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一
  學一
   小學
 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及
  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學然後教之以理如
  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
 古人小學養得小兒子誠敬善端發見了然而大學等
[001-1b]
  事小兒子不㑹推將去所以又入大學教之
 古人自入小學時已自知許多事了至入大學時只要
  做此工夫今人全未曽知此古人只去心上理㑹至
  去治天下皆自心中流出今人只去事上理㑹
 古人便都從小學中學了所以大來都不費力如禮樂
  射御書數大綱都學了及至長大也更不大叚學便
  只理㑹窮理致知工夫而今自小失了要補填實是
  難但須莊敬誠實立其基本逐事逐物理㑹道理待
[001-2a]
 此通透意誠心正了就切身處理㑹旋旋去理㑹禮
 樂射御書數今則無所用乎御如禮樂射書數也是
 合當理㑹底皆是切用但不先就切身處理㑹得道
 理便教考究得些禮文制度又干自家身已甚事
古者小學已自暗養成了到長来已自有聖賢坯模只
 就上面加光飾如今全失了小學工夫只得教人且
 把敬為主收歛身心却方可下工夫又曰古人小學
 教之以事便自養得他心不知不覺自好了到得漸
[001-2b]
 長漸更厯通達事物將無所不能今人既無本領只
 去理㑹許多閒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
器逺前夜說敬當不得小學某看来小學却未當得敬
 敬已是包得小學敬是徹上徹下工夫雖做得聖人
 田地也只放下這敬不得如堯舜也終始是一箇敬
 如說欽眀文思頌堯之徳四箇字獨將這箇敬做擗
 初頭如說恭已正南面而已如說篤恭而天下平皆
 是
[001-3a]
問大學與小學不是截然為二小學是學其事大學是
 窮其理以盡其事否曰只是一箇事小學是學事親
 學事長且直理㑹那事大學是就上面委曲詳究那
 理其所以事親是如何所以事長是如何古人於小
 學存養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面㸃化出
 些精彩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嵗有一嵗工
 夫到二十時聖人資質已自有十分㝢作/三分大學只出
 治光彩今都蹉過不能轉去做只據而今當地頭立
[001-3b]
 定脚做去補填前日欠闕栽種後来合做底㝢作/根株
 二十嵗覺悟便従二十嵗立定脚力做去三十嵗覺
 悟便從三十嵗立定脚力做去縱待八九十嵗覺悟
 也當據見定劄住硬寨做去
陸子夀言古者教小子弟自能食能言即有敎以至灑
 掃應對之類皆有所習故長大則易語今人自小即
 教作對稍大即敎作虛誕之文皆壊其性質某嘗思
 欲做一小學規使人自小教之便有法如此亦須有
[001-4a]
 益先生曰只做禪苑清規様做亦自好
天命非所以教小兒教小兒只說箇義理大槩只眼前
 事或以灑掃應對之類作叚子亦可每嘗疑曲禮衣
 毋撥足毋蹶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户視必下等叶韻
 處皆是古人初教小兒語列女傳孟母又添兩句曰
 將入門問孰存
先生初令義剛訓二三小子見教曰授書莫限長短但
 文理斷處便住若文勢未斷者雖多授數行亦不妨
[001-4b]
 盖兒時讀書終身改口不得常見人教兒讀書限長
 短後来長大後都念不轉如訓詁則當依古註問向
 來承教謂小兒子讀書未須把近代解說底音訓教
 之却不知解與他時如何若依古註恐他不甚曉曰
 解時却須正說始得若大叚小底又却只是粗義自
 與古註不相背了
御法而今尚可尋但是今人尋得亦無用處故不肯侯
 景反時士大夫無人㑹騎此時御法尚存今射亦有
[001-5a]
 法一學時便要合其法度若只是胡亂射將来又學
 其法不得某舊學琴且亂彈謂待㑹了却依法原来
 不然其後遂學不得知學問安可不謹厥始
弟子職一篇若不在管子中亦亡矣此或是他存得古
 人底亦未可知或是自做亦未可知竊疑是他作内
 政時士之子常為士因做此以教之想他平日這様
 處都理㑹來
弟子職所受是極云受業去後須窮究道理到盡處也
[001-5b]
 毋驕恃力如恃氣力欲胡亂打人之類盖自小便教
 之以徳教之以尚徳不尚力之事
問小學載樂一叚不知今人能用得否曰姑使知之古
 人自小皆以樂教之乃是人執手提誨到得大来涵
 養已成稍能自立便可今人既無此非志大有所立
 因何得成立
因論小學曰古者教必以樂後世不復然問此是作樂
 使之聽或其自作曰自作若自理㑹不得自作何益
[001-6a]
 古者國君備樂士無故不去琴瑟日用之物無時不
 列於前
成已方能成物成物在成已之中須是如此推出方能
 合義理聖賢千言萬語教人且從近處做去如灑掃
 大&KR0550大廊亦只是如灑掃小屋模様掃得小處淨潔
 大處亦然若有大處開拓不去即是於小處便不曽
 盡心學者貪髙慕逺不肯從近處做去如何理會得
 大頭項底而今也有不曽從裏做得底外面也做得
[001-6b]
 好此只是才髙以智力勝將去中庸說細處只是謹
 獨謹言謹行大處是武王周公達孝經綸天下無不
 載小者便是大者之驗須是要謹行謹言從細處做
 起方能充得如此大又曰如今為學甚難縁小學無
 人習得如今却是從頭起古人於小學小事中便皆
 存箇大學大事底道理在大學只是推將開闊去向
 來小時做底道理存其中正似一箇坯素相似
先生下學見說小學曰前賢之言須是真箇躬行佩服
[001-7a]
 方始有功不可只如此說過不濟事
問女子亦當有教自孝經之外如論語只取其面前明
 白者教之何如曰亦可如曹大家女戒温公家範亦
 好以上語類/十八條
三哥年長宜自知力學以副親庭責望之意不可自比
 兒曹虛度時日逐日早起依本㸃禮記左傳各二百
 字參以釋文正其音讀儼然端坐各誦百遍訖誦孟
 子三二十遍熟復玩味訖看史數板不過/五六反復數遍
[001-7b]
 文詞通暢議論精/密處誦數過為佳大抵所讀經史切要反復精詳方
 能漸見㫖趣誦之宜舒緩不迫令字字分明更須端
 莊正坐如對聖賢則心定而義理易究不可貪多務
 廣渉獵鹵莽纔看過了便謂已通小有疑處即更思
 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冊子逐日抄記以時省閲俟歸
 日逐一理㑹切不可含糊護短恥於資問而終身受
 此黯暗以自欺也又置簿記逐日所誦說起止以俟
 歸日稽考起居坐立務要端莊不可傾倚恐至昏怠
[001-8a]
 出入步趨務要凝重不可票輕以害徳性以謙遜自
 牧以和敬待人凡事切須謹飭無故不須出入少說
 閒話恐廢光隂勿觀雜書恐分精力早晚頻自㸃檢
 所習之業每旬休日將一旬内書温習數過勿令心
 少有放佚則自然漸近道理講習易明矣與魏/應仲
古人只從幼子常視無誑以上灑掃應對進退之閒便
 是做涵養底工夫了此豈待先識端倪而後加涵養
 哉但從此涵養中漸漸體出這端倪來則一一便為
[001-8b]
 已物又只如平常地涵養將去自然純熟荅林/擇之
謂博學詳說非初學事則大不然古人之學固以致知
 格物為先然其始也必養之於小學則亦灑掃應對
 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習而已是皆酬酢講畫
 之事也豈以此而害夫持養之功哉必曰有害則是
 判然以動静為兩物而居敬窮理無相發之功矣大
 抵聖賢開示後學進學門庭先後次序極為眀備今
 皆舍之而自立一說以為至當殊非淺陋之所聞也
[001-9a]
 荅呂/子約
問小學賔客之禮見於朋友之章莫以一時之交亦有
 切偲之意相觀而善之理否曰不須如此理㑹賔主
 自是朋友之類如鄉鄰還往及師弟子之屬於五達
 道亦朋友之類也不入此門則無管攝處矣荅易簡/○以上
 文集/四條
  總論為學之方
凡人須以聖賢為己任世人多以聖賢為髙而自視為
[001-9b]
 卑故不肯進抑不知使聖賢本自髙而已别是一様
 人則早夜孜孜别是分外事不為亦可為之亦可然
 聖賢禀性與常人一同既與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
 聖賢為己任自開闢以來生多少人求其盡已者千
 萬人中無一二只是滚同枉過一世詩曰天生蒸民
 有物有則今世學者往往有物而不能有其則中庸
 曰尊徳性而道問學極髙眀而道中庸此數句乃是
 徹首徹尾人性夲善只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齊
[001-10a]
 昏了聖賢能盡其性故耳極天下之聰目極天下之
 眀為子極孝為臣極忠某問眀性須以敬為先曰固
 是但敬亦不可混淪說須是每事上檢㸃論其大要
 只是不放過耳大抵為己之學於他人無一豪干預
 聖賢千言萬語只是使人反其固有而復其性耳
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
 興豪傑質美生下來便見這道理何用費力今人至
 於沈迷而不返聖人為之屢言方始肯來已是下愚
[001-10b]
 了况又不知求之則終於為禽獸而已盖人為萬物
 之靈自是與物異若迷其靈而昏之則與禽獸何别
人白睚不得要將聖賢道理扶持
聖賢只是做得人當為底事盡今做到聖賢止是恰好
 又不是過外
而今緊要且看聖人是如何常人是如何自家因甚便
 不似聖人因甚便只是常人就此理㑹得透自可超
 凡入聖
[001-11a]
學問無賢愚無小大無貴賤自是人合理㑹底事且如
 聖賢不生無許多書冊無許多發眀不成不去理㑹
 也只當理㑹今有聖賢言語有許多文字却不去做
 師友只是發眀得人若不自向前師友如何著得力
英雄之主所以有天下只是立得志定見得大利害如
 今學者只是立得志定講究得義理分眀
自家既有此身必有主宰理㑹得主宰然後隨自家力
 量窮理格物而合做底事不可放過些子因引程子
[001-11b]
 言如行兵當先做活計
必須端的自省特達自肯然後可以用力莫如下學而
 上達也
世俗之學所以與聖賢不同者亦不難見聖賢直是真
 箇去做說正心直要心正說誠意直要意誠脩身齊
 家皆非空言今之學者說正心但將正心吟咏一餉
 說誠意又將誠意吟咏一餉說修身又將聖賢許多
 說修身處諷誦而已或掇拾言語綴緝時文如此為
[001-12a]
 學却於自家身上有何交渉這裏須要著意理會今
 之朋友固有樂聞聖賢之學而終不能去世俗之陋
 者無他只是志不立爾學者大要立志纔學便要做
 聖人是也
學者大要立志所謂志者不道將這些意氣去盖他人
 只是直截要學堯舜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此是
 真實道理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
 言乎夫道一而已矣這些道理更無走作只是一箇
[001-12b]
 性善可至堯舜别沒去處了下文引成覵顔子公眀
 儀所言便見得人人皆可為也學者立志須教勇猛
 自當有進志不足以有為此學者之大病
為學之道大立志向而細密著工夫如立志以古聖賢
 逺大自期便是責難然聖賢為法於天下我猶未免
 為鄉人其何以到須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非者而
 去之如日用閒凡一事須有箇是有箇非去其非便
 為是克去已私便復禮如此雖未便到聖賢地位已
[001-13a]
 是入聖賢路了
問人氣力怯弱於學有妨否曰為學在立志不干氣稟
 强弱事又曰為學何用憂惱但須令平易寛快去㝢
 舉聖門弟子唯稱顔子好學其次方說及曽子以此
 知事大難曰固是如此某看来亦有甚難有甚易只
 是堅立著志順義理做去他無蹺欹也
今之學者全不曽發憤
立志要如飢渴之於飲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
[001-13b]
為學須是痛切懇惻做工夫使飢忘食渴忘飲始得
學者做工夫當忘寢食做一上使得些入處自後方滋
 味接續浮浮沉沉半上落下不濟得事
聖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勇猛奮
 發拔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邉擂起戰鼔莫問前頭
 如何只認捲將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落下半
 沉半浮濟得甚事
且如項羽救趙既渡沉船破釡持三日糧示士必死無
[001-14a]
 還心故能破秦若瞻前顧後便做不成
如居燒屋之下如坐漏船之中
不帶性氣底人為僧不成為道不了
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須磨礪精神去理㑹天下事非燕安暇豫之可得
今之學者本是困知勉行底資質却要學他生知安行
 底工夫便是生知安行底資質亦用下困知勉行工
 夫况是困知勉行底資質
[001-14b]
學者識得箇脈路正便須剛決向前若半青半黄非惟
 無益因舉酒云未嘗見有衰底聖賢
學者為學譬如煉丹須是將百十斤炭火煆一餉方好
 用微㣲火養教成就今人未曽將百十斤炭火去煆
 便要將微火養將去如何得㑹成
今語學問正如煮物相似須爇猛火先煮方用微火慢
 煮若一向只用㣲火何由得熟欲復自家元来之性
 乃恁地悠悠㡬時㑹做得大要須先立頭緒頭緒既
[001-15a]
 立然後有所持守書曰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今日
 學者皆是養病
進取得失之念放輕却將聖賢格言處研窮考究若悠
 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風捉影有甚長進今日是這箇
 人眀日也是這箇人
某見今之學者皆似箇無所作為無圖底人相似人之
 為學當如救火追亡猶恐不及如自家有箇光眀寳
 蔵被人奪去尋求趕捉必要取得始得今學者只是
[001-15b]
 悠悠地無所用心所以兩年三年五年七年相别及
 再相見只是如此
諸友只有箇學之意都散漫不恁地勇猛恐度了日子
 須著火急痛切意嚴了期限䟎了工夫辦㡬箇月日
 氣力去攻破一過便就裏面旋旋涵養如攻寨須出
 萬死一生之計攻破了關限始得而今都打寨未破
 只循寨外走道理都咬不斷何時得透
人氣須是剛方做得事如天地之氣剛故不論甚物事
[001-16a]
 皆透過人氣之剛其夲相亦如此若只遇著一重薄
 物事便退轉去如何做得事
如大片石須是和根拔今只於石面上薄削濟甚事作
 意向學不十日五日又懶孟子曰一日暴之十日寒
 之
為學極要求把篙處著力到工夫要斷絶處又更増工
 夫著力不放令倒方是向進處為學正如撐上水船
 方平穏處儘行不妨及到灘脊急流之中舟人来這
[001-16b]
 上一篙不可放緩直須著力撐上不得一步不緊放
 退一歩則此船不得上矣
若不見得入頭處緊也不可慢也不得若識得些路頭
 須是莫斷了若斷了便不成待得再新整頓起來費
 多少力如雞抱卵看来抱得有甚煖氣只被他常常
 恁地抱得成若把湯去盪便死了若抱才住便冷了
 然而實是見得入頭處也自不解住了自要做去他
 自得些滋味了如喫菓子相似未識滋味時喫也得
[001-17a]
 不消喫也得到識滋味了要住自住不得
人多言為事所奪有妨講學此謂不能使船嫌溪曲者
 也遇富貴就富貴上做工夫遇貧賤就貧賤上做工
 夫兵法一言甚佳因其勢而利導之也人謂齊人弱
 田忌乃因其弱以取勝今日三萬竈眀日二萬竈後
 日一萬竈又如韓信特地送許多人安於死地乃始
 得勝學者若有絲豪氣在必須進力除非無了此氣
 只口不㑹說話方可休也因舉浮屠語曰假使鐵輪
[001-17b]
 頂上旋定慧圓眀終不失
學者做工夫莫說道是要待一箇頓叚大項目工夫後
 方做得即今逐些零碎積累將去才等待大項目後
 方做即今便蹉過了學者只今便要做去斷以不疑
 鬼神避之需者事之賊也
今人做工夫不肯便下手皆是要等待如今日早閒有
 事午閒無事則午閒便可下手午閒有事晚閒便可
 下手却須要待眀日今月若尚有數日必直待後月
[001-18a]
 今年尚有數月不做工夫必曰今年嵗月無㡬直須
 來年如此何緣長進
易曰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語曰執
 徳不𢎞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學問之後斷
 以寛居信道篤而又欲執徳𢎞者人之為心不可促
 迫也人心須令著得一善又著一善善之來無窮而
 吾心受之有餘地方好若只著得一善第二般來又
 未便容得如此無緣心廣而道積也
[001-18b]
學者須養教氣宇開闊𢎞毅
常使截斷嚴整之時多膠膠擾擾之時少方好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
如其窄狹則當涵泳廣大氣象頽惰則當涵泳振作氣
 象
開闊中又著細密寛緩中又著謹嚴
因論為學曰愈細密愈廣大愈謹確愈髙眀
問根本須是先培壅然後可立趨向曰此叚只如弟子
[001-19a]
 入孝出弟行謹言信愛衆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之意耳先只是從實上培壅一箇根脚却學文做工
 夫去
仲思問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徳自此曰最是他下得夾
 持兩字好敬主乎中義防於外二者相夾持要放下
 霎時也不得只得直上去故便達天徳
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徳自此表裏夾持更無東西走作
 去處上面只更有箇天徳忠信所以進徳修辭立其
[001-19b]
 誠所以居業者乾道也敬以直内義以方外者坤道
 也只是健順又曰非禮勿視聽言動者乾道出門如
 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者坤道又曰公但看進徳立
 誠是甚模様強健
因說敬恕先生舉眀道語云敬義夾持直上達天徳自
 此而今有一様人裏面謹嚴外面却䖃苴有人外面
 恁地寛恕裏面却都是私意了内外夾持如有人在
 裏面把住一人在門外把持不由他不上去
[001-20a]
程子言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又言涵養當用敬進學
 則在致知若不能以敬養在這裏如何㑹去致得知
 若不能致知又如何成得這敬
問所謂源頭工夫莫只是存養修治底工夫否曰存養
 與窮理工夫皆要到然存養中便有窮理工夫窮理
 中便有存養工夫窮理便是窮那存得底存養便是
 養那窮得底
今學者别無事只要以心觀衆理理是心中所有常存
[001-20b]
 此心以觀衆理只是此兩事耳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無事時且存養在這裏提
 撕警覺不要放肆則講習應接時便當思量義理
問敬先於知然知至則敬愈分眀曰此正如配義與道
為學正如推車子相似才用力推得動了便自轉將去
 更不費力故論語首章只說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乎便言其效驗者盖學至說處則自不容己矣
如論語首章言學只到不亦說乎處住下面便不說學
[001-21a]
 了盖到說時此心便活因言韓退之蘓眀允作文只
 是學古人聲響盡一生死力為之必成而後止今之
 學者為學曽有似他下工夫到豁然貫通處否
聖賢所說工夫都只一般只是一箇擇善固執論語則
 說學而時習之孟子則說眀善誠身只是随他地頭
 所說不同下得字来各自精細其實工夫只是一般
 須是盡知其所以不同方知其所謂同也
學須先理㑹那大底理㑹得大底了將来那裏面小底
[001-21b]
 自然通透今人却是理㑹那大底不得只去搜尋裏
 面小小節目
學問須是大進一番方始有益若能於一處大處攻得
 破見那許多零碎只是這一箇道理方是快活然零
 碎底非是不當理㑹但大處攻不破縱零碎理㑹得
 些少終不快活曽㸃漆雕開已見大意只緣他大處
 看得分曉今且道他那大底是甚物事天下只有一
 箇道理學只要理㑹得這一箇道理這裏纔通則凡
[001-22a]
 天理人欲義利公私善惡之辨莫不皆通
或問氣質之偏如何救得曰才說偏了又著一箇物事
 去救他偏越見不平正了越討頭不見要緊只是看
 教大底道理分眀偏處自見得如暗室求物把火来
 便照見若只管去摸索費盡心力只是摸索不見若
 見得大底道理分眀有病痛處也自㑹變移不自知
 不消得費力
學者若有本領相次千枝萬葉都來湊著這裏看也須
[001-22b]
 易曉讀也須易記
刮落枝葉栽培根本
大根夲流為小根本舉前說因先說欽夫學大夲/如此則發處不能不受病
有一分心向裏得一分力有兩分心向裏得兩分力
因言前輩也多是背處做㡬年方成
學者只是不為己故日閒此心安頓在義理上時少安
 頓在閒事上時多於義理却生於閒事却熟
今學者要緊且要分别箇路頭要緊是為己為人之際
[001-23a]
 為己者直拔要理㑹這箇物事欲自家理㑹得不是
 慢恁地理㑹且恁地理㑹做好看教人說道自家也
 曽理㑹来這假饒理㑹得十分是當也都不闗自身
 已事要須先理㑹這箇路頭若分别得了方可理㑹
 文字
為學須是切實為己則安静篤實承載得許多道理若
 輕揚淺露如何探討得道理縱使探討得說得去也
 承載不住
[001-23b]
入道之門是將自家身已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久
 之與已為一而今人道理在這裏自家身在外面全
 不曽相干渉
或問為學曰今人將做箇大底事說不切已了全無益
 一向去前人說中乗虚接渺妄取許多枝蔓只見逺
 了只見無益於己聖賢千言萬語儘自多了前軰說
 得分曉了如何不切已去理㑹如今看文字且要以
 前賢程先生等所解為主看他所說如何聖賢言語
[001-24a]
 如何將已来聽命於他切已思量體察就日用常行
 中著衣喫飯事親從兄盡是問學若是不切已只是
 說話今人只憑一已私意瞥見些子說話便立箇主
 張硬要去說便要聖賢從我言語路頭去如何㑹有
 益此其病只是要說髙說妙將来做箇好看底物事
 做弄如人喫飯方知滋味如不曽喫只要攤出在外
 面與人看濟人濟己都不得
或問為學如何做工夫曰不過是切已便的當此事自
[001-24b]
 有大綱亦有節目常存大綱在我至於節目之閒無
 非此理體認省察一豪不可放過理眀學至件件是
 自家物事然亦須各有倫序問如何是倫序曰不是
 安排此一件為先此一件為後此一件為大此一件
 為小随人所為先其易者闕其難者將来難者亦自
 可理㑹且如讀書三禮春秋有制度之難眀夲末之
 難見且放下未要理㑹亦得如書詩直是不可不先
 理㑹又如詩之名數書之盤誥恐難理㑹且先讀典
[001-25a]
 謨之書雅頌之詩何嘗一言一句不說道理何嘗深
 潛諦玩無有滋味只是人不曽子細看若子細看裏
 面有多少倫序須是子細參研方得此便是格物窮
 理如遇事亦然事中自有一箇平平當當道理只是
 人討不出只随事滚將去亦做得却有掣肘不中節
 處亦緣鹵莽了所以如此聖賢言語何曽誤天下後
 世人自學不至耳
佛家一向撤去許多事只理㑹自身已其教雖不是其
[001-25b]
 意思却是要自理㑹所以他那下常有人自家這下
 自無人今世儒者能守經者理㑹講解而已看史傳
 者計較利害而已那人直是要理㑹身已從自家身
 已做去不理㑹自身已說甚别人長短眀道曰不立
 已後雖向好事猶為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已已
 立後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只是從程先生後不再
 傳而已衰所以某嘗說自家這下無人佛家有三門
 曰教曰律曰禪禪家不立文字只直截要識心見性
[001-26a]
 律夲法甚嚴豪髮有罪如云不許飲水纔飲水便有
 罪過如今小院號為律院乃不律之尤者也教自有
 三項曰天台教曰慈恩教曰延夀教延夀教南方無
 傳有此文字無能通者其學近禪故禪家以此為得
 天台教専理㑹講解慈恩教亦只是講解吾儒家若
 見得道理透就自家身心上理㑹得夲領便自兼得
 禪底講說辨訂便自兼得教底動由規矩便自兼得
 律底事事是自家合理㑹顔淵問為邦看他陋巷簞
[001-26b]
 瓢如此又却問為邦之事只是合當理㑹看得是合
 做底事若理㑹得入頭意思一齊都轉若不理㑹得
 入頭少閒百事皆差錯若差了路頭底亦多端有纔
 出門便錯了路底有行過三兩條路了方差底有畧
 差了便轉底有一向差了煞逺終於不轉底
用之問學者思先立標準如何曰必有事焉而勿正之
 謂而今雖道是要學聖人亦且從下頭做將去若日
 日恁地比較也不得雖則是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001-27a]
 若只管將來比較不去做工夫又何益
師友之功但能示之於始而正之於終爾若中閒三十
 分工夫自用喫力去做既有以喻之於始又自勉之
 於中又其後得人商量是正之則所益厚矣不爾則
 亦何補於事
人之資質有偏則有縫罅做工夫處盖就偏處做將去
 若資質平底則如死水然終激作不起謹愿底人更
 添些無狀便是鄉愿
[001-27b]
務反求者以博觀為外馳務博觀者以内省為狹隘墮
 於一偏此皆學者之大病也
未有耳目狹而心廣者其說甚好
小立課程大做工夫
嚴立功程寛著意思久之自當有味不可求欲速之功
咬得破時正好咀味
問學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曰道理夲自廣大只是
 潛心積慮緩緩養將去自然透熟若急迫求之則是
[001-28a]
 起意去趕趁他
宗杲云如載一車兵器逐件取出來弄弄了一件又弄
 一件便不是殺人手段我只有寸鐵便可殺人
須是在已見得只是欠闕他人見之却有長進方可
如見陳厮殺擂著鼓只是向前去有死無二莫更回頭
 始得
今人只畧依稀說過不曽心曉
不可只把做面前物事看了須是向自身上體認敎分
[001-28b]
 眀如道家存想有所謂龍虎亦是就身上存想
識得道理原頭便是地盤如人要起屋須是先築教基
 址堅牢上面方可架屋若自無好基址空自今日買
 得多少木去起屋少閒只起在别人地上自家身已
 自没頓放處
學問是自家合做底不知學問則是欠闕了自家底知
 學問則方無所欠闕今人把學問來做外面添底事
 看了
[001-29a]
大凡人只合講眀道理而謹守之以無愧於天之所與
 者若乃身外榮辱休戚當一切聽命而已
看得道理熟後只除了這道理是真實法外見世閒萬
 事顛倒迷妄躭嗜戀著無一不是戲劇真不堪著眼
 也又荅人書云世閒萬事須臾變滅皆不足置胷中
 惟有窮理修身為究竟法耳
學者須是直前做去莫起計獲之心如今說底恰似畫
 卦影一般吉凶未應時一塲鶻突知他是如何到應
[001-29b]
 後方始知元来是如此以上語類/九十條
為學雖有階漸然合下立志亦須畧見義理大槩規模
 於自己方寸閒若有箇惕然愧懼奮然勇決之志然
 後可以加之討論玩索之功存養省察之力而期於
 有得夫子所謂志學所謂發憤政為此也若但悠悠
 汎汎無箇發端下手處而便謂可以如此平做將去
 則恐所謂莊敬持養必有事焉者亦且若存若亡徒
 勞把捉而無精眀的確親切至到之效也荅陳/超宗
[001-30a]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唯有志不立直是
 無著力處只如而今貪利禄而不貪道義要做貴人
 而不要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直須反復思量究
 見病痛起處勇猛奮躍不復做此等人一躍躍出見
 得聖賢所說千言萬語都無一事不是實語方始立
 得此志就此積累工夫迤邐向上去大有事在滄洲/精舍
 又諭/學者
讀書固不可廢然亦須以主敬立志為先方可就此田
[001-30b]
 地上推尋義理見諸行事若平居汎然畧無存養之
 功又無實踐之志而但欲曉解文義說得分眀則雖
 盡通諸經不錯一字亦何所益况又未必能通而不
 誤乎近覺朋友讀書講論多不得力其病皆出於此
 不可不深戒也荅鄭/仲禮
道之體用雖極淵㣲而聖賢言之則甚眀白學者誠能
 虚心静慮而徐以求之日用躬行之實則其規模之
 廣大曲折之詳細固當有以得之燕閒静一之中其
[001-31a]
 味雖淡而實腴其㫖雖淺而實深矣然其所以求之
 者不難於求而難於養故程夫子之言曰學莫先於
 致知然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而邵康節之告章
 子厚曰以君之材於吾之學頃刻可盡但須相從林
 下一二十年使塵慮銷散胷中豁然無一事乃可相
 授正為此也荅吴/玭
日用之閒以莊敬為主凡事自立章程鞭約近裏勿令
 心志流漫其剛大之夲乎由此益加窮理之功以聖
[001-31b]
 賢之言為必可信以古人之事為必可行則世俗小
 小利害不能為吾累矣荅范/伯崇
為學工夫不在日用之外檢身則動静語黙居家則事
 親事長窮理則讀書講義大抵只要分别一箇是非
 而去彼取此耳無他𤣥妙之可言也論其至近至易
 則即今便可用力論其至急至切則即今便當用力
 莫更遲疑且随深淺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到
 有疑處方好尋人商量則其長進通達不可量矣若
[001-32a]
 即今全不下手必待他日逺求師友然後用力則目
 下蹉過即合做底親切工夫虛度了難得底少壯時
 節正使他日得聖賢而師之亦無積累憑藉之資可
 受鉗錘未必能真有益也荅陳/廉夫
文字雖不可廢然涵養本原而察於天理人欲之判此
 是日用動静之閒不可頃刻閒斷底事若於此處見
 得分眀自然不到得流入世俗功利權謀裏去矣某
 亦近日方實見得向日支離之病雖與彼中證候不
[001-32b]
 同然其忘已逐物貪外虛内之失則一而已程子說
 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已已立後自能了得天下萬物
 今自家一箇身心不知安頓去處而談王說霸將經
 世事業别作一箇伎倆商量講究不亦誤乎荅呂/子約
示諭必先盡心知性識其夲根然後致持養之功此意
 甚善然此心此性人皆有之所以不識者物欲昏之
 耳欲識此夲根亦須合下且識得箇持養工夫次第
 而加功焉方始見得見得之後又不舍其持養之功
[001-33a]
 方始守得盖初不從外来只持養得便自著見但要
 窮理工夫互相發耳荅何/叔京
涵養則其夲益眀進學則其智益固表裏互相發也此
 語甚佳但所引三傳語自始學以至成徳節次随處
 可用不必以三語分先後也盖義理人心之固有茍
 得其養而無物欲之昏則自然發見眀著不待别求
 格物致知亦因其眀而眀之爾今乃謂不先察識端
 倪則涵養箇甚底不亦太急迫乎荅林/擇之
[001-33b]
原此理之所自来雖極㣲妙然其實只是人心之中許
 多合當做底道理而已但推其夲則見其出於人心
 而非人力之所能為故曰天命雖萬事萬化皆自此
 中流出而實無形象之可指故曰無極爾若論工夫
 則只擇善固執中正仁義便是理㑹此事處非是别
 有一叚根原工夫又在講學應事之外也如說求其
 放心亦只是說日用之閒收斂整齊不使心念向外
 走作庶㡬其中許多合做底道理漸次分眀可以體
[001-34a]
 察亦非捉取此物蔵在胷中然後别分一心出外以
 應事接物也荅廖/子晦
人之一心萬理具備若能存得便是聖賢更有何事然
 聖賢教人所以有許多門路節次而未嘗教人只守
 此心者盖為此心此理雖夲完具却為氣質之禀不
 能無偏若不講明體察極精極密往往随其所偏墮
 於物欲之私而不自知近世為此說者觀其言語動/作略無豪髪近似聖賢氣象
 正坐/此耳是以聖賢教人雖以恭敬持守為先而於其中
[001-34b]
 又必使之即事即物考古驗今體㑹推尋内外參合
 盖必如此然後見得此心之真此理之正而於世閒
 萬事一切言語無不洞然了其白黒大學所謂知至
 意誠孟子所謂知言養氣正謂此也荅項/平父
夫人無英氣固安於卑陋而不足以語上其或有之而
 無以制之則又反為所使而不肯遜志於學此學者
 之通患也所以古人設教自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
 樂射御書數之文必皆使之抑心下首以從事於其
[001-35a]
 閒而不敢忽然後可以消磨其飛揚倔強之氣而為
 入徳之階今既皆無此矣則唯有讀書一事尚可以
 為攝伏身心之助然不循序而致謹焉則亦未有益
 也故今為賢者計且當就日用閒致其下學之功讀
 書窮理則細立課程耐煩著實而勿求速解操存持
 守則随時随處省覺収歛而毋計近功如此積累做
 得三五年工夫庶㡬心意漸馴根夲粗立而有可據
 之地不然終恐徒為此氣所使而不得有所就也荅/孫
[001-35b]
 仁/甫
欲速好徑是今日學者大病向來所講近覺亦未免此
 以身驗之乃知伊洛拈出敬字真是學問始終日用
 親切之妙近與朋友商量不若只於此處用力而讀
 書窮理以發揮之真到聖賢究竟地位亦不出此坦
 然平白不須妄意思想頓悟懸絶處徒使人顛狂粗
 率而於日用常行之處反不得其所安也荅胡/季随
學者之志固不可不以逺大自期然觀孔門之教則其
[001-36a]
 所從言之者至為卑近不過孝弟忠信持守誦習之
 閒而於所謂學問之全體初不察察言之也若其髙
 第弟子多亦僅得其一體夫以夫子之聖諸子之賢
 其於道之全體豈不能一言盡之以相授納而顧為
 是拘拘者以狹道之傳畫人之志何哉盖所謂道之
 全體雖髙且大而其實未嘗不貫乎日用細㣲切近
 之閒茍恱其髙而忽於近慕於大而略於細則無漸
 次經由之實而徒有懸想跂望之勞亦終不能以自
[001-36b]
 達矣故聖人之教循循有序不過使人反而求之至
 近至小之中博之以文以開其講學之端約之以禮
 以嚴其踐履之實使之得寸則守其寸得尺則守其
 尺如是久之日滋月益然後道之全體乃有所郷望
 而漸可識有所循習而漸可能自是而往俛焉孳孳
 斃而後已而其所造之淺深所就之廣狹亦非可以
 必詣而豫期也故夫子嘗以先難後獲為仁又以先
 事後得為崇徳盖於此小差則心失其正雖有鑚堅
[001-37a]
 仰髙之志而反為謀利計功之私矣仁何自而得徳
 何自而崇哉荅林/退思
以持敬為先而加以講學省察之助盖人心之病不放
 縱即昏惰如賢者必無放縱之患但恐不免有昏惰
 處若日用之閒務以整齊嚴肅自持常加警策即不
 至昏惰矣講學莫先於語孟而讀論孟者又須逐章
 熟讀切已深思不通然後考諸先儒之說以發眀之
 如二程先生說得親切處直須看得爛熟與經文一
[001-37b]
 般成誦在心乃可加省察之功盖與講學互相發明
 但日用應接思慮隠㣲之閒每每加察其善端之發
 慊於吾心而合於聖賢之言則勉厲而力行之其邪
 志之萌愧於吾心而戾於聖賢之訓則果決而速去
 之大抵見善必為聞惡必去不使有頃刻悠悠意態
 則為學之夲立矣異時漸有餘力然後以次漸讀諸
 書旁通當世之務盖亦未晚今不須豫為過計之憂
 以失先後之序也若不務此而但欲為依本分無過
[001-38a]
 惡人則不惟無以自進於日新正恐無本可據亦未
 必果能依本分無過惡也荅林/伯和
承諭及從事心性之夲以求變化氣質之功之說此意
 甚善然愚意此理初無内外夲末之閒凡日用閒涵
 泳夲原酬酢事變以至講説辨論考究尋繹一動一
 静無非存心養性變化氣質之實事學者之病在於
 為人而不為已故見得其閒一種稍向外者皆為外
 事若實有為已之心但於此顯然處嚴立規程力加
[001-38b]
 持守日就月將不令退轉則便是孟子所謂深造以
 道者盖其所謂深者乃工夫積累之深而所謂道者
 則不外乎日用顯然之事也及其真積力久内外如
 一則心性之妙無不存而氣質之偏無不化矣所謂
 自得之而居安資深也豈離外而内惡淺而深舍學
 問思辨力行之實而别有從事心性之妙也哉荅李/伯諫
大抵學者専務持守者見理多不明専務講學者又無
 地以為之夲能如賢者兼集衆善不倚於一偏者或
[001-39a]
 寡矣更望虛心玩理寛以居之卒究逺大之業荅孫/季和
程子曰涵養須是敬進學則在致知此二言者體用夲
 末無不該備誠用一日之功當得其趣不然空抱疑
 悔不惟無益反有害矣夫涵養之功則非他人所得
 與在賢者加之意而已若致知事則正須友朋講習
 之助庶有發眀不知今見讀何書作何究索與人論
 辨惟無欲速又無蓄疑先後疾徐適當其可則日進
 而不窮矣向見前軰有志於學而性猶豫者其内省
[001-39b]
 甚深下問甚切然不肯沛然用力於日用閒是以終
 身抱不決之疑此為可戒而不可為法也荅丁/仲澄
聖門立言制行自有規矩非意所造乃義理之夲然也
 故日用之間内主於敬而行於義義不擇則不精不
 精則雖其大體不離於道而言行或流於詭妄則亦
 與道離而不自知矣故曰和順於道徳而理於義而
 孟子養浩然之氣亦必曰是集義所生者荅江/隠君
學者先須置身於法度規矩中使持於此者足以勝乎
[001-40a]
 彼則自然有進歩處如孔子之告顔淵以非禮勿視
 聽言動為克己之目亦可見矣若自無措足之地而
 欲搜羅抉剔於思慮隠㣲之中以求所謂人欲之難
 免者而克之則亦代翕代張沒世窮年而不能有以
 立矣荅潘/叔昌
聞之程夫子之言曰涵養須是敬進學則在致知此二
 言者實學者立身進歩之要而二者之功盖未嘗不
 交相發也然程子教人持敬不過以整衣冠齊容貌
[001-40b]
 為先而所謂致知者又不過讀書史應事物之閒求
 其理之所在而已皆非如近世荒誕怪譎不近人情
 之說也荅陳/師徳
無事静坐有事應酬随時處無非自己身心運用但常
 自提撕不與俱往便是工夫事物之來豈以漠然不
 應為是耶荅林/徳久
子約之言盖為近之而主一無適者亦必有所謂格物
 窮理者以先後之也故程夫子之言曰涵養必以敬
[001-41a]
 而進學則在致知此兩言者如車兩輪如鳥兩翼未
 有廢其一而可行可飛者也世衰道微異説蠭起其
 閒盖有全出於異端而猶不失於為己者其他則皆
 飾私反理而不足謂之學矣荅孫/敬甫
敬之與否只在當人一念操舍之閒而格物致知莫先
 於讀書講學之為事至於讀書又必循序致一積累
 漸進而後可以有功也荅孫/敬甫
心有不存物何可格然所謂存心者非拘執係縛而加
[001-41b]
 桎梏焉也盖嘗於紛擾外馳之際一念之間一有覺
 焉則即此而在矣勿忘勿助長不加一豪智力於其
 間則是心也其庶幾乎荅或/人
持敬致知實交相發而敬常為主所居既廣則所向坦
 然無非大路聖賢事業雖未易以一言盡然其大槩
 似恐不出此也荅孫/敬甫
其未發也敬為之主而義已具其已發也必主於義而
 敬行焉則何閒斷之有哉荅何/叔京
[001-42a]
荅楊庚書論存心眀理主敬窮理兩段意好然無總攝
 却似相反使人不知所先後要之須說二字交相養
 互相發而操存者為主乃分眀耳荅何/叔京
問致知以眀之持敬以養之此學之要也不致知則難
 於持敬不持敬亦無以致知曰二者交相為用固如
 此然亦當各致其力不可恃此而責彼也荅程/允夫
人之有是身也則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則必有是理若
 仁義禮智之為體惻隠羞惡恭敬是非之為用是則
[001-42b]
 人皆有之而非由外鑠我也然聖人之所以教不使
 學者収視反聽一以反求諸心為事而必曰興於詩
 立於禮成於樂又曰博學審問謹思眀辨而力行之
 何哉蓋理雖在我而或蔽於氣禀物欲之私則不能
 以自見學雖在外然皆所以講乎此理之實及其浃
 洽貫通而自得之則又初無内外精粗之間也世變
 俗衰士不知學挟册讀書者既不過於誇多鬪靡以
 為利禄之計其有意於己者又直以為可以取足於
[001-43a]
 心而無事於外求也是以墮於佛老空虛之邪見而
 於義理之正法度之詳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理之
 在我與夫學之不可以不講者則又不知循序致詳
 虛心一意從容以㑹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淺迫
 終已不能浃洽而貫通也嗚呼是豈學之果不可為
 書之果不可讀而古先聖賢所以垂世立教者果無
 益於後来也哉道之不眀其可歎已鄂州州學/稽古閣記
向者妄謂自立規程正謂正衣冠一思慮莊整齊肅不
[001-43b]
 慢不欺之類耳此等雖是細㣲然人有是身内外動
 息不過是此數事其根於秉彛各有自然之則若不
 於此一一理㑹常切操持則雖理窮𤣥奥論極幽㣲
 於我亦有何干渉乎𢎞毅之云雖聖賢所示之要然
 恐其間更湏細宻方有實用功處不然則所謂只作
 一塲話説務髙而已者不可以不戒也若必謂有所
 見然後有所主則程子所謂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
 是為敬有待於見乎見有待於敬乎果以徒然之敬
[001-44a]
 為不足事而必待其自然乎荅方/耕道
大學次序亦謂學之本末終始無非已事但須實進得
 一等方有立脚䖏做得後叚工夫真有效騐爾非謂
 前叚工夫未到即都不照管後叚而聽其自爾也聞
 道方是理㑹得為人底道理從此實下工夫更有多
 少事豈可便謂都無餘事但到此地即所見不差真
 有廣居可居正位可立大道可行向上自然有進歩
 䖏耳荅方/賓王
[001-44b]
聖賢教人下學上逹循循有序故從事其間者博而有
 要約而不孤無妄意淩躐之弊今之言學者類多反
 此故其髙者淪於空幻卑者溺於見聞倀倀然未知
 其將安所歸宿也荅沈/有開
古人為學只是升髙自下歩歩踏實漸次解剥人欲自
 去天理自明無似此一般作捺紐搯底工夫必要豁
 然頓悟然後漸次脩行也曽子工夫只是戰兢臨履
 是終身事中間一唯蓋不期而㑹偶然得之非是别
[001-45a]
 有一節工夫做得到此而曽子本心蘄向必欲得此
 然後施下學之功也荅包/詳道
大抵為學只是博文約禮兩端而已博文之事則講論
 思索要極精詳然後見得道理巨細精粗無所不盡
 不可容易草畧放過約禮之事則但知得合要如此
 用功即便著實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後計較商量
 所以程子論中庸未發䖏荅問之際初甚詳宻而其
 究意只就敬之一字都收拾了其所謂敬又無其他
[001-45b]
 𤣥妙竒特止是教人每事習箇専一而已都無許多
 間話說也今詳来諭於當博處既不能虚心觀理以
 求實是如論易詩/處是也於當約䖏乃以引證推説之多反
 致紛擾如論求其放心而援引論説數十百言不/能得了只此便是放其心而不知求矣
 此之類皆於鄙意深所未安竊謂莫若於此兩塗各
 致其極無事則専一嚴整以求自己之放心讀書則
 虚心玩理以求聖賢之本意不須如此周遮勞攘枉
 費心力損氣生病而實無益於得也荅吕/子約
[001-46a]
所謂反身自認存真合體者以孔子克己復禮孟子勿
 㤀勿助之說驗之則亦未免失之急廹而反與道為
 二大抵天人初無間隔而人以私意自為障礙故孔
 孟教人使之克盡已私即天理不期復而自復惟日
 用之間所以用力循循有序不淩不躐則至於日至
 之時廓然貫通天人之際不待認而合矣今於古人
 所以下學之序則以為近於傀儡而鄙厭之遂欲由
 徑而㨗出以為簡易反謂孔孟未嘗有分明指訣殊
[001-46b]
 不知認而後合揠苖助長其不簡易而為傀儡亦已
 大矣某竊以為日用之間無一事一物不是天真本
 體孔孟之言無一字一句不是分明指訣故孔子曰
 吾無隠乎爾又曰天何言哉而子貢曰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夫
 豈平日雅言常行之外而復有所謂分明指訣者哉
 荅江/元適
觀浮圖者仰首注視而髙談不若俯首厯階而漸進蓋
[001-47a]
 觀於外者雖足以識其崇髙鉅麗之為美孰若入於
 其中者能使真為我有而又可以深察其層累結架
 之所由哉自今而言聖賢之言具在方册其所以幸
 教天下後世者固已不遺餘力而近世一二先覺又
 為之指其門户表其梯級而先後之學者由是而之
 焉宜亦甚易而無難矣而有志焉者或不能以有所
 至病在一觀其外粗覘彷彿而便謂吾已見之遂無
 復入於其中以為真有而力究之計此所以驟而語
[001-47b]
 之雖知可恱而無以深得其味遂至半途而廢而卒
 不能以有成耳荅林/正夫
鄉道之勤衞道之切不若求其所謂道者而脩之於己
 之為本用力於文詞不若窮經觀史以求義理而措
 諸事業之為實也蓋人有是身則其秉彛之則初不
 在外與其鄉往於人孰若反求諸己與其以口舌馳
 說而欲其得行於世孰若得之於己而一聴其用舍
 於天耶至於文章一小技耳以言乎邇則不足以治
[001-48a]
  已以言乎逺則無以及人是亦何所與於人心之存
  亡世道之隆替而校其利害勤懇反復至於連篇累
  牘而不厭耶荅汪叔耕○以上/文集三十八條
 
 
 
 
 
[001-48b]
 
 
 
 
 
 
 
御纂朱子全書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