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28 南華真經口義--林希逸 (master)


[024-001a]
南華眞經口義卷之二十四堂三
    鬳齋林希逸
   雜篇庚桑楚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
居畏壘之山其臣之晝然知者去之其妾之
絜然仁者遠之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爲使居
三年畏壘大穰畏壘之民相與言曰庚桑子
之始來吾洒然異之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歳
計之而有餘庶幾其聖人乎子胡不相與尸
而祝之社而稷之乎庚桑子聞之南面而不
[024-001b]
釋然弟子異之庚桑子曰弟子何異於予夫
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
秋豈無得而然哉大道已行矣吾聞至人尸
居環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
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
間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釋於老聃之言
 役徒也門人弟子也偏得獨得也臣僕也
 晝然分明之意絜然慈柔之意擁腫鈍朴
 也鞅掌猶支離也洒然異之者言見其瀟
 洒有異於人也歳計有餘者乆而有益也
[024-002a]
 尸祝社稯只是敬祀之意四字輕重一般
 如此下語皆是其筆端鼓舞處南面者必
 其所居向南不釋然不樂也春秋之所以
 得而然者天爲之也故曰豈無得而然哉
 大道已行矣大道自然也此蓋自然無心
 之喻尸居環堵之室而自託於猖狂與百
 姓爲一人皆不知其所行爲何如故曰百
 姓猖狂不知所如往如亦往也言與世相
 忘也俎豆猶言位置也杓小器也必我淺
 而易見故人得以知之如釋氏言我脩行
[024-002b]
 無力爲鬼神覷破是也不釋然於老聃之
 言者恐負吾師之誨而不樂也
弟子曰不然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
而鯢鰌烏之制步仞之丘陵巨獸無所隱其
軀而㜸狐爲之祥且夫尊賢授能先善與利
自古堯舜以然而况畏壘之民乎夫子亦聽
矣庚桑子曰小子來夫函車之獸介而離山
則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
蟻能苦之故鳥獸不厭高魚𪔀不厭深夫全
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厭深眇而已矣且
[024-003a]
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稱揚哉是於其辯也將
妄鑿垣墻而殖蓬蒿也簡髮而櫛數米而炊
竊竊乎又何足以濟世哉舉賢則民相軋任
知則民相盜之數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於
利甚勤子有殺父臣有殺君正書爲盜日中
宂阫普回反/又音裴吾語汝大亂之本必生于堯舜
之間其末存乎千世之後千世之後其必有
人與人相食者也
 鯢鰌雖小可以主尋常之溝孽狐雖小而
 可以主步仞之山此言地無細大皆有所
[024-003b]
 尊也先善與利言名出則利入也堯舜之
 時其於賢能亦然言人有賢能之善則人
 必尊敬之今畏壘之地雖小而其敬賢之
 心亦與古同謂夫子當聽從之也函車吞
 舟函亦吞也介獨也碭流蕩也此喻名見
 於世能害其身也全其形生長生乆視者
 也藏身不厭深眇欲遯世而無名也二子
 指堯舜也以堯舜爲辯猶垣墻之上將欲
 種草無此理也謂引證失其宜也簡髮而
 櫛數米而炊形容其屑屑容心之意舉賢
[024-004a]
 則民必爭以知爲任則民愈詐之數物者
 言以上數事也民於利甚勤者言爲生甚
 苦也汀墻也日中穴墻即晝爲盜也千世
 之後必有人與人相食者謂天下之患自
 堯舜始也
南榮趎蹙然止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長矣將
惡乎託業以及此言邪庚桑子曰今汝形抱
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若此三年則可以及
此言也南榮趎曰目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
而盲者不能自見耳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
[024-004b]
而聾者不能自聞心之與形吾不知其異也
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與形亦辟矣而物或
間之邪欲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謂趎曰全汝
形抱汝生勿使汝思慮營營趎勉聞道逹耳
矣庚桑子曰辭盡矣曰奔蜂不能化藿蠋越
雞不能伏鵠卵魯雞固能矣雞之與雞其德
非不同也有能與不能者其才固有巨小也
今吾才小不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見老子
 託業言受學也及此言者欲及庚桑子之
 所誨也具人之形其心耳自皆同故曰吾
[024-005a]
 不知其異也人人有此心而狂者不自得
 亦猶盲聾者之無所見聞也辟開也我之
 形與人之形亦皆開明而無所蔽而我乃
 爲物欲所間我欲以心求心愈不可得故
 曰欲相求不能相得我方求心了不可得
 而夫子謂我勿使思慮營營若於此黽勉
 以求聞道亦庶幾其能達乎趎爲此言未
 有脱離處庚桑子更欲點化之而未盡其
 言欲指其往見老子故曰辭盡矣盖託爲
 謙言非果辭窮也奔蜂小蜂也藿蠋豆中
[024-005b]
 大蟲也越雞小魯雞大鵠亦大烏也小蜂
 不能呪大蟲小雞不能覆大卵此喻其力
 量尚小不能點化汝也遂使之往見老子
南榮趎贏糧也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
子白楚之所來乎南榮趎曰唯老子曰子何
與人偕來之衆山南榮趎懼然顧其後老子
曰子不知吾所謂乎南榮趎俯而慙仰而歎
曰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問老子曰何謂也
南榮趎曰不知乎人謂我朱愚知乎反愁我
軀不仁則害人仁則反愁我身不義則傷彼
[024-006a]
義則反愁我己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
所患也願因楚而問之老子曰向吾見若眉
睫之間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
規規然若喪父母揭竿而求諸海也汝亡人
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無由入可憐哉
 趎万獨見而老子以爲與衆人偕來正釋
 氏所謂汝胸中正鬧也忘吾答因失吾問
 者言其心茫然失所問答也去其知而不
 知則人以我爲愚矣朱專也朱愚猶顓蒙
 也若有心乎用智則反爲我身之累此意
[024-006b]
 蓋謂無心既不可有心又不可即釋氏所
 謂恁麽也不得不恁麽也不得其言仁義
 處亦同三言之患其疑即一也苦汝也見
 汝眉睫已知汝爲未知道今觀汝言果然
 故曰又言而信之規規窘淺之貌揭竿而
 求諸海言求無於有茫乎而無歸著也亡
 人者失其本心之人也惘惘憂愁不自得
 也欲反情性而無由入言欲見自然之道
 而不可得亦可憐憫也
南榮趎請入就舍召其所好去其所惡十日
[024-007a]
自愁復見老子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鬱鬱
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夫外戰者不
可繁而捉將内揵内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
揵外内韄者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

 召其所好欲求其是也去其所惡欲離其
 非也有好有惡其中自惑故十日自愁孰
 哉孰與熟同言用功亦乆矣鬱鬱乎未寧
 一之意也纔有所惡則心有所著故津津
 然而可見韄以皮束物也揵閉門之牡也
[024-007b]
 二者皆執捉斂束之喻應物於外欲自檢
 柅則繁多而不可執捉外既不定則將反
 而求之於内故曰將内揵心中之擾擾欲
 自檢柅則綢繆纏繞而不可執捉内既不
 定則又將求之於外此言學道而不得其
 要或欲制之於外或欲制之於内皆無下
 手處若此者其在身所有之道德且不能
 自持守況欲行道乎放道而行言循自然
 之理而行之也能循自然而行此至人之
 事也
[024-008a]
南榮趎曰里人有病里人問之病者能言其
病然其病病者猶未病也若趎之聞大道譬
猶飲藥以加病也趎願聞衛生之經而已矣
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無
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諸人
而求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兒子乎
兒子終且嘷而隘不哽和之至也終日握而
手不倪共其德也終日視而目不瞚音/舜偏不
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爲與物委蛇
而同其波是衛生之經已
[024-008b]
 病者方病人有問之能自言其病之狀則
 是其病猶未甚也病至於甚則不能言矣
 我今欲聞大道而不自知其受病之處言
 蔽惑之甚也雖有教誨之言使我愈見惑
 亂故曰猶飲藥以加病今皆不敢請教只
 願學衛生之道而已抴一者全其純一也
 勿失者得於天者無所喪失也無卜筮而
 知吉凶者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也能止能
 定也能已即釋氏所謂大休歇也舍諸人
 而求已不務外而務内也翛然無所累之
[024-009a]
 貌侗然無所知之貌能兒子乎不失赤子
 之心也嘷哭也嗌喉也嗄聲乾也赤子嘷
 啼而聲不乾無容心而不傷其和也掜屈
 不可伸也人之手乆握而不伸則伸時必
 有窒礙小兒則不然者其自然之性箇箇
 如此共同也德性也目視而不瞚雖視而
 無所視也未知外物也知有外物則爲偏
 矣瞚與瞬同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爲即
 言無心也委蛇隨順也或行或居動而與
 物隨順波流也同波即與物偕往之意如
[024-009b]
 此則可以爲衛生之常故曰是衛生之經
 已
南榮趎曰然則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
乃所謂水解凍釋者夫至人者相與交食乎
地而交樂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攖不相與
爲怪不相與爲謀不相與爲事翛然而往侗
然而來是謂衛生之經已曰然則是至乎曰
未也吾固告汝曰能兒子乎兒子動不知所
爲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
若是者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無有惡有
[024-010a]
人灾也
 趎問衛生之經求其次者也及聞老子之
 言如此之妙故有至人之德之問此問自
 是而老子又曰非也蓋恐其住著於此又
 成窠臼即釋氏所謂立處非眞是也冰解
 凍釋即脱洒自悟之意相與交食於地與
 人同也交樂於天自同乎天也交俱也同
 也相攖相觸也爲怪爲異也不爲謀無計
 度之心也不爲事無事事之迹也又曰是
 衛生之經已上言夫至人者此曰衛生則
[024-010b]
 所言衛生之道即至人事矣以此而觀則
 前面非也兩字分明不是實話趎既聞此
 又曰然則是至乎意謂此道即至道矣而
 老子又曰未也既曰未也則當别有話頭
 却又提起前頭能兒子乎之語則所謂未
 也亦非實話禍福無有者言超出禍福之
 外也人灾者世情之患害也我既超出禍
 福之外則去世遠矣又何有世間之患害
 乎曰非也曰未也盖不欲與之盡言使之
 自悟也襌宗多用此一解
[024-011a]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發乎天光者人見其人
人有脩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
人之所舍謂之天民天之所助謂之天子學
者學其所不能學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
辯者辯其所不能辯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
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自此以下莊子泛言至理也宇胸中也泰
 然而定則天光發見即誠而明也故曰宇
 泰定者發乎天光天光既發則人雖見其
 爲人而已自同於天矣人有脩者脩眞之
[024-011b]
 人也脩眞之人至於天光既發則有恒矣
 恒乆也便是至誠悠乆也至誠而至於悠
 乆則天亦助之人亦歸之舍止也歸也天
 民天人也言非常人也天子者天愛之如
 子也學行辯皆有迹者也所不能學所不
 能行所不能辯自然者也人之所知至其
 所不能知而止則爲所造之極故曰至矣
 天鈞即造化也有不即是者不就是也即
 就也不就是反是也反是則失造化自然
 之理矣敗失也
[024-012a]
備物以將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逹彼若
是而萬惡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
成不可内於靈臺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
持而不可持著也
 備物者備萬物之理也萬物皆備於我也
 將形者順其生之自然也不虞不計度不
 思慮也退藏於不思慮之地而其心之應
 物隨時而生即佛家所謂無所住而生其
 心也存於中者敬則應於外者無不通即
 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也達通也彼在外者
[024-012b]
 也萬惡者不如意之事也吾之所造既至
 於是而猶有萬惡至者則是天實爲之非
 人事之失有以致之又何足以滑我胸中
 渾成之德故曰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
 滑成靈臺心也不納於靈臺外物不入其
 心也外物不入其心所以不滑其成也有
 持者言有所主也不知其所持者雖有所
 主而不知其所主大而化也不可持者言
 有所持守則未化矣此一句三持字最說
 得精微不可草草看過
[024-013a]
不見其誠己而發每發而不當業入而不舍
每更爲失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
之爲不善乎幽間之中者鬼得而誅之明乎
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
 此數句又說不善之人未能成已而有所
 作爲妄發也妄發則每事皆不當業已入
 於其間雖知之而不能自舍此恥過作非
 者也更换也恥過而作非每有所更改轉
 見差錯故曰每更爲失業亦訓事今人曰
 業已成行業已如此便是此業字如此之
[024-013b]
 人所爲既不善矣非有人誅則有鬼責言
 幽明之間有不可得而逃者人能知幽明
 之可畏則能謹獨矣故曰明乎人明乎鬼
 然後能獨行此即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是
 以君子愼其獨也獨行即愼獨也似此數
 語入之經書亦得
劵内者行乎無名券外者志乎期費行乎無
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人見
其跂猶之魁然與物窮者物入焉與物且者
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不能容人者無親
[024-014a]
無親者盡人
 劵内者所求在我之分内也即孟子所謂
 求則得之求在内者也無名者人無得而
 名也劵外求在外者也務外之人志之所
 期不過爲費用之資耳言求以自利也唯
 庸有光充實而有輝光也庸常也光常在
 也舍已而求外忘在得利商賈者之用心
 也故曰唯賈人也跂高而自立之貌人見
 其外或富或貴有過於人則以爲魁然而
 可尊而不知其與物欲相爲終始至於窮
[024-014b]
 盡而後已是其一身皆没入於物欲之内
 矣故曰與物窮物入焉且茍也逐逐於物
 苟且以求得有至於喪身而不悔者故曰
 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身且不能容於
 人何有以其不能容人之心及其甚者則
 親戚骨肉皆疏棄矣故曰不能容人者無
 親人而無親而人道絶矣故曰無親者盡
 人盡絶也看此數句莊子如何不理會世
 法
兵莫憯于志鏌鋣爲下寇莫大於陰陽無所
[024-015a]
逃於天地之間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
 志者心有所著也心有所著皆能自傷人
 之自害莫憯於此志尤甚於兵之鏌鋣故
 曰兵莫憯于志鏌鋣爲下陰陽之氣皆能
 傷人猶寇也然此心若平和則陰陽豈能
 爲害故曰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即所謂
 其熱焦火其寒凝冰是也此兩句極佳在
 心學工夫此語最切
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所惡乎分者其分
也以備所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
[024-015b]
 成毁二事分而爲二以道觀之一而已矣
 故曰道通其分也人心既分彼我則於其
 私也必求備故曰其分也以備凡有皆歸
 於無而私於求備者但求其有知道者惡
 之故曰所惡乎備者其有以備也
故出而不反見其鬼出而得是謂得死
 應於外者能反於内則爲德爲德則能神
 能天逐乎外而不知反則淪於鬼趣矣故
 曰岀而不反見其鬼釋氏曰鬼窟裏活計
 即此是也無是無非則此心常生執是非
[024-016a]
 而不化則此心爲死出而得是言役於外
 而得自是之見者也齊物曰近死之心不
 可復陽即此意也
滅而有實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
定矣
 實者天地之間實理也無心則虚虚則實
 若以私心滅之而以有者爲實則其人與
 鬼同矣故曰滅而有實鬼之一也鬼趣淪
 没皆私心滅理貪著諸有而不知眞空實
 有者也人能於有形之中而視之似無形
[024-016b]
 則見理定矣象似也釋氏云但可空諸所
 有不可實諸所無便是此意
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
 出生也萬物之所由始也未嘗無本而不
 可知故曰無本入死也萬物之所由終也
 雖知其所終而不見其所入之處故曰無
 竅實理雖有而無方所之可求故曰無乎
 處
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岀而無竅者有實有
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024-017a]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岀有乎入入出而無見
其形是謂天門
 自此以下解上三句也理在今古千萬年
 如是故曰有長然而不見其始終故曰無
 乎本剽本始也剽末也終也老子曰虚而
 不屈動而愈出雖出者不窮而不可屈其
 竅虚也虚乃所以爲實故曰有所出而無
 竅者有實出入一也此解入字却曰所出
 可見其意宇四方上下也道無定所四方
 上下皆是也故曰宇即鳶飛于天魚躍于
[024-017b]
 淵言其上下察也古往今來曰宙道之往
 來千萬年而常如是者即宙也生出也死
 入也生死岀入皆有所自而無形可見此
 造化之妙也天門即造化也自然也因言
 出入故下門字
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岀乎無有有不能以有
爲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

 有不生於有而生於無故曰有不能以有
 爲有必岀於無有而此無有者又一無有
[024-018a]
 也故曰無有一無有齊物曰有無也者有
 未始有無也者即是此意藏者退藏於密
 也聖人之心藏於無有故曰藏乎是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爲未始
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其次以爲有
物矣將以生爲喪也以死爲反也是以分己
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無有
爲首以生爲體以死爲尻孰知有無死生之
一守者吾與之爲友是三者雖異公族也昭
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024-018b]
 無物之始死生終始無分其次則有死生
 之名矣喪旅寓也齊物言弱喪而不知歸
 以生爲喪即寓形宇内之意以死爲反言
 歸眞也以生爲寄以死爲樂纔有生死之
 分便是有物故曰是以分已上焉者無物
 太極之初也次焉者有物陰陽既分也又
 其次者曰有生有生則有我矣雖知有我
 猶以死生有無爲一是知其分而又知其
 不分者也三者雖有次第而皆未離於道
 譬如公族分而爲三姓則同也昭氏景氏
[024-019a]
 以有職任而著也甲氏以有封邑而著也
 戴任也任職也昭景甲雖非一氏而皆楚
 國之公族也上言三者雖異同乎公族却
 於四也字之下以非一也結之就上生下
 絶而不絶之體此皆文字妙處
有生黬户滅/反也披然曰移是嘗言移是非所
言也雖然不可知者也
 默黶也釜底黑也亦疪病也喻氣之凝聚
 也天地之氣聚而爲人元氣之病也前言
 生者喑噫氣也與此意同人之生也同是
[024-019b]
 此氣而强自分别故曰披然披者分也既
 有分别則各私其私既私其私則各是其
 是而所謂是者移矣移不定也彼亦一是
 非此亦一是非移也其意只與齊物論同
 而又撰出移是兩字非所言者謂不當言
 也謂移是之說在人皆不當言言之皆爲
 私也人雖各有一是而其所是者不定故
 曰雖然不可知者也
臘者之有膍音/吡古來/反可散而不可散也
 臘祭也膍牛百葉也胲足指也牲之一體
[024-020a]
 也方祭之時既殺此牲其四體與五臟皆
 散而置列俎之間謂之散則所祭之牲本
 只是一物謂之不可散則五臟四體已分
 於鼎俎矣譬猶人之所謂是者移而無定
 也五臟只是百葉四體只舉胲文法也
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焉爲是舉移是
 一室之中有寢有廟又有偃息之所在在
 不同謂之寢謂之廟謂之偃則同乎一室
 謂之室則又有寢廟偃之異名亦猶移是
 之不可定也此兩句即移是之喻也舉皆
[024-020b]
 也以臘祭與室而觀則其所爲是者皆移
 易而不可定之是也故曰爲是舉移是
請嘗言移是是以生爲木以知爲師因以乗
是非果有名實因以己爲質使人以爲己節
因以死償節若然者以用爲知以不用爲愚
以徹爲名以窮爲辱移是今之人也是蜩與
鶯鳩同於同也
 上面既結一結又提起移是字再說是以
 生爲本言既有是字則以生者爲本以其
 所知之智爲師因此而後以是非相乗孰
[024-021a]
 爲名乎孰爲實乎故曰果有名實曰果有
 者言其非必有也質本也因吾一己之師
 以此爲本而欲人皆聽已之節度故曰因
 以爲已質使人以爲已節惟其因此自私
 是非之爭雖以死償之而亦甘心焉故曰
 因以死償節下節字因上節字而生也唯
 其如此故於用舍窮通之際有知愚榮辱
 之分今世之人皆移是者也故曰移是今
 之人也徹通也蜩與鶯鳩皆同譏大鵬亦
 猶移是之人不知至道之士而非笑之其
[024-021b]
 見識與蜩鳩同矣蜩與鳩同人又與蜩鳩
 同故曰同於同也此鼓舞之文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鷔兄則以嫗大親則
已矣故曰至禮有不人至義不物至知不謀
至仁無親至信辟金
 此數行又别一項說話與市人行而蹍踏
 其足則必以放傲自責而辭謝之恐其怒
 也若兄蹍弟之足則嫗詡之而已必無所
 辭謝蓋其情親不待謝也大親父母也若
 父母而踏其子之足則併與嫗詡亦無之
[024-022a]
 矣情親之至自相孚也至禮有不人謂禮
 之至者無人已之分忘其揖遜也至義不
 物謂義之至者不待物物而度其宜也至
 知不謀無容於謀度也至仁無親者言不
 見其相愛之迹也至信辟金者言不待以
 金寳爲質也辟音屏除也蹍足之喻爲下
 面禮義五者設也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貴
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
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
[024-022b]
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
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虚虚則無爲而無
不爲也
 徹與撤同解釋也顯華顯也嚴威嚴也勃
 志言六者能悖亂其志也動舉動也理辭
 理也謬心者言六者能綢繆牽繫其心也
 累德者情勝則累其自得之眞也知心知
 也能才能也塞道障道也盪蕩亂也去此
 勃志謬心累德塞道四者之六害則胸中
 不爲之蕩亂此教人下工夫處也
[024-023a]
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
也性之動謂之爲烏之僞謂之失知者接也
知者謨也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動以不得
已之謂德動無非我之謂治名相反而實相
順也
 欽持守而恭敬也生德之發見者也發見
 則有光華矣性在我者也質本然也性之
 動而後有爲有爲而流於人偽則爲性之
 失接應也謨謀也應接而至於有謀慮皆
 性中之知也此處字義與語孟不同以莊
[024-023b]
 子讀莊子可也不可自拘泥嬰兒之視而
 無所視曰睨知者以其所不知而爲知亦
 猶嬰兒之睨也此即智者行其所無事之
 意凡所動用皆以不得已爲之則謂之德
 即忘我也於忘我之中而又無非我此即
 形中之不形不形中之形也治安也物不
 能亂之謂治曰德曰治曰不得已曰無非
 我名雖相反而其實未嘗不相順此又是
 一般說話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聖人工乎
[024-024a]
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伯乎人者唯全人
能之唯蟲能蟲唯蟲能天全人惡天惡人之
天而况吾天乎人乎
 微妙也射之中至於微妙故曰中微羿之
 不能使人無譽已亦猶聖人不能逃天下
 之名也工乎天者盡天道也俍乎人能自
 晦於人也俍音良善也能也全人者全德
 之人也蟲鳥獸百物之總名也物物雖微
 皆有得諸天者如能飛能走能啼能嚙能
 鳴能躍皆能遂其天性故曰能蟲能天謂
[024-024b]
 之全人則不以天自名矣有天之名則有
 人之名故曰全人惡天惡者不樂有其名
 也在人而有天人之分吾已惡之而况我
 自分别天人乎故曰惡人之天而况吾天
 乎人乎唯蟲能蟲唯蟲能天此八字極妙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爲之籠則
雀無所逃是故湯以庖人籠伊尹泰穆公以
五羊之皮籠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
而可得者無有也介者拸敕紙/反畫外非譽也
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
[024-025a]
 羿之射見雀必得雀亦畏之猿見養由基
 抱樹而啼即此意也以天下爲籠則雀皆
 在籠之中不待射之矣主意不在羿只引
 生下句而已此意蓋謂人有所好惡則必
 爲好惡所迷伊尹百里奚亦因其所好而
 爲人所籠耳我若無所好則超出乎萬物
 之外誰得而籠之介者兀者也晝華飾之
 服也拸撦去之也其足既兀華飾何足爲
 美蓋其心於毁譽棄外之矣故曰外非譽
 也非毁也胥靡城旦春之人也彼爲罪人
[024-025b]
 不愛其身故登高而不懼此心無所愛則
 無所著之喻
夫復謵不餽而忘人因以爲天人矣
 復反復也猶易之反復道也謵習熟也不
 餽者不以遺予於人也言此道在已不是
 賣貨但知爲已而無爲人之心則忘人矣
 忘人則在我者純乎天矣故曰天人謵與
 習同徐無鬼篇有曰我必賣之彼故鬻之
 觀此可知不餽之意
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
[024-026a]
者爲然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爲無
爲則爲出於無爲矣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
心有爲也欲當則縁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
聖人之道
 敬我亦不以爲喜侮我亦不以爲怒即所
 謂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
 沮也天和造物之和氣也同乎天和與之
 爲一也怒雖岀而不怒則是其怒者本自
 不怒而出自然之怒非有心之怒也以此
 一句喻下一句至人出而有爲於世無所
[024-026b]
 容心雖爲亦無爲也是其所以爲者本自
 無爲而出即是無爲無不爲又如是變换
 言句欲靜則必平其氣氣不平則不能靜
 矣欲全其神則必順其心而無所拂少動
 其心則神不全矣凡有爲而欲得其當則
 必縁順不得已而後起之意不得已者無
 心之應也應事而無心則爲聖人之道故
 曰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
 此篇文字何異於内篇或曰外篇文粗内
 篇文精誤矣
[024-027a]



南華眞經口義卷之二十四







                
[024-0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