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2 明文海-清-黃宗羲 (master)


[089-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文海卷八十九    餘姚黄宗羲編
  論六
  帝王官家天下論邵寳/
古也有志二帝官天下者也三王家天下者也曷為
謂之官也傳諸賢而不傳諸子也曷為謂之家也傳
諸子而不傳諸賢也曷不謂之子天下乎有子則世
焉無子則及焉要之不出乎家而已矣不必必歸諸
[089-1b]
子故也官天下者公於一世而不必於一家家天下
者公於一家而不必於一身此二帝三王之道所以
為盛非後世可及也父没子繼親受之命此事之常
無庸論者乃若兄終弟及以兄道命之乎以君道命
之也君道即父道也以君道命之則弟以臣道承之
以父道命之則弟以子道承之而弟道固在其中矣
以一身具三道焉曷為為之後而不遂為之子也昭
昭穆穆有定分焉故也况為之後而子焉者為其嗣
[089-2a]
之絶也今也有萬世之廟而有萬世之祀其宗也固時
享之其祧也亦歳祫之其為有後孰大於是而必為之
子乎且君之及也必以嫡宗之繼也必以支以支而及
非及也以嫡而繼非繼也是以宗法自諸侯别子始有
之然則禮傳所謂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
自出者何也明其統之尊也故宗雖不及於天子諸侯
而統不能不系之也夫是之爲正統夫既後正統矣則
於所生何以不得顧也夫既後正統矣則正統在我以
[089-2b]
正統而復承小宗可乎然則名何為而不可易也孔子
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
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民無所措手足是故名
雖不可易而正統之尊固不可干也是故正統之祭之
廟不敢與也正統之薦之祠不敢入也無己而為之别
室側焉而不敢並也孟子曰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况
天子之禮乎是故名當稱則稱之道當隆則隆之分當
嚴則嚴之禮也然則名之當稱固知之矣所謂道當隆
[089-3a]
則隆之者何居以伯父而有祖之道者也所謂分當嚴
則嚴之者何居以伯父而有君之道者也然則何以隆
之何以嚴之亦曰别嫌明微於廟庭饗祀之時敦孝起
敬於宫闈省謁之際無所不用其誠而己矣
  治河論上邵寳/
萬世言治水者必曰禹治水而不法禹可乎孟子曰禹
之治水水之道也水之所以為水禹之所以為治無出
此矣河也者天下之水之大者也禹之治水其詳見於
[089-3b]
禹貢其曰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華隂東至於底柱
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洚水至於大
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者皆順導之法初
無逆障之說故能成府事之功而天下稱神其極至地
平天成焉由今觀之其所空之地甚廣所處之勢甚易
所求之效甚小是故其成功也如此今之治水者其去
禹也遠矣而所空之地乃狹於禹所處之勢乃難於禹
所求之效乃大於禹欲其成功不亦難乎何謂所空之
[089-4a]
地狹於禹蓋禹之導河自大伾以下分播合同隨其所
之而疏之不與爭利故水得其性而無衝決之患非無
衝決也彼自衝決而非吾之所得與也今夫一杯之水
舉而注之地必得方丈乃能容之其勢然也河自大伾
以上水之在杯者也大伾以下水之在地者也以在地
之水而欲拘束周旋如在杯之時大禹不能而况他人
乎今河南山東郡縣棊布星列官亭民舎相比而居凡
禹所空以與水者今皆為吾有蓋吾無容水之地而非
[089-4b]
水據吾之地也固宜其有衝決之患也故曰所空之地
狹於禹何謂所處之勢難於禹蓋嘗觀禹之治矣隨處
施功初無窒礙亦無拘限今北有臨清中有濟寧南有
徐州皆轉漕要路而汴省在西南又為宗藩所在左聁
右顧前瞻後望動則肘掣使水有知尚不能使之必如
吾意况水無情物也其能逶迤曲屈以濟吾之事哉故
曰所處之勢難於禹何謂所求之效大於禹蓋禹之所
以為治去其墊溺之害而已此外無求焉今則賴之以
[089-5a]
漕不及汴矣又恐壞臨清也不及臨清矣又恐壞濟寧
也不及濟寧矣又恐壞徐州也使皆無壞又恐漕渠不
足於運也了是數者而後謂之治故曰所求之效大於
禹以若地處若勢求若效雖使禹復生恐其難矣而或
者猶譊譊然曰某為上䇿某為下䇿某為中䇿則惑之
甚也然則奈何哉孟子曰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如智
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
無事也治河以無事治之則得矣
[089-5b]
  治河論下邵寳/
夫所謂治之以無事者非不欲治之也蓋難於其治也
難於其治而遂不之治則其患有不可勝言者君子顧
忍坐視吾無辜之百姓受兹酷烈哉今夫人有病其勢
篤且死也將求醫以治之與抑亦委之於不醫與委之
於不醫是徒死而己矣是故謂河之不必治者待死而
委之於不醫者也茍知求醫矣而謂其可恃以必不死
且至千百年之壽此所謂不惟無益而又害之今之治
[089-6a]
河者何以異是是故亦治之以無事而己矣蓋河自周
定王時北徙漢氏而下決東郡決瓠子決魏之館陶分
屯氏決清河靈鳴犢口其變非一議者或欲疏禹之故
道或欲塞所決之口或欲分流以殺其衝決之勢或欲
築堤以障其泛溢之虞或有望氣用數而謂人力強塞
未必可以應天者載考前史厯厯可見亦今日治河者
之所熟講而飫聞者也雖成敗得失不能無辨然譬之
醫者其皆一方乎茍不問其緩急先後執一方而求病
[089-6b]
之愈不愈則歸咎於方豈方之罪哉用方者之罪也取
古之方隨其緩急先後而用之此所謂治之以  者
也故治漕渠急則張秋等壩所當先築而疏故道塞新
決分流諸派次焉然故道若高則不必於必疏新流若
下則不必於必塞其間泛出傍溢或用疏法或用塞法
以水治水吾無容心故曰取古之方隨其緩急先後而
用之此之謂也今河之為患如一人之身而具百病者
也朝輕而夕重表減而裏加雖有盧扁不能使之全愈
[089-7a]
也故必得良醫坐守其側切脈觀色聽其聲音察其寒
熱究其病之所由起盡心力救之如前所謂取古之方
隨其緩急先後而用之者幸而愈則調理如故不幸而
復發於此則改圖而治之是故有求醫無遣醫藥餌常
備攻治常施而不必其成功要於不死而己矣故曰治
之以不治今治河之大臣良醫師也工與料藥餌也凡
所謂疏塞分築之類攻治之法也為今之計宜常設總
理大臣更置其屬頻廵視謹調䕶任滿則代或加秩命
[089-7b]
使仍其職而不必其功之成備工與料而惟其所用焉
可也然大臣之任其事在朝廷疏塞分築之類其事在
大臣而所謂工與料者則在民矣民可使之困乎故治
河非難也備工與料之為難也
  宋都汴論李濂/
余每見世之君子喜誦吳起在德不在險之語以為千
古名言竊謂起之言信美固不可以人廢但失内外交
修之意耳何則德與險可相有而不可偏廢也是故立
[089-8a]
國者德為本而險次之蔑德而恃險弗可也徒德而無
險亦弗可也不觀諸易與周禮乎易坎之象曰天險不
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
用大矣哉周禮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山林川澤之
阻故自古帝王必依險以立國固常嚴乎内治之修而
亦不少弛乎外患之慮若文王邑豐武王遷鎬成王宅
洛漢唐都闗中皆為長治久安之畫者也宋因五代之
舊而建都於汴可謂失計之甚矣夫汴平原曠野無險
[089-8b]
阻可守張儀謂其四平無名山大川之限固戰塲也酈
生說漢高帝亦曰陳留天下要限四通八達之都厯習
往牒自古無建都於此者魏本都安邑苦秦侵伐不得
己東徙大梁厥後秦使王賁引河灌城王假就擒而滿
城魚鱉矣朱全忠之簒唐也居汴不過五六年耳唐莊
宗舉兵伐之其禍烈於王假石敬塘因之耶律長驅少
帝被執視全忠之禍則尤烈焉宋之藝祖英武振世蓋
創業之賢君也覆轍如此乃弗之鑒而襲周都汴遂貽
[089-9a]
子孫北狩之恥卒使中原淪為榛莽終世而不可復推
厥禍原實繇其忽遠圖而昧大計也尚誰咎乎末年西
幸洛陽顧瞻形勝頗有留都之意而群臣勿從太宗時
為晉王扈從力言其非便藝祖曰遷洛尚未也終當居
長安耳晉王因誦吳起在德不在險之語以致諷之藝
祖不答繇是知藝祖之知非不知汴之不可都也特阻
於衆論而雄斷未施懋建大命姑俟後世為之耳夫既
安於汴都當思慎固根本之地以伐外冦之謀可也矧
[089-9b]
燕薊烽燧相去不遠一旦邊馬南牧何以禦之乃曾不
是慮而君臣上下以為宴然無事故景德中契丹入冦
朝議欲為太王避狄之謀㓂萊公力主親征卻之然猶
增歳幣數十萬慶厯中又肆無厭之求富鄭公以强詞
折之然亦增歳幣數十萬靖康復入冦廟堂援故事請
和金人不許於是括京城内外金賂之弗滿其欲青城
之邀倉卒無䇿以應而國勢遂不可支矣嗚呼使當時
早從藝祖之志而遷於洛夫豈有二帝䝉塵中原陸沉
[089-10a]
之禍哉憶在仁宗之朝范文正公時為陜西安撫使上
疏曰天有九闗君有九重請修京城以壯帝居營洛陽
以備廵幸太平則居汴京水陸都會之地以便天下急
難則守洛陽山河表裏之宅以保中原且闗中自古興
王之地百二天險亦宜留意仁宗深以為然而沮於余
靖之言其議遂寢范公之卓見遠識與藝祖合誠非在
廷諸臣可及後雖思用其言顧事機己失噬臍無及矣
或曰國之廢興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是故天運茍在
[089-10b]
何地非都天運倘移何險足恃陽九遘厄厥數否塞人
欲以區區智力挽回於其間抑難矣曰天道遠人事邇
何謂天道運數是也何為人事修德卹民用賢去奸凡
可以壯吾國勢銷患於未萌者皆是也茍不盡力於人
事而一聽於天數則將坐待危亡而莫之自强矣詩曰
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有天下國家者其尚懋於圖治以
祈天永命慎勿惑於茫不可稽之天數哉
  族葬論上李濂/
[089-11a]
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未聞棺槨也
中古聖人始易之以棺槨檀弓曰有虞氏瓦棺夏后氏
堲周殷人棺槨周人牆翣益彌文矣未聞合葬也季武
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來未之有改也子曰魯人
之祔也合之善夫合葬矣未聞封而識之也子曰古者
墓而不墳丘也東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識也於是
封之崇四尺封識矣未聞族葬也周禮奉官冢人掌公
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之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
[089-11b]
左右蓋古者王公以下皆族葬不特士庶人為然也曰
為之圖謂方其未死也豫圖其地之形勢及丘壠之處
謹而藏之後有死者按圖以葬也曰先王之墓居中以
昭穆為左右謂以遷徙造塋者為始祖也如文王居豐
葬於畢是文王為造塋者宜居中穴次以武王為昭居
左成王為穆居右康王為昭居左昭王為穆居右至平
王東遷則又為洛陽之始祖矣嗣王亦然抑此論古者
國君之葬制云爾未及士庶人也墓大夫掌凡邦墓之
[089-12a]
地域而為之圖令國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次掌
其度數使皆有私地域曰掌其禁令戒不相侵也曰正
其位次俾序昭穆也曰掌其度數謂差其丘封之度與
其樹数也此士庶人之族葬以君為之畫地以葬非民
自為地也故曰聖人父母萬民生則富之教之死則葬
之此王澤所以入人之深淪骨而浹髓者也夫族葬之
制見之周官者如此孰廢之曰秦廢之秦用商鞅廢井
田開阡陌先王族葬之制由是大壞兼以形家之術興
[089-12b]
野師盲巫又倡為吉凶禍福之說世人私心累之故喜
聞而樂從於是世自為墓以覬利澤或有一易再易三
四易遠去父母之兆而不復省視者矣嗚呼流俗之可
惡邪説害之也君子有維持世道之責以闢邪說正人
心為己任盍求古人族葬之制而行之以為斯世斯民
之表乎
  族葬論下李濂/
人有言曰宗法廢而天下無親族自封建之制不行而
[089-13a]
大小宗之法不立是故人之於族也散無統紀不相聮
屬由是親者疎疎者為途人固有閱數歳而不相見者
矣維持世道之君子思挽末俗而反之厚將何所庸力
乎有一焉固人人之所得為也吾聞族葬之法載諸周
官茍能憲古凖今參酌而行之當歳時拜掃之際親疎
畢至同展謁於墓所序暌濶相慰勞而水木本源之念
油然以生庶幾合族之道乎邇者改卜蘇村之阡弗揣
凉薄乃講求古人合葬之法欲使子孫世守之不廢蓋
[089-13b]
嘗徧考先正諸家之法而獨有取於趙季明氏之圖其
制曰族葬之法以造塋者為始祖子不别嫡庶孫不敢
即於父皆以齒列昭穆尊尊也曾元而下左右祔以其
班也妻繼室無所出合祔於夫崇正體也妾從祔母以
子貴也降女君明貴賤也按韓魏公葬所生母胡氏/其柩退嫡夫人之穴尺許
夫同封示繫一人也其出與改嫁雖宗子之母不合葬
義絶也男子長殤及殤己娶皆居成人之位有父之道
也中下之殤葬祖後示未成人也序不以齒不期夭也
[089-14a]
男女異位法隂陽也男葬祖北之東/女葬祖北之西祖北不墓避其正
也葬後者皆南首惡其趾之向尊也嫁女還家以殤處
之如在室也本伊川/葬說妾無子猶陪葬以恩終也葬女/殤後
明斯論平正周密足以補周官之未備族葬者宜以是
為式矣又曰葬親而不祔其祖與祔而不以其倫者均
之視死者為不物噫嘻為人之子孫而視祖考為不物
其違禽獸不遠矣濂著是篇而藏之祠堂副在譜牒期
後世有行者子孫不至大愚必從吾志
[089-14b]
  花木記論林大春/
予自歸山之後往往於荒山落寞之境見有竒花異草
而無名稱者甚衆及至修輯縣誌旁搜花木得其有名
稱者亦不下數十種多為中土之所希睹因憶瓊山丘
公嘗作野花亭記悼其地花卉之不幸予潮與瓊同極
南陬花木大率相類然瓊之花雖産幽遐猶得丘公以
為之記固不幸中之幸也予地之産其竒瑰幽香長託
林莽雜處荆榛己難悉數至得其名稱亦未能一一表
[089-15a]
見於世使不詳考而志之匪惟以不得躋於上苑為恨
抑且有愧於瓊多矣故特悲而志焉
  五德之運如何華鑰/
帝王順時以修政而或者以天運符之天下始有異說
矣夫天有五行分時遞運以成萬化而帝王之政則隨
時修飾以新萬民是以定厯律改正朔易服色必取諸
五行以備一代之章采儀度而相生相勝之說不與焉
後人妄以䜟緯配合至欲援生克之運以符生降之幾
[089-15b]
嗚呼有德則興無德則亡此世道升降之幾也彼五行
之一德孰與天命人心之向背其不經亦甚矣五德之
論古不經見自鄒衍倡為終始相勝之說而張蒼賈誼
公孫宏倪寛司馬遷之徒則本其説而附益之自劉向
父子反其説為相生之論而荀悅班固崔昌徐鉉胡宿
之徒則本其論而推明之言相勝謂帝王易運皆後之
勝前商以金而克夏之木周以火而克商之金秦以水
而克周之火漢以土而克秦之水或謂漢以水而克秦
[089-16a]
之火各欲從所勝也言相生謂五運以子承母伏羲首
出於震以木德王而炎帝以火承木黄帝以土承火少
皥以金承土顓頊以水承金帝嚳以木承水唐堯以火
承土虞舜以土承火皆世更一德而生生相承至夏后
氏以金殷人以水周人以木雖代更一德而亦生生相
承漢之從火以承周也唐之從土以承漢也莊宗中興
唐祚則土運未絶也一傳而晉以金再傳而漢以木又
傳而周以水又傳而宋以火中謂秦本西戎餘分閏位
[089-16b]
自魏至隋皆非正統求以合所生也嗚呼謂相勝之說
出於秦之意則可出帝王之意則不可彼帝王之公天
下也揖遜征誅皆無心順理以通其治於未窮而何有
於計較之私且秦急於法天下受其毒漢善反之又豈
較勝哉然相生之說出而相勝之説微矣但相生之説
方惑世而未己也夫帝王之繼天理物也黜簒竊以宗
正統略偏安而紹厯數人則為之耳豈天運之自然哉
蓋世不常治而運無停機當末漢祚絶而李唐未興有
[089-17a]
天下者自魏而隋也今皆略而不序其時獨無所運耶
五行之運一息若不繼則天道壞矣或者又曰斬蛇著
符得天統也水患多應非人為也火主商丘又明驗也
嗚呼此正晦翁所謂大德之符有適合者耳求其說而
不得君子弗論也審如其說則夏有青龍之瑞胡為而
尚金殷有銀山之祥胡為而尚水周有白魚之兆胡為
而尚木其説窮矣設謂以人承天而運數不絶則可驗
於五三之世而不可驗於秦隋之間設謂以天應人而
[089-17b]
符瑞可徴則僅見於漢唐宋之初興而無所考扵帝王
之逓盛求其説而不得信乎其説窮矣大抵闢衍之說
者向也而啓向之說者衍也衍之說也出乎私向之説
也流於誕嘗考諸家語老耼曰古之易代而改號者取
法五行五行更主終始相生亦象其義孔子曰五行用
事先起於木故王者則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則
以所生之行轉相承也夫家語多漢儒所附㑹而不足
信味其語意亦五者自為之尚耳初未符於天命也要
[089-18a]
之王者之欲定所尚也特以一代之典章文物不可闕
而欲治厯明時更制立度以新天下之耳目焉耳夫何
與於天運之生克也哉愚故曰帝王順時以修政也
 
 
 
 
 
[089-18b]
 
 
 
 
 
 
 
 明文海巻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