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四
  學四
   力行 克己改過 雜論立心處事 理欲義利
   君子小人之辯 論出處
 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以/下
  論力/行
 聖門學者問一句聖人荅他一句便領略將去實是要
[004-1b]
  行得如今說得儘多只是不曽就身己做看某之講
  學所以異於科舉之文正是要切已行之若只恁地
  說過依舊不濟事若實是把做工夫只是敬以直内
  義以方外八箇字一生用之不窮
 若不用躬行只是說得便了則七十子之從孔子只是
  兩日說便盡何用許多年隨著孔子不去不然則孔
  門諸子皆是獃無能底人矣恐不然也古人只是日
  夜皇皇汲汲去理會這箇身心到得做事業時只隨
[004-2a]
 自家分量以應之如由之果賜之逹冉求之藝只此
 便可以從政不用他求若是大底功業便用大聖賢
 做小底功業便用小底賢人做各隨他分量做出來
 如何强得
人之所以易得流轉立不定者只是脚根不點地
問學如登塔逐一層登將去上面一層雖不問人亦自
 見得若不去實踏過却懸空妄想便和最下底層不
 曽理會得
[004-2b]
大抵人能於天理人欲界分上立得脚住則儘長進在
人言匹夫無可行便是亂說凡日用之間動止語默皆
 是行處且湏於行處警省湏是戰戰兢兢方可若悠
 悠汎汎地過則又不可以上語/類七條
近來自覺向時工夫止是講論文義以為積集義理久
 當自有得力處却於日用工夫全少點檢諸朋友往
 往亦只如此做工夫所以多不得力今方深省而痛
 懲之亦願與諸同志勉焉與吳/茂實
[004-3a]
人之一身應事接物無非義理之所在人雖不能盡知
 然其大端宜亦無不聞者要在力行其所已知而勉
 求其所未至則自近及逺由粗至精循循有序而日
 有可見之功矣荅姚&KR1880○以/上文集二條
問尋常遇事時也知此為天理彼為人欲及到做時乃
 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無克己工夫
 這様處極要與他掃除打疊方得如一條大路又有
 一條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箇物引著
[004-3b]
 自家不知不覺行從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蕪穢又
 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戰之機湏是遇事之時
 便與克下不得茍且放過此湏明理以先之勇猛以
 行之若是上智聖人底資質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
 而行不流於人欲若賢人資質次於聖人者到遇事
 時固不會錯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後行之若是
 中人之資質湏大叚著力無一時一刻不照管克治
 始得曽子曰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
[004-4a]
 逺乎又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
 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以下論克/己改過
因說克己或曰若是人欲則易見但恐自說是天理處
 却是人欲所以為難曰固是如此且從易見底克去
 又却理會難見底如剝百合湏去了一重方始去那
 第二重今且將義利兩字分箇界限緊緊走從這邊
 來其閒細碎工夫又一面理會如做屋柱一般且去
 了一重粗皮又慢慢出細今人不曽做得第一重便
[004-4b]
 要做第二重工夫去如中庸說戒謹乎其所不睹恐
 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謹其獨
 此是尋常工夫都做了故又說出向上一層工夫以
 見義理之無窮耳不成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處不謹
 便只去謹獨無此理也
天理人欲無硬定底界至是兩界分上工夫這邊工夫
 多那邊不到占過來若這邊工夫少那邊必侵過來
人只有箇天理人欲此勝則彼退彼勝則此退無中立
[004-5a]
 不進退之理凡人不進便退也譬如劉項相拒於滎
 陽成臯閒彼進得一歩則此退一歩此進一歩則彼
 退一歩初學則要牢劄定脚與他捱捱得一豪去則
 逐旋捱將去此心莫退終湏有勝時勝時甚氣象
嘗言坐即靠倚後來捱三四日便坐得先生云氣不從
 志處乃是天理人欲交戰處也
克己亦别無巧法譬如孤軍猝遇强敵只得盡力舍死
 向前而已尚何問哉
[004-5b]
義利之辨初時尚相對在若少閒主義功深後那利如
 何著得如小小竊盗不勞而却矣
問而今欲到無欲田地莫只是剗除熟後自會如此否
 曰也只是剗除熟而今人於身上不好處只是常剗
 去之才發便剗自到熟處
問伊川云敬則無己可克曰孔門只有箇顔子孔子且
 使之克己如何便會不克此語意味長
問持敬與克己工夫曰敬是涵養操持不走作克己則
[004-6a]
 和根打併了教他盡淨
問伊川言目畏尖物此理湏克去室中率置尖物必不
 刺人此是如何曰疑病每如此尖物元不曽刺人他
 眼病只管見尖物來刺人耳伊川又一處說此稍詳
 有人眼病常見獅子伊川教他見獅子則捉來其人
  一面去捉捉來捉去捉不著遂不見獅子了以上語/類十一
 條/
茍欲聞過但當一一容受不當復計其虛實則事無大
[004-6b]
 小人皆樂告而無隐情矣若切切計較必與辯爭恐
 非告以有過則喜之意也荅陳/明仲
問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恐只是無氣禀物
 欲之累故吾心之理與聞見脗然相契其決如此顔
 子不違如愚亦是如此若子路有聞云云則其立志
 雖勇然用力亦似覺難恐亦未免為氣禀物欲所累
 也曰是荅余/國秀
所諭氣質過剛未能自克而欲求其所以轉移變化之
[004-7a]
 道夫知其所偏而欲勝之在吾日用之間屢省而痛
 懲之耳故周子有自易其惡自至其中之說是豈他
 人所得而與於其閒哉然此亦或有說焉不明於理
 而徒欲救其偏亦恐矯枉之過而反失夫中也荅孫/吉甫
所諭平生大病最在輕弱人患不自知耳既自知得如
 此便合痛下工夫勇猛舍棄不要思前算後庶能矯
 革所謂藥不瞑眩厥疾不瘳者也荅孫/季和
既知其病即内自訟而亟改之耳何暇呫呫誦言以咎
[004-7b]
 既往之失而求改過之名哉今不亟改而徒言之又
 自表其未有改之之實也則是病中生病名外取名
 不但無益而已荅杜/仁仲
所諭已悉但區區方持此戒不欲輒破之故不敢承命
 亦為賢者慮之恐只中甚自愧便是病根不若從此
 痛自斬絶毋以此等為愧而深求可愧之實不必更
 為月攘之計以俟來年庶乎於遷善改過有日新之
 功而胷中之浩然者無所不慊而日充矣如其不然
[004-8a]
 則平日講論徒為虛語臨事之際依舊只是平日氣
 習世俗常情某實懼焉荅蔡/季通
所謂一劍兩叚者改過之勇固當如此改過貴勇而防
 患貴怯二者相湏然後真可以脩慝辨惑而成徙義
 崇徳之功不然則向來竊聆悔過之言非不切至而
 前日之書頓至於此亦可驗矣自今以往設使真能
 一劍兩叚亦不可以此自恃而平居無事常存祗畏
 警懼之心以防其源則庶乎其可耳荅蔡/季通
[004-8b]
所諭義利之閒誠有難擇者但意所疑以為近利者即
 便舍去可也向後見得親切却看舊事只有見未盡
 舍未盡者不解有過當也荅符/復仲
人有是身則有耳目鼻口四肢之欲而或不能無害夫
 仁人既不仁則其所以滅天理而窮人欲者將益無
 所不至此君子之學所以汲汲於求仁而求仁之要
 亦曰去其所以害仁者而已蓋非禮而視人欲之害
 仁也非禮而聽人欲之害仁也非禮而言且動焉人
[004-9a]
 欲之害仁也知人欲之所以害仁者在是於是乎有
 以拔其本塞其源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於一旦
 豁然欲盡而理純則其胷中之所存者豈不粹然天
 地生物之心而藹然其若春陽之溫哉默而成之固
 無一理之不具而無一物之不該也感而通焉則無
 事之不得於理而無物之不被其愛矣嗚呼此仁之
 為徳所以一言而可以盡性情之妙而其所以求之
 之要則夫子之所以告顔淵者亦可謂一言而舉也
[004-9b]
 與克齋記○以/上文集九條
有是理方有這物事如草木有箇種子方生出草木如
 人有此心去做這事方始成這事若無此心如何會
 成這事以下論立/心處事
多是要求濟事而不知自身已不立事決不能成人自
 心若一豪私意未盡皆足以敗事如上有一點黑下
 便有一撲黑上有一豪差下便有尋丈差今若見得
 十分透徹待下梢遇事轉移也只做得五六分若今
[004-10a]
 便只就第四五著理會下梢如何
且湏立箇粗底根脚却正好著細處工夫今人於無義
 理底言語儘說了無義理底事儘做了是於粗底根
 脚猶未立却求深微縱理會得干已甚事
人湏是有廉恥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恥便是羞惡之
 心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今有一様人不能安貧其
 氣銷屈以至立脚不住不知廉恥亦何所不至因舉
 吕舍人詩云逢人即有求所以百事非
[004-10b]
學者當常以志士不忘在溝壑為念則道義重而計較
 死生之心輕矣况衣食至微末事不得未必死亦何
 用犯義犯分役心役志營營以求之耶某觀今人因
 不能咬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衆矣可不戒哉
困阨有輕重力量有小大若能一日十二辰點檢自己
 念慮動作都是合宜仰不愧俯不怍如此而不幸填
 溝壑喪軀殞命有不暇恤只得成就一箇是處如此
 則方寸之間全是天理雖遇大困厄有致命遂志而
[004-11a]
 已亦不知有人之是非向背惟其是而已
天下事不可顧利害凡人做事多要趨利避害不知纔
 有利必有害吾雖處得十分利有害隨在背後不如
 且就理上求之孟子曰如以利則枉㝷直尺而利亦
 可為與且如臨難致死義也若不明其理而顧利害
 則見危致命者反不如偷生茍免之人可憐石頭城
 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民之秉彝不可磨滅如此
做事若顧利害其終未有不陷於害者
[004-11b]
古人臨事所以要回互時是一般國家大事係死生存
 亡之際有不可直情徑行處便要權其輕重而行之
 今則事事用此一向回互至於枉尋直尺而利亦可
 為與是甚意思
周旋回䕶底議論最害事
問程子避嫌之說曰合當委曲便是道理當如此且如
 避嫌亦不能無如作通判與太守是親戚也合當避
 嫌第五倫之事非不見得如此自是常有這心在克
[004-12a]
 不去今人這様甚多只是徇情恁地去少間將這箇
 作正道理了大是害事所以古人於誠意正心上更
 著工夫正怕到這處
將天下正大底道理去處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處
 之便私
為氣血所使者只是客氣惟於性理說話涵泳自然臨
 事有别處
悔字難說既不可常存在胷中以為悔又不可不悔若
[004-12b]
 只說不悔則今番做錯且休明番做錯又休不成說
 話問如何是著中底道理曰不得不悔但不可留滯
 既做錯此事他時更遇此事或與此事相類便湏懲
 戒不可再做錯了
人固有初學未有執守應事紛雜暫於靜處少息也只
 是略如此然做箇人事至便著應如何事至且說道
 待自家去靜處當怒即怒當喜即喜更無定時只當
 於此警省如何是合理如何是不合理如何要將心
[004-13a]
 頓放在閒處得事父母便有事父母許多酬酢出外
 應接便有出外許多酬酢
有一朋友微諷先生云先生有天生徳於予底意思却
 無微服遇宋之意先生曰某又不曽上書自辯又不
 曽作詩謗訕只是與朋友講習古書說這道理更不
 教做却做何事因曰論語首章言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斷章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今人開口亦
 解一飲一啄自有定分及遇小小利害便生趨避計
[004-13b]
 較之心古人刀鋸在前鼎鑊在後視之如無物者蓋
 緣只見得這道理都不見那刀鋸鼎鑊又曰死生有
 命如合在水裏死湏是溺殺此猶不是深奧底事難
 曉底話如今朋友都信不及覺見此道日孤令人意
 思不佳
其默足以容只是不去擊鼔訟寃便是默不成屋下合
 說底話亦不敢說也
或有人勸某當此之時宜略從時某荅之云但恐如草
[004-14a]
 藥煆煉得無性了救不得病耳
某看人也湏是剛雖則是偏然較之柔不同易以陽剛
 為君子陰柔為小人若是柔弱不剛之質少間都不
 會振奮只會困倒了
湏是慈祥和厚為本如勇決剛果雖不可無然用之有
 處所
學者湏要有廉隅牆壁便可擔負得大事去如子路世
 間病痛都沒了親於其身為不善直是不入此大者
[004-14b]
 立也
人未說為善先湏疾惡能疾惡然後能為善今人見不
 好事都只恁不管他民之秉彝好是懿徳不知這秉
 彝之良心做那裏去也是可怪
輕易是非他人最學者大病是是他是非是他非於我
 何所預且管自家
味道問死生是大闗節處湏是日用間雖小事亦不放
 過一一如此用工夫當死之時方打得透曰然
[004-15a]
楊問膽欲大而心欲小如何曰膽大是千萬人吾往處
 天下萬物不足以動其心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皆是膽大心小是畏敬之謂文王小心翼翼曽子戰
 戰兢兢臨深履薄是也
膽欲大而心欲小戰戰兢兢如臨深淵方能為赳赳武
 夫公侯干城之事
每常令兒子們做事只是說箇大綱與他以為那小小
 處置處也易曉不湏說也得後來有做得不滿人意
[004-15b]
 處未有不由那些子說不要區處處起
學常要親細務莫令心粗江西人大抵用心粗
直卿勸先生且謝賔客數月將息病先生曰天生一箇
 人便湏著管天下事若要不管湏是如楊氏為我方
 得某却不曽去學得這般學
擇之勞先生人事之繁荅曰大凡事只得耐煩做將去
 纔起厭心便不得
因論人好習古今治亂典故等學曰亦何必苦苦於此
[004-16a]
 用心古今治亂不過進君子退小人愛人利物之類
 今人都看巧去了
季繹勸蔡季通酒止其泉南之行蔡決於先生先生笑
 而不荅良久云身勞而心安者為之利少而義多者
 為之
會做事底人必先度事勢有必可做之理方去做
審微於未形御變於將來非知道者孰能
事豫吾内事未至而先知其理之謂豫
[004-16b]
論世事曰湏是心度大方包裹得過運動得行
吾輩不用有忿世疾惡之意當常自體此心寛明無係
 累則日充日明豈可涯涘耶汎愛親仁聖人忠恕體
 用端的如此
問待人接物隨其情之厚薄輕重而為酬酢耶一切不
 問而待之以厚耶曰知所以處心持己之道則所以
 接人待物自有準則
侍先生到唐石待野叟樵夫如接賔客略無分豪畦町
[004-17a]
 某因侍立久之先生曰此一等人若勢分相絶如何
 使他得以盡其情唐石有社倉往往支發不時故彼
 人來告先生云救弊之道在今日極是要嚴不嚴如
 何得實恵及此等細民
因說人心不可狹小其待人接物胷中不可先分厚薄
 有所别異曰惟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放令規模寛
 闊使人人各得盡其情多少快活
古人尊貴奉之者愈備則其養徳也愈善後之奉養備
[004-17b]
 者賊之而已矣
人最不可曉有人奉身儉嗇之甚充其操上食槁壤下
 飲黄泉底却只愛官職有人奉身清苦而好色他只
 緣私欲不能克臨事只見這箇重都不見别箇了或
 云似此等人分數勝已下底曰不得如此說才有病
 便不好更不可以分數論他只愛官職便弑父與君
 也敢
因說貧曰朋友若以錢相恵不害道理者可受分明說
[004-18a]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若以不法事
 相委却以錢相恵此則斷然不可
恥有當忍者有不當忍者
先生愛說恰好二字云凡事自有恰好處
聖賢勸人做底必是人有欠闕處戒人莫為底必是自
 家占得一分在其間
這一邊道理熟那一邊俗見之類自破
行夫問為己者無所為而然曰有所為者是為人也這
[004-18b]
 湏是見得天下之事實是已所當為非吾性分之外
 所能有然後為之而無為人之弊耳且如哭死而哀
 非為生者今人弔人之喪若以為亡者平日與吾善
 厚真箇可悼哭之發於中心此固出於自然者又有
 一般人欲亡者家人知我如此而哭者便不是這便
 是為人又如人做一件善事是自家自肯去做非待
 人教自家做方勉强做此便不是為人也以上語類/四十八條
問所謂行事者内以處己外以應物内外俱盡乃可無
[004-19a]
 悔古人所貴於時中者此也不然得於己而失於物
 是亦獨行而已矣曰處己接物内外無二道也得於
 己而失於物者無之故凡失於物者皆未得於己者
 也然得謂得此理失謂失此理非世俗所謂得失也
 若世俗所謂得失者則非君子所當論矣時中之說
 亦未易言若如來諭則是安常習故同流合汙小人
 無忌憚之中庸後漢之胡廣是也豈所謂時中者哉
 荅程/允夫
[004-19b]
某嘗謂聖人之道簡易明白而學者所以處己接物大
 抵以和為貴故每覺有順從茍且因循之失然纔著
 意舉一二事又覺有矯枉過正之病曰既知如此便
 速改之何問之有凡事亦自有恰好道理更精察之
 則無過直之弊矣荅余/國秀
吾輩今日事事做不得只有向裏存心窮理與外人無
 交渉然亦不免違條礙貫看來無著力處只有更攢
 近裏面安身立命耳與田/侍郎
[004-20a]
恢復之形一叚切中今日之病前日更定數語非是欲
 茍全正論蓋只此豪釐之間便是人欲天理同行異
 情處不可不精察而明辨也夫内脩自治本是吾事
 所當為非欲與人為敵然後為之而為之之道必急
 其實而緩其名必以深厚淵塞為務而不為浮薄淺
 露之態然後可以蓄可久之徳而成可大之功亦非
 為畏泄其機而固為是不可測也若謂姑為純正之
 論而其實必用機心挾陰謀然後可則是心迹乖離
[004-20b]
 内外判析孔子讀而儀秦行矣彼管仲商君吳起申
 不害非無一切之功而所以卒得罪於聖人之門者
 正在於此願明者之熟察之也與劉/共父
有本不欲為而卒為之本欲為而終不能為者此皆規
 模不定持守不固之驗凡事從今更宜審細見得是
 當便立定脚根斷不移易如此方立得事若只如此
 輕易浮汎終何所成荅陳/膚仲
自家持守處固是不可放過至於應世接物同異淺深
[004-21a]
 豈容固必但看得破把得定自不妨各隨分量應副
 將去何必如此懷不平之心而浪自苦哉荅王/子合
問聖人憂世覺民之心終其身至死而不忘耶抑當憂
 世覺民非其時此意亦嘗在懷但不戚戚發露也若
 終其身常不忘則不見聖人胷中休休焉和樂處若
 時或恬然不戚戚發露則又不見聖人於斯人其心
 相關甚切處若憂世之心與和樂之心並行而不悖
 則二者氣象又為何如曰聖人之心樂天知命者其
[004-21b]
 常也憂世之心則有感而後見耳荅陳/安卿
問君子於其所當怒者正其盛怒之時忽有當喜事來
 則如何應將應怒了而後應喜耶抑中間且輟怒而
 應喜喜了又結斷所怒之事耶抑當權其輕重也曰
 喜怒迭至固有輕重然皆自然而應不暇權也但有
 所養則其所應之分數緩急不失輕重之宜耳答陳/安卿
問古人多處貧困而泰然不以累其心不知何道今值
 窮困若一切不問則理勢不容己若欲辦集則未免
[004-22a]
 有屈志靦顔之事曰窮湏是忍忍到熟處自無戚戚
 之念矣韓退之盛山詩序說翫而忘之以文辭也云
 云文辭淺事茍能翫而樂之尚可以忘仕進之窮通
 况吾日誦聖賢之言探索高逺如此而臨事全不得
 力此亦足以見其翫之未深矣荅余/國秀
問顔子在陋巷而顔路甘旨有闕則人子不能無憂顔
 子方不改其樂必有處此矣曰此重則彼自輕别無
 方法别無意思也荅王/近思
[004-22b]
斯逺殊可念吾人當此境界只有固窮兩字是著力處
 如其不然即墮坑落塹無有是處矣尤是文士巧於
 言語為人所說易入邪徑如近世陳無已之不見章
 雷州吕居仁之不荅梁師成蓋絶無而僅有之為可
 貴也荅趙/昌甫
聞季通謫居却能自適亦甚不易歸期正不湏聞旬呈
 亦不必求免如陳了翁曽作諫官及被謫猶著白布
 衫繫麻鞋赴旬呈朝廷行遣罪人正欲以此困辱之
[004-23a]
 若必求免是不受君命也不受君命不受天命也而
 可乎荅林/正卿
素患難行乎患難吾人平日講之熟矣今日正要得力
 想為日既久處之愈安不以彼此遲速貳其心也荅/蔡
 季/通
今人戚戚不能信命者固無足道然謂付之造物亦非
 極摯之語此處儘要見得分明便不動心不可只靠
 一言半句海上單方便以為足恐事變之來抵當不
[004-23b]
 去也荅吳/伯起
所諭已悉但事己如此不若且靜以聽之吾人所學正
 要此處呈驗若看些利害便不免開口告人却與不
 學之人何異向見李先生說若大叚排遣不去只思
 古人所遭患難有大不可堪者持以自比則亦可以
 少安矣始者甚卑其說以為何至如此後來臨事却
 覺有得力處不可忽也若閤中不快亦無可奈何事
 已至此已展不縮已進不退只得硬著脊梁與他厮
[004-24a]
 捱看他如何自家決定不肯開口告他若到任滿便
 作對移批書離任則他許多威風都無使處矣豈不
 快哉東坡在湖州被逮時面無人色兩足俱軟幾不
 能行求入與家人訣而使者不聽雖伊川先生謫涪
 陵時亦欲入告叔母而不可得惟陳了翁被逮聞命
 即行使人駭之請其入治行裝而翁反不聽竒哉竒
 哉願子晦勉旃毋為後人羞也此間有吳伯起者不
 曽講學後聞陸子靜門人說話自謂有所解悟便能
[004-24b]
 不顧利害及其作令纔被對移他邑主簿却不肯行
 而百方求免某嘗笑之以為何至如此若對移作指
 使即逐日執杖子去知府㕔前唱喏若對移作押錄
 即逐日抱文案去知縣案前呈覆更作耆長壯丁亦
 不妨與他去做况主簿乎吳不能用竟至憤鬱成疾
 而死當時若放得下却未必死今不免死而枉陪了
 許多下情所失愈多雖其臨機失於斷決亦是平日
 欠了持論也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此
[004-25a]
 夫子所以有取於虞人而孟子亦發明之李先生說
 不忘二字是活句湏向這裏參取愚謂若果識得此
 意辦得此心則無入而不自得而彼之權勢威力亦
 皆無所施矣荅廖/子晦
問貧者舉事有費財之浩瀚者不能不計度繁約而為
 之裁處此與正義不謀利意相妨否竊恐謀利者是
 做這一事更不看道理合當如何只論利便於己與
 不利便於己得利便則為之不得則不為若貧而費
[004-25b]
 財者只是目下恐口足不相應因斟酌裁處而歸之
 中其意自不同否曰當為而力不及者量宜處乃是
 義也力可為而計費吝惜則是謀利而非義矣荅陳/安卿
 ○以上文/集十六條
義理身心所自有失而不知所以復之富貴身外之物
 求之惟恐不得縱使得之於身心無分豪之益况不
 可必得乎若義理求則得之能不喪其所有可以為
 聖為賢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為私欲所蔽所以更
[004-26a]
 放不下但常常以此兩端體察若見得時自湏猛省
 急擺脫出來以下理欲義利/君子小人之辯
徐子融問水火明知其可畏自然畏之不待勉强若是
 人欲只緣有愛之之意雖知之而不能不好之奈何
 曰此亦未能真知而已又問真知者還當真知人欲
 是不好物事否曰如克伐怨欲却不是要去就克伐
 怨欲上面要知得到只是自就道理這邊看得透則
 那許多不待除而自去若實是看得大底道理要去
[004-26b]
 求勝做甚麽要去矜夸他人做甚麽求仁而得仁又
 何怨怨箇甚麽耳目口鼻四肢之欲惟分是安欲箇
 甚麽見得大處分明這許多小小病痛都是氷消凍
 解無有㾗迹矣
有箇天理便有箇人欲蓋緣這箇天理湏有箇安頓處
 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來
問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曰飲食者天理也要
 求美味人欲也
[004-27a]
問飢食渇飲冬裘夏葛何以謂之天職曰這是天教我
 如此飢便食渇便飲只得順他窮口腹之欲便不是
 蓋天只教我飢則食渇則飲何曽教我窮口腹之欲
或問義利之别曰只是為己為人之分纔為己這許多
 便自作一邊去義也是為己天理也是為己若為人
 那許多便自作一邊去
湏於日用間令所謂義了然明白或言心安處便是義
 亦有人安其所不當安豈可以安為義也
[004-27b]
事無大小皆有義利今做好底事了其間更包得有多
 少利私在所謂以善為之而不知其道皆是也
問程子曰義安處便為利只是當然而然便安否曰是
 也只萬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君得其為君臣得其為
 臣父得其為父子得其為子何利如之此利字即易
 所謂利者義之和利便是義之和處然那句解得不
 似此語却親切正好去解那句義初似不和而却和
 截然不可犯似不和分别後萬物各得其所便是和
[004-28a]
 不和生於不義義則和而無不利矣
才有欲順適底意思即是利
或問公私之别曰今小譬之譬如一事若係公衆便心
 下不大叚管若係私己便只管横在胷中念念不忘
 只此便是公私之辨
人只有一箇公私天下只有一箇邪正
為己者無所為而然無所為只是見得自家合當做不
 是要人道好如甲兵錢榖籩豆有司到當自家理會
[004-28b]
 便理會不是為别人了理會如割股廬墓一則是不
 忍其親之病一則是不忍其親之死這都是為己若
 因要人知了去恁地便是為人器逺問子房以家世
 相韓故從少年結士欲為韓報仇這是有所為否曰
 他當初只一心欲為國報仇只見這是箇臣子合當
 做底事不是為别人不是要人知
戴少望云洪景盧楊廷秀爭配享俱出可謂無黨曰不
 然要無黨湏是分别得君子小人分明某嘗謂凡事
[004-29a]
 都分作兩邊是底放一邊非底放一邊是底是天理
 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
 身之法也治一家則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則分
 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
 此直上直下之道若其不分黑白不辨是非而猥曰
 無黨是大亂之道
凡一事便有兩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
 湏事事與剖判極處即克治擴充工夫隨事著見然
[004-29b]
 人之氣稟有偏所見亦往往不同如氣禀剛底人則
 見剛處多而處事必失之太剛柔底人則見柔處多
 而處事必失之太柔湏先就氣禀偏處克治
天理人欲幾微之間
今之言持敬者只是說敬非是持敬若此心常在軀殻
 中為主便湏常如烈火在身有不可犯之色事物之
 來便成兩畔去又何至如是纏繞以上語類/十七條
知言曰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同行而異情進脩君子
[004-30a]
 宜深别焉某按此章亦性無善惡之意與好惡性也
 一章相類似恐未安蓋天理莫知其所始其在人則
 生而有之矣人欲者梏於形雜於氣狃於習亂於情
 而後有者也然既有而人莫之辨也於是乎有同事
 而異行者焉有同行而異情者焉君子不可以不察
 也然非有以立乎其本則二者之幾微瞹萬變夫孰
 能别之今以天理人欲混為一區恐未允當吕祖謙
 曰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者却似未失蓋降衷秉彝
[004-30b]
 固純乎天理及為物所誘人欲滋熾天理泯滅而實
 未嘗相離也同體異用同行異情在人識之爾某再
 詳此論胡子之言蓋欲人於天理中揀别得人欲又
 於人欲中便見得天理其意甚切然不免有病者蓋
 既謂之同體則上面便著人欲兩字不得此是義理
 本原極精微處不可少差試更子細翫索當見本體
 實然只一天理更無人欲故聖人只說克己復禮教
 人實下工夫去却人欲便是天理未嘗教人求識天
[004-31a]
 理於人欲汨沒之中也若不能實下工夫去却人欲
 則雖就此識得未嘗離之天理亦安所用乎胡子知/言疑義
來教謂不知自何而有此人欲此問甚緊切某竊以為
 人欲云者正天理之反耳謂因天理而有人欲則可
 謂人欲亦是天理則不可蓋天理中本無人欲惟其
 流之有差遂生出人欲來荅何/叔京
來書方論董子功利之語而下句所說曽無疑事依舊
 是功利之見蓋天下只有一理此是即彼非此非即
[004-31b]
 彼是不容並立故古之聖賢心存目見只有義理都
 不見有利害可計較日用之間應事接物直是判斷
 得直截分明而推以及人吐心吐膽亦只如此更無
 回互若信得及即相與俱入聖賢之域若信不及即
 在我亦無為人謀而不盡底心而此理是非昭著明
 白今日此人雖信不及向後他人湏有信得及底非
 但一時之計也若如此所論則在我者未免視人顔
 色之可否以為語默只此意思何由能使彼信得及
[004-32a]
 乎然此亦無他只是自家看得道義自不能端的故
 不能真知是非之辨而為此回枉不是說時病痛乃
 是見處病痛也荅劉/季章
孟子說未有仁而遺其親未有義而後其君便是仁義
 未嘗不利然董生却說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
 計其功又是仁義未必皆利則自不免去彼而取此
 蓋孟子之言雖是理之自然然到直截剖判處却不
 若董生之有力也荅劉/季章
[004-32b]
將古今聖賢之言剖析義利處反覆熟讀時時思省義
 理何自而來利欲何從而有二者於人孰親孰疎孰
 輕孰重必不得已孰取孰舍孰緩孰急初看時似無
 滋味久之湏自見得合剖判處則自然放得下矣荅/時
 子/雲
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平時豈不講論及此今欲措
 辭斷事而茫然不知所以為說無乃此身自坐在裏
 許而不之察乎此深可懼者與延平李/先生書
[004-33a]
大凡論學當先辨其所趨之邪正然後可察其所用之
 能否茍正矣雖其人或不能用然不害其道之為可
 用也如其不正則雖有管仲晏子之功亦何足以稱
 於聖賢之門哉且古之君子所以汲汲於學者不為
 其終有異於物而勤故亦不為其終無異於物而肆
 也不為其有名而勸故亦不為其無名而沮也不為
 其有利而為故亦不為其無利而止也是其設心蓋
 儻然一無有所為者獨以天理當然而吾不得不然
[004-33b]
 耳荅吕/一道
大率天下只有一是一非是者湏還他是非者湏還他
 非方是自然之平若不分邪正不别是非而但欲其
 平決無可平之理此元祐之調停元符之建中所以
 敗也與田/侍郎
世間喻於義者則為君子喻於利者即是小人而近年
 一種議論乃欲周旋於二者之間回互委曲費盡心
 機卒既不得為君子而其為小人亦不索性亦可謂
[004-34a]
 悞用其心矣與楊子直○以/上文集九條
今人皆不能脩身方其為士則役役求仕既仕則復患
 祿之不加趨走奔馳無一日閒何如山林布衣之士
 道義足於身道義既足於身則何物能嬰之哉以下/論出
 處/
諸葛武侯未遇先主只得退藏一向休了也沒奈何孔
 子弟子不免事季氏亦事勢不得不然捨此則無以
 自活如今世之科舉亦然如顔閔之徒自把得住自
[004-34b]
 是好不可以一律論人之出處最可畏如漢魏之末
 漢末之所事者止有箇曹氏魏末之所事者止有箇
 司馬氏皆逆賊耳直卿問子路之事輒與樂正子從
 子敖相似曰不然從子敖更無說
如說聖人無憂世之心固不可謂聖人視一世未治常
 恁戚戚憂愁無聊過日亦非也但要出做不得又且
 放下其憂世之心要出仕者聖人愛物之仁至於天
 命未至亦無如之何如云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
[004-35a]
 之不行已知之矣若就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上看恰
 似一向沒理會明知不可以行道且漫去做看這便
 不得湏看行其義也便自是去就出處之大義亦在
 這裏
孟子之時時君重士為士者不得不自重故必待時君
 致敬盡禮而後見自是當時做得箇規模如此定了
 如史記中列國之君擁篲先迎之類却非是當世輕
 士而孟子有意於矯之以自高也
[004-35b]
伊尹孔明必待三聘三顧而起者踐坤順也
有言世界無人管久將脫去凡事未到手則姑晦之俟
 到手然後為有詰之者曰若不幸未及為而死吾志
 不白則如之何曰此亦不奈何吾輩蓋是折本做也
 先生曰如此則是一部孟子無一句可用也嘗愛孟
 子荅淳于髠之言曰嫂溺援之以手天下溺援之以
 道子欲手援天下乎吾人所以救世者以其有道也
 既自放倒矣天下豈一手可援哉觀其說緣飾得來
[004-36a]
 不好安得似陸子靜堂堂自在說成一箇物事乎
當官勿避事亦勿侵事以上語/類七條
逢時報主深悉雅志此在高明必已有定論非他人所
 得預然所謂不能自為時者則又非區區所敢聞也
 但願老兄毋出於先聖規矩準繩之外而用力於四
 端之微以求乎兗公之所樂如其所以告於巍巍當
 坐之時之心則其行止忤合付之時命有不足言矣
 就其不遇獨善其身以明大義於天下使天下之學
[004-36b]
 者皆知吾道之正而守之以待上之使令是乃所以
 報不報之恩者亦豈必進為而撫世哉佛者之言曰
 將此身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而杜子美亦云
 四鄰耒耜出何必我家操此言皆有味也夫聖賢固
 不能自為時然其仕久止速皆當其可則其所以自
 為時者亦非他人之所能奪矣豈以時之不合而變
 吾所守以徇之哉荅陳/同甫
湏是先得吾身好黨類亦好方能得吾君好天下國家
[004-37a]
 好而所謂好者又有虛實大小久近之不同若自吾
 身之好而推之則凡所謂好者皆實皆大而又久逺
 若不自吾身推之則彌縫掩覆雖可以茍合於一時
 而凡所謂好者皆為他日不可之病根矣蓋脩身事
 君初無二事不可作兩般看荅陳/同甫
輕犯世禍非欲如此顧恐邂逅蹉跌亦非所能避耳要
 之惟是不出可以無事一行作吏便如此計較不得
 才渉計較回互便是私意也荅廖/子晦
[004-37b]
某之意以為政煩民困正有官君子盡心竭力之時若
 人人内顧其私各為自逸之計則分義廢矣荅詹/元善
靜退之說亦甚善但今亦非是教人求退只是要得依
 本分識廉恥不敢自衒自鬻以求知求進耳然亦湏
 是讀書窮理使方寸之間洞見此理知得不求只是
 本分求著便是罪過不惟不可有求之之迹亦不可
 萌求之之心不惟不得說著求字亦不可說著不求
 字方是真能自守不求人知也荅方/若水
[004-38a]
 問程子言仕宦奪人志或言為富貴所移也愚意以為
  不特言此但才仕宦則於窒礙處有隨宜區處之意
  浸浸遂入於隨時徇俗之域與初間立心各别此所
  謂奪志也不知程子之意果出於此否又不知人未
  免仕宦而有此病又何以救之曰所論奪志之說是
  也若欲救此但當隨事省察而審其輕重耳然幾微
  之間大湏著精采也荅趙致道○以/上文集六條
 
[004-38b]
 
 
 
 
 
 
 
御纂朱子全書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