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九
  論語十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將伐顓臾章
 問集注顓臾在魯地七百里之中從孟子百里之説則
  魯安得七百里之地曰七百里是禮記如此説封周
  公曲阜之地七百里如左傳也有一同之説某每常
[019-1b]
  疑此處若是百里無此間龍溪漳浦縣地又如何做
  得侯國如何又容得顓臾在其中所謂錫之山川土
  田附庸其勢必不止於百里然此處亦難考究只得
  且依禮記恁地説語/類
    益者三樂章
 問樂節禮樂曰此説得淺只是去理㑹禮樂理㑹得時
  自是有益
 味道問損者三樂曰惟宴樂最可畏所謂宴安酖毒是
[019-2a]
 也以上語/類二條
   侍於君子有三愆章
問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莫是未見事實否曰未見顔
 色是不能察言觀色曰如此則顔色是指所與言者
 曰向時范某每奏事未嘗看著聖容時某人為宰相
 云此公必不乆居此未幾果以言不行而去人或問
 之云若看聖容安能自盡其言自是説得好但某思
 之不如此對人主言也湏看他意思是如何或有至
[019-2b]
 誠傾聼之意或不得已貌為許可自家這裏也湏察
 言觀色因而盡誘掖之方不可汎然言之使汎然受
 之而已固是有一般小人伺候人主顔色迎合趨凑
 此自是大不好但君子之察言觀色用心自不同耳
 若論對人主要商量天下事如何不看著顔色只恁
 地説將去便了語/類
   君子有三戒章
或問君子三戒曰血氣雖有盛衰君子常當隨其偏處
[019-3a]
 警戒勿為血氣所役也因論血氣移人曰疾病亦能
 移人吕伯恭因病後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忽有見
 遂一意向這下来
問注引范氏説血氣志氣之辨曰到老而不屈者此是
 志氣
問君子有三戒章謝曰簞食豆羮嘑爾而與之有所不
 就蹴爾而與之有所不屑此非義心勝血氣壯故也
 恐是義心之勝非血氣之壯謝又曰萬鍾與不得則
[019-3b]
 死逺矣有不辨禮義而受之者血氣衰故也恐是不
 辨禮義則受奚必血氣之衰曰謝説只是傷急闕三
 數字當云此非特義心自勝亦血氣之壯故也蓋血
 氣助得義心起来人之血氣衰時則義心亦從而衰
 夫子三戒正為血氣而言又問謝氏以血氣為氣質
 曰氣只是一箇氣便浩然之氣也只是這箇氣但只
 是以道義充養起来及養得浩然却又能配助義與
 道也以上語/類三條
[019-4a]
   君子有三畏章
畏天命三字好是理會得道理便謹去做不敢違便是
 畏之也如非禮勿視聼言動與夫戒謹恐懼皆所以
 畏天命也然亦湏理㑹得天命是恁地方得
問大人是指有位者言之否曰不止有位者是指有位
 有齒有德者皆謂之大人問此三句要𦂳都在畏天
 命上曰然纔畏天命自是於大人聖言皆畏之問固
 是當先畏天命但要𦂳又湏是知得天命天命即是
[019-4b]
 天理若不先知這道理自是懵然何由知其可畏此
 小人所以無忌憚曰要𦂳全在知上纔知得便自不
 容不畏問知有淺深大抵纔知些道理到得做事有
 少差錯心也便惕然這便見得不容於不畏曰知固
 有淺深然就他淺深中各自有天然不容己者且如
 一件事是合如此是不合如此本自分曉到臨事又
 却不如此道如此也不妨如此也無害又自做將去
 這箇是雖知之而不能行然亦是知之未盡知之未
[019-5a]
 至所以如此以上語/類二條
   君子有九思章
或問君子有九思曰公且道色與貌可以要得他溫要
 得他恭若是視聼如何要得他聰明曰這只是意誠
 了自㑹如此曰若如公説都没些事了便是聖人教
 人意思不如此有物必有則只一箇物自各家有箇
 道理况耳目之聰明得之於天本来自合如此只為
 私欲蔽惑而失其理聖人教人不是理㑹一件其餘
[019-5b]
 自㑹好湏是逐一做工夫更反復就心上看方知得
 外面許多費整頓元来病根都在這裏這見聖人教
 人内外夾持起来恁地積累成熟便㑹無些子滲漏
 如公所説意誠便都無事今有人自道心正了外面
 任其箕踞無禮是得不得亦有人心下已自近正外
 面視聼舉止自大叚有病痛公道如何視㑹明聼㑹
 聰也只是就視聼上理㑹視逺惟明聼德惟聰如有
 一件可喜厎物事在眼前便要看他這便被他蔽了
[019-6a]
 到這時節須便知得有箇義理在所可喜此物在所
 不當視這便是見得道理便是見得逺不蔽於眼前
 近底故曰視逺惟明有無益之言無稽之言與夫諂
 諛甘美之言有仁義忠信之言仁義忠信之言湏是
 將耳常常聼著那許多不好説話湏莫教他入耳故
 曰聼德惟聰語/類
   見善如不及章
問行義以達其道莫是所行合宜否曰志是守所達之
[019-6b]
 道道是行所求之志隐居以求之使其道充足行義
 是得時得位而行其所當為臣之事君行其所當為
 而已行所當為以達其所求之志又問如孔明可以
 當此否曰也是如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
 道是隐居以求其志及幡然而起使是君為堯舜之
 君使是民為堯舜之民是行義以達其道蜚卿曰如
 漆雕開之未能自信莫是求其志否曰所謂未能信
 者但以求其志未説行義以達其道語/類
[019-7a]
問隠居求志行義達道集注謂伊尹太公之流可當之
 是也顔子所造所得二賢恐無以過之而云亦庶乎
 此下語輕重抑揚處疑若於顔子少貶者若云古之
 人有行之者伊尹太公之流是也若顔子可以當之
 矣然隠而未見又不幸早死故夫子云然不知可否
 曰當時正以事言非論其德之淺深也然語意之間
 誠有如所論者更俟詳之荅潘公叔/○文集
  陽貨第十七
[019-7b]
   陽貨欲見孔子章
或問陽貨瞰亡以饋孔子孔子瞰亡而往拜之陽貨之
 瞰亡此不足責如孔子亦瞰亡而往則不幾於不誠
 乎曰非不誠也據道理合當如此彼人瞰亡来我亦
 瞰亡往一往一来禮甚相稱但孔子不幸遇諸塗耳
亞夫問揚子雲謂孔子於陽貨敬所不敬為詘身以信
 道不知渠何以見聖人為詘身處曰陽貨是惡人本
 不可見孔子乃見之亦近於詘身却不知聖人是理
[019-8a]
 合去見他不為詘矣到與他説話時只把一兩字荅
 他辭氣溫厚而不自失非聖人斷不能如此也以上/語類
 二/條
   性相近章
問此章曰此所謂性亦指氣質之性而言性習逺近與
 上智下愚本是一章子曰二字衍文也蓋習與性成
 而至於相逺則固有不移之理然人性本善雖至惡
 之人一日而能從善則為一日之善人夫豈有終不
[019-8b]
 可移之理當從伊川之説所謂雖強戾如商辛之人
 亦有可移之理是也
問性相近習相逺惟上智與下愚不移書中謂惟聖罔
 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又有移得者如何曰上智下
 愚不移如狂作聖則有之既是聖人決不到得作狂
 此只是言其人不可不學
性相近是通善惡智愚説上智下愚是就中摘出懸絶
 者説
[019-9a]
問集注謂氣質相近之中又有一定而不可易者復舉
 程子無不可移之説似不合曰且看孔子説底如今
 却自有不移底人如堯舜之不可為桀紂桀紂之不
 可使為堯舜夫子説底只如此伊川却又推其説須
 知其異而不害其為同以上語/類四條
   子之武城章
問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曰君子學道是
 曉得那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與乾稱父坤
[019-9b]
 稱母底道理方能愛人小人學道不過曉得孝弟忠
 信而已故易使也語/類
   公山弗擾章
夫子曰吾其為東周乎興東周之治也孔子之志在乎
 東周然茍有用我者亦視天命如何爾聖人胷中自
 有處置非可執定本以議之也
問諸家皆言不為東周集注却言興周道於東方何如
 曰這是古注如此説其字乎字只是閒字只是有用
[019-10a]
 我者我便也要做些小事如釋氏言竿木隨身逢塲
 作戲相似那處是有不為東周底意這與二十年之
 後吳其為沼乎辭語一般亦何必要如此翻轉文字
 湏寛看子細翫味方見得聖人語言如小人之中庸
 分明這一句是解上文人見他偶然脱一箇反字便
 恁地硬説去小人中庸做小人自為中庸下面文勢
 且直解兩句未有那自以為中庸底意亦何必恁地
 翻轉
[019-10b]
問公山弗擾果能用夫子夫子果往從之亦不過勸得
 他改過自新舍逆從順而已亦如何能興得周道曰
 便是理㑹不得良乆却曰聖人自不可測且是時名
 分亦未定若謂公山弗擾既為季氏臣不當畔季氏
 所謂改過者不過令其臣順季氏而已此只是常法
 聖人湏别有措置問如此則必大有所更張否曰聖
 人做時湏驚天動地然卒於不往者亦料其做不得
 爾以上語/類三條
[019-11a]
   子張問仁章
問恭寛信惠固是求仁之方但敏字於求仁工夫似不
 甚親切莫是人之為事才悠悠則此心便閒斷之時
 多亦易得走失若能勤敏去做便此心不至閒斷走
 失之時少故敏亦為求仁之一是如此否曰不止是
 悠悠蓋不敏於事則便有怠忽之意才怠忽便心不
 存而閒斷多便是不仁也語/類
   佛肸召章
[019-11b]
問公山佛肸之召諸家之説善矣愚必以楊氏解佛肸
 章為得其要蓋公山之召而子路不悦夫子雖以東
 周之意諭之而子路之意似有所未安也故於佛肸
 之召又舉其所聞以為問其所自信不茍如此學者
 未至聖人地位且當以子路為法庶乎不失其親不
 可以聖人體道之權籍口恐有學歩邯鄲之患也曰
 得之荅劉/韜仲
不食謂不求食非謂不可食也今俗猶言無口匏亦此
[019-12a]
 類荅劉韜仲○以/上文集二條
   子曰由也章
楊問好信不好學何故便到賊害於物處曰聖人此等
 語多有相類如恭而無禮則勞處一般此皆是就子
 路失處正之昔劉大諫從溫公學溫公教之誠謂自
 不妄語始劉公篤守其説及調洛州司法時運使吳
 守禮至州欲按一司户贓以問劉公公對以不知吳
 遂去而公常心自不足謂此人實有贓而我不以誠
[019-12b]
 告其違溫公教乎後因讀揚子避礙通諸理始悟那
 處有礙合避以通之若只好信不好學固守不妄語
 之説直説那人有贓其人因此得罪豈不是傷害於
 物
問集注云剛者勇之體勇者剛之發曰春秋傳云使勇
 而無剛者嘗㓂則勇者發見於外者也以上語/類二條
   小子何莫學夫詩章
問詩如何可以興曰讀詩見其不美者令人羞惡見其
[019-13a]
 美者令人興起語/類
   子謂伯魚章
問為周南召南曰為字如固哉髙叟之為詩之為只是
 謂講論爾横渠所謂近試令家人為周南召南之事
 不知其如何地為
問正牆面而立曰脩身齊家自家最近底事不待出門
 便有這事去這箇上理㑹不得便是那當牆立時眼
 既無所見要動也行不去
[019-13b]
問先生解正牆面而立曰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無
 所見一歩不可行人若不知脩身齊家則自然推不
 去是一歩不可行也如何是一物無所見曰自家一
 身一家巳自都理㑹不得又况其逺者乎問此可見
 知與行相湏之義否曰然以上語/類三條
子謂伯魚敬夫云為者躬行其實也愚謂諸先生多如
 此説意極親切但尋文義恐不然耳為只是誦讀講
 貫牆面只是無所見書所謂不學牆面亦未説到不
[019-14a]
 躬行則行不得處也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文集
   色厲内荏章
問色厲而内荏何以比之穿窬曰為他意只在要瞞人
 故其心常怕人知如做賊然語/類
   鄉原德之賊章
或問鄉原引荀子原慤之説何也曰鄉原無甚見識其
 所謂愿亦未必真愿乃卑陋而隨俗之人耳
敬之問鄉原德之賊曰鄉原者為他做得好便人皆稱
[019-14b]
 之而不知其有無窮之禍如五代馮道者此真鄉原
 也本朝范質人謂其好宰相只是欠為世宗一死耳
 如范質之徒却最敬馮道輩雖蘇子由議論亦未免
 此本朝忠義之風却是自范文正公作成起来也
問鄉原一章曰此章賊字棄字説得重而有力蓋鄉原
 只知偷合茍容似是而非而人皆稱之故曰德之賊
 道聼塗説者纔聼来便説了更不能蓄既不能有之
 於心不能行之於身是棄其德也故曰德之棄以上/語類
[019-15a]
 三/條
   古者民有三疾章
問古之矜也廉曰亷是側邊廉隅這側是那分處所謂
 廉者為是分得那義利去處譬如物之側稜兩下分
 去語/類
問今之愚者詐而已矣智則能詐愚者本無智巧也何
 故能詐曰如狂不直侗不愿之類荅劉韜仲/○文集
   惡紫之奪朱章
[019-15b]
問紫之奪朱曰不但是易於惑人蓋不正底物事自常
 易得勝那正底物事且如以朱染紫一染了便退不
 得朱却不能變得紫也紫本亦不是易惑人底只為
 他力勢大了便易得勝又如孔子云惡莠之亂苗莠
 又安能惑人但其力勢易盛故苗不能勝之耳且一
 邦一家力勢也甚大然被利口之人説一兩句便有
 傾覆之患此豈不可畏哉語/類
   予欲無言章
[019-16a]
問予欲無言一章恐是言有所不能盡故欲無言否曰
 不是如此只是不消得説蓋已都撒出来了如四時
 行焉百物生焉天又更説箇甚底若是言不能盡便
 是有未盡處聖人言處也盡做處也盡動容周旋無
 不盡惟其無不盡所以不消得説了語/類
問四時行百物生兩句自為體用蓋隂陽之理運行不
 息故百物各遂其生聖人之心純亦不已故動容周
 旋自然中禮未知是否曰有此意荅劉/韜仲
[019-16b]
問予欲無言蓋夫子以子貢專求之於言語之間告之
 此以發之子貢未能無疑故夫子曰天何言哉四時
 行焉百物生焉蓋欲其察之於踐履事為之實也程
 子所論孔子之道如日星一叚雖引無言之文然其
 大意却似説無隐之義至其言猶患門人未能盡曉
 故曰予欲無言夫恐其不能盡曉當更告之而曰予
 欲無言何也或曰予欲無言一章實兼無隐乎爾之
 義蓋四時行百物生所謂無隐也程子之説蓋推明
[019-17a]
 夫子啓發子貢之意欲其求之於踐履事為之實者
 未知是否曰恐人不能盡曉而反欲無言疑得甚好
 更熟翫之當自得分明也荅劉韜仲○以/上文集二條
   孺悲欲見孔子章
先生云南康一士人云聖賢亦有不誠處如取瑟而歌
 出弔東郭之類説誠不如只説中某應之曰誠而中
 君子而時中不誠而中小人之無忌憚語/類
   宰我問三年之䘮章
[019-17b]
亞夫問宰我問短䘮處曰此處聖人責之至嚴所謂予
 之不仁者便謂他之良心已死了也前輩多以他無
 隠於聖人而取之蓋無隠於聖人固是他好處然却
 不可以此而掩其不仁之罪也
聖人尋常未嘗輕許人以仁亦未嘗絶人以不仁以上/語類
 二/條
   飽食終日章
問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心體本是運動不息若
[019-18a]
 頃刻間無所用之則邪僻之念便生聖人以為難矣
 哉言其至危而難安也曰心若有用則心有所主只
 看如今纔讀書心便主於讀書纔寫字心便主於寫
 字若是悠悠蕩蕩未有不入於邪僻語/類
   君子尚勇乎章
子路之勇夫子屢箴誨之是其勇多有未是處若知勇
 於義知大勇則不如此矣又其勇有見得到處便行
 將去如事孔悝一事却是見不到蓋不以出公之立
[019-18b]
 為非觀其謂正名為迂斯可見矣語/類
   君子亦有惡乎章
問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勇與果敢如何分曰
 勇是以氣加人故易至於無禮果敢是率然敢為蓋
 果敢而不窒則所為之事必當於理窒而不果敢則
 於理雖不通然亦未敢輕為惟果敢而窒者則不論
 是非而率然妄作此聖人所以惡之也語/類
   年四十而見惡焉章
[019-19a]
見惡亦謂有可惡之實而得罪於能惡人者非不善者
 惡之之謂也荅劉韜仲/○文集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章
問或去或奴或諫不同如何同歸於仁曰三子皆詣其
 至理故謂之仁如箕子亦是諫諫至於極有所不行
 故若此也
問三仁之事必不可偏廢否曰也不必如此看只是微
[019-19b]
 子是商之元子商亡在旦暮必著去之以存宗祀若
 箕子比干則自當諌其死與奴特適然耳又問當時
 若只有微子一人當如何曰亦自著去
問三仁皆出於至誠惻怛之公若箕子不死而為之奴
 何以見惻怛之心曰箕子與比干心只一般箕子也
 嘗諫紂偶不逢紂大怒不殺他也不是要為奴只被
 紂囚繫在此因佯狂為奴然亦不湏必死於事蓋比
 干既死若更死諫也無益適足長紂殺諫臣之罪故
[019-20a]
 因得佯狂然他處此最難微子去却易比干則索性
 死他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所以易中特説箕子之
 明夷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外雖佯狂
 而心却守得定以上語/類三條
   柳下惠為士師章
問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
 必去父母之邦雖可以見其必以其道而不失焉者
 然亦便有箇不恭底意思故記者以孔子兩事序於
[019-20b]
 其後觀孔子之事則知柳下惠之事亦未得為中道
 曰也是如此惟是孟子説得好曰聖人之行或逺或
 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柳下惠之行雖不比
 聖人合於中道然歸潔其身則有餘矣問或逺或近
 是相去之逺近否曰不然謂其去人有逺近若伯夷
 則直是去人逺矣語/類
問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其言若曰茍以直道事人雖適
 他國終未免三黜若肯枉道事人自不至三黜又何
[019-21a]
 必去父母之邦觀其意蓋自信其直道而行不以三
 黜為辱也此其所以為和而介與若徒知其不去之
 為和而不知其所以三黜者之為有守未足以議柳
 下惠也曰得之荅劉韜仲/○文集
   齊景公待孔子章
㬊問齊景公待孔子雖欲以季孟之間乃以虚禮待之
 非舉國以聼孔子故曰吾老矣不能用也遂行如齊
 王欲以孟子為矜式亦是虚禮非舉國以聼孟子曰
[019-21b]
 固是語/類
   楚狂接輿章
問接輿歌而過孔子蓋欲以諷切孔子孔子欲與之言
 則趨而避之孔子使子路問津於長沮桀溺固將有
 以發之而二人不荅所問傲然有非笑孔子之意至
 於荷蓧丈人知子路之賢則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
 食之見其二子焉其親之厚之如此孔子使子路反
 見之則先去而不願見矣數子者若謂其無德而隠
[019-22a]
 則佯狂耕耘以避亂世澹然不以富貴利達動其心
 而確然自信不移若有所得者若謂其無故而隠則
 危邦濁世道既不行亦未見其必可以仕也特其道
 止於歸潔其身而不知聖人所謂仕止乆速者知所
 謂無可者矣而未知所謂無不可者也故其規模氣
 象不若聖人之正大若以素隠行怪視之愚意未知
 是否曰無道而隠如蘧伯玉柳下惠可也被髮佯狂
 則行怪矣沮溺荷蓧亦非中行之士也荅劉韜仲/○文集
[019-22b]
   子路從而後章
問不仕無義曰仕則可以行其義不仕則無以行其義
 便無這君臣之義了又問下文所謂君臣之義即是
 這義否曰然
問集注云仕所以行君臣之義故雖知道之不行而不
 可廢末云亦非忘義徇禄也此義字似有兩意曰如
 何是有兩意只是一意纔説義便是總去就都説道
 合則從不合則去即此是義非但只説要出仕為義
[019-23a]
 然道合則從不合則去唯是出仕方見得不仕無義
 纔説不仕便都無了這義聖人憂世之心固是急欲
 得君行道到得靈公問陳明日遂行景公以季孟之
 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季桓子受女樂
 孔子行無一而非義以上語/類二條
   周公謂魯公章
不施其親敬夫引尹氏愚謂尹氏固佳然不知施字作
 如何解若如謝氏雖亦引無失其親為解然却訓施
[019-23b]
 為施報之施則誤矣此等處湏説破令明白也陸德
 明釋文本作弛字音詩紙反是唐初本猶不作施字
 也吕與叔亦讀為弛而不引釋文未必其考於此蓋
 偶合耳今當從此音讀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文集
  子張第十九
   執德不𢎞章
舜功問執德不𢎞曰言其不廣也纔狭隘則容受不得
 不特是不能容人自家亦自不能容故纔有片善必
[019-24a]
 自矜見人之善必不喜人告之以過亦不受從狭隘
 上生萬般病痛問子張以為焉能為有焉能為亡世
 間莫更有不好人曰渠德亦自執道亦自信只是不
 𢎞不篤不足倚靠耳通老云亦有人將此二句於道
 德上説曰不然先儒説𢎞字多只説一偏
信道篤如何得他信得篤湏是你自去理㑹始得而今
 人固有與他説信不篤者湏要你自信始得
魏才仲問執德不𢎞信道不篤曰此湏著下兩句此兩
[019-24b]
 句似若相反蓋𢎞是廣大之意若信道不篤則容受
 太廣後隨人走作反不能守正理信道篤而不𢎞則
 是確信其一説而或至於不通故湏著下兩句𢎞篤
 猶言𢎞毅相似以上語/類三條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章
汎交而不擇取禍之道故子張之言汎交亦未嘗不擇
 蓋初無拒人之心但其間自有親疎厚薄爾和靖非
 以子張為不擇也語/類
[019-25a]
   雖小道必有可觀章
小道不是異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農圃醫卜百
 工之類却有道理在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
 若異端則是邪道雖至近亦行不得語/類
   日知其所亡章
問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曰知其所亡便是一日
 之間知得所未知月無忘其所能便是長逺後也記
 得在這裏而今學者今日知得過幾日又忘了若不
[019-25b]
 真在此做工夫如何㑹到一月後記得
周問月無忘其所能還是溫故否曰此章與溫故知新
 意却不同溫故知新是溫故之中而得新底道理此
 却是因知新而帶得溫故
問月無忘其所能積累多則如何溫習曰也湏漸漸溫
 習如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子路有聞未
 之能行惟恐有聞若是如此則子路只做得一件事
 顔子只著得一件事節問既恁地却如何曰且思量
[019-26a]
 以上語/類三條
   博學而篤志章
元昭問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曰
 只是為學工夫反求之巳必如克己復禮乃正言為
 仁論語言在其中只是言其可至耳明道云學要鞭
 辟近裏
楊問程子曰近思以類而推何謂類推曰此語道得好
 不要跳越望逺亦不是縱横陡頓只是就這裏近傍
[019-26b]
 那曉得處挨將去如這一件事理㑹得透了又因這
 件事推去做那一件事知得亦是恁地如識得這燈
 有許多光便因這燈推將去識得那燭亦恁地光如
 升階升第一級了便因這一級進到第二級又因第
 三級進到四級只管恁地挨將去只管見易不見其
 難前面逺處只管㑹近若第一級便要跳到第三級
 舉歩闊了便費力只管見難只管見逺
問博學與近思亦不相妨否曰博學是都要理㑹過近
[019-27a]
 思是注心著力處博學是箇大規模近思是漸進工
 夫如明明德於天下是大規模其中格物致知誠意
 正心脩身齊家等便是次序
問篤志未説到行處否曰篤志只是至誠懇切以求之
 不是理㑹不得又掉了若只管汎汎地外面去博學
 更無懇切之志反看這裏便成放不知求底心便成
 頑麻不仁底死漢了那得仁惟篤志又切問近思便
 有歸宿處這心便不汎濫走作只在這坎窠裏不放
[019-27b]
 了仁便在其中横渠云讀書以維持此心一時放下
 則一時德性有懈以上語/類四條
   百工居肆章
問集注所引二説云二説相湏其義始備曰前説蓋謂
 居肆方能做得事成不居肆則做事不成君子學便
 可以致其道不學則不能致其道然而居肆亦有不
 能成其事如閒坐打閧過日底學亦有不能致其道
 如學小道與夫中道而廢之類故後説云居肆必湏
[019-28a]
 務成其事學必湏務致其道是皆各説得一邊故必
 相湏而其義始備也語/類
   大德不踰閑章
問大德小德曰大德小德猶言大節小節大節既定小
 節有差亦所不免然吳氏謂此章不能無弊學者正
 不可以此自恕一以小差為無害則於大節必將有
 枉尋而直尺者矣
問伊川謂小德如援溺之事更推廣之吳氏謂此章不
[019-28b]
 能無弊如何曰恁地推廣援溺事却是大處嫂溺不
 援是豺狼這處是當做更有甚麽出入隨他們説如
 湯武征伐三分天下有其二都將做可以出入恁地
 却是大處非聖人不能為豈得謂之小德乃是道之
 權也子夏之意只為大節既是了小小處雖未盡善
 亦不妨然小處放過只是力做不徹不當道是可也
 以上語/類二條
   子夏之門人小子章
[019-29a]
孔門除曾子外只有子夏守得規矩定故教門人皆先
 洒掃應對進退所以孟子説孟施舍似曾子北宮黝
 似子夏
古人初學只是教他洒掃應對進退而巳未便説到天
 理處子夏之教門人專以此子游便要插一本在裏
 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是要他行矣而著習
 矣而察自理㑹得湏是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
 之然後從而振德之今教小兒若不匡不直不輔不
[019-29b]
 翼便要振德只是撮那尖利底教人非教人之法
問有始有卒乃竭兩端之教否曰此不是説聖人教人
 事乃是聖人分上事惟聖人道頭便知尾下學便上
 達若教學者則湏循其序也
問子夏之門人小子洒掃應對進退章曰某少時都看
 不出將謂無本末無大小雖如此看又自疑文義不
 是如此後来在同安作簿時因睡不著忽然思得乃
 知却是有本末小大然不得明道説君子教人有序
[019-30a]
 四五句也無縁看得出聖人有始有卒者不是自始
 做到終乃是合下便始終皆備洒掃應對精義入神
 便都在這裏了若學者便湏從始做去方得聖人則
 不待如此做也
齊卿問程子云云故君子只在謹獨何也曰事有小大
 理却無小大合當理㑹處便用與他理㑹故君子只
 在謹獨不問大事小事精粗巨細盡用照管盡用理
 㑹不可説箇是粗底事不理㑹只理㑹那精底既是
[019-30b]
 合用做底事便用做去又不可説洒掃應對便是精
 義入神洒掃應對只是粗底精義入神自是精底然
 道理都一般湏是從粗底小底理㑹起方漸而至於
 精者大者所以明道曰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近者
 小者而後教以大者逺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後不教
 以逺大也或云洒掃應對非道之全體只是道中之
 一節曰合起来便是道之全體非大底是全體小底
 不是全體也問伊川言凡物有本末不可分作兩叚
[019-31a]
 曰湏是就事上理㑹道理非事何以識理洒掃應對
 末也精義入神本也不可説這箇是末不足理㑹只
 理㑹那本這便不得又不可説這末便是本但學其
 末則本便在此也
洒掃應對精義入神事有大小而理無大小事有大小
 故其教有等而不可躐理無大小故隨所處而皆不
 可不盡謝氏所謂不著此心如何做得者失之矣以/上
 語類/六條
[019-31b]
子夏言我非以洒掃應對為先而傳之非以性命天道
 為後而倦教但道理自有大小之殊不可誣人以其
 所未至唯聖人然後有始有卒一以貫之無次序之
 可言耳二先生之説亦是如此但學者不察一例大
 言無本末精粗之辨反使此叚意指都無歸宿湏知
 理則一致而其教不可闕其序不可紊耳蓋惟其理
 之一致是以其教不可闕其序不可紊也荅程/允夫
子夏之門人小子敬夫曰君子之道孰為當先而可傳
[019-32a]
 云云愚詳本文之意正謂君子之道本末一致豈有
 以為先而傳之豈有以為後而倦教者但學者地位
 髙下不同如草木之大小自有區别故其為教不得
 不殊耳初無大小雖分而生意皆足本末雖殊而道
 無不存之意也焉可誣也蘇氏得之有始有卒尹氏
 得之此章文義如此而已但近年以来為諸先生發
 明本末一致之理而不甚解其文義固失其指歸然
 考之程書明道嘗言先傳後倦君子教人有序先傳
[019-32b]
 以近者小者而後教以逺者大者非是先傳以近小
 而後不教以逺大也此解最為得之然以其言緩而
 無竒故讀者忽之而不深考耳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以上文集二
 條/
   仕而優則學章
問仕而優則學曰此為世族子弟而設有少年而仕者
 元不曾大故學故職事之暇可以學學而優則仕無
 可説者語/類
[019-33a]
問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洵竊謂仕優而不
 學則無以進德學優而不仕則無以及物仕優而不
 學固無足議者學優而不仕亦非聖人之中道也故
 二者皆非也仕優而不學如原伯魯之不説學是也
 學優而不仕如荷蓧丈人之流是也子夏之言似為
 時而發其言雖反覆相因而各有所指或以為仕而
 有餘則又學學而有餘則又仕如此則其序當云學
 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今反之則知非相因之辭也
[019-33b]
 曰此説亦佳舊亦嘗疑兩句次序顛倒今云各有所
 指甚佳荅程/允夫
學仕是兩事然却有互相發處荅何叔京○以/上文集二條
   孟莊子之孝章
問孟莊子何以謂之難能曰這箇便是難能處人固有
 用父之臣者然稍拂他私意便自容不得亦有行父
 之政者於私欲稍有不便處自行不得古今似此者
 甚多如唐太宗為髙宗擇許多人如長孫無忌褚遂
[019-34a]
 良之徒髙宗因立武昭儀事便不能用又季文子相
 三君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到季武子便不如此
 便是不能行父之政以此知孟莊子豈不為難能語/類
   衞公孫朝問於子貢章
文武之道未墜於地此但謂周之先王所以制作傳世
 者當孔子時未盡亡耳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
 有此亦是子貢真實語如孔子雖是生知然何嘗不
 學亦何所不師但其為學與他人不同如舜之聞一
[019-34b]
 善言見一善行便若決江河莫之能禦耳然則能無
 不學無不師者是乃聖人之所以為生知也若向来
 則定湏謂道體無時而亡故聖人目見耳聞無適而
 非學雖不害有此理終非當日荅問之本意矣荅吳/晦叔
仲尼焉學敬夫云萬物盈於天地之間莫非文武之道
 初無存亡增損愚謂近年説者多用此意初若新竒
 可喜然既曰萬物盈於天地之間則其為道也非文
 武所能專矣既曰初無存亡增損則未墜於地之云
[019-35a]
 又無所當矣且若如此則天地之間可以目擊而心
 㑹又何待於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一一學之
 然後得耶竊詳文意所謂文武之道但謂周家之制
 度典章爾孔子之時猶有存者故云未墜也大抵近
 世學者喜聞佛老之言常遷吾説以就之故其弊至
 此讀者平心退歩反覆於句讀文義之間則有以知
 其失矣與張敬夫論癸巳論語/説○以上文集二條
   叔孫武叔語大夫章
[019-35b]
或問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夫子之道髙逺故
 不得其門而入也曰不然顔子得入故能仰之彌髙
 鑽之彌堅至於在前在後如有所立卓爾曾子得入
 故能言夫子之道忠恕子貢得入故能言性與天道
 不可得聞文章可得而聞他人自不能入耳非髙逺
 也七十子之徒幾人入得譬如與兩人説話一人理
 㑹得一人理㑹不得㑹得者便是入得㑹不得者便
 是入不得且孔子之教衆人與教顔子何異顔子自
[019-36a]
 入得衆人自入不得多少分明語/類
   陳子禽謂子貢章
立之斯立如五畆之宅樹之以桑之類蓋此有以立之
 便自立得住也動之斯和如又從而振德之振德有
 鼓舞之意㝢録云使之歡喜踴躍/遷義逺罪而不自知如舜之從欲以治
 惟動丕應徯志便是動而和處語/類
  堯曰第二十
   堯曰咨爾舜章
[019-36b]
林恭甫問論語記門人問荅之辭而堯曰一篇乃記堯
 舜湯武許多事何也曰不消恁地理㑹文字嘗見説
 堯曰一篇是夫子誦述前聖之言弟子類記於此先
 儒亦只是如此説然道理𦂳要却不在這裏
楊問簡在帝心何謂簡曰如天檢㸃數過一般善與罪
 天皆知之爾之有善也在帝心我之有罪也在帝心
問雖有周親注紂之至親雖多他衆叛親離那裏有至
 親曰紂之至親豈不多唯其衆叛親離所以不濟事
[019-37a]
 故書謂紂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是也以上語/類三條
   子張問章
猶之猶均之也均之猶言一等是如此史家多有此般
 字問出納之吝是不好所以謂之惡曰此吝字説得
 来又廣只是戒人遲疑不決底意思當賞便用賞當
 做便用做若遲疑怠忽之間澀縮靳惜便誤事機如
 李絳勸唐憲宗速賞魏博將士曰若待其来請而後
 賞之則恩不歸上矣正是此意如唐家藩鎮之患新
[019-37b]
 帥當立朝廷不即命之却待軍中自請而後命之故
 人不懐恩反致敗事若是有司出納之間吝惜而不
 敢自專却是本職當然只是人君為政大體則凡事
 皆不可如此當為處便果決為之語/類
   不知命章
論語首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
 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終云不知命無以
 為君子也此深有意蓋學者所以學為君子者不知
[019-38a]
  命則做君子不成才見利便趨見害便避如何得成
  君子語/類
 
 
 
 
 
 
[019-38b]
 
 
 
 
 
 
 
御纂朱子全書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