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七
  論語八
   先進第十一
    先進於禮樂章
 問先進於禮樂此禮樂還説宗廟朝廷以至州閭鄉黨
  之禮樂曰也不止是這般禮樂凡日用之間一禮一
  樂皆是禮樂只管文勝去如何合殺須有箇變轉道
[017-1b]
  理如今日事都恁地侈靡某在南康時通上位書唘
  只把紙封後來做書盝如今盡用紫羅背盝内用眞
  紅事事都如此如何合殺問孔子又云吾從周只是
  指周之前輩而言曰然聖人窮而在下所用禮樂固
  是從周之前輩若聖人達而在上所用禮樂須更有
  損益不止從周之前輩若荅顔子為邦之問則告以
  四代之禮樂問如孔子所言禮與其奢也寜儉喪與
  其易也寜戚又云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
[017-2a]
 鐘鼓云乎哉此皆欲損過就中之意曰固是此等語
 最多又云觀聖人意思因見得事事都如此非獨禮
 樂如孟子後面說許多鄉原狂狷亦是此意鄉原直
 是不好寜可是狂底狷底如今人恁地文理細宻倒
 未必好寜可是白直粗疎底人語/類
   從我於陳蔡章
問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曰此說當從明道謂此時
 適皆不在孔子之門思其相從於患難而言其不在
[017-2b]
 此耳門人記之因歴數顔子而下十人并目其所長
 云耳
問徳行不知可兼言語文學政事否曰不消如此看自
 就逐項上看如顔子之徳行固可以備若他人固有
 徳行而短於才者以上語/類二條
   回也非助我章
舊曾問李先生顔子非助我者處李先生云顔子於聖
 人根夲有黙契處不假枝葉之助也如子貢乃枝葉
[017-3a]
 之功語/類
   顔路請子之車章
問注以為命車何以驗之曰禮記言大夫賜命車語/類
問顔淵死孔子若有財還與之椁否順之曰不與喪稱
 家之有無顔淵家夲無則其無椁乃為得宜孔子若
 與之椁便是使顔淵失宜孔子必不肯蓋椁者可有
 可無者也若無棺則必與之矣曰孔子若有財必與
 顔淵為椁蓋朋友有通財之義况孔子之與顔淵視
[017-3b]
 之如子耶所謂喪具稱家之有無者但不可以非義
 他求耳荅石子重/○文集
   門人厚葬章
門人厚葬是顔子之門人不得視猶子以有二三子故
 也歎不得如葬鯉之得宜此古注說得甚好乂簡徑
 語/類
   季路問事鬼神章
或問季路問鬼神章曰事君親盡誠敬之心即移此心
[017-4a]
 以事鬼神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人受天所賦許多
 道理自然完具無欠闕須盡得這道理無欠闕到那
 死時乃是生理已盡安於死而無愧
問人鬼一理人能誠敬則與理為一自然能盡事人事
 鬼之道有是理則有是氣人氣聚則生氣散則死是
 如此否曰人且從分明處理會去如誠敬不至以之
 事人則必不能盡其道况事神乎不能暁其所以生
 則又焉能暁其所以死乎
[017-4b]
亞夫問未知生焉知死先生曰若曰氣聚則生氣散則
 死纔說破則人便都理㑹得然須知道人生有多少
 道理自禀五常之性以來所以父子有親君臣有義
 者須要一一盡得這生底道理則死底道理皆可知
 矣張子所謂存吾順事沒吾寜也是也
或問季路問鬼神章曰世間無有聚而不散散而不聚
 之物聚時是這模樣則散時也是這模樣若道孔子
 說與子路又不全與他說若道不說又也只是恁地
[017-5a]
問伊川謂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是兼氣與理言之
 否曰有是理則有是氣有是氣則有是理氣則二理
 則一以上語/類五條
盡愛親敬長貴貴尊賢之道則事鬼之心不外乎此矣
 知乾坤變化萬物受命之理則生之有死可得而推
 矣夫子之言固所以深暁子路然學不躐等於此亦
 可見矣近世說者多借先聖之言以文釋氏之㫖失
 其夲意逺矣荅廖/子晦
[017-5b]
問子路問事鬼神一章誼謂由聚散故有生死由幽明
 故有人鬼而所謂理則無有聚散幽明之異也學者
 求盡乎理可也盡乎事人之理則鬼神之理不外是
 知其所以生則死之理可見亦即其著見者而致其
 知實其行而已不然將求諸恍惚茫昧之域終亦不
 知焉耳矣曰亦善然事人之道未易盡所以生者亦
 未易知也荅方賔王○以/上文集二條
   閔子侍側章
[017-6a]
冉有子貢侃侃如也侃侃剛直之貌不必泥事迹以二
 子氣象觀之賜之達求之藝皆是有才底人大凡人
 有才便自暴露便自然有這般氣象閔子純於孝自
 然有誾誾氣象
誾誾是深沉底侃侃是發露圭角底行行是發露得粗
 底
問誾誾行行侃侃皆是剛正之意如冉求平日自是箇
 退遜之人如何也解有此意思曰三子皆意思大同
[017-6b]
 小異求賜則㣲見其意子路則全體發在外閔子則
 又全不外見然此意思亦自在三子者皆有疑必問
 有懐必吐無有遮覆含糊之意曰豈非以卑承尊易
 得入於柔佞卑謟三子各露其情實如此故夫子樂
 之曰都無那委曲回互底意思
問誾誾行行侃侃曰閔子於和悅中却有剛正意思仲
 由一於剛正閔子深厚仲由較表露問子路不得其
 死然曰然者未定之辭聖人雖謂其不得其死使子
[017-7a]
 路能變其氣習亦必有以處死
或問子路死於孔悝之難死得是否曰非是自是死得
 獃出公豈可仕也又問若仕於孔悝則其死為是否
 曰未問死孔悝是不是只合下仕於衛自不是了况
 孔悝亦自是不好底人何足仕也子路只見得可仕
 於大夫而不知輙之國非可仕之國也問孔門弟子
 多仕於列國之大夫者何故曰他别無科闕仕進者
 只有此一門舎此則無從可仕所以顔閔寜不仕耳
[017-7b]
子路死孔悝之難未為不是只是他當初事孔悝時錯
 了到此不得其死衛君不正冉有子貢便能疑而問
 之有思量便不去事他若子路粗率全不信聖人說
 話必也正名亦是教子路不要事衛他更說夫子之
 迂若由也不得其死聖人已見得他錯了但不如鳴
 鼔攻之責得求之深雖有不得其死及正名之說然
 終不分曉痛說與他使之知不要事孔悝此事不可
 曉不知聖人何故不痛責之以上語/類六條
[017-8a]
   子貢問師與商也章
問師也過商也不及看過與不及處莫只是二子知見
 上欠工夫曰也不獨知見上欠只二子合下資質是
 這模樣子張便常要將大話蓋將去子夏便規規謹
 守看論語中所載子張說話及夫子告子張處如多
 聞闕疑多見闕殆之類如子張自說我之大賢與於
 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
 也此說話固是好只是他地位未說得這般話這是
[017-8b]
 大賢以上聖人之事他便把來蓋人其疎曠多如此
 孔子告子夏如云無為小人儒又云無欲速無見小
 利如子夏自言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小子當洒
 掃應對進退之類可見又問參也竟以魯得之魯却
 似有不及之意然曾參雖魯而規模志向自大所以
 終能傳夫子之道子夏合下淺狹而不能窮究道體
 之大全所以終於不及曰魯自與不及不相似魯是
 質樸渾厚意思只是鈍不及底恰似一箇物事欠了
[017-9a]
 些子語/類
   柴也愚章
吳伯英問柴也愚因說柴嘗避難於衛不徑不竇使當
 時非有室可入則柴必不免此還合義否曰此聖人
 所以言其愚也若夫子畏於匡微服過宋料須不如
 此
參也竟以魯得之曾子魯鈍難曉只是他不肯放過直
 是捱得到透徹了方住不似别人只畧綽見得些小
[017-9b]
 了便休今一樣敏底見得容易又不能堅守鈍底捱
 得到畧曉得處便說道理止此更不深求惟曾子更
 不放舎若這事看未透眞是捱得到盡處所以竟得
 之
曾子以魯得之只是魯鈍之人却能守其心專一明達
 者每事要入一分半上落下多不專一以上語/類三條
   回也其庻乎章
敬之問回也其庶乎屢空大意謂顔子不以貧窶動其
[017-10a]
 心故聖人見其於道庶幾子貢不知貧富之定命而
 於貧富之閒不能無留情故聖人見其平日所講論
 者多出億度而中曰據文勢也是如此但顔子於道
 庶幾却不在此聖人謂其如此益見其好子貢不受
 命也在平日聖人亦不因其貨殖而言賀孫因問集
 註云顔回言其樂道又能安貧以此意看若顔子不
 處貧賤困窮之地亦不害其為樂曰顔子不處貧賤
 固自樂到他處貧賤只恁地更難所以聖人於此數
[017-10b]
 數拈掇出來
問呂曰貨殖之學聚所聞見以度物可以屢中而不能
 悉中嘗記前輩一說曰自太史公班固列子貢於貨
 殖下與馬醫夏畦同科謂其所至諸侯莫不分庭抗
 禮天下後世無不指子貢為豎賈之事子貢孔門髙
 弟豈有聖人之門而以賈豎為先乎屢空無我者也
 其學則自内而求貨殖自外而入非出於己之所自
 得也特其才髙凡接於見聞者莫不解悟比之屢空
[017-11a]
 者為有閒矣曰此說乃觀文葉公所作審是集中之
 語蓋呂與叔之遺意也乍看似好而道理恐不如是
 蓋屢空者空乏其身也貨殖則對屢空而言不能不
 計較者是也范氏曰顔子簞食瓢飲屢絶而不改其
 樂天下之物豈有能動其心者此說為得之以上語/類二條
屢空只是空乏之空古人有簞瓢屢空之語是也但言
 顔子數數空匱而不改其樂耳下文以子貢貨殖為
 言正對此相反而言以深明顔子之賢也若曰心空
[017-11b]
 則聖人平日之言無若此者且數數而空亦不勝其
 間斷矣此夲何晏祖述老荘之言諸先生蓋失不之
 正耳荅潘/恭叔
問集注解回也其庶乎屢空章言其近道又能安貧也
 竊疑又字似作兩截蓋樂道故能安貧而安貧所以
 樂道也曰世間亦有質美而能安貧者皆以為知道
 可乎更思之荅趙恭父○以/上文集二條
   子張問善人之道章
[017-12a]
問善人之道曰善人之道只是箇善人底道理所謂善
 人者是天資渾然一箇好人他資質至善而無惡即
 可欲之謂善他所行底事自然皆善不消得桉夲子
 自不至於惡若是常人不依夲子便不能盡善流而
 為惡但他既天資之善故不必循途守轍行之皆善
 却緣只是如此而無學故不能入聖人閫室横渠之
 解極好語/類
   論篤是與章
[017-12b]
問論篤是與章集注云云詳此文義恐只是說不可以
 言取人下文又言不可以貌取人何也曰色莊便是
 兼著貌字荅趙恭父/○文集
   子畏於匡章
或問回何敢死伊川改死為先是否曰伊川此話門人
 傳之恐誤其間前後有相背處今只作死字說其曰
 吾以汝為死矣者孔子恐顔回遇害故有此語顔子
 荅曰子在回何敢死者顔子謂孔子既得脫禍吾可
[017-13a]
 以不死矣若使孔子遇害則顔子只得以死救之也
 或問顔路在顔子許人以死何也曰事偶至此只得
 死此與不許友以死之意别不許以死在未處難以
 前乃可如此處己遇難却如此說不得語/類
   季子然問仲由冉求章
問據賀孫看來仲由冉求氣質不同恐冉求未必可保
 仲由終是不屈曰不要論他氣質只這君臣大義他
 豈不知聖人也是知他必可保然死於禍難是易事
[017-13b]
 死於不可奪之節是難事才出門去事君這身已便
 不是自家底所謂事君能致其身是也如做一郡太
 守一邑之宰一尉之任有盜賊之虞這不成休了便
 當以死守之亦未為難惟卒遇君臣大變利害之際
 只争些子這誠是難今處草茅說這般事似未為切
 己看史策所載簒易之際直是難處簒弑之賊你若
 不從他他便殺了你你從他便不死既是貪生惜死
 何所不至
[017-14a]
問孔門弟子如由求皆仕於季氏何也曰只仕便是病
 了儘髙底便不肯仕如閔子曾子是也但當時不仕
 則已仕則必出於季氏蓋當時魯君用舎之權皆歸
 於季氏也又問子路未易屈者當時亦仕於季氏盖
 他雖不能行其道亦稍知尊敬之曰說道他尊敬不
 得才不當仕時便敎他尊敬也不當仕次日見先生
 先生又曰夜来說尊敬話這處認不得當下便作病
 而今說被他敬去仕他若是箇賊来尊敬自家自家
[017-14b]
 還從他不從他但看義如何耳
問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張子
 韶解此謂當其微有不可則隨即止之無待其事之
 失過之形而後用力以止之也曰子韶之說不通與
 上下文義不相貫近世學者多取此說愛其新竒而
 不察其不當於理此甚害事不可不知也以上語/類三條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章
子路非謂不學而可以為政但謂為學不必讀書耳上
[017-15a]
 古未有文字之時學者固無書可讀而中人以上固
 有不待讀書而自得者但自聖賢有作則道之載於
 經者詳矣雖孔子之聖不能離是以為學也捨是不
 求而欲以政學既失之矣况又責之中材之人乎然
 子路使子羔為宰夲意未必及此但因夫子之言而
 託此以自解耳故夫子以為佞而惡之荅陳明仲/○文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讀曾晳言志一章曰此處正要理㑹如子路說比及三
[017-15b]
 年可使有勇冉有云可使足民不知如何施設得便
 如此曾晳意思固是髙逺須是看他如何得如此若
 子細體認得這意思分明令人消得無限利禄鄙吝
 之心須如此看方有意味
冉求公西赤言皆退讓却是見子路被哂後計較如此
 說子路是眞此四人氣象好看
曾㸃之志夫子當時見他髙於三子故與之要之觀夫
 子不知所以裁之之語則夫子正欲共他理㑹在
[017-16a]
或問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逮諸子以可用對而曾㸃獨
 不荅所問夫子乃許之何也曰曾㸃意思見得如此
 自與諸子别看他意思若做時上面煞有事在或問
 如何煞有事曰曾㸃見得如此時若子路冉求公西
 華之所為曾㸃為之有餘又曰只怕曾㸃有莊老意
 思或問曾㸃是實見得如此還是偶然說著曰這也
 只是偶然說得如此他也未到得便做荘老只怕其
 流入於荘老又問東莱說曾㸃只欠寛以居之這是
[017-16b]
 如何曰他是太寛了却是工夫欠細密因舉明道說
 康節云堯夫豪傑之士根夲不貼貼地
問夫子令四子言志故三子皆言用夫子卒不取而取
 無用之曾㸃何也曰三子之志趣皆止於所能而曾
 㸃氣象又大志趣又别極其所用當不止此也又曰
 曾㸃雖是如此於用工夫處亦欠細密
先生令叔重讀江西嚴時亨歐陽希遜問目皆問曾㸃
 言志一叚以為學之與事初非二致學者要須涵養
[017-17a]
 到清明在躬志氣如神之地則無事不可為也先生
 曰此都說得偏了學固著學然事亦豈可廢也若都
 不就事上學只要便如曾㸃樣快活將来却恐狂了
 人去也學者要須常有三子之事業又有曾㸃襟懐
 方始不偏蓋三子是就事上理㑹曾㸃是見得大意
 曾㸃雖見大意却少事上工夫三子雖就事上學又
 無曾㸃底脫灑意思若曾子之學却與曾㸃全然相
 反往往曾㸃這般說話曾子初閒却理㑹不得他但
[017-17b]
 夫子說東便去學東說西便去學西說南便去學南
 說北便去學北到學来學去一旦貫通却自得意思
 也
他父子之學正相反曾子是一歩一歩踏著實地去做
 直到那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方是然他到
 這裏也只是唯而已也不曾恁地差異從此後也只
 是穩穩貼貼恁地去到臨死尚曰而今而後吾知免
 夫小子也依舊是戰戰兢兢不曾恁地自在曾晳不
[017-18a]
 曾見他工夫只是天資髙後自說著如夫子說吾黨
 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這便是狂簡
問集注云曾㸃之學有以見乎日用之間莫非天理流
 行之妙日用之間皆人所共曾㸃見處莫是於飢食
 渴飲冬裘夏葛以至男女居室之類在曾㸃見則莫
 非天理在他人則只以濟其嗜欲曰固是同是事是
 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視聽言動人所同也
 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
[017-18b]
 人欲植曰即是五峰所謂天理人欲同行異情否曰
 是
曾㸃之志所謂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程子謂便是
 堯舜氣象為他見處大故見得世間細小功業皆不
 足以入其心
上蔡說鳶飛魚躍因云知勿忘勿助長則知此知此則
 知夫子與㸃之意看来此一叚好當入在集注中舞
 雩後
[017-19a]
問前輩說鳶飛魚躍與曽㸃浴沂一事同不知曾㸃之
 事何緣與子思之說同曰曾㸃見日用之間莫非天
 理問何以見曾㸃見日用之間莫非天理曰若非見
 得日用之間無非天理只恁地空樂也無意思又曰
 諸子有安排期必至曾㸃只以平日所樂處言之曾
 㸃不說道欲做那事不做那事又曰曾㸃以樂於今
 日者對諸子以期於異日者對又曰某今日見得又
 别節次日問節取先生所註一叚看不見與昨日之
[017-19b]
 說異曰前日不曾說諸子有安排期必至曾㸃無之
 以上語類/十一條
問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夫子既語之以居
 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正是使之盡言
 一旦進用何以自見及三子自述其才之所能堪志
 之所欲為夫子皆不許之而獨與曾㸃看来三子所
 言皆是實事曾㸃雖荅言志之問實未甞言其志之
 所欲為有似逍遥物外不屑當世之務者而聖人與
[017-20a]
 此而不與彼何也集註以為味曾㸃之言則見其日
 用之間無非天理流行之妙而用舎行藏了無與於
 我是雖堯舜事業蓋所優為其視三子規規於事為
 之末不可同年而語矣某嘗因是而思之為學與為
 治夲来只是一統事他日之所用不外乎今日之所
 存三子却分作兩截看了如治軍旅治財賦治禮樂
 與凡天下之事皆是學者所當理㑹無一件是少得
 底然須先理㑹要敎自家身心自得無欲則天下無
[017-20b]
 不可為之事程子所謂不得以天下撓己己立後自
 能了當得天下事物者是矣夫子嘗因孟武伯之問
 而言由也千乗之國可使治其賦也求也千室之邑
 百乗之家可使為之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賔
 客言聖人固已深知其才所能辦而獨不許其仁夫
 仁者體無不具用無不該豈但止於一才一藝而已
 使三子不自安於其所已能孜孜於求仁之是務而
 好之樂之則何暇規規於事為之末緣他有這箇能
[017-21a]
 解横在肚皮裏常恐無以自見故必欲得國而治之
 一旦夫子之問有以觸其機即各述所能子路至於
 率爾而對更無推遜求赤但見子路為夫子所哂故
 其辭謙退畢竟是急於見其所長聖門平日所與講
 切自身受用處全然掉在一偪不知今日所存便是
 後日所用見得他將為學為治分作兩截看了所以
 氣象不宏事業不能造到至極如曾㸃浴沂風雩自
 得其樂却與夫子飯疏食飲水樂在其中顔子簞瓢
[017-21b]
 陋巷不改其樂襟懐相似程子謂夫子非樂疏食飲
 水也雖疏食飲水不能改其樂也謂顔子非樂簞瓢
 陋巷也不以貧窶累其心而改其所樂也要知浴沂
 風雩人人可為而未必能得其樂者正以窮達利害
 得以累其心而不知其趣味耳夫舉體遺用潔身亂
 倫聖門無如此事全不可以此議曾㸃蓋士之未用
 須知舉天下之物不足以易吾天理自然之安方是
 夲分學者曾㸃言志乃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017-22a]
 無入而不自得者故程子以為樂而得其所也譬如
 今時士子或有不知天分初無不足游泳乎天理之
 中大小大快活反以窮居隐處為未足以自樂切切
 然要做官建立事功方是得志豈可謂之樂而得其
 所也孟子謂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
 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
 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孟子所
 謂君子所性即孔子顔子曾㸃之所樂如此如老者
[017-22b]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懐之物各付物與天地同量惟
 顔子所樂如此故夫子以四代禮樂許之此浴沂風
 雩識者所以知堯舜事業曾㸃固優為之也然知與
 不知在人用與不用在時聖賢於此乗流則行遇坎
 則止但未用時只知率性循理之為樂正以此自是
 一統底事故也龜山謂堯舜所以為萬世法亦只是
 率性而已外邊用計用較假饒立功業只是人欲之
 私與聖賢作處天地懸隔如子路當蒯聵之難知食
[017-23a]
 焉不避其難而不知衛輒之食不可食季氏富於周
 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後来所成就止於如
 此正為他不知平日率性循理便是建功立事之夲
 未到無入不自得處夫子之不與其有以知之矣所
 見如此不背馳否乞與訂正曰此一叚說得極有夲
 末學者立志要當如此然其用力却有次第巳為希
 遜言之矣荅嚴/時亨
問集註中說曾㸃處有樂此終身一句不知如何曰觀
[017-23b]
 舜居深山之中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豈不是樂此以
 終身後来事業亦偶然耳若先有一豪安排等待之
 心便成病痛矣註中若無此句即此一轉語全無収
 拾荅他聖人問頭不著只如禪家擎拳豎拂之意矣
 荅甘吉甫○以/上文集二條
  顔淵第十二
   顔淵問仁章
克己復禮如通溝渠壅塞仁乃水流也
[017-24a]
克己復禮如火烈烈則莫我敢遏
克己則禮自復閑邪則誠自存非克己外别有復禮閑
 邪外别有存誠
克己復禮所以言禮者謂有規矩則防範自嚴更不透
 漏
克己復禮為仁與可以為仁矣之為如謂之相似與孝
 弟為仁之夲為仁由巳之為不同
一於禮之謂仁只是仁在内為人欲所蔽如一重膜遮
[017-24b]
 了克去己私復禮乃見仁仁禮非是二物
林安卿問克復工夫全在克字上蓋是就發動處克將
 去必因有動而後天理人欲之㡬始分方知所決擇
 而用力也曰如此則未動以前不消得用力只消動
 處用力便得如此得否且更子細次早問看得如何
 林舉註中程子所言克己復禮乾道主敬行恕坤道
 為對曰這箇也只是微有些如此分若論敬則自是
 徹頭徹尾要底如公昨夜之說只是發動方用克則
[017-25a]
 未發時不成只在這裏打瞌睡懞憧等有私欲来時
 旋捉来克如此得否又曰若待發見而後克不亦晚
 乎發時固是用克未發時也須致其精明如烈火之
 不可犯始得
或問克己之私有三氣禀耳目鼻口之欲及人我是也
 不知那箇是夫子所指者曰三者皆在裏然非禮勿
 視聽言動則耳目口鼻之欲較多又問克者勝也不
 如以克訓治較穩曰治字緩了且如捱得一分也是
[017-25b]
 治捱得二分也是治勝便是打疊殺了他
克己復禮不可將理字来訓禮字克去己私固即能復
 天理不成克己後便都沒事惟是克去己私了到這
 裏恰好著精細底工夫故必又復禮方是仁聖人却
 不只說克己為仁須說克己復禮為仁見得禮便事
 事有箇自然底規矩準則
亞夫問克己復禮章曰今人但說克己更不說復禮夫
 子言非禮勿視聽言動即是克己復禮之目也顔子
[017-26a]
 㑹問夫子㑹荅荅得来包括得盡巳字與禮字正相
 對說禮便有規矩準繩且以坐立言之巳便是箕踞
 禮便是坐如尸己便是跛倚禮便是立如齊但如此
 看便見又曰克己是大做工夫復禮是事事皆落腔
 窠克己便能復禮歩歩皆合規矩準繩非是克己之
 外别有復禮工夫也釋氏之學只是克己更無復禮
 工夫所以不中節文便至以君臣為父子父子為君
 臣一齊亂了吾儒克己便復禮見得工夫精細聖人
[017-26b]
 說得来夲末精粗具舉下靣四箇勿字便是克與復
 工夫皆以禮為準也克己復禮便是捉得病根對證
 下藥仲弓主敬行恕是且涵養將去是非猶未定涵
 養得到一歩又進一歩方添得許多見識克己復禮
 便剛決克除將去
因論克己復禮洽歎曰為學之艱未有如私欲之難克
 也先生曰有奈他不何時有與他做一片時
呂與叔說克己從那己物對處克此說雖好然不是夫
[017-27a]
 子與顔子說底意夫子說底是說未與物對時若與
 物對時方克他却是自家已倒了幾多所謂已只是
 自家心上不合理底便是不待與物對方是又曰呂
 與叔克己銘只說得一邊
國秀問聖人言仁處如克己復禮一句最是言得仁之
 全體否曰聖人告人如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之類
 無非言仁若見得時則何處不是全體何嘗見有半
 體底仁但克己復禮一句却尤親切
[017-27b]
孔門弟子如仁字義字之說已各各自暁得文義但看
 荅問中不曾問道如何是仁只問如何行仁夫子荅
 之亦不曾說如何是仁只說道如何可以至仁如顔
 子之問孔子荅以克己復禮仲弓之問孔子荅以出
 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司
 馬牛之問孔子荅以仁者其言也訒樊遲之問孔子
 荅以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想是仁字都自解理㑹
 得但要如何做
[017-28a]
問克己復禮即仁乎曰克己復禮當下便是仁非復禮
 之外别有仁也此閒不容髪無私便是仁所以謂一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若眞箇一日打併得淨潔便
 是仁如昨日病今日愈便不是病
一日克己復禮則一日天下歸仁二日克己復禮則二
 日天下歸仁
一日存此心則一日有此徳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不是恁地畧用工夫便一日自能如此須是積工夫
[017-28b]
 到這裏若道是一日克己復禮天下便一向歸其仁
 也不得若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歸其仁明日若不
 克己復禮天下又不歸仁
問一日克己復禮如何使天下便能歸仁曰若眞能一
 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有歸仁之理這處亦如在家無
 怨在邦無怨意思在家無怨一家歸其仁在邦無怨
 一邦歸其仁就仲弓告止於邦家顔子體叚如此便
 以其極處告之又曰歸猶歸重之意
[017-29a]
問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向來徐誠叟說此是克己
 工夫積習有素到得一日果能克己復禮然後天下
 歸仁如何曰不必如此說只是一日用其力之意問
 有人一日之中克己復禮安得天下便歸仁曰只為
 不曾克己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即便有一日之仁顔
 子三月不違仁只是拳拳服膺而弗失惟聖㒺念作
 狂惟狂克念作聖今日克念即可作聖明日㒺念即
 為狂矣曰到顔子地位其徳已成恐不如此曰顔子
[017-29b]
 亦只是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除是夫子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方可說此
敬之問上面克己復禮是要克盡己私下面四勿是嚴
 立禁制使之用力曰此一章聖人說只是要他克己
 復禮一日克己復禮則天下歸仁是言克己復禮之
 效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言克己復禮工夫處在
 我而不在人下面請問其目則是顔子更欲聖人詳
 言之耳蓋非禮勿視便是要在視上克己復禮非禮
[017-30a]
 勿聽是要在聽上克己復禮非禮勿言是要在言上
 克己復禮非禮勿動是要在動上克己復禮前後反
 復只說這四箇字若如公說却是把作兩截意思看
 了
問顔淵問仁孔子對以克己復禮顔淵請問其目則對
 以非禮勿視聽言動看得用力只在勿字上曰亦須
 是要睹當得是禮與非禮
非禮勿視說文謂勿字似旗脚此旗一麾三軍盡退工
[017-30b]
 夫只在勿字上纔見非禮來則以勿字禁止之纔禁
 止便克己纔克去便能復禮又曰顔子力量大聖人
 便就他一刀截斷若仲弓則是閉門自守不放賊入
 來底然敬恕上更好做工夫
或問非禮勿視聽言動曰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如
 此類工夫却易視逺惟明才不逺便是不明聽徳惟
 聰才非徳便是不聰如此類工夫却難視聽言動但
 有些箇不循道理處便是非禮
[017-31a]
元翰問非禮勿視聽言動看來都在視上曰不専在視
 上然聽亦自不好只縁先有視聽便引惹得言動所
 以先說視聽後說言動佛家所謂視聽甚無道理且
 謂物雖視前我元不曾視與我自不相干如此却是
 將眼光逐流入閙可也聽亦然天下豈有此理坐閒
 舉佛書亦有克己底說話先生曰所以不可行者却
 無復禮一叚事既克己若不復禮如何得
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上句是說視聽
[017-31b]
 言動皆由中出下句是用功處問須是識别得如何
 是禮如何是非禮曰固是用分别得然緊要在勿字
 上不可放過
直卿問制於外所以養其中此是說仁之體而不及用
 曰制於外便是用又曰視聽自外入言動自内出聖
 人言語緊密如此聖人於顔子仲弓都是就綱領上
 說其他則是就各人身上說
尹叔問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勵行守之於為四句
[017-32a]
 莫有優劣否曰思是動之微為是動之著這箇是該
 動之精粗為處動思處亦動思是動於内為是動於
 外蓋思於内不可不誠為於外不可不守然専誠於
 思而不守於為不可専守於為而不誠於思亦不可
 又曰看文字須是得箇骨子諸公且道這動箴那句
 是緊要道夫云順理則裕莫是緊要否曰更連從欲
 則危兩句都是這是生死路頭又曰四者惟視為切
 所以先言視而視箴之說尤重於聽也以上語類/二十七條
[017-32b]
天下歸仁熟考經文及程氏說似只謂天下之人以仁
 歸之與呂氏贊不同蓋事事合理則人莫不稱其仁
 如宗族稱孝鄉黨稱弟之比若有豪髮之私留於胸
 中則見乎外者必有所不可揜矣人亦必以其實而
 稱之又何歸仁之有荅連/嵩卿
克己之目不及思竊謂洪範五事以思為主蓋不可見
 而行乎四者之閒也然操存之漸必自其可見者而
 為之法則切近明白而易以持守故五事之次思最
[017-33a]
 在後而夫子於此亦徧舉四勿而不及夫思焉蓋欲
 學者循其可見易守之法以養其不可見不可係之
 心也至於久而不懈則表裏如一而私意無所容矣
 程子四箴意正如此荅陳/明仲
視聼與見聞不同聲色接於耳目見聞也視聽則耳目
 從乎聲色矣不論心受與不受也荅石/子重
問由乎中而應乎外制乎外所以養其中曰由乎中而
 應乎外是推夲視聽言動四者皆是由中而出汎言
[017-33b]
 其理之如此耳非謂從裏面做工夫出來也制乎外
 所以養其中方是說做工夫處全是自外而内自葉
 流根之意非謂内外交相養與此章之文夲不相戾
 不須如此分疏也如視聽二箴云心兮夲虛秉彜天
 性亦皆是推夲而言若其工夫則全在制之於外閑
 邪勿聽處可更詳之荅呂子約○以/上文集四條
   仲弓問仁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緊接著那出門使民在邦無怨在
[017-34a]
 家無怨緊接著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直到這裏道
 理方透徹似一片水流注出來到這裏方住中閒也
 閒斷不得效驗到這處方是做得透徹充足飽滿極
 道體之全而無虧欠外内閒纔有一人怨他便是未
 徹便如天下歸仁底纔有一箇不歸仁便是有未到
 處又云内外無怨便是應處如闗雎之仁則有麟趾
 之應鵲巢之仁則有騶虞之應問仁者甚多只荅顔
 子仲弓底說得來大
[017-34b]
或問推己及物之謂恕曰推己及物便是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然工夫却在前面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
 大祭須是先主於敬然後能行其恕或問未出門使
 民之前更有工夫否曰未出門使民之時只是如此
 惟是到出門使民時易得走失故愈著用力也
或問伊川未出門未使民時如何曰此儼若思時也聖
 人之言得他恁地說也好但使某荅那人則但云公
 且去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因曰那未出門
[017-35a]
 使民時自是當敬不成未出門使民時不敬却待出
 門時旋旋如見大賔使民時旋旋如承大祭却成甚
 舉止聖人所以只直說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
 祭更不說那未出門使民時如何如今恁地說却較
 淡了
先生自唐石歸曰路上有人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
 恕如以刑罰加人豈其人之所欲便是不恕始得且
 說如何衆人各以意對先生曰皆未分明伊川云恕
[017-35b]
 字須兼忠字說此說方是盡忠是盡己也盡己而後
 為恕以刑罰加人其人實有罪其心亦自以為當然
 故以刑加之而非强之以所不欲也其不欲被刑者
 乃其外面之私心若其眞心既已犯罪亦自知其當
 刑矣今人只為不理㑹忠而徒為恕其弊只是姑息
 張子韶中庸有云聖人因己之難克而知天下皆可
 恕之人即此論也今人只為不能盡己故謂人亦只
 消如此所以汎然亦不責人遂至於彼此皆自恕而
[017-36a]
 己
問在家無怨在邦無怨曰此以效驗言若是主敬行恕
 而在家在邦皆不能無怨則所謂敬恕者未是敬恕
 問怨有是有非如何都得他無怨曰此且說怨得是
 底未說到不是底
希遜問夫子荅顔子仲弓問仁之異曰此是各就他資
 質上說然持敬行恕便自能克己克己便自能持敬
 行恕亦不必大叚分别
[017-36b]
克己復禮是剛健勇決一上便做了若所以告仲弓者
 是教他平穩做去慢慢地消磨了譬如服藥克己者
 要一服便見效敬恕者漸漸服藥磨去其病也
或問克己復禮者乾道莊敬持守者坤道如何分别曰
 乾道奮發而有為如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
 誠之類是也忠信所以進徳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坤道静重而持守如敬以直内義以方外之類是也
 觀夫子告二子氣象各有所類以上語/類八條
[017-37a]
問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就體上說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就用上說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就效處說
 曰此說甚好擇之疑出門使民已是用處然亦不妨
 蓋此兩事只是自家敬其心耳未有施為措置也荅/石
 子重○/文集
   司馬牛問仁章
宜久問仁者其言也訒曰仁者心常醒在見箇事來便
 知道須要做得合箇道理不可輕易便是知得道為
[017-37b]
 之難故自不敢輕言若不仁底人心常如睡底相似
 都不曾見箇事理便天來大事也敢輕輕做一兩句
 說了
仁者之人言自然訒在學仁者則當自謹言語中以操
 持此心且如而今人愛胡亂說話輕易言語者是他
 此心不在奔馳四出如何有仁
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心存則自是不敢胡亂說話大
 率說得容易底便是他心放了是實未嘗為之也若
[017-38a]
 不敢胡亂做者必不敢容易說然亦是存得這心在
 或曰言行常相表裏又曰人到/得少說話時也自是心細了
或問顔子仲弓司馬牛問仁雖若各不同然克己工夫
 也是主敬其言也認也是主敬曰司馬牛如何做得
 顔子仲弓底工夫須是逐人自理㑹仁譬之屋克己
 是大門打透便入来主敬行恕是第二門言訒是箇
 小門雖皆可通然小門便迂廻得些是他病在這裏
 如先難後獲亦是隨他病處說以上語/類四條
[017-38b]
   司馬牛問君子章
不憂不懼司馬牛將謂是塊然頑然不必憂懼不知夫
 子自說是内省不疚自然憂懼不来
為學須先尋得一箇路徑然後可以進歩可以觀書不
 然則書自書人自人且如孔子說内省不疚夫何憂
 何懼須觀所以不憂不懼由内省不疚學者又須觀
 所以内省不疚如何得来以上語/類二條
   司馬牛憂曰章
[017-39a]
死生有命言禀之素定非今日所能移富貴在天言制
 之在彼非人力所能致荅連嵩卿/○文集
問四海皆兄弟胡氏謂意圓語滯以其近於二夲否曰
 子夏當初之意只謂在我者敬而無失與人又恭而
 有禮如此則四海之内皆親愛之何患乎無兄弟要
 去開廣司馬牛之意只不合下箇皆兄弟字便成無
 差等了語/類
   子張問明章
[017-39b]
問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曰譖是譖人是不干巳底事才
 說得驟便不能入他須是閒言冷語掉放那裏說教
 来不覺愬是切巳底事方說得緩慢人便不將做事
 須是說得緊切要忽然閒觸動他如被人罵便說被
 人打被人打便說人要殺蓋不如此不足以觸動他
 也又問明而逺是見得到否曰是明字說不足又添
 箇逺字贊之
或問膚受之愬切近災也若他父兄有急難其事不可
[017-40a]
 緩来愬時便用周他若待我審究得實已失事了此
 當如何曰不然所以說明又說逺須是眼裏識箇眞
 偽始得若不識箇眞偽安得謂之明逺這裏自有道
 理見得過他眞偽却来瞞我不得譬識藥材或將假
 藥來賣我識得過任他說千言萬語我既見破偽了
 看如何說也不買此所以謂之明逺只是這些子以/上
 語類/二條
   子貢問政章
[017-40b]
問民無信不立是民自不立是國不可立曰是民自不
 立民不立則國亦不能以立矣問民如何是不立曰
 有信則相守而死無信則相欺相詐臣棄其君子棄
 其父各自求生路去語/類
   棘子成曰章
問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古注只作一句說先生作兩
 句說如何曰若作一句說則惜乎二字無著落
問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如何以
[017-41a]
 文觀人曰無世閒許多禮法如何辨得君子小人如
 老莊之徒絶滅禮法則都打箇沒理㑹去但子貢之
 言似少差别耳如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不
 遜也寧固便說得好
棘子成全說質固未盡善子貢全說文以矯子成又錯
 若虎皮羊皮雖除了毛畢竟自别事體不同使一箇
 君子與一箇屠販之人相對坐並不以文見畢竟兩
 人好惡自别大率固不可無文亦當以質為夲如寧
[017-41b]
 儉寧戚之意以上語/類三條
   哀公問於有若章
問百姓足君孰與不足曰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百
 姓既足不成坐視其君不足亦無此理蓋有人斯有
 土有土斯有財若百姓不足君雖厚斂亦不濟事語/類
   子張問崇徳辨惑章
問主忠信徙義曰主忠信者每事須要得忠信且如一
 句話不忠信便是當得沒這事了主字須重看喚做
[017-42a]
 主是要將這箇做主徙義是自家一事未合義遷徙
 去那義上見得又未甚合義須更徙去令都合義主
 忠信且先有夲領了方徙義恁地便徳㑹崇若不先
 主忠信即空了徙去甚處如何㑹崇主忠信而不徙
 義却又固執
主忠信是劄脚處徙義是進歩處漸漸進去則徳自崇
 矣
問子張問崇徳辨惑孔子既荅之矣末又引我行其野
[017-42b]
 之詩以結之誠不以富亦祗以異伊川言此二句當
 冠之齊景公有馬千駟之上後之傳者因齊景公問
 政而誤耳至范氏則以為人之成徳不以富亦祗以
 行異於野人而已此二說如何曰如范氏說則是牽
 合如伊川說則是以富言千駟異言夷齊也今只得
 如此說以上語/類三條
   子張問政章
亞夫問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曰居之無倦在心上說行
[017-43a]
 之以忠在事上說居之無倦者便是要此心長在做
 主不可放倒便事事都應得去行之以忠者是事事
 要著實故某集註云以忠則表裏如一謂裏要如此
 便外面也如此事事靠實去做也
問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曰若是有頭無尾底人便是忠
 也不久所以孔子先將箇無倦逼截他
問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曰所居是自己事要終始如一
 行之以忠是對人言之謂應接時恐有不誠處
[017-43b]
子張是箇有銳氣底人他做事初頭乗些銳氣去做少
 閒做到下梢多無殺合故告以居之無倦又且不樸
 實故告之以行之以忠欲其盡心力也以上語/類四條
   季康子患盗章
問楊氏謂欲民之不為盗在不欲而已横渠謂欲生於
 不足則民盗能使無欲則民自不為盗假設以子不
 欲之物賞子使竊子必不竊故為政在乎足民使無
 所欲而已如横渠之說則是孔子當面以季康子比
[017-44a]
 盗矣孔子於季康子雖不純於為臣要之孔子必不
 面斥之如此聖人氣象恐不若是如楊氏所說只是
 責季康子之貪然氣象和平不如此之峻厲今欲且
 從楊氏說如何曰善語/類
   子張問士章
問何如斯可謂之達曰行得無窒礙謂之達在家必達
 在邦必達事君則得乎君治民則得乎民事親則孝
 事長則弟無所不達植録云如事親則得乎/親事君則得乎君之類又曰色
[017-44b]
 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正是指子張病痛處
周問聞達之别曰達是退一歩底聞是近前一歩做底
 退一歩底卑遜篤實不求人知一旦工夫至到却自
 然㑹逹聞是近前一歩做惟恐人不知故矜張誇大
 一時若可喜其實無足取者
質直而好義便有箇觸突人底意思到得察言觀色慮
 以下人便又和順低細不至觸突人矣慮謂思之詳
 審常常如此思慮恐有所不覺知也聖人言語都如
[017-45a]
 此周徧詳宻
問察言而觀色曰此是實要做工夫蓋察人之言觀人
 之色乃是要驗吾之言是與不是今有人自任己意
 說將去更不看人之意是信受他還不信受他如此
 則只是自髙更不能謙下於人實去做工夫也大抵
 人之為學須是自低下做將去才自髙了便不濟事
問質直而好義和靖謂立志質直如何曰這箇莫不須
 說立志質直但只是無華偽質是樸實直是無偏曲
[017-45b]
 而所行又合宜察人之言而觀人之色審於接物慮
 以下人只是一箇謙如此便做得去達是做得去又
 問仁如何以顔色取曰此處與前說相反只是顔色
 雖做仁者舉止而所行又却不如此此恐是就子張
 身上說
色取仁而行違這是占外面地位闊了裏面填不足
問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與鄉
 原如何曰却不同那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底是大拍
[017-46a]
 頭做要壓倒人鄉原却是不作聲不作氣隂沈做罪
 過底人義剛言二者皆是要譽而天理都不存了曰
 固是如此但一箇是向前去做一箇是退來做以上/語類
 七/條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章
陳希眞問先事後得非崇徳與曰今人做事未論此事
 當做不當做且先計較此事有甚功效既有計較之
 心便是専為利而做不復知事之當為矣徳者理之
[017-46b]
 得於吾心者也凡人若能知所當為而無為利之心
 這意思便自髙逺才為些小利害討些小便宜這意
 思便卑下了所謂崇者謂徳自此而愈髙起也
亞夫問先難而後獲先事後得莫是因樊遲有計較功
 利之心故如此告之曰此是後面道理而今且要知
 先事後得如何可以崇徳蓋做合做底事便純是天
 理才有一豪計較之心便是人欲若只循箇天理做
 將去徳便自崇才有人欲便這裏做得一兩分却那
[017-47a]
 裏缺了一兩分這徳便消削了如何得㑹崇聖人千
 言萬語正要人來這裏看得破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須是截斷了外面他人過惡只自
 檢㸃方能自攻其惡若才去檢㸃他人自家這裏便
 疎心便粗了
問子張樊遲崇徳辨惑之問何故荅之不同曰子張是
 矜張不實底人故夫子於崇徳則告之以主忠信徙
 義欲収斂著實做工夫常人之情好人惡人只是好
[017-47b]
 之惡之而已未至於必欲其生必欲其死處必是子
 張平日於喜怒之閒用心過當故又告之以此樊遲
 為人雖無所考以學稼學圃及夫子荅問觀之必是
 箇鄙俗粗暴底人故夫子告之以先難後獲此又以
 先事後得告之蓋鄙俗則有近利之意粗暴則有因
 忿忘身之患皆因其失而救之也以上語/類四條
   樊遲問仁章
樊遲未達者蓋愛人且是汎愛知人則有所擇二者相
[017-48a]
  反故疑之夫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能使枉
  者直便是仁樊遲誤認二句只是知故見子夏而問
  之子夏遂言之至於不仁者逺然後仁知之義皆偹
 愛人知人自相為用若不論直與枉一例愛他也不得
  大抵惟先知了方能頓放得箇仁也聖人只此兩句
  自包上下後來再與子夏所言皆不出此兩句意所
  以為聖人之言以上語/類二條
    子貢問友章
[017-48b]
 問忠告善道曰告之之意固是忠了須又教道得善始
  得語/類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