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d0040 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王冰 (master)


[040-001a]
黄帝内經素問補註釋文卷之四十今五
    唐太僕令啓玄子王氷次註
    宋光禄卿直祕閣林億等校正
    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
   六微㫖大論篇
黄帝問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
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
 深淵靜瀅而澄澈故視之可測其深淺浮
 雲飄泊而合散故迎之莫詣其邊涯言蒼
 天之象如淵可視乎鱗介運化之道尤雲
[040-001b]
 莫測其去留六氣深微其於運化當如是
 喻矣○新校正云詳此文與疏五過論重
夫子數言謹奉天道余聞而藏之心私異之
不知其所謂也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
不滅久而不絶天之道可得聞乎
 運化生成之道也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明乎哉問天之道也此
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帝曰願聞天道六六
之節盛衰何也
 六六之節經已啓問天師未敷其㫖故重
[040-002a]
 問之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紀
 上下謂司天地之氣二也餘左右四氣在
 歲之左右也
故少陽之右陽明治之陽明之右太陽治之
太陽之右厥隂治之厥陰之右少陰治之少
隂之右太陰治之太陰之右少陽治之此所
謂氣之標蓋南面而待之也
 標末也聖人南面而立以閱氣之至也
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時移光定位正立而
[040-002b]
待之此之謂也
 移光謂日移光定位謂面南觀氣正立觀
 歲數氣之至則氣可待之也
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
 少陽南方火故上見火氣治之與厥陰合
 故中見厥陰也
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
 陽明西方金故上燥氣治之與太陰合故
 燥氣之下中見太陰也
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
[040-003a]
 太陽北方水故上寒氣治之與少陰合故
 寒氣之下中見少陰也○新校正云按六
 元正紀大論云太陽所至爲寒生中爲温
 與此義同
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
 厥陰東方木故上風氣治之與少陽合故
 風氣之下中見少陽也
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
 少陰東南方君火故上熱氣治之與太陽
 合故熱氣之下中見太陽也○新校正云
[040-003b]
 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少陰所至爲熱生中
 爲寒與此義同
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
 太陰西南方土故上濕氣治之與陽明合
 故濕氣之下中見陽明也
所謂本也本之下中之見也見之下氣之標

 本謂元氣也氣别爲王則文言著矣○新
 校正云詳注云文言著矣疑誤
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040-004a]
 本者應之元標者病之始病生形用求之
 標方施其用求之本標本不同求之中見
 法萬全○新校正云按至眞要大論云六
 氣標本不同氣有從本者有從標本者有
 不從標本者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
 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故從
 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
 中者以中氣爲化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過
何也
[040-004b]
 皆謂天之六氣也初之氣起於立春前十
 五日餘二三四五終氣次至而分治六十
 日餘八十七刻半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來氣不及也
未至而至來氣有餘也
 時至而氣至和平之應此爲平歲也假令
 甲子歲氣有餘於癸亥歲未當至之期先
 期而至也乙丑歲氣不足於甲子歲當至
 之期後時而至也故曰來氣不及來氣有
 餘也言初氣之至期如此歲氣有餘六氣
[040-005a]
 之至皆先期歲氣不及六氣之至皆後時
 先時後至後時先至各差十三日而應也
 ○新校正云按金匱要略云有未至而至
 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冬
 至之後得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隂之時陽
 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
 爲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
 爲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
 爲至而不去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時
 此爲至而太過此亦論氣應之一端也
[040-005b]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言太過不及歲當至晩至早之時應也
岐伯曰應則順否則逆逆則變生變生則病
 當期爲應愆時爲否天地之氣生化不息
 無止礙也不應有而有應有而不有是造
 化之氣失常失常則氣變變常則氣血紛
 撓而爲病也天地變而失常則萬物皆病
帝曰善請言其應岐伯曰物生其應也氣脉
其應也
 物之生榮有常時脉之至有常期有餘歲
[040-006a]
 早不及歲晩皆依時至也
帝曰善願聞地理之應六節氣位何如岐伯
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
步相火治之
 日出謂之顯明則卯地氣分春也自春分
 後六十日有奇斗建卯正至於巳正君火
 位也自斗建巳正未之中三之氣分相火
 治之所謂少陽也君火之位所謂少陰熱
 之分也天度至此暄淑大行居熱之分不
 行炎暑君之德也少陽居之爲僭逆大熱
[040-006b]
 早行疫癘乃生陽明居之爲温凉不時太
 陽居之爲寒雨間熱厥陰居之爲風濕雨
 生羽蟲少陰居之爲天下疵疫以其得位
 君令宣行故也太陰居之爲時雨火有二
 位故以君火爲六氣之始也相火則夏至
 日前後各三十日也少陽之分火之位矣
 天度至此炎熱大行少陽居之爲熱暴至
 草萎河乾炎亢濕化晩布陽明居之爲凉
 氣間發太陽居之爲寒暑間至熱爭冰雹
 厥陰居之爲風熱大行雨生羽蟲少陰居
[040-007a]
 之爲大暑炎亢太陰居之爲雲雨雷電退
 謂南面視之在位之右也一步凡六十日
 又八十七刻半餘氣同法
復行一步土氣治之
 雨之分也即秋分前六十日而有奇斗建
 未正至酉之中四之氣也天度至此雲雨
 大行濕蒸乃作少陽居之爲炎熱沸騰雲
 雨雷雹陽明居之爲清雨霧露太陽居之
 爲寒雨害物厥陰居之爲暴風雨摧拉雨
 生倮蟲少陰居之爲寒熱氣反用山澤浮
[040-007b]
 雲暴雨溽蒸太陰居之爲大雨霪霔霪音/淫
復行一步金氣治之
 燥之分也即秋分後六十日而有奇自斗
 建酉正至亥之中五之氣也天度至此萬
 物皆燥少陽居之爲温清更正萬物乃榮
 陽明居之爲大凉燥疾太陽居之爲早寒
 厥陰居之爲涼風大行雨生介蟲少陰居
 之爲秋濕熱病時行太陰居之爲時雨沉
 陰
復行一步水氣治之
[040-008a]
 寒之分也即冬至日前後各三十日自斗
 建亥至丑之中六之氣也天度至此寒氣
 大行少陽居之爲冬温蟄蟲不藏流水不
 冰陽明居之爲燥寒勁切太陽居之爲大
 寒凝冽厥陰居之爲寒風飄揚雨生鱗蟲
 少陰居之爲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太陰居
 之爲凝陰寒雪地氣濕也
復行一步木氣治之
 風之分也即春分前六十日而有奇也自
 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初之氣也天度至此
[040-008b]
 風氣乃行天地神明號令之始也天之使
 也少陽居之爲温疫至陽明居之爲清風
 霧露朦昩太陽居之爲寒風切烈霜雪水
 冰厥陰居之爲大風發榮雨生毛蟲少陰
 居之爲熱風傷人時氣流行太陰居之爲
 風雨凝陰不散
復行一步君火治之
 熱之分也復春分始也自斗建卯正至巳
 之中二之氣也凡此六位終統一年六六
 三百六十日六八四百八十刻六七四十
[040-009a]
 二刻其餘半刻分而爲三約終三百六十
 五度也餘奇細分率之可也
相火之下水氣承之
 熱盛水承條蔓柔弱凑潤衍溢水象可見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少陽所
 至爲火生終爲蒸溽則水承之義可見又
 云少陽所至爲摽風燔燎霜凝亦下承之
 水氣也
水位之下土氣承之
 寒甚物堅水冰流涸土象斯見承下明矣
[040-009b]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注云太陽
 所至爲寒雪冰雹白埃則土氣承之之義
 也
土位之下風氣承之
 疾風之後時雨乃零是則濕爲風吹化而
 爲雨○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太
 陰所至爲濕生終爲注雨則土位之下風
 氣承之而爲雨也又云太陰所至爲雷霆
 驟注烈風則風承之義也
風位之下金氣承之
[040-010a]
 風動氣清萬物皆燥金承木下其象昭然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厥陰所
 至爲風生終爲肅則金承之義可見又云
 厥陰所至爲飄怒大凉亦金承之義
金位之下火氣承之
 鍛金生熱則火流金乘火之上理无妄也
 ○新校正云按六元正紀大論云陽明所
 至爲散落温則火乘之義也
君火之下陰精承之
 君火之位大熱不行蓋爲陰精制承其下
[040-010b]
 也諸以所勝之氣乘於下者皆折其標盛
 此天地造化之大體爾○新校正云按六
 元正紀大論云少陰所至爲熱生中爲寒
 則陰承之義可知又云少陰所至爲大暄
 寒亦其義也又按六元正紀云水發而雹
 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毁折金發而清明
 火發而曛昩何氣使然曰氣有多少發有
 微甚微者當其氣甚者兼其下徵其下氣
 而見可知也所謂徵其下者即此六承氣
 也
[040-011a]
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
 亢過極也物惡其極
帝曰盛衰何如岐伯曰非其位則邪當其位
則正邪則變甚正則微帝曰何謂當位岐伯
曰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
酉水運臨子所謂歲會氣之平也
 非太過非不及是謂平運主歲也平歲之
 氣物生脉應皆必合期无先後也○新校
 正云詳木運臨卯丁卯歲也火運臨午戊
[040-011b]
 午歲也土運臨四季甲辰甲戌己丑已未
 歲也金運臨酉乙酉歲也水運臨子丙子
 歲也内戊午己丑己未乙酉又爲太一天
 符
帝曰非位何如岐伯曰歲不與會也
 不與本辰相逢會也
帝曰土運之歲上見太陰火運之歲上見少
陽少陰
 少陰少陽皆火氣
金運之歲上見陽明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水
[040-012a]
運之歲上見太陽奈何岐伯曰天之與會也
 天氣與運氣相逢會也○新校正云詳土
 運之歲上見太隂己丑己未也火運之歲
 上見少陽戊寅戊申也上見少陰戊子戊
 午也金運之歲上見陽明乙卯乙酉也木
 運之歲上見厥隂丁巳丁亥也水運之歲
 上見太陽丙辰丙戌也内己酉己未戊午
 乙酉又爲太一天符按六元正紀大論云
 太過而同天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
 三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陰戊寅戊申太
[040-012b]
 徵上臨少陽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如
 是者三丁巳丁亥少角上臨厥陰乙卯乙
 酉少商上臨陽明己丑己未少宫上臨太
 陰如是者三臨者太過不及皆曰天符也
故天元册曰天符天符歲會何如岐伯曰太
一天符之會也
 是謂三合一者天會二者歲會三者運會
 也天元紀大論曰三合爲治此之謂也
 新校正云按太一天符之詳具天元紀大
 論注中
[040-013a]
帝曰其貴賤何如岐伯曰天符爲執法歲位
爲行令太一天符爲貴人
 執法猶相輔行令猶方伯貴人猶君主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岐伯曰中執法者其病
速而危
 執法官人之繩準自爲邪僻故病速而危
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
 方伯无執法之權故无速害病但執持而
 已
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040-013b]
 義無凌犯故病則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岐伯曰君位臣則順臣
位君則逆逆則其病近其害速順則其病遠
其害微所謂二火也
 相火居君火是臣位居君位故逆也君火
 居相火是君位居臣位君臨臣位故順也
 遠謂里遠近謂里近也
帝曰善願聞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謂步者六
十度而有奇
 奇謂八十七刻又十分刻之五也
[040-014a]
故二十四步積盈百刻而成日也
 此言天度之餘也夫言周天之度者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二十四步正四
 歲也四分度之一二十五刻也四歲氣成
 積已盈百刻故成一日度一日也
帝曰六氣應五行之變何如岐伯曰位有終
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異也
 位地位也氣天氣也氣與位互有差移故
 氣之初天用事氣之中地主之地主則氣
 流於地天用則氣騰於天初與中皆分天
[040-014b]
 步而率刻爾初中各三十日餘四十三刻
 四分刻之三也
帝曰求之奈何岐伯曰天氣始於甲地氣始
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

 子甲相合命曰歲立則甲子歲也謹候水
 刻早晏則六氣悉可與期爾
帝曰願聞其歲六氣始終早晏何如岐伯曰
明乎哉問也甲子之歲初之氣天數始於水
下一刻
[040-015a]
 常起於平明寅初一刻艮中之南也○新
 校正云按戊辰壬申丙子庚辰甲申戊子
 壬辰丙申庚子甲辰戊申壬子丙辰庚申
 歲同此所謂辰申子歲氣會同陰陽法以
 是爲三合
終於八十七刻半
 子正之中夜之半也外十二刻半入二氣
 之初諸餘刻同入也
二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
 子中之左也
[040-015b]
終於七十五刻
 戌之後四刻也外二十五刻入次三氣之
 初率
三之氣始於七十六刻
 亥初之一刻
終於六十二刻半
 酉正之中也外三十七刻半差入後
四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
 酉中之北
終於五十刻
[040-016a]
 未後之四刻也外五十刻差入後
五之氣始於五十一刻
 申初之一刻
終於三十七刻半
 午正之中晝之半也外六十二刻半差入
 後
六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
 午中之南
終於二十五刻
 辰正之後四刻外七十五刻差入後
[040-016b]
所謂初六天之數也
 天地之數二十四氣乃大會而同故命此
 曰初六天數也
乙丑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二十六刻
 巳初之一刻○新校正云按己巳癸酉丁
 丑辛巳乙酉己丑癸巳丁酉辛丑乙巳已
 酉癸丑丁巳辛酉歲同所謂巳酉丑歲氣
 會同也
終於一十二刻半
 卯正之中
[040-017a]
二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
 卯中之南
終於水下百刻
 丑後之四刻
三之氣始於一刻
 又寅初之一刻
終於八十七刻半
 子正之中
四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
 子中正東
[040-017b]
終於七十五刻
 戌後之四刻
五之氣始於七十六刻
 亥初之一刻
終於六十二刻半
 酉正之中
六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
 酉中之北
終於五十刻
 未後之四刻
[040-018a]
所謂六二天之數也
 一六爲初六二六爲六二名次也
丙寅歲初之氣天數始於五十一刻
 申初之一刻○新校正云按庚午甲戌戊
 寅壬午丙戌庚寅甲午戊戌壬寅丙午庚
 戌甲寅戊午壬戌歲同此所謂寅午戌歲
 氣會同
終於三十七刻半
 午正之中
二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
[040-018b]
 午中之西
終於二十五刻
 辰後之四刻
三之氣始於二十六刻
 巳初之一刻
終於一十二刻半
 卯正之中
四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
 卯中之南
終於水下百刻
[040-019a]
 丑後之四刻
五之氣始於一刻
 寅初之一刻
終於八十七刻半
 子正之中
六之氣始於八十七刻六分
 子中之左
終於七十五刻
 戌後之四刻
所謂六三天之數也丁卯歲初之氣天數始
[040-019b]
於七十六刻
 亥初之一刻○新校正云按辛未乙亥己
 卯癸未丁亥辛卯乙未己亥癸卯丁未辛
 亥乙卯己未癸亥歲同此所謂卯未亥歲
 氣會同
終於六十二刻半
 酉正之中
二之氣始於六十二刻六分
 酉中之北
終於五十刻
[040-020a]
 未後之四刻
三之氣始於五十一刻
 申初之一刻
終於三十七刻半
 午正之中
四之氣始於三十七刻六分
 午中之西
終於二十五刻
 辰後之四刻
五之氣始於二十六刻
[040-020b]
 巳初之一刻
終於一十二刻半
 卯正之中
六之氣始於一十二刻六分
 卯中之南
終於水下百刻
 丑後之四刻
所謂六四天之數也次戊辰歲初之氣復始
於一刻常如是無已周而復
 始始自甲子年終於癸亥歲常以四歲爲一
[040-021a]
 小周一十五周爲一大周以辰命歲則氣
 可與期
帝曰願聞其歲候何如岐伯曰悉乎哉問也
日行一周天氣始於一刻
 甲子歲也
日行再周天氣始於二十六刻
 乙丑歲也
日行三周天氣始於五十一刻
 丙寅歲也
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
[040-021b]
 丁卯歲也
日行五周天氣復始於一刻
 戊辰歲也餘五十五歲循環周而復始也
所謂一紀也
 法以四年爲一紀循環不已餘三歲一會
 同故有三合也
是故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
申子歲氣會同巳酉丑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陰陽法以是爲三合者縁其氣會同也不
 爾則各在一方義無由合
[040-022a]
帝曰願聞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
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氣交
 本謂天六氣寒暑燥濕風火也三隂三陽
 由是生化故云本所謂六元者也位謂金
 木火土水君火也天地之氣上下相交人
 之所處者也
帝曰何謂氣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氣交之中
人之居也
 自天之下地之上則二氣交合之分也人
 居地上故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是以化生
[040-022b]
 變易皆在氣交之中
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
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此之謂也
 天樞當齊之兩傍也所謂身半矣伸臂指
 天則天樞正當身之半也三分折之上分
 應天下分應地中分應氣交天地之氣交
 合之際所過寒暑燥濕風火勝復之變之
 化故人氣從之萬物生化悉由而合散也
帝曰何謂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
中氣同法
[040-023a]
 竒謂三十日餘四十三刻又四十分刻之
 三十也初中相合則六十日餘八十七刻
 半也以各餘四十分刻之三十故云中氣
 同法也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以是知氣高下生人病主之也
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初者地氣也中者天
氣也
 氣之初天用事天用事則地氣上騰於太
 虚之内氣之中地氣主之地氣主則天氣
[040-023b]
 下降於有質之中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氣之升降天地之
更用也
 升謂上升降謂下降升極則降降極則升
 升降不已故彰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願聞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
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
 氣之初地氣升氣之中天氣降升已而降
 以下彰天氣之下流降已而升以上表地
 氣之上應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交合
[040-024a]
 泰之象也易曰天地交泰是以天地之氣
 升降常以三十日半下上下上不已故萬
 物生化无有休息而各得其所也
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
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
 氣有勝復故變生也○新校正云按六元
 正紀大論云天地之氣盈虚何如曰天氣
 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
 其中而常先也惡所不勝歸所和同隨運
 歸從而生其病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
[040-024b]
 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
 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
 生而病作矣
帝曰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其有
間乎岐伯曰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
有用有變變則邪氣居之
 夫撫掌成聲沃火生沸物之交合象出其
 間萬類交合亦由是矣天地交合則八風
 鼓拆六氣交馳於其間故氣不能正者反
 成邪氣
[040-025a]
帝曰何謂邪乎
 邪者不正之目也天地勝復則寒暑燥濕
 風火六氣互爲邪也
岐伯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
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夫氣之有生化也不見其形不知其情莫
 測其所起莫究其所止而萬物自生自化
 近成无極是謂天和見其象彰其動震烈
 剛暴飄泊驟卒拉堅摧殘摺拆鼓栗是謂
 邪氣故物之生也靜而化成其毁也躁而
[040-025b]
 變革是以生從於化極由乎變變化不息
 則成敗之由常在生有涯分者言有終始
 爾○新校正云按天元紀大論云物生謂
 之化物極謂之變
故氣有往復用有遲速四者之有而化而變
風之來也
 天地易位寒暑移方水火易處當動用時
 氣之遲速往復故不常在雖不可究識意
 端然微甚之用而爲化爲變風所由來也
 人氣不勝因而感之故病生焉風匪求勝
[040-026a]
 於人也
帝曰遲速往復風所由生而化而變故因盛
衰之變耳成敗倚伏游乎中何也
 夫倚伏者禍福之萌也有禍者福之所倚
 也有福者禍之所伏也由是故禍福互爲
 倚伏物盛則衰樂極則哀是福之極故爲
 禍所倚否極之泰未濟之濟是禍之極故
 爲福所伏然吉凶成敗目擊道存不可以
 終自然之理故無尤也
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
[040-026b]

 動靜之理氣有常運其微也爲物之化其
 甚也爲物之變化流於物故物得之以生
 變行於物故物得之以死由是成敗倚伏
 生於動之微甚遲速爾豈唯氣獨有是哉
 人在氣中養生之道進退之用當皆然也
 ○新校正云按至眞要大論云陰陽之氣
 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人之期可見者二也天地之期不可見也
[040-027a]
 夫二可見者一曰生之終也其二曰變易
 與土同體然後捨小生化歸於大化以死
 後猶化變未已故可見者二也天地終極
 人壽有分長短不相及故人見之者鮮矣
帝曰不生化乎
 言亦有不生不化者乎
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
孤危
 出入謂喘息也升降謂化氣也夫毛羽倮
 鱗介及飛走蚑行皆生氣根於身中以神
[040-027b]
 爲動靜之主故曰神機也然金玉土石鎔
 埏草木皆生氣根於外假氣以成立主持
 故曰氣立也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
 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
 氣止則化絶此之謂也故無是四者則神
 機與氣立者生死皆絶○新校正云按易
 云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周禮大
 宗伯有天産地産大司徒云動物植物即
 此神機氣立之謂也蚑音祁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
[040-028a]
以生長化收藏
 夫自東自西自南自北者假出入息以爲
 化主因物以全質者承陰陽升降之氣以
 作生源若非此道則無能致是生者也
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包藏生氣者皆謂生化之器觸物然矣夫
 竅横者皆有出入去來之氣竅堅者皆有
 陰陽升降之氣往復於中何以明之則壁
 窗户牖兩面伺之皆承來氣衛擊於人是
 則出入氣也夫陽升則井寒陰升則水暖
[040-028b]
 以物投井及葉墜空中翩翩不疾皆升氣
 所礙也虚管溉滿捻上懸之水固不泄爲
 无升氣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頓溉不入
 爲氣不出而不能入也由是觀之升无所
 不降降无所不升无出則不入无入則不
 出夫群品之中皆出入升降不失常守而
 云非化者未之有也有失无失有情无情
 去出入已升降而云存者未之有也故曰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
[040-029a]
 器謂天地及諸身也宇謂屋宇也以其身
 形包藏府臓受納神靈與天地同故皆名
 器也諸身者小生化之器宇太虚者廣生
 化之器宇也生化之器自有小大无不散
 也夫小大器皆生有涯分散有遠近者也
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眞生假立形器者无不有此二者
化有小大期有近遠
 近者不見遠謂遠者无涯遠者无常見近
 而嘆有其涯矣既近遠不同期合散殊時
[040-029b]
 節即有无交競異見常乖及至分散之時
 則近遠同歸於一變
四者之有而貴常守
 四者謂出入升降也有出入升降則爲常
 守有出无入有入无出有升无降有降无
 升則非生之氣也若非胎息道成居常而
 生則未之有屏出入息泯升降氣而能存
 其生化者故貴常守
反常則灾害至矣
 出入升降生化之元主故不可无之反常
[040-030a]
 之道則神去其室生化微絶非灾害而何
 哉
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夫喜於遂悅於色畏於難懼於禍外惡風
 寒暑濕内繁饑飽愛欲皆以形无所隱故
 常嬰患累於人間也若便想慕滋蔓嗜欲
 無厭外附權門内豐情僞則動以牢綱坐
 招燔炳欲思釋縛其可得乎是以身爲患
 階爾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之謂也夫身與形
[040-030b]
 與太虚釋然消散復未知生化之氣爲有
 而聚耶爲無而滅乎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
 言人有逃陰陽免生化而不生不化无始
 无終同太虚自然者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與道合同惟眞人也
 眞人之身隱見莫測出入天地内外順道
 至眞以生其爲小也入於无間其爲大也
 過虚空界不與道如一其孰能爾乎
帝曰善
[040-031a]


黄帝内經素問補註釋文卷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