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52 明文海-清-黃宗羲 (master)


[075-1a]
欽定四庫全書
 明文海巻七十五     餘姚黄宗羲編
  議二
  天子絶期議王樵/
嘉靖二十八年莊敬皇太子薨逝禮官議本朝䘮服之
制父為長子服期又儀禮臣為君長子齊衰不杖期傳
曰何以期也從服也言從君而服也奉㫖天子絶期况
十五嵗之外方出三殤朕服非禮止輟朝十日百官服
[075-1b]
制可無謹按期之䘮有二有正統之期為祖父母者也
有旁親之期為世父母叔父母衆子昆弟昆弟之子是
也正統之期雖天子諸侯莫降然古禮父為長子䘮亦
三年故周穆后崩太子夀卒叔向曰王一嵗而有三年
之䘮二焉本朝雖為長子服期然于國本之重似猶有
當議者先朝既未有定議至莊敬太子之薨禮官當詳
考以請上裁而止泛引服期則聖語天子絶期之一語
宜乎折之而無辭也
[075-2a]
  宗法議陳九川/
明水子曰大傳所載宗法諸侯國族之制非通禮也夫
惟諸侯族人不得以戚戚君位故命别子為之宗于是
始有别子為祖繼别為宗之禮非大夫士之宗道也支
子為大夫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不敢奪宗也然則大
夫斯戚之矣又奚以别子為哉茍以嫡長為祖則非别
于繼别之義矣周禮大夫三廟不及其髙有禱焉為壇
祭之繼髙之宗五世乃遷則小宗且踰大夫矣而况于
[075-2b]
大宗乎惟國族重以君命故大宗得擬于太廟小宗得
亞于大宗而不以為僣也今大夫且不得為者而士庶
得通為之禮固如是舛乎哉且别子有君命矣又以公
族得為卿大夫爵祿不絶于朝輔窣具偹與國咸休于
是始可以世統宗人雖百世而莫之違死為之齊衰三月
大夫以下至士庶之家遷徙零落勢固萬有不齊矣欲
比而同之得乎世儒不觀㑹通鑿用經禮欲通公族之
禮于士庶至不可行委罪世道不亦惑歟夫士之考廟
[075-3a]
王考無廟而祭之去王考為鬼庶人無廟而禰于寢周
公非以薄為道也程叔子曰髙祖有服安得不祭某家
却祭髙祖是士之祭髙自程氏始也徳厚者流光位卑
者禮殺上下有等夫祭豈以服制邪一廟亦及髙曾于
禮無之同堂異室君子之所以陋漢也茍侯國宗法下
逹則士庶當直為五廟不宜復沿漢制而重殺之然後
世儒者終不敢為而易廟以龕者是必有制乎其心者
也周大小宗本法果如是乎哉然則吾安所適從也夫
[075-3b]
諸儒之議我明姑采而頒之附于彜典自公卿下達猶古
禮也夫君子之事其先也不得為而為之是誣其祖也
其失也僣得為而不為是儉其親也其失也薄是故宗
祀四世身事四宗吾從時制焉耳而敢立大宗焉禮有
小宗而無大宗而後之士庶乃欲冒為之甚矣然小宗
日分則族散而莫之合也于是竊以義起立始遷之祖
之廟而弗宗焉世以族之長而知禮内外具官者嵗率
羣宗一祀之或猶恐其嫌于大宗也曰是亦不遷也己
[075-4a]
又烏在其異乎曰不祖别子不世其宗享不備時祭無
適主主不統族又烏得同于大宗乎嵗一行之亦幾于
壇之矣且古禮族厲夫始遷之祖頋不重于族厲乎是
故繼髙之宗羣分于下而支流明敘矣始遷之祖獨統
于上而本原合一矣是故欲報本追逺敬宗合族勢可
行而禮不背者斯其庶幾乎若今之公侯伯則可以奪
宗而立大宗矣或曰古宗法為統生者耳
  四禮議徐霈/
[075-4b]
承示宜民禮要文公家禮而芟削之務在簡易可行其
說甚善然禮貴隨時變通故國奢示之以儉國儉示之
以禮隨時也昔林放問禮之本夫子大其問者盖世方
虚文相競而寔意愈衰欲矯時之弊者務在反朴還醇
以復古之治乃對病之劑也冠禮尚矣三加之祝教以
為人子為人臣為人少者之行也而筮日迎賔布席陳器
之類亦自簡易可行親迎之禮南方不行久矣欲驟復
之似難女入門見舅姑拜祀堂後婿即見女之父母盖
[075-5a]
當時男親迎女父母送過婿家故可一時行之今鄉俗
朞年後女婿方登門或有數年不見女父母者婿或至
必坐首席父母反位其下俗薄甚矣宜痛革之亦惇俗
明倫之一端也鄉俗締姻央媒人多用親黨數十人盛
服登門拜跪禮數太隆重筵設席牲幣承筐餽送太費
粧奩出嫁破家鬻産金珠寶錠眩耀於街衢太盛多財
者俗以為榮慳吝者女以為耻或不愜于舅姑而女致
死者有之故俗中以養女為寃家富家止育一女中户
[075-5b]
何能匹配今雖禁淹女之條而不革嫁娶之弊猶投薪
息火不可止也莫若嚴其侈靡不許仍前眩耀則破家
厚嫁者少而育女者必多父母之心人皆有之誰肯淹
其女以自滅其天倫哉不識死者則不哭不識生者則
不吊今婦人稍沾𤓰葛者多來吊䘮輿從跟隨嘗兼數
人動至三四百人䘮家憚于設齋分帛必夤夜移柩出
外非薄于親勢使然也宜禁止之凡婦人非至親不許
出外吊䘮違者罪坐夫男亦所以慎男女之别省䘮家
[075-6a]
之費也余在河南提學時見河北每十家出銀若干共
計若干付約長收之約副司其出入先將父母衰麻重
服及朞功緦麻等服一一製備置之&KR0034每遇約中有䘮
擡至其家分散事畢仍付約長以俟他家有䘮其衣衾
棺椁孝子自辦外設齋立靈明旌一切應酬俱約中十
人代之孝子但執杖哭泣而已其事甚簡便亦見中州
帝王所居風化所及也祭禮今民間俱祭髙曾祖考稽
諸古似不合古者適士二廟不及其曾矣官師一廟不
[075-6b]
及其祖矣今合四代之祭亦順人情而設非古制也矧
追始祖而祀之乎朱子以祀始祖疑于禘而削之是也
但先王制禮不忘其所由始如制宮室器用教民稼穡
凡有功于生民者皆祀之始祖者吾身之所自出也而
可忘乎則祀始祖者人情之不容已也近來民間合族
建立祀堂動至千金有門堂寢室丹青壯麗以相晃曜
冬至祭日子孫各迎其父祖神主于祀堂而祔祭之始
祖南向其餘東西逓列彼此混淆昭穆莫辯䙝亦甚矣
[075-7a]
祭者所以聚已之精神以格祖考今神主紛錯憧憧焉
莫知為誰其將奚所聚乎余謂嵗終節日小宗各祀于
其家冬至合祭于祀堂惟始祖正東向之位子孫有素
行著于鄉閭如古之鄉先生者得祔祭之亦所以勸善
而惇俗也余自廣東謝病歸家乃立宗子一人為主擇
族中有徳望者為家相以佐之寒家五大房幾四百人
每房立宗正一人凡有忿爭侵奪不服者本房告于宗
正宗正告于宗子家相㑹于祀堂以剖理之不許經告
[075-7b]
官府行之數年訟端少息其祀于溪東惟始祖神位子
孫各自祭于其家不相混雜祭之日班次甚嚴不許踰
越明尊卑序少長使貴不至于凌賤富不至于輕貧先
王化民成俗之意其庶矣乎文公家禮儀節惟四代不
祭始祖其于合族維宗之義似缺然矣偶因下問而敷
陳之姑俟採擇焉髙明以為何如
  議劉静修薛文清從祀劉定之/
謹按元儒容城劉因徳性剛正學識明悟所作詩文理
[075-8a]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學循行數墨者所彷彿而
進退之際安于義命若其稱許管幼安詠歎陶元
亮則傲睨濁世涕唾祿爵之本心可見也是以裕宗
不能留世祖不能致因豈不可謂之賢也哉然而建
言者遽欲以因列諸孔廟則事體甚重不可以不
詳議建言者謂顔子未嘗著書而配享孔子不可
以因未嘗著書而不之取夫顔子何可當也孔子
之道傳之顔子後世取信于孔子之言其言具於論
[075-8b]
語載于中庸見于孟子存于易繫辭等書不一而
足雖顔子未嘗著書不害其為傳道也譬如蕭何
無戰功而髙祖取為漢臣之首房喬無戰功而太
宗取為唐臣之首所謂知臣莫若君知弟莫若師
者此之謂也今以因未著書而仰攀顔子為比則
是人臣無汗馬之功者皆得攀蕭房為比惡有是
理也哉建言者又謂從祀諸賢其中有不能無過
者因無過奈何反不得從祀夫及門速肖之徒固
[075-9a]
有狂狷失中者矣又有聚斂而聖人斥其非吾徒
短喪而聖人言其不仁者矣然而莫不親炙温良
恭儉讓之徳親受文行忠信之教髙者名列四科
餘者亦皆身通六藝是以孔子家語太史公仲尼
弟子列傳備書之以為三千之徒此七十子者其
最也然則七十子之有過者亦先儒所謂聖人數
其事而責之其所善猶多爾至于左丘明以下經
師二十二人有未能深明聖經之㫖者矣又有無
[075-9b]
威儀若劉向好諛佞若王肅者矣然而當世哀道
微火于秦黄老于漢佛于魏晉之時而此二十二
人守其遺經轉相付受講説註釋各竭其才以待
後之學者則其為功殆猶周文武成康之子孫雖衰
替微弱無所振作而尚能保守姬姓之宗祀譜諜
以閲厯春秋戰國不亡而幸存者也雖有大過亦
將宥之况小失乎今以因無過與七十子二十二經
師有過者校量彼此欲得登因于從祀愚竊以為
[075-10a]
仲尼素王也七十子助其創業者二十二經師助其
垂統者也遇其有過議而貸之猶得陪從也非是之
比而從曰我無過可以陪從未之前聞也建言者又
謂與因同時若許衡呉澄其徳學無以踰因而亦得
從祀因豈得獨遺夫因之于衡澄其徳學無大弗若
者其功則有弗若也何也衡以其行道之功澄以其
明道之功當元氏奮自朔漠統據華夏其當時尚者
知夫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傳之孔子孔子傳之
[075-10b]
其徒以至于宋之周程張朱者其道足以撫世御極
而衡首倡率誨誘之使知是道之可行至于澄所作
諸經纂言發揮洞達自朱子以後依經立説者鮮克
儷之是以我朝太宗文皇帝命儒臣修輯五經四書
性理大全于澄之説多所採入澄可謂能明是道者
矣而因之説未有採者則是因既未若衡之道行于
當時又未若澄之道明于後世其不從祀未必為闕
典也若乃薛内翰瑄直躬慕古談道淑徒進無附麗
[075-11a]
退不慕戀勤學好問可謂文矣歸潔其身可謂清矣
是以存䝉聖知沒錫美諡其為皇朝明臣夫何間然然
論其于道所得以與朱子之徒相比並若黄直卿輔廣
之親承微言金履詳許謙之推衍緒説尚未知可伯仲其
間否也而遽欲從祀竊恐世之君子將以建言者為非
愚則諛孰敢和附其説哉故愚以為瑄可無施行因則
准作者所議楊龜山例令其所在官司建祠奉祀庶足
以伸敬先賢勸勵來學謹議
[075-11b]
  服制私議顧清/
數日來聞諸公議禮區區愚闇竊有所疑今不敢逺引
盛際直以春秋之世禮教殘闕之時言之亦自有不然
者按擅弓記魯莊公之喪既𦵏絰不入庫門士大夫卒
哭絰不入傳云莊公卒慶父作亂閔公時年八嵗既塟
遂以吉服即位故云絰不入庫門士大夫仍麻絰至卒
哭乃不以入且曰記禍亂恐迫禮所由廢也夫閔公以
冲幼之年迫于禍亂既𦵏從吉廢先王之禮儒者記之
[075-12a]
為萬世戒曾不少貸今天下一家南北西東無纎塵之
警大行晏駕嗣聖飛龍四方萬國于是觀禮議者乃欲
于即位之後遽從吉服臨御正衙是不以堯舜三王之
盛望吾君而使下襲衰世亂邦之迹也而可乎且閔公
從吉于既𦵏羣臣從吉于卒哭亦君除而後臣除先儒
尚以不能三年為失禮之甚今遺詔雖詳臣以四月十
二日釋服而此時車駕方在中途約計踐阼之期尚在
易月之内夫喪寧過戚禮貴從宜古之道也議者不原
[075-12b]
此意徒執遵奉末命之說欲以是日即遂公除如從所
言使君被齊斬之衣臣曵𤣥縞之製于禮則不順于情
則不安傳之四方何以為訓是不惟得罪于古先制禮
之聖王亦魯閔君臣廹于禍亂者之所不為也又按喪
服小記傳云近臣從君往他國既返而君之親喪服限
已過君追服之此臣亦從而追服若卿大夫之後行者
返而君之服限未滿則亦從而服之若在限外則不從
而追服明君服未除則臣下皆當從服也今日嗣君從
[075-13a]
外來與在他國而還者略相似就使成服而行計其至
日猶在服限之内則羣臣不可遵易月之制而從之服
者正此禮之謂也而議者執于四月十二日羣臣皆服
吉冠又欲嗣君即位三日而釋服皆不知何所本也
  貢舉私議祝允明/
傳曰非天子不議禮儀制典程作于祖宗率由是貴故
小宜損益不敢易談然愚以為三重之柄在上芻蕘之
獻在下今萬幾沿革羣工言之聖人裁焉盖不敢議者
[075-13b]
臣道無成而不能不言者効忠之常範也竊見貢舉一
事有應稍為更定以合時措而分在下士未敢昌言輙
復私列一二覬異時或有以備草茒之陳焉議曰貢舉
昉乎周漢考試興于隋唐假考試之法應貢舉之目姓
名不識其孰何性行未察其淑慝僥倖于一朝筆墨之
下以為終身隆卑之第斯已術之淺矣然其間猶可稱
者盖貢舉以質考試以文質者必極夫徳行之核文者
必盡夫詞華之美茍充其實乃稱其名故漢唐之士有
[075-14a]
行足以範世文足以師來者焉由選之各極其科程也
當時之文以詩賦論策咸有㫖焉自宋代有道綂性理
之學而世主居宿其說于士爰有疑義之制本朝因之
初試以口義七篇聞其創體出于劉學士三吾其意不
過以筆墨代口講之義不使面陳故措詞稍令類文章
成首尾云爾本非古今文章家有此式也三試皆因言
以審心詳外以測中本之初塲求其性理之原以論觀
其才華詔誥表判觀其詞令䇿問觀其政術咸善焉則
[075-14b]
為臣也道立才通而令脩政舉矣否則反之理難明而
翳重故求之最多以驗其心政匪一途故求之亞于性
理辭令異施故隨地求其一才最易見故特取一以充
知焉其權衡非不精後先非無序然談理最深細故才
雖或減焉不妨吾所求也今之司校者惟重首考而略
于後選是國家定制之㫖已有重輕今復加偏焉益重
其重輕其輕也故愚以為三試取舍宜均其力為便夫
聖賢之言渾涵易直學者宜寛意以玩之無不明逹雖
[075-15a]
所見或殊觀其意可獲其歸自先儒詁釋已不能無異
今必欲同歸一道或執宋人一詞兩字以為主意翻亂
經文以狥傳家或自出詭見雕鑿聖文廼窒通途暗求
符已凡斯有違必見黜落故愚以為求之宜大勿拘一
律為便經詞宏深理趣賾奥或渉𡨕思類移晷刻紛紜
之塲茍欲精覈又望周完日辰有涯資賦非齊無邪一
語足蔽全經芣苢數疊徒衍餘興何必務圖盈數祗廢
紙筆哉今或過午篇數未登終塲如制減作輙至不謄
[075-15b]
或不給燭俾研覈之功委之無用強記之軰多遂登升
故愚以為如制減塲不闗去取為便孔氏所述寔惟六
籍樂經既亡三禮固在後世傳經儀周二禮固同戴記
為一科本朝獨取戴記文多論說可以作題敷論而二
禮文多叙詳制度可為詞者寡也然因事明理他經所
同直述制度又且何害故愚以為三禮宜復為便五經
之外孝經論語同出孔門與五經者均也自宋以來始
有四書之目本朝因之非敢妄議然愚謂大學中庸終
[075-16a]
是禮記之一篇孟子之言羽翼孔氏然終是子部儒家
之一編耳古人多有刪駁國初亦嘗欲廢罷故愚以為
宜以學庸還之禮家論語并引孝經同升以為一經孟
子祗散諸論塲為便諸經箋解傳釋今古浩穰然自昔
注疏一定似有要歸本朝恵製大全書俾學者遵守亦
未嘗禁使勿觀古註疏諸家也今習之既久至或有不
知人間有所謂註疏者愚恐愈久而古習傳經家之㫖
盖至泯滅故以為宜令學者兼習註疏而宋儒之後為
[075-16b]
說附和者不必專主為便減塲之法以五篇為則愚謂
既欲其精不須務廣或以五篇為全塲而其餘隨力所
極但不得省于三篇必理精詞逹雖寡亦取為便論塲
之考求之甚博至如性理道學乃其中一事初塲既得
其說于此勢宜簡略或摘一語或搜一人使旁推曲喻
亹亹無已似無宏益于學故愚以為論題宜簡于性理
道學而多論政術人才等事為便詔誥表判或上以令
下或下以告上正有官之切用不可意易故愚以為詔
[075-17a]
表内宜增科二道判語須求用事精博詞文華縟為便
詩賦之說固非所急先進論駁既繁不必廣辨但愚謂
人之性情惟言可測而因言識情詩賦尤易故古人之
用詩賦以求性情也今或稍用一二以騐其性情正邪
心術寛猛亦可也至如設策問答正為從事之需政事
之方何有限極五篇所具初不為多以此求才宜無遯
飾今或分問不急之務碎細之談與記古人陳腐之片
詞衆知之一行以暗中摸索為貴則曷若商㩁今日安
[075-17b]
上治下施為之切務哉故愚以為䇿塲所試專以政術
為便大抵貢舉之設欲得才而用之也致用之道向已
養之學校令求之矣今日之求乃以用為急而欲知其
體故先以理性道徳經籍之說察之耳于是而一得其
寔則凡後塲諸作悉是為政之事貢舉之本意也故宜
執守此意則求之之道自不失其權宜矣今人往往謂
科目為進身之階梯意以致用之術固自有在此特借
以入其地云爾愚謂祖宗定立國之典巨細俱到用人
[075-18a]
者萬政之本貢舉者用人之基豈茍焉為暫借之具而
已其必有不易之故矣及靜觀今日之從政者類多建
偉傑之業而其設施措置類不豫著于學校文具之間
塲屋敷陳之内功名之出文章不與焉其進身也在此
其立身也在彼此所以有似于借用之器也然則何以
是為哉此愚深求其故所以謂主求其用而先察其體
乃貢舉立制之本意至于久而奉行者稍失其宜如前
所云則今日目科目為階梯之由也或者稍以其用為
[075-18b]
急求之重輕㣲形應者趨向立變斯則通明俊偉之才
益可前卜于潛深興起之際矣荒魯妄見似戾大通將
就正于有道焉爾
 
 
 
 
 明文海巻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