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一
  論語二
   為政第二
    為政以德章
 德與政非兩事只是以徳為本則能使民歸若是所令
  反其所好則民不從
 文振問為政以德莫是以身率之曰不是強去率他湏
[011-1b]
  知道未為政前先有是德若道以身率之此語便粗
  了
 或問為政以德曰為政以德不是欲以德去為政亦不
  是塊然全無所作為但德脩於己而人自感化然感
  化不在政事上却在德上蓋政者所以正人之不正
  豈無所作為但人所以歸往乃以其德耳故不待作
  為而天下歸之如衆星之拱北極也
 問為政以德老子言無為之意莫是如此否曰不必老
[011-2a]
 子之言無為孔子嘗言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
 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老子所謂無為便是全不
 事事聖人所謂無為者未嘗不為依舊是恭己正南
 面而已矣是己正而物正篤恭而天下平也後世天
 下不治者皆是不能篤恭盡敬若能盡其恭敬則視
 必明聽必聰而天下之事豈有不理賀孫錄云老子/所謂無為只是
 簡忽聖人所謂無為却是付之當然之理如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這是
 甚麽樣本領豈可與老氏同/日而語○以上語類四條
[011-2b]
   詩三百章
若是常人言只道一箇思無邪便了便略了那詩三百
 聖人須是從詩三百逐一篇理㑹了然後理㑹思無
 邪此所謂下學而上逹也今人止務上逹自要免得
 下學如説道灑掃應對進退便有天道都不去做那
 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到得灑掃則不安於灑掃進退
 則不安於進退應對則不安於應對那裏面曲折去
 處都鶻突無理㑹了這箇湏是去做到得熟了自然
[011-3a]
 貫通到這裏方是一貫古人由之而不知今人不由
 而但求知不習而但求察
思無邪一句便當得三百篇之義了三百篇之義大槩
 只要使人思無邪若只就事上無邪未見得實如何
 惟是思無邪方得思在人最深思主心上
思無邪乃是要使讀詩人思無邪耳讀三百篇詩善為
 可法惡為可戒故使人思無邪也若以為作詩者思
 無邪則桑中溱洧之思果無邪耶某詩傳去小序以
[011-3b]
 為此漢儒所作如桑中溱洧之類皆是淫奔之人所
 作非詩人作此以譏刺其人也聖人存之以見風俗
 如此不好至於作出此詩來使讀者有所愧恥而以
 為戒耳吕伯恭以為放鄭聲矣則其詩必不存某以
 為放是放其聲不用之郊廟賔客耳其詩則固存也
 如周禮有官以掌四夷之樂蓋不以為用亦存之而
 已伯恭以為三百篇皆正詩皆好人所作某以為正
 聲乃正雅也至於國風逐國風俗不同當是周之樂
[011-4a]
 師存列國之風耳非皆正詩也如二南固正矣鄭衛
 詩分明是有鄭衛字安得謂之正乎鄭漁仲詩辨將
 仲子只是淫奔之詩非刺仲子之詩也某自幼便知
 其説之是然太史公謂三百篇詩聖人刪之使皆可
 弦歌伯恭泥此以為皆好蓋太史之評自未必是何
 必泥乎
問思無邪子細思之只是要讀詩者思無邪曰舊人説
 似不通中間如許多淫亂之風如何要思無邪得如
[011-4b]
 止乎禮義中間許多不正詩如何㑹止乎禮義怕當
 時大約説許多中格詩却不指許淫亂底説
或問思無邪如何是直指全體曰詩三百篇皆無邪思
 然但逐事無邪爾惟此一言舉全體言之因曰夏之
 日冬之夜百歳之後歸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歳
 之後歸於其室此無邪思也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
 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此亦無邪思
 也為子而賦凱風亦無邪思也為臣而賦北門亦無
[011-5a]
 邪思也但不曾説破耳惟思無邪一句便分明説破
 或曰如淫奔之詩如何曰淫奔之詩固邪矣然反之
 則非邪也故某説其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
 可以懲創人之逸志
問思無邪誠也非獨是行無邪直是思無邪方是誠曰
 公且未要説到這裏且就詩三百如何一言以蔽之
 曰思無邪集註説要使人得情性之正情性是貼思
 正是貼無邪此如作時文相似只恁地貼方分曉若
[011-5b]
 好善惡惡皆出於正便㑹無邪若果是正自無虚偽
 自無邪若有時也自入不得
思無邪誠也不專説詩大抵學者思常要無邪况視聽
 言動乎誠是表裏都恁地實又曰不獨行處要如此
 思處亦要如此表裏如此方是誠
因言思無邪與意誠曰有此種則此物方生無此種生
 箇甚麽所謂種者實然也如水之必濕火之必燒自
 是住不得思無邪表裏皆誠也若外為善而所思有
[011-6a]
 不善則不誠矣為善而不終今日為之而明日廢忘
 則不誠矣中間㣲有些核子消化不破則不誠矣
問聖人六經皆可為戒何獨詩也曰固是如此然詩中
 因情而起則有思欲其思出於正故獨指思無邪以
 示教焉問詩説思無邪與曲禮説毋不敬意同否曰
 毋不敬是用功處所謂正心誠意也思無邪思至此
 自然無邪功深力到處所謂心正意誠也
思無邪不必説是詩人之思及讀詩之思大凡人思皆
[011-6b]
 當無邪如毋不敬不必説是説禮者及看禮記者當
 如此大凡人皆當毋不敬
問思無邪毋不敬是一意否曰思無邪有辨别毋不敬
 却是渾然好底意思大凡持敬程子所謂敬如有箇
 宅舍講學如㳺騎不可便相離逺去湏是於知處求
 行行處求知斯可矣以上語類/十一條
   道之以政章
問道之以政曰聖人之意只為當時專用政刑治民不
[011-7a]
 用徳禮所以有此言謂政刑但使之逺罪而已若是
 格其非心非徳禮不可聖人為天下何嘗廢刑政來
問道之以徳齊之以禮曰這徳字只是適來説底徳以
 身率人人之氣質有淺深厚薄之不同故感者不能
 齊一必有禮以齊之如周官一書何者非禮以至歳
 時屬民讀法之屬無不備具者正所以齊民也齊之
 不從則刑不可廢若只道之以德而無禮以約之則
 儱統無收殺去格者至於善也如格于文祖格于上
[011-7b]
 下與夫格物格者皆至也儲宰云此是堯舜地位曰
 古人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便能如此明道便是有
 此氣象
問道之以徳猶可致力齊之以禮州縣如何做得曰便
 是如今都蕩然無此家具了便也難得相應古人比
 閭之法比有長閭有師便真箇能行禮以帥之民都
 是教了底人故教人可以流通如一大圳水分數小
 圳去無不流通後世有聖賢作必不肯只恁休湏法
[011-8a]
 古從底做起始得
先之以法制禁令是合下有猜疑闗防之意故民不從
 又却齊之以刑民不見徳而畏威但圖目前茍免於
 刑而為惡之心未嘗不在先之以明德則有固有之
 心者必觀感而化然禀有厚薄感有淺深又齊之以
 禮使之有規矩凖繩之可守則民恥於不善而有以
 至於善
問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道之以徳齊之以禮曰近見一
[011-8b]
 朋友讀道徳功術䇿前一篇説得不是盡説術作不
 好後一篇却説得是曰有道徳則功術乃道徳之功
 道徳之術無道徳則功術方不好某嘗見一宰相説
 上甚有愛人之心不合被近日諸公愛把恢復來説
 了某應之曰公説得便不是公何不曰愛人乃所以
 為恢復恢復非愛人不能幹因問政刑徳禮四者如
 何説曰此政與道徳功術一般有徳禮則政刑在其
 中不可專道政刑做不得底但不專用政刑以上語/類五條
[011-9a]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
或問十五志學章曰聖人是生知安行云云曰且莫説
 聖人只於已分上説如何是志學如何是立如何是
 不惑如何是知天命如何是耳順如何是從心所欲
 不踰矩且理㑹這幾箇字教分曉某所以逐句下只
 觧其字義直至後靣方説聖人分上事今且説如何
 是志學曰心有所之謂之志志學則其心專一向這
 箇道理上去曰説文義大槩也只如此説然更有意
[011-9b]
 思在世間千歧萬路聖人為甚不向别路去只向這
 一路來志是心之深處故醫家謂志屬腎如今學者
 誰不為學只是不可謂之志於學如果能志於學則
 自住不得學而時習之到得説後自然一歩趲一歩
 去如人當寒月自然向有火處去暑月自然向有風
 處去事君便從敬上去事親便從孝上去雖中間有
 難行處亦不憚其難直做教徹廣曰人不志學有兩
 種一是全未有知了不肯為學者一是雖已知得又
[011-10a]
 却説道但得本莫愁末了遂不肯學者曰後一種古
 無此只是近年方有之却是有兩種一種是全未有
 知者一種是雖知得了後却若存若亡不肯至誠去
 做者然知之而不肯為亦只是未嘗知之耳又曰如
 人要向箇所在去便是志到得那所在了方始能立
 立得牢了方能向上去
問聖人十年工夫曰不須理會這箇且理㑹志於學能
 志學許多科級須着還我
[011-10b]
吾十有五章曰看志字最要𦂳直湏結裹在從心不
 踰矩上然又須循乎聖人為學之序方可
問志學與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猶是兩件物事到立時
 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
漢臣問立者立於斯道也曰立只是外物動揺不得
問孔子三十而立似與孟子四十不動心同如何曰四
 十而不惑却相似
四十而不惑於事上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所從來
[011-11a]
文振問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曰此兩句亦相離不得
 不惑是隨事物上見這道理合是如此知天命是知
 這道理所以然如父子之親湏知其所以親只緣元
 是一箇人凡事事物物上湏是見他本原一線來處
 便是天命
問先生教某不惑與知命處不惑是謂不惑於事物知
 命謂知其理之當然如或問所謂理之當然而不容
 己者某覺見豈有至人既能不惑於事物矣又至於
[011-11b]
 十年之久然後知其理之當然曰今且據聖人之言
 如此且如此去㸔不可恁地較遲速逺近若做工夫
 未到那貫通處如何得聖人次第
問五十知天命曰上蔡云理之所自來性之所自出此
 語自是子貢謂夫子性與天道性便是自家底天道
 便是上面一節這箇物事上靣有箇腦子下靣便有
 許多物事徹底如此太極圖便是這箇物事箕子為
 武王陳洪範先言五行次言五事蓋在天則為五行
[011-12a]
 在人則為五事知之者湏是知得箇模樣形體如何
 某舊見李先生云且静坐體認作何形象問體認莫
 用思否曰固是且如四端雖固有孟子亦言思則得
 之不思則不得也
辛問五十知天命何謂天命先生不荅又問先生厲辭
 曰某未到知天命處如何知得天命
問六十而耳順在人之最末何也曰聽最是人所不著
 力所聞皆是道理無一事不是可見其義精仁熟如
[011-12b]
 此
問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如
 此説得否曰如門前有一溪其先得知溪中有水其
 後知得水源頭發源處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四十時是見得那率性之謂道五十時是見他天命
 之謂性到六十時是見得那道理爛熟後不待思量
 過耳便曉
問志學便是一箇骨子後來許多節目只就這上進工
[011-13a]
 夫從心所欲不踰矩自從容中道也曰固是志學時
 便是知了只是箇小底知不惑知天命耳順却是箇
 大底知立便是從心不踰矩底根子從心不踰矩便
 是立底事只是到這裏熟却是箇大底立
吴仁父問十五志於學章知行如何分曰志學亦是要
 行而以知為重三十而立亦是本於知而以行為重
 志學是知之始不惑與知天命耳順是知之至三十
 而立是行之始從心所欲不踰矩是行之至如此分
[011-13b]
 㸔
蜚卿問十五志於學一段曰聖人也略有箇規模與人
 同如志學也是衆人知學時及其立與不惑也有箇
 迹相似若必指定謂聖人必恁地固不得若説聖人
 全無事乎學只脱空説也不得但聖人便自有聖人
 底事
問十五志學章曰這一章若把做學者工夫等級分明
 則聖人也只是如此但聖人出於自然做得來較易
[011-14a]
 以上語類/十七條
問吾十有五章來教云立是物格知至而意誠心正之
 效不止是用功處不惑知命是意誠心正而所知日
 進不已之騐以至於耳順則所知又至極而精熟矣
 淳竊疑夫立者確然堅固不可移奪固非真知不能
 然此時便謂物已格知己至恐莫失之太快否又事
 物之理精㣲眇忽未至於灼然皆無疑惑萬理根原
 來處未洞見天命流行全體安得謂之知己至曰所
[011-14b]
 知日進不已則是靣前猶有可進歩又安得全謂之
 至而耳順又云所知至極而精熟又何言之重複也
 而集註於耳順條方云知之至又何也凡此皆淺見
 未喻抑此之㫖在聖人分上言則聖人合下本是生
 知義理本是昭著自兒童知己至極本無疑惑天命
 全體本無蔽隔當入大學則亦慢勘騐其所以然隨
 衆做些小致知格物工夫雖做此工夫而與衆超越
 云云若以學者為學之序言則自其志學時方一一
[011-15a]
 做致知格物工夫以考察夫義理積十五年之功至
 於確然有立時是亦真有所知然後能然未可便謂
 物已格知己至曰細思此意只得做學者事看而聖
 人所説則是他自見得有略相似處今窺測他不得
 也正如曾子借忠恕兩字發明一貫之妙今豈可謂
 聖人必待施諸已而不願然後勿施於人也然曾子
 所借猶有跡之可擬此則全不可知但學者當以此
 自考耳荅陳安卿/○文集
[011-15b]
   孟懿子問孝至/子夏問孝章
問無違曰未見得聖人之意在且説不以禮盖亦多端
 有茍且以事親而違禮有以僭事親而違禮自有箇
 道理不可違越聖人雖所以吿懿子者意在三家僭
 禮然語意渾全又若不專為三家發也
問生事以禮章胡氏謂為其所得為是如何曰只是合
 得做底諸侯以諸侯之禮事其親大夫以大夫之禮
 事其親便是合得做底然此句也在人看如何孔子
[011-16a]
 當初是就三家僭禮説較精彩在三家身上又切當
 初却有胡氏説底意思就今論之有一般人因陋就
 簡不能以禮事其親又有一般人牽於私意却不合
 禮
或問武伯多可憂之事如何見得曰觀聖人恁地説則
 知其人之如此矣
或問父母惟其疾之憂何故以吿武伯曰這許多所荅
 也是當時那許多人各有那般病痛故隨而救之又
[011-16b]
 曰其他所荅固是皆切於學者看此句較切其他只
 是就道理上説如此却是這句分外於身心上指出
 若能知愛其身必知所以愛其父母以上語/類四條
問父母唯其疾之憂范氏謂武伯弱公室強私家得免
 其身而保其族者幸也故孔子吿之如此尹氏謂疾
 病人所不免其遺父母憂者不得已也如以非義而
 遺其父母之憂則不孝之大者故范氏專為武伯言
 尹氏則為衆人言未知孰是曰孟武伯固必有以遺
[011-17a]
 其親之憂者如范氏之云則未可知也聖人之言固
 必切於其人之身然亦未有衆人不可通行之理也
 荅都昌縣學/諸生○文集
敬非嚴恭儼恪之謂以此為敬則誤矣只把作件事小
 心畏謹便是敬
問色難此是承順父母之色或是自己和顔順色以致
 愛於親為難曰人子胷中纔有些不愛於親之意便
 有不順氣象此所以愛親之色為難以上語/類二條
[011-17b]
問知敬親者其色必恭知愛親者其色必和此皆誠實
 之發見不可以偽為故子夏問孝孔子荅之以色難
 曰此説好荅程允夫/○文集
不敬何以别乎敬大槩是把當事聽無聲視無形色難
 是大叚恭順積得厚方能形見所以為難勉強不得
 此二者是因子游子夏之所短而進之能飬服勞只
 是外靣工夫遮得人耳目所及者如今人和飬與服
 勞都無了且得如此然後就上靣更進將去大率學
[011-18a]
 者且要儘從小處做起正如起屋未湏理㑹架屋且
 先立箇基趾定方得
子游為人愛有餘而敬不足子夏則敬有餘而愛不足
 故吿之不同問如何見得二子如此曰且如洒掃應
 對子游便忽略了子夏便只就這上做工夫
問夫子荅子游子夏問孝意雖不同然自今觀之奉飬
 而無狎恩恃愛之失主敬而無嚴恭儼恪之偏儘是
 難曰既知二失則中間湏是有箇處之之理愛而不
[011-18b]
 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
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問孝聖人荅之皆切其所短
 故當時聽之者止一二句皆切於其身今人將數叚
 只作一串文義看了以上語/類四條
   吾與回言終日章
論語所載顔子語止有喟然之歎與問仁兩章而已而
 夫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知是説甚麽惜乎其不傳
 也
[011-19a]
問亦足以發是顔子於燕私之際將聖人之言發見於
 行事否曰固是雖未盡見於行事其理亦當有發見
 處然燕私之際尤見顔子踐履之實處
先生令看顏子亦足以發於何處見之是甚麽意思或
 云見得親切處於非禮勿視聽言動一章可見曰大
 槩是如此良久云於睟靣盎背皆見之因舉程先生
 之言曰出門如見大賔使民如承大祭充之則睟靣
 盎背此之謂也
[011-19b]
問亦足以發是顔子退有所省發否曰不然集註已説
 得分明了盖與之言顔子都無可否似箇愚者及退
 而觀其所行皆夫子與之言者一一做得出來不差
 豈不是足以發明得夫子之道其語勢只如此恰如
 今人説與人做一器用方與他説箇尺寸高低形製
 他聽之全然似不曉底及明日做得來却與昨日所
 説底更無分豪不似
問集註載李先生之説甚分明但所謂黙識心融觸處
[011-20a]
 洞然自有條理便見顔子聞夫子之言自原本至於
 條目一一理㑹得所以與夫子意不相背及退省其
 私即見其日用語黙動静之間皆足以發明夫子之
 道坦然由之而不疑便見得顔子不惟理㑹得夫子
 言語及退便行將去更無窒礙曰亦足以發一句最
 好看若粗説時便是行將去然須是子細看亦足以
 發句
問不違如愚章心融恐是功深力到處見得道理熟了
[011-20b]
 故言入於心隨即融化更無渣滓故其發見於日用
 之間從容和順所以能發明聖人之道非生將道理
 體貼力行之也是否曰固是工夫至到亦是天資髙
 顔子自是鄰於生知者也
仲愚問黙識心融如何曰説箇融字最好如消融相似
 融如雪在湯中若不融一句是一句在肚裏如何發
 得出來如人喫物事若不消只生在肚裏如何能滋
 益體膚須是融化渣滓便下去精英便充於體膚故
[011-21a]
 能肥潤如孔子吿曾子一貫之語他人聞之只是箇
 一貫曾子聞之便能融化故發忠恕而已出來又問
 是曾子平昔工夫至此乎曰也是他資質自别以上/語類
 七/條
問亦足以發曰顔子所聞入耳著心布乎四體形乎動
 静則足以發明夫子之言矣荅程允夫/○文集
   視其所以章
文振問視其所以一章曰此不唯可以觀人亦當以此
[011-21b]
 自考
所以是所為所由是如此做所安是所樂譬如讀書是
 所為豈不是好事然其去如此做又煞多般有為己
 而讀書者有為名而讀者有為利而讀者須觀其所
 由從如何其為己而讀者固善矣然或有出於勉强
 者故又觀其所樂
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三句前一句是兼善
 惡而言後兩句是專言善尋常有一樣人所為雖不
[011-22a]
 善然其意之所發却不是要做不善而心終亦不安
 於不善是這般様人是如何曰這箇也自有於觀過
 知仁可見
李仲實問視其所以者善者為君子惡者為小人知其
 小人不必論也所由所安亦以觀察君子之為善者
 爾曰譬如淘米其糠與沙其始也固淘去之矣再三
 淘之恐有未盡去之沙粃爾
問觀其所由集註兩説如何曰意之所從來如讀書是
[011-22b]
 好須看所讀何書行其所為或勉强有所為後説不
 如前説盖行其所為只是就上靣細看過不如意之
 所從來是就他心術上看所安大率是他平日存主
 習熟處他本心愛如此雖所由偶然不如此終是勉
 強畢竟所樂不在此次第依舊又從熟處去如平日
 愛踞傲勉強教他恭敬一時之間亦能恭敬次第依
 舊自踞傲了心方安吕氏一説謂所由是看他已前
 所為事所安是察他已後所為事亦通
[011-23a]
察人之所安尤難故必如聖人之知言窮理方能之
問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若聖人於人之善惡
 如見肺肝當不待如此著力曰這也為常人説聖人
 固不用得如此然聖人觀人也著恁地詳細如今人
 説一種長厚説話便道聖人不恁地只略略看便了
 這箇若不見教徹底善惡分明如何取舍且如今從
 學也有誠心來底也有為利來底又如今人讀書也
 有誠心去讀底也有為利讀底其初也却好漸漸自
[011-23b]
 見得他心下不恁地這須著知且如要從師須看得
 那人果是如何又如委託人事若是小小事要付託
 人尚可以隨其所長交付與他若是要成一件大事
 如何不見得這人了方付與如所謂可以託六尺之
 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若不真見這
 人是恁地如何這事託得他問伊川云視其所以是
 觀人之大槩若所由所安也只兼善惡説今集註只
 觧向不好邊去恐似無過中求有過非聖人意曰這
[011-24a]
 只是平心恁地看看得十分是如此若要長厚便恁
 地包含其初欲恕人而終於自恕少間漸漸將自己
 都没理㑹了都不知若能於待人嚴到得於自身已
 也㑹嚴問觀人之道也有自善而入於惡亦有事雖
 惡而心所存本好曰這箇也自可見須是如此看方
 見好底鐵定是好人不好底鐵定是不好人讀書不
 可不子細若不因公問某也不説到這裏初間才看
 善惡便曉然到觀其所由有不善這又勝得當下便
[011-24b]
 不是底到察其所安有不善這又勝前二項人不是
 到這裏便作不好人看他只是不是他心肯意肯必
 不㑹有終以上語/類七條
察其所安正是察其所由之安與不安若其為善如惡
 惡臭如好好色則居之安矣荅方賔王/○文集
   温故而知新章
温故方能知新不温而求新知則亦不可得而求矣
問温故知新曰是就温故中見得這道理愈精勝似舊
[011-25a]
 時所看
温故而知新味其語意乃為温故而不知新者設不温
 故固是間斷了若果無所得雖温故亦不足以為人
 師所以温故又要知新惟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
 為人師也這語意在知新上
温故知新不是易底新者只是故中底道理時習得熟
 漸漸發得出來且如一理看幾箇人來問就此一理
 上一人與説一箇理都是自家就此理上推究出來
[011-25b]
 所以其應無窮且如記問之學記得一事更推第二
 事不去記得九事便説十事不出所以不足為人師
温故則能知新如所引學記則是温故而不知新只是
 記得箇硬本子更不觧去裏靣搜尋得道理以上語/類五條
問温故知新學至此而無窮矣至於夫子而猶曰學不
 厭非以其無窮哉可以為師者以其足以待無方之
 問也温故而不知新雖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足
 以為史而不足以為師也曰此論甚善荅范伯崇/○文集
[011-26a]
   君子不器章
或問君子不器如孔門徳行之外乃為器否曰若偏於
 徳行而其用不周亦是器君子者才徳出衆之名徳
 者體也才者用也君子之人亦具聖人之體用但其
 體不如聖人之大而其用不如聖人之妙耳
君子不器君子是何等人曰此通上下而言有一般對
 小人而言底君子便是小底君子至如聖人吾不得
 而見之得見君子斯可矣便説大底君子便是聖人
[011-26b]
 之次者問不器是那箇君子曰此是成徳全才之君
 子不可一偏看他問侯氏舉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
 受如何曰不可小知便是不可以一偏看他他却擔
 負得逺大底小人時便也有一才一藝可取故可小
 知問子貢汝器也喚作不是君子得否曰子貢也是
 箇偏底可貴而不可賤宜於宗廟朝廷而不可退處
 此子貢之偏處問謝氏舉清和任也只是器否曰這
 是他成就得偏却不是器他本成就得來大如得百
[011-27a]
 里之地而君之一叚他自是大只是成就得來偏以/上
 語類/二條
   子貢問君子章
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茍能行矣何事於言曰只為子
 貢多言故吿之如此若道只要自家行得説都不得
 亦不是道理聖人只説敏於事而謹於言敏於行而
 訥於言言顧行行顧言何嘗教人不言
徐仁甫問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莫須將先行作一句否
[011-27b]
 曰程子如此却未敢以為然恐其言而後從之不成
 一句若云而後其言從之方得不若以先行其言作
 一句而後從之作一句大意只説先行其所言而後
 言其所行讀書須是看出處主意如何此是子貢問
 君子孔子為子貢多言故以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荅
 之盖為子貢發也
問先行其言謂人識得箇道理了可以説出來却不要
 只做言語説過須是合下便行將去而後從之者及
[011-28a]
 行將去見得自家所得底道理歩歩著實然後説出
 來却不是杜撰臆度須還自家自本至末皆説得有
 著實處曰此一章説得好以上語/類三條
   君子周而不比章
問周與比莫也相似否曰外靣相似而裏靣大差了如
 驕泰和同亦然故幾㣲之間不可不辨
問比周曰君子小人即是公私之間皆是與人親厚但
 君子意思自然廣大小人與人相親時便生計較與
[011-28b]
 我善底作一般不與我善底作一般周與比相去不
 逺要須分别得大相逺處某集註中曾説此意君子/與人
 相親也有輕重有厚/薄但意思自是公
問周而不比曰周者大而徧之謂比便小所謂兩兩相
 比君子之於人無一人使之不得其所這便是周小
 人之於人但見同於己者與之不同於己者惡之這
 便是比君子之於人非是全無惡人處但好善惡惡
 皆出於公用一善人於國則一國享其治用一善人
[011-29a]
 於天下則天下享其治於一邑之中去一惡人則一
 邑獲其安於一鄉之中去一惡人則一鄉受其安豈
 不是周小人之心一切反是又云歐陽朋黨論説周
 武以三千為大朋啇紂億兆之人離心離徳又云比
 周二字於易中所言又以比字為美如九五顯比取
 王用三驅失前禽之義皆美也如頑嚚不友相與比
 周又却是不好
問註周言普徧豈汎愛衆而親仁之意與曰亦是如此
[011-29b]
 大抵君子立心自是周徧好惡愛憎一本於公小人
 惟偏比阿黨而已
徐問比周曰只是公私周則徧及天下比則昵於親愛
 之間又問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如何曰忠信為周只
 緣左傳周爰咨詢指作忠信後人遂將來妄觧最無
 道理且如易比卦言比吉也比輔也原筮元永貞无
 咎則比都是好大抵比於君子則為善比於小人則
 為惡須是看聖人説處本意如何據此周而不比比
[011-30a]
 而不周只是公私以上語/類五條
尊賢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此之謂周溺愛徇私黨同伐
 異此之謂比周周徧也比偏比也不必言周流天地
 之間荅程允夫/○文集
   學而不思章
問論語言學字多不同學而不思則罔此學字似主於
 行而言博學於文此學字似主於知而言曰學而不
 思則罔此學也不是行問學字義如何曰學只是效
[011-30b]
 未能如此便去效做問恐行意較多否曰只是未能
 如此便去學做如未識得這一箇理便去講究要識
 得也是學未識得這一箇書便去讀也是學未曉得
 這一件事去問人如何做便也是學學是身去做思
 只是黙坐來思問學是學其事思是思其理否曰思
 只是思所學底事學而不思便都罔了問思而不學
 何以危殆曰硬將來抝縛捉住在這裏便是危殆只
 是杜撰恁地不恁自然便不安稳
[011-31a]
學是學其事如讀書便是學須緩緩精思其中義理方
 得且如做此事是學然須思此事道理是如何只恁
 下頭做不思這事道理則昧而無得若只空思索却
 又不傍所做事上體察則心終是不安稳須是事與
 思互相發明
學而不思如讀書不思道理是如何思而不學如徒苦
 思索不依様子做
思而不學則殆雖用心思量不曾就事上習熟畢竟生
[011-31b]
 硬不㑹妥帖
或問學而不思章引程子博學審問謹思明辨力行五
 者廢一非學何也曰凡學字便兼行字意思如講明
 義理學也效人做事亦學也孔子歩亦歩趨亦趨是
 效其所為才效其所為便有行意
叔䝉問集註却舉中庸學問思辨與行之語據某看學
 與行是學之始終問思辨是思之始終曰然以上語/類六條
學是放效見成底事故讀誦咨問躬行皆可名之非若
[011-32a]
 思之專主乎探索也荅吴伯豐/○文集
   攻乎異端章
或問攻乎異端曰攻者是講習之謂非攻擊之攻這處
 須看他如何是異端如何是正道異端不是天生出
 來天下只是這一箇道理緣人心不正則流於邪説
 習於彼必害於此既入於邪必害於正異端不止是
 楊墨佛老這箇是異端之大者
凡言異端不必攻者皆是為異端游説反間孟子謂能
[011-32b]
 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不必便能距楊墨但能説
 距楊墨亦是聖人之徒
問集註云攻專治之也若為學便當專治之異端則不
 可專治也曰不惟説不可專治便略去理㑹他也不
 得若是自家學有定止去看他病痛却得也是自家
 眼目高方得若是恁地則也奈他不何如後來士大
 夫末年皆流入佛氏者緣是把自家底作淺底看便
 没意思了所以流入他空寂𤣥妙之説去
[011-33a]
問程子曰佛氏之言近理所以害甚於楊墨看來為我
 疑於義兼愛疑於仁其祸已不勝言佛氏如何又却
 甚焉曰楊墨只是硬恁地做佛氏最有精㣲動得人
 處本朝許多極好人無不陥焉
吕氏曰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斯無邪慝今惡乎異端
 而以力攻之適足以自蔽而已説得甚好但添得意
 思多了不敢保是聖人之意聖人之意分明只是以
 力攻之理㑹他底未得枉費力便將已業都荒了以/上
[011-33b]
 語類/五條
   由誨女知之章
問知之為知之章子路不應有以不知為知之病曰子
 路粗暴見事便自説是曉㑹得如正名一節便以為
 迂故和那不知處也不知耳
或問誨女知之乎章曰惟伊川便説得盡别人只説得
 一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則無自欺之蔽其知
 固自眀矣若不説求其知一著則是使人安於其所
[011-34a]
 不知也故程子又説出此意其説方完上不失於自
 欺下不失於自勉以上語/類二條
問知之為知之章誼謂學者之於義理於事物以不知
 為知用是欺人或可矣本心之靈庸可欺乎但知者
 以為己知不知者以為不知則雖於義理事物之間
 有不知者而自知則甚明而無蔽矣故曰是知也以
 此真實之心學問思辨研究不舍則知至物格心正
 意誠之事可馴致也夫子以是誨子路真切要哉此
[011-34b]
 意言之若易而於學者日用間闗渉處甚多要當歩
 歩以是省察則切身之用盖無窮也曰此説甚善荅/方
 賔王○/文集
   子張學干祿章
戴智老説干祿章曰多聞多見二字人多輕説過了將
 以為偶然多聞多見耳殊不知此正是合用功處聖
 人所以為好古敏以求之又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
 之多見而識之皆欲求其多也不然則聞見孤寡不
[011-35a]
 足以為學矣
多聞闕疑謹言三件事
聞見亦是互相發明如學干禄章言多聞闕疑慎言其
 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聞固是主於言見固是主於
 行然亦有聞而行者見而言者不可泥而看也
或問謹其餘只是指無疑無殆處否曰固是
林叔恭問多聞如何闕疑多見如何闕殆曰若不多聞
 也無緣見得疑若不多見也無緣見得殆江西諸人
[011-35b]
 纔聞得一説便把做了看有甚麽話更入不得亦如
 何有疑殆到他説此一章却云子張平日專務多聞
 多見故夫子吿以闕疑殆是不欲其多聞多見此是甚
 説話且如一件事一人如此説自家也見未得須是
 大家都説出來這裏方見得果是如何這裏方可以
 將衆多之説相磨擦這裏方見得疑殆分明
徐問學干祿章曰此是三截事若人少聞寡見則不能
 參考得是處故聞見須要多若聞見已多而不能闕
[011-36a]
 疑殆則胡亂把不是底也將來做是了既闕其疑殆
 而又未能謹其餘則必有尤悔又問尤悔如何分尤
 莫是見尤於人否曰是大凡言不謹則必見尤於人
 人既有尤自家安得無悔行不謹則已必有悔已既
 有悔則人安得不見尤此只是各將較重處對説又
 問祿在其中只此便可以得祿否曰雖不求祿若能
 無悔尤此自有得祿道理若曰耕也餒在其中矣耕
 本求飽豈是求餒然耕却有水旱凶荒之虞則有時
[011-36b]
 而餒學本為道豈是求祿然學既寡尤悔則自可以
 得祿如言直在其中矣父為子隐子為父隐本不是
 直然父子之道却要如此乃是直凡言在其中矣者
 道理皆如此又問聖人不教人求祿又曰禄在其中
 如何曰聖人教人只是教人先謹言行却把他那祿
 不做大事看須是體量得輕重始得
聖人本意在謹言行又不可徒謹須用得學又須闕其
 疑而未信殆而未安者便將其餘信而安者做一處
[011-37a]
 謹言而謹行之謂其察得可言與可行也
問學干禄章曰這也是一説然便是教人不要去求如
 程先生説使定其心而不為利禄所動是也論語凡
 言在其中皆是與那事相背且如父為子隐子為父
 隐本不干直事然直却在其中耕本是得食然有水
 旱凶荒則有餒在其中切問近思本只是講學不是
 求仁底事然做得精則仁亦在其中如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皆是
 切己去做方/是求仁底事此皆是教人只從這一路做去且莫管
[011-37b]
 那一邊然做得這一邊則那一邊自在其中也以上/語類
 八/條
   哀公問何為則民服章
問哀公問何為則民服往往只是要得人畏服他聖人
 却吿之以進賢退不肖乃是治國之大本而人心自
 服者盖好賢而惡不肖乃人之正性若舉錯得宜則
 人心豈有不服謝氏又謂若無道以照之則以直為
 枉以枉為直此君子大居敬而貴窮理此又極本原
[011-38a]
 而言若人君無知人之明則枉直交錯而舉錯未必
 得宜矣曰説得分明語/類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章
問使民敬忠以勸曰荘只是一箇字上能端荘則下便
 尊敬至於孝慈則是兩事孝是以躬率之慈是以恩
 結之如此人方忠於己舉善而教不能若善者舉之
 不善者便去之誅之罰之則民不觧便勸惟是舉其
 善者而教其不能者所以皆勸便是文字難看如這
[011-38b]
 様處當初只是大槩看了便休而今思之方知集註
 説得未盡
問孝慈則忠何以能使之忠也曰孝以率之慈以結之
 所以使之忠也問孝慈主父子而言可乎曰如此安
 能便使之忠也此慈字兼内外而言若大學齊家章
 孝慈乃主父子而言也以上語/類二條
   或謂子奚不為政章
推廣此心以為一家之政便是齊家緣下面有一箇是
[011-39a]
 亦為政故不是國政又云在我者孝則人皆知孝在
 我者弟則人皆知弟其政豈不行於一家
問此夫子難以不仕之意吿或人故託以吿之然使夫
 子得時得位其為政之本也只就人倫上做將去曰
 文振看文義看得好更宜涵泳以上語/類二條
   人而無信章
問先生但謂車無此二者則不可以行人而無信亦猶
 是也而不及無信之所以不可行何也曰人若無信
[011-39b]
 則語言無實何處行得處家則不可行於家處鄉黨
 則不可行於鄉黨曰此與言不忠信雖州里行乎哉
 之意同曰然語/類
   子張問十世可知章
周問三代所因者不易而所損益可知如何曰此所謂
 不易也變易也三綱五常亘古亘今不可易至於變
 易之時與其人雖不可知而其勢必變易可知也盖
 有餘必損不及必益雖百世之逺可知也猶寒極生
[011-40a]
 煖煖甚生寒雖不可知其勢必如此可知也
所因謂大體所損益謂文為制度那大體是變不得底
 雖如秦之絶滅先王禮法然依舊有君臣有父子有
 夫婦依舊廢這箇不得
此一章因字最重所謂損益者亦是要扶持箇三綱五
 常而已如秦之繼周雖損益有所不當然三綱五常
 終變不得君臣依舊是君臣父子依舊是父子只是
 安頓得不好爾聖人所謂可知者亦只是知其相因
[011-40b]
 者也如四時之運春後必當是夏夏後必當是秋其
 間雖寒暑不能無繆戾然四時之運終改不得也康
 節詩云千世萬世中原有人正與此意合
這一叚諸先生説得損益字不知更有箇因字不曾説
 因字最重程先生也只滾説將去三代之禮大槩都
 相因了所損也只損得這些箇所益也只益得這些
 箇此所以百世可知也且如秦最是不善繼周酷虐
 無比然而所因之禮如三綱五常竟滅不得馬氏註
[011-41a]
 所因謂三綱五常損益謂質文三統此説極好
忠質文忠只是樸實頭白直做將去質則漸有形質制
 度而未及於文采文則就制度上事事加文采然亦
 天下之勢自有此三者非聖人欲尚忠尚質尚文也
 夏不得不忠商不得不質周不得不文彼時亦無此
 名字後人見得如此故命此名
或問忠與質如何分先生喜其善問荅云質樸則未有
 文忠則渾然無質可言矣以上語/類六條
[011-41b]
問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
 知也是周監二代之制而損益之其文大備亦時使
 然也聖人不能違時烏得不從周之文乎然亦少有
 不從處如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是也曰周之文固可
 從而聖人不得其位無制作之時亦不得不從也使
 夫子而得邦家則將損益四代以為百王不易之法
 不專於從周矣荅黄直翁/○文集
   非其鬼而祭之章
[011-42a]
非其鬼而祭之如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
 祀庻人祭其先上得以兼乎下下不得以兼乎上也
 庻人而祭五祀大夫而祭山川諸侯而祭天地此所
 謂非其鬼也
問非其鬼而祭之如諸侯僣天子大夫僣諸侯之類又
 如士庻祭其旁親逺族亦是非其鬼否曰是又如今
 人祭甚麽廟神都是非其鬼問如用僧尼道士之屬
 都是非其鬼曰亦是問祭旁親逺族不當祭若無後
[011-42b]
 者則如之何曰這若無人祭只得為他祭自古無後
 者合當祭於宗子之家今何處討宗子看古禮今無
 存者要一一行之也難
問非其鬼而祭之尋常人家所當祭者只是祖先否曰
 然又問土地山川之神人家在所不當祭否曰山川
 之神季氏祭之尚以為僣况士庻乎如土地之神人
 家却可祭之禮云庻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竈户竈
 亦可祭也又問中霤之義如何曰古人穴居當土室
[011-43a]
  中開一竅取明故謂之中霤而今人以中堂名曰中
  霤者所以存古之義也又云中霤亦土地之神之類
  五祀皆室神也
 子善問見義不為無勇這亦不為無所見但為之不力
  所以為無勇也曰固是見得是義而為之不力然也
  是先時見得未分明若己見得分明則行之自有力
  這般處著兩下並看就見義不為上看固見得知之
  而不能為若從源頭上看下來乃是知之未至所以
[011-43b]
  為之不力以上語/類四條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