縣在西南五
十七里乗氏故城是也宋廢後魏太和十二年於縣置
乗氏縣取漢乗氏縣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濟陰郡屬
[013-18a]
曹州大業末年廢唐武徳四年重置屬曹州 大響故
城在縣西北三里故老言古之鄭城也後改名大響城
 重邱故城一名廩邱在縣東北三十一里左傳曰衛孫
蒯田于曹隧飲馬于重邱重邱人毁瓶因詬之即此也
 句陽故城在縣北三十五里地理志云句陽句瀆之
邱也春秋隠公八年宋公衛侯遇于垂後漢郡國志云
句陽有垂亭 故桂城史記齊威王以田忌為將孫子
為師與魏戰於桂陵大破魏師 葭宻城竹書紀年幽
[013-18b]
公十三年魯季孫㑹晉文公於楚邱取葭密遂城之漢
以為縣 閔損墓在城内損字子騫魯人也


  南華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原七鄉本漢離狐縣也屬東
郡莽曰瑞狐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
遂移濮水北故曰離狐後漢屬濟郡也晉與漢陽郡宋
不改按此前離狐在今縣西北三十三里離狐故城是
也後魏時移於今理高齊及周屬郡不改隋開皇三年
罷郡屬曹州唐天寶元年改曰南華 濮水西自滑州
[013-19a]
韋城縣界入在縣南五里又東入乗氏縣界昔殷紂使
師延作靡靡之樂武伐紂師延自投濮水而死謂此水


  廣濟軍


  廣濟軍理定陶縣按雜説定陶即帝堯之所都也宋永
初山川記堯先居唐後居陶故曰陶唐氏十道志云堯
冢在曹州界又雜説范蠡相越平呉變姓名為朱公居
于陶號陶朱公即此漢為定陶縣屬濟陰國宣帝甘露
[013-19b]
二年更名定陶國封皇子嚻為王以處其地晉為濟陰
郡後魏置沛郡後改為西兖州後周改西兖州為曹州
定陶縣屬不改隋大業十三年大亂為賊帥孟海公所
䧟遂廢唐武徳四年割屬戴州其年又𨽻曹州貞觀元
年省唐三百年只為鎮戍至周廣順中於定陶建廩庾
差鹺之利皇朝乾徳元年東疏菏水漕轉兵食於鎮置
發運務開寶元年尋改為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轉運
使和峴奏請升定陶鎮為廣濟軍至四年轉運使張去
[013-20a]
華又奏請分曹單濮濟四州之境民置定陶縣


  領縣一


  定陶


  軍境


  東西三十七里 南北四十里


  四至八到


  西至東京二百七十里 西至西京六百七十里
東至單州成武縣六十五里 西至曹州濟隂縣二
[013-20b]
十五里 南至濟陰縣界二十四里 北至乗氏縣
五十二里 東南至成武縣界三十六里 西南至
乗氏縣界三十二里 西南至濟隂縣界一十一里


  東北至濟州鉅野縣一百三十里


  户


  皇朝新割户主五千四十八客八百八


  風俗


  與曹州同


[013-21a]
  人物


  魏相字弱翁濟隂定陶人為漢丞相 張馴後漢人
子雋定陶人通春秋與蔡邕共定六經為丹陽太


  守徴拜尚書


  土産


  置軍後無所貢


  定陶縣五鄉漢定陶縣貞觀元年省今軍城是也太平
興國五年割曹單濟濮四州近軍境人户置縣復古名
[013-21b]
也定陶故城今軍城是也西南一隅廢 荆城在縣東
北二十里舊經曰按皇覽冢墓記是戰國時魏將龎涓
與孫臏相持處 孟海城在縣東北三十里隋賊帥孟
海公曹州築此南北二城 髣山廟在縣西北五里層
阜之上按髣山古曹國塟地連屬十五里髣髴似山因
名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皆𦵏于此漢髙祖即
位壇在縣南十里 曹南山在縣南二十里 獨狐山
在縣東北十九里 戚姬定陶人漢祖帝畧地至定陶
[013-22a]
獲焉 孝子村即孟昌宗定陶人母疾甚割股以饋母
疾愈本定陶故城北號孝子村 漢定陶恭王廢殿基
在縣南一里古城内 三&KR0934亭在縣東北二十里 彭
越臺在縣東一里





[013-22b]









  太平寰宇記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