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九
  大學三
   論或問
 問友仁看大學或問如何曰粗曉其義曰如何是收其
  放心養其德性曰放心者或心起邪思意有妄念耳
  聽邪言目觀亂色口談不道之言至於手足動之不
  以禮皆是放也收者便於邪思妄念處截斷不續至
[009-1b]
  於耳目言動皆然此乃謂之收既能收其放心德性
  自然養得不是收放心之外又養箇德性也曰看得
  也好
 問大學首云明德而不曾説主敬莫是已具於小學否曰
  固然自小學不傳伊川却是帶補一敬字
 持敬以補小學之闕小學且是拘檢住身心到後來克
  己復禮又是一段事
 林安卿問介然之頃一有覺焉則其本體已洞然矣湏
[009-2a]
 是就這些覺處便致知充擴將去曰然昨日固已言
 之如擊石之火只是些子纔引著便可以燎原若必
 欲等大覺了方去格物致知如何等得這般時節林/先
 引或問中至於久而後有/覺之語為比先生因及此那箇覺是物格知至了大
 徹悟到恁地時事都了若是介然之覺一日之間其
 發也無時無數只要人識認得操持充養將去又問
 眞知之知與久而後有覺之覺字同否曰大略也相
 似只是各自所指不同眞知是知得眞箇如此不只
[009-2b]
 是聽得人説便喚作知覺則是忽然心中自有所覺
 悟曉得道理是如此人只有兩般心一箇是是底心
 一箇是不是底心只是才知得這是箇不是底心只
 這知得不是底心便是是底心便將這知得不
 是底心去治那不是底心知得不是底心便是主那
 不是底心便是客便將這箇做主去治那箇客便常
 守定這箇知得不是底心做主莫要放失更那别討
 箇心來喚作是底心如非禮勿視聽言動只才知得
[009-3a]
 這箇是非禮底心此便是禮底心便莫要視
仁甫問以其義理精微之極有不可得而名者故姑以
 至善目之曰此是程先生説至善便如今人説極是
 且如説孝孟子説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此是
 不孝到得會奉養其親也似煞强得這箇又湏著如
 曾子之養志而後為能養這又似好了又當如所謂
 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不遺父母惡名使國人稱願
 道幸哉有子如此方好又云孝莫大於尊親其次能
[009-3b]
 飬直是到這裏方喚作極是處方喚作至善處
郭德元問或問有不務明其明德而徒以政教法度為
 足以新民者又有自謂足以明其明德而不屑乎新
 民者又有略知二者之當務而不求止於至善之所
 在者此三者求之古今人物是有甚人相似曰如此
 等類甚多自謂能明其德而不屑乎新民者如佛老
 便是不務明其明徳而以政敎法度為足以新民者
 如管仲之徒便是略知明徳新民而不求止於至善
[009-4a]
 者如前日所論王通便是卓錄云又有略知二者之/當務顧乃安於小成狃於
 近利而不求止於至善之所在/者如前日所論王通之事是也看他於己分上亦甚
 脩飭其論為治本末亦有條理甚有志於斯世只是
 規模淺狹不會就本原上著功便做不徹湏是無所
 不用其極方始是看古之聖賢别無用心只這兩者
 是喫𦂳處明明徳便欲無一豪私欲新民便欲人於
 事事物物上皆是當正如佛家説為此一大事因緣
 出見於世此亦是聖人一大事也千言萬語只是説
[009-4b]
 這箇道理若還一日不扶持便倒了聖人只是常欲
 扶持這箇道理敎他撑天拄地
問明徳而不能推之以新民可謂是自私否曰徳既明自
 然是能新民然亦有一種人不如此此便是釋老之
 學此箇道理人人有之不是自家可專獨之物既是
 明得此理湏當推以及人使各明其德豈可説我自
 㑹了我自樂之不與人共因説會有學佛者王天順
 與陸子靜辨論云我這佛法和耳目鼻口髓腦皆不
[009-5a]
 愛惜要度天下人各成佛法豈得是自私先生笑曰
 待度得天下人各成佛法却是敎得他各各自私陸
 子静從初亦學佛嘗言儒佛差處是義利之間某應
 曰此猶是第二著只他根本處便不是當初釋迦為
 太子時出遊見生老病死苦遂厭惡之入雪山脩行
 從上一念便一切作空看惟恐割棄之不猛屏除之
 不盡吾儒却不然蓋見得無一物不具此理無一理
 可違於物佛説萬理俱空吾儒説萬理俱實從此一
[009-5b]
 差方有公私義利之不同今學佛者云識心見性不
 知是識何心是見何性
安卿問知止是始能得是終或問言非有等級之相懸
 何也曰也不是無等級中間許多只是小階級無那
 大階級如志學至從心中間許多便是大階級歩却
 闊知止至能得只如志學至立相似立至不惑相似
 定靜安皆相類只是中間細分别恁地問到能得處
 是學之大成抑後面更有工夫曰在己巳盡了更要
[009-6a]
 去齊家治國平天下亦只是自此推去
問或問自誠意以至於平天下所以求得夫至善而止
 之是能得已包齊家治國説了前晩何故又云能得
 後更要去齊家治國平天下曰以脩身言之都已盡
 了但以明明德言之在己無所不盡萬物之理亦無
 所不盡如至誠惟能盡性只盡性時萬物之理都無
 不盡了故盡其性便盡人之性盡人之性便盡物之
 性
[009-6b]
蜚卿言或問云人皆有以明其明徳則各誠其意各正
 其心各脩其身各親其親各長其長而天下無不平
 矣明德之功果能若是不亦善乎然以堯舜之聖閨
 門之内或未盡化况謂天下之大能服堯舜之化而
 各明其徳乎曰大學明明德於天下只是且説箇規
 模如此學者湏是有如此規模却是自家本來合如
 此不如此便是欠了他底
德元問何謂妙衆理曰大凢道理皆是我自有之物非
[009-7a]
 從外得所謂知者便只是知得我底道理非是以我
 之知去知彼道理也道理固本有用知方發得出來
 若無知道理何從而見所以謂之妙衆理猶言能運
 用衆理也運用字有病故只下得妙字
問知如何宰物曰無所知覺則不足以宰制萬物要宰
 制他也湏是知覺
郭徳元問莫不有以知夫所以然之故與其所當然之則
 曰所以然之故即是更上面一層如君之所以仁蓋
[009-7b]
 君是箇主腦人民土地皆屬他管他自是用仁愛試
 不仁愛看便行不得非是説為君了不得已用仁愛
 自是理合如此試以一家論之為家長者便用愛一
 家之人惜一家之物自是理合如此若天使之然每
 常思量著極好笑自那原頭來便如此了又如父之
 所以慈子之所以孝蓋父子本同一氣只是一人之
 身分成兩箇其恩愛相屬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其他
 大倫皆然皆天理使之如此豈容强為哉
[009-8a]
問南軒謂為己者無所為而然也曰只是見得天下事
 皆我所合當為而為之非有所因而為之然所謂天
 下之事皆我之所當為者只恁地強信不得須是學
 到那田地經歴磨鍊多後方信得過
問為己曰這湏要自看逐日之聞小事大事只是道我
 合當做便如此做這便是無所為且如讀書只道自
 家合當如此讀合當如此理會身己才説要人知便
 是有所為如世上人才讀書便安排這箇好作時文
[009-8b]
 此又為人之甚者以上語類/十五條
或問云然而本體之明得之於天終有不可得而昧者
 云云所以使之即其所養之中因其所發而啟其明
 之之端也某竊謂覺是人之本心不容泯没故乘間
 發見之時直是昭著不與物雜於此而自識則本心
 之體即得其眞矣上蔡謂人湏是識其眞心竊恐謂
 此然此恐亦隨在而有蓋此心或昭著於燕閒靜一
 之時如孟子言/平旦之氣或發見於事物感動之際如孟子言/人乍見孺
[009-9a]
 子將入井皆有/怵惕惻隠之心或求之文字而怡然有得如伊川先/生所謂有
 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或索之講論而恍然有悟如夷子聞/孟子極論
 一本之説遂憮/然為閒而受命凡此恐皆是覺處若素未有覺之前
 但以為己有是心而求以存之恐昏隔在此不知實
 為何物必至覺時方始識其所以為心者既嘗識之
 則恐不肯甘心以其虛明不昧之體迷溺於卑汚茍
 賤之中此所以汲汲求明益不能已而其心路已開
 亦自有可進歩處與夫茫然未識指趣者大不侔矣
[009-9b]
 故孝述竊疑覺為小學大學相承之機不知是否曰
 所論甚精但覺似少渾厚之意荅李/孝述
問或問於明明德於天下處只言誠意正心脩身而不
 及致知又益以親親長長而不及齊家治國平天下
 願聞其指曰致知所以明之親親長長即齊家之大
 者荅李/敬子
問或問所釋皆因經文獨致知舉程子五條於格物之
 前何也莫是格物致知亦難截然分先後故或問於
[009-10a]
 此章一滚説去否曰格物致知只是一事難分先後
 荅李堯卿○以/上文集三條
  右聖經
問克明德克能也或問中却作能致其克之之功又似
 克治之克如何曰此克字雖訓能字然克字重如能
 字能字無力克字有力便見得是他人不能而文王
 獨能之若只作能明德語意便都弱了凡字有訓義
 一般而聲響頓異便見得有力無力之分如克之與
[009-10b]
 能是也如云克宅厥心克明俊德之類可見
問或問常目在之眞若見其參於前倚於衡也則成性
 存存而道義出矣不知所見者果何物耶曰此豈有
 物可見但是凡人不知省察常行日用每與是德相
 忘亦不自知其有是也今所謂顧諟者只是心裏常
 常存著此理在一出言則言必有當然之則不可失
 也一行事則事必有當然之則不可失也不過如此
 耳初豈實有一物可以見其形象耶
[009-11a]
問引成性存存道義出矣何如曰自天之所命謂之明
 命我這裏得之於己謂之明德只是一箇道理人只
 要存得這些在這裏才存得在這裏則事君必會忠
 事親必會孝見孺子則怵惕之心便發見穿窬之類
 則羞惡之心便發合恭敬處便自然會恭敬合辭遜
 處便自然㑹辭遜湏要常存得此心則便見得此性
 發出底都是道理若不存得這些待做出那箇㑹合
 道理
[009-11b]
問顧諟一句或問復以為見天之未始不為人而人之
 未始不為天何也曰只是言人之性本無不善而其
 日用之閒莫不有當然之則則所謂天理也人若每
 事做得是則便合天理天人本只一理若理㑹得此
 意則天何嘗大人何嘗小也
問天未始不為人而人未始不為天曰天即人人即天
 人之始生得於天也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凡語
 言動作視聽皆天也只今説話天便在這裏顧諟是
[009-12a]
 常要看敎光明燦爛照在目前以上語/類五條
  右傳一章
德元問湯之盤銘見於何書曰只見於大學又曰成湯
 工夫全是在敬字上看來大段是一箇脩飭底人故
 當時人説他做工夫處亦説得大段地著如禹克勤
 於邦克儉於家之類却是大綱説到湯便説檢身若
 不及文蔚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不邇聲色不殖貨
 利等語可見日新之功曰固是某於或問中所以特
[009-12b]
 地詳載者非道人不知亦欲學者經心耳語/類
  右傳二章
瑟兮僩兮者恂慄也僩字舊訓寛大某看經子所載或
 從忄或從才之不同然皆云有武毅之貎所以某注
 中直以武毅言之道夫云如此注則方與瑟字及下
 文恂慄之說相合曰且如恂字鄭氏讀為峻某始者
 言此只是恂恂如也之恂何必如此及讀莊子見所
 謂木處則惴慄恂懼然後知鄭氏之音為當如此等
[009-13a]
 處某於或問中不及載也要之如這般處湏是讀得
 書多然後方見得
問切磋琢磨是學者事而盛德至善或問乃指聖人言
 之何也曰後面説得來大非聖人不能此是連上文
 文王於緝熙敬止説然聖人也不是插手掉臂做到
 那處也須學始得如孔子所謂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此有甚𦂳要聖
 人却憂者何故惟其憂之所以為聖人所謂生而知
[009-13b]
 之者便只是知得此而已故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
 克念作聖
周問切磋是始條理琢磨是終條理終條理較密否曰
 始終條理都要密講貫而益講貫脩飭而益脩飭
問琢磨後更有瑟僩赫喧何故為終條理之事曰那不
 是做工夫處是成就了氣象恁地穆穆文王亦是氣
 象也以上語/類四條
  右傳三章
[009-14a]
人各有箇知識湏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
 不濟事湏是眞知問固有人明得此理而涵養未到
 却為私意所奪曰只為明得不盡若明得盡私意自
 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徹便是尚有渣滓非
 所謂眞知也問湏是涵養到心體無不盡處方善不
 然知之雖至行之終恐不盡也曰只為知不至今人
 行到五分便是他只知得五分見識只識到那地位
 譬諸穿窬稍是箇人便不肯做蓋眞知穿窬之不善
[009-14b]
 也虎傷事亦然
問進脩之術何先者云云曰物理無窮故他説得來亦
 自多端如讀書以講明道義則是理存於書如論古
 今人物以别其是非邪正則是理存於古今人物如
 應接事物而審處其當否則是理存於應接事物所
 存既非一物能專則所格亦非一端而盡如曰一物
 格而萬理通雖顔子亦未至此但當今日格一件明
 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脱然有箇貫通處此一
[009-15a]
 項尤有意味向非其人善問則亦何以得之哉
叔文問正心誠意莫湏操存否曰也湏見得後方始操
 得不然只恁空守亦不濟事蓋謹守則在此一合眼
 則便走了湏是格物蓋物格則理明理明則誠一而
 心自正矣不然則戢戢而生如何守得他住曰格物
 最是難事如何盡格得曰程子謂今日格一件明日
 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脱然有貫通處某嘗謂他
 此語便是眞實做工夫來他也不説格一件後便㑹
[009-15b]
 通也不説盡格得天下物理後方始通只云積習既
 多然後脱然有箇貫通處又曰今却不用慮其他只
 是箇知至而後意誠這一轉較難
明道云窮理者非謂必盡窮天下之理又非謂只窮得
 一理便到但積累多後自當脱然有悟處又曰自一
 身之中以至萬物之理理㑹得多自當豁然有箇覺
 處今人務博者却要盡窮天下之理務約者又謂反
 身而誠則天下之物無不在我者皆不是如一百件
[009-16a]
 事理㑹得五六十件了這三四十件雖未理㑹也大
 槩是如此向來某在某處有訟田者契數十本中閒
 一段作偽是崇寧政和間至今不決將正契及公案
 藏匿皆不可考某只索四畔衆契比驗前後所斷情
 偽更不能逃者窮理亦只是如此
問程子言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久自當脱
 然有貫通處又言格物非謂盡窮天下之理但於一
 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二説如何曰既是敎類推
[009-16b]
 不是窮盡一事便了且如孝盡得箇孝底道理故忠
 可移於君又湏去盡得忠以至於兄弟夫婦朋友從
 此推之無不盡窮始得
問伊川論致知處云若一事上窮不得且别窮一事竊
 謂致之為言推而致之以至於盡也於窮不得處正
 當努力豈可遷延逃避别窮一事耶至於所謂但得
 一道而入則可以類推而通其餘矣夫專心致誠猶
 慮其未能盡知况敢望以其易而通其難者乎曰這
[009-17a]
 是言隨人之量非曰遷延逃避也蓋於此處既理㑹
 不得若專一守在這裏却轉昏了湏著别窮一事又
 或可以因此而明彼也
德元問萬物各具一理而萬理同出一原曰萬物皆有
 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則其理之用
 不一如為君湏仁為臣湏敬為子湏孝為父湏慈物
 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異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
 也聖人所以窮理盡性而至於命凡世閒所有之物
[009-17b]
 莫不窮極其理所以處置得物物各得其所無一事
 一物不得其宜除是無此物方無此理既有此物聖
 人無有不盡其理者所謂惟至誠贊天地之化育則
 可與天地參者也
行夫問萬物各具一理而萬理同出一原此所以可推
 而無不通也曰近而一身之中逺而八荒之外微而
 一草一木之衆莫不各具此理如此四人在坐各有
 這箇道理某不用假借於公公不用求於某仲思與
[009-18a]
 廷秀亦不用自相假借然雖各自有一箇理又却同
 出於一箇理爾如排數器水相似這盂也是這様水
 那盂也是這樣水各各滿足不待求假於外然打破
 放裏却也只是箇水此所以可推而無不通也所以
 謂格得多後自能貫通者只為是一理釋氏云一月
 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這是那釋氏也窺見
 得這些道理濓溪通書只是説這一事
又問物必有理皆所當窮云云曰此處是𦂳切學者湏
[009-18b]
 當知夫天如何而能高地如何而能厚鬼神如何而
 為幽顯山岳如何而能融結這方是格物
問觀物察己還因見物反求諸己此説亦是程子非之
 何也曰這理是天下公共之理人人都一般初無物
 我之分不可道我是一般道理人又是一般道理將
 來相比如赤子入井皆有怵惕知得人有此心便知
 自家亦有此心更不消比並自知
周問程子謂一草一木皆所當窮又謂恐如大軍遊騎
[009-19a]
 出太逺而無所歸何也曰便是此等語説得好平正
 不向一邊去且窮實理令有切己工夫若只汎窮天
 下萬物之理不務切己即是遺書所謂遊騎無所歸
 矣
問格物莫是天下之事皆當理㑹然後方可曰不必如
 此聖人正怕人如此聖人云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又云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又云多聞擇其善者而從
 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聖人恐人走作這心無所
[009-19b]
 歸著故程子云如大軍之遊騎出太逺而無所歸也
問格物莫若察之於身其得之尤切曰前既説當察物
 理不可專在性情此又言莫若得之於身為尤切皆
 是互相發處
問格物窮理但立誠意以格之曰立誠意只是樸實下
 工夫與經文誠意之説不同
問立誠意以格之曰此誠字説較淺未説到深處只是
 確定徐録作/堅確其志樸實去做工夫如胡氏立志以定
[009-20a]
 其本便是此意誠意不立如何能格物所謂立誠者
 只是要著實下工夫不要若存若亡遇一物須是真
 箇即此一物究極得箇道理了方可言格若物格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大學盖言其止之序其始則
 必在於誠
伊川謂學莫先於致知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致知是
 主善而師之也敬是克一而協之也敬則心存心存
 則理具於此而得失可驗故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
[009-20b]
 者
問程先生所説格物之要在以誠敬為主胡氏説致知
 格物又要立志以定其本如何曰此程先生説得為
 人切處古人由小便學如視無誑如洒掃應對進退
 皆是少年從小學來敎他都是誠敬今人小學都不
 曽去學却欲從大學做去且如今格一物若自家不
 誠不敬誠是不欺不妄敬/是無怠慢放蕩纔格不到便棄了又如何
 了得工夫如何成得又云程先生云主一之謂敬
[009-21a]
 此理又深又説今人所作所為皆緣是不去立志若
 志不立又如何去學又如何去致知格物中做得事
 立志之説甚好非止為讀書説一切之事皆要立志
任道弟問或問涵養又在致知之先曰涵養是合下在
 先古人從小以敬涵養父兄漸漸敎之讀書識義理
 今若説待涵養了方去理㑹致知也無期限湏是兩
 下用功也著涵養也著致知伊川多説敬敬則此心
 不放事事皆從此做去
[009-21b]
致知在乎所養養知莫過於寡欲二句致知者推致其
 知識而至於盡也將致知者必先有以養其知有以
 養之則所見益明所得益固欲養其知者惟寡欲而
 已矣寡欲則無紛擾之雜而知益明矣無變遷之患
 而得益固矣
致知一章此是大學最初下手處若理㑹得透徹後面
 便容易故程子此處説得節目最多皆是因人之資
 質耳雖若不同其實一也見人之敏者太去理㑹外
[009-22a]
 事則敎之使去父慈子孝處理㑹曰若不務此而徒
 欲汎然以觀萬物之理則吾恐其如大軍之遊騎出
 太逺而無所歸若是人專只去裏面理㑹則敎之以
 求之情性固切於身然一草一木亦皆有理要之内
 事外事皆是自己合當理㑹底但湏是六七分去裏
 面理㑹三四分去外面理㑹方可若是工夫中半時
 已自不可况在外工夫多在内工夫少耶此尤不可
 也
[009-22b]
問以其理之一故於物無不能知以其禀之異故於理
 或不能知曰氣禀之偏者自不求所以知若或有這
 心要求便即在這裏緣本來箇仁義禮智人人同有
 只被氣稟物欲遮了然這箇理未嘗亡才求便得又
 曰這箇便是難説喚做難又不得喚做易又不得喚
 做易時如何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以後如何更無
 一箇人與相似喚做難又才知覺這箇理又便在這
 裏這箇便湏是要子細講究湏端的知得做將去自
[009-23a]
 容易若不知得雖然恁地把捉在這裏今夜捉住明
 朝又不見了明朝捉住後日又不見了若知得到許
 多蔽翳都没了如氣禀物欲一齊打破便日日朝朝
 只恁地穏穏做到聖人地位
問或考之事為之著或察之念慮之㣲看來闗於事為
 者不外乎念慮而入於念慮者徃徃皆是事為此分
 為両項意如何曰固是都相闗然也有做在外底也
 有念慮方動底念慮方動便須辨别那箇是正那箇
[009-23b]
 是不正這只就始末上大約如此説問只就著與㣲
 上看曰有箇顯有箇㣲
問所藉以為從事之實者初不外乎人生日用之近其所以
 為精㣲要妙不可測度者則在乎眞積力久黙識心通之
 中是乃夫子所謂下學而上逹者曰只是眼前切近起居
 飲食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處便是這道理只就近處
 行到熟處見得自高有人説只且據眼前這近處行便是
 了這便成茍簡卑下又有人説掉過這箇上面自有
[009-24a]
 一箇道理亦不是下梢只是謾人聖人便只説下學
 上達即這箇便是道理别更那有道理只是這箇熟
 處自見精微又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亦只是就
 近處做得熟便是堯舜聖人與庸凡之分只是箇熟
 與不熟庖丁解牛莫不中節古之善書者亦造神妙
問或問物有當然之則亦必有所以然之故如何曰如
 事親當孝事兄當弟之類便是當然之則然事親如
 何却湏要孝從兄如何却湏要弟此即所以然之故
[009-24b]
 如程子云天所以高地所以厚若只言天之高地之
 厚則不是論其所以然矣
大凡為學湏是四方八面都理㑹敎通曉仍更理㑹向
 裏來譬如喫果子一般先去其皮殻然後食其肉又
 更和那中閒核子都咬破始得若不咬破又恐裏頭
 别有多滋味在若是不去其皮殼固不可若只去其
 皮殼了不管裏面核子亦不可恁地則無緣到得極
 至處大學之道所以在致知格物格物謂於事物之
[009-25a]
 理各極其至窮到盡頭若是裏面核子未破便是未
 極其至也如今人於外面天地造化之理都理㑹得
 而中閒核子未破則所理㑹得者亦未必皆是終有
 未極其至處因舉五峰之言曰身親格之以精其知
 雖於致字得向裏之意然却恐遺了外面許多事如
 某便不敢如此説湏是内外本末隠顯精粗一一周
 徧方是儒者之學
問以類而推之説曰是從己理㑹得處推將去如此便
[009-25b]
 不隔越若逺去尋討則不切於己
問或問云心雖主乎一身而其體之虚靈足以管乎天
 下之理理雖散在萬物而其用之微妙實不外乎一
 人之心不知用是心之用否曰理必有用何必又説
 是心之用夫心之體具乎是理而理則無所不該而
 無一物不在然其用實不外乎人心蓋理雖在物而
 用實在心也又云理徧在天地萬物之閒而心則管
 之心既管之則其用實不外乎此心矣然則理之體
[009-26a]
 在物而其用在心也次早先生云此是以身為主以
 物為客故如此説要之理在物與在吾身只一般
或問云萬物生於天地之閒不能一日而相無而亦不
 可相無也如何曰萬物生於天地人如何少得他亦
 如何使他無得意只是如此
或問中近世大儒格物致知之説曰格猶扞也禦也能
 扞禦外物而後能知至道温/公必窮物之理同出於一
 為格物吕與/叔窮理只是尋箇是處上/蔡天下之物不可
[009-26b]
 勝窮然皆備於我而非從外得龜/山今日格一件明日
 格一件為非程子之言和/靖物物致察宛轉歸己胡文/定
 即事即物不厭不棄而身親格之五/峰
吕與叔謂凡物皆出於一又格箇甚麽固是出於一只
 緣散了千岐萬徑今日窮理所以要收拾歸於一
上蔡説窮理只尋箇是處以恕為本窮理自是我不曉
 這道理所以要窮如何説得恕字他當初説恕字大
 槩只是説要推我之心以窮理便礙理了龜山説反
[009-27a]
 身而誠却大段好湏是反身乃見得道理分明如孝
 如弟湏見得孝弟我元有在這裏若能反身爭多少
 事他又却説萬物皆偹於我不湏外面求此却錯了
 身親格之説得親字急廹自是自家格不成倩人格
張元德問以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為非程子之言
 者曰此和靖之説也大抵和靖為人淳故他不聽得
 而出於衆人之録者皆以為非伊川之言且如伊川
 論春秋之傳為案經為斷他亦以為伊川無此言且
[009-27b]
 以此兩句即以傳考經之事迹以經别傳之眞偽之
 意非伊川之言而何
龜山説只反身而誠便天地萬物之理在我胡文定却
 言物物致察宛轉歸己見雲雷知經綸見山下出泉
 知果行之類惟伊川言不可只窮一理亦不能徧窮
 天下萬物之理某謂湏有先後緩急久之亦要窮盡
 如正䝉是盡窮萬物之理
問物物致察與物物而格何别曰文定所謂物物致察
[009-28a]
 只求之於外如所謂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勢以厚德
 只因其物之如是而求之耳初不知天如何而健地
 如何而順也道夫曰所謂宛轉歸己此等言語似失
 之巧曰若宛轉之説則是理本非己有乃強委曲牽
 合使入來爾許多説只有上蔡所謂窮理只是尋箇
 是處為得之道夫曰龜山反身而誠之説只是摸空
 説了曰都無一箇著實處道夫曰却似甚快曰若果
 如此則聖賢都易做了又問他既如此説其下工夫
[009-28b]
 時亦湏有箇窒礙曰也無礙處如龜山於天下事極
 明得如言治道與官府政事至纎至細處亦曉得到
 這裏却恁説次第他把來作兩截看了
五峰説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志立乎事物之
 表敬行乎事物之内而知乃可精者這段語本説得
 極精然却有病者只説得向裏來不曾説得外面所
 以語意頗傷急迫蓋致知本是廣大湏用説得表裏
 内外周徧兼該方得其曰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
[009-29a]
 事物之内此語極好而曰而知乃可精便有局促氣
 象他便要就這裏便精其知殊不知致知之道不如
 此急迫湏是寛其程限大其度量久久自然貫通他
 言語只説得裏面一邊極精遺了外面一邊所以其
 規模之大不如程子且看程子所説今日格一件明
 日格一件積久自然貫通此言該内外寛緩不迫有
 涵泳從容之意所謂語小天下莫能破語大天下莫
 能載也
[009-29b]
黄問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曰人之為事必先
 立志以為本志不立則不能為得事雖能立志茍不
 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汎然而無主悠悠終日亦只
 是虚言立志必湏高出事物之表而居敬則常存於
 事物之中令此敬與事物皆不相違言也湏敬動也
 須敬坐也須敬頃刻去他不得
問立志以定其本莫是言學便以道為志言人便以聖
 為志之意否曰固是但凡事湏當立志不可謂今日
[009-30a]
 做些子明日便休又問敬行乎事物之内曰這箇便
 是細密處事事要這些子在志立乎事物之表立志
 便要卓然在這事物之上看是甚麽都不能奪得他
 又不恁地細細碎碎這便是志立乎事物之表所以
 今江西諸公多説甚大志開口便要説聖説賢説天
 説地傲睨萬物目視霄漢更不肯下人問如此則居
 敬以持其志都無了曰豈復有此據他才説甚敬便
 壊了那箇又曰五峰説得這數句甚好但只不是正
[009-30b]
 格物時工夫却是格物以前事而今却湏恁地
問胡氏説何謂太迫曰説得來局蹙不恁地寛舒如將
 繩索絣在這裏一般也只看道理未熟如程子説便
 寛舒他説立志以定其本是始者立箇根基居敬以
 持其志志立乎事物之表敬行乎事物之内而知乃
 可精知未到精處方是可精此是説格物以前底事
 後面所説又是格物以後底事中閒正好用功曲折
 處都不曽説便是局蹙了
[009-31a]
格物湏是到處求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皆格
 物之謂也若只求諸己亦恐見有錯處不可執一伊
 川説得甚詳或讀書或處事或看古人行事或求諸
 己或即人事復曰於人事上推測自有至當處如楊
 謝游尹諸公非不見伊川畢竟説得不曾透不知如
 何今人多説傳聞不如親見看得如此時又却傳聞
 未必不如親見蓋當時一問一對只説得一件話而
 今却鬬合平日對問講論作一處所以分明好看
[009-31b]
這箇道理自孔孟既没便無人理㑹得只有韓文公曾
 説來又只説到正心誠意而遺了格物致知及至程
 子始推廣其説工夫精密無復遺慮然程子既没諸
 門人説得便差都説從别處去與致知格物都不相
 干只不曾精曉得程子之説耳只有五峰説得精其
 病猶如此亦緣當時諸公所聞於程子者語意不全
 或只聞一時之語或只聞得一邊所以其説多差後
 來却是集諸家語錄湊起衆説此段工夫方始渾全
[009-32a]
 則當時門人親炙者未為全幸生於先生之後者未
 為不幸蓋得見諸家記錄全書得以詳考所以其法
 畢備又曰格物致知其次上蔡説得稍好
問延平謂為學之初且當常存此心勿為他事所勝凡
 遇一事即當且就此事反覆推尋以究其極待此一
 事融釋脱落然後别窮一事久之自當有灑然處與
 伊川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之語不同如何曰這
 話不如伊川説今日明日恁地急卓録但云伊/川説得較快這説
[009-32b]
 是敎人若遇一事即且就上理㑹敎爛熟離析不待
 擘開自然分解久之自當有灑然處自是見得快活
 某常説道天下事無他只是箇熟與不熟若只一時
 恁地約摸得都不與自家相干久後皆忘却只如借
 得人家事一般少閒被人取將去又濟自家甚事
李堯卿問延平言窮理工夫先生以為不若伊川規模
 之大條理之密莫是延平敎人窮此一事必待其融
 釋脱落然後别窮一事設若此事未窮遂為此事所
[009-33a]
 拘不若程子若窮此事未得且别窮之言為大否曰
 程子之言誠善窮一事未透又便别窮一事亦不得
 彼謂有甚不通者不得已而如此耳不可便執此説
 容易改換却致工夫不專一也以上語類/四十二條
問延平格物之説原其意亦自程子説中得之云云又
 嘗疑前面反覆論難專以程説為主蓋不可以復加
 矣至此段引延平説則又曰有非他説所能及未易
 以口舌爭其辭似抑揚低昻有左程右李别立一家
[009-33b]
 之意曰他説是指門人説語意自明何疑之有荅陳/安卿
示諭程子格物之説誠若有未易致力者然其曰天地
 之所以高厚一物之所以然蓋極其大小而言之以
 明是理之無不在而學問之功不可一物而有遺爾
 若其所以用力之地則亦不過讀書史應事物如前
 之云爾豈茫然放其心於汗漫紛綸不可知之域哉
 荅呉伯豐○以/上文集二條
  右傳五章
[009-34a]
因説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便敎盡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
 矣到得那欺人時大故郎當若論自欺細處且如為
 善自家也知得是合當為也勉强去做只是心裏又
 有些便不消如此做也不妨底意思如不為不善心
 裏也知得不當為而不為雖是不為然心中也又有
 些便為也不妨底意思此便是自欺便是好善不如
 好好色惡惡不如惡惡臭便作九分九釐九豪要為
[009-34b]
 善只那一豪不要為底便是自欺便是意不實矣或
 問中説得極分曉
先之問誠意章或問云孟子所論浩然之氣其原蓋出
 於此何也曰人只是慊快充足仰不愧俯不怍則其
 氣自直便自日長以至於充塞天地雖是刀鋸在前
 鼎鑊在後也不怕以上語/類二條
問傳言謹獨正就誠意著工夫處説或問又就意已誠
 之後説夫意之誠者既無所不盡眞能慊快充足仰
[009-35a]
 不愧俯不怍到此地位其勢決然自不能已矣而猶
 曰不敢弛其謹獨之勞焉所以防慮省察使其日新
 又新而不至於閒斷何也恐此時所謂謹獨與向時
 所謹獨者大不同曰兩説不見其不同但説到此恰
 好著力不可閒斷耳荅陳安卿/○文集
  右傳六章
或問意既誠矣而心猶有動焉然後可以責其不正而
 復乎正是如何曰若是意未誠時只是一箇虚偽無
[009-35b]
 實之人更問甚心之正與不正惟是意已誠實然後
 方可見得忿懥恐懼好樂憂患有偏重處即便隨而
 正之也語/類
  右傳七章
或問先吏部説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
 人曰這是説尋常人若自家有諸己又何必求諸人
 無諸己又何必非諸人如孔子説躬自厚而薄責於
 人攻其惡毋攻人之惡至於大學之説是有天下國
[009-36a]
 家者勢不可以不責他然又湏自家有諸己然後可
 以求人之善無諸己然後可以非人之惡
蜚卿問大學或問近世名卿謂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不
 忠之恕如何曰這便是自家本領不正古人便先自
 本領上正了却從此推出去如己欲立也不是阿附
 得立到得立人處便也不要由阿附而立己欲達也
 不是邪枉得達到得達人處便也不要由邪枉而達
 今人却是自家先自不正當了阿附權勢討得些官
[009-36b]
 職富貴去做了便見别人阿附討得富貴底便欲以
 所以恕己者而恕之却不知恕之一字只可説出去
 不可説入來只可以接物不可以處己蓋自家身上
 元著不得箇恕字只恕己兩字便不是了問今人言
 情恕恕以待人是否曰似如此説處也未見他邪正
 之所在若説道自家不合去穿窬切望情恕這却著
 不得若説道偶然不及寫書切望情恕這却無害蓋
 自家有忙底時節以上語/類二條
[009-37a]
  右傳九章
問或問以所占之地言之則隨所在如此否曰上下也
 如此前後也如此左右也如此古人小處亦可見如
 並坐不横肱恐妨礙左邊人又妨礙右邊人如此則
 左右俱不相妨此便是以左之心交於右以右之心
 交於左如户開亦開户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前人之開所以待後之來自家亦當依他恁地開前
 人之闔恐後人有妨所議自家亦當依他恁地闔此
[009-37b]
 是不以後來而變乎前之意如後面更有人來則吾
 不當盡闔了門此又是不以先入而拒乎後之意如
 此則前後處得都好便是以前之心先於後以後之
 心從於前問凡事事物物皆要如此否曰是如我事
 親便也要使人皆得事親我敬長慈㓜便也要使人
 皆得敬長慈㓜此章上面説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
 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民之感化如此可
 見天下人人心都一般君子既知人都有此心所以
[009-38a]
  有絜矩之道要人人都得盡其心若我之事其親備
  四海九州之美味却使民之父母凍餓藜藿糟糠不
  給我之敬長慈㓜却使天下之人兄弟妻子離散便
  不是絜矩中庸一叚所求乎子之事我如此而我之
  事父却未能如此所求乎臣之事我如此而我之事
  君却未能如此及所求乎弟所求乎朋友亦是此意
  上下左右前後及中央作七箇人看便自分曉語/類
   右傳十章
[009-38b]
 
 
 
 
 
 
 
御纂朱子全書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