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9 山西通志-清-覺羅石麟 (master)


[194-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九十四
  藝文十三/ 碑碣四/
後唐
  招討使李存進墓碑      吕夢奇
原夫古先哲王必有良輔時清則論至道以經邦和隂
陽而均造化柱石王室使不顛不危世亂則運沈機而
料敵廓烟塵而掃蕪穢蕃屛皇家俾可逺可大故有書
[194-1b]
汗簡勒金石皆紀其功徳及於社稷生靈者公諱存進
字光嗣本姓孫氏樂安人也武子之後歴世守職邊土
因以家焉曽祖巖振武節度都押衙銀青光禄大夫檢
校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祖金紫光禄大夫守勝州
刺史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父佺振武節度都押
衙左校練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御史
大夫上柱國公業紹箕裘力便弓馬入蛟橋而振譽探
虎穴以知名氣直如弦心堅比鐵獻祖文皇帝龍潛朔
[194-2a]
野豹隠雲中常以鏖虜為心平戎是務以公早精劍術
素熟兵機肘腋之間爪牙為任時或手持雙㦸腰屬兩
鞬營開而紫塞風清戰罷而金浪耀日太祖武皇帝嗣
承丕構致力中原屬以天步多艱王室如燬枕戈求敵
奮劍遄征平大冦而復九重戮叛臣而清三輔以公生
知武畧早立戰功委以轄鈐頗著勞勣尋補節度押衙
左廂衙隊威雄第一院副兵馬使奏受銀青光禄大夫
檢校太子賓客兼監察御史上柱國大順元年遷殿中
[194-2b]
侍御史景福二年五月太祖武皇帝以公性稟淳和言
無矯飾勇能排難忠不病國錫以姓名同之骨肉榮連
戚屬光生将門永依盤石之安終賴維城之固尋補充
右廂義兒第一院軍使除授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國子
祭酒兼御史大夫乾寜二年十月除授檢校左散騎常
侍光化二年二月授右廂行營馬步虞候三年正月兼
授鴈門以北都知兵馬使永安軍使兼守禦都指揮使
五月權知汾州軍州事守禦都指揮使四年四月轉充
[194-3a]
右廂衙隊都知兵馬使公以累立戰勲繼承天澤勤王
在念報主為心夙夜在公風雨如晦至天復元年四月
除授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
國二年三月除授檢校兵部尚書十月加授檢校尚書
左僕射三年八月轉左廂衙隊都知兵馬使兼左廂行
營馬步都虞候天復三年正月奉命權知石州軍州事
時以慈隰州未歸西南為患委之守郡志在安邊公乃
和以飬兵仁而撫俗輕其徭役勸以耕農惸嫠者遂生
[194-3b]
逋竄者復業逺來近悦老安少懐五穀有年一方無事
百姓以為召父復出杜母再生洎今光孝皇帝初受顧
命之年以公舊臣先老委以腹心送徃事居慎終如始
尋以家讐未雪國患已深四方每協於經營中土尚稽
於平定知公謀堪出将相有封侯必當多難之秋能立
盡忠之節五年正月制授檢校司空使持節石州諸軍
事守石州刺史十年十月轉充右廂步軍都指揮使八
年十二月轉授權行營蕃漢馬步都虞候尋以偽梁大
[194-4a]
舉兇鋒僭據深冀正定告倒懸之急并汾興仗順之師
主上以公久戰多謀雄名制敵俾之扈從同救險危十
萬兇徒一陣席卷九年正月奉命再知汾州軍州事四
月制加光禄大夫檢校司徒十二月授西南行營招討
都指揮使十一年三月收下慈州秋毫不犯百姓復業
三農以時制授慈州刺史民歌其化如離石焉十二月
奉命權知沁州軍州事五月正授諸道行營蕃漢馬步
使時以魏人久厭偽庭咸思真主烽烟相屬星使交馳
[194-4b]
迎我鸞輿以救塗炭洎主上駐蹕在鄴以編部未肅都
人未安親征常令預備将委權畧罕得其人以公夙著
廉勤素有威望九月補天雄軍都部署巡檢使行營蕃
漢馬步使仍舊公稟命益恭守法益謹嚴以理下檢以
約身犯者必誅惡者自息强豪貴勢聞之凜然偽将劉
鄩在莘縣日與主上對壘經年時公在都城每協嚴備
有日私謂人曰此賊固險不戰必有多謀俾於南門多
排弓弩以待之其夜果有劉鄩賊黨偏攻都城南門弓
[194-5a]
弩齊𤼵死傷者甚衆遂令單騎潛報聖上初收陽留鎮
以為将取中原先通古渡防邊固圉非公不可尋留公
在鎮守禦公以岸濶舟遲城孤兵少强敵在近奔衝是
虞乃浚彼壕隍増其樓堞力未罷果有大冦攻城内備
既堅羣盗尋退十五年冬随駕至胡柳陂大破汴冦迴
十六年三月制授單于安北都䕶御史大夫充振武節
度麟勝朔等州觀察處置營田押蕃漢等使時駕幸徳
勝寨上以大冦未平黄河是阻貔貅往復舟幟為勞一
[194-5b]
出義師數日方濟公乃埋大木於兩岸貫輕舟於中河
建作浮橋以過鋭旅力排巨浪斷截洪流扼彼咽喉壮
我襟帶遂使六軍萬馬朝出暮還動若疾雷履如平地
十七年二月主上賞公之功就加特進檢校太保仍賜
御衣鞍馬金銀器物綾羅錦綵等三月授天雄軍馬步
都指揮使行營蕃漢馬步使仍舊十九年正月主上以
契丹犯境鑾駕親征以公計出萬全謀深九拒留公河
次以禦奸兇果偽将段某領兵攻打徳勝寨公乃夜警
[194-6a]
晨出鬭内備三軍戮力萬人一心洎主凱還冦孽夜遁
二月以公之功加特進檢校太傅隴西郡開國男食邑
三百戸當年鎮州有不令之臣張文禮弑其主而擄其
位潛通梁苑黙搆契丹皆我聖恩恣彼兇徳主上以北
門猶梗中國未寜憤為患於腹心志先平其巢穴王師
繼𤼵廟算頻施殺戮雖多攻取未下以公聞風料敵嗅
土知兵尋付睿謀俾就攻討四月授北面行營都招討
使公奉辭伐罪固敵是求乃仗鉞而行鑿門而出戈矛
[194-6b]
雪瑩甲騎雲飛𤼵振地之威聲勁踰漳水布連天之殺
氣直渡濬川増其嚴營對彼孤壘料於旬日以下危城
無何伏雞搏狸乳犬噬虎我師未列彼陣先成公乃獨
領親軍迎鋒力戰王師捷唯公乗勝深入為流矢所中
身終於陣享年六十八於戲功已垂成命不相待陳安
既徃逺傳國士之名卞壼不迴永盡忠臣之節扶傾柱
折濟險舟沈天子聞之輟朝百姓聞之罷市夫生受國
恩殁於王事大丈夫之終也同光二年冬十月贈大尉
[194-7a]
以十一月八日葬於太原縣大夏鄉鄭村東原禮也夫
人彭城劉氏聞師立徳約禮成規夫人渤海金氏素稟
全儀生知懿範柔順同符乎坤道賢和共垂於家風有
子七人長曰漢韶河東節度押衙都牢城使兼右廂五
院指揮使金紫光禄大夫檢校兵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上柱國久讀兵書頗精師律謙恭接下廉謹立身戰勝
而口不言功任重而心益為懼仁孝既聞於鄉里忠勤
復表於旂常藴兹全才以固都邑次曰漢威河東節度
[194-7b]
押衙安國軍馬步軍副指揮使都牢城使銀青光禄大
夫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玉堂濥術金櫃
傳符亟揚破敵之功深得将兵之妙次曰漢殷前振武
節度押衙沿河五陣都知兵馬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
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素藴直誠早抱雄節飾身以
文武之道交人以忠信之心次曰漢郇河東節度随衙
兵馬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
孝敬因心忠直成性交遊不雜言行相符次曰漢筠前
[194-8a]
振武節度單于安北都䕶府司馬器度縱横識畧孤逺
躭書求道處約持謙樂勝廊廟先人後已次曰禄兒語
多頴悟似有神通適當懐橘之年自立成人之智次曰
歡兒神彩疏通骨氣清秀對日之年未逮摩天之勢已
髙可謂荀氏八龍賈生三虎併生於徳門者也夢奇舊
忝故總管令公幕下十五年常在征行與公同處營寨
熟公之知眷見公之行事諸子弟不以虚薄請染柔毫
敢竭荒蕪實叙銘勒庶比夫燕然立碣峴首豐碑復旌
[194-8b]
上将之勲再墮行人之淚其銘曰五嶽降靈四瀆騰精
雄才英傑為師為生舟以濟險柱以扶傾手撥禍亂力
致昇平其/一婉畫頻施嘉謀屢協徳懋九歌寵深三接續
𣲖天潢連芳玉葉出則奉辭入必獻徳其/二量深謀逺才
髙器孤强皇義勇倜儻雄圗臂上繁弱腰間轆轤聲馳
絶塞勢懾羣胡其/三經以斯文緯以我武柔亦不茹剛亦
不吐名髙若廬力大如虎鐡石一心魚水三主其/四離石
作牧西南之戍威以風行惠以雲布直者必舉枉者必
[194-9a]
措俗稱二天人歌五袴其/五化行四郡恩被百姓吏守公
平獄無寃横氷壺之瑩水鏡之淨善人為邦室家相慶
其/六得位為大守之為難經巡務重制斷事繁威而不猛
嚴而不殘奸邪氣懾豪右心寒其/七楊留初下渡口是防
百樓備險九拒謀長城髙如金壕浚如湯摧敵叛冦拓
土開疆其/八天子恩深将軍戰苦仗節擁麾分茅列土作
鎮單于以扼窮虜晝錦而行不獨前古其/九九曲連天隔
彼冦黨白浪崩騰洪流滉□造舟為梁誰云河廣謀而
[194-9b]
後行利有攸徃其/十 闕五/句烟塵未滅力戰酬恩殁而後已
其十/一桓桓上将弼我元后馮坐大樹周居細柳忠不負
名勇不期壽天長地長勲庸不朽其十/二

  新修女媧廟碑銘       裴麗澤
臣聞羲帝之先大樸未散太古已降淳風尚扇𤣥黄之
極雖設髙卑之義孰分及乎大道喪而庻類生聖人作
而萬物覩指龜文而畫卦以龍圗而紀官乃服衣裳始
[194-10a]
有文字由是君臣之道漸著仁義之風聿興既生蒸民
必有司牧聖人間出實惟媧皇按帝王世紀云女媧氏
風姓也當火化之初以木徳而王象日月以明臨照肇
嫁娶以序人倫分定九州自我而始變化萬物非聖而
何天有闕於是煉石以補之地有傾於是斷鰲以立之
故得天無不覆地無不載萬世之下仰之如神明嘻非
天之精地之英上古之粹靈曷能若是哉今我應天廣
運聖文神武明道至徳仁孝皇帝撫天下也功業冠乎
[194-10b]
邃古睿聖通於神明祥瑞荐臻嚮應交感八方魑魅指
夏鼎以姦銷萬里氛霾蒙堯日而氷釋甲子嵗三川未
格合雲馳如雨之師辛未春五嶺不庭偃草問苞茅之
罪靡逾數稔連平兩邦括地二百州拓土數萬里戴斗
戴日之野皆入提封太平太䝉之人盡為臣妾莫不跼
金門而請吏駕鐵轂以獻琛譯有外夷貢無虚日皇帝
尚或日慎一日雖休勿休以為受命上𤣥庇民下土弗
矜弗伐惟将百姓為心無怠無荒故使九功惟叙嘗謂
[194-11a]
侍臣曰朕以道涖四海恩臨萬邦非先王之徳教不敢
行非先王之謨訓不敢道念風雨之咸若而災害之不
生感於神明告於天地嘗展奉先之義伸報本之誠升
中泰壇昭事上帝當百神之受職俾無文而咸秩因思
前代帝王嘗牧黎庶居萬人之上為一代之君盛徳神
功民到於今受其賜者豈可千載之下寂寥無聞景象
相傳肹蠁如在乃詔諸郡縣應境内有先代帝王陵寝
之處俾建祠廟使四時享祭庶百姓祈福焉乃於平陽
[194-11b]
故都得女媧之原廟命中使董事有司揆功選良材召
大匠以堅易脆去故就新鬱鬱之松難藏澗底巖巖之
石盡出他山上棟下宇以如裁左磩右平而若畫一日
爰葺千室俄成長廊窈窱以凌風大厦崚嶒而拂漢南
北百丈東西九筵霧罩簷楹香飛戸牖虬負檐以欲動
馬承阿而若馳金碧相輝丹青平映既嚴且肅不矜而
莊神寢載新廟貌如故成一時之輪奐壮萬古之威靈
若非我后事天明事地察神道設教孝治天下布無為
[194-12a]
之化施不測之功行前王不行之恩成近代難成之事
化孚區外澤滲地中與夫漢武帝起通天之䑓惟求羽
化陳後主造迎春之閣止事荒遊商𣙜聖宫何啻九牛
毛之逺矣微臣不佞奉詔為文曾無磊落之才曷叙杳
冥之徳凌兢進牘謹為銘曰二儀初剖四維未張大樸
悶悶元氣煌煌洎服暉於四大孰權輿於百王伏羲已
降實維媧皇始造琴瑟始製笙簧以調天地以和隂陽
煉石補天兮神功莫測斷鰲立極兮聖徳寜量我后撫
[194-12b]
運妙用無方事天地以明察薦鬼神以馨香言念前代
聖帝明王曽無廟貌空載縑緗俾特新於祠宇用永薦
於烝嘗祠既崇兮肹蠁交感神有知兮報應昭彰享蠲
潔兮千年萬嵗福蒸黎兮地久天長開寳六年嵗次辛
酉十一月十六日勅建
  新修成湯廟碑銘       李 瑩
天不以大寳鍾於湯則愆亢之災孰為恤湯不以至仁
救其弊則盛明之道孰為彰旱者天之數也仁者湯之
[194-13a]
行也數既有時雖大聖而不可挽行有於已雖上天而
不可違則知旱不作無以施湯之仁仁不施無以救時
之旱華夷萬國嗷嗷咸迫於焦勞寒暑七年擾擾終逃
於殄絶者則湯大有造於天下也是知宣湯之徳袪民
之戾歴古而下其功不忘嗚呼天能覆也而不能載地
能載也而不能覆茍覆載之一闕顧人物以何依此即
道在相須理由共濟者其如較湯之功量民之賜斯所
謂全其覆載之惠廣於天地之能者乎加之五反求賢
[194-13b]
八遷定國祝其網澤流於禽獸把其鉞功革於淫荒則
比夫禦一時之災捍一方之患登吾祀典忝我國章者
安可同年而語哉應天廣運聖文神武明道至徳仁孝
皇帝之有天下也比女媧之鍊五色以正上𤣥賴文命
之成四載以寜下土昔者否運相繼英風不興四疆侵
割以弗還六府耗竭而奚有我后投袂而起按劍不平
南指荆衡越重湖而靡煩一葦西顧巴蜀闢三峽而何
假五丁并汾暫駕而頓空交廣長驅而大定掃蕩之速
[194-14a]
開闢無儔既而武功成文徳備千官翼以揚職萬國熙
而樂天端冕凝旒於以示華夏之無事豐財利用於以
示富庶之有程載還淳風允屬丕運然後舉墜典沛豐
恩鑑盛徳於前王啓嚴祠於舊國尊帝者之制殫梓人
之功土木所興奢儉成式而復備衣冠之數於以見車
服以庸定牲牢之秩於以見祭祀不絶非獨振輝華於
萬古展豐潔於百王表蒸民之受賜俾後代以知勸仍
揭貞石克揚英規聖人有成夐古無對臣也位忝烏府
[194-14b]
學謝鴻都振朝野之宏綱已非稱職紀皇王之能事尤
匪當仁徒奉綸言强抽秘思庶使禁其樵採何勞枯太
戊之桑享以盤盂不假負阿衡之鼎謹為銘曰把鉞而
麾天下服其威負鼎而至天下知其歸惟湯之舉烝民
所依爰歴千古宛然清輝剪髮而祀天下受其賜解網
而祝天下知其惠惟湯之理烝民攸乂爰歴千古焯有
餘美湯之舉也既如彼湯之理也又如此乃較功庸實
逾天地今我后舉豐恩修盛禮棟宇門闥於是乎啟牲
[194-15a]
牢衮冕於是乎備今古遺典皇王能事仍勒貞石俾光
來裔昔如是今如是天長地久兮何言哉有以見表明
王而旌聖帝
  重修北嶽廟碑銘       王禹偁
臣聞元氣胚渾結而為山嶽幽靈肸饗降而為神祗矧
乎地屬隂方位居水徳於八卦在坎於四時為冬固隂
沍寒萬物之所藏伏早生晚熟五穀之所蕃滋帝堯開
唐國之封大禹奠冀州之域厥有巨鎮兹惟恒山却鴈
[194-15b]
塞以標雄壓龍荒而挺秀天官畫野勢當昴畢之星易
象流形名叶雷風之兆下斡坤軸髙摩斗魁土俗粹靈
登神仙者七十户嵗時祈禱置禱祝者九千人藏簡子
之寳符産昌容之蓬蔂足凍長城之窟影連大漠之墟
積厚窮隂出雲見怪雪霜風雨攅施及物之功泰華嵩
衡共揭參天之勢亶是隂隲孰無主張洪惟岳神受命
上帝代南趙北我實主之福善禍淫人皆仰止名載乎
祀典徳加乎生民視秩於公遵周制也列爵為王肇唐
[194-16a]
室也既奉時祀亦禳天災凡水旱癘疫之祅舉玉帛牲
牷之事必有昭報誕符至誠歴代奉之其來尚矣我法
天崇道皇帝之撫運也天祚明徳民懐有仁括禹畫於
無垠化堯封於比屋雕題儋耳駢羅入王㑹之圗僸佅
兜離沸渭雜宫懸之曲文徳麗星辰之象武功彰雷電
之威宋文帝之讀書則七行俱下周武王之振旅則一
戎以安然猶焦勞克已宵旰臨民每戰戰兢兢念原原
本本師虞舜之無怠法文王之猶勤至若廷掖椒房儉
[194-16b]
約中度離宫别館行幸殊稀隆冬御裘則念髙年之無
褐於是乎有繒帛之賜當暑操扇則軫下獄之非辜於
是乎有縲紲之恩非蒐苗彌狩之時無馳騁畋獵之事
非朝㑹燕饗之日無金石絲竹之音嵗出御題親考貢
籍抜造士之秀也日坐便殿躬覽庶政達窮民之情也
向者恒文告差御端門而引咎故一夕而孛彗沈宋景
之退熒惑也大旱作沴貶常膳而責躬故崇朝而霖雨
降湯王之禱桑林也哲后之罪已也既如彼上𤣥之祐
[194-17a]
善也又如此易所謂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語所
謂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其是之謂乎不然何寅畏天
命艱難王業若斯之甚耶于是庶政交修百神蠲潔嚴
祭祀而為人祈福行政令而先天弗違菲飲食而厚牲
醪天神地祗饗至誠之薦畢宫室而崇廟貌名山大川
啓必葺之祠豈比夫禋於六宗未洽禮神之義祀於五
畤但萌邀福之心墜典無文我能具舉矧兹隂岳固有
徽章華衮珠旒受王者之册禮大牢秬鬯命守臣而行
[194-17b]
事下建𤣥冥之宅旁臨黒帝之居因道武之基扃舊推
宏壮襲闕二/字之珪璧素彰神異祠祀之盛莫之與京然
而運有汚隆時有興廢雖無方之體奚徃不通而有像
之軀未逃其數先是匃奴之犯塞也來詣祀宇卜其吉
凶不從猾夏之心遂縱燎原之火殊不知天惟輔徳神
實依人乏祀虐民自作敗亡之計彼曲我直坐觀盪覆
之期聖上猶示含容更期柔服戢天威而自守葢民力
之是寛單于之火照甘泉豈傷文帝頡利之兵陳渭水
[194-18a]
未累太宗亟命有司維新大壮烏䑓御史持節而庀徒
黄門貴人鳩工而董事楩楠杞梓以雲集䋲墨斧斤而
子來五材實繁百堵皆作乃復堂殿於以儼像設之睟
容乃興廊廡於以列徒御之繪事門闕有翼階陛斯隆
繡栭雲楣互曜烟霞之色璇題藻井交含日月之光旌
旗衣服昭其文簠簋豆籩陳其數能事畢矣神功煥然
不愆揆日之期再聳凌雲之勢於是戒尸祝命使臣我
将落之神用至止願饗惟馨之奠永安不測之靈三獻
[194-18b]
具而禮成八音和而神降溪雲拂楹如絳節以翻空山
溜垂簷誤鳴珂之振響介爾繁祉庇吾邊民况獷俗之
未平冀隂兵而助順或示之禍福革使豺狼之心或鼓
以雷霆勦其犬羊之類然後雨我禾黍潔爾粢盛鑄農
器而毁戈鋋洊興多稼耕邉田而飽士卒永樂豐年况
今将相叶謀人神共志豈使韓昌張猛刑白馬而登東
山将令去病衛青取金人而踰北海何徃不利何謀不
臧尚思韓絳之言更鑒王悝之策安民和衆契天地以
[194-19a]
為心含垢匿瑕諒神明之降鑒佇靈䑓之偃栢備法駕
以省方千年南面之尊永知髙枕十月北巡之禮盡舉
彝章輯五瑞於公侯問百年之耆艾燔柴奠玉如西岳
之禮容陳詩觀風察北方之哀樂聲名文物以咸備律
度量衡而必同升中於絶巘之前肆覲於重巒之下起
白雲而表瑞何止岱宗呼萬嵗以效靈豈惟嵩岳而已
哉夫如是則封狼居而禪姑衍但事窮兵臨瀚海而勒
燕然未為神武者也臣沐浴皇澤優遊紫垣請終軍之
[194-19b]
纓非無壮節投班超之筆尚負明時慚非擲地之才有
玷他山之石謹為銘曰節彼恒山峻極於天崛起萬仞
生乎一卷摩空戞漢控趙排燕人皆仰止神或慿焉明
明岳神上帝所授不騫不崩可大可久其誰祭之皇宋
哲后其誰尸之中山器守秩視公兮爵為王金其几兮
玉其牀何以贈之兮赤芾斯皇何以處之兮峻宇雕牆
諒聰明兮無得喪維廟貌兮有興亡嗟晬容兮盪毁遇
醜虜兮猖狂物成敗兮有數神杳冥兮無方雖像設兮
[194-20a]
云壊於精靈兮靡傷詔新斯廟表天驕之不道詔祠爾
神彰皇家之至仁天輔徳兮我有慶鬼害盈兮胡無人
絶代馬之南牧揚和鑾兮北臨有效靈之雲物無出塞
之妖氛齊泰山兮等梁父並亭亭兮接云云飛英聲兮
騰茂實握乾符兮闡坤珍垂千齡兮萬祀永昭徳於吾

  汾隂二聖配饗碑銘      宋真宗
朕緬觀舊史歴覽前王莫不事天明事地察以明察之
[194-20b]
志格天地之休在乎祗畏於神靈嚴恭於祭祀誠明昭
感墜典由是咸修祉福來同蒸民以之交泰乃知蕭薌
之薦方嶽之巡禮莫大於兹文其可以闕矧復安貞之
理博厚之功竅以山川麗乎草木書云剛克乾健是承
易曰無疆資生攸在豈止屬事於北岳同禮於泰壇乎
脽上者汾水之曲巨河之濱故魏之國都舊晉之疆土
其俗富庶接秦雍之郊其民忠淳被虞夏之教地形詭
異神道依憑中斷洪流揭成髙阜俯聨修壤崛起而崔
[194-21a]
嵬下望平臯斗絶而盤鬱故得傳於簡策降厥禎祺漢
武採方邱之儀視泰畤之制因兹告土祀乎坤元絳光
燭壇始彰厥應黄雲覆鼎復啟其祥是以百穀蕃滋本
枝茂盛綿載䙫而雖久瞻兆域而尚存唐𤣥宗回輿於
洛京省方於冀野視靈場之未冺思多稼之能祈潔粢
豐盛親享者再至景風甘雨大有者累年斯又精意咸
通珍符丕顯既琬琰之斯刻亦棟宇之雲興國家眷命
俯臨丕基肇建太祖啓運立極英武聖文神徳宏功大
[194-21b]
孝皇帝應天意順人心察璿璣麾金鉞揖譲以開國征
伐以濟民天下書文自斯而一域中黎獻由是而蘇合
於上蒼佑乎率土太宗至仁應道神功聖徳文武大明
廣孝皇帝承大統恢至神御蘿圗調玉燭武戡定而不
殺文經緯而化成三代典型從兹而復四方風俗因此
而同醇化滂流丕功盡善顧惟眇質嗣守鴻猷雖曰繼
明未能燭理徒云涉道罔獲知方常用戰兢靡思逸豫
惟祖宗之積慶暨穹壌之降祥政得其宜人無其怨九
[194-22a]
徳咸事四表來賓中夏大寜聊存於尉候殊方一貫已
息於櫜鞬予且何功神實垂佑曩者從徯望答秘文東
狩以觀民上封而紀號盛禮斯舉先志紹成陟配岱宗
孝思克展歸格藝祖慶賜方周内顧之懐彌深於若厲
盛徳之事豈假於薦馨而蒲坂之民河東之守咸言坤
載茂育羣生實有方壇備存舊祉嚢封奏御遐達於衆
情端冕接神期觀於巨禮眷惟寡昧何敢竊當始詔公
車俾從拒絶豈期庶尹復貢僉謀以為答昊天祈繁祉
[194-22b]
后辟之職也蒸黎之願也止之則謙尊之徳在於一人
行之則紛委之禧集於兆姓念固辭而靡獲乃増惕而
勉從由是𤼵至誠告有位充於祀事畏乎儉而勿畏乎
豐奉於朕躬戒乎繁而勿戒乎簡葢以達精意非以振
休聲上下克諧人神交暢役不愆素工靡告勞厥日惟
良厥儀斯備臨遣上宰柴告於圜邱祗率百官祼将於
清廟既而整羽衛駕車輿不喧不譁以涉乎夷路有嚴
有翼爰届乎名區用復揆靈辰具嘉薦惟精惟一以奉
[194-23a]
乎苾芬必躬必親如觀乎髣髴並配二后昭累盛之基
咸秩五方報嘉生之惠序圗籙遵介邱之規用犧牲若
北郊之度八成而來格三獻而肅祗乃命三公累石以
封信祝乃驅五輅執爵以謁嚴祠将達至䖍豈循常典
誠恐行之不及罔有知而弗為既而考遺文頒渥澤朝
羣后撫庶民存問耆年觀覽舊俗加隆於先哲増重於
明神固不足慰來休之謡亦庶幾協時巡之典噫結繩
以降垂衣而王商周之前莫能縷述漢唐之際可得詳
[194-23b]
言元鼎之隆開元之盛咸駐蹕於鄈上並奠玉於澤中
今予冲人踵兹盛則可以追美於二代交歡於三神唯
當竭寅畏之心増乾鞏之志事明祗而如在視黔首而
如傷居安思危無忘於齋慄守成如始常冀於和平一
以繼慶靈一以達眷佑至若刋樂石鏤信辭亦期昭錫
類之仁傳乎不朽奉持盈之訓保乎益恭銘曰博哉厚
載至矣柔祗穹旻比大生植攸資乃育嘉穀以食蒸黎
成徳必報明祠在斯瞻言脽上允居汾曲赤伏膺符黄
[194-24a]
靈受錄咸著輝景並昭祉福肇建靈壇式陳嘉玉舊域
雖在盛禮莫陳洪維先后俾又兆民實開丕緒以暨冲
人徽猷仰繼闕典咸伸初俾元封方増惕厲河潼之氓
縉紳之士徯望何勞奏章疊至願降巡方期觀明祀堅
辭靡獲衆望俯從乃奉寳籙言駕時龍親陟壇墠並配
祖宗式申昭薦庶達寅恭既展至誠爰頒具慶佑降兩
儀功歸二聖祗答丕休勵精庶政刻鏤貞珉𤼵揮駿命
  魏文侯墓碑         謝景初
[194-24b]
嘉祐戊戌嵗予為吏汾州既至考圗牒則曰魏文侯都
之墓在孝義縣西五里東漢郭泰林宗之墓在介休縣
東二里蔡邕作林宗碑在墓之側他日涉郡守園池見
唐開元二十年孝義令楊仲昌所作魏文侯碑在焉其
旁記墓在勝水之陽與其周旋髙大甚備至大中十年
刺史崔駢自孝義移於此且盡叙魏之世系始卒於下
而於州城之東大中佛寺北廡得林宗碑備刻二辭其
一蔡邕之文其一記林宗後裔纎息不刻立碑之年載
[194-25a]
推本似隋唐間不知何時移置州城也予遂摹二碑畀
孝義李令復介休閭邱令訪求二墓已而得魏文侯之
藏而林宗亡之矣葢楊氏所建文侯墓側載述之詳也
惜乎人知愛其碑恐暴露毁折而徙之不知其碑徙而
墓夷也今林宗墓既不可得幸而得文侯之墓如不表
識久之則亦削平磨滅如林宗無疑也於是使李令改
石别刻楊氏之碑與其所記墓之所在周環髙大并崔
駢所列者盡鑱而立之墓側予是為記其由庶幾可考
[194-25b]

  觀文殿學士尚書左丞髙若訥神道碑
                文彦博
昔者兩漢之盛也輔相以清淨寜民公卿以經術决事
故文景顯肅之際為賢主為治世炳焉幾於三代比隆
葢公輔得人之效歟若夫本經術以熙治載清淨以鎮
浮翊我昌運髙邁於三五澤斯生民永躋於富壽而賦
命不融齎志莫究愚於北海髙公殄瘁之嘆深矣公諱
[194-26a]
若訥字敏之其始齊之公族於春秋時甚顯逮漢而後
名徳軒冕赫奕相望從仕屢遷今為太原榆次人曽祖
並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考封祁國公曽妣王夫人祖
妣馬夫人妣閻夫人封魏晉秦三大國悉用公貴而追
錫命也公早有奇節挺然不羣祁公之捐館公始十嵗
奉母夫人寓汲郡在陋安貧嗜學樂道天聖初舉進士
中甲科調彰徳軍節度推官秩滿改著作佐郎遷秘書
丞太常博士三治劇邑所居不尚赫赫之譽去後人皆
[194-26b]
思之䑓舉御史改監察遷主客員外郎殿中裏行未幾
除右司諫直史館起居舍人知諫院改刑部員外郎知
雜事賜三品公迭居諫垣當職論事務中時之急病若
犍為土豪緣戚里為郎得大郡公謂玷郎選輕郡寄亟
論罷之内侍長居中任事恃恩而肆公率同列極言而
斥出之復言今執政古三公之任所謂坐而論道者也
今進對立侍若移刻而罷於啓諏體貌之禮固有未盡
冝復坐論以通上下之情以究都俞之美上以為識治
[194-27a]
體而深器之於是益有大用之意除天章閣待制知永
興軍詔復留弗遣麟府宿兵髙選外計乃遷禮部郎中
河東路都轉運使上思公學術優深議論精敏亟召還
兼侍讀丁秦國憂累詔奪情瀝懇哀訴祈終三年喪國
朝故事官待制以上遭喪類卒多起復今許終服自公
始也服除還舊職尋改龍圗閣直學士史館修撰遷吏
部郎中除諫議大夫兼御史中丞理檢使上憫雨旰食
因公奏事問雨暘所致乃推本洪範五事稽合時政及
[194-27b]
救荒之術上大感悟益嘉公之博洽數日擢拜樞密副
使居二嵗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又二年由戸部侍郎
檢校太傅為樞密使公踐歴二府始終七年循守法度
奉行故事簡靜慎重不輕改作常曰蒿目而憂世者非
致治之心也每被顧問必傅經以對條理明暢極盡治
亂之原上未嘗不前席以欣納故愚謂本經術以熙治
載清淨以鎮浮有兩漢賢公卿之風為得之矣其在政
府也僥倖干澤事從中出者請格不行后妃之族當避
[194-28a]
權保恩請不預執政悉詔為永法在樞府時屬盗𤼵甘
陵攖城負固王師攻逾月未克時議欲開其自新之路
許以容貸且使兇黨離解公謂貝於河朔兵屯素盛今
不窮討後啓亂階威靈不震将為夷狄輕笑當濟師易
将必行天誅蠻㓂邕管嶺外騷然承平嵗久武備闕習
荆廣之甲若驅市人故屢戰屢敗公議遣大帥總北兵
及隴西之勁馬以徃則計日可平或謂北兵不習南風
賊必守險以老王師雖多馬恐不足施公曰賊狃數勝
[194-28b]
理必迎戰以我訓士精兵出其不意而夾攻之蠢爾雖
衆胡能為哉二冦削平悉如公算又患兵冗而費浮議
罷召募幷汰衰老要在節用彊本人給家足為太平長
久之䇿性冲澹不喜夸權累奏章祈解樞柄辭情切至
確不可奪上重違其志久之乃除尚書左丞觀文殿學
士同羣牧置制使不許外出且兼進讀葢将用其所長
以須爰立乎公既釋重務遂所願自退朝即杜門燕居
觀書為樂縉紳髙其進退以至和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194-29a]
遘疾薨於宣陽里之第享年五十九上聞訃震悼趣輦
臨奠既傷名臣之不憗又視其居處儉陋歎其清節者
久之賻賵加等廢翌日視朝贈尚書右僕射太常諡曰
文莊以是年冬十月己酉葬於開封府開封縣襃親鄉
之原從祁公之兆禮也初公寓汲時秦國有疾公左右
奉飬藥劑必親遂精意於醫書且曰是術也前世名儒
巨公能者多矣况人子奉親可不知耶因研究得妙以
是秦國終享壽康及公感疾之始自診其脉曰吾殆不
[194-29b]
起諸子欲請召國醫髙手者公堅曰止雖和緩不可為
矣遂戒其子母輒奏以貽上憂吾死殆不得有所請及
東首神爽不亂恬然以逝非達生知命安時處順之有
素其能若是乎公既葬上追思之深親灑宸翰以表其
隧曰儒賢之碑有以見君臣始終之義厚焉公以譽望
凡朝之華選劇任必與焉同知禮部貢舉再取士得人
近特為最又為京西路安撫使入契丹國信使領吏部
内銓三班院間被詔定黍尺以協樂律之正制兵紀以
[194-30a]
嚴軍師之典裁損祠祭服器復古之法今悉用之朝議
推其精密愚與公布衣時為友居政府為僚故知公尤
深公性資方介中立無黨惟道是信不以世俗毁譽為
得失所學必窮其理適於用每談歴代治亂之迹貫穿
明白如指諸掌聴者釋然忘倦文集二十卷尤學之粹
娶王氏封壽安郡夫人夙有賢範後公一年而殁以明
年正月五日祔公之兆嗣子彦輔内殿崇班次保衡安
石吉甫光禄寺丞元規大理評事皆修謹篤學能世其
[194-30b]
家長女適游奎次適祠部郎中秘閣校理林億次適太
常博士張誼次適王宗詰
  天章閣待制司馬府君碑銘   龎 籍
君諱池字和中其先河内人晉安平獻王之後王之裔
孫征東大将軍陽始葬陜州夏縣涑水鄉髙堠里子孫
因定居遂為里人焉曽祖林祖政當五代叔運不求仕
達皆尚氣節鄉黨嚴尊之考炫舉進士仕至耀州富平
令以府君登朝累贈太常少卿妣皇甫氏追封安定縣
[194-31a]
太君少卿治行士節具於張唐卿所造暮表云府君方
嚴重黙見於齠齓志度淵逺人莫窺其際讀書研求精
意不喜膚末為文根於正道不為琱琢而憶事度物燭
見冥𤣥先是運兩池鹽率由蒲坂亂竇津截太陽經底
柱之險路迂且惡至道中有建白開㟏山道自聞喜抵
垣曲比前運減費什六七陜人無賢愚皆推服其功府
君未冠獨曰鹽利通流諸夏前之議運者未知此道之
便而利人與有而不知知而不為謂前無仁智者乎殆
[194-31b]
有巨害於其間耳衆皆少之而不然其説其夏山水潰
出運車洎人牛漂流不可勝計道遂廢衆始服焉景徳
二年進士及第授河南府永寜縣主簿以清勤愛民聞
縣宰陳中孚傲狠人也待府君驕慢而奉之益恭不阿
意以随其曲不求疵以彰其過人皆重之歴睦州建徳
益州郫縣二尉郫民忽有譌言云戍兵将變又云羣蠻
已叛富室爭瘞珍寳竄匿林野人心蠢騷知宰閭邱夢
陽託他事詣府避之府君攝行縣政適在正月之望乃
[194-32a]
命開郭門燃燈恣民遊樂廷中吏叩頭爭之一不聴惑
由是人心安譌言止考滿縉紳薦能者十有三章遷鄭
州防禦判官頃之移知光州光山縣所知交薦拜秘書
省著作佐郎出監壽州安豐縣酒税尋徙知遂州小溪
縣事就除本省丞秩滿還朝㑹龍圗閣劉學士某出知
河南府兼留守司辟知司録司事俄拜太常博士留守
通判闕復以薦升數日入為羣牧判官任中除尚書屯
田員外郎出知耀州擢授利州路轉運司進曹度支洎
[194-32b]
兵部代還固求外職知鳳翔軍府事以知諫院召懇辭
不就上固知其退譲至是益嘉之進直史館府職如故
又以戸部判官召到省改判鹽鐡勾院上滋欲進擢之
以本官兼侍御史知雜事在䑓拜工部郎中賜服金紫
數上疏言得失歴三司户部度支鹽鐡副使景祐末天
章閣待制知河中府道改同州嵗餘遷兵部郎中仍前
職知杭州移虢州晉州慶厯元年十一月癸未以疾終
於郡治之安靜堂享壽六十三先娶曹氏無子亡後娶
[194-33a]
聶氏秘閣較理震之女封錢塘縣君才淑之譽孝睦之
行著於閨門而稱於鄉黨焉先府君一年而逝三子旦
以䕃補将作監主簿服中改太常寺奉禮郎望早秀而
夭光進士髙等以将作監主簿僉署平江軍節度判官
公事旦光皆文雅夙成而有清直之氣是可知遺軌之
不墜矣女一人適愽陵崔穀孫二人良試将作監主簿
富試中書省正字府君之捐背旦光泣䕶旅櫬歸於故
鄉二年八月癸酉葬於涑水南原之晁村以從先塋二
[194-33b]
夫人祔謹按府君之為人奉身儉潔而臨財無吝始少
卿終俸禄餘積直錢數十萬府君一毫不留盡奉諸父
而自以至貧居喪及佐永寜虀鹽不充身常乗驢人皆
信其貞素不謂矯詭安於靜退恬於榮利優游銓調十
七年他人為之憤歎而處之怡然先朝以馬政之大專
付樞弼且許自擇其僚得判官者其遷次不内佐京府
計省則出為糾刑漕運時情奔競唯恐失之樞密使曹
侍中利用與府君無素采公論而薦辟既聞召命即投
[194-34a]
牒河南府固請不赴㫖下敦遣乃行就職時曹之權燄
燻灼天下趨比之者盡脂韋嚅唲之能府君端慤自守
非公事未嘗私造已見其勢偪禍速然以交疏不克規
之洎曹之南貶坐朋附得罪逐者十數人衆美其先見
而免府君曰前在洛聞召謂入為御史非所樂故辭茍
知曹公舉佐羣牧登即行矣自是不出一語彰曹之短
誦言嗟痛之士夫益服其行在岐下朝廷虚諫院以召
之府君謂諫諍之職不過二途或犯顔箴闕以盡臣節
[194-34b]
或吐剛飬望以取貴仕是不害身則喪名烏能兩全之
决志請譲為時所稱及在鹽鐡嵗滿宰司進擬適為權
近所毁故上初無恩言俄曰是嘗辭羣牧諫院者真名
節士乃有天章閣之拜惟君知臣豈虚也哉府君生平
奉上官不回曲於朋友盡規切知人之善面則勵之背
則揚之為政大抵以正綱紀塞僥倖抑權豪恤孤弱為
心尤不好名譽在餘杭不飾㕑傳不樂遊宴以靜臨下
而事益簡寡以公制物而政無私謁亦以是獲怨惡仍
[194-35a]
罷去退居小郡未嘗芥蔕於心亦不憶曲直之理而思
校焉初府君以孤介之節無左右之助自進直太史入
副綱憲以至於登内閣為侍臣實由天子特知之在光
山時薦者已衆一夕夢吏銓引對遥望扆宁天姿尚幼
時真廟撫運既驚悟心悸汗洽而不敢言因黙念升改
之期方逺俄而代歸鈞校於天官對有日矣自以夢兆
絶無遷望屬先聖違豫思簡政以便頥飬今上在春宫
有詔非大除拜大刑政皆皇儲决之後數日有司啓引
[194-35b]
於資善堂仰瞻晬表一如夢中豈龍徳飛見必示期於
冥兆也将君臣感㑹皆攝契於未形耶不然何神明覺
諭昭晰之如是乎籍獲接府君之遊舊矣始聨事於羣
牧後籍為戸部判官府君實本部副使遂同為待制臣
故知周而契篤旦光洎猶子里永惟徽懿謀列金石泣
書行實見求譔次籍以制兵監邊方事之劇無復棲念
於文矣然以和中之知與二三子之勤請曷敢不勉銘
之銘曰禍萌惟微見之者明我智既效疇云弗矜權人
[194-36a]
薦推常心所榮我方拒避嚴敦乃行勢盈禍速罪連比
朋先見之哲推而不膺帝求諍臣詔來自京懇章以辭
收命於成嗚呼和中懐此明識始終險夷莫匪清徳衆
人皆進我獨退之衆人多曲我獨直之直豈我名退惟
我當誰其知之哲君惟皇道遐命局鬱矣其亡琢兹温
礎永識端良
  贈都官郎中司馬君墓誌銘   司馬光
君諱某其先出自晉安平獻王自周隋之前家涑水之
[194-36b]
上至唐仕宦陵夷降在畎畆曽祖諱林祖諱政父諱炳
累世同㸑食口甚衆父兄以君孝謹自幼以家事委之
君晝夜服勤不遺餘力專以稼穡畜牧致饒給不事奇
衺末業所獲悉以奉六親有餘則及鄉人身無私焉年
三十二以某年月日終某年月日葬於涑水南原先待
制府君常嘆曰自吾兄之亡而家始貧使天下之民皆
若吾兄之為雖古至治之世何以尚諸惜其無位而才
不大施也夫人李氏同里人年二十八而寡父母欲奪
[194-37a]
其志夫人自誓不許惡衣蔬食躬執勤苦教畜二子詠
里詠不幸早世里登進士累遷尚書都官郎中歴典數
州贈君官至尚書都官郎中夫人封永壽縣太君夫人
為人孝慈勤儉中外宗族慕仰其徳一無間言子為二
千石極其榮飬年八十三以某年月日終京師某月日
祔於君之墓光不及事君而事夫人久敢書聞見之實
而繫之以銘曰士不得位善無所施勤儉於躬家道以
肥宗族是賴鄉黨是師壽之少多命不可移有配有子
[194-37b]
後無棄基淑慝之效昭然不欺
  太常少卿司馬府君墓誌銘
兄諱里字昭逺曽祖考諱某妣某氏祖考諱某妣某氏
考諱沂追贈光禄卿妣李氏封永壽縣太君兄舉進士
及第初命威勝軍判官又調涇州觀察推官尋監渭州
酒税改大理丞知猗氏縣未幾簽書保大軍節度判官
事故丞相龎公為鄜延經畧使奏兄通判鄜州徙知渝
州歴知慶成軍解房二州解房皆未到官徙知商州自
[194-38a]
商還京師監右廂店宅務丁永壽太君憂服除知乾州
以治平三年正月辛酉終於州廨享年六十有九累官
至太常少卿兄為人孝友居喪致哀寛厚容物而内守
勁直在鄜州州長皆武人多驕恣不法兄平居與之燕
遊笑語若無不可者及臨公事則正色力爭必當理然
後已州長雖甚怒無如之何然知其無害己心亦不深
怨也在渝州其佐曰趙寅以傲狠刻暴名於世雖卑位
常行行視天意氣如公相兄始至閲獄囚釋寅所妄繫
[194-38b]
者近百人寅爭之兄一不顧既而詞禮倨慢兄亦不與
之較久之寅寢自愧悔謝服及寅官滿泣涕不忍去兄
早孤年過三十乃仕以是周知民間情偽其為政務合
民心有悍狡為民害者痛繩以法愚弱不識理者徐為
諭解徃徃曉寤忻悦輟訟而去故所至民愛慕去之久
猶思詠不已然其奉上官無過分之禮每罷官入京師
多閉戸家居未嘗及權貴之門視審官闕員榜於壁人
久不取者輒受以去惟掌店宅時留京師凡再期自餘
[194-39a]
率不過數月已去矣以是獨所治之民知其才業之美
而朝廷終無從知之他人或仕宦絶在兄後或才能出
兄下逺甚以熟於時態徃徃取顯官兄處之宴然俱若
不見聞者常曰吾幸以寒士積官至二千石自足已久
尚何求於人哉司馬氏同居累世宗族甚大兄為之長
凡二十餘年能一施以恩無親疏賢不肖之間故人人
無怨善為詩多為人傳誦夫人同郡魏氏封某縣君故
處士贈著作郎野之女處士名重於真宗朝列傳在國
[194-39b]
史夫人先兄十八年終於渝州享年若干子男二人雍
太廟室長應試将作監主簿女三人長適内殿承制雷
周祐次適馮翊縣尉王淳蚤卒次適郊社齋郎崔頴兄
終之嵗某月某甲子與夫人合葬於先塋光以葬日之
迫不暇請於他人故忍泣叙而銘之光後兄二十一嵗
而生加之各從宦四方於兄治行不能得其詳姑録其
所知者以傳永久不敢以一言私也銘曰壽雖未髙而
不為夭官雖未顯而不為卑徳之和為衆所慕政之便
[194-40a]
為民所知仕不茍進兮於道無虧兄今何恨兮生者同
悲嗚呼哀哉
  殿中丞薛府君墓誌銘
魏晉之間薛氏始自蜀徙河東有部曲數千家永嘉之
亂保河汾以自固歴劉石符氏莫能屈姚秦元魏以來
始出仕為公侯卿相者比肩並起入唐尤盛號為甲族
然率因遊宦去鄉里惟府君之先至今留居河東唐衰
薛氏中微曽祖考諱昉不仕祖考諱允恭贈諫議大夫
[194-40b]
考諱田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贈太尉其行義功烈
皆見於宋宣獻公所為太尉公之碑府君諱儀字式之
太尉公之第二子始以父䕃為太廟齋郎又除授将作
監主簿太尉公知益州奏府君監鳳翔府商税後徙知
河東縣府君年少河東士民皆鄉里長老然素嚴憚府
君不敢干以私府君御之亦不失恩義之中以父憂去
官除服知鄠縣徙知安邑通判渭州州将武人不能謹
亷州大吏郝正者把其隂事招權受賕莫敢詰府君至
[194-41a]
以正罪惡言於将請治之将内窘私以情告府君曰某
止欲去惡吏耳必不使及君将亦知府君不欺即移疾
以州事屬府君府君乃發正私出市馬收案伏法将不
染於辭深徳府君且内慚自是悉委事於府君後将知
府君賢亦委以事如前将既而某官張君亢除知渭州
或謂府君曰君自到渭名雖州佐其實将也張君有材
而尚氣到必不為君下彼不可以文法拘也君冝於事
一無所與庶幾自免府君喟然嘆曰吾推忠信正直之
[194-41b]
心以事人豈好犯上而專事耶今張君來吾猶是心也
使張君賢必不我怨如其不賢獲罪亦命而已矣豈可
因人而變其守哉及張君至處事有失府君力爭如故
必當理而後止僚吏皆為之懼張君初無言久之乃於
廣座謂衆曰亢喜忠義與身俱生遇事輒𤼵不能顧慮
故數為小人所陷使為亢佐者皆如薛君亢復何患於
是聞者皆服張君之賢而重府君之正是時元昊數冦
邊覆軍殺将朝廷患之乃命范文正公為鄜延招討使
[194-42a]
以張君知鄜州為范公之副張君即具奏府君在渭州
所以佐已之状乞移通判鄜州朝廷許之而府君母馮
翊郡太君党氏春秋髙多疾顧戀鄉里不肯随諸子之
官府君兄弟用太尉公恩得官河中者適皆罷去府君
乃固辭鄜州願監河中鹽税以便親既得請范公遽至
奏曰朝廷從薛某之欲於其私固便然甚非張亢求與
共事之意乞以薛某還亢仍為徙其兄若弟鄉里一官
以慰其心朝廷即以府君弟俅知河東縣還府君鄜州
[194-42b]
府君不得已之官張君患州城大而處勢卑難以待敵
欲遷就伏龜山計功數十萬時虜乗勝深入而州無役
民欲以戰士築之衆咸以為難府君獨以為可張君喜
曰薛君謂之可事無不成矣役始興而張君病失音府
君外備冦敵内董役事人不知張君之病也城成民至
今賴之嵗餘徙知深州遭母憂服除知商州慶厯八年
閏月庚戌終於州廨年五十一先是屬縣宰有建言商
山産銅請置監鑄錢朝廷下其議轉運使有是之者府
[194-43a]
君上言朝廷前置追民監於州境洪崖冶鑄鐵錢未數
年鐡已竭其監當廢况又益置銅錢監銅産尤薄恐徒
勞費無益請以所得銅於舊監鑄錢銅竭而止章交上
久不决㑹府君没宰之説遂行縣官之費甚廣而銅尋
竭如府君言宰坐抵罪府君居家孝友自幼能屬文始
習律賦語意即髙奇驚人然不肯從進士舉嘗著蓼蟲
賦以刺世之嗜外物而忘其苦者又以為事之當慎者
莫若言動交進名乃著五慎文以自儆觀是二文足以
[194-43b]
知其志趣矣初娶唐氏天章閣待制肅之女生一女適
殿中丞趙士寜又娶劉氏左諫議大夫綜之孫又娶李
氏直集賢院建中之孫又娶陳氏司農卿宗元之女生
二男長曰昌朝由太子中允監察御史裏行坐正論不
阿黜為大理寺丞次曰昌期早卒二女長適秘書省校
書郎張煦次早卒昌将以熙寜五年正月某甲子葬府
君於本縣趙行村請直龍圗閣趙君卨状其治行以授
光使為之誌昔者先子嘗獲知於太尉公從兄里佐府
[194-44a]
君於鄜州幕光亦嘗拜府君於兄舍以是頗知府君之
為人府君容貌温恭而内守堅正不可奪移語言無機
巧蔽匿而明察物情其志常在利民而深疾姦惡故所
至上官信之僚友親之下民愛之今也幸使光誌其墓
光既取趙君之状詮次之又取私附其所知云銘曰迕
意宜疏而或以之親阿意冝合而或以之離葢至誠可
以待無窮而辭色不過欺一時嗚呼允如薛君以忠信
正直為心夫又何施而不冝
[194-44b]
  文潞公家廟碑
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君子将營宫室宗
廟為先居室為後及秦非笑聖人蕩滅典禮務尊君卑
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公卿貴人多建
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魏晉以降漸復廟制其後
遂著於令以官品為所祀世之數差唐侍中王珪不立
私廟為執法所糾太宗命有司為之營構以恥之是以
唐世貴臣皆有廟及五代蕩析士民求生有所未遑禮
[194-45a]
頽教移廟制遂絶宋興夷亂蘇疲久而未講仁宗皇帝
憫羣臣貴窮公相而祖禰食於寢儕於庶人慶厯元年
因郊祀赦聴文武依舊式立家廟令雖下有司莫之舉
士大夫亦以耳目不際徃徃不知廟之可設於家也皇
祐二年天子崇祀禮成平章事宋公奏言有司不能推
述先典明諭上仁因循顧望遂踰十載緣偷襲弊殊可
嗟憫臣嘗因進對屢聞聖言謂諸臣專殖第産不立私
廟睿心至意形於嘆息葢由古今異宜封爵殊制因疑
[194-45b]
成憚遂格詔書請下禮官儒臣議定制度於是翰林承
㫖而下共奏請自平章事以上立四廟東宫少保以上
三廟其餘器服儀範俟更參酌以聞是嵗十二月詔如
其請既而在職者違慢相尚迄今廟制卒不立公卿亦
安故習常得諉以為辭無肯唱衆為之者獨平章事文
公首奏乞立廟河南明年七月有詔可之然尚未知築
構之式靡所循依至和初西鎮長安訪唐朝之存者得
杜岐公舊迹止餘一堂四室及旁兩翼嘉祐元年始倣
[194-46a]
而營之三年増置前兩廡及門東廡以藏祭器西廡以
藏家譜祊在中門之右省牲展饌滌濯在中門之左庖
㕑在其東南其外門再重西折而南出四年秋廟成以
入輔出藩未嘗踰時安處於洛元豐三年秋留守西都
始釁廟而祀焉一旦授光以家譜曰予欲志族世之所
從來及廟之所由立垂示後昆而為我叙其事欵於石
光竊惟公追逺復古率禮興化之盛徳不可以無傳雖
自知不文不敢辭謹叙而銘之按譜云文氏之先出陳
[194-46b]
公子完以諡為氏與翼祖諱同至秦有丕生河東太守
教始家平陽其後有韶漢末為揚州刺史自韶以來世
乃可譜韶之六世孫頻後魏末為太守頻曽孫顯儁以
别駕從北齊髙祖起晉州就霸業戰功居多終兖州刺
史頻之六世孫曰肅曰君洪肅仕隋為潁川郡丞名列
循吏以直抗宇文述老卑秩君洪從唐髙祖起晉陽為
右衛将軍太子建成餘黨攻宫門君洪首奮挺出戰没
頻之八世孫曰暉曰播暉相中宗誅張易之奪武后天
[194-47a]
下歸之唐用讐人讒謫死嶠南播有史學官至給事中
君洪之曽孫羽為御史中丞肅之四世孫括為御史大
夫括孫晦為太子賓客晦兄昕為義成節度使皥為散
騎常侍榮冠當時自顯儁至晦皆有傳見於史其家自
平陽或遷太平或遷蒲阪或遷寳鼎晦之從父昆弟晤
為北都留守判官始居介休晤生汾州參軍檖檖生館
館生澤州錄事參軍即公之髙祖考也諱沼曽祖考諱
某仕後唐歴晉城天池平城三主簿避晉髙祖諱更其
[194-47b]
氏曰文歴崞太谷二令漢髙祖即位復舊氏更名某漢
失天下其支别者自歸於晉陽復事之終嵐州錄事參
軍祖考諱某辟石州幕府棄官歸鄉里太宗皇帝平晉
陽召之不起以廟諱故復為文氏考諱某以儒學進歴
十三官所至以彊直勤敏振利攘害名聞達不可掩判
三司開拆磨勘司終主客郎中河東轉運司其治行之
詳見於故平章事晏公參知政事王公所撰墓誌及碑
公貴朝廷襃榮三代贈官皆至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194-48a]
爵燕周魏三國公廟成澤州府君為第一室夫人某氏
配燕公為第二室燕國太夫人宋氏配周公為第三室
周國太夫人王氏越國太夫人郭氏配魏公居東室魏
國太夫人耿氏魯國太夫人申氏配公以廟制未備不
敢作主用晉荀安昌公祠制作神板采唐周元陽議祀
以元日寒食秋分冬夏至致齋一日又以或受詔之四
方不常其居乃酌古諸侯載遷主之義作車奉神板以
行此皆禮之從宜者也其銘曰鬱彼喬木茂於苞根浩
[194-48b]
彼長川𤼵於浚源矧人之先云誰敢諼天佑有宋誕生
哲臣乃斡樞軸乃秉鎔鈞克釐克講允武允文甘陵有
妖悖暴紛囂公徃逍遙不日而消仁祖遘疾羣心震慄
公入密勿四海清謐出奠方維為諸侯師以惠以綏不
廢其威至也民悦去也民思其思若何式謠且歌歌政
之和在洛為多謀居之安疇如得民公自汾渚遷於洛
滸允樂兹土永燕私處伊水洋洋山木蒼蒼是掄是剫
是斷是斵達於有洛是相是虞是卜是諏是築是捄是
[194-49a]
植是扶是茨是塗作廟渠渠新廟既成室家是營公曰
予居風雨是憮勿侈勿崇予躬是容人庳公堂公曰予
康人隘公庭公曰予寜人勿予隘維子孫是賴人勿予
庳維子孫是利克恭克儉予履予視俾躬之為美匪目
之為麗廟堂既闢四室有侐豢牲孔碩導黍及稷豆籩
既滌掃灑既備㫖酒既泲刲牲為饎乃薦乃陳苾苾芬
芬祖考欣欣百嘏來臻天錫公祉强明壽愷帝錫公禄
崇營豐泰天匪公私公徳是宜帝匪公優公勲是醻公
[194-49b]
拜稽首揚天子之休思純終始式詒孫子子子孫孫勿
替勿忘時奉烝嘗保公之烈光
  司馬文正公墓誌銘      范 鎮
公諱光字君實自兒童凛然如成人公既没其家得遺
奏八紙皆手札當世要務翰林學士蘇軾状公如此葢
直記其事且鎮所目擊足以示後世者鎮與公出處交
遊四十餘年如一日公之所以在家如在朝也事必稽
古而行之動容周旋無不在禮嘗自號為迂叟而親為
[194-50a]
𨽻書以抵鎮曰迂叟之事親無以逾人能不欺而已矣
事君亦然今觀公得志澤加於民天下所以期公者豈
止不欺而已哉且約鎮生而互為之傳後死者當作銘
公則為鎮傳矣鎮未及為而公薨嗚呼鎮老矣不意為
公銘也銘曰於穆安平有魏忠臣更六百年有其元孫
元孫温公前人是似率其誠心以佐天子天子聖明四
海一心有從有違咸卒用公公之顯用自我神考命於
西樞曰予耆老公言如經其或不然帝獨賢公欲使並
[194-50b]
存公退如避歸居洛師帝徐思之既克知之知而不以
以遺聖子惟我聖子協徳聖母人事盡矣天命順矣如
川之迴如冰之開或蹈其機豈人也哉公亦不知曰是
惟天二聖臨我如山如淵公惟相之亦何所為惟天是
因惟民是師事既粗定公亦不留龍衮蟬冠歸於其邱
公之在朝布衣脱粟惟其為善惟日不足生既不有死
亦何失四方頌之豈惟兹石
  孫明復先生墓誌銘      歐陽修
[194-51a]
先生諱復字明復姓孫氏晉州平陽人也少舉進士不
中退居泰山之陽學春秋著尊王𤼵微魯多學者其尤
賢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先生年逾
四十家貧不娶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先生疑
焉介與羣弟子進曰公卿不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先
生貧賤而欲託以子是髙先生之行義也先生宜因以
成丞相之賢名於是乃許孔給事道輔為人剛直嚴重
不妄與人聞先生之風就見之介執杖屨侍左右先生
[194-51b]
坐則立升降拜則扶之及其往謝也亦然魯人既素髙
此兩人由是始識師弟子之禮莫不嗟嘆之而李丞相
孔給事亦以此見稱於士大夫其後介為學官語於朝
曰先生非隠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慶厯二年樞密
副使范仲淹資政殿學士富弼言其道徳經術宜在朝
廷召拜校書郎國子監直講嘗召見邇英閣説詩将以
為侍講而嫉之者言其講説多異先儒遂止七年徐州
人孔直温以狂謀捕治索其家得詩有先生姓名坐貶
[194-52a]
監䖍州商税徙泗州又徙知河南府長水縣簽署應天
府判官公事通判陵州翰林學士趙槩等十餘人上言
孫某行為世法經為人師不冝棄之逺方乃復為國子
監直講居三嵗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於
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生在太學時為大理
評事天子臨幸賜以緋衣銀魚及聞其喪惻然予其家
錢十萬而公卿大夫朋友太學之諸生相與弔哭賻治
其喪於是以其年十月二十七日葬先生於鄆州須城
[194-52b]
縣盧泉鄉之北扈原先生治春秋不惑傳註不為曲説
以亂經其言簡易明於諸侯大夫功罪以考時之盛衰
而推見王道之治亂得於經之本義為多方其病時樞
密使韓琦言之天子選書吏給紙筆命其門人祖無擇
就其家得其書十有五篇錄之藏於秘閣先生一子大
年尚幼銘曰聖既殁經更戰焚逃藏脱亂僅傳存衆説
乗之汨其原怪迂百出雜偽真後生牽卑習前聞有欲
患之寡攻羣往往止燎以膏薪有勇夫子闢浮雲刮磨
[194-53a]
蔽蝕相吐吞日月卒復光破昏博哉功利無窮垠有考
其不在斯文
  薛簡肅公墓誌
明道二年尚書禮部侍郎參知政事河東公以疾告歸
其政天子曰吾不可數煩公乃詔優公不朝而使視事
如故居嵗中數以告乃得還第又數以告然後拜公為
資政殿學士戸部侍郎判尚書都省罷其政事景祐元
年八月庚申公薨於家年六十有八贈兵部尚書公諱
[194-53b]
奎字宿藝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公為人敦篤忠烈果
敢明達初舉進士為州第一譲其里人王嚴而居其次
於是鄉里皆稱之淳化三年再舉乃授秘書省校書郎
隰州軍事推官始至取州獄已成書活寃者四人徙儀
州推官士爭薦其能拜大理寺丞知興化軍莆田縣悉
除故時王氏無名租莆田人至今以為徳遷殿中丞知
河南長水縣徙知興州州舊鑄鐵錢用工多人以為苦
公乃募民有力者弛其山使自約利而收其鐵租以鑄
[194-54a]
悉罷役者人用不勞遷太常博士召為殿中侍御史判
三司都磨勘司錫緋衣銀魚出為陜西轉運司使坐舉
人免官居數月通判陜府嵗餘召還䑓安撫河北稱㫖
改尚書戸部員外郎淮南轉運使江淮制置發運使開
揚州河廢其三堰以便漕船嵗以八百萬石食京師其
後罕及其多轉吏部員外郎入為三司戸部副使與三
司使李士衡爭事省中士衡扳時權貴人為助出知延
州遷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契丹使蕭從順來朝是時
[194-54b]
莊獻明肅太后垂簾聴政從順舉止多不遜以謂南使
至契丹者皆見太后遂請見朝議未决公獨以理折之
從順乃止而嫉公者讒其漏禁中語由是拜集賢院學
士出知幷州改知秦州秦州宿重兵兵嘗歉食公為勤
儉積蓄教民水種嵗中遷樞密直學士知益州而秦之
餘粟積者三百萬征算之衍者三十萬覈民舊隠田數
百頃所得芻粟又十餘萬秦州之民與其畨落數千人
詣轉運使請留不果公在開封以嚴為治民相戒曰是
[194-55a]
不可犯也囹圄為之數空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偽蜀
時中書印者夜以錦嚢掛之西門門者以白蜀人隨之
者萬計皆恟恟出異語且觀公所為顧主吏藏之畧不
取視民乃止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訴貧不能飬公取
俸錢與之日用此為生以飬母子遂相慈孝里富人三
女皆孤民或妄爭其産公析其貲為三為嫁其女於是
人皆以公為仁入拜龍圗閣學士權三司使拜叅知政
事公入謝上曰先帝嘗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嘗使
[194-55b]
契丹與其君臣語而以論議服其坐中其後契丹使來
必問公所在及聞已用乃皆曰是得人矣邊吏得牒者
言契丹欲棄約舉兵上亟召大臣議或欲選将増兵公
曰契丹畏勢而貪利且無隙以開其端其必不動不宜
失持重之勢而使其可窺已而卒無事他日上顧公曰
果如公言於是益重之明道二年莊獻明肅太后欲以
天子衮冕見太廟臣下依違不决公獨爭之曰必若王
服見祖廟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奪為改他服太后崩
[194-56a]
上見羣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猶數引其衣若有所
屬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豈可見先帝乎上
大悟卒以后服葬於是益以公為果可用也公子男一
人直孺大理寺丞女五人次適廬陵歐陽修公性孝慈
雖在大位家人勤儉不知為驕奢諸子幼孤撫飬不異
平生所為文章四十卷直而有氣如其為人五年某月
甲子其孤直孺奉其柩自京師葬於絳州先期状公之
功行上之太常議曰諡法一徳不懈曰簡執心决斷曰
[194-56b]
肅今其状應法乃諡曰簡肅
  呂梁碑           羅 泌
呂梁碑劉耽作字為小篆鉤畫譌泐間可認者僅六十
言耽於傳無聞矣据碑之言皇帝登封之嵗則葢秦漢
間人也碑中叙紀虞帝之世云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
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瞽瞍産舜命禹行水
道吕梁特此節完備為可考質之於傳惟無句望且不
言出自黄帝諒得其正甲申秋七月觀於内相郭知章
[194-57a]
明叔家公異時亦嘗集録古刻多六一先生之未見者
二百斯其一也字勢權奇葢莫之辨嗚呼有虞氏之明
徳千古被之而無斁者敦有世祀之不明者乎繇數千
嵗之後予得論而次之天未喪斯文哉呂梁者龍門也
而彭城之東一亭亦有所謂吕梁葢猶夷陵陸渾交阯
等處之龍門云
  殿中丞侯先生墓誌銘     程 顥
先生姓侯氏名可字無可太原府盂縣人宦學四方因
[194-57b]
寓華隂少時倜儻不羈以氣節自喜既壮盡易前好篤
志為學祁寒酷暑未嘗廢業博極窮書聲聞四馳就學
者日衆雖邊隅逺人皆願受業諸侯交以書幣迎致有
善其禮命者亦時徃應之故自陜而西多宗先生之學
元昊盜邊時名卿賢儒結轍西使服先生之名莫不願
見親老而家益貧思得禄飬勉就科舉再試春官卒無
所遇因喟然太息曰丈夫之事止於是乎㑹蠻酋儂智
髙攻陷二廣孫威敏公奉命出征習先生之賢請干其
[194-58a]
軍事先生奮然從之振旅奏功初命武爵言事者以為
非宜遂改文資調知巴州化成縣巴俗尚鬼而廢醫惟
巫言是用雖父母之疾皆棄弗視先生誨以義理嚴其
禁戒或親至病家為視醫藥所活既衆人亦知化巴人
取婦必責財於女氏貧人至有老不得嫁者先生為立
制度稱其家之有無語之約曰踰是者有誅未越嵗巴
無過時之女遂變其俗巴山土薄民貧絲帛之賦反倍
他所日益凋弊先生抗議計司爭之數十卒得均之傍
[194-58b]
郡境多虎豹農者不敢朝暮耕商旅俟衆而後行先生
日夜置器械𤼵徒衆親執弓矢與之從事跡而追之逺
或數百里所殺不可勝數後皆避人逺去不復為害再
調耀州華原主簿有富人不占地籍惟以利誘貧民而
質其田劵多至萬畆嵗責其入先生晨馳至其家𤼵櫝
出劵召其主而歸之失業者復安其生郡胥魏至誠貪
狡凶暴持郡吏短長而為姦利前後為守者莫能去一
郡患之先生暴其罪荷校置於獄自守而下畏恐生禍
[194-59a]
交為之請先生不顧卒言於帥府而誅之聞者快服用
薦者監慶州折博務嵗滿授儀州軍事判官計省第折
博之最就改大理評事部使丐留遂復簽書本官事韓
忠獻公鎮長安薦知涇陽縣至則鑿小鄭泉以廣灌溉
議復鄭白舊利未幾召至闕下得對便殿始命計工興
役旋復専總其事邀功害能之人疾其不自已出渠功
有緒讒毁交至以微文細故為先生罪遂罷其役美利
不究論者惜之元豐己未季夏先生以疾終於家享年
[194-59b]
七十有三先生純誠孝友剛正明决非其善一毫不以
屈於人視貪邪姦佞若冦賊讐怨顯攻面數必其人改
而後已雖甚貴勢視之藐然遇人之善友之助之欲其
成達不啻如在己也博物强記貫涉萬類若禮之制度
樂之形聲詩之比興易之象數天文地理隂陽氣運醫
藥算數之學無不究其淵源先生𤼵强壮勵勇於有為
而平易仁恕中懐洞然至於輕財樂義安貧守義急人
之急憂人之憂謀其道不謀其利忠於君不顧其身古
[194-60a]
人所難能者先生安而行之葢出於自然非勉强所及
少與申顔為友易衣互出而謀食以飬二家如一顔病
先生徒步千里為之求醫歸而顔死矣其目不暝人曰
其待侯君乎未斂而先生至撫之而瞑顔謀葬其先世
而未能顔死無子又不克葬先生卒勤百圗不足則賣
衣以益之卒襄其事時方天寒先生與其子單服以居
適有饋白金者先生顧顔之孤妹為憂未遑恤已遂以
嫁之近世朋友道薄臨患難鮮不愛其力聞先生之風
[194-60b]
可以激頽波而起廢疾先生家無甔石之儲而人有不
得其所者必以先生為歸非力能也誠使然也一日自
逺歸家人方以窶告友人郭行者詣門曰吾父病亟醫
須百千乃為治賣吾廬而不售先生憫然計嚢中装適
當其數盡以與之嘗隨計詣京師里中出金贐行比還
悉散其所餘曰此金鄉里所以資應詔也不可以為他
利當與同舉者共之且行聞鄉人有病於逆旅者先生
曰吾歸則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瘉貧無以為車乗先
[194-61a]
生曰子行則未能留則将困因推其馬與之躧步而歸
其克已濟物若是者多矣少喜攘苴孫武之學兵家之
事無所不通尤詳於西北形勢談其山川道路郡縣部
旅纎細備具聴之者宛如在目前熙河未開之時韓忠
獻公請先生謀渭源之地先生馳至境上召其酋豪六
百人諭以朝廷恩徳為明利害皆感悟喜躍異日詣軍
門輸土納金願為藩籬一塵不驚而開地八千頃因城
熟羊而撫之忠獻公上其功朝廷賞以減攷績之年治
[194-61b]
平中虜嘗冦邊主将出兵禦戰轉運使以為妄舉互言
於朝時虜未去逺遣先生按視其迹受命即行人皆為
之寒心先生以數十騎馳涉虜境日暮猝與虜遇乃分
其騎為三四令之曰髙爾旗幟旋山徐行虜循環間見
疑以為大兵誘已終不敢擊秦州舊苦蕃酋反覆縶其
親愛而質之多至七百人久者已數十嵗公家之費不
貲雜羌離怨亦甚其後釋其縻而歸之戎人感服乃先
生𤼵其謀也平生以勤學新民為己任主華學之教育
[194-62a]
者幾二十年官之所至必為之治學舍興絃誦其所以
成就材徳可勝道哉先生之文尤長於詩晚益玩心於
天人性命之學其自樂者深矣病革命其子曰吾死慎
勿為浮屠事焚楮貨徼福覬利非吾志也嗚呼死而不
忘於正可謂至矣大王父諱元王父諱暠當五代之亂
皆隠徳弗耀父諱道濟潤州丹徒令贈尚書比部員外
郎母刁氏追封福昌縣太君妻劉氏早卒封延長縣君
繼以其妹封永壽縣君二子曰孚曰淳三孫尚幼先生
[194-62b]
之官自評事四遷為殿中丞階宣奉郎勲騎都尉服錫
五品既終之明年仲秋八月寄葬於華隂之保徳鄉舉
前夫人祔焉顥先生女弟之子也知先生之道為詳故
得論載行治之美以詔後人銘曰南山崇崇其下也先
生之塋惟其清風與山無窮
 
 
 山西通志卷一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