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9 山西通志-清-覺羅石麟 (master)


[137-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七
  人物三十/七 文苑二/
潞安府

馮逡字子產左將軍奉世子通易太常察孝亷為郎補
 謁者建昭中選為復土校尉光禄勲于永舉茂材為
 美陽令功次遷長樂屯衞司馬清河都尉隴西太守
[137-1b]
 治行亷平年四十餘卒
馮衍字敬通上黨潞人徙杜陵祖野王衍幼有奇才年
 九歳能誦詩至二十而博通羣書王莽時諸公多薦
 舉之衍辭不肻仕莽遣更始將軍亷丹討伐山東丹
 辟衍為掾與俱至定陶衍因說丹歸正丹不聽進擊
 無鹽與赤眉戰死衍乃亡命河東更始二年鮑永行
 大將軍事安集北方衍以計說永永素重衍且得自
 置偏裨將五人乃以衍為立漢將軍領狼孟長屯太
[137-2a]
 原與上黨太守田邑繕甲養士扞衞并土及世祖即
 位邑遣使詣洛陽獻璧馬因招永衍永衍等疑不肯
 降而忿邑背前約衍遺書責邑邑報書勸衍歸降衍
 不從或訛言更始隨赤眉在北永衍信之故屯兵介
 休方移書上黨云更始在雍永遣弟升及壻張舒誘
 降涅城邑書勸永降永不答後永衍審知更始已殁
 乃共罷兵幅巾降於河内帝怨衍等不時至永以立
 功得贖罪遂任用之而衍獨見黜永謂衍曰昔髙祖
[137-2b]
 賞季布之罪誅丁固之功今遭明主亦何憂哉衍曰
 記有之人有挑其鄰人之妻者挑其長者長者詈之
 挑其少者少者報之後其夫死而取其長者或謂之
 曰夫非詈爾者邪曰在人欲其報我在我欲其詈人
 也夫天命難知人道易守守道之臣何患死亡頃之
 為曲陽令誅斬劇賊郭勝等降五千餘人論功當封
 以讒毁故賞不行建武六年九月丙寅晦日食衍上
 書陳八事其一曰顯文徳二曰褒武烈三曰修舊功
[137-3a]
 四曰招俊傑五曰明好惡六曰簡法令七曰差秩禄
 八曰撫邊境書奏帝將召見初衍為狼孟長以罪摧
 陷大姓令狐略是時略為司空長史讒之於尚書令
 王䕶尚書周生豐曰衍所以求見者欲毁君也䕶等
 懼之即共排間衍遂不得入後衞尉隂興新陽侯隂
 就深敬重衍衍遂與之交結由是為諸王所聘請尋
 為司隸從事帝懲西京外戚賓客故皆以法繩之衍
 由此得罪西歸故郡閉門自保建武末上疏自陳書
[137-3b]
 奏猶以前過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顯志賦以自勵
 顯志者言光明風化之情昭章元妙之思也顯宗即
 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其實遂廢於家然雅有大志不
 戚戚於貧賤居常慷慨歎曰衍少事名賢經歴顯位
 懐金垂紫揭節奉使不求茍得常有凌雲之志三公
 之貴千金之富不得其願不介於懐貧而不衰賤而
 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修道徳於幽冥之
 路以終身名為後世法居貧年老卒於家所著賦誄
[137-4a]
 銘說問交徳誥慎情書記說自序官録說策五十篇
 肅宗甚重其文

崔遊字子相上黨人少好學儒術甄明恬靜謙退自少
 及長口未嘗語及財利魏末察孝亷除相府舎人出
 爲氐池長甚有惠政以病免遂為廢疾泰始初録叙
 故府僚屬就家拜郎中年七十餘猶敦學不倦撰喪
 服圖行於世劉元海命為御史大夫固辭不就卒於
[137-4b]
 家時年九十二
續咸字孝宗上黨人性孝謹敦重履道貞素師事京兆
 杜預専春秋鄭氏易教授常數十人博覽羣言善文
 論又修陳杜律明達刑書永嘉中歴廷尉平東安太
 守劉琨從事中郎後没石勒為理曹參軍持法平祥
 時比于公著逺游志異物志汲冢古文釋皆十卷行
 於世年九十七卒季龍贈儀同三司
前宋
[137-5a]
鮑照字明逺由屯留徙東海文詞贍逸尤長於樂府始
 謁宋臨川王義慶貢詩言志擢為國侍郎遷秣陵令
 選為中書舎人時頗多忌賦述不敢盡其才後臨海王
 子頊鎮荆州以為前軍參軍子頊敗遇害 鍾嶸詩
 品鮑照詩其源出於二張善形狀寫物之詞得景陽
 之諔詭含茂先之靡縵骨節强於謝琨驅邁疾於延
 年總四家而擅美跨兩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
 取湮當代然貴尚巧似不避危仄頗傷清雅之調故
[137-5b]
 言險俗者多以附照
北魏
王煦屯留人華隂徐遵明詣山東求學至上黨乃師煦
 受尚書毛詩禮記一歳辭去晉書作王聰○遵/明受尚書鄭氏學
李業興上黨長子人祖虯父𤣥紀以儒學舉孝亷𤣥紀
 卒於金鄉令業興少志學師事徐遵明時漁陽鮮于
 靈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著録尚寡業興詣靈馥黌
 舎類受業靈馥曰李生久逐羌博士何所得也業興
[137-6a]
 不言及靈馥說左傳業興問大義數條靈馥不能對
 乃振衣而起曰羌弟子正如此耳徑還自此靈馥生
 徒傾學就遵明學徒大盛業興之為也後乃博涉百
 家圖緯風角天文占候無不討練尤長算厯雅自矜
 負禮待不足雖權貴不屈後為王遵業門客舉孝亷
 為校書郎以世行趙匪厯節氣候辰下算延昌中乃
 為戊子元厯上之時屯騎校尉張洪盪冦將軍張龍
 詳等九家各獻新厯宣武詔共為一厯洪等推業興
[137-6b]
 為主成戊子厯正光三年奏行之業興以殷厯甲寅
 黄帝辛夘徒有積元術數亡缺又修之各為一卷傳
 於世建義初典儀注尋除著作郎永安三年以前造
 厯勲賜爵長子伯孝武帝初封屯留縣子除通直散
 騎常侍永熙三年二月釋奠與魏季景温子昇竇瑗
 為摘句後入為侍讀遷鄴起部郎中辛術奏今皇居
 徙御百度創始營構一興必宜中制李業興碩學通
 儒博聞多識萬門千戸所宜詢訪今求就之披圖按
[137-7a]
 記考定是非參古雜今折中為制詔從之尚書右僕
 射營構大匠髙隆之纂修三署樂器衣服又奏請共
 事天平四年與李諧盧元明使梁梁散騎常侍朱異
 問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圓丘邪曰委粟是圓
 丘非南郊異曰郊丘異所是用鄭義我此中用王義
 曰然洛京郊丘用鄭解異曰若然女子逆降傍親亦
 從鄭否曰此亦不專從若此間用王義除禫應用二
 十五月何以王儉喪禮禫用二十七月也異不答業
[137-7b]
 興曰我昨見明堂四柱方屋都無九五之室當是裴
 頠所制明堂上圓下方裴唯除室耳今此上不圓何
 也異曰圓方俗說經典無文曰圓方之言出處甚明
 卿自不見見卿録梁主孝經義亦云上圓下方豈非
 自相矛盾異曰若然圓方竟出何經業興曰出孝經
 援神契異曰緯候何可信也業興曰靈威仰叶光紀
 之類經典亦無所出卿復信不異不答梁武問詩周
 南王者之風撃之周公召南仁賢之風繫之召公何
[137-8a]
 名為繫對曰鄭注儀禮云昔太王王季居於岐陽躬
 行召南之教以興王業及文王行今周南之教以受
 命作邑於酆文王為諸侯之地所化之國今既登九
 五之尊不可復守諸侯之地故分封二公名為繋梁
 武又問尚書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此時何正對曰
 夏正月梁武言何以得知曰按尚書中候運衡篇日
 月營始故知夏正又問堯時以前何月為正對曰自
 堯以上書典不載實所不知梁武又云寅賓出日是
[137-8b]
 正月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即是二月何得云不知對
 曰雖三正不同言時節者皆據夏時正月周禮仲春
 二月㑹男女之無夫家者雖自周書月亦夏時堯之
 日月亦當如此梁武又曰孔子聖人何與原壤為友
 對曰孔子即自解言親者不失其親故者不失其故
 又問壤何處人對曰注云原壤孔子幼之舊故是魯
 人又問聖人何以存故舊之小節廢不孝之大罪對
 曰原壤所行事自彰著幼少之交非是今始既無大
[137-9a]
 故何容棄之又問孔子何以書原壤事對曰此是後
 人所録非孔子自制猶合葬於防禮記中如此比動
 有百數又問易有太極極是有無對曰所傳太極是
 有還遷散騎常侍加中軍大將軍武定元年除國子
 祭酒仍侍讀神武以業興明術數軍行常問焉芒山
 之役有風從西來入營業興曰小人風來當大勝神
 武曰若勝以爾為本州刺史既而為太原太守五年
 齊文襄引為中外府諮議參軍造九宫行棊厯以五
[137-9b]
 百為章四千四十為蔀九百八十七為升分還以己
 未為元始終相維不復移轉與今厯法術不同至於
 氣序交分景度盈縮不異也文襄征潁川業興曰往
 必克克後凶文襄既克欲以業興當凶而殺之業興
 鳩集文籍手自補修題帖家書垂將萬卷覽讀不息
 多有異聞諸儒服其深博性豪俠重意氣急難歸之
 便容匿好合傾身無吝乖忤便即疵毁時人以此疾
 之至於學術精微當時莫及二子崇祖傳父業
[137-10a]
李崇祖字子述上黨長子人業興子盧景裕講易崇祖
 時年十一論難往復景裕憚之姚文安難服䖍左傳
 解七十七條名曰駁妄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釋謬營
 三臺有勞封屯留縣侯

張仲容上黨人徽宗時登科仕屯田員外郎以好士名
 天下後致仕以詩名孫温泰和六年登第亦以詩樂
 府見稱
[137-10b]

王良臣字大用潞人承安五年進士作詩以敏捷稱又
 於内典有得入翰林與李欽叔善從軍南征欽叔與
 行道中酬唱甚多興定初自請北行没於軍中贈孟
 州防禦使
董文甫字國華潞人承安中進士性淳質恬於世味於
 心學有所得自號無事道人子安仁亦學道父子嘗
 閒居寳豐閉戸不出以習靜為業朝夕不繼晏如也
[137-11a]
 文甫歴金昌府判官禮部員外郎昌武軍節度副使
 正大中以公事至把縣自知死期作書與家人及同
 官又作詩貽把縣令佐詩畢擲筆於地以扇障面而
 逝
宋楫字濟川長子人年十九天徳三年擢第除著作郎
 母老丏歸養許之泰和三年以省掾從吏部尚書梁
 肅使宋副趙王府長史直臣獵淮上射一虎斃之楫
 有詩記其事語意俊拔泗州守刻石於鎮淮堂楫官
[137-11b]
 至孟州防禦使子元吉字祐之明昌二年進士元圭
 字達之泰和三年進士皆有名曽孫𢎞道

宋衟字𢎞道潞州長子人金兵部員外郎元吉孫善記
 誦屏居河内者十餘年趙璧經略河南以禮聘至中
 統三年授翰林修撰又從璧濟南襄陽多贊大計為
 征東行省員外郎持詔往髙麗徙江華島居民於平
 壤歸復命賜勞良厚遷太常少卿兼領籍田署事太
[137-12a]
 子珍戬以耆徳召見應對詳雅命擇可備顧問者舉
 郭祐何瑋徐琰馬紹楊居寛何榮祖楊仁風等太子
 曰盡為我致之除秘書監太子以江西分地命衟銓
 舉守令初立詹事院首以衟為太子賓客卒有秬山
 集十卷
張䂮至元年間鄉舉授沂州同知髙才絶學以文章名
 世
連綮字士徴淹經史通韜略辭翰自成一家中河東鄉
[137-12b]
 進士授河南儒學提舉不受卒贈集賢直學士朝列
 大夫
王天祐上黨人天資穎悟有偉才累官太常博士議大
 禮多見俞允皇慶間以潞州知州進階奉議大夫子
 璋琮璜琥俱有名
杜汝楫潞城人文章徳行一時推重與同邑髙不器齊
 名不器後登上第見李質碑記中

[137-13a]
申甫字維嶽壺關人髫年力學以文名既冠負笈遊秦
 中漸漬師友所造益深洪武庚戌開科以易魁於鄉
 官潞州學正築麗澤齋與諸生講習四輔杜斆為之
 記後遷蕪湖知縣甫與斆同學友也斆應召入都甫
 賦南坡太行路清時三詩送之反覆規切深得古人
 贈别之義
李濬襄垣人永樂壬辰進士初授兵部主事陞保定知
 府尋調河間所至有善政致仕歸以詩酒自適所著
[137-13b]
 有雲谿稿瀛海集
宋朴潞州人正徳丁夘舉人任國子博士古質尚行喜
 讀書為文宏博詩宗魏晉宦遊四十年清貞淡泊囊
 無長物
趙初黎城人力學恬淡重行誼薄紛華隠居田溪之陽
 創蒼溪書院以讀書著述為事建聖賢道統堂春秋
 率子弟行釋菜禮吕柟過黎城聞其人命駕就訪與
 辯論終日歎美而去
[137-14a]
李新芳字元徳潞州人嘉靖癸未進士性剛介寡合燕
 居危坐如對神明嘗有句曰身心無可告天地面目
 如何對聖賢釋褐後歴淮安保定府推官胥以亷明
 著入為戸部主事改監察御史出按真定鋤强伸枉
 風裁凜然尋為忌者所中罷官歸杜門讀書從遊日
 衆達官貴人皆稱漳野先生
程應登字司晉潞州人幼負異質遊李侍御漳埜門與
 任光禄輩相切劘又主陵川宗約教以詩文著弱冠
[137-14b]
 領庚子舉人授雎州知州補延慶州所至嚴請託絶
 賂遺兩任咸以守制歸里制終乃浩然歎曰向為親
 出今可已矣遂不赴補以孫正已貴贈兵部右侍郎
張鐸字邦敷號西林壺關人鎮弟嘉靖乙酉舉人丙戌
 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歴兵部郎中湖州府知府鯁
 直豪邁若不可繩以法度然生平大節無一不中矩
 矱其與人接也雖山翁野叟莫不盡其歡退而叩其
 臧否當其意者無幾人所著有西林稿警心要言全
[137-15a]
 唐律詩明詩律選湖州府志壺關志若干卷傳世詳
 見栗應麟所撰誌銘
栗應麟字仁甫潞州人嘉靖己丑進士知河南陳州歴
 直隸順徳府同知遷陜西僉事解組歸應麟負才名
 好吟咏詩詞婉麗文亦能成一家以易魁天下宗親
 例不得為中朝官洊歴外任以才見忌卒不至大用
栗應宏字道甫潞安人弱冠舉於鄉累試南宫不第耕
 讀太行山中髙叔嗣解司封歸應宏擔簦相造雞黍
[137-15b]
 定交叔嗣作紫團山人歌贈之云紫團髙山槩青雲
 栗家兄弟殊不羣陳州一出驅五馬令弟二十窺三
 墳陳州者應宏兄應麟也應宏山居詩六卷叔嗣為
 之序
沈國華潞安人萬厯丁酉舉人任藍田知縣精明果決
 聽㫁如流公事暇延儒生論文立㑹文館躬詣㑹所
 課之饌具皆出俸資嘗摹王摩詰輞川圖勒於石沈
 鬱秀潤賞鑒家亟稱焉後陞寜海知州
[137-16a]
申尚徳潞城人天啓間貢生秉至性事親孝為學能窺
 根柢又諳練時勢莊烈御極躬上書闕下陳聖治聖
 學拔本塞源諸論不省歸而閉戸讀書從事姚江之
 學嘗著致知源流以表章之又輯青解以解大學裴
 園抄臆以解中庸并鄉黨訓孔氏世醫說諸書
李瑶屯留人通判思謙子思謙以孝亷起家居官清介
 林居後閉門讀書惟課子是務瑶能承其家學潛心
 玩索天啓間以貢任髙平訓導秩滿遷陜西紫陽縣
[137-16b]
 尋歸端居一室繹聖學指趣嘗曰尋未發時氣象此
 古人扼要所在學者所宜留心也子鐘進士孫楷舉
 人皆能世其業
國朝
李甲黄字九影號金漳黎城人順治初以舉人試安邑
 教諭遷安平知縣入為工部主事卒於官甲黄幼有
 志聖學教安邑書曹月川蒲霍教條以訓學者嘗於
 𢎞運書院析朱陸同異吕少宗伯崇烈歎嘉之涖安
[137-17a]
 平著勸俗歌揭之通衢諸生有廬於墓者月造其阡
 給以廩而於惡少魚肉鄉里暨以私鹽入人槖而誣
 之者按治不少假晉秩冬曹督理寳源錢局勾稽精
 核𣙜木古北口僦民舎經畫尤勞勩暇則手一卷諷
 誦不輟嘗曰吾讀它編如食珍膳非不恱口但一飽
 更無餘味至周易性理諸書如布帛菽粟雖日用而
 不厭也及卒王𢎞祚深惜之著靜觀齋語録磊園文
 集藏於家
[137-17b]
李元黄字行漳黎城縣人水部甲黄弟少多病不能日
 讀書而成童即善屬文督學李直指王交稱之後病
 時作日攜茶鐺嘯咏别墅當事多薦文行以親老懇
 辭踞皋比為諸生講授批卻導&KR1094&KR1154然立解
程之玿字二漳長治縣人歳貢生博學好古文辭詩賦
 精雅藝林推之亦通岐黄術著舌耕堂詩古文隨手
 録續乗餘録潞安詩選程氏人物考金剛經集解醫
 海勺波百餘卷而潞志拾遺一書考覈典核鑑古者
[137-18a]
 尤激賞焉
孫奇字象陽屯留人順治間恩貢官浙江寧海縣知縣
 奇七歳喪父母李氏厲苦節督奇讀書奇淬厲文名
 籍甚及涖寧海有政聲尋投劾歸鍵戸讀書嘗著父
 子夫婦昆弟朋友四箴訓其子弟晉人傳誦以為名
 言邑令屠纂縣志邀奇參考互訂閱三年乃克成書
 論者尤多其勤云
趙良玉字爾栗長治人少與兄通判良璧讀書朝爽樓
[137-18b]
 午夜不倦有名詞壇以歳貢生官襄陵教諭啓迪備
 至補猗氏拔喬府丞雲名於童子中令以軍需激變
 良玉開誠撫慰得帖然遷大同教授值歳飢與有司
 設法分賑比擢太平知縣以兄通判殁鬱鬱不樂遂
 不赴歸築序樂園教子弟讀書暇時彈琴賦詩怡情
 魚鳥花木間後十餘年卒鮑孝亷芝有傳
汾州府

[137-19a]
宋沖字子浚介休人以有道司徒徵水經注曰城南有
 徵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

孫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祖資魏驃騎將軍父宏南陽
 太守楚才藻卓絶爽邁不羣年四十餘始參鎮東軍
 事司馬文王遣符劭孫郁使吳將軍石苞令楚作書
 遺孫皓劭等不敢通楚後遷佐著作郎復參石苞驃
 騎軍事負其才氣頗侮易苞初至長揖曰天子命我
[137-19b]
 參卿軍事嫌隙遂構又與鄉人郭奕忿爭遂湮廢積
 年初參軍不敬府主楚既輕苞遂制施敬自楚始征
 西將軍扶風王駿起為參軍轉梁令遷衞將軍司馬
 時龍見武庫井中羣臣將上賀楚言筦庫之士或有
 隠伏厮役之賢没於行伍故龍見光景有所感悟願
 赦小過起淹滯申命公卿舉獨行君子又舉亮拔秀
 異之才無繫世族必先逸賤惠帝初為馮翊太守卒
 初楚與同郡王濟友善濟為本州大中正訪問銓邑
[137-20a]
 人品狀至楚濟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為之乃狀
 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羣楚少欲隠居謂濟曰當欲
 枕石漱流誤云漱石枕流濟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
 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厲其齒楚除
 婦服作詩示濟濟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
 悽然增伉儷之重三子衆洵纂纂子統綽
孫統字承公纂子幼過江誕任不羈善屬文時人以為
 有楚風征北將軍褚裒聞其名命為參軍辭不就家
[137-20b]
 㑹稽性好山水乃求為鄞令轉吳寧不留心碎務名
 山勝川靡不窮究後為餘姚令卒子騰嗣以博學稱
 位至廷尉騰弟登少善名理注老子行於世仕至尚
 書郎早卒
孫綽字興公纂子博學善屬文少與髙陽許詢俱有髙
 尙之志居㑹稽游放山水作遂初賦以致其意沙門
 支遁嘗問綽君何如許答曰髙情逺致弟子早已服
 膺然一咏一吟許將北面矣絶重張衡左思賦每云
[137-21a]
 三都二京五經之鼓吹也嘗作天台山賦辭致甚工
 初成以示友人范雲期云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雲
 期每至佳句亦輒云應是我輩語除著作佐郎襲長
 樂侯綽性通率好譏調嘗與習鑿齒共行綽在前顧
 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後鑿齒曰簸之颺之糠粃在前
 征西將軍庾亮請為參軍補章安令徵拜太學博士
 遷尚書郎又為揚州刺史轉永嘉太守遷散騎常侍
 領著作郎時大司馬桓温將移都洛陽人情疑懼莫
[137-21b]
 敢先諫上表論之桓温不恱曰致意興公何不尋君
 遂初賦而强知人國家事邪尋轉廷尉卿領著作綽
 少以文才稱於時文士綽為其冠温王郄庾諸賢卒
 必須綽為碑文然後刋石焉年五十有八卒子嗣有
 綽風文章相亞嘗侍統綽賦蘭亭集詩位至中軍參
 軍早卒
孫盛字安國太原中都人祖楚馮翊太守父恂潁川太
 守恂遇賊被害盛年十歳避難渡江及長博學善言
[137-22a]
 名理時殷浩擅名一時與抗論者惟盛而已盛嘗詣
 浩談論對食奮擲麈尾毛悉落飯中食冷而復煖者
 數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盛又著醫卜及易象妙於
 見形論浩等竟無以難由是知名起家佐著作郎出
 補瀏陽令太守陶侃請為參軍庾亮又引為征西主
 簿轉參軍時南蠻校尉陶稱讒構亮與王導頗懐疑
 貳盛密諫亮曰王公神情朗達常有世外之懐豈肯
 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間内外耳亮納之庾
[137-22b]
 翼又引為安西諮議參軍尋遷廷尉正桓温仍留為
 參軍與俱伐蜀軍次彭模温以輕兵入蜀盛領羸老
 輜重在後賊數千忽至衆皆遑遽盛部分諸將并力
 拒之應時敗走蜀平賜爵安懐侯累遷温從事中郎
 從入關平洛以功進封吳昌縣侯出補長沙太守累
 遷祕書監加給事中年七十二卒盛篤學不倦自少
 至老手不釋卷著魏氏春秋晉陽秋并造詩賦論難
 數十篇
[137-23a]
孫放字齊莊盛子幼稱令慧年七八歳在荆州與父從
 庾亮獵亮曰君亦來邪應聲答曰無小無大從公于
 邁亮又問欲齊何莊邪放曰欲齊莊周亮曰不慕仲
 尼邪答曰仲尼生而知之非希企所及亮大奇之曰
 王輔嗣弗過也庾翼子爰客嘗候盛見放問曰安國
 何在答曰庾稚恭家爰客大笑曰諸孫太盛有兒如
 此曰未若諸庾翼翼既而語人曰我故得重呼奴父
 也終長沙相
[137-23b]
元魏
宋隠字處黙西河介休人曽祖奭祖浩父恭世仕慕容
 氏位並通顯隠性至孝專精好學仕慕容垂為并州
 别駕道武平中山拜尚書吏部郎積遷行臺右丞領
 選母喪歸被徵棄妻子匿長樂數年卒臨終謂其子
 經曰汝等茍能入順父兄出悌鄉黨仕郡幸至功曹
 史以忠清奉之足矣不勞逺詣臺閣恐不能富貴徒
 延門戸累耳若忘吾言是死若父也使鬼有知吾不
[137-24a]
 歸食矣
張偉字仲業太原中都人學通諸經鄉里受業者常數
 百人雖有頑固問至數十告喻無愠色常依附經典
 教以孝悌門人事之如父性清雅非法不言太武時
 與髙允等俱徵授中書博士累遷中書侍郎太原國
 大中正使酒泉慰渠沮無諱又使宋賜爵成皋子出
 為營州刺史進建安公卒贈并州刺史諡曰康
  按神䴥四年詔范陽盧元等四十二人皆冠冕之
[137-24b]
  胄著聞州邦並以禮徵就命者三十五人拜中書
  博士偉與渤海髙允並以本官領衞大將軍樂安
  王範從事中郎允與偉及廣平游雅同業相友允
  徵士頌列晉士名曰營州刺史建安公太原張偉
  仲業行司隸校尉中都侯西河宋宣道茂太平太
  守平原子鴈門李熙士元廣平太守列人侯西河
  宋愔祕書郎鴈門王道雅祕書郎鴈門閔弼其序
  曰張仲業東臨營州遲其還返一叙於懐青衿於
[137-25a]
  垂殁之年寫情於桑榆之末其人不幸復至殞殁
  進涉無寄心之所出入無解顔之地其頌曰仲業
  淵長雅性清到憲章古式綢繆典誥時值險難常
  一其操納衆以仁訓下以孝化被龍川民歸其教
  宣頌曰道茂夙成弱冠播民與朋以信行物以誠
  怡怡昆弟穆穆家庭發嚮九皋翰飛紫冥頻在省
  闥亦司於京刑以之中政以之平熙頌曰士元先
  覺介然不惑振袂來庭始賓王國蹈方履正好是
[137-25b]
  繩墨淑人君子其儀不忒愔與博陵崔建合頌曰
  崔宋二賢誕性英偉擢潁閭閻聞名象魏謇謇儀
  形邈邈風氣達而不矜素而能賁道雅弼與中山
  張綱上谷張誕合頌曰張綱柔嘉叔術正直道雅
  洽聞弼為兼識拔萃衡門俱漸鴻翼發憤忘餐豈
  要斗食率履從仁罔愆於式失不繫心得不形色
  允列頌同徵而偉獨摽於序其雅契可知矣
北齊
[137-26a]
宋世良毓子字元友年十五有膽氣隨伯父翻在南兖
 州屢有戰功行臺臨淮王彧與語奇之尒朱榮有不
 臣迹帝將圖之密令彧將兵赴洛彧假世良都督令
 還南兖發兵以聽期世良請簡三千騎五日必到洛
 陽并陳三策彧皆不能從尋為殿中侍御史詣河北
 括戸還見汲郡城旁多骸骨移書州郡令收瘞其夜
 大雨遷殿中世良奏殿中主齊㑹之事請改付餘曹
 帝曰卿意不欲親庖厨邪付右兵以為永式河州刺
[137-26b]
 史梁景叡枹罕羌首恃逺不敬秦州刺史侯莫陳恱
 受其贈遺常為送表並奏其罪帝嘉之謂長孫永業
 曰宋郎中實有家風甚可重也拜清河太守世良才
 識閑明尤善政術在郡未幾聲問甚髙陽平郡移盜
 三十餘人訊其情狀唯送十二人餘皆放之陽平太
 守魏明朗怒云輒放吾賊及推問明朗大服郡東南
 有曲隄成公一姓阻而居之羣盜多萃此人語曰寧
 度東吳㑹稽不歴成公曲隄世良施八條之制盜奔
[137-27a]
 他境人又謡曰曲隄雖險賊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
 齊天保初大赦郡無一囚率羣吏拜詔而已其冬醴
 泉出於界内代至傾城祖道有老人丁金剛者泣而
 前謝曰府君非唯善政清亦徹底今失賢者人何以
 濟莫不攀轅涕泣卒於東郡太守贈信州刺史撰字
 略五篇宋氏别録十卷子伯宗位侍御史性清退好
 學多所撰述齊亡不仕隋大業初卒於家

[137-27b]
宋令文汾州人髙宗時為東臺詳正學士富文辭且工
 書有力絶人世稱三絶都下有牛善觸人莫敢攖令
 文直往拔取角折其頸殺之子三之問以文章起問
 弟之悌以蹻勇聞之遜精草隸世謂各得父一絶云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人令文子偉儀貌雄於
 辯甫冠武后詔與楊炯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
 左奉宸内供奉武后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
 東方虯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后覽之嗟賞
[137-28a]
 更奪袍以賜張易之敗貶瀧州參軍事逃歸洛陽以
 訐張仲之擢鴻臚主簿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下遷
 汴州長史改越州長史頗自力為政窮歴剡溪山置
 酒賦詩流布京師人人傳諷睿宗初流欽州賜死魏
 建安後汔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
 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
 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語曰蘇李
 居前沈宋比肩 張說與徐堅論曰李嶠崔融薛稷
[137-28b]
 宋之問之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㑹昌六年進士第大中末書判中
 選補盩厔尉李福鎮滑表署觀察判官歴御史都官
 刑部員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攝嘉州刺
 史遷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權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
 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廣明元年徐軍戍溵水經許能
 以舊軍館之城中軍懼見襲大將周岌因逐能屠其
 家自稱留後能僻於詩日賦一章集十卷
[137-29a]

趙睿孝義人辨博幹濟從事使府綽有能聲太宗尹開
 封授雍丘太原二縣令邑中大治進安申觀察判官
 事皆應手而辦睿有文學能詩上生辰獻詩百韻為
 壽上亟稱之
趙昌言睿子字仲謨舉進士廷試日太宗嘉睿能教寘
 甲科累官樞密副使遷戸部侍郎卒贈吏部尚書諡
 景肅昌言尚氣槩所至以威㫁立名尤善推奬後進
[137-29b]
 初掌漕湖時李沆通判潭州昌言謂有台輔之望表
 聞於朝王旦宰平江昌言一見識其逺大以女妻之
 人服其知人

馬天來字雲章人稱元章介休人黄裳牓經義進士博
 學多技能畫入神品百年來無出其右李屏山常言
 天下辯士有三王仲澤馬元章純甫其一也天來住
 太學十九年貧苦人不能堪而談笑自若大安初調
[137-30a]
 潁州司候靈璧簿召為國史院編修官正大九年卒
 年六十一劉紹先贈詩云波瀾口頰談元駛土木形
 骸與世違疇昔麻鞵見天子只今道服勝朝衣蓋實
 録也元章多作詩欲别出盧仝馬異之外又多用俳
 體作譏刺語云
吳永石州人舉進士少好學廣蓄書籍構萬卷堂置書
 其中家世誦讀子孫皆登進士仕多顯爵
吳希尹石州人父永廣蓄書顔其堂曰萬卷以為家塾
[137-30b]
 希尹力學知名當世大定間登進士第官至同知陜
 西東路轉運使子章亦舉進士仕至翰林學士元遺
 山嘗受學焉
李晉字子益鄉貢進士善文詞自號西源老人亦稱西
 源散人

吕㳘字蒙甫西河人少?心性理之學既以國語文字
 為廣平大名教授秩滿薦歴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監
[137-31a]
 察御史首上疏條八事絀貪懦之吏弭蜀冦之兵天
 厯初由南臺都御史僉海北海南道亷訪司使所至
 興學校正風俗㫁疑獄弭盜冦詔加亞中大夫丁父
 憂服除起為襄陽總管本路諸軍鄂囉總管政績甚
 著授大中大夫大明路總管兼府尹本路諸軍總管
 内勸農事知河防事㑹臺議宿望擢拜嘉議大夫海
 北海南道肅政亷訪使卒於官贈禮部尚書封河東
 郡侯諡簡肅
[137-31b]
栁誠汾陽人有徳行能文章仕國子監助教正祀考讚
 曰徳行純篤問學淵閎太學仰為真儒鄉人稱為學
 士
髙岡寧鄉人年十五即通六經至元間任石州同知達
 民情精吏事不嚴而民治子產萃知乾州
張益西河人資性醇厚器度温恭廷試第一官國子監
 司業子大猷亦舉進士官儒學提舉益有詩曰乳燕
 引雛歸鳳閣遊魚銜子過龍門
[137-32a]

蘭以權字世衡西河人博學能詩洪武中選授中書省
 照磨以安撫廣西功陞禮部員外郎進應天府尹
梁卞介休人洪武間由通經儒士授本縣訓導施教有
 方尤諳治體辛產博器之薦擢御史病卒
霍莘字希伊孝義人永樂丙戌進士奉勑歸里完婚勑
 曰朕惟聖賢之學終始無間徳業大成必資持久爾
 積學能文克膺舉薦省覽敷言良深嘉歎兹特命爾
[137-32b]
 歸榮故鄉以成徳業副朕所期毋自滿而驕毋自怠
 而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求至希聖希賢俟朕
 有命爾即來朝欽哉勑諭後拜監察御史
馮思翊汾陽人隠居讀書聚徒講學孔文谷王文翰賴
 君恩等皆出其門
劉有誠寧鄉人嘉靖丙辰進士聰明穎異幼號神童壯
 年入仕所至有聲督學關中品題多名士為人嚴毅
 耿介著有自警語宦遊二紀
[137-33a]
趙訥字孟敏孝義人嘉靖己未進士初授定興令賑饑
 有法調江都時權貴欲以其邑稅糧派鄰邑不從陞
 刑部主事服闋補戸部差管徐州倉出羨餘修吕梁
 洪橋轉郎中陞四川保寧府知府甫三月乞歸囊槖
 蕭然束𢃄無飾金銀者訥秉性儉約不治家人生產
 嗜讀書寒暑不輟教人以孝友為先實行副之刻語
 録詩文三十卷郡縣舊志續纂年七十九卒門人私
 諡文直先生
[137-33b]
孔天孕字汝錫汾陽縣人嘉靖壬辰賜榜眼及第例官
 翰林以宗親外補陜西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政降祁
 州知州遷河南按察司僉事備兵潁州復以布政司
 參議提督浙江學政歴陜西按察使右布政使遷河
 南左布政使謝政歸天孕好讀書詩文髙古晚年寄
 興山水園林間與王明甫吕仲和裴庸甫諸人相倡
 和所著文谷集若干卷行於世
張冕字服周孝義人嘉靖壬辰進士授戸部主事監收
[137-34a]
 太倉轉本部員外郎陞河南僉事分巡大梁至洧川
 因颶風辨野寺之冤人咸異之陞霸州兵備副使平
 土冦益勵操守及歸行李蕭然居家二十年博極羣
 書徳行文學逺近推重著有勝溪文集併縣舊志
郭儒號一泉祁縣人嘉靖丁酉舉人授淳化知縣涖任
 六年致仕歸行李一肩視來時無異邑人士醵餽千
 金却弗受其居官修城堡及文廟學舎停徭役均賦
 稅課諸生文藝躬歴㑹所甲乙必當冬夏給薪水必
[137-34b]
 備致政家居耕耘自給年踰八十力學不衰篤信朱
 子及許魯齋薛敬軒三子嘗輯為續近思録而序之
 謂學者由兹録以求三子由三子以求周程張四子
 並求孔孟則聖賢可歴階而馴致矣當世以為知言
薛東海永寧人嘉靖癸丑進士任滑縣知縣官守剛方
 居鄉儉素談道嗜學至耄不倦作四書解酲録易經
 解酲録
國朝
[137-35a]
朱之俊字滄起汾陽縣人前明壬戌進士官國子司業
國朝起翰林祕書院侍讀充纂修
國史副總裁以終養歸之俊少穎悟讀書先經後史渟
 滙演漾復肆覽名山鉅川偕海内耆宿游詩古文辭
 克成一家言以上附汾晉作者著硯廬全集五經纂
 注瑯環選奇諸書藝苑重之
大同府

[137-35b]
苑升字辯卿代郡人九歳通論語孝經及長習梁丘易
 老子教授後生王莽大司空王邑辟為議曹史時莽
 頻發兵役徵賦繁興升奏記於邑邑雖然其言而竟
 不用升稱病乞身邑不聽令乗傳使上黨升遂與漢
 兵㑹因留不還建武二年光武徵詣懐宫拜議郎遷
 博士上疏讓曰臣與博士梁恭山陽太守吕羌俱修
 梁丘易二臣年並耆艾經學深明而臣不以時退與
 恭並立深知羌學又不能達慚負二老無顔於世誦
[137-36a]
 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開口以為人師願推博士以
 避恭羌帝不許然由是重之數詔引見毎有大議輒
 見訪問時尚書令韓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
 立博士詔下其議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見於
 雲臺帝曰范博士可前平說升起對曰左氏不祖孔
 子而出於丘明師徒相傳又無其人且非先帝所存
 無因得立遂與韓歆及大中大夫許淑等互相辯難
 日中乃罷升復退而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時難者
[137-36b]
 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違戾五經謬孔
 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録三十一事詔以下博士後
 還鄉里永平中為聊城令坐事免卒於家

秦秀字元良新興雲中人父朗魏驍騎將軍秀少敦學
 行以忠直知名咸寧中為博士何曾卒下禮官議諡
 秀議諡法名與實爽曰謬怙亂肆行曰醜曾之行已
 與此同宜諡謬醜公時雖不同秀議而聞者懼焉秀
[137-37a]
 性忌讒佞疾之如讎素輕鄙賈充及伐吳聞其為大
 都督謂所親曰充文案小才乃居伐國大任吾將哭
 以送師或止秀曰此不赦之罪乃止及孫皓降於王
 濬充未知之方以吳未可平抗表請班師與濬告捷
 表同至朝野以充位居人上智出人下僉以秀為知
 言及充卒秀議充舎宗族弗授而以異姓為後諡法
 昏亂紀度曰荒請諡荒公不從王濬平吳而為王渾
 譖毁雖不從無明賞罸以濬為輔國大將軍秀上言
[137-37b]
 輔國之號率以舊恩此為王濬無功之時受九列之
 顯位有功之後更得寵人之辱號也後與劉暾等同
 議齊王攸事除名尋復起為博士秀性悻直與物多
 忤為博士前後二十年卒於官
趙至字景真代郡人寓居洛陽緱氏令到官至年十三
 與母同觀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賤世亂流離遂為士
 伍爾後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詣師受業聞父耕叱牛
 聲投書而泣師怪問之至曰我小未能榮養使老父
[137-38a]
 不免勤苦師甚異之年十四詣洛陽游太學遇嵇康
 於學寫石經徘徊視之不能去請問姓名康曰年少
 何以問曰觀君風器非常所以問耳康異而告之後
 乃亡到山陽求康不得而還又將逺學母禁之至遂
 佯狂年十六游鄴復與康遇隨康還山改名浚字允
 元及康卒至詣魏興太守張嗣宗優遇之隨嗣宗到
 溳川欲因入吳而嗣宗卒乃占戸遼西初至友康兄
 子蕃及將逺適乃與蕃書叙離并陳其志至身長七
[137-38b]
 尺四寸論議精辯有縱横才氣遼西舉郡計吏到洛
 與父遇時母已亡父欲令其宦立弗之告仍戒以不
 歸至還遼西幽州三辟部從事㫁九獄見稱精審太
 康中以良吏赴洛方知母亡初至自恥士伍欲以宦
 學立名而志不克就慟哭嘔血卒年三十七
魯勝字叔時代郡人少有才藻為佐著作郎元康初遷
 建康令到官著正天論云以冬至之後立晷測影準
 度日月星臣按日月裁徑百里無千里星十里不百
[137-39a]
 里遂表上求下羣公卿士考論若臣言合理當得改
 先代之失而正天地之紀如無據騐甘即刑戮以彰
 虚妄之罪不報嘗歳日望氣便稱疾去官中書令張
 華遣子勸其更仕再徵博士舉中書郎皆不就其著
 述為世所稱遭亂遺失惟注墨辯存
元魏
燕鳳字子章代人少好學博綜經史明習隂陽讖緯昭
 成素聞其名使以禮致之鳳不應聘乃以軍圍代曰
[137-39b]
 鳳不來者將屠之代人懼遂送鳳昭成待以賓禮後
 拜代王左長史參決國事又以經授獻明帝常使苻
 堅堅問鳳曰代王何如人對曰寛和仁愛經略髙逺
 一時雄主也堅曰彼國人馬多少鳳曰控弦之士數
 十萬見馬一百萬匹堅曰卿言人衆則可說馬太多
 鳳曰雲中川自東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
 餘里每歳孟秋馬常大集略為滿川以此推之使人
 言猶未盡鳳還堅厚加贈遺後堅欲遷道武於長安
[137-40a]
 鳳固請曰代王遺孫幼沖莫相輔立其别部大人劉
 庫仁勇而有智鐵弗衞辰狡猾多端皆不可獨任宜
 分部為二令人統之兩人素有深讎其勢莫能先發
 此禦邊之上策待其孫長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
 於亡國也堅從之鳳尋東還道武即位歴吏部郎給
 事黄門侍郎行臺尚書甚見器重明元世與崔宏封
 懿梁越等入講經傳出議朝政太武初以舊勲賜爵
 平舒侯卒子才襲
[137-40b]
陸暐字道暉凱子與弟恭之並有時譽洛陽令賈珍歎
 曰僕以年老更覩雙璧又嘗兄弟共候黄門郎孫惠
 蔚謂諸賓曰不意二陸復在坐隅吾徳謝張公無以
 延譽暐位尚書右戸三公郎坐事免後除伏波將軍
 卒贈冠軍恒州刺史暐擬急就篇為悟䝉章及七誘
 十醉章表數十篇子元規位尚書郎元規子撥隂陽
 律厯多所通解位并州長史參軍
陸恭之字季順凱子有操尚位東荆州刺史贈吏部尚
[137-41a]
 書諡懿著文章詩賦凡千餘篇子&KR0929字仁崇篤志文
 學齊律序乃其詞也位終通直散騎常侍弟寛字仁
 惠太子中舍人待詔文林館寛兄弟並有才品議者
 稱為三虎
陸歸俟子位東宫舎人駕部校尉子珍夏州刺史贈太
 僕卿諡靜珍子旭性淡雅好易緯候之學撰五星要
 訣及兩儀真圖太和中徵拜中書博士遷散騎常侍
 後隠於太行山屢徵不起卒贈并汾恒肆四州刺史
[137-41b]
 子騰
崔鴻字彥鸞少好讀書博綜經史稍遷尚書都兵郎中
 詔公卿朝士儒學才明者三十人議定律令於尚書
 上省鴻與伯光俱在其中時論榮之後為三公郎中
 加員外散騎常侍延昌三年父憂解任甘露降其廬
 前樹十一月宣武以本官徵鴻四年復有甘露降其
 京兆宅之庭樹遷中散大夫髙陽王友仍領郎中正
 光元年加前將軍修孝文宣武起居注光撰魏史徒
[137-42a]
 有卷目初未考正闕略尤多每云此史㑹非我世所
 成但須記録時事以待後人臨殁言鴻於孝明五年
 詔鴻以本官修輯國史孝昌初拜給事黄門侍郎加
 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尋卒贈鎮東將軍度支尚書
 青州刺史鴻弱冠便有著述志見晉魏前史皆成一
 家無所措意以劉元海等並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
 國書未有一統鴻乃撰為十六國春秋勒成百卷因
 其舊記時有増損正光以前不敢顯行其書後以光
[137-42b]
 貴重乃頗傳讀然鴻經綜既廣多有違謬未能考正
 子子元秘書郎永安中奏上父書事發逃竄㑹赦免
 尋為叔鵾所殺
穆子容崇裔孫士儒子少好學無所不覽求天下書逢
 即寫録所得萬餘卷魏末為兼通直散騎常侍聘梁
 齊初卒於司農卿
宇文忠之河南洛陽人其先南單于之逺屬世據東部
 後居代郡父侃卒於書侍御史忠之涉獵文史頗有
[137-43a]
 筆札釋褐太學博士天平初除中書侍郎敕修國史
 元象初兼通直散騎常侍副鄭伯猷使梁武定初為
 尚書右丞仍修史以事除名忠之自為中書郎六七
 年遇尚書省選右丞預選者皆射策忠之試焉既獲
 丞職遂大為忻滿云後卒於君山
北周
斛斯徵字士亮椿子博涉羣書尤精三禮兼解音律有
 至性居父喪朝夕共一溢米少以父勲賜爵城陽郡
[137-43b]
 公大統末起家通直散騎常侍遷太常少卿孝武遷
 西雅樂廢缺徵博采遺逸稽諸典故創新改舊方始
 備焉樂有錞于者近代絶此器或自蜀得之皆莫能
 識徵見曰此錞于也衆弗信徵遂依干寳周禮注以
 芒筒捋之其聲極清仍取以合樂六宫建拜司樂下
 大夫遷司樂中大夫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轉内史下大夫天和三年周武以徵經有師法詔令
 授皇諸子宣帝時為魯公與諸皇子咸服青衿行束
[137-44a]
 脩之禮並呼徵為夫子儒者榮之六年除司宗中大
 夫行内史仍攝樂部進封岐國公尋轉小宗伯除太
 子太傅仍小宗伯宣帝嗣位遷上將軍大宗伯後指
 陳帝失上疏極諫不納鄭譯復譖之遂下獄懼不免
 獄卒張元平哀之以佩刀穿牆送之出元平被捶拷
 百數終無所言徵匿於人家遇赦得免坐除名隋文
 踐極例復官爵除太子太傅仍詔修撰樂書開皇四
 年卒年五十六子該嗣徵所撰樂典十卷兄恢散騎
[137-44b]
 常侍新蔡郡公子政嗣

于仲文謹孫仕周為東郡太守尉遲迴作亂誘仲文不
 從奔隋進位大將軍煬帝時掌文武選事嘗撰漢書
 刋繁并略覽各三十卷

邢抱朴應州人父簡刑部郎中母陳氏生六子親授以
 經抱朴性穎悟好學博古保寜初為政事舎人知制
[137-45a]
 誥累遷翰林學士加禮部侍郎統和三年命勾檢顯
 陵四年山西州縣被兵命與雲川節度使韓布格等
 充宣諭招撫使往鎮慰之民始獲安加戸部尚書遷
 翰林學士承旨與室昉同修實録決南京滯獄還優
 詔褒美十年拜參知政事韓徳讓薦按察諸道守令
 能否而黜陟之大協人望素以孝稱母憂固辭起復
 宰相密諭上意乃從及耶律休格留守南京多滯獄
 復詔平鞫人無寃者二十年改南院樞密使又二年
[137-45b]
 卒輟朝三日贈侍中弟抱質統和二十九年由南府
 宰相擢知南院樞密使事以年老詔乗小車入朝開
 泰元年命督有司具拜山大射栁禮儀復為大同軍
 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時人榮之

雷思字西仲渾源人天徳三年進士大定中任大理司
 直持法寛平仕至同知北京轉運使事有易解行世
 號學易先生弟志字尚仲亦第進士仕至永定軍節
[137-46a]
 度使思季子淵
董戣應州人明昌四年六月癸丑賜有司所舉徳行才
 能之士應州董戣同進士出身
劉摰雲中人明昌五年三月庚子詔各路所舉徳行才
 能之士雲中劉摰特賜同進士出身
宗道字雲叟山隂人以足疾不仕有詩云家藏千卷富
 身得一生閒茅屋經年補柴門盡日關
張檝字巨濟先世泰州長春人有官山隂者遂占籍焉
[137-46b]
 曾祖頤宗銀青榮禄大夫祖惠懐逺大將軍父天白
 虢縣簿檝明昌五年詞賦第一仕至鎮戎州刺史為
 人有藴藉善談論文賦詩筆截然有律度時人甚愛
 重之中州集稱張内翰云
劉勲字少宣雲中人後居濟南少日住太學與兄譙庭
 老胥有聲場屋間南渡後專於詩學往往為人所傳
 其先世本衣冠家風流藴藉都無科舉氣見於文字
 者亦然工詩長尺牘落筆皆可觀樂府如暮鵶庭院
[137-47a]
 春隂淡句尤可喜
劉撝渾源人舉進士仕至石州刺史自號南山翁著賦
 為時楷範子汲亦舉進士為翰林供奉自號西岩老
 人有文集
劉從益字雲卿渾源人髙祖撝天㑹初詞賦進士子孫
 多由科第入仕從益博學通經能文詩尤工五言登
 大安元年進士累官監察御史坐與當路辨曲直得
 罪去乆之起為葉縣令修學勵俗有古良吏風葉自
[137-47b]
 兵興戸減三之一田多不毛其歳賦七萬如故乃請
 於大司農為減一萬民甚賴之流亡歸者四千餘家
 未幾被召百姓乞留不許入授應奉翰林文字踰月
 疾卒年四十四葉人聞之以端午罷酒為位而哭且
 立石頌徳焉有蓬門集若干卷子祁字京叔在太學
 有文名值金末喪亂作歸潛志與元裕之壬辰雜編
 雖微有異同而金末事猶足徵焉
雷淵字希顔一字季默應州渾源人父思名進士仕至
[137-48a]
 同知北京轉運使註易行於世淵庶出父殁不能安
 於家乃發憤入太學衣敝履穿坐榻無席恒兀坐讀
 書其友商衡毎賙恤之後從李之純游為詩文喜新
 奇與康錫冀禹錫齊名俱登至寧元年詞賦進士甲
 科攝遂平縣事年少氣銳擊豪右發奸伏一邑稱神
 明以擅笞州魁吏罷調涇州録事坐髙庭玉獄幾死
 後改東平河朔驕將悍卒倚外敵為重自行臺以下
 皆撫摩之淵出入軍中偃然不為屈不數月閭巷多
[137-48b]
 畫像以事雖大將亦不敢易之尋遷東阿令轉徐州
 觀察判官興定末召為英王府文學兼記室參軍轉
 應奉翰林文字正大庚寅倒迴谷之役嘗上書破朝
 臣孤注之論引援深切灼然易見主兵者沮之策竟
 不行拜監察御史言五事稱旨其所彈劾不避權貴
 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譽奸豪不法立箠殺之至蔡州
 杖殺五百人號雷半千為人所訟罷去乆之宰相侯
 摰薦為太學博士南京轉運司戸籍判官入為翰林
[137-49a]
 修撰一夕暴卒年四十八淵軀幹雄偉髯張口哆顔
 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則疾惡之氣見於顔間或嚼
 齒大罵不休善結交凡當塗貴要與布衣名士無不
 往來居京師賓客踵門雖貧而待客甚腆涖官喜立
 名凡居一職輒震耀亦坐此不達
曹之謙應州人興定進士文名著於金元間寓居平陽
 三十載講明道學為斯文式逺近多從之游所著有
 兊齋文集行於世
[137-49b]

魏初璠從孫以為後好讀書為文簡而有法中統間拜
 國史院編修擢監察御史疏時政帝欣納之官至南
 臺御史中丞子必復集賢侍講學士
雷膺字產正渾源州人父淵金御史膺生十歳而孤篤
 志於學太宗時詔設科選試膺甫弱冠得與選遂以
 文學稱史天澤辟掌書記中統初授大名路宣撫司
 員外郎至元中拜監察御史首言當正君心以正朝
[137-50a]
 廷百官且斥聚斂之臣不宜作相出為山西道僉事
 轉山南湖北道副使時江南新附諸將利俘獲膺出
 令得還為民者凡數千計母服闋起浙西道按察使
 時蘇湖多雨傷稼百姓艱食請發廩米二十萬石賑
 之行省議存三之一膺曰宣布皇澤惠養困窮臣職
 也豈可效有司出納之吝邪省官不能奪年六十二
 致仕成宗召諸故老議政膺為稱首延見便殿賜白
 玉帶環大徳元年卒追封馮翊郡公諡文穆
[137-50b]
吳明志大同人號樂齋累官國子助教文學重於一時
 嘗獻定本萬言策行於世
許子遜大同人授中奉大夫集賢學士有才識通經習
 古凡詔誥必更其手文章振卓於時
李巖大同人初業儒薄於仕進博覽經史旁通書算之
 學為和寧路學正棄歸日以著述為事嘗採衆說釋
 朱晦菴集註名曰經筵講藁凡四十九卷具表上進

[137-51a]
郭紀大同人正統甲子舉鄉試第一辛未成進士選監
 察御史屢官江西左布政使紀少有雋才釋褐後肆
 力於詩古文辭書法琴曲亦皆精妙當世稱為三絶
 所著聽鶴軒詩集易解撮要諸書行於世
張應武大同人嘉靖中貢生授大城縣知縣以仁恕為
 治號㢘平遷河間府通判益務寛大未幾乞休去應
 武深經術於易尤邃既歸後探討不輟孫爾基進士
 官終寧紹副使
[137-51b]
王濬初字啓哲山隂人贈太保諡文端家屏之長子耽
 經史以少年舉萬厯乙酉解元既而屢困公車旁搜
 博採舉凡朝常國典悉皆儲㣥罹大故請贈請䘏請
 並祭合葬殫心竭力既免喪授中書舎人一時大制
 作皆出其手久之遷戸曹嘗解懸賞銀赴督府塗中
 有句曰聞說甘泉烽火急何能飛翰到轅門已而出
 守粤西鎮靜條理間亦寄意栁州佳山水以疾乞歸
 閉戸歌風戸外一無所與真不媿名宰相家子弟也
[137-52a]
何廷俊大同人萬厯間貢平陽教授陞項城知縣遇旱
 禱雨輒應蝗不能災及歸杜門著述中年喪偶不復
 再娶所著有㑹約題式四書義神授書義神授等集
 學者稱為憑槐先生
左光圖字翼宸應州人天啓辛酉舉人授河南嵩縣知
 縣光圖性至孝母早卒繼母薄常虐使之光圖色愈
 恭雖呵責敬承不違薄寖愛如己出嵩之破也光圖
 為賊所得將殺之薄泣曰我繼母也兒事我孝願以
[137-52b]
 我代兒死先是光圖涖嵩賊遣使持偽牌脅降光圖
 碎牌杖其使曰若當斬姑活若以語賊嵩邑官民誓
 且滅賊朝食矣比賊至登陴固守閱數月旁邑胥陷
 城遂破光圖投水中不死因奉薄入嵩山薄尋卒間
 道奉柩歸葬蕭然自守屢日不火食泊如也親知餽
 遺之胥不受尋殁著有知非集詩學歩吟諸書
國朝
徐化溥號雲門大同縣人明崇禎間歳貢以齒寖髙無
[137-53a]
  復仕進意化溥早喪父學殖猶未就顧不以凶閔少
  阻鍵戸下帷經史暨它瑣雜書胥究閫奥著古文詞
  詩歌風骨尤髙一時名人如曹秋岳魏環極皆重之
  譔雲中志十四卷詳密簡括可佐國史年逾耄日坐
  小牕前手一編吟咏不輟間策蹇驢過知舊或徑詣
  佳山水數日乃返雲門集若干卷馮學博訥生為刋
  行於世
 郭傳芳字九芝大同威逺衛人父之麟前九江府監紀
[137-53b]
  同知傳芳從行之麟殉職徒步萬里負主歸順治戊
  子膺選貢乃往迎父柩曹侍郎秋岳嘗言雲中有二
  士徐化溥與傳芳也銓注咸寧縣丞諸上官雅知之
  㑹修陜西通志命司其事署郃陽長安縣篆所至有
  聲遷富平知縣滇逆之變涼冦麇至衷甲乗大霧徑
  搗其巢斬渠首二人獲偽劄三十餘紙時轉輸填委
  多所寛假嘗抗聲曰為百姓即所以為
朝廷也舉卓異
[137-54a]
賜袍服以年資遷達州知州邑人攀泣信宿不得發抵達
  匝月病卒無以為斂甥僕從者亦繼死後子訓導荆
  石匍匐往始克以喪歸富平人李太史因篤志其墓
 朔平府
 北齊
 王紘字師羅太安狄那人父基讀書有智略神武遣往
  關中周文留不遣後逃歸歴南益北豫二州刺史遇
  害贈吏部尚書紘善騎射愛文學性敏捷年十三揚
[137-54b]
  州刺史太原郭元貞撫其背曰讀何書曰誦孝經曰
  孝經云何曰在上不驕為下不亂元貞曰吾豈驕乎
  紘曰君子防未萌亦願留意元貞稱善十五隨父在
  北豫州行臺侯景與人論掩衣法為當左右尚書敬
  顯儁曰右袵應是紘進曰五帝異儀三王殊制掩衣
  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賚以名馬興和中為庫
  直奉朝請文襄遇禍紘冒矢捍禦以忠節進爵平春
  縣男為領左右都督文宣嘗與左右飲酒曰快哉大
[137-55a]
 樂紘曰亦有大苦帝曰何苦紘曰長夜荒飲不悟國
 破是謂大苦帝默然後拜驃騎大將軍武平初加開
 府儀同三司上言突厥與周相影響宜為之備尋兼
 侍中聘周使還即真未幾卒紘好著述作鑒誡二十
 四篇

邊貫道豐州人遼時舉進士第一子元勲元恕元鼎胥
 有名號三邊元勲金天㑹十年進士終河間路轉運
[137-55b]
 使元鼎十歳能詩天徳三年第進士以事停銓世宗
 初太師張浩表薦供奉翰林出為邢州幕官復坐誣
 累不復仕元鼎資稟疎俊詩文有髙意時輩少及

党懐英字世傑馬邑人宋太尉進十一代孫後僑馮翊
 父純睦泰安軍録事參軍卒官又僑奉符懐英魁東
 府解應舉不得意遂脫略世務放浪山水間簞瓢屢
 空晏如也大定十年第進士調莒州軍事判官累除
[137-56a]
 汝隂縣尹國史院編修官應奉翰林文字翰林待制
 兼同修國史懐英能屬文工篆籀當時稱第一學者
 宗之大定二十九年與鳳翔府治中郝俁充遼史刋
 修官上嘗曰近日制詔惟党懐英最善明昌元年再
 遷國子祭酒二年遷侍講學士明年議開邊防濠塹
 懐英等十六人請罷其役詔從之遷翰林學士承安
 二年乞致仕改泰寧軍節度使為政寛簡人懐之明
 年召為翰林學士承旨久之致仕大安三年卒年七
[137-56b]
 十八諡文獻懐英致仕後章宗詔直學士陳大任繼
 成遼史云 趙秉文撰墓志曰公之文似歐公不為
 尖新奇險之語詩似陶謝奄有魏晉篆籀入神李陽
 冰之後一人而已嘗謂唐人韓蔡不通字學八分自
 篆籀中來故公書上軋鍾蔡其下不論也小楷如虞
 褚亦當為中朝第一書法以魯公為正栁誠懸以下
 不論也古人名一藝而公獨兼之可謂全矣
李完馬邑人以經童出身復登詞賦進士第累官至南
[137-57a]
 京路按察使長於吏治所至奸惡屏迹民皆便之
李淵馬邑人完子登重寜進士累官翰林修撰文喜新
 奇嘗為御史巡河南豪猾望風遁去後歸元以文章
 稱

李膺馬邑人完孫生七歳而孤事母以孝聞太宗時詔
 郡國設科選士凡占儒籍者復其家膺甫弱冠與其
 選愈自砥礪遂以文學稱薦為翰林修撰同知制誥
[137-57b]
 兼國史院編修徵拜集賢學士卒諡文穆子肇順總
 管府判官孫豫南陽府穰縣尹
孟攀鱗字駕之雲内人幼日誦萬言能綴文時號奇童
 金正大七年進士仕至招討使北歸居平陽陜西帥
 府辟詳議官遂家長安中統初授翰林待制同修國
 史條陳數十事大抵勸上以郊天地祀太廟制禮樂
 建學校行科舉擇守令以字民儲米粟以贍軍省無
 名之賦罷不急之役百司統於六部紀綱悉由中書
[137-58a]
 為久安長治計世宗悉嘉納之嘗與論王鶚許衡優
 劣對曰百一文華之士可置翰苑仲平明經傳道足
 為後學矜式帝深然其言又詔問宗廟郊祀儀制悉
 據經典以對時帝將親祀命同太常定禮儀乃夜畫
 郊祀及宗廟圖以進帝皆親覽焉俄以病請令就議
 陜西五路四川行省事卒封平原郡公諡文定
董朴朔州人初仕為陜西道按察司檢法太史院主事
 皆不就集賢院奏其賢除授翰林院修撰承務郎同
[137-58b]
 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致仕稱為龍岡先生

武文馬邑人正徳戊辰進士任韓城旌徳知縣博學能
 文聰穎有髙操五經備具創修邑志
郭世禄字介軒威逺衞人貢士萬厯間陜西醴泉教諭
 莊重不佻士多造就著戒士勸學諸訓
相俊字世英朔州人淹貫禮儀博通經史凡天文厯誌
 兵家術數之書無不披閱著名世籍
[137-59a]
蕭廣字惟力朔州人讀書工詩少有令名
寧武府

班伯況子少受詩於師丹又受鄭寛中張禹金華之業
 又講異同於許商河平中上使伯持節迎單于於塞
 下㑹定襄大姓石季羣輩報怨殺追捕吏伯上狀因
 自請願試守期月上即拜伯為定襄太守定襄聞伯
 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伯至
[137-59b]
 請問耆老父祖故人有舊恩者迎延滿堂日惟供具
 執子孫禮郡中益弛諸所賓禮皆名豪懐恩醉酒共
 諫伯宜頗攝録盜賊具言本謀亡匿處伯曰是所望
 於父師矣乃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分部收捕及
 他隠伏旬日盡得郡中震㮚咸稱神明歳餘上徵伯
 伯上書願過故郡上父祖冢有詔太守都尉以下㑹
 因召宗族各以親疎加恩施散數百金北州以為榮
 長老紀焉既至以侍中光禄大夫養病遷水衡都尉
[137-60a]
 與許商師丹兩師並侍中皆秩中二千石卒年三十
 八朝廷愍惜焉
班斿況子博學有俊材舉賢良方正官至右曹中郎將
 以選受詔進讀羣書賜秘書之副早卒子嗣弟穉少
 為黄門郎中常侍出為西河屬國都尉遷廣平相平
 帝時使使者采頌聲穉無所上由是班氏不顯莽朝
 亦不罹咎穉生彪彪生固超女昭
北周
[137-60b]
雷紹字道宗武川鎮人有膂力善騎射年十八給事鎮
 府使洛陽見京都禮儀之美還謂同輩曰徒知邊備
 尚武以圖富貴不謂文學身之寳也生世不學其猶
 穴處何所見焉遂辭母求師經年通孝經論語嘗讀
 書至人行莫大於孝投卷歎曰吾離違侍養非人子
 之道即還鄉里躬耕奉養母憂哀毁骨立由是知名
 召補鎮佐後為賀拔岳長史岳有大事嘗訪而後行
 紹勸迎孝武西都長安岳曰吾本意也後岳欲保關
[137-61a]
 中坐觀成敗紹知計不用請任邊州遂為京兆太守
 清平理物甚得人和初岳數與侯莫陳恱宴語紹謂
 岳曰公其慎之岳不從果及於難紹棄郡馳赴岳軍
 與冦洛等迎周文帝恱平以功授大都督涼州刺史
 李叔仁擁州不受代遂歸永熙三年為渭州刺史進
 爵昌國伯周文以恩舊接之卒於州紹性好施禄賜
 皆分贍親故及卒無以送終還葬長安文帝素服臨
 弔贈太尉賜東園秘器子渙
[137-61b]
 
 
 
 
 
 
 
 山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