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06 通志-宋-鄭樵 (master)


[199-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志巻一百七十三
  宋 右 廸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
 儒林傳第二
 晉
  范平 文立 陳邵 虞喜 劉兆 汜毓 徐
  苗 崔遊 范隆 杜夷 董景道 續咸 徐
  邈 孔衍 范宣 韋謏 范𢎞之 王歡
[199-1b]
 梁
  伏曼容子暅子暅子挺/ 挺 知命何佟之劉/澄嚴植之 司馬
  筠 卞華 崔靈恩虞僧/誕孔僉 盧廣 沈峻舅/太
  史叔/眀孔子袪 皇侃
 陳
  沈文阿 沈洙 戚袞 鄭灼陸詡賀沈徳/威 徳基全緩
   張譏 顧越龔孟/舒沈不害 王元規陸慶/
  晉
[199-2a]
范平字子安吳郡錢唐人也其先銍侯馥避王莽之亂
適吳因家焉平研覽墳索遍該百氏姚信賀邵之徒皆
從受業吳時舉茂材累遷臨海太守政有異能孫皓初
謝病還家敦悦儒學吳平太康中頻徴不起年六十九
卒有詔追加諡號曰文貞先生賀循勒碑紀其徳行三
子奭咸泉並以儒學至大官泉子蔚闗内侯家世好學
有書七千餘卷逺近来讀者常有百餘人蔚為辦衣食
蔚子文才亦㓜知名
[199-2b]
文立字廣休巴郡臨江人也蜀時遊太學専毛詩三禮
師事譙周門人以立為顔囘陳夀李䖍為㳺夏羅憲為
子貢仕至尚書蜀平舉秀才除郎中泰始初拜濟隂太
守入為太子中庶子上表請以諸葛亮蔣琬費褘等子
孫流徙中畿宜見叙用一以慰巴蜀之心次以傾吳人
之望事皆施行詔以立為散騎常侍蜀故尚書犍為程
瓊雅有徳業與立深交武帝聞其名以問立對曰臣至
知其人但年垂八十禀性謙退無復當時之望不以上
[199-3a]
聞耳瓊聞之曰廣休可謂不黨矣故吾善夫人也時西
域獻馬帝問立馬何如對曰乞問太僕帝善之遷衛尉
咸寧末卒所著章奏詩賦數十篇行於世
陳邵字節良東海襄賁人也郡察孝㢘不就以儒學徴
為陳留内史累遷燕王師撰周禮評甚有條貫行於世
泰始中詔除給事中卒於官
虞喜字仲寧㑹稽餘姚人光禄潭之族也父察吳征虜
將軍喜少立操行博學好古諸葛恢臨郡屈為功曹察
[199-3b]
孝㢘州舉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鎮江左上疏薦
喜懐帝即位公車徴拜博士不就喜邑人賀循為司空
先達貴顯每詣喜信宿忘歸自云不能測也太寧中與
臨海任旭俱以博士徴不就眀帝復下詔徴之喜仍辭
疾不赴咸和末詔公卿舉賢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華
恒舉喜為賢良㑹國有軍事不行咸康初内史何充上
疏薦喜詔喜與尋陽翟湯並以散騎常侍徴又不起永
和初有司奏稱十月殷祭亰兆府君當遷祧室征西豫
[199-4a]
章潁川三府君初毁主内外博議不能決時喜在㑹稽
朝廷遣就喜諮訪焉其見重如此喜専心經傳兼覽䜟
緯乃著安天論以難渾盖又釋毛詩畧注孝經為志林
三十萹凡所注述數十萬言行於世年七十六卒無子
弟豫自有傳
劉兆字延世濟南東平人漢廣川恵王之後也兆博學
洽聞温篤善誘從受業者數千人武帝時五辟公府三
徴博士皆不就安貧樂道潛心著述不出門庭數十年
[199-4b]
以春秋一經而三家殊塗諸儒是非之議紛然互為讐
敵乃思三家之異合而通之周禮有調人之官作春秋
調人七萬餘言皆論其首尾使大義無乖時有不合者
舉其長短以通之又為春秋左氏解名曰全綜公羊穀
梁解詁皆納經傳中朱書以别之又撰周易訓注以正
動二體互通其文凡所讚述百餘萬言嘗有人著鞾騎
驢至兆門外曰吾欲見劉延世兆儒徳道素青州無稱
其字者門人大怒兆曰聽前既進踞牀問兆曰聞君大
[199-5a]
學比何所作兆答如上事末云多有所疑客問之兆説
疑畢客曰此易解耳因為辯釋疑者是非耳兆别更立
意客一難兆不能對客去已出門兆欲留之使人重呼
還客曰親親在此營𦵏宜赴之後當更来也既去兆令
人視𦵏家不見此客竟不知姓名兆年六十六卒有五
子卓炤燿育臍
汜毓字稚春濟北盧人也奕世儒素敦睦九族客居青
州逮毓七世時人號其家児無常父衣無常主毓少履
[199-5b]
髙操安貧有志業父終居於墓所三十餘載至晦朔躬
埽墳壠循行封樹還家則不出門庭或薦之武帝召補
南陽王文學祕書郎太傅參軍並不就于時青土隠逸
之士劉兆徐苖等皆務教授唯毓不畜門人清淨自守
時有好古慕徳者諮詢亦傾懐開誘以一隅示之合三
傳為之解注撰春秋釋疑肉刑論凡所述造七萬餘言
年七十一卒
徐苖字叔胄髙宻淳于人也累世相承皆以博士為郡
[199-6a]
守曽祖華有至行嘗宿亭舍夜有神人告之亭欲崩遽
出得免祖邵為魏尚書郎以㢘直見稱苖少家貧晝執
鉏耒夜則吟誦弱冠與弟賈就博士濟南宋鈞受業遂
為儒宗作五經同異評又依道家著元微論前後所造
數萬言皆有義味性抗烈輕財貴義兼有知人之鑒弟
患口癕膿潰苖為吮之其兄弟早亡撫養孤遺慈愛聞
於州里田宅奴婢盡推與之鄉鄰有死者便輙耕助營
棺椁門生亡於家即殮於講堂其行已純至類皆如此
[199-6b]
逺近咸歸其義師其行焉郡察孝㢘州辟從事治中别
駕舉異行公府五辟博士再徴並不就武恵時計吏至
臺帝輙訪其安不永寧二年卒遺命濯巾澣衣榆棺雜
㙛露車載尸葦席瓦器而已
崔遊字子相上黨人也少好學儒術甄眀恬靖謙退自
少及長口未嘗語及財利魏末察孝㢘除相府舍人出
為氐池長甚有恵政以病免遂為廢疾泰始初武帝録
叙文帝故府僚屬就家拜郎中年七十餘猶敦學不倦
[199-7a]
撰喪服圖行於世及劉淵僣位命為御史大夫固辭不
就卒於家時年九十三
范隆字元嵩鴈門人父方魏鴈門太守隆在孕十五月
生而父亡年四嵗又喪母哀號之聲感慟行路單孤無
緦功之親疎族范廣愍而養之迎歸教書為立祠堂隆
好學修謹奉廣如父博通經籍無所不覽著春秋三傳
撰三禮吉㐫宗紀甚有條義恵帝時天下將亂隆隠迹
不應州郡之命晝勤耕稼夜誦書典頗習祕歴隂陽之
[199-7b]
學知并州將有氛䘲之祥故彌不復出仕與上黨朱紀
友善嘗共紀游山見一父老於窮澗之濱父老曰二公
何為在此隆等拜之仰視則失所在後與紀依于劉淵
淵以隆為鴻臚紀為太常並封公隆死於劉聰之世聰
贈太師
杜夷字行齊盧江灊人也世以儒學稱為郡著姓夷少
而恬泊操尚貞素居甚貧窘不營産業博覽經籍百家
之書算歴圖緯靡不畢究寓居汝潁之間十載足不出
[199-8a]
門年四十餘始還鄉里閉門教授生徒千人恵帝時三
察孝㢘州命别駕永嘉初公車徴拜博士太傅東海王
越辟並不就懐帝詔王公舉賢良方正刺史王敦以賀
循為賢良夷為方正上疏稱述其能敦於是逼夷赴洛
夷遂遁於夀陽鎮東將軍周馥傾心禮接引為參軍夷
辭之以疾馥知不可屈乃自詣夷為起宅宇供其醫藥
馥敗夷歸舊居道遇兵寇刺史劉陶告廬江郡遣令營
䘏之常以市租供給家人糧廩勿令闕乏夷尋以胡寇
[199-8b]
又移渡江王導遣吏周贍之元帝為丞相教以夷為儒
林祭酒夷辭疾未嘗朝㑹帝嘗欲詣夷夷陳萬乗之主
不宜往庶人之家帝乃與夷書曰吾與足下雖情在忘
言然虚心歴載正以足下羸疾故欲相省寧論常儀也
又除國子祭酒建武中令曰國子祭酒杜夷安貧樂道
靜志衡門日不暇給雖原憲無以加也其賜穀二百斛
皇太子三至夷第執經問義夷雖逼時命亦未嘗朝謁
國有大政恒就夷諮訪焉眀帝即位夷自表請退詔不
[199-9a]
許太寧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大鴻臚諡曰貞子夷臨終
遺命子晏曰吾少不出身頃雖見覊録冠舄之飾未嘗
加體其角巾素衣斂以時服殯𦵏之事務從簡儉亦不
湏茍取矯異也夷所著幽求子二十篇行於世晏仕至
蒼梧太守夷兄弟三人兄崧字行髙亦有志節恵帝時
俗多浮偽著任子春秋以刺之弟援髙平相援子潛右
衛將軍
董景道字文博𢎞農人也少而好學千里追師所在唯
[199-9b]
晝夜讀誦畧不與人交通眀春秋三傳京氏易馬氏尚
書韓詩皆精究大義三禮之義専遵鄭氏著禮通論非
駮諸儒演廣鄭㫖永平中知天下將亂隠於商洛山衣
木葉食樹果彈琴歌嘯以自娛毒蟲猛獸皆循繞其傍
是以劉淵及聰屢徴皆礙而不達至劉曜時出廬于渭
汭曜徴為太子少傅散騎常侍並固辭竟以夀終
續咸字孝宗上黨人也性孝謹敦重履道貞素好學師
事京兆杜預専春秋鄭氏易教授常數十人博覽羣言
[199-10a]
髙才善文論又脩陳杜律眀達刑書永嘉中歴廷尉平
東安太守劉琨承制於并州以為從事中郎後遂没於
石勒勒以為理曹參軍持法平詳當時稱其清裕比之
于公著逺游志異物志汲冡古文釋皆十卷行於世年
九十七死於石虎之世虎贈儀同三司
徐邈東莞姑幕人也祖澄之為州治中屬永嘉之亂遂
與鄉人臧琨等率子弟并閭里士庶千餘家南渡江家
於京口父藻都水使者邈姿性端雅勤行勵學博渉多
[199-10b]
聞以慎宻自居少與鄉人臧夀齊名下帷讀書不游城
邑及孝武帝始覽典籍招延儒學之士邈既東州儒素
太傅謝安舉以應選年四十四始補中書舍人在西省
侍帝雖口不傳章句然開釋文義摽眀指趣撰正五經
音訓學者宗之遷散騎常侍猶處西省前後十年每被
顧問輙有獻朁多所匡益甚見寵侍帝宴集酣樂之後
好為手詔詩章以賜侍臣或文辭率爾所言穢雜邈每
應時收斂還省刋削皆使可觀經帝重覽然後出之是
[199-11a]
時侍臣被詔者或宣揚之故時議以此多邈及謝安薨
論者多有同異邈固勸中書令王獻之奏加殊禮仍崇
進謝石為尚書令元為徐州邈轉祠部郎上南北郊宗
廟迭毁禮皆有證據豫章太守范寗欲遣十五議曹下
屬城採求風政并吏假還訊問官長得失邈與寗書曰
知足下遣十五議曹各之一縣又吏假歸白所聞見誠
是足下留意百姓故廣其視聽吾謂勸導以實不以文
十五議曹欲何所敷宣邪庶事辭訟足下聽斷允塞則
[199-11b]
物理足矣上有理務之心則下之求理者至矣日昃省
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豈湏邑至里詣
飾其游聲哉非徒不足致益乃是蠶漁之所資又不可
縦小吏為耳目也豈有善人君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吿
白者乎君子之心誰毁誰譽如有所譽必由歴試如有
所毁必以著眀託社之䑕政之甚害自古以来欲為左
右耳目者無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
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輿尸前史所
[199-12a]
書可為深鑒足下選綱紀必得國士足以攝諸曹諸曹
皆是良吏則足以掌文案又擇公方之人以為監司則
清濁能否與事而眀足下但平心居宗何取於耳目哉
昔眀徳馬后未嘗顧與左右言可謂逺識况大丈夫而
不能免此乎遷中書侍郎専掌綸詔帝甚親眤之初范
寗與邈皆為帝所任使共補朝廷之闕寗才素髙而措
心正直遂為王國寳所䜛出守逺郡邈孤宦易危而無
敢排彊族乃為自安之計㑹帝頗疎㑹稽王道子邈欲
[199-12b]
和恊之因從容言於帝曰昔淮南齊王漢晉成戒㑹稽
王雖有酣媟之累而奉上純一宜加𢎞貸消散紛議外
為國家之計内慰太后之心帝納焉邈嘗詣東府遇衆
賓沉湎引滿諠譁道子曰君時有暢不邈對曰邈陋巷
書生唯以節儉清修為暢耳道子以邈業尚道素笑而
不以為忤也道子將用為吏部郎邈以波競成俗非己
所能節制苦辭乃止時皇太子尚㓜帝甚鍾心文武之
選皆一時之俊以邈為前衛率領本郡大中正授太子
[199-13a]
經帝謂邈曰雖未勑以師禮相待然不以博士相遇也
古之帝王受經必敬自魏晉以來多使微人教授號為
博士不復尊以為師故帝有云邈雖在東宫猶朝夕入
見參綜朝政脩飾文詔拾遺補闕劬勞左右帝嘉其謹
宻方之於金霍有託重之意將進顯位未及行而帝暴
崩安帝即位拜驍騎將軍隆安元年遭父憂邈先疾患
因哀毁増篤不踰年而卒年五十四州里傷悼識者悲
之邈蒞官簡恵達於從政論議精宻當時多諮禀之觸
[199-13b]
類辨釋問則有對舊疑嵗辰在夘此宅之左則彼宅之
右何得俱忌於東邈以為太嵗之屬自是遊神譬如日
出之時向東皆逆非為蔵體地中也所注穀梁傳見重
於時邈長子豁有父風以孝聞為太常博士祕書郎豁
弟浩散騎侍郎鎮南將軍何無忌請為功曹出補西陽
太守與無忌俱為盧循所害邈弟廣别有傳
孔衍字舒元魯國人孔子二十二世孫也祖文魏大鴻
臚父毓征南軍司衍少好學年十二能通詩書弱冠公
[199-14a]
府辟本州舉異行直言皆不就避地江東元帝引為安
東參軍専掌記室書令殷積而衍每以稱職見知中興
初與庾亮俱補中書郎眀帝之在東宫領太子中庶子
于時庶事草創衍經學深博又練識舊典朝儀軌制多
取正焉由是元眀二帝並親愛之王敦専權衍私於太
子曰殿下宜博延朝彦搜揚才俊詢謀時政以廣聖聰
敦聞而惡之乃啓出衍為廣陵郡時人為之寒心而衍
不形於色雖郡鄰接西賊猶教誘後進不以戎務廢業
[199-14b]
石勒嘗騎至山陽勑其黨以衍儒雅之士不得妄入郡
境視職朞月以太興三年卒於官年五十三衍雖不以
文才著稱而博覽過於賀循凡所撰述百餘萬言子啓
廬江太守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學不及衍渉世聲譽過
之元帝以為主簿轉參軍稍遷侍中徙太子左衛率卒
追贈太僕
范宣字宣子陳留人也年十嵗能通詩書嘗以刀傷手
捧手改容人問痛邪答曰不足為痛但受全之體而致
[199-15a]
毁傷不可處耳家人以其年㓜而異焉少尚隠遁加以
好學手不釋卷以夜繼日遂博綜衆書尤善三禮家至
貧儉躬耕供養親没負土成墳廬於墓側太尉郗鑒命
為主簿詔徴太學博士散騎郎並不就家於豫章太守
殷羨見宣茅茨不完欲為改宅宣固辭之庾爰之以宣
素貧加年荒疾疫厚餉給之宣又不受爰之問宣曰君
博學通綜何以太儒宣曰漢興貴經術至於石渠之論
實以儒為弊正始以来世尚老莊逮晉之初競以裸裎
[199-15b]
為髙僕誠太儒然邱不與易宣言談未嘗及老莊客有
問人生與憂俱生不知此語何出宣云出莊子至樂萹
客曰君言不讀老莊何由知此宣笑曰小時嘗一覽時
人莫之測也宣雖閑居屢空嘗以讀誦為業譙國戴逵
等皆聞風宗仰自逺而至諷誦之聲有若齊魯太元中
順陽范寗為豫章太守寗亦儒博通綜在郡立鄉校教
授嘗數百人由是江州人士並好經學化二范之風也
年五十四卒著禮易論難皆行於世子輯歴郡守國子
[199-16a]
博士大將軍從事中郎自免歸亦以教授為事義熙中
連徴不至
韋謏字憲道京兆人也雅好儒學善著述於羣言祕要
之義無不綜覽仕於劉曜為黄門郎後又入於石虎署
為散騎常侍歴守七郡咸以清化著名又徴為廷尉識
者擬之于張前後四登九列六在尚書三為侍中再為
太子太傅封京兆公好直諌陳軍國之宜多見允納著
伏林二千餘言遂演為典林二十三萹凡所述作及集
[199-16b]
記世事數十萬言皆深博有才義至冉閔又署為光禄
大夫時閔拜其子允為大單于而以降胡一千處之麾
下謏諫曰今降胡數千接之如舊誠是招誘之恩然胡
羯本為仇敵今之款附茍全性命耳或有刺客變起湏
臾敗而悔之何所及也古人有言一夫不可忸而况千
乎願誅屏降胡去單于之號深思聖王苞桑之誡也閔
志在綏撫鋭於澄定聞其言大怒遂誅之并殺其子伯
陽謏性不嚴重好徇已之功論者亦以是少之嘗謂伯
[199-17a]
陽曰我髙我曽重光累徽我祖我考父父子子汝為我
對正值惡抵伯陽曰伯陽之不肖誠如尊教尊亦正值
軟抵耳謏慙無言時人傳之以為嗤笑
范𢎞之字長文安北將軍汪之孫也襲爵武興侯雅正
好學以儒術該眀為太學博士時衛將軍謝石薨請諡
下禮官議𢎞之議曰石階藉門䕃屢登崇顯總司百揆
翼贊三臺閑練庶事勤勞匪懈内外僉議皆曰與能當
淮肥之㨗勲拯危墜雖皇威遐震狡寇天亡因時立功
[199-17b]
石亦與焉又開學校以延胄子雖盛化未洽亦愛禮存
羊然古之賢輔大則以道事君侃侃終日次則厲身奉
國夙夜無怠下則愛人惜力以濟時務此數者然後可
免惟塵之譏塞素餐之責矣今石位居朝端任則論道
唱言無忠國之謀守職則容身而已不可謂事君貨黷
京邑聚斂無厭不可謂厲身坐擁大衆侵食百姓大東
流於逺近怨毒結於衆心不可謂愛人工徒勞於土木
思慮殫於機巧紈綺盡於婢妾財用糜於絲桐不可謂
[199-18a]
惜力此人臣之大害有國之所去也先王所以正風俗
理人倫者莫尚乎節儉故夷吾受謗乎三歸平仲流美
於約已自頃風軌陵遲奢僣無度㢘耻不興利競交馳
不可不深防源本以絶其流末漢文襲弋綈之服諸侯
尤侈武帝焚雉頭之裘靡麗不息良由儉徳雖彰而威
禁不肅道自我建而刑不及物若存罰其違亡貶其惡
則四維必張禮義行矣按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貪以敗
官曰墨宜諡曰襄墨公又論殷浩宜加贈諡不得因桓
[199-18b]
温之黜以為國典仍多叙温移鼎之迹時謝族方顯桓
宗猶盛尚書僕射王珣温故吏也素為温所寵三怨交
集乃出𢎞之為餘杭令將行與㑹稽王道子牋及王珣
書極論前事辭㫖憤愾然竟以桓謝之故不調卒於餘
杭令年四十七
王歡字君厚樂陵人也安貧樂道専精耽學不營産業
常丐食誦詩雖家無斗儲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
其書而求改嫁歡笑而謂之曰卿不聞朱買臣妻邪時
[199-19a]
聞者多哂之歎守志彌固遂為通儒至慕容暐襲偽號
署為國子博士親就受經遷祭酒及暐為苻堅所滅歡
死於長安
  梁
伏曼容字公儀平昌安邱人晉著作郎滔之曽孫也父
允之宋司空主簿曼容早孤與母兄客居南海少篤學
善老易倜儻好大言常云何晏疑易中九事以吾觀之
晏了不學也故知平叔有所短聚徒教授以自業為驃
[199-19b]
騎行參軍宋眀帝好周易集朝臣於清暑殿講詔曼容
執經曼容素美風采眀帝以方嵇叔夜使吳人陸採微
畫叔夜像以賜之為尚書外兵郎嘗與袁粲罷朝相㑹
言元理時論以為一臺二絶昇眀末為輔國長史南海
太守至石門作貪泉銘齊建元中上書勸封禪髙帝以
為其禮難備不從仕為太子率更令侍皇太子講衛將
軍王儉深相愛好令與河内司馬憲吳郡陸澄共撰喪
服及竟又欲與定禮樂㑹儉薨建武中拜中散大夫時
[199-20a]
眀帝不重儒術曼容宅在瓦棺寺東施髙坐於聽事有
賓客輙升髙坐為講說生徒常數十百人梁臺建召拜
司徒司馬出為臨海太守天監元年卒官年八十二曼
容多伎術善音律射御風角醫算莫不閑了為周易毛
詩喪服集解老莊論語義子暅字元曜㓜傳父業能言
元理與樂安任昉彭城劉曼俱知名仕齊位東陽郡丞
鄞令時曼容已致仕故頻以外職處暅令得養焉武帝
踐阼兼五經博士與吏部尚書徐勉中書侍郎周捨總
[199-20b]
知五禮事出為永陽内史在郡清潔政務安靜郡人何
貞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詣州言狀湘州刺史以聞詔勘
有十五事為吏民所懐帝善之徙新安太守在郡清恪
如永陽時人有賦税不登者輙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
麻苧家人乃至無以為繩其厲志如此屬縣始新遂安
海寧並同時生為立祠徴為國子博士領長水校尉時
始興内史何逺累著清績武帝擢為黄門侍郎俄遷信
武將軍監吳郡事暅自以名輩素在逺前為吏俱稱㢘
[199-21a]
白逺累見擢暅循階而已意望不滿多託疾居家尋求
假到東陽迎妹喪因留會稽築宅自表解職詔以為豫
章内史乃出拜書侍御史虞㬭奏暅怨望要君請以大
不敬論有詔勿治暅遂得就郡徴為給事黄門侍郎領
國子博士未赴卒初暅父曼容與樂安任遥皆昵於齊
太尉王儉遥子昉及暅並見知頃之昉才遇稍盛齊末
已為司徒左長史暅獨滯於參軍事及終名位畧相侔
暅性儉素車服麄惡外雖退靜内不免心競故見譏於
[199-21b]
時然能推薦後来常若不及少年士子或以此依之子
挺字士摽㓜敏悟七嵗通孝經論語及長博學有才思
為五言詩善效謝康樂體父友樂安任昉深相歎異常
曰此子日下無雙齊末州舉秀才䇿為當時第一武帝
師至新林挺迎謁帝見之甚悅謂之顔子引為征東行
參軍時年十八矣天監初除中軍參軍事居宅在潮溝
於宅講論語聽者傾朝挺三世同時聚徒罕有其比累
遷為晉陵武康令罷縣還仍於東郊築室不復仕挺少
[199-22a]
有盛名又善處當世朝中貴勢多與交游故不能久事
隠靜後遂出仕除南臺書侍御史因事納賄被劾懼罪
乃變服出家名僧挺蔵匿久之遇赦乃出太心寺㑹邵
陵王為江州攜挺之鎮王好文義深被恩禮挺不堪蔬
素因此還俗侯景亂中卒著邇説十卷文集二十卷子
知命以其父宦途不進怨朝廷後遂盡心侯景景襲郢
州圍巴陵軍中書檄皆其文也言及西臺莫不劇筆及
景簒位以為中書舍人權傾内外景敗被送江陵於獄
[199-22b]
幽死挺弟棰亦有才名為邵陵王記室參軍
何佟之字士威廬江灊人晉豫州刺史惲六世孫也祖
邵之宋員外散騎常侍父歆齊奉朝請佟之少好三禮
師心獨學彊力専精手不輟卷讀禮論二百餘萹畧皆
上口太尉王儉雅相推重起家揚州從事仍為總眀館
學士仕齊初為國子助教為諸生講喪服結草為絰屈
手巾為冠諸公有未曉者委曲誘誨都下稱其醇儒建
武中為鎮北記室參軍侍皇太子講時歩兵校尉劉瓛
[199-23a]
徴士吳苞皆已卒都下大儒唯佟之而已當時國家吉
㓙禮則皆取決焉後為驃騎司馬永元末都下兵亂佟
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性好潔一日之中洗滌者
十餘過猶恨不足時人稱為水滛有至性父母亡後常
設一屋晦朔拜伏流涕如此者二十餘年當世服其孝
行于時又有遂安令劉澄為性彌好潔在縣埽拂郭邑
路無横草水翦蟲穢百姓不堪命坐免官然甚貞正善
醫術與徐嗣伯埓名子聰能世其家業佟之自東昏即
[199-23b]
位以其兇虐乃謝病終身不渉其廷武帝踐阼尊重儒
術以為尚書左丞是時百度草創佟之依禮定議多所
裨益天監二年卒官帝甚悼惜之故事左丞無贈官者
帝詔特贈黄門侍郎儒者榮之所著文章禮議百許萹
子朝隠朝晦
嚴植之字孝源建平秭歸人也祖欽宋散騎常侍植之
少善莊老能元言精解喪服孝經論語及長編習鄭氏
禮周易毛詩左氏春秋性淳孝謹厚不以所長髙人少
[199-24a]
遭父憂因菜食二十三載仕齊為廣漢王國右長侍仍
侍王讀及王誅國人莫敢視植之獨奔哭手營殯斂徒
跣送喪墓所為起冡𦵏畢乃還當時義之後為康樂令
植之在縣清白吏民稱之天監二年詔求通儒修五禮
有司奏植之主㐫禮四年初置五經博士各開館教授
以植之兼五經博士植之館在潮溝生徒常百數講説
有區叚次第析理分眀每當登講五館生畢至聽者千
餘人遷中撫軍記室參軍猶兼博士卒於館植之自疾
[199-24b]
後便不受廩奉妻子困乏及卒喪無所寄生徒為市宅
乃得成喪植之性仁慈好行隂徳在闇室未嘗怠也少
嘗山行見一患者問其姓名不能答載與俱歸為營醫
藥六日而死為棺殮殯之卒不知何許人也又嘗縁柵
塘行見患人卧塘側問之云姓黄家本荆州為人傭賃
疾篤船主將發棄之於岸植之惻然載還療之經年而
愈其人請終身充奴僕以報厚恩植之不受遺以資糧
遣之所撰㓙禮儀注四百七十九卷
[199-25a]
司馬筠字貞素河内温人也晉譙王承七代孫祖亮宋
司空從事中郎父端字敬文齊奉朝請始安王遥光使
掌文記遥光之敗曹虎入城見之端曰身䝉始安厚恩
君宜見殺虎叱令速去答曰死生命也君見事不㨗便
以義師為賊虎捨之去尋兵至見殺筠少孤貧好學師
沛國劉瓛彊力専精深為瓛器及長博通經術尤眀三
禮天監初為暨陽令有清績入拜尚書祠部郎七年安
成國太妃陳氏薨江州刺史安成王秀荆州刺史始興
[199-25b]
王憺並以慈母表解職詔不許還攝本任而太妃在都
喪祭無主中書舍人周捨議曰賀彦先稱慈母之子不
服慈母之黨婦又不從夫而服慈姑小功服無從故也
庾蔚之云非徒子不從母而服其黨孫又不從父而服
其慈母由斯而言慈祖母無服眀矣尋門内之哀不容
自同於常案父之祥禫子並受弔今二王諸子宜以成
服日單衣一日為位受弔制曰二王在逺世子宜攝祭
事捨又曰禮云縞素元武子姓之冠則世子衣服宜異
[199-26a]
於常可著細布衣絹為領帯三年不聽樂又禮及春秋
庶母不世祭盖謂無王命者耳吳太妃既朝命所加得
用安成禮秩則當祔廟五世親盡乃毁陳太妃命數之
重雖則不異慈孫既不從服廟食理無𫝊祀子祭孫止
是㑹經文武大議帝由是𠡠禮官議皇子慈母之服筠
議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訓養母依禮庶母慈已宜從小
功之制案曽子問云子游曰喪慈母禮歟孔子曰非禮
也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
[199-26b]
之有鄭元注云此指謂國君之子也若國君之子不服
則王者之子不服可知又喪服經云君子子為庶母慈
已者𫝊曰君子子者貴人子也鄭元引内則三母止施
於卿大夫以此而推則慈母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
不逮三士之息儻其服者止卿大夫尋諸侯之子尚無
此服况乃施之皇子謂宜依禮刋除以反前代之惑武
帝以為不然曰禮言慈母凡有三條一則妾子之無母
使妾之無子者養之命為母子服以三年喪服齊衰章
[199-27a]
所言慈母如母是也二則嫡妻之子無母使妾養之慈
撫隆至雖均乎慈愛但嫡妻之子妾無為母之義而恩
深事重故服以小功喪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
云庶母慈已者眀異於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則子非無
母正是擇賤者視之義同師保而不無慈愛故亦有慈
母之名師保既無服則此慈母亦無服矣内則曰擇於
諸母與可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次為保母此其眀
文言擇諸母是擇人而為此三母非謂擇取兄弟之母
[199-27b]
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則是長妾長
妾之禮寔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成保母斯不可
也又有多兄弟之人於義或可若始生之子便應三母
俱闕邪由是推之内則所言諸母是謂三母非兄弟之
母眀矣子游所問自是師保之慈非三年小功之慈也
故夫子得有此對豈非師保之慈母無服之證乎鄭元
不辯三慈混為訓釋引彼無服以注慈已後人致繆實
此之由經言君子子者此雖起於大夫眀大夫猶爾自
[199-28a]
斯以上彌應不異故傳云君子子者貴人之子也總言
曰貴無所不包經傳互文交相顯發則知慈母之義通
乎大夫以上矣宋代此科不乖禮意便加除削良是所
疑於是筠等請依制改定嫡妻之子母没為父妾所養
服之五月貴賤並同以為永制筠後為尚書左丞卒於
始興内史子夀傳父業眀三禮位尚書祠部郎曲阿令
卞華字昭岳濟隂宛句人晉驃騎將軍壼六世孫也父
倫之齊給事中華㓜孤貧好學年十四召補國子生及
[199-28b]
長徧習五經與平原眀山賓㑹稽賀㻛同業友善天監
中為安成王功曹參軍兼五經博士聚徒教授華博渉
有機辯説經析理為當時之冠江左以来鍾律絶學至
華乃通焉位尚書儀曹吳令卒
崔靈恩清河東武城人也少篤學徧習五經尤精三禮
三傳靈恩先在北仕魏為太常博士天監十三年歸梁
武帝重其儒術累遷歩兵校尉兼國子博士靈恩聚徒
教授聽者常數百人性拙朴無風采及解析經理甚有
[199-29a]
精致都下舊儒咸稱重之助教孔僉尤好其學靈恩先
習左傳服解不為江東所行及改説杜義每文句常申
服以難杜遂著左氏條義以眀之時助教虞僧誕又精
杜學因作申杜難服以答靈恩世並傳焉僧誕㑹稽餘
姚人以左氏教授聽者亦數百人該通義例當世莫及
先是儒者論天互執渾盖二義論盖不合渾論渾不合
盖靈恩立義以渾盖為一焉出為長沙内史還除國子
博士講衆尤盛又出為桂州刺史卒官靈恩集註毛詩
[199-29b]
二十二卷注周禮四十卷制三禮義宗三十卷左氏經
傳義二十二卷左氏條例十卷公羊穀梁文句義十卷
孔僉㑹稽山隂人少師事何允通五經尤眀三禮孝經
論語講説並數十篇生徒亦數百人三為五經博士後
為海鹽山隂二縣令僉儒者不長於政術在縣無績太
清亂卒於家子淑元頗渉文學官至太學博士僉兄子
元素又習三禮有盛名早卒
盧廣范陽涿人自云晉司空從事中郎諶之後也少眀
[199-30a]
經有儒術天監中歸梁仕歩兵校尉兼國子博士徧講
五經時北来人儒學者有崔靈恩孫詳蔣顯並聚徒講
説而音辭鄙拙唯廣言論清雅不類北人僕射徐勉兼
通經術深相賞好後為尋陽太守武陵王長史卒官
沈峻字士嵩吳興武康人也家世農夫至峻好學與舅
太史叔眀師事宗人沈麟士在門下積年晝夜自課時
或昏睡輙以杖自擊其篤志如此後出都遍遊講肆遂
博通五經尤長三禮為兼國子助教時吏部郎陸倕與
[199-30b]
僕射徐勉書薦峻曰凡聖賢所講之書必以周禮立義
則周官一書實為羣經源本此學不傳多歴年世北人
孫詳蔣顯亦經聽習而音革楚夏故學徒不至唯助教
沈峻特精此書皆時開講肆羣儒劉嵒沈宏沈熊之徒
並執經下坐北面受業莫不嘆服人無間言弟謂宜即
用此人令其専此一學周而復始使聖人正典廢而更
興勉從之奏峻兼五經博士於時講授聽者常數百人
及中書舍人賀琛奉𠡠撰梁官儀乃啓峻及孔子袪補
[199-31a]
西省學士助撰録書成入兼中書通事舍人出為武康
令卒官傳峻業者又有吳郡張及㑹稽孔子雲官皆至
五經博士尚書祠部郎太史叔眀吳興烏程人吳太史
慈後也少善莊老兼通孝經論語禮記尤精三禮每講
説聽者常五百餘人為國子助教邵陵王綸好文學及
出為江州刺史攜叔眀之鎮王遷郢州又隨府所至輙
講授故江州人士皆傳其學峻子文阿列在陳史
孔子袪㑹稽山隂人也少孤貧好學耕耘樵採常懐書
[199-31b]
自隨投閑則誦讀勤苦自勵遂通經術尤眀古文尚書
為兼國子助教講尚書四十萹聽者常數百人為西省
學士助賀琛撰録書成兼司文侍郎不就累遷兼中書
通事舍人加歩兵校尉武帝撰五經講疏及孔子正言
専使子袪檢閲羣書以為義證事竟𠡠子袪與右衛朱
异左丞賀琛於士林館遞日執經後加通直正員郎卒
官凡著尚書義二十卷集注尚書三十卷續朱异集注
周易義一百卷續何承天集禮論一百五十卷
[199-32a]
皇侃吳郡人青州刺史象九世孫也少好學師事賀㻛
精力専門盡通其業尤眀三禮孝經論語為兼國子助
教於學講說聽者恒數百人撰禮記講疏五十卷書成
奏上詔付祕閣頃之召入夀光殿說禮記義武帝善之
加員外散騎侍郎侃性至孝常日限誦孝經二十遍以
擬觀世音經丁母憂還鄉里平西邵陵王欽其學厚禮
迎之及至感心疾卒所撰論語義十卷與禮記疏並見
重於世學者傳焉
[199-32b]
  陳
沈文阿字國衡梁武康令峻之子也文阿性剛彊有膂
力少習父業研精章句祖舅太史叔眀舅王慧興並通
經術而文阿頗傳之又博採先儒異同自為義疏通三
禮三傳察孝㢘累遷國子助教五經博士簡文帝在東
宫引為學士深相禮遇及撰長春義記多使文阿撮異
聞以廣之及侯景寇逆簡文别遣文阿募士卒入援都
臺城陷與張&KR0792保吳興&KR0792敗文阿竄于山野景素聞其
[199-33a]
名求之甚急文阿窮廹不知所出登樹自縊遇有所親
救之自投而下折其左臂及景平陳武帝以文阿州里
表為原鄉令監江隂郡紹泰元年入為國子博士尋領
歩兵校尉兼掌儀禮自太清之亂臺閣故事無有存者
文阿父峻梁世常掌朝儀頗有遺藁於是斟酌裁撰禮
度皆自之出及陳武帝受禪文阿輙棄官還武康帝大
怒發使往誅之時文阿宗人沈恪為郡請使者寛其死
即面縛鎻頸致於上前上視而笑之曰腐儒復何為者
[199-33b]
遂赦之武帝崩文阿與尚書左丞徐陵中書舍人劉師
知等議大行皇帝靈座侠御衣服之制語在師知傳及
文帝即位剋日謁廟尚書左丞庾持奉詔遣博士議其
禮文阿議曰昔者隆周之時公旦叔父吕召爪牙成王
在喪禍㡬覆國是以既𦵏便有公冠之儀始殯受麻冕
之制斯盖示天下以有主慮社稷之艱危也末葉從横
漢承其弊雖文景刑厝而七國連兵或踰月即尊或崩
日稱詔此皆有為而為之非無心於禮制也今國諱之
[199-34a]
日雖抑哀於璽紱之重猶未序於君臣之儀古禮朝廟
退坐正寢聽羣臣之政今皇帝拜廟還宜御太極前殿
以正南面之尊此即周康王朝一二臣衛者也其壤奠
之節周禮以玉作贄公侯以珪子男執璧此以玉作瑞
也奠贄竟又復致享天子以璧王后用琮秦燒經典威
儀散滅叔孫通定禮尤失前憲奠贄不珪致享無帛公
王同璧鴻臚奏賀若此數事未聞於古後相沿襲至梁
行之夫稱觴奉夀國家大慶四廂雅樂歌奏歡欣今君
[199-34b]
臣吞哀兆庶抑割豈同於惟新之禮乎且周康賓稱奉
珪無萬夀之獻此則前凖眀矣愚以今坐正殿止行薦
璧之儀無賀酒之禮謹撰謁廟還升正殿羣臣陪薦儀
注如别詔可施行尋遷通直散騎常侍兼國子博士領
羽林監仍令於東宫講孝經論語天嘉中卒贈廷尉卿
所撰儀禮八十餘條春秋禮記孝經論語義記七十餘
卷經典大義十八卷並行於時儒者多傳其學
沈洙字𢎞道吳興武康人也祖休季梁餘杭令父山卿
[199-35a]
梁國子博士中散大夫洙少方雅好學不妄交遊通三
禮春秋左氏傳精識彊記五經章句諸子史書問無不
答仕梁為尚書祠部郎時年盖二十餘大同中學者多
渉獵文史不為章句而洙獨積思經術吳郡朱异㑹稽
賀琛甚嘉之及异琛於士林館講制㫖義常使洙為都
講侯景之亂洙竄於臨安時文帝在焉親就習業及武
帝入輔除國子博士與沈文阿同掌儀禮武帝受禪加
員外散騎常侍位揚州别駕從事史大匠卿有司奏建
[199-35b]
康令沈孝軌門生陳三児牒稱主人翁靈柩在周主人
奉使闗右固欲迎喪久而未成三月晦即是再周主人
弟見在此者為至月末除靈内外即吉為待主人還情
禮申竟以事諮左丞江徳藻徳藻議謂王衛軍云久喪
不葬唯主人不變其餘親各終月數而除此盖引禮文
論在家内有事故未得𦵏者耳孝軌既在異域雖已迎
喪還期無指諸弟若遂不除永絶婚嫁此於人情或為
未允中原淪陷以後理有事例宜諮沈常侍詳議決洙
[199-36a]
議曰禮有變正又有從宜禮喪服小記云久而不𦵏者
唯主喪者不除其餘以麻終月數者除喪記注云其餘
謂傍親如鄭所解衆子皆應不除王衛軍所引盖禮之
正也但魏氏東闗之役既失亡屍柩𦵏禮無期時議以
為禮無終身之喪故制使除服晉氏喪亂或死於虜庭
無由迎殯江左故復申眀其制李允之祖王華之父並
存亡不測其子孫制服依時釋衰此並變禮之宜也孝
軌雖因奉使便欲迎喪而還期未剋宜依東闗故事在
[199-36b]
此者並應釋除衰麻毁靈桁祭若喪柩得還别行改𦵏
之禮自天下寇亂西朝傾覆若此之徒諒并一二寧可
喪期無數而弗除衰服朝廷自應為之限制以義斷恩
徳藻依洙議奏可文帝即位累遷光禄卿侍東宫讀廢
帝嗣位歴尚書左丞衡陽王長史行府國事梁代舊律
測囚之法日一上起自晡鼓盡于二更及比部郎范泉
刪定律令以舊法測立時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數日再
上廷尉以為新制過輕請集八坐丞郎並祭酒孔奐行
[199-37a]
事沈洙五舍人㑹尚書省詳議時宣帝録尚書集衆議
之都官尚書周𢎞正議曰凡小大之獄必應以情政言
依凖五聽驗其虚實豈可令恣考掠以判刑罪且測人
時節本非古制近代以来方有此法起自晡鼓迄於二
更豈是常人所能堪忍所以重械之下危墯之上無人
不服誣枉者多朝晚二時同等刻數進退而求於事為
𠂻若謂小促前期數致實罪不服如復時節延長則無
愆妄款且人之所堪既有彊弱人之立意固亦多途至
[199-37b]
如貫髙榜笞刺爇身無完者戴就熏針並極困篤不移
豈闗時刻長短掠測優劣夫與殺不辜寧失不經罪疑
唯輕功疑唯重斯則古之聖王垂此眀法愚謂依范泉
著制為允洙議曰夜中測立緩急易欺兼用晝漏於事
為允但漏刻賖促今古不同漢書律厯何承天祖冲之
祖暅父子漏經並自闗鼓至下鼓自晡鼓至闗鼓皆十
三刻冬夏四時不異若其日有長短分在中時前後今
用梁末改漏下鼓之後分其短長夏至之日各十七刻
[199-38a]
冬至之日各十二刻廷尉今牒以時刻短促致罪人不
款愚意願去夜測之昧從晝漏之眀斟酌古今之聞參
㑹二漏之議捨秋冬之少刻従夏日之長晷不問寒暑
並依今之夏至朝夕上測各十七刻比之古漏則一上
多昔四刻即用今漏則冬至多五刻雖冬至之時數刻
侵夜正是少日於事非疑庶罪人不以漏短而無捍獄
囚無在夜之致誣求之鄙意竊謂宜依范泉前制宣帝
曰沈長史議得中宜更博議左丞宗元饒議曰沈議非
[199-38b]
頓異范正是欲使四時均其刻數請寫還刪定曹詳改
前制宣帝依事施行洙以太建元年卒
戚袞字公文吳郡鹽官人也少聰慧游學都下受三禮
於國子助教劉文紹一二年中大義畧舉年十九梁武
帝𠡠䇿孔子正言并周禮禮記義袞對髙第除揚州祭
酒從事史就國子博士宋懐方質儀禮義懐方北人自
魏攜儀禮禮記疏祕惜不傳及將亡謂家人曰吾死後
戚生若赴便以儀禮禮記義本付之若其不来即宜隨
[199-39a]
屍而殯為儒者推許如此尋兼太學博士簡文在東宫
召袞講論又嘗置宴集元儒之士先命道學互相質難
次令中庶子徐摛馳騁大義間以劇談摛辭辯縦横難
以答抗諸儒懾氣時袞説朝聘義摛與往復袞精采自
若領答如流簡文深加歎賞敬帝立為江州長史仍隨
沈泰鎮南豫州泰之奔齊逼袞俱行後自齊逃還又隨
程文季於吕梁軍敗入周久之得歸卒於始興王府録
事參軍袞於梁代撰三禮義記逢亂亡失禮記義四十
[199-39b]
卷行於世
鄭灼字茂昭東陽信安人也㓜聰敏勵志儒學少受業
於皇侃梁簡文在東宫雅愛經術引灼為西省義學士
承聖中為兼中書通事舍人仕陳武帝文帝時累遷中
散大夫後兼國子博士未拜卒灼性精勤尤眀三禮少
時嘗夢與皇侃遇於途侃謂曰鄭郎開口侃因唾灼口
中自後義理益進灼家貧抄義疏以日繼夜筆毫盡每
削用之常蔬食講受多苦心熱若𤓰時輙偃卧以𤓰鎮
[199-40a]
心起便講誦其篤志如此時有晉陵張崖吳郡陸詡吳
興沈徳威㑹稽賀徳基俱以禮學自命張崖傳三禮於
同郡劉友紹天嘉元年為尚書儀曹郎廣沈文阿儀注
撰五禮後為國子博士陸詡少習崔靈恩三禮義梁時
百濟國表求講禮博士詔令詡行天嘉中位尚書祠部
郎沈徳威字懐逺少有操行梁太清末遁於天目山築
室以居雖處亂離而篤學無倦天嘉元年徴出都後為
國子助教每自學還私室講授道俗受業數百人率常
[199-40b]
如此遷太常丞兼五禮學士後為尚書祠部郎陳亡入
隋官至秦王府主簿卒年五十五賀徳基字承業世傳
禮學祖父發父淹仕梁俱為祠部郎並有名當世徳基
少游學都下積年不歸衣資罄乏又耻服故弊盛冬止
衣裌&KR0008袴嘗於白馬寺前逢一婦人容服甚盛呼徳基
入寺門脱白綸巾以贈之仍謂曰君方為重器不久貧
寒故以此相遺耳問姓名不答而去徳基於禮記稱為
精眀位尚書祠部郎雖不至大官而三世儒學俱為祠
[199-41a]
部郎時論美其不墜
全緩字𢎞立吳郡錢唐人也㓜受易於博士褚仲都篤
志研翫得其精㣲大建中位鎮南始安王府諮議將軍
緩通周易老莊時人言元者咸推焉
張譏字直言清河武城人也祖僧寳梁太子洗馬父仲
悦梁尚書祠部郎譏幼聰俊有思理年十四通孝經論
語篤好元言受學於汝南周𢎞正每有新意為先輩推
伏梁大同中召補國子正言生梁武帝於文徳殿釋乾
[199-41b]
坤文言譏與陳郡袁憲等預焉𠡠令議論諸儒莫敢先
出譏乃整容而進諮審循環辭令温雅帝甚異之賜裠
襦絹等仍云表卿稽古之力譏早喪母有錯綵經帕即
母之遺制及有所識家人具以告之每嵗時輙對帕哽
噎不能勝及丁父憂居喪過禮遷士林館學士簡文在
東宫出士林館發孝經題譏論議往復甚見嗟賞每有
講集必令召譏及侯景寇逆譏於圍城之中獨侍哀太
子於武徳後殿講老莊臺城陷譏崎嶇避難卒不事景
[199-42a]
天嘉中為國子助教時周𢎞正在國學發周易題𢎞正
第四弟𢎞直亦在講席譏與𢎞正論議𢎞正屈𢎞直危
坐厲聲助其申理譏正色謂𢎞直曰今日義集辯正名
理雖兄弟急難四公不得有助𢎞直謂曰僕助君師何
為不可舉坐以為笑樂𢎞正嘗謂人曰吾每登坐見張
譏在席使人懍然宣帝時為武陵王限内記室兼東宫
學士後主在東宫集宫僚置宴時造玉柄麈尾新成後
主親執之曰當今雖復多士如林至於堪捉此者獨張
[199-42b]
譏耳即手授譏仍令於温文殿講莊老宣帝幸宫臨聽
賜御服衣一襲後主嗣位為國子博士東宫學士後主
常幸鍾山開善寺召從臣坐於寺西南松林下𠡠召譏
豎義時索麈尾未至後主勑取松枝手以屬譏曰可代
麈尾顧謂羣臣曰此即是譏後事陳亡入隋卒於長安
年七十六譏性恬靜不求榮利常慕閑逸所居宅營山
池植花果講周易老莊而教授焉吳郡陸元朗朱孟博
一乗寺沙門法才法雲寺沙門慧拔至真觀道士姚綏
[199-43a]
皆傳其業譏所撰周易義三十卷尚書義十五卷毛詩
義二十卷孝經義八卷論語義二十卷老子義十一卷
莊子内萹義十二卷外萹義二十卷雜萹義十卷元部
通義十二卷遊元桂林二十四卷後主嘗勑就其家寫
入祕閣子孝則官至始安王記室參軍
顧越字思南吳郡鹽官人也所居新坡黄岡世有鄉校
由是顧氏多儒學焉祖道望齊散騎侍郎父仲成梁䕶
軍司馬豫章王府諮議參軍家傳儒業並専門教授越
[199-43b]
少孤以勤苦自立聰慧有口辯勵精學業不捨晝夜弱
冠游學都下通儒碩學必造門質疑討論無倦至於㣲
言元㫖九章七曜音律圖緯咸盡其精微時太子詹事
周捨以儒學見重名知人一見越便相歎異命與兄子
𢎞正𢎞直游厚為之談由是聲譽日重時又有㑹稽賀
文發學兼經史與越名相埓故郡下謂之發越焉初為
南平元襄王偉國右常侍與文發俱入府並見禮重尋
轉行參軍大通中詔飈勇將軍陳慶之送魏北海王顥
[199-44a]
還北主魏慶之請越參其軍事時慶之所向剋㨗直至
洛陽既而顥遂肆驕縦又上下離心越料其必敗以疾
得歸裁至彭城慶之果見摧衂越竟得先反時稱其見
機及至除安西湘東王府參軍及武帝撰制㫖新義選
諸儒在所流通遣越還吳敷揚講說越徧該經藝深眀
毛詩傍通異義特善老莊尤長論難兼工綴文閑尺牘
長七尺三寸美湏眉武帝嘗於重雲殿自講老子僕射
徐勉舉越論義越抗首而請音響若鐘容止可觀帝深
[199-44b]
贊美之由是擢為中軍宣城王記室參軍尋除五經博
士仍令侍宣城王講大同八年轉安西武陵王府内中
録事參軍尋遷府諮議及侯景之亂越與同志沈文阿
等逃難東歸賊黨數授以爵位越誓不受命承聖二年
詔受宣恵晉安王府諮議參軍領國子博士越以世路
未平無心仕進因歸鄉栖隠於虎邱山與吳興沈烱同
郡張種㑹稽孔奐等每為文㑹紹泰元年復徴為國子
博士天嘉中詔侍東宫讀除東中郎鄱陽王府諮議參
[199-45a]
軍甚見優禮尋領羽林監遷給事中黄門侍郎國子博
士侍讀如故時朝廷草創疑議多所取决咸見施用每
侍講東宫皇太子常虚懐禮接越以宫僚未盡時彦且
太子仁弱宣帝有奪宗之兆内懐憤激乃上書言其故
帝深感之而不能革及廢帝即位拜散騎常侍兼中書
舍人黄門侍郎如故領天保博士掌儀禮猶為帝朝夕
講授甚見尊寵時宣帝輔政華皎舉兵不從越因請假
東還或譛之宣帝言越將扇動蕃鎮遂免官大建元年
[199-45b]
卒於家年七十所著喪服毛詩老子孝經論語等義疏
四十餘卷詩頌碑誌牋表凡二百餘萹時有東陽龔孟
舒者亦通毛詩善談名理仕梁位尋陽郡丞元帝在江
州遇之甚重躬師事焉天嘉中位太中大夫
沈不害字孝和吳興武康人也家世冠族不害㓜孤而
修立好學梁世為太學博士天嘉初除衡陽王府中記
室參軍兼嘉徳殿學士自梁季喪亂至是國學未立不
害上書請建儒宫詔付外議依事施行又表改定樂章
[199-46a]
詔使製三朝樂歌詞八首合二十曲行之樂府遷國子
博士領羽林監勑修五禮掌䇿文諡議等事大建中位
光禄卿通直散騎常侍兼尚書左丞卒不害通經術善
屬文雖博綜經典而家無卷軸每製文操筆立成曽無
尋檢汝南周𢎞正常稱之曰沈生可謂意聖人乎著五
禮儀一百卷文集十四卷子志道字崇基少知名除安
東新蔡王記室參軍陳亡入隋卒
王元規字正範太原晉陽人也祖道實齊晉安郡守父
[199-46b]
瑋梁武陵王府中記室參軍元規八嵗而孤兄弟三人
隨母依舅氏住臨海郡時年十二郡土豪劉瑱者資財
鉅萬欲妻以女母以其兄弟㓜弱欲結彊援元規泣請
曰因不失親古人所重豈得茍安異壤輙昏非類母感
其言而止元規性孝事母甚謹晨夕未嘗離左右梁時
山隂縣有暴水流漂居宅元規唯有一小船倉卒引其
母妹并姑姪入船元規自執檝掉而去留其男女三人
閣於樹秒及水退俱獲全時人稱其至行少從吳興沈
[199-47a]
文阿受業十八通春秋孝經論語喪服記舉髙第除中
軍安成王府記室參軍天嘉中為鎮東鄱陽王府記室
參軍領國子助教後主在東宫引為學士就授禮記左
傳喪服等義遷國子祭酒新安王伯固嘗因入宫適㑹
元規將講乃啟請執經時論榮之俄除尚書祠部郎自
梁代諸儒相傳為左氏學者皆以賈逵服䖍之義難駮
杜預凡一百八十條元規引證通析無復疑滯每國家
議吉㓙大禮常參預焉後為南平王府限内參軍王為
[199-47b]
江州元規隨府之鎮四方學徒不逺来請道者常數十
百人遷散騎常侍入隋卒於秦王府東閣祭酒著春秋
發題辭及義記十一卷續經典大義十四卷孝經義記
兩卷左傳音三卷禮記音二卷子大業聰敏知名時有
吳郡陸慶少好學徧通五經尤眀春秋左氏傳節操甚
髙仕梁為婁令天嘉初徴為通直散騎侍郎不就永陽
王為吳郡太守聞其名欲與相見慶辭以疾時宗人陸
榮為郡三官掾慶嘗詣焉王乃微服往榮宅穿壁以觀
[199-48a]
之王謂榮曰觀陸慶風神凝峻殆不可測嚴君平鄭子
真何以尚兹鄱陽晉安王俱以記室徴不就乃築室屏
居以禪誦為事由是傳經受業者盖鮮焉
 
 
 
 
 
[199-48b]
 
 
 
 
 
 
 
 通志卷一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