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9 山西通志-清-覺羅石麟 (master)


[177-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辨證二/
潞安府
 長治縣
綦母恢見魏王曰秦悉塞外之兵與周之衆以攻南陽
 而兩上黨絶矣樊餘謂楚王曰韓兼兩上黨以臨趙
 即趙羊腸以上危 王海注戰國策所謂兩上黨者
[177-1b]
 蓋在韓趙之間猶安邑魏地而云取韓安邑也
史記正義秦上黨郡今澤潞儀沁等四州之地兼相州
 之半韓總有之至七國時趙得儀沁二州之地韓猶
 有潞州及澤州之半半屬趙魏沁州在羊腸坂之西
 儀并代三州在勾注山之南秦以三郡攻趙之澤潞
 則勾注之南趙無地趙收天下伐齊蘇厲為齊説趙
 王曰秦盡韓魏之上黨則地與國都邦屬而壤挈者
 七百里秦以三軍强弩坐羊腸之上即地去邯鄲二
[177-2a]
 十里且齊以三軍攻王之上黨而危其北則勾注之
 西非王之有也潞安志一曰韓魏之上黨一曰王之
 上黨地三晉均有之矣
玉海呂氏曰秦并六國始於韓者蓋李斯之策也杜牧
 曰秦萃鋭三晉經六世乃能得韓遂折天下脊後得
 趙因拾取諸國林氏曰六國并於秦者秦知天下之
 勢取韓魏以執其樞也
秦坑降卒之二年復攻趙定太原上黨尚有未降邑也
[177-2b]
 又十三年而悉拔上黨諸城立太原郡以上黨屬之
韓信定魏地置上黨郡
周大象元年五月辛亥以潞州上黨郡為代國邑一萬
 户代王達之國 宣政元年正月癸酉分并州上黨
 郡置潞州
舊唐書上黨漢壺關縣隋分置上黨州所治 武徳二
 年置總管府於潞州貞觀二年廢 八年置都督府
  開元十四年升潞州為大都督府與并益荆揚同
[177-3a]
 以儀石二州𨽻焉天寳缺/年置澤潞沁節度使治潞
 州 相衛節度號昭義領相衛貝磁邢洺六州又詔
 昭義軍兼領澤潞徙治潞州 昭義節度使節制澤
 潞邢洺磁五州而治潞州節度使孟方立謂潞州山
 川髙險而人俗勁悍自劉稹以來常逐其帥且已邢
 人也因徙其軍於邢州而潞人怨方立之徙因以澤
 潞二州歸於晉晉遣李克修為澤潞節度使方立以
 邢洺磁三州自為昭義軍 唐廣明後昭義節度使
[177-3b]
 髙潯與賊戰石橋敗績其將劉廣擅還據潞州别將
 孟方立殺廣因取邢洺磁三州貳於已昭義所𨽻惟
 澤一州上以兵部侍郎鄭昌圖權守潞人心多附方
 立昌圖不能制朝議以大臣鎮撫授王徽同平章事
 領昭義節度使是時李克用亦爭澤潞徽度未能以
 兵抗之奉表固辭詔可
五代史考潞州唐故曰昭義梁末帝時屬梁改曰匡義
 嵗餘唐滅梁改曰安義晉復曰昭義邢州故屬昭義
[177-4a]
 軍節度昭義所統澤潞邢洺磁五州唐末孟方立為
 昭義軍節度使徙其軍額於邢州而澤潞二州入於
 晉故當唐末有兩昭義軍梁晉之爭或入於梁或入
 於晉梁以邢洺磁三州為保義軍莊宗滅梁改曰安
 國
後唐莊宗以潞州城池髙深將屢叛悉夷之
宋太平興國初改昭徳軍節度使後領河東路兵馬鈐
 轄兼提舉澤晉絳州威勝軍屯駐泊本城兵馬巡檢
[177-4b]
 事 本潞州建中靖國元年改為軍崇寧三年陞為
 府仍還昭徳舊節
金天會六年節度使兼潞南遼沁觀察處置使 宣宗
 時置潞州元帥府
金末林州元帥府徙潞民往來疲甚上黨公張開請並
 立元帥府從之
元初為隆徳府行都元帥府事太宗三年復為潞州𨽻
 平陽路至元三年乃以錄事司併入上黨縣
[177-5a]
明初省上黨入潞州嘉靖中析為長治
上黨廢縣漢壺闗縣地隋析置上黨縣明省入潞州共
 境有子城隋開皇三年築周三里一十步今改府治
 潞安界辨 潞安自明嘉靖陞為府前此名潞州考
 唐武徳二年於潞州置總管府貞觀八年改置都督
 府開元時升為大都督府相衛節度號昭義領相衛
 貝磁邢洺六州又詔兼領潞澤徙治潞州則是昭義
 軍所轄非獨今山西境也邢即順徳邢臺等地洺即
[177-5b]
 廣平永平等地磁即磁州屬今皆為直𨽻兩西境唐
 末潞州節度使孟方立徙軍於邢州而澤潞二州入
 於晉方立以邢洺磁三州自為昭義軍故有兩昭義
 軍其後或改匡義或改安義或改保義或改安國梁
 晉分爭各有更易宋上黨郡昭義軍節度陞為隆徳
 府大都督府鈐轄兵馬兼提舉威勝軍屯金節度使
 兼潞南等觀察處置使又置潞州元帥府誠重其地
 也 又考隋唐宋金元涉縣皆𨽻上黨潞州金貞祐
[177-6a]
 興定間且升為崇州𨽻以黎城元至元三年乃以涉
 縣割入於正定府
 長治壺闗辨 秦置上黨郡治壺闗城漢治長子城
 前漢壺闗註云有羊腸阪即黎亭是後漢註云文王
 戡黎即此又引上黨記曰東山在城東魏地志註董
 卓亂治壺闗城慕容儁治安民城後遷壺闗城皇始
 元年遷治安民真君中復治壺闗隋開皇初廢上黨
 郡有壺闗縣大業初復置郡廢壺闗入上黨唐武徳
[177-6b]
 四年析上黨置壺闗有啟聖宫有瑞閣有五龍山馬
 駒山宋以後皆名上黨别置壺闗明初省入潞州嘉
 靖七年升州為府十年乃置長治附郭今壺闗在府
 治東二十五里蓋長治即隋唐以後之上黨縣上黨
 即古壺闗也
 長子縣
漢志注長子周史辛甲所封鹿谷山濁漳水所出東至
 鄴入清漳師古曰讀曰長短之長今俗為長幼之長
[177-7a]
 非也
後漢志注上黨郡秦置雒陽北千五百里
周禮職方氏其川漳註漳出長子長丁丈反左傳晉人
 執石買於長子註長丁丈反長從上聲舊矣顔師古
 謂為長狄所居而得名夫赤狄見於春秋而武王封
 辛甲已稱長子則顔説誤也
戰國策趙襄子出亡問所之左右曰長子城厚完
職方氏冀州畜宜牛羊上黨舊有猗氏縣岳陽有/猗氏闗地當
[177-7b]
 在長子屯留西北間
地形志長子慕容永所都有長子城應城傾城幸城有
 鮑宣墓
隋志長子註後齊廢開皇九年置曰寄氏縣十八年改
 為長子舊有屯留樂陽二縣後齊廢
通考隋置長子元明因之
長子故城在縣西
 長子辨 山海經蒼梧之山舜葬於陽丹朱葬於隂
[177-8a]
 括地志云丹朱故城在鄧州内鄉縣内鄉亦有丹朱
 墓考浮山為丹朱食邑而平陽府及陽城縣皆有丹
 朱墓長子縣又有丹朱陵郭守邦曰陵當作嶺聲相
 近遂傳訛也或曰此堯暄父子墓或曰嶺土色赤故
 名丹朱陵非以𦙍子之故按武王封辛甲於長子晉
 人執石買於長子是周以前已有長子地名西又近
 浮山界即謂邑名因丹朱而傳也可
 洹氏辨 水經注曰洹水出上黨洹氏縣洹山山在
[177-8b]
 長子縣今考上黨古無洹氏縣邑惟秦漢有泫氏縣
 今髙平是也有泫水出丹朱嶺下即丹水是也丹水
 亦屬髙平丹朱嶺即長子與髙平分界處 考唐書
 有洹水縣本𨽻相州天祐三年後屬魏州亦非洹氏
 縣
 屯留縣
襄公十七年晉人執孫蒯於純留 趙肅侯元年奪晉
 君端氏地徙於屯留 純留水經註一名戎屯 晉
[177-9a]
 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留吁今屯留也甲氏潞之
 遺種留吁其殘邑也銅鞮有甲水疑即甲氏也 周
 赧四年秦惠王伐韓張儀曰路當屯留之道
竹書紀年鄭取屯留長子鄭即韓/
秦始皇八年長安君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遷其民
 於臨兆 八年成安君擊趙壁於屯留
漢志註屯留桑欽言絳水出西南東入海師古曰屯音
 純
[177-9b]
括地志屯留故城在潞州長子縣東北三十里本漢屯
 留縣城也
上黨郡余吾 地形志襄垣郡建義分上黨之屯留置
後齊廢屯留開皇十六年復
續通考屯留唐自霍壁移今治元初併入襄垣後復置
 屯留辨 屯留一名余吾一名純留一名戎屯一名
 留吁此胥見於史傳可考至前漢上黨郡陭氏後漢
 曰猗氏後魏改稱寄氏註云有猗氏城建義元年又
[177-10a]
 分屯留置建義縣有鹿臺山及祠又普泰中分長子
 屯留置樂陽縣有望天嶺絳水所出有堯祠此舊誌
 所以謂屯留有寄氏之半也屯留故城在長子東北
 為韓趙要地樂陽縣今𨽻長子為樂陽村又考開皇
 九年置寄氏縣十八年改為長子則長子亦兼有漢
 猗氏地云
 襄垣縣
漢志注襄垣莽曰上黨亭
[177-10b]
地形志鄉郡襄垣註二漢晉屬上黨 襄垣郡建義元
 年置治襄垣城領縣四襄垣五原建義刈陵
隋書襄垣註舊置襄垣郡後齊郡廢後周置韓州大業
 初州廢有鹿臺山
舊唐書銅鞮漢縣隋屬韓州武徳元年屬沁州三年分
 置甲水縣五年移治□水堡六年移於今所屬韓州
 省甲水縣韓州廢屬潞州
  按韓州領襄垣黎城涉銅鞮鄉五縣貞觀十七年
[177-11a]
  州廢
 襄垣辨 漢晉以前隋唐以後襄垣皆屬上黨郡惟
 北魏於鄉郡置襄垣註有五音山神祠襄垣城臨川
 城又於襄垣郡置襄垣註建義元年分鄉郡之襄垣
 置有安民城襄垣城即郡治也按鄉郡置於延和二
 年由延和至建義凡九十餘年非有兩襄垣特増易
 其城郭更移其郡屬耳他如漢涅縣之故城北魏之
 臨川城後周置韓州之韓城唐開元龍見之青城皆
[177-11b]
 非今治或曰趙襄子曾築城甘水之陽故即以襄垣
 名縣云
 潞城縣
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晉荀林父敗赤狄於曲梁辛亥
 滅潞 晉師滅赤狄潞氏以潞子嬰兒歸 獲長狄
 焚如 晉敗范中行之師於潞獲籍秦髙疆
路史潞參盧役春秋潞子都曲梁即鷄/澤縣周置潞州建徳/七年
 今之潞城漢縣亦作路 漢志注潞故潞子國
[177-12a]
地形志刈陵註二漢晉曰潞屬上黨真君十一年改後
 屬有黎城潞城武軍城涉城有涉太臺壁
隋開皇十六年置有黄阜山
續通考唐末改潞子縣尋復潞城宋金元明因之
古潞城縣東北四十里漢縣後魏改刈陵縣移沁水北
 城遂廢 潞縣故城在潞城縣西
微子遺迹辨 史記微子持祭器造軍門武王釋之復
 其位成王誅武庚後乃命之代殷後奉先祀作微子
[177-12b]
 之命以申之國於宋殷之餘民甚戴愛之據九域志
 博州有微子城或云在魯或云徐沛東南微山有微
 子冢路史皆以為非今考河南歸徳府城西南有微
 子墓新鄉縣亦有廟而潞城東北十五里有微子城
 居民因以名其村鎮更上五里有微子嶺潞水出其
 下西流入濁漳為冀州巨津且邑有三仁廟存焉考
 其地去宋逺矣閻若璩四書釋地微箕二國名鄭康
 成謂俱在圻内今潞城縣東北有微子城榆社縣東
[177-13a]
 南有古箕城皆其所封地疑近是今按潞城與榆社
 胥近殷都而潞城尤近應屬微國初封不得以宋微
 兩地為疑
 黎城縣
西伯戡黎 大紀黎不共王命商不知討西伯發戡之
  後漢志壺闗有黎亭故黎國文王戡黎即此 續
 通考隋氏始置黎城元省入潞城元祐初復置金元
 明因之
[177-13b]
路史黎黎氏故國一作黎山氏服䖍曰子姓國侯爵玉
 篇作□□文王所戡者與殷都接今潞城東十八里
 有黎侯城黎亭衛地故黎侯寓衛
毛詩物考黎任姓侯爵黄氏曰今潞州上黨黎城壺闗
 三縣皆古黎國地鄭箋黎在衛西在濬縣西二里乃
 失國而寓於此非黎國也
路史黎夏諸侯九黎杜預云東夷國晉侯略狄土立黎
 侯非文王所戡矣故晉志二黎國
[177-14a]
路史飢&KR2239/耆昔文王伐飢本作&KR2239音祈即耆黎也周書傳
 五年伐耆而大傳作戡耆故説以為黎也
隋書後魏以潞縣被誅遺人置十八年改名黎城有積
 布山松門嶺
唐志天祐元年更名黎亭
宋志黎城註天聖三年徙治渉之中南白馬驛熙寧三
 年省入潞城縣元祐元年復
元志黎城至元二年併渉縣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177-14b]
羅萃曰黎亭即黎陽故城一曰黎侯城水經黎陽故城
 在黎山東北班志上黨壺闗東北有黎亭九域志亭
 在黎侯嶺上今通利之黎陽漢黎縣有黎陽山古今
 山川記云衛黎陽國也黎侯寓衛以中路泥中二邑
 處之
通鑑前編商自武乙以來復都河北在今衛州之朝歌
 而黎今潞州之黎城至衛計地三百餘里耳則黎乃
 商畿内侯國也
[177-15a]
明秀王兄澍論書至西伯戡黎長史王誠主呉氏説曰
 戡黎者武王也右史趙鋭主孔氏説曰實文王事爭
 之失色見澍曰經義未有定論不嫌往復若是非先
 朝簡二先生意也
日知錄以闗中并天下者必先於得河東秦取三晉而
 後滅燕齊秦苻氏取晉陽而後滅燕宇文氏取晉陽
 而後滅燕齊故西伯戡黎而殷人恐矣
 黎辨 黎城縣名定於隋白馬驛之黎城自宋始遷
[177-15b]
 黎本强大今長治壺闗黎城等縣皆古黎地或曰子
 姓或曰任姓皆侯國爵其後恃壺口闗吾兒峪之險
 不共王命故西伯戡之尚書戡黎乃指全國而言非
 謂今治白馬驛之黎城也後漢書壺闗有黎亭故黎
 國即水經所云黎陽故城在黎山東北九域志所云
 亭在黎侯嶺上者是元併渉縣金𨽻崇州後魏本刈
 陵至春秋時黎侯失國而寓衛黎在衛西詩故云匪
 車不東山川記以黎陽山為衛黎侯國應指所寓之
[177-16a]
 地而名之二漢晉魏郡魏黎陽郡隋汲郡唐魏州宋
 衛州金濬州皆載黎陽非文王所戡之黎也
 壺闗縣
漢志壺闗注有羊腸阪沾水東至朝歌入淇應劭曰黎
 侯國也今黎亭是
地形志上黨郡註秦置治壺闗城前漢治長子城董卓
 作亂治壺闗城慕容儁治安民城後遷壺闗城 皇
 始元年遷治安民真君中復治壺闗有白馬祠劉公
[177-16b]
 祠上黨闗石井闗天井闗領屯留長子壺闗寄氏樂
 陽
舊唐志潞州壺闗武徳四年分上黨置移治於髙望堡
 貞觀十七年移治進流川
宋金元明治皆仍舊
 平順縣
續通考平順本壺闗之東鄙潞城之東南地陵川之北
 鄙嘉靖中析其地以置縣
[177-17a]
縣本青羊里舊𨽻潞城明嘉靖三年里人霸吏陳卿起
 為盜潞城令不能制嘯聚滋衆恃險出没事聞調河
 南山西官兵勦之八年賊平兵科都給事中夏言勘
 奏建縣治
王世貞張孚敬傳潞州盜陳卿據青羊山殺官吏中外
 頗務姑息為撫安計而公獨破之卒捕誅卿
汾州府
 汾陽縣
[177-17b]
竹書紀年西河后啟征之
夷吾遺里克書誠得立請遂封子於汾陽之邑
  按此則春秋時已有汾陽之稱矣
魏西河守呉起築城西河以拒秦闢地千里
史記秦惠公初稱王得上郡西河
史記衛青空河南地置朔方郡隂山縣郡𨽻并州縣𨽻
 西河
徐廣曰臯狼地名在西河 索隱按地理志臯狼是西
[177-18a]
 河郡之縣名蓋孟增幸於周成王成王居之於臯狼
 故云臯狼
後漢志太原郡於離兹氏註莽曰兹同 縣南十五里
 鞏村即漢兹氏故城漢髙帝封沂陽侯嬰為侯國史
 記夏侯嬰食邑兹氏是也俗名甄子城又傅會魏文
 甄夫人之説不足㨿 按司馬子盛碑西河縣城即
 兹氏
西河郡註武帝置雒陽北千二百里也 統十三城有
[177-18b]
 中陽
地形志晉州西河郡舊汾州孝昌二年為賊所破遂居
 平陽界還置郡 隰城孝昌中置 汾州西河郡置
 兹氏城 隰城有虞城陽城 靈州註太延二年置
 薄骨律鎮孝昌中改後䧟闗西天平中置寄治汾州
 隰城縣界
隋開皇元年築長城汾州刺史韋冲綏懷亡叛者
隋西河郡註後魏置汾州後齊置南朔州後周改介州
[177-19a]
 統隰城介休永安平遥靈石綿上六縣
舊唐志汾州西河漢美稷縣隋為隰城縣上元元年九
 月改為西河縣
唐西河郡註本浩州武徳三年更名汾州領西河孝義
 介休靈石平遥五縣宋金領縣同宋西河郡軍事金
 天會六年置汾陽軍節度使又置河東南北路提刑
 司元初立汾州元帥府後府廢領西河平遥介休孝
 義四縣
[177-19b]
  按開皇置西汾州改隰州又隋書東魏置文成郡
  為南汾州均非此汾州也惟西河郡下註隰城舊
  置西河郡者近是然亦非今之隰州
括地志中陽即西陽在汾州隰城南即今孝義縣也晉
 嘗省入隰城縣
通典隰城有美稷鄉即漢美稷縣地又有漢京陵縣即
 晉趙文子與叔向觀於九原之所
路史趙藺漢西河屬縣
[177-20a]
金志汾州上宋西河郡軍事天會六年置汾陽軍節度
 使後又置河東南北路提刑司領五縣 西河註有
 謁泉山比干山文水汾水
元太祖十三年穆呼哩克汾州立汾州元帥府割靈石
 縣𨽻平陽之霍州 至元二年行州事屬太原路
汾州舊志秦惠王伐魏魏入西河於秦及始皇郡縣天
 下始𨽻太原郡治兹氏 後漢書西河郡武帝元朔
 四年置 建武十年省定襄郡徙其民於西河
[177-20b]
魏置西河郡治兹氏 晉太寧初劉曜自隴長驅至西
 河金鼓聲沸河動地 張平跨有西河地
縣東十五里有瀦城文湖汾水交流之西晉改曰隰城
 漢改曰西河明省入汾州
  按隋書太原郡有汾陽縣乃舊陽曲開皇六年改
  陽直者也非此汾陽
 汾隰界辨 汾州郡治在汾陽其南三十里為孝義
 東為平遙西為寧鄉東南為介休西北為永寧臨縣
[177-21a]
 西南為石樓而隰州去汾郡治凡二百七十里為古
 蒲子地或因汾陽孝義舊為隰城所分遂謂與隰州
 同轄此未覈也汾陽漢為美稷又為兹氏孝義漢魏
 為中陽二縣在晉同曰隰城北魏亦曰隰城太延中
 改為什星軍太和八年復隰城又析隰城為永安隋
 曰隰城唐上元元年改汾陽曰西河貞觀元年改永
 安曰孝義宋以後因之隋唐二縣皆屬西河郡是隰
 城非隰州甚著漢河東郡蒲子晉劉淵㨿之後置大
[177-21b]
 昌郡北魏為長夀縣屬仵城郡太和間於此置南汾
 州後周置龍泉郡隋初廢郡復置西汾州尋改隰州
 又改縣曰隰川唐武徳元年復為隰州天寳元年改
 大寧郡乾元元年仍為隰州金天會六年改南隰州
 天徳三年去南字元為隰川明併隰川為隰州若以
 汾之隰城指為隰州又以魏齊時隰州嘗有南汾州
 西汾州之名而指為汾州是兩誤也顧所以誤稱亦
 有故魏延和三年汾州為鎮太和八年西河郡治在
[177-22a]
 兹氏城領隰城介休永安三縣十二年置汾州治蒲
 子城孝昌中䧟賊移治西河遂居平陽界還置郡並
 置永安隰城介休三縣屬晉州武定五年又以永安
 中所置隰城介休五城三縣改屬義州五城郡當其
 治蒲子城在後周所改石城之蒲子縣地未嘗在隰
 州地而隰州舊名蒲子此西汾州南汾州所以易混
 今之汾州也魏孝文置石城縣屬汾州五/城郡周大象二年改蒲子縣計自魏髙
 祖太和十二年至肅宗孝昌三年共三十九年其治
[177-22b]
 蒲子城未久不覈其遷徙之迹而遽指汾州隰州為
 一地則古今之地名其不混淆者㡬希
 平遙縣
趙武靈王十年秦取中都西陽安邑徐廣曰太原有中
 都縣西河有中陽縣
晉陽志漢髙祖十一年討韓信遣太尉周勃平定代地
 遂取山陽太原之區亦屬代立子恒為代王都晉陽
 後都中都魏時廢為縣屬平陶
[177-23a]
尹耕代國考 代自入漢以來其國數易大抵有三曰
 山北也山南也山東也山北之代舊國也始於商湯
 歴代因之是故齊桓之所服趙襄之所并代成安陽
 之所封公子嘉之所奔趙歇陳餘之所王夏説之所
 守劉喜之所棄陳豨之所監皆是也所謂蔚之廢城
 也山南之代徙都也始於髙帝十一年分山北為郡
 而稍割太原地益之以自為國是故文帝之始封中
 年之所徙入繼之所自臨幸之所復以及於武子㕘
[177-23b]
 之所分後武徙淮陽子㕘之所合皆是也所謂晉陽
 中都也山東之代再徙也始於武帝元鼎中漢廣闗
 以常山為阻徙代於清河後王莽繼絶改號廣宗是
 故王義之所都子年之所廢如意之所服皆是也所
 謂清河也語其都則始為代繼為晉陽中都終為清
 河前後三變也語其號則始為代繼為代太原復為
 代終為廣宗前後四變也故凡言代王代相國其在
 文帝以前者為吾土而以後者否凡言代郡代守尉
[177-24a]
 則上自趙秦下終兩漢皆吾土也
  按代即故蔚州由代遷晉陽中都在漢孝文之世
  如淳以為先都晉陽後遷中都正義引括地志中
  都故城在汾州平遥縣西南十二里日知錄文帝
  過太原復晉陽中都三嵗又立子武為代王都中
  都即今平遥縣此當與太原廣昌㕘覈
漢志太原郡中都 平陶註莽曰多穰 京陵註莽曰
 致城師古曰即九京 如淳曰文紀言都中都又文
[177-24b]
 帝過太原復晉陽中都二嵗似遷都於中都也
後漢志 平陶 京陵註春秋時九京禮記曰趙武從
 先大夫於九京鄭𤣥曰京字之誤當為九原方氏曰
 指其冡之髙曰京指其地之廣曰原
隋平遥註開皇十六年析置清世縣大業初廢入焉又
 後魏置蔚州後周廢有鹿臺山
舊唐志汾州平遥漢平陶縣後魏廟諱改陶為遥武徳
 屬介州州廢來屬
[177-25a]
元初屬太原府至元二年屬汾州
  按二漢之平陶後魏之平遥俱屬太原郡蓋是時
  汾州未置郡也
 介休縣
左傳杜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綿上
晉滅虞虢遷其民於此地曰虞城
漢志界休註莽曰界美 鄔註九澤在北是為昭餘祁
 并州藪晉大夫司馬彌牟邑
[177-25b]
後漢志鄔註史記韓信破夏説於鄔 界休有千畝聚
 註左傳曰晉為千畝之戰在縣南
  按漢太原郡鄔縣後徙武陵遂廢
地形志太原郡鄔註有中都有鄔城太岳山慮水入區
 夷澤 西河郡介休註孝昌中置 寧州註興和中
 置寄治汾州介休城領郡四 武康郡治東多城
 靈武郡 初平郡 武定郡 蔚州註永安中改懷
 荒禦夷二鎮置寄治并州鄔縣界領郡三 始昌郡
[177-26a]
 領縣二 於門 蘭泉 忠義郡領縣二 葦池
 楊栁 附恩郡領縣三 兩涼 利石 化政
後魏明帝時為冦擊破静帝時築城遷朔州軍居之立
 南朔州即汾州介休為屬邑
  按魏徙鄔城縣民居武城在今治東北齊入平遙
  遂廢
隋書註後魏置定陽郡平昌縣後周改郡曰介休以介
 休縣入焉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曰介休
[177-26b]
唐書註義寧元年以介休平遙置介休郡武徳元年曰
 介州貞觀元年州廢以二縣来屬有鼠雀谷有介山
元初𨽻太原府至元年屬汾州省小靈石入焉
路史介之推先國即汾之介休有介山綿上山地今沁
 之綿上竇苹以為宻界晉黔陬乃介根也
  按郡國志界休有介山有綿上聚子推廟萬泉亦
  有介山俱𫝊為子推隠處祝志介休之綿上盤踞
  深固可以藏隠故求而不獲萬泉之介山屹然孤
[177-27a]
  立因傅會以為推隱而日知錄引漢書武帝紀及
  揚雄河東賦為介山証兩説固當㕘覈
 孝義縣
漢志西河郡中陽
地形志汾州西河郡註永安中置治永安縣白坑城
 永安註分隰城置 南汾州南吐京郡領縣一 新
 城 中陽郡領縣二 洛陵 昌寧 顯州註永安
 中置治汾州六壁城領郡四 定戎郡治𤓰城縣二
[177-27b]
  零山 陽林 建平郡州治縣二 昇原 赤谷
 真君郡治東多城 武昌郡治團城
西河有土軍縣元魏太平真君九年改吐京郡
北齊天保元年併介休入永安後周宣政元年復置
唐志孝義本永安貞觀元年更名
宋書太平興國元年改為中陽後復為孝義熙寧五年
 省為鎮入介休元祐元年復
元至元三年割溫泉縣之半𨽻本縣置巡檢司
[177-28a]
  按地形志浮陽郡有髙城縣註二漢晉屬渤海治
  髙城有平津鄉興和中編流民立東西河郡隰城
  縣武定末罷此屬滄州與汾州隰城别
 臨縣
漢志西河郡臨水注莽曰監水
唐志石州昌化郡臨泉注本太和縣武徳三年更名置
 北和州别析置太和縣四年以太和𨽻東會州貞觀
 三年州廢以臨泉來屬
[177-28b]
宋元符二年升葭蘆呉堡二寨為晉寧軍以石州之臨
 泉縣𨽻焉
金志石州臨泉宋𨽻晉寧軍有黄河臨泉水 貞祐末
 元兵南下先諸郡歸附臨泉令袁湘夜載鴟/夷濟河欵巴罕營降穆呼哩
 曰此平定夏國之兆也升臨泉為大定府
元志臨州宋置晉寧軍金廢軍置臨水縣𨽻石州中統
 二年仍改臨泉縣直𨽻太原府三年升臨州
縣南三十里為古烏突郡建於北魏領縣六隋開皇三
[177-29a]
 年改善訓府有古城址唐髙祖廢為五址東大岳南
 宰都西玉溪北古壇中善慶今東闗豐市街碑記猶
 存臨泉古城在今治西北
 石樓縣
魏孝文帝置嶺西縣屬吐京郡後改嶺西為吐京縣
地形志汾州吐京郡真君九年置孝昌中䧟寄治西河
 領縣二新城註世祖名嶺東 吐京註世祖名嶺西
 胥太和二十一年改
[177-29b]
後魏孝文置長夀縣隋廢唐初復置尋省 後周置臨
 河郡及縣 唐初復置縣後省
隋志石樓註舊置吐京及吐京縣開皇初郡廢十八年
 縣改名
舊唐志石樓漢土軍縣隋改為石樓武徳二年於縣置
 西徳州領長夀臨河石樓三縣貞觀元年廢西徳州
 省長夀臨河二縣以石樓屬東和州二年又省東和
 州以石樓屬隰州 北有上平津
[177-30a]
金屬隰州
明萬厯壬子平陽易靈石縣石樓改𨽻汾州府
 永寧州
通典初趙之離石邑後為秦趙二國之境秦本紀昭王
 伐趙取離石是也 周慎靚十一年趙武靈王破林
 胡樓煩始築離石城
漢建武二十五年居烏桓於塞内二十六年遣中郎將
 段郴授南單于璽綬入居雲中郴將兵衛䕶之二十
[177-30b]
 七年徙南單于部於西河美稷
永和五年徙西河郡居靈石注離石縣名在郡南五百
 九里西河本都平定縣至此徙於離石時又徙上郡/居夏陽朔方
 居五/原西河即勝州東河古有西河郡
地形志晉州北五城郡領縣三 平昌 石城 北平
 昌 郡縣胥興和二年置
唐石州昌化郡本離石郡天寳元年更名領縣五 離
 石註有孝文山 平夷 定胡註武徳三年置西定
[177-31a]
 州貞觀二年州廢來屬又析孟門縣七年省西有孟
 門闗 臨泉 方山註武徳二年以縣置方州三年
 州廢來屬今縣治北有方山城
宋石州昌化郡軍事舊帶嵐石隰三州都巡檢使元豐
 五年置葭蘆呉堡二砦𨽻州因置二砦沿邊都巡檢
 使遂令三州各帶沿邊都巡檢使初領縣五元符二
 年陞葭蘆砦為晉寧軍以州之臨泉縣𨽻焉大觀三
 年復以定胡縣𨽻晉寧軍領離石平夷方山三縣
[177-31b]
金志石州舊昌化軍刺史興定五年復𨽻晉陽從郭文
 振之請也領縣六離石註倚有胡公山離石水石窟
 鎮 方山註貞祐四年徙置積翠山有方山赤洪水
  孟門註舊名定胡明昌六年更名宋𨽻晉寧軍有
 黄河寧鄉水 溫泉註貞祐四年改𨽻汾州有逺望
 山溫泉 臨泉註宋𨽻晉寧軍有黄河臨泉水 寧
 鄉註舊名平夷明昌六年更
元志石州等處怯憐口千户所延祐七年置
[177-32a]
元中統二年省離石縣入本州三年復立至元三年省
 溫泉入孝義以臨泉為臨州舊置司候司後與孟門
 方山俱省入離石領離石寧鄉二縣
定胡城後改孟門城西百二十里宋為離石縣有嘉禾
 碑元改離石巡檢司明因之今廢址存
明隆慶元年署州事太原府同知李春芳以石失二字
 同音請更名為永寧
王運新呂梁山辨 按春秋成五年乙亥夏梁山崩書
[177-32b]
 而不繫之國為天下紀異也左氏謂晉侯以傳召伯
 宗謀之公羊以為河上之山其崩壅河三日不流穀
 梁云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具載伯宗對晉侯之
 語呂不韋云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酈道元謂呂
 梁之石崇竦河流激盪有震動天地之語諸説皆言
 為晉山也胡氏乃引韓奕之詩証為韓國之鎮言韓
 為晉滅而大夫韓氏以為邑焉張氏為同州韓城有
 禹貢梁山説與胡氏合杜氏云梁山在馮翊夏陽縣
[177-33a]
 北方輿勝覽云梁山在同州郃陽縣諸説皆言非晉
 山也東魯徐先生昌論斷云若言韓國之鎮則韓在
 河西實為雍地而治梁及岐不應繫之冀州也獨九
 峰蔡氏書傳所指在離石東北與左氏諸説合而公
 穀不韋道元所云壅河不流呂梁未鑿震動天地之
 語則為無稽竊意公穀得之傳聞而未至其地胡氏
 諸人亦徒求河上之山不復審辨州域之異遂有韓
 郃等語或韓郃地近大河禹跡曾及之而山名偶同
[177-33b]
 焉故也余夙慕梁山之勝有味乎徐先生之記每欲
 躬探古跡而未敢確定其是非甲寅秋始登絶頂徘
 徊四望髙冠諸山下視崩石磑磑益信胡氏諸人實
 未嘗親至其地而承訛踵誤遂有諸説之紛紛也夫
 禹之治水也必登髙逺暸相度詳明然後施疏導之
 功使止求之傍河之山則必顧此遺彼不蹈鯀考之
 轍不止又焉能天地平成俾烝民乃粒嘆明徳於不
 衰哉因服徐先生之考辨精詳而信呂梁之在吾石
[177-34a]
 者無疑是為辨
  按梁山屬冀州不屬雍州禹貢已是鐵案太史公
  曰遷生龍門韋昭注云在縣北博物記曰有韓原
  韓武子采邑是韓原非河西之地而爾雅曰梁山
  晉望此一語尤可証梁山之為晉地困學紀聞所
  辨甚晰見汾州狐岐山下
 壺口龍門辨 禹貢於冀言壺口於雍言龍門兩州
 分屬夾河對峙後人以河東有龍門縣疑有二龍門
[177-34b]
 非也河東岸古無龍門縣名惟漢之皮氏縣後魏改
 為龍門宋改曰河津縣西北二十五里有龍門山即
 壺口之南支而孟門即龍門之上口在隰州大寧西
 南與陜西宜川相對錐指云東必得西而始成其為
 口西必得東而始成其為門二語可謂明辨至汾隂
 縣之西南有平山一名壺口山杜預註潞縣有壺口
 闗長治縣古壺闗治有壺口山浮山縣西南有蜀山
 亦名壺口皆非禹貢之壺口壺口之載於冀州者當
[177-35a]
 以隰州大寧為正
大同府
 大同縣
尹耕四郡考 夫大同之地古雲中九原定襄代郡趙
 秦漢之所置也趙并代以有代斥胡以有雲中九原
 而置郡則皆於赧王之十五年於是秦因之為三郡
 漢增置定襄為四郡夫秦漢時天下不過三十餘郡
 而北地處其四則夫西北之陬豈止是哉故嘗曰三
[177-35b]
 代以來東南之地漸闢而西北之地漸淪固理勢之
 自然也今以其故城考之則雲中在勝州榆林五原
 即廢豐州代為蔚廢城定襄在今府城西北皆非今
 府城也以其屬考之則雲中有咸陽陶林沙南北與
 之屬九原有臨沃文國武都曼柏之屬定襄有成樂
 桐過襄隂復陶之屬代郡有髙栁鹵城班氏平邑之
 屬皆非今所屬也然則今大同者雲中之東境定襄
 之南境代郡之北境而九原之南鄰也是故合其全
[177-36a]
 則四郡不得不紀指其實則代南境為太原雲中定
 襄西北境與九原俱在塞外矣是則考興廢者不可
 不知也
京東考古録 世言燕雲十六州自石敬塘以賂契丹不
 屬中國者四百四十餘年蓋不盡然考之於史晉髙祖
 所割以畀契丹者山前之州七曰幽今順/天府曰薊今薊/州曰瀛
 今河/間府曰莫今任/邱縣曰涿今涿/州曰檀今密/雲縣曰順今順/義縣山後
 之州九曰新今保/安州曰媯今延/慶州曰儒今永/寧縣曰武今在朔/州西境
[177-36b]
 曰雲今大/同府曰應今應/州曰寰今馬/邑縣曰朔今朔/州曰蔚今蔚/州
 而營平二州則後唐時契丹自以兵取之矣其後周
 世宗復闗南北則瀛莫二州復歸中國而其餘十四
 州遂淪於契丹并所取營平二州亦適得十六之數
 若霸州乃周世宗所置灤州乃契丹所置又不在十
 六州之内者也
周赧王十五年趙置雲中九原代郡 雲中舊城在勝
 州榆林縣東北九原舊城在大同西北即唐改豐州
[177-37a]
 者 趙置郡復築長城自代並隂山下至髙闕為塞
  隂山在朔州塞外髙闕在五原北兩山相對如闕
 甚髙
漢髙帝十一年詔曰頗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屬代代之
 雲中以西為雲中郡 十二年分雲中置定襄郡
漢志雲中郡注秦置莾曰受降屬并州領縣十一 雲
 中注莾曰逺服 咸陽注莾曰賁武 陶林注東部
 都尉治 楨陵注緣胡山在西北西部都尉治莾曰
[177-37b]
 楨陸 犢和 沙陵注莾曰希恩 原陽 沙南
 北輿注中部都尉治師古曰闞駰云廣陵有輿故此
 加北 武泉注莾曰順泉 陽夀注莾曰常得
通典秦雲中郡今雲中單于府是也後魏道武自雲中
 徙都平城即此雲中今馬邑郡北平城即今郡隋雲
 内縣恒安鎮也 雲中漢舊縣隋曰雲内縣白登山
 白登臺漢髙帝初被匈奴圍於此有故髙栁城㕘合
 陂後魏盛樂縣亦在今郡界單于臺在今縣西北百
[177-38a]
 餘里漢武元封元年勒兵十八萬騎出長城北登單
 于臺
晉建興元年代公猗盧城盛樂為北都治故平城為南
 都又城新平城於灅水之陽使其子六修居之 魏
 孝文帝生於平城紫宫
地形志恒州注天興中置司州治代都平城太和中改
 孝昌中䧟天平二年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領郡八
  代郡秦置孝昌中䧟天平二年置領縣四 平城
[177-38b]
 注二漢晉屬雁門後屬 太平 武周注二漢屬雁
 門晉罷後復屬 永固 善無郡 梁城郡天平二
 年置領縣二 㕘合注前漢屬代後漢晉罷後復屬
  裋鴻注一本作祗鴻 繁峙郡 髙栁郡 北靈
 邱郡 内附郡 靈邱郡附錄/雲州注舊置朔州後
 䧟永昌中改寄治并州界領郡四 盛樂郡注永熙
 中置領縣二 歸順注永興中置州郡治 還安注
 永熙中置 雲中郡注秦置領縣二 延民注永興
[177-39a]
 中置 雲陽注永煕中置 建安郡注永熙中置領
 縣二永定 永樂胥永熙中置 真興郡注永熙中
 置領縣三真興 建義 南思胥永熙中置中有大/同地故
 附錄/縣後
後魏天興元年秋七月遷都平城十二月徙六州二十
 二郡守宰豪傑吏民二千家於代都 泰常七年九
 月辛亥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 魏定中山分
 徙吏民及徒何種人工伎巧十萬餘家以充京都給
[177-39b]
 耕牛計口受田天興初制定京邑東至代郡西及善
 無南極隂館北盡㕘合為畿内田其外四方四維置
 八部帥以監之勸課農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又躬
 耕藉田率先百姓自後比嵗大熟匹中八十餘斛
 天賜三年六月發八部人自五百里内繕修都城
 尹耕曰魏畿封東至代則上谷不與西至善無則五
 原不與南極隂館則限以雁門北盡㕘合則舍置豐
 勝魏之畿内正與今日大同同也
[177-40a]
唐會昌三年三月以雲朔蔚應諸州為大同道罷屬河
 東置都團練使領之未㡬改防禦使後升為節度
唐志雲州雲中郡有雲中樓煩二守捉城
舊唐志雲州隋馬邑郡東雲内縣界恒安鎮也武徳四
 年平劉武周六年置北恒州七年州廢貞觀十四年
 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州及定襄縣置於此即後魏/所都平
 城/永淳元年為賊所破因廢州及縣/俱廢乃移百姓於朔
 州開元二十年復為雲州仍改定襄縣/為雲中縣天寳元年改
[177-40b]
 為雲中郡乾元元年復為雲州領縣一在京師東北
 一千九百四十里去東都一千六百四十二里 貞
 觀四年四月置雲中定襄都督府
雲中府唐雲州大同軍節度石晉以賂契丹契丹號為
 西京宣和三年始得雲中府武應朔蔚奉聖歸化儒
 媯等州謂山後九州也
宋慶厯四年十一月遼號雲州為西京置大同府 遼
 志西京大同府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秦屬代王國
[177-41a]
 後為平城縣魏屬新興郡晉仍屬雁門劉琨表封猗
 盧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建都孝文改為司州牧
 置代尹遷洛改萬年又置恒州齊文宣廢州為恒安
 鎮今謂之東城尋復恒州周復恒安鎮改朔州隋仍
 為鎮唐武徳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移
 雲中定襄縣於此永淳元年移民朔州開元十八年
 置雲中州天寳元年改雲中郡乾元元年曰雲州乾
 符三年李國昌為大同軍節度使子雲中守捉使李
[177-41b]
 克用據州廣明元年奔北地後敗黄巢取雲南既而
 與太祖會於雲州之東城後唐同光三年復以雲州
 為大同軍節度使晉髙祖初割山前代北地為賂大
 同來屬因建西京敵樓棚櫓具廣袤二十里門東曰
 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元魏宫垣占城
 之北面雙闕尚在清寧八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
 像銅像又有天王寺留守司衙南曰西省北門之東
 曰大同府北門之西曰大同驛初為大同軍節度重
[177-42a]
 熙十三年升為西京府曰大同統州二縣七 大同
 縣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邊析雲中縣置
 户一萬 雲中縣趙置㳂革與京府同户一萬 天
 成縣 長青縣 奉義縣 懷仁縣 懷安縣 𢎞
 州 徳州
  按趙武靈王始置雲中郡大同縣本大同川地考
  據未確
遼制大同嵗納三司税錢折粟 重熙十三年升府為
[177-42b]
 西京置留守司十二月己丑幸西京
金天眷元年己酉省西京州縣 皇統元年以燕京路
 𨽻尚書省西京及山後諸郡族𨽻元帥府舊置兵馬
 都部署司天徳二年改置本路都總管府後更置留
 守司
元初置警巡院至元二十五年七月改雲州為大同路
 𨽻山西道宣慰使司
明洪武五年七月置山西行都指揮使司 七年秋八
[177-43a]
 月置分巡冀北道 二十五年八月城定邊鎮朔衛
  永樂六年置巡撫都御史 七年置鎮守總兵官
 大同遂稱鎮 景泰五年置分守㕘議道 天順元
 年置户部督餉郎中
雲中城在北郭外後漢建遼為西京唐為雲中郡近又
 有故髙栁城㕘合陂
髙山衛城縣西八十里洪武初設衛始築宣徳初調附
 天城衛城遂廢今垜堞存
[177-43b]
宣寧廢縣在城西北八十里本遼宣徳縣置徳州昭聖
 軍金廢州改縣曰宣寧𨽻大同府元因之明省
 雲中辨 大同之號雲中郡也兆於後周昉於唐相
 沿且千數百載昔蘇秦説燕文侯曰燕西有雲中九
 原趙武靈王二十六年攘地北至代西至雲中九原
 又嘗欲將士大夫繇其境直南襲秦是二郡者趙之
 西界秦之北界也秦置雲中郡漢因之領縣十一治
 雲中後漢無犢和陽夀以定襄郡之定襄成樂武進
[177-44a]
 𨽻焉漢末郡廢入新興郡後魏仍置雲中郡領延民
 縣太平真君七年以雲中縣屬永安郡之定襄永熙
 中又置雲陽縣郡本𨽻朔州改曰雲州此元魏以前
 雲中郡之大略也今之大同漢雁門郡之平城元魏
 之代都也代公猗盧六年城盛樂為北都修故平城
 為南都天興初置司州太和中改恒州洎齊天保中
 州廢為恒安鎮𨽻太平縣終魏齊之世不聞以平城
 為雲中郡也後周始改太平縣曰雲中隋曰雲内恒
[177-44b]
 安鎮屬焉唐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徙雲州
 暨定襄縣來治洎開元二十年改定襄縣為雲中平
 城之號雲中於是乎始吕令問賦平城曰雲中古城
 是也夫秦漢之雲中古城以唐志覈之雲中都䕶府
 為近其地負隂山帶黄河即元魏之盛樂故都也然
 元魏之盛樂以為後漢之雲中郡地則可以為秦漢
 之雲中郡城則不可何者范史郡國志凡縣名先書
 者必郡所治而二漢雲中郡胥治雲中縣以是知盛
[177-45a]
 樂之非雲中故郡也今即以唐志推之龍朔三年置
 雲中都䕶府麟徳元年改單于大都䕶府東北距朔
 州五百五十七里計其距恒安鎮蓋不翅四五百里
 而後人乃概號為雲中亦已疎矣其説兆於後周昉
 於唐而遼西京志又從而實之謂趙武靈王嘗置雲
 中郡於此又謂雲中縣趙置是蓋以唐郡為漢郡而
 不知唐之置雲州於恒安鎮與僑郡同匪故郡也遼
 志業以大同為雲中郡故以奉義為漢陶林懷仁為
[177-45b]
 漢沙南二縣胥雲中屬也以漢地覈之當在平城之
 西北不當在平城之東南其謬蓋與雲中郡之説等
 又嘗考之唐之中受降城西二百里有大同川其東
 為故大同城又嘗於朔州鄯陽縣東三十五里置大
 同軍城胥非大同川故地也遼重熙十七年西夏犯
 邊始析雲中置大同縣而遼志云大同縣本大同川
 地然則古郡縣之遷移而寖失其真者又可勝道哉
 大同辨 今大同縣漢平城地也魏屬新興郡晉屬
[177-46a]
 雁門郡後魏屬代郡隋為雲内縣初屬朔州後屬馬
 邑郡有純真山白登山武周山有隰水見隋/志唐貞觀
 置定襄縣尋廢開元復置縣曰雲中為雲州治遼析
 雲州置大同縣金元以後皆無異名周遼志暨明一
 統志山西舊通志皆指縣地為大同川地考唐書中
 受降城西二百里大同川有天徳軍大同川之西有
 天安軍皆天寳十三載置天徳軍乾元後徙屯永濟
 柵故大同城也元和九年李吉甫奏修復舊城北有
[177-46b]
 安樂戍此皆在長城之外距今縣七百餘里舊志胥
 悞
 唐鎮北大都䕶府有大同長寧二縣非此大同
 懷仁縣
漢志&KR1261陶注孟康曰音汪屬雁門郡 續漢志雲中郡
 沙南縣有蘭池城
遼志西京奉義縣本漢陶林縣地後唐武皇與太祖會
 此遼析雲中置户三千 懷仁縣本漢沙南縣元魏
[177-47a]
 葛榮亂縣廢隋開皇二年移雲内於此大業二年置
 大利縣屬雲州改屬定襄郡隋末䧟突厥李克用敗
 赫連鐸駐兵於此遼改懷仁在京南六十里 遼析
 雲中縣地置懷仁縣因太祖與晉王李克用面會東
 城取懷想仁人之義
隋志定襄郡註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大業元年府
 廢統縣一大利註大業初置帶郡有長城有隂山有
 紫河
[177-47b]
  按此則大利當在朔州左雲北懷仁要𨽻雲内縣
  地也遼史尚宜覈
舊志懷仁漢置沙南縣後魏廢隋大業初置大利縣遼
 析雲中縣地置懷仁縣金升雲州元復名懷仁𨽻大
 同路
國朝併安東中屯衛於縣分八里三佃一所雍正四年
 又併大同前衛八村於縣名前衛里
 懷仁辨 遼志懐仁即漢沙南按沙南在漢屬雲中
[177-48a]
 郡今大同乃雲中東境也後人誤以平城為雲中郡
 指隋後之疆域為兩漢疆域宜其多舛懷仁在大同
 府西南七十里與漢雁門郡之&KR1261陶為近沙南見桑
 欽水經河水又東過雲中楨陵縣南又東過沙南縣
 北從縣東屈南過沙陵西今歸化城有沙陵湖則沙
 南應更在沙陵之北又考懷仁北郭外有北沙河南
 郭外有南沙河即舊志所謂沙泉也然此泉自明季
 始著不得據以解漢之沙南而桑乾枝水俗名南池
[177-48b]
 池北有&KR1261陶縣之故城在十五里内
 山隂縣
山隂漢隂館地北魏屬神武郡北齊改太平郡隋置神
 武縣屬馬邑郡唐廢遼置河隂縣屬應州金改山隂
 置忠州元仍山隂至元二年併金城入尋復置明𨽻
 大同府應州今則直𨽻大同府
  按山隂即河隂以在桑乾河南曰河隂在復宿山
  北曰山隂
[177-49a]
 應州
漢志雁門郡秦置句注山在隂館莽曰填狄屬并州領
 縣十四 善無注莽曰隂館 沃陽注鹽澤在東北
 有長城西部都尉治莽曰敬陽 疆隂注諸聞澤在
 東北莽曰伏隂 中陵注莽曰遮害 隂館 埒注
 莽曰填狄亭 繁峙 樓煩 武州 &KR1261陶 劇陽
  崞 平城 馬邑
後漢志雁門郡十四城 隂館 繁峙 樓煩 武州
[177-49b]
  &KR1261陶 劇陽 崞 平城 埒 馬邑 鹵城
 廣武 原平 疆隂
後魏屬神武郡北齊屬太平郡後周郡廢置隂城縣隋
 廢唐置金城
遼志應州彰國軍上節度唐武徳中置金城縣後改應
 州以龍首雁門二山/南北相應故名後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
 彰國軍節度興唐軍寰州𨽻焉遼因之北龍首山南
 雁門兵事屬西京路部署司統縣三 金城本漢隂
[177-50a]
 館縣地漢末廢為隂館城大業末䧟突厥唐始置金
 城縣遼因之 渾源縣 河隂縣本漢隂館縣地初
 𨽻朔州清寧中來屬河隂即/山隂
遼開泰三年三月戊申雲應朔州置轉運使
元志唐末置應州後唐升彰國軍元初仍為應州領金
 城山隂二縣至元二年山隂併入金城後復置州治
 在金城
鹵城在州境漢為鹵城縣𨽻代郡後漢𨽻雁門郡 明
[177-50b]
 洪武七年以州𨽻大同府
國朝順治十六年裁安東中屯衛併應州領山隂縣今
 山隂則直𨽻大同府
 渾源州
趙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門與燕易平舒渾源乃肇於平
 舒
漢為平舒崞二縣地平舒屬代郡莾曰平葆崞屬雁門
 郡莾曰崞張
[177-51a]
元魏神武郡石城縣隋為平寇縣唐為崞縣屬代州後
 唐置渾源縣以渾源川名或云因八水合而渾流故
 名屬應州遼仍舊金升為州仍置縣在郭下併置司
 候司元改恒隂縣𨽻西京即今大/同府至元四年省入州
 明調安東中屯衛中前二所分守
尹耕三曲陽辨 按漢地里志曲陽有二一曰上曲陽
 屬常山郡注曰在恒山北谷即禹貢恒水所出處有
 恒山祠一曰下曲陽屬涿鹿郡注曰今鼔聚昔陽亭
[177-51b]
 晉荀呉滅鼓即此常山有上曲陽故此加下今正定
 府復有曲陽縣既非鼔聚又不在恒山北谷是三曲
 陽也攷定州志曰曲陽即秦所志曲逆後因之有曲
 逆溪在城北曲而西流漢地里志曰曲逆屬中山國
 蒲水所出東入濡又曰濡水在城北曲而西流故曰
 曲逆章帝醜其名改曰蒲隂則今之曲陽為漢之曲
 逆明矣今曲陽既為曲逆則恒山祠古在上曲陽不
 在今曲陽也舜北巡守曰至於北岳漢武修封還至
[177-52a]
 上曲陽祀恒山皆不在今曲陽也飛石之説胡為者
 哉故嘗斷之曰上曲陽以山得名言在恒山之陽也
 曲逆以水得名言其水之曲流也上曲陽既在北谷
 山行峻絶其廢遂久曲陽曲逆同而轉逆為陽後人
 以其去岳逺而無徵復為飛石之説以文之唐人失
 河北石晉割燕雲宋人守正定咸不能至岳下奉玉
 帛而且便其在曲陽也經千年無更正之者則夫表
 峙鎮之方備柴告之典復唐虞會同之跡不有待於
[177-52b]
 今日耶若必求上曲陽遺址祠之則唐虞秦漢都平
 陽闗中車馬自西南而來入山而北故於山陽之谷
 建邑置祠今冠蓋俎豆率自北而南亦何必谷中之
 上曲陽也修岳麓掃土之遺正曲逆飛石之謬於渾
 源州可也
 靈邱縣
魏天平二年置恒州靈邱郡又置北靈邱郡領靈邱莎
 泉二縣
[177-53a]
隋書後魏置靈邱郡後齊省莎泉縣入焉後周置蔚州
 又立大昌縣開皇初郡廢縣併入焉大業初州廢靈
 邱屬雁門郡
唐蔚州興唐郡本安邊郡雁門郡之靈邱上谷郡之飛
 狐縣地唐初没突厥武徳六年置州并置靈邱飛狐
 二縣僑治陽曲七年僑治繁峙八年僑治秀容故北
 恒州城貞觀五年破突厥復故地還治靈邱開元初
 徙治安邊至徳二載更郡名復故治領靈邱飛狐興
[177-53b]
 唐三縣 東北有横野軍乾元元年徙天成軍合之
 而廢横野軍西有清塞軍本清塞守捉城貞元十五
 年置
  按魏置北靈邱郡在梁大同元年時猶未名蔚州
  也後周改靈邱郡為蔚州隋乃以縣𨽻州金為成
  州元明俱𨽻蔚州縣西北有唐河出髙是山周職
  方并州川曰嘔夷是也
宋起鳳靈邱辨 靈邱之見稱於孟氏註已明釋其為
[177-54a]
 齊下邑也按是邑在周慎靚王二年齊已命名以今
 輿地考之當𨽻山左其建置廢革山左屬邑自有成
 書不具論獨是疑者或謂今之邑其齊地之舊乎或
 謂邑之名同時有兩稱乎皆非也攷周威烈王二十
 三年戊寅晉大夫魏斯趙籍韓䖍三分晉地為諸侯
 邑時為趙西北邊尚未有邑在威烈王二十三年之
 前猶屬晉其明年屬趙明矣齊地之廣無逾趙之中
 山燕之易水而至雲中上谷間者是説也可以無辯
[177-54b]
 而同時兩邑之議不容無言子輿責蚳鼃之辭靈邱
 蓋慎靚王時齊有是邑趙固未嘗設也至周赧王八
 年甲寅趙始傳及武靈與肥義謀易服騎射雖中為
 公子成諫止然數出境㳺獵卒葬此終未置邑中間
 歴秦楚垂九十九年漢髙帝興乃於十一年乙已冬
 命太尉周勃入代擊陳豨豨乃奔此破其軍因有武
 靈之邱始置邑名焉由漢髙遡周慎靚王相去凡一
 百一十有五年前此百餘嵗而以靈邱獨顯者齊邑
[177-55a]
 也後此百餘嵗而以靈邱並著者漢邑也地隔千餘
 里世易四五姓名雖同而跡則異豈得以齊誣趙並
 以趙誣漢乎故不可辯
  廣靈廣昌靈邱三縣明皆𨽻大同府蔚州在周秦
  漢胥為代地
國朝改蔚州屬宣化而三縣仍𨽻大同府為紫荆倒馬
  二闗出入要地
 廣靈縣
[177-55b]
廣靈即漢之延陵唐為安邊縣又改興唐縣屬蔚州後
 唐同光二年契丹寇蔚州始置廣陵縣元改廣靈
 廣昌縣
廣昌縣前漢𨽻代郡注云淶水東南至容城入河過郡
 三行五百里并州寖莾曰廣屏隋改名飛狐屬上谷
 郡唐飛狐與靈邱興唐同𨽻蔚州宋升為飛狐軍遼
 復為縣至明方復名廣昌崇禎間更為廣川州兼治
 靈邱廣昌二縣尋復舊今縣因舊名而飛狐口仍為
[177-56a]
 要地
  無終即今玉田去廣昌越七八百里舊通志縣志
  指廣昌為古無終地宜覈
日知錄春秋時代尚未通中國趙襄子乃言從常山上
 臨代代可取也正議曰地道記云恒山在上曲陽縣
 西北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恒山岋號飛狐
 口北則代郡也水經注引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恒山
 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東代郡在西
[177-56b]
 此則今之蔚州乃古代國項羽徙趙王歇為代王歇
 更立陳餘為代王漢髙帝立兄劉仲為代王皆此地
 也今蔚州東二十里/相傳有代王城十年陳豨反十一年破豨立子
 恒為代王都晉陽髙祖/紀則今之太原縣矣孝文紀則
 云都中都陳豨/𫝊同而文帝過太原復晉陽中都二嵗如/淳
 以為先都晉/陽後遷中都又立子武為代王都中都則今之平遙
 縣矣正義引括地志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南十二里又按衛綰代大陵
 人大陵今在文水縣北而屬代代都中都故也代凡
[177-57a]
 三遷而皆非今代州今代州之名自隋始
 陽髙縣
陽髙古雲内雲中地也金曰長清後改白登元亦曰白
 登至元二年廢為鎮尋復明洪武中廢入大同縣築
 陽和城天順二年置衛領以指揮千户
國朝順治三年併髙山衛為一衛曰陽髙衛掌印一員
 領之裁指揮千户五年移府治於陽髙城衛升為府
 八年復舊雍正三年改為陽髙縣距大同府治百二
[177-57b]
 十里
 天鎮縣
天鎮為晉魏之廣牧縣與唐之天成軍相近後唐為雲
 中縣地遼析置天成縣𨽻西京大同府元𨽻宣徳府
 明洪武改設天城鎮逺二衛
國初併為天鎮衛雍正三年改為縣距大同府治百八
 十里
  按明一統志大同府城西北二十八里有定襄城
[177-58a]
  漢郡唐縣皆治此今陽髙天鎮在府治二百里内
  當即唐雲内之恒安鎮北恒州也陽髙志長青縣
  有青坡山即今雲門山陽髙亦長青縣地此説近
  是又𫝊天鎮為唐玉泉驛與古榆林縣近云
朔平府
 朔平府界辨 左雲右玉明洪武二十五年始設衛
 置屯永樂七年復調大同左右二衛於其地正統間
 以邊外玉林併入右衛雲川併入左衛平魯在明為
[177-58b]
 老軍營成化十七年始設
國朝雍正三年乃置朔平府而三衛俱改為縣與朔州
 同𨽻焉北魏延和二年始置懷朔鎮於定襄故城後
 改名朔州在今州北三百八十里後廢北齊天保六
 年復置在今州南四十七里新城後徙馬邑隋唐俱置
 馬邑郡治鄯陽鄯陽即元魏桑乾郡地也宋徽宗時
 置朔寧府而内附不久遼置順義軍領縣或二或三
 不止今州治地也又今朔州即古馬邑郡而馬邑後
[177-59a]
 自設縣云
  按朔平府逼近邊城北通沙漠東燕西秦為晉省
  咽喉要地漢唐以後分郡置州代有更易與大同
  府地大率相通爰考古名附後
 朔方考 朔方今寧夏以北地漢武帝置朔方郡順
 帝徙朔方治五原北魏延和二年於漢之五原郡置
 鎮後改懷朔孝昌中改為州朔州之名始此然非漢
 朔方地也五原城在隋置勝州榆林縣之西唐後仍
[177-59b]
 郡名而漸徙於東北長城外有無定河即奢延水一
 曰朔方水與今朔州相距甚逺
 豐州考 豐州在戰國屬趙秦九原漢五原郡地五
 原郡城在榆林郡界後漢及魏晉漸淪没隋文帝時
 因舊永豐鎮改縣置州豐州之名始此煬帝廢州置
 五原郡貞觀四年以居突厥降户置豐州亦在五原/郡即後周
 之永豐鎮也/在黄河西不領縣十一年州廢天寳中改九原郡
 領九原永豐二縣景龍二年朔方軍總管張仁愿築
[177-60a]
 三受降城後唐改天德軍遼更名應天軍復為州領
 二縣富民縣本漢朔方郡臨戎縣有黑山神振武縣
 本漢定襄郡盛樂縣負隂山帶黄河即元魏所都也
 宋初攻契丹得之後沒於西夏徙置府州地名曰寧
 豐金初仍豐州領縣二後改天徳軍總管府大定中
 析豐州置淨州領天山縣元復為豐州舊有錄事司
 及富民縣至元中以大同平地縣入焉明初置玉林
 雲川等衛後棄於外今由右玉殺虎堡出口西北二
[177-60b]
 百四十里為歸化城城東五十餘里藏經塔有金天
 輔中碑城中都統署有元延祐中碑皆刻豐州據此
 則金元之豐州即在歸化城左右隋唐之豐州五原
 本在河西遼乃改置河北遼志云豐州有大鹽濼九
 十九泉沒越濼古磧口非豐州故地也歸化城東北
 有水名豐灘遶城而西曲注黄河
 唐書三受降城俱列豐州而豐州之九原永豐二縣
 或省入勝州之河濱或省入靈州之懷逺或省入延
[177-61a]
 州之豐林此胥指河西豐州非河東豐州也
 西受降城在豐州西北八十里 髙闕塞在豐州河
 之西史記趙築長城自代傍隂山下至髙闕即此
 稠陽塞亦在豐州漢稠陽縣屬五原郡漢書竇憲出
 雞鹿塞鄧隲出稠陽塞遂至燕然山 豐州境内有
 黑山官山七寳山有紫河黑河
 勝州考 勝州戰國趙地秦為雲中九原漢為雲中
 五原史記秦却匈奴樹榆為塞州南故有榆溪塞隋
[177-61b]
 初置勝州治榆林縣勝州之名始此煬帝廢州置榆
 林郡唐為勝州榆林郡元史唐東受降城南直榆林/後因濱河徙置綏逺峰南即
 今東勝州是也距城在東勝州/東北八里東南 朔州四百里領縣二榆林縣即漢
 河南縣地有故雲中城拂雲堆金河紫塞河自馬邑
 郡鄯陽縣流入有榆林闗縣西有漢五原城河濱縣
 亦即漢河南縣地東臨河岸明一統志縣在大同西/五百餘里本隋榆林縣
 地唐析置此縣縣/東北有河濱闗遼史所載畧同而太祖神冊元年
 破後唐振武軍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州廢後石晉割
[177-62a]
 地復置勝州是遼之勝州先在河西後在河東故大
 同紀曰遼以唐勝州在河西乃加東字也唐决勝州
 在河南按即勝州為明河套地杜佑李吉甫説甚明
 元史金初屬西夏後復取之元至元二年省寧邊州/之半入焉舊有東勝縣及錄事司四年省入州 寧
 邊州在東勝州東南三百里遼置州/金置鎮西軍元乃省入武東勝二州今黄河西來遶
 東受降城而南注其所經即故東勝地在歸化城之
 西平魯縣西北口外有明玉林衛城亦與勝州相近
 云
[177-62b]
 東勝州境内有金河泊承紫河入黄河又有君子津
 雲州考 秦漢有雲中郡晉為新興郡北魏道武自
 雲中徙都平城即雲州地即今/大同孝文遷洛改為司州
 牧又置恒州北齊文宣廢州為恒安鎮後周曰雲中
 隋開皇初置馬邑郡雲内縣唐武徳中於故雲内之
 恒安鎮置北恒州七年廢今朔平在/恒州之西貞觀十四年復
 置自朔州北定襄城徙治定襄縣永淳元年為黙啜
 所破徙民於朔州開元十八年復置更名雲州雲州
[177-63a]
 之名始此有隂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也後魏築雲/州城永熙
 中寄治并州界今名雲州村在/文水縣東四十里非此雲州遼為西京析雲中置
 雲州於懷仁縣地為雲西雲西之名始此金置總管
 府元為大同路領大同白登宣寧平地懷仁五縣至
 元二年以平地縣省入豐州今右玉縣東至大同府
 北至歸化城約二百里似屬豐州地左雲縣疑即雲
 西地云
 明一統志云州境内有拂雲堆考唐書中受降城有
[177-63b]
 拂雲堆祠接靈州境
 雲内州考 唐於雲中郡置都督府後改横塞軍又
 移天徳軍即中受降城地遼初為開逺軍置代州北
 雲朔招討道宗清寧初改雲内州雲内州之名始此
 領柔服寧人二縣有威塞軍此在唐為/積塞軍古可敦城大
 同川天安軍永濟柵安樂戍拂雲堆在黄河東西壖
 金仍為雲内州領柔服雲川二縣及寧人鎮元廢雲
 川縣設録事司至正四年省司縣入州按朔平誌謂
[177-64a]
 今歸化城西南托克托城北有舊城址古塔石柱刻金
 正隆中雲内州録事司郭説字云
 雲内州西有天瑞泊又有紫河黑河經流明一統志
 云雲内州有居延川一名居延澤在朔州北按此澤
 在甘州極北距朔州甚逺恐係兩地
 朔平全郡在雲中五原定襄雁門之界右玉在豐淨
 二州之界左雲在雲州雲西之境平魯在豐勝雲内
 寧邊州之界歸化城兼豐淨雲内東勝之地朔州即
[177-64b]
 漢雁門之馬邑隋唐之鄯陽今馬邑北魏廣武平原
 齊朔州北道行䑓隋鄯陽地唐開元中析鄯陽東三
 十里即大同軍附郭置馬邑縣南至朔州四十里即
 今縣也
 朔平志謂洪武二十八年立大同五衛迤東五衛東
 勝五衛永樂間徙東勝中前後三所千户於懷仁等
 處此亦未覈至東勝五衛在大同西北今邊外三十
 五里有玉林舊城其西有紅城黑城脱脱城三地城
[177-65a]
 垣尚存云
 右玉縣
漢建武二十年冬省五原郡徙其民
宣帝甘露元年單于呼韓邪入朝自請願留居光禄塞
 下矢志保受降城許之命董忠韓昌將兵送之因留
 衛單于助誅不服贍給其穀米三萬餘
晉安帝元興元年魏居越勒莫弗部於五原
唐太宗貞觀四年既禽突厥頡利降其衆十餘萬盡居
[177-65b]
 之内地於豐勝靈夏朔代之間
 朔州
正義括地志云趙武靈王長城在朔州善陽縣北按水
 經云百道長城北山上有長垣若頽毁焉㳂溪亘嶺
 東西無極蓋趙武靈王所築也
通典秦代郡今安邊及馬邑之北境皆是 漢有定襄
 郡在今馬邑郡地
通典晉懷帝時劉琨表以鮮卑猗盧為大單于封代公
[177-66a]
 徙馬邑即其地也其後稱魏建都今於郡地兼置懷
 朔鎮及遷洛後遂於郡北三百餘里置朔州葛榮之
 亂又廢北齊復置朔州隋初置總管府煬帝初府廢
 置代郡尋屬馬邑郡後魏初雲中在今郡北三百餘
 里定襄故城北齊置朔州在故都西南新城一名平
 城後移於馬邑即今郡城也
地形志恒州善無郡天平二年置領縣二 善無 沃
 陽 魏有六鎮沃野懷朔武川柔元懷荒禦夷附録/
[177-66b]
 朔州本漢五原郡延和二年置為鎮後改為懷朔孝
 昌中改為州後䧟今寄治并州界領郡五 大安郡
 領縣二 狄那 捍殊 廣寧郡領縣二 石門
 中川 神武郡領縣二 尖山 殊頺 太平郡領
 縣三 太平 太清 永寧 附化郡領縣四 附
 化 息澤 五原 廣牧中多朔/州地
梁普通三年魏主詡居柔然於懷朔之北 五年八月
 魏東西部勑勒皆叛附㧞陵乃改懷朔鎮為州
[177-67a]
元帝承聖二年齊主居柔然於馬邑川
周建徳六年二月北朔州置總管府
隋志馬邑郡注舊置朔州開皇初置總管府大業初府
 廢統縣四 善陽注後齊置縣曰招逺郡曰廣安開
 皇初郡廢大業初縣改曰善陽置代郡尋曰馬邑又
 有後魏桑乾郡後齊以置朔州及廣寧郡後周郡廢
 大業初州廢 神武注後魏置神武郡後齊改曰太
 平後周罷郡有桑乾水 雲内 開陽
[177-67b]
隋文帝開皇十九年突厥突利入朝立為啟民可汗築
 大利城於朔州以居之
唐朔州馬邑郡本治善陽建中中節度使馬燧徙治馬
 邑後復故治領二縣善陽注武徳四年省常寧縣入
 焉馬邑注開元五年析善陽於大同軍城置
舊唐志朔州善陽漢定襄地有秦時馬邑城武州塞後
 魏置桑乾郡隋為善陽縣
水經注石門鄣西北光禄城即懷朔鎮城也 中陵水
[177-68a]
 又西北流逕善無縣故城西王莽之隂館也
十三州志曰舊定襄郡志地理志曰雁門郡治
宋志朔州唐置後唐為振武軍石晉以賂契丹宣和五
 年守將韓正以州來降金人尋逐正復取之
元志唐改馬邑郡為朔州後唐升鎮武軍宋為朔寧府
 金為朔州元因之
  按漢善無前屬雁門後屬定襄皆係郡治魏天平
  二年置善無郡善無沃陽二縣屬焉在勾注山之
[177-68b]
  西北與朔州為近
  馬邑縣
漢志雁門郡劇陽註莽曰善陽 馬邑註莽曰章昭
秦時築城於武州塞内名馬邑搜神記晉地記師古註
 章懷注皆同按今朔州即古馬邑其故城在今州東
 今之馬邑非古馬邑也
漢太原郡之廣武縣城在今治南 後唐天成三年置
 寰州治寰清縣即今馬邑縣境
[177-69a]
 左雲縣
大同紀漢建武十三年盧芳奔四郡歸正省定襄徙其
 民於西河漢書以省定襄為十年事按芳竊據諸郡
 十年芳未破也何以得省必芳奔而始經理邊郡也
  二十七年太尉趙熹典邊事上言請復緣邊諸郡
 乃復置五原定襄郡
 平魯縣
漢文帝十一年夏募民實雲中 十二年三月募民輸
[177-69b]
 粟雲中
晉咸康五年三月代王什翼犍立遷於雲中 大元十
 六年魏主珪居北部柔然於雲中 元興二年魏居
 尉遲部萬餘家於雲中
唐永徽元年九月置單于都䕶府 時同置瀚海都䕶
 府領金微新黎等七都督仙蕚賀蘭等八州三年復
 徙瀚海都䕶府於雲中為雲中都䕶府磧以北蕃州
 𨽻瀚海以南𨽻雲中 景龍二年三月置三受降城
[177-70a]
尹耕曰按單于都䕶府置在雲中今瀚海都䕶府復曰
 徙置雲中是雲中有兩都䕶府也考之史李靖破突
 厥遷三百帳於雲中阿史徳氏為之長後部落漸衆
 議立可汗帝曰今可汗古單于也乃更為單于都䕶
 府是單于都䕶専統遷户而瀚海之徙雲中者則統
 磧南蕃州雖同城而職任異也或曰瀚海所徙史文
 曰古雲中單于府所置但曰雲中是其時有兩城也
 單于置於新城瀚海徙於舊城不相妨也一統志曰
[177-70b]
 新雲中在今大同城北郭外古雲中在豐勝之間相
 去四百餘里理或然也
 歸化城
 大青山祁連山隂山陽山等地通辨 歸化城在遼
 金元豐州之城其西有隂山陽山大青山北通瀚海
 南臨黄河秦使蒙恬北擊胡渡河取髙闕據陽山北
 假後漢五原郡西安陽北有隂山武帝克匈奴因置
 隂山縣徐廣謂隂山在河南陽山在河北水經注鍾
[177-71a]
 山即隂山又曰陽山即隂山元延祐修道碑又謂大
 青山即天山即祁連山明一統志大青山即隂山是
 諸山名雖異而實同也按石碌山之西為隂山山東
 南為東受降城隂山之西為陽山更西為大青山山
 東南為中受降城西南為西受降城城西越長寧河
 阿保之南即賀蘭山也至甘州為漢張掖郡窮石之
 東為焉支山肅州為漢酒泉郡髙臺之南為祁連山
 此皆在嘉峪以東至於伊州之北為天山其西為栁
[177-71b]
 陳城更西為髙昌即明火州為漢車師唐交河蒲類
 兩縣地是天山與祁連已東西判然矣金時以邊外
 稱天為祁連置静州天山縣遂名大青為祁連而元
 亦因之宜覈水經注山在中國之極北故名隂山水
 北曰陽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謂之陽山以此正徐廣
 隂山在河南一語之誤誠是矣然河自明季三部落
 之西北轉逕大青山之隂其南有馬隂山山以東即
 周朔方漢朔方郡及明河套故地水經所云河水又
[177-72a]
 南逕馬隂山西是也徐廣之所謂隂山在河南庸或
 指此山乎抑宜覈
  按輿地有名異而實同者如條山蒲山雷首山之
  類是也有名同而實異者如長城外有賀蘭山朔
  州右玉亦胥有賀蘭山肅州有祁連山大青山亦
  名祁連山五寨别有祁連池又如大同虞鄉盂縣
  胥有方山潞安大寧浮山胥有壺口山遼州武鄉
  平陸黎城胥有箕山永濟長治胥有首陽山介休
[177-72b]
  平定州胥有綿山此類甚多當析觀之
 青冡辨 青冡漢明妃墓也宋遼以來諸史多言青
 冡今在歸化城南十餘里黑河之側夫歸化城漢五
 原郡地距幕北絶逺而宋史云太平興國八年豐州
 刺史王承美敗遼師追北至青冡百餘里遼史神冊
 元年八月太祖㧞朔州勒石記功於青冡之南西京
 志亦云豐州有青冡元史太祖十四年駐軍青冡繇
 東勝渡河收西夏合諸史覈之其地胥近歸化城此
[177-73a]
 又何説也按漢史甘露元年呼韓邪欵塞願留居光
 祿塞下保漢受降城而北邊息警者六十餘年豈其
 時王歙軰實𨗳之而遂克返葬與抑好事者艷青冡
 之名鑿空駕虛流𫝊至宋遼遂援為典要與老杜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冡向黄昬曰一去曰獨留
 似有疑辭間嘗詢之商旅塞草皆黄未聞此冡之獨
 青也然則志其名無鑿其地可也
 
[177-73b]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