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9 山西通志-清-覺羅石麟 (master)


[010-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十
  關隘二/
潞安府
 長治縣
古夾寨城西十三里今稱南寨村北寨村 唐天祐
 四年梁康懷貞率兵十萬攻潞州晉昭義軍留後
 李嗣昭固守内外隔絶遣周德威救之壁於高河
[010-1b]
 懷貞擊之不克梁遣李思安代之築夾寨以防衝
 突通救援調山東兵饋糧德威以輕騎抄之思安
 自東南山口築甬道屬於夾寨德威與諸將互往
 攻之一日數十發梁兵閉壁不敢出會克用薨存
 勗嗣位召德威還梁兵不設備存勗曰上黨河東
 之藩蔽無上黨是無河東也遂率諸將至三埀岡
 伏兵値早霧直抵夾寨梁將士尚卧乃分兵塡塹
 燒寨鼓譟而入梁兵大潰南走圍遂解梁開平元
[010-2a]
 年右司馬符道昭與康懷英等攻潞州築夾城為
 蚰蜒塹以圍之逾年不能下晉兵攻破夾城道昭戰
 死
西火堡南八十里陵川界 明崇禎五年流賊自陵
 川馬附城至縣南境首掠西火
韓店鎭明洪武元年十月庫庫特穆爾遣韓禮兒援
 潞安偏將軍楊璟副將張彬遇於韓店大戰敗績
北董堡東南十里 蘇店堡南十五里 南董堡南
[010-2b]
 二十里 關村堡北十里 角沿村堡西北二里
 餘今廢 高河鎭 漳澤鎭 郝店鎭 八義鎭
  東和鎭 玉坊鎭 桑梓鎭 䕃城鎭 大峪
 鎭 師莊鎭 西和鎭
 長子縣
長平關南四十里以古長平郡名即秦白起坑趙卒
 地隋置關唐因之一名江豬嶺上有石/豬形括地志長
 平故城在上黨縣西四十五里秦坑趙卒於此
[010-3a]
  北漢劉旻自雕窠嶺間道馳去即江豬嶺也旻
 誤趨晉州當由江豬復西走橫水村刁黄嶺道耳
  潞澤之交橫亘一山起丹朱嶺至馬鞍壑有古
 長城一道歲久傾頽遺跡尚在登高望之宛然聨
 絡中有營壘王人謂梁晉交兵時築陵川又名山
 為秦嶺謂秦時築以事考之則長平之役秦人遮
 絶趙救兵及芻餉而築也又計石城百里非假以
 歲月不易成蓋嘗循沁河之濵當絶險之地有城
[010-3b]
 二北曰武安南曰屯城皆白起屯兵之所左山右
 水進退有據其去長平尚百餘里頓大兵於此越
 數險而擒薙勁敵俾無噍類夫以四十萬衆既當
 其鋒又絶其後又宿重兵於别所布置得宜隂陽
 互用吾觀武安君之行營部置而信其能成於頃
 刻也即秦王不親至河内發民十五以上赴長平
 武安亦足自辦矣 上黨記長子縣關城都尉所
 治
[010-4a]
穀關魏書穀關在羊頭山下羊頭山在東南五十里
方山西六十里潞安府西界越山為岳陽草峪嶺
横水村西一百里岳陽縣界元設巡檢司後裁 隋置
 寄氏尋復稱長子今長子實有寄氏東境地其西境
 則岳陽地也 金鎭一橫水
刁黃山西五十里高二里二百五歩盤踞三十七里東
 至麓十里西至麓九里南至沁水界四里上多雜木
 與發鳩山相連西通岳陽草峪嶺道 唐張濬入隂
[010-4b]
 地關遣昭義節度使孫揆速行入潞揆以梁卒三千
 爲衛擁節先驅李存孝以三百騎㐲長子西崖谷間
 伺揆軍過橫擊斷之擒揆以歸即刁黃山也 杜寧
 漳源八景詩序刁黃山最為高峻雪經夏不消風氣
 常寒 元至元三年平陽路總管鄭鼎開潞河鵰黃
 嶺道以來上黨之粟
鮑店鎭北四十里為太原孔道 潞澤營將領統鎭於
 郡城分哨於諸邑康熙五十七年增設駐防
[010-5a]
璩村鎭南四十里 南呈鎭東南二十里 石硩鎭西
 二十里
 屯留縣
邊寨鎭西南一百里岳陽界路通平陽 豐儀堡西南
 四十里 明萬厯二十九年屯留縣請於邊寨鎭設
 防守㕔以屯留縣主簿駐劄巡綽
中村寨西一百里沁源界 霜澤寨西五十里 丈八
 佛廟鎭西五十里 霜澤山西五十里
[010-5b]
上黨關先屬泫氏後屬屯留此西關也 魏寄氏縣有
 上黨谷
余吾堡西北二十里春秋余吾邑周九里故址尚存漢
 為縣晉廢今為余吾鎭明嘉靖時築堡城周二里
 通典有漢余吾故城在今縣西北 余吾驛今并入
 縣 水經注漳水又東陳水注之水出西發鳩山東
 逕余吾縣故城南漢光武建武六年封景丹尚子為
 侯國
[010-6a]
常村鎭東北二十里路通太原 古名寺底鎭明改名
  金鎭一寺底
上村鎭東北二十里 駝坊鎭東南二十五里路胥通
 潞安府
霜漢寨在西南 中村寨在西南 苗岳鎭在余吾鎭
 南 豐儀鎭在苗岳鎭南 西賈鎭在南
 襄垣縣
褫亭鎭西六十里古銅鞮縣今為禠亭驛 褫亭南里
[010-6b]
 西六十里 禠亭北里西六十五里 紫巖山近褫
 亭 漢地理志銅鞮有褫亭春秋昭公八年叔弓如
 晉賀虒祁也虒祁宫名顏師古曰虒音斯今為褫亭
 鎭 漢志注銅鞮有上褫亭下褫聚 金鎭一褫亭
  水經注銅鞮水又東逕故城北城在山阜之上下
 臨岫壑東西北三面岨袤二里世謂之斷梁城即故
 縣之上褫亭也銅鞮水又東逕銅鞮縣故城北城在
 水南山中晉大夫羊舌赤銅鞮伯華之邑也漢高祖
[010-7a]
 破韓王信於此銅鞮水又東南流逕頃城西即縣之
 下褫聚也地理志曰縣有上褫亭下褫聚者也銅鞮
 水又南逕胡邑西又東屈逕其城南又東逕襄垣縣
 入於漳 上禠亭即北里下褫聚即南里褫亭雖不
 甚凴山險而為潞北門控小漳水之全勝故漢高帝
 阻此以敗韓信 劉崇據太原周祖思得方略之士
 以備邊遣陳思讓率兵詣磁州控扼澤潞即充團練
 使廣順元年九月劉崇遣大將李瓌領馬歩軍各五
[010-7b]
 都鄉兵十都自團栢軍於鷂子店磁州團練使陳思
 讓與都監向訓張仁謙等率龍捷吐渾軍至褫亭西
 與瓌軍遇殺三百餘人生擒百人獲崇偏將王璠曹
 海金馬五十匹 廣順中王彥昇從向拱破太原兵
 褫亭南斬敵帥王璋於陣
石研關上黨舊轄沾縣北接井陘亦轄湼氏北通盤陀
 皆石徑故名石研研音/陘當在潞沁之間石會關在潞
 州亦當𨽻武鄉沁州襄垣間
[010-8a]
五巑關西南七十里五巑山之陽明洪武三年置巡檢
 司後裁 正統元年山西巡撫于謙請於五巑山置
 關駐褫亭鎭北控沁州 五巑山西南七十里五峰
 環立中為南北往來之衝巡檢司在焉 榆林鎭西
 南八十里五巑關之南 五巑山舖西南通屯留縣
井谷關東三十里在天井谷内深邃如井後魏置關周
 建德六年廢 唐志東有井谷故關 後魏有石井
 關郡縣志未詳或即石研井谷
[010-8b]
故關東二十里
夏店鎭西三十里 下良鎭北三十里北通遼州 西
 營鎭北四十五里即武鄉縣界 長隆鎭西南二十
 五里南通潞安府北通沁州 東周鎭西南二十里
 潞城縣
三埀岡西南二十里高三百五十二丈長九里周二十
 八里三阜漸卑形肖旌節為上黨之纒䕶 唐十道
 記晉將軍王廣趙柔嘗敗劉聰將喬乘於此山下
[010-9a]
 唐莊宗伏兵於此破梁夾寨 晉王李克用初破孟
 方立於邢州還軍上黨置酒三埀岡伶人奏歌時子
 存勗在側方五歲王慨然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後
 二十年其能代我戰於此乎及存朂即王位梁人因
 余吾晉兵已引去夾城兵頗懈王欲乘其怠擊之遂
 發晉陽軍行至三埀岡歎曰此先王置酒處也伏兵
 岡下㑹天大霧晝瞑兵行霧中直抵夾寨梁將士尚
 未起周德威攻西北隅李嗣源攻東南隅梁兵大敗
[010-9b]
 晉凱旋告廟
微子嶺東北二十里高二里斜延十里周二十五里下
 有微子村微子城 潞水東四十里源出微子城至
 西流里入濁漳 太平寰宇記微子城在潞東北三
 十里 秦建元六年十一月辛亥尚書令王猛進次
 潞川與燕太傅慕容評相持壬戌遣將軍徐成覘燕
 軍形勢期以日中及昏而返猛怒將斬之建武將軍
 鄧羌固請與成效戰以贖罪猛弗許羌怒還營嚴鼔
[010-10a]
 勒兵將以攻猛猛謂羌義而有勇使語之曰將軍止
 吾今赦之時覘知評賣水鬻薪不撫將士雖帥中外
 精卒四十二萬而有可乘之㑹乃遣遊擊將軍郭慶
 以銳卒五千夜從間道出評營後傍山起火燒其輜
 重火見鄴中暐催評速戰評大懼遣使求戰甲子猛
 陣於渭源而誓衆衆皆踴躍破釜棄糧大呼競進猛
 望見燕兵甚盛惡之謂羌曰今日之事非將軍不能
 破勍敵羌曰若能以司𨽻見與者公勿以為憂猛曰
[010-10b]
 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萬户侯相處羌不悅
 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寢而不應猛馳就許之羌乃
 大飲帳中與徐成張蚝等跨馬運矛馳赴評軍出入
 數四旁若無人搴旗斬將殺傷甚衆戰及日中評師
 大敗俘斬五萬餘人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
 餘人評單騎奔鄴猛長驅而東丁卯進兵圍鄴 綱
 目質實渭源疑是地名未詳處所竊謂此必潞源之
 訛也潞水源出微子山下 苻堅送王猛於㶚上曰
[010-11a]
 便可從壺關上黨出潞川此捷濟之機所謂疾雷不
 及掩耳 水經注闞駰曰有潞水為冀州浸即漳水
 也按燕書王猛與慕容評相遇於潞川鄣固山泉鬻
 水與軍入絹匹水二石上黨無佗大川可以為浸所
 有巨浪長川唯漳水耳故世人亦謂濁漳為潞水
神頭鎭 微子鎭胥在縣東 南陲鎭在縣南 黄碾
 鎭 安昌鎭胥在縣西
 黎城縣
[010-11b]
壺口故關東北二十八里路通河南渉縣即今吾兒峪
 也東逾束/陽五里吾兒峪巡檢司東北三十里吾兒峪明洪
 武二年置後移置東陽關名仍舊 東陽關東二十
 里控武渉吾兒峪 漢書上黨郡有壺口關 馮衍
 遺田邑書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
 蔽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 章懷注潞州
 上黨縣有壺山口因其險而置關焉 通典有壺口
 故關 唐志東有壺口故關 金志有白巖山壺口
[010-12a]
 故關 文獻通考黎城有故壺口關 壺關舊志壺
 關在郡東山川相錯地形如壺秦建縣嘗為上黨郡
 治 古關堡在縣東北二十里古關鎭 黎侯城東
 北十里為壺口關其形似壺 左傳哀公四年齊伐
 晉壺口杜預注潞縣東有壺口關今屬黎城縣即吾
 兒峪也蓋嬰兒奪黎地故也 袁尚敗并州刺史高
 幹降曹操及操征烏桓幹遂執上黨太守舉兵守壺
 口關以扼魏樂進李典擊之未下操還親征幹求救
[010-12b]
 於單于單于不受操克壺關幹走死 齊後主自并
 州奔鄴詔王公議於含光殿廣寧王孝珩以大敵既深
 事藉機變宜使任城王領幽州道兵入玉門揚聲趨
 并州獨孤永業領洛州兵趨潼關揚聲趨長安臣請
 領京畿兵出㵚口鼔行逆戰敵聞南北有兵自然潰
 散高阿那肱韓長鸞忌之不遣出壺口關玉門當/即土門
 琨在潞上表惟有壺關可得告糴而此二道九州之
 險數人當路則百夫不敢進公私往返没䘮者多
[010-13a]
 唐討李克用張濬軍至隂地朱全忠遣驍將葛從周
 自壺口闗潛入㑹李存孝擒孫揆從周遁還 明崇禎
 十五年任國琦自松山潰歸繇林縣夜踰壺口關十
 一月掠長治北董鎭蘇店秦家莊從容入秦去 黎
 侯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西伯戡黎蓋以黎恃吾兒
 峪之險而敢拒方伯也
南陌鎭城北一百里通遼州太原 明崇禎五年邢紅
 狼掠南北陌東西井
[010-13b]
上遥鎭城西南三十里通襄垣沁州
西仵堡城南十五里通潞安府
臺壁東十五里古臺壁東距彰德百里西距長子百里
  燕建興八年燕主慕容埀伐西燕慕容永發司冀
 青兖兵遣太原王楷出滏口遼西王農出壺關埀自
 出沙亭擊永永嚴兵分道拒守聚糧臺壁遣從子征
 東將軍小逸豆歸鎭東將軍王次多右將軍勒馬駒
 率衆萬餘戍之四月埀頓軍鄴之西南月餘不進永
[010-14a]
 謂太行道寛埀詭道伐之乃悉攝諸軍還杜太行軹
 關惟留臺壁軍甲戌埀進師出滏口入自天井關五
 月乙酉至於臺壁永遣太尉大逸豆歸帥衆來拒埀
 征東將軍平視擊破之小逸豆歸出戰遼西王農又
 擊破之斬勒馬駒及王次多遂圍臺壁永召太行軍
 還自率精卒五萬來拒阻河曲以自固馳使請戰北
 地王鍾降己亥埀列陣於臺壁之南分農楷軍為左
 右翼驍騎將軍國㐲千騎於深澗下庚子合戰埀引
[010-14b]
 軍偽退永追奔數里國發伏兵馳斷其後楷農夾擊
 之永師大敗斬首八百餘級奔還長子晉陽守將聞
 之棄城走 水經注潞縣北對故壁臺漳水逕其南
 本潞子所立世名之為臺壁也慕容埀伐慕容永於
 長子軍次潞川永率精兵拒戰阻河自固埀陣壁臺
 一戰破之即是處也
九龍山寨西北七十里西井鎭南山險林密陟絶巘遠
 觀數百里村聚恃為保障
[010-15a]
松池山寨東三十里宋家莊南 古關堡東北二十里
 古關鎭
漳河渡南二十里
 壺關縣
羊腸坂東南一百六里 漢書地理志壺關有羊腸坂
 長三里曲盤如羊腸然通典文獻通考/輿地考皆同槲林隘東南
 一百二十里在羊腸坂上山徑僅容人行通河南輝
 縣 趙收天下以伐齊蘓厲為齊說趙王曰秦盡韓
[010-15b]
 魏之上黨則地與國都邦屬而壤挈者七百里秦以
 三軍强弩坐羊腸之上即地去邯鄲二十里且齊以
 三軍攻王之上黨而危其北則勾注之西非王之有
 也 史記正義秦上黨郡今澤潞儀沁等四州之地
 兼相州之半韓總有之至七國時趙得儀沁二州之
 地韓猶有潞州及澤州之半半屬趙魏沁州在羊腸
 坂之西儀并代三州在勾注山之南秦以三郡攻趙
 之澤潞則勾注之南趙無地 蔡澤謂應侯曰决羊
[010-16a]
 腸之險塞太行之道 後漢魏郡趙國常山中山增
 六百一十六塢河内通谷衝要增三十三塢是胥縁
 太行諸郡縣而立塢以守也
十八盤隘東南八十五里山徑僅容人行通河南林縣
 楊家石塘口上黨記東山在城東南/晉申生所伐今名無睪
正梯隘東一百一十里路通林縣形險似梯一名梯頭
 隘
崇賢堡周三百二十五丈四尺四面高崖深十丈 辛
[010-16b]
 村寨周一百二十丈七尺四面高崖深九丈 好牢
 寨周一百五十丈四面高崖深十丈
 平順縣
虹梯關東北六十里張井里栢木都大山中有石徑通
 河南林縣山形如壁勢峻如天徑如雲梯土人傳魯
 般所鑿上有虹梯關置巡檢司 地形志壺關有魯
 班門一名天門 夏言虹梯關銘玉峽關西來百餘
 里近蟻尖砦千峰壁立中通峭峽狀如風門而少下
[010-17a]
 則無底之壑石磴齒齒盤廽霄漢望之若虹霓然故
 號洪梯予易以今名亦因以關焉 張仲賢新建潞
 安府記改州治為府青羊村為縣相地攸宜立玉峽
 虹梯關者二花園口魯般壑穽腦等堡者三磻溪峰
 玉斗崖白雲谷巡檢司三 漢淮南王謂伍被曰此
 北尚有臨晉關河東上黨與河内趙國界者通谷數
 行此為黃榆黃澤壺口虹梯玉峽槲林柳樹盌子城
 言也
[010-17b]
玉峽關東八十里新興二里花園村西高山岫嶺名風
 門腦路下河南林縣兩山峭立若玉峽然上有玉峽
 關置巡檢 夏言玉峽關銘玉峽關者夏子創焉而
 命之名也舊曰風門口在隆慮萬山之巔為兩河三
 晉之界蓋天作之險也前此弗設守庸氓往往憑阻
 以拒命吏廼即是關焉關成而系之以銘
漳義隘口在侯壁里兩山峭立中有石壑漳水經流人
 繇壑厓行達河南昔名漳義關
[010-18a]
馬踏隘口東北一百二十里豆口里萬山拱峙中有小
 徑路通河南渉縣一名馬踏關 豆口里東北九十
 里竇建德始居於此去三十里有隘口曰馬踏
龍盤山西二十里有大小二嶺鳥道崎嶇嶺西尤險東
 傍羊山西臨陡澗
國朝康熙二十八年知縣杜之昂自大渠村西至龍盤
 山又西至羊井舖修道廣六七尺築攔馬牆
獅子山西五十里東禪東里東平順西長治南壺關北
[010-18b]
 潞城
井腦一名穽腦明嘉靖七年巨盜陳卿據青羊山爲亂
 山西巡撫江潮常道先後討賊無功乃勅河南巡撫
 潘塤會勦塤謀於道曰賊負固守險難以陣合諸路
 夾攻出不意奪其險乃可擒也遂分五哨三路入募
 土人為導首攻奪井腦賊悉衆爭險官軍奮擊大破
 之追奔至莎草嶺毁安陽諸巢山東副使牛鑾由潞
 城入破賊李莊泉其夕河南副使翟瓚搗卿巢卿敗
[010-19a]
 走瓚追卿欒莊山又追之神河再敗之山西僉事陳
 大綱亦屢蹙賊先後降二千三百餘人自進兵至搜
 滅賊巢凡二十九日
青羊里在青羊山下 躭車里北六十里路險不能行
 車 石城里北八十里周圍皆石山 東禪里西北
 五十里 留村里在縣北相傳魏豹兵至村人迎之
 令無搶掠云 侯壁里北六十里山多壁立
  附錄
[010-19b]
  張應登林縣險要圖說此林縣西山之險要也險
  隘處所均屬太行之支節其北繇百餘里而入有
  馬塔口虹梯口迤南則為蟻尖寨寨之南為魯班
  壑又南則有斷金橋風門口東峻坂崔八口關牆
  嶺距邑七十餘里而上總之南北相連人跡可及
  其險而當守者首蟻尖寨次斷金橋其餘則﨑嶇
  樵徑車不得方軌馬不得成行上下為難無容慮
  矣何者蟻尖寨西北距縣四十里繇姚村迤西五
[010-20a]
  六里為東寨門口上有黃蒼巖等泉十處中有古
  營房教塲其南繇小蟻尖寨大蟻尖寨古巖口東
  蓋頭泉小臨清水泉至西蓋頭泉距營房約二十
  五里餘獨有巖口東西蓋頭泉各有樵徑可攀援
  而上宜剗削之以絶蹊徑又自教塲北繇朱路巖
  之斷頭巖距營房約十里餘而朱路巖亦有樵徑
  宜剗削其北栁樹水泉百户水泉磑臼焦水泉俱
  營房正西山西漆樹溝水泉南樹柳水泉蓮花水
[010-20b]
  泉俱大蟻尖山後西面凡水泉皆可資軍用斷頭
  巖至西蓋頭泉南北三十五里東寨門至寨西後
  溝東西闊十五里總周八十里而多西寨後溝有
  通山西蹊徑已經堵截往來而法久令廢幾成大
  路乃今剗削止留一面上下便於防守足矣其斷
  金橋去縣西南五十里繇桃園店西上有水泉一
  道與山西平順縣接界險峻一橋可渡一人倘一
  夫當關眞萬人之莫敵東西咽喉行者絡繹至蟻
[010-21a]
  尖寨下險上平水泉數十可屯萬軍曹魏高齊倉
  屯瓦礫猶有可辨自古防之矣
汾州府
 汾陽縣
向陽關西三十里有向陽堡在山上向陽水出其下元
 文宗時令穿塹壘石以為固調丁壯守之 向陽寨
 金鎻關在城西三十五里土人名為向陽峽巖險插
 天中斷如闢延袤三十餘里為汾石咽喉漢晉皆置
[010-21b]
 關守之明洪武初設巡檢司尋罷 向陽水城西三
 十里一名懸/泉水出金鎻關峽流經㵎河今漸/枯涸合壺溪即/馬
 跑泉源出白彪山/麓通名胡盧谷東南入汾 明隆慶元年九月俺
 答軍自向陽峽入介休 崇禎四年形滿川上天龍
 據吳城向陽以窺汾州
黃蘆嶺西六十里永寧界通陜沿邊往來之路明宣德
 四年設巡檢司後署毁僦居城内
國朝雍正七年巡撫覺羅石麟巡察宋筠㑹議以黄蘆
[010-22a]
 嶺地險要復移巡檢司於黃蘆嶺 通典西河郡西
 北到樓煩郡中有界相隔山谷險隘 魏武定二年
 齊獻武王襲山胡分為二道以斛律金為南道軍司
 由黄蘆嶺出獻武自出北道度赤谼嶺㑹金於烏突
 戍合擊破之 齊文宣帝天保三年幸離石遂至黃
 蘆起長城北至社干戍四百餘里立三十六戍 通
 鑑註此長城蓋起唐石州北抵武州之境
鑒谷代公猗盧將遣十萬騎從西河出鑒谷南出晉軍
[010-22b]
 從蒲坂東度㑹於平陽事不果行鑒谷即黃蘆嶺道
 也
東馬寨 西馬寨 暮莊寨 三泉寨 張多寨 趙
 村寨 靳家寨 文侯村寨 尚文村寨 鞏村寨
  成家莊寨 劉家莊寨 坡頭寨 南源塞 安
 家莊寨 湘子垣寨 上金莊寨 宋家莊寨 羅
 城寨 永安鎭 見喜村堡 裴家㑹 田同鎭南/堡
 北/堡 三泉鎭 陽城鎭 小相東堡/西堡 盡善南堡/北堡
[010-23a]
 義豐村 鹽務鎭 青堆鎭 人道村 望春堡
 喬東堡 故顯堡 太平堡 大相堡 羅城堡
 董寺堡 黒浮堡 仁岩堡 里仁堡 康家堡
 西豐堡 孝臣堡 陽城堡 靳同堡 鞏村堡
 三泉堡 任家堡 趙家堡 馬莊堡 中千堡
 田村堡
 平遥縣
普同關南五十里普同谷口東南抵綿上通沁源西抵
[010-23b]
 關子嶺南入岳陽東接太行北連汾晉明洪武五年
 置巡檢司 普同關巡檢司後在洪善鎭今廢
上店鎭東南六十里至武鄉界五里至南關鎭十里
洪善鎭東北二十里至祁縣界五里 明嘉靖二十一
 年七月俺答列營汾水東西大衆駐平遥介休間諸
 將無敢乘險邀擊副總兵張世忠自侯城村起營躡
 寇力戰自已至酉卒無援者中二矢墜馬死部將張
 宣張成亦力戰死之
[010-24a]
莫問屯 蘭村屯 西城屯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杜村堡 侯冀堡 郝同堡 達蒲堡 趙壁山寨
  西泉山寨
 介休縣
雀鼠谷西南二十里 義棠鎭西二十五里又十里接
 靈石縣桑平有義棠堡 五朝志永安有雀鼠谷
 汾水由義棠鎭西南入雀鼠谷 唐地理志介休有
 雀鼠谷有介山 通考有雀鼠谷及介子推祠 水
[010-24b]
 經汾水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又南
 過寇爵津又南入河東界 注寇爵津汾津名也在
 介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里間道隘水左
 右悉結偏梁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巖側或高一丈或
 高六丈上戴山阜下臨絶澗俗謂之為魯般橋蓋通
 古之津隘亦在今之地險也 周建德五年冬十月
 癸亥周武帝至晉州遣齊王憲率精騎二萬守雀鼠
 谷陳王純歩騎二萬守千里徑鄭國公達奚震歩騎
[010-25a]
 一萬守統軍川大將軍韓明歩騎五千守齊子嶺鄢
 氏公尹昇歩騎五千守鐘鼓鎭凉城公辛韶歩騎五
 千守蒲津關柱國趙王招歩騎一萬自華谷攻齊汾
 州諸城柱國宇文盛歩騎一萬守汾水關遣内史王
 誼監六軍攻晉州城周主屯於汾曲是時諸軍並受
 憲節度憲屯雀鼠谷純又守千里徑盛又守汾水關
 南北全據雀鼠之險扼齊要害所以即拔洪洞永安
 至壬申遂登晉州城 劉武周使黃子英數盗雀鼠
[010-25b]
 谷唐高祖遣右武衛大將軍姜寳誼擊之賊輕甲挑
 戰師接而三遁逐之伏發寳誼為賊執 唐武德二
 年秋劉武周將宋金剛敗裴寂於介休進拔晉州秦
 王世民自龍門渡屯栢壁與金剛相持堅壁不出分
 兵汾隰潰其心腹三年春正月金剛攻絳州以糧盡
 引還屢戰屢敗追及於雀鼠谷一日八戰皆破之
 秦王塔在縣西南西靳屯南原上唐武德二年劉武
 周固守雀鼠谷秦王兵不得進遂登南原與之戰大
[010-26a]
 敗武周於此後人建塔以識之 假糧堆在縣南四
 里唐太宗圍尉遲恭於此糧餉不繼負土為堆以糧
 覆之 金果園在縣南門外傳為唐太宗收尉遲恭
 屯兵於此 助國聖母廟在縣西十里官道北俗傳
 □女饋太宗濁醪脫粟飯 拔戳泉在東北二十里
 段同村相傳尉遲敬德一手拔單雄信棄戳處 温
 大雅起居注時有賊帥王漫天别黨衆逾數萬自號
 歴山飛結營於太原之南境上黨西河京都道路斷
[010-26b]
 絶煬帝大/業十三年勅帝為太原留守率王威等及河
 東太原兵馬往討之於河西雀鼠谷與賊相遇賊衆
 二萬餘人帝時所統歩騎纔五六千而已威及三軍
 咸有懼色帝笑曰此輩羣賊惟財是視頻恃再勝自
 許萬全鬭力而取容未能克以智圖之事無不果須
 臾賊陣齊來十許里間首尾相繼去帝漸近帝乃分
 所將兵為二陣以羸兵居中多張幡幟盡以輜重繼
 後從旌旗鼔角以為大陣又以麾下精兵數百騎分
[010-27a]
 置左右隊為小陣軍中莫識所為及戰帝遣王威領
 大陣居前旌旗從賊衆遥看謂為帝所在乃帥精鋭
 競來赴威及見輜䭾舍鞍爭取威怖落馬從者挽而
 得脫帝引小陣左右二隊大呼而前夾射之賊衆大
 亂因而縱擊所向摧陷斬級獲生不可勝數而餘賊
 黨老幼男女數萬人並來降附
關子嶺關東南六十里路通沁源縣茂林峻嶺地僻人
 稀明洪武五年設巡檢司轄弓兵三十名防汛天啟
[010-27b]
 五年裁關門頽毁明史/記事胡謐重修關子嶺寨
鄔城泊一名/蒿澤隋仁壽末楊素率歩騎四萬趨太原漢王
 諒使趙子開守高壁素擊走之諒大懼拒素於蒿澤
 屬天大雨諒欲旋師王頍諫曰楊素懸軍士馬疲敝
 王以銳卒親戎擊之其勢必舉願王必勿還也諒不
 從退守清源
南張堡即張南鎭在縣東四十里
龍頭寨 師屯寨 劉屯寨 胡龍寨 仙台寨 史
[010-28a]
 村寨 興地寨東寨/西寨 田堡 北張里南堡 大甫
 村甫/堡 胡龍堡 石河南北堡 孫暢村南北堡
 大宋曲東西堡 湛泉堡 羅王莊堡
 孝義縣
温泉鎭西九十里高唐山側南通吉隰北連寧鄉石州
 置巡檢司二自高唐以南為南温泉屬隰州高唐以
 北為北温泉屬孝義縣今名温泉鎭 高唐山縣西
 九十里高七十餘丈 温泉高唐山側清澈見底嚴
[010-28b]
 寒不冰温泉縣名取此 温泉廢縣高唐山西元至
 元三年廢縣置巡檢司今亦廢 舊唐志温泉隋新
 城縣武德二年分置温泉縣仍置北温州領温泉新
 城高唐三縣屬隰州總管府貞觀元年省北温州及
 新城高唐二縣以温泉屬隰州 金志石州温泉縣
 貞祐四年五月改𨽻汾州有遠望山温泉
白壁關西二十里唐尉遲恭守戍於此石上有痕若馬
 蹄 白壁里 天復元年汴將朱友寧圍太原李嗣
[010-29a]
 昭夜擾之友寧引去周德威追之抵白壁關復收慈
 隰汾三州宋建隆四年鄭州刺史孫延進絳州刺史
 沈繼深通事舍人王睿等師出隂地以慈州刺史李
 謙溥為先鋒㑹霍邑謙溥因畫攻取之策繼深等共
 沮之延進不能用軍還出白壁關次谷口謙溥語諸
 將曰王師深入敵境今既退兵彼必乘我諸君當備
 之諸將不答謙溥獨令所部擐甲俄追騎果至延進
 等倉皇走谷中獨謙溥麾兵拒之并人引退 袁繼
[010-29b]
 忠䕶隰州白壁關屯兵累入北漢境破三砦遂與都
 巡檢郭進畧地忻代州是白壁關宋隸隰州也 六
 壁府縣西八里六壁者縣所轄辛壁賈壁白壁許壁
 柳壁并六壁為六也唐置以居府兵
板谷關西二十八里獨擔村漢文帝時置關守戍今存
 址 板谷水出合板谷東流入元象泊
賈願谷西南三十里王才里元魏於此置驛一名驛馬
 谷後兵亂遣賈願戍此
[010-30a]
司馬堡東北十里 仁智村堡東北十里 西盤糧村
 堡東十里 吳屯村堡南十里 南姚堡南二十里
  仁道村堡西北四十里 高村堡西北三十里
 六壁頭山寨西八十里四面陡崖崖上築牆 下堡
 村寨西五十里東南北陡崖百丈西有高牆 山河
 口山寨南北陡崖百尺西有高牆 兌九峪山寨西
 南四十里四面陡崖百尺
 臨縣
[010-30b]
石門墕南六十里永寧州界 明隆慶元年九月俺答
 繇石門入石州
郝墕山東一百六十里交城界
一箭嶺東北一百三十里靜樂界
兔兒坂鎭西八十里西至尅虎寨西北至第五堡
三交鎭東南五十里
西城明尹同臯重修西城記西城剷削壁立表以女牆
 西門兩峰對峙城倚鳯凰山山巔/築城龜山在西南衆壑奔注如駛鳳/凰
[010-31a]
 山南下為牛㵎龜/山北下為牛澗塞之勢莫能禦而不塞又明開以
 瑕諸葛侯昇因山為涯因壑為河上跨以城環門其
 下使兩山既聨而水復不閼基俱石砌罅俱石髓懸
 窰欄馬種種周匝
鐘底寨 堡子峪 曲峪寨 開陽寨 店林莊 堡
 子城 第八堡 白文鎭 克明鎭
 石樓縣
永寧關西二十五里西臨黃河路通綏德州清澗縣明
[010-31b]
 洪武初置巡檢司後裁 明一統志關在永和縣西
 一十五里 宋志石樓有上平永寧二砦 金志石
 樓關二永寧上平 元祐七年以隰州之上平永寧
 兩關俯逼西界以州為次邊 明崇禎六年十二月
 秦賊盡入晉豫至數十萬而延綏賊首鑽天哨開山
 斧據永寧關前阻山險下臨黄河負固數年不下延
 綏巡撫陳竒瑜謀取之乃陽傳總制檄發兵簡衆七
 千人抵延川潛師疾走入山賊不虞大兵至倉皇潰
[010-32a]
 逸焚其巢縱擊斬首千六百級二賊死分兵擊賊首
 一座城斬之延綏盗悉平奇瑜威名著關陜
上平關西北九十里臨黃河岸路通綏德州明洪武十
 三年置巡檢司今裁 唐志北有上平津
黃雲山東六十里南至牛心山與石樓山相連綿亘七
 十餘里中有天開石洞生成關隘往來必由&KR0706﨑危
 峻風氣寒冽炎暑常覺隂森設防兵 北至索駝村
 東至鳳尾鎭皆路經黄雲綿亘三四十里 周士章
[010-32b]
 詩挿天危峰鎻西北&KR0706崎鳥道上下通
窟龍關東北六十里林深路僻東接孝義南連隰州北
 抵永寧寧鄉地當四境明洪武初置巡檢司後裁
 周士章請設撥詳文黃雲山綿亘三十餘里林樹茂
 宻地界於孝隰寧石之間中有窟龍闗天成險隘萬
 壑莽蒼凡起解錢糧傳遞公文必由斯道而四外並
 無撥兵宜於闗内界碑處所安撥兵十數名更番防
 守 窟龍關東西後魏所謂嶺東嶺西也
[010-33a]
管頭堡二十五里 解家堡三十里 華城堡七十里
  南嶺堡六十里
 永寧州
赤堅嶺一名赤/洪嶺北一百八十里明洪武三年置巡檢司
 今廢 赤堅嶺東接峪口西南接石門墕臨縣界
 離石山在州治北二百里即赤堅嶺山前有離石水
 郡邑名本此 北路赤堅堡 赤樹所 赤樹村二
 百里 開府村二百五里 赤天里二百一十五里
[010-33b]
  十六國春秋西河美稷今離石左國城 離石東
 漢南單于庭即左國城有離石水一名赤紅水通典
 高歡大破爾朱兆於赤洪嶺蓋近此 後魏立離石
 鎭 金離石縣有胡公山離石水
方山城北一百四十里孝文南都又北至河莊十里
 方山在州北赤洪水源 方山城唐武德二年以縣
 治方州三年州廢宋為方山縣元廢今城猶存 北
 路方山堡一百五十里 方山縣金貞祐四年徙治
[010-34a]
 於積翠山有方山赤紅水 貞祐三年鎭西節度使
 果爾嘉實倫言欲分石州兵五百權屯方山勦殺土
 寇且備嵐州而同知富察和勒端拒而不發 明萬厯
 二十五年巡撫魏允貞題方山乃三晉要害之地五
 縣不接之所請復築城池建察院一府署一鎭守衙
 一倉庫一築城時掘太和八年縣印/一顆解布政司寄庫内
國朝雍正八年巡撫石麟 題請永寧州方山堡在州
 治正北一百五十里舊設巡檢裁汰已久但永寧北
[010-34b]
 境遼遠叢山錯雜增設方山堡巡檢一員
孟門關西五十五里隋置孟門關今為孟門南都 唐
 地理志貞觀二年定胡析置孟門縣七年省西有孟
 門關 孟門廢縣在石州西二十里 通典隋置孟
 門關其地險固 元和志唐初分離石縣地置孟門
 縣尋廢後復置定胡縣東至石州九十五里黃河去
 縣西二百歩孟門關在縣西一百歩 宋志石州舊
 帶嵐石隰三州都巡檢使元豐五年置葭蘆吳堡二
[010-35a]
 砦𨽻州西置二砦沿邊都巡檢使遂令三州各帶沿
 邊都巡檢使
峪口村北六十里北至赤堅嶺東至骨脊山
骨脊山東北一百里交城界
盧山城北六十里晉并州刺史劉琨築以攻劉曜址尚
 存
塢堡口元致和元年九月穿塹壘石
黃河 後河底渡西一百二十里 軍舖渡西北一百
[010-35b]
 里 黑蛇溝渡 青龍渡西一百二十里 官菜園
 渡西南一百七里 青龍渡巡檢司在青龍鎭 黃
 龍津在官菜園水勢甚平夜渡無虞 武經邊防嵐
 石隰三州西北至黃河置城戍關渡河外入麟州扞
 夏國界嘗合三州為一路又石州為治所置州兵遣
 戍外又領番守捉一千六百二人
尖陽寨東五十里 四皓堡東六十里 吳城堡東南
 八十里 李家灣堡南二十里 大高家溝堡南三
[010-36a]
 十里 寨東堡西五十里 穆村堡西七十里 薛
 村堡西八十里 雙霧都堡東北二十里 神池堡
 西北二十五里 大武鎭堡北四十里 石門堡
 衞村堡北六十里 峪口堡北七十里 橫泉堡北
 八十五里 津梁堡北一百一十五里 樹林堡北
 一百六十里
 寧鄉縣
雲齊嶺西四十里西瞰寧鄉關南瞰泉子關石樓營
[010-36b]
黑嶺東七十里汾陽永寧寧鄉交界 縣志左蟠黑嶺
寧鄉關在縣西 呂履恒秋日寧鄉關有感詩秋山雁
 度黄雲嶺古戍人歸白石村
泉子關西南四十里泉子山東連屏風山 泉關搤其
 南當即泉子山關
黃河西經縣境去城一百五十里三交口渡西一百五
 十里 明崇禎七年六月流賊自菜園溝渡河入寧
 鄉又入大寧
[010-37a]
青龍鎭西九十里 鋤溝鎭西九十里 三交鎭西一
 百五十里 暖泉鎭南九十里 朱家店北二十里
  娑陀店南一百四十里
 
 
 
 
 
[010-37b]
 
 
 
 
 
 
 
 山西通志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