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d0006 通志-宋-鄭樵 (master)


[170-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宋 右 廸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
 列傳第五十八
 陳
  袁樞弟憲敬憲叔父/敬 弟泌蔡凝 沈衆 蕭允弟/引韋載
  弟/鼎趙知禮 蔡景歴子/㣲宗元饒 劉師知 謝岐
   毛喜 沈君理弟君髙/ 君公陸山才 沈烱 虞荔
[170-1b]
  弟/寄傅縡章華施沈客/卿 文慶顧野王蕭/濟姚察 江總 徐
  陵子儉弟份克儀/ 陵 孝周𢎞正弟𢎞讓/ 𢎞直陸繕從祖孫瓊/ 瓊子從
  典從瓊從父弟琰從琰弟瑜/瑜 父兄玠 瑜 父弟琛 張種 隂鏗 陳
  暄 杜龕 熊曇朗 周廸 留異 陳寶應
袁樞字踐言陳郡陽夏人也祖昂梁司空自有𫝊父君
正吳郡太守樞羙容儀性沉靜好學手不釋卷家本顯
貴貲産充積而樞獨處率素傍無交往非公事未嘗出
游榮利之懐淡如也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父父卒於
[170-2a]
官時四方擾亂人求茍免樞居喪以至孝聞王僧辯平
侯景鎭建鄴衣冠爭往造請樞杜門靜居不求聞逹紹
泰中歴吏部尚書吳興郡太守永定中徵為侍中掌選
遷都官尚書掌選如故樞博學明悉舊章初髙祖長女
永嗣公主先適陳留太守錢蕆生子岊主及岊並卒于
梁時髙祖受命唯主追封至是將葬尚書請議加蕆駙
馬都尉並贈岊官樞議曰昔王姬下嫁必適諸侯同姓
為主聞於公羊之說車服不繫顯於詩人之篇漢氏初
[170-2b]
興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嬪素族駙馬都尉置由漢武
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於戚屬是以魏曹植表駙馬奉
車取為一號齊職儀曰凡尚公主必拜駙馬都尉魏晉
已來因為瞻凖蓋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輕若不加其等
級寧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駙馬之位乃宗於皇女也今
公主早薨伉儷已絶既無禮數致疑何須駙馬之授案
杜預尚晉宣帝第二女晉武踐阼而主已亡泰始中追
贈公主元凱無復駙馬之號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
[170-3a]
薨天監初王氏無追拜之事逺近二例足以校明無勞
此授今宜追贈亭侯時議以為當天嘉三年為吏部尚
書領丹陽尹以𦵏父拜表自解詔令𦵏訖停宅視郡事
服闋還職時僕射到仲舉雖參掌選事銓衡汲引並出
於樞舉薦多㑹上㫖謹愼周宻清白自居文武職司鮮
有遊其門者廢帝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卒諡曰簡懿有
集十卷行於世弟憲字徳章㓜聰敏好學有雅量梁武
帝修建庠序别開五舘其一舘在憲宅西憲常招引諸
[170-3b]
生與之談論每有新義出人意表同軰咸嗟賞焉大同
八年武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詔下國學宣制㫖義憲時
年十四被詔為國子正言生謁祭酒到溉溉目送之愛
其神彩在學一歲國子博士周𢎞正謂憲父君正曰賢
子今兹欲䇿試不君正曰經義猶淺未敢令試居數日
君正遣門下客岑文豪與憲候𢎞正㑹𢎞正將升講坐
弟子畢集乃延憲入室授以麈尾令憲豎義時謝岐何
妥在坐𢎞正謂曰二賢雖窮奥賾得無憚此後生邪何
[170-4a]
謝於是乃遞起義端深極理致憲與往復數番酬對閑
敏𢎞正謂妥曰恣卿所問勿以童㓜期之時學衆滿堂
觀者重㳫而憲神色自若辯論有餘𢎞正亦起數難終
不能屈因吿文豪曰卿還諮袁吳郡此郎已堪見代為
博士矣時生徒對䇿多行賄賂文豪請具束修君正曰
我豈能用錢為兒買第邪學司銜之及憲試爭起劇難
憲隨問隨對剖析如流到漑顧憲曰袁君正其有後矣
及君正將之吳郡漑祖道於征虜亭謂君正曰昨䇿生
[170-4b]
蕭敏孫徐孝克非不解義至於風神器局去賢子遠矣
尋舉高第以貴公子選尚南沙公主梁簡文帝女也大
同元年釋褐袐書郎遷太子舍人侯景㓂逆憲東之吳
郡尋丁父憂哀毁過禮高祖作相除司徒户曹初謁遂
抗禮長揖中書令王勱謂憲曰卿何矯衆不拜錄公憲
曰於理不應致拜衞尉趙知禮曰袁生舉止詳中故有
陳汝之風陳受命授中書侍郎兼散騎常侍與黄門郎
王瑜使齊數年不遣天嘉初乃還太建三年累遷御史
[170-5a]
中丞羽林監文帝時豫章王叔英不奉法度逼取人馬
憲劾奏免叔英自是朝野嚴憚憲詳練朝章尤明聽斷
至有獄情未盡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閑為帝言之所申
理甚衆嘗陪醼承香閣賔退之後宣帝留憲與衞尉樊
俊徙席山亭談宴終日帝目憲而謂俊曰袁家故為有
人其見重如此自侍中遷吳郡太守以父任固辭改授
南康内史遷吏部尚書憲以久居清憲累表自求解任
帝曰諸人在職屢有謗書卿處事已多可謂清白别相
[170-5b]
甄錄且勿致辭遷右僕射參掌選事先是憲長兄樞為
左僕射至是憲為右僕射故臺省目樞為大僕射憲為
小僕射朝廷榮之及宣帝不豫憲與吏部尚書毛喜俱
受顧命始興王叔陵之肆逆也憲指麾部分預有力焉
後主被創病篤執憲手曰我兒尚㓜後事委卿憲曰羣
情喁喁冀聖躬康復後事之㫖未敢奉詔以功封建安
縣伯領太子中庶子尋除侍中太子詹事及太子加元
服行釋奠禮憲表請解職不許尋給扶二人皇太子頗
[170-6a]
不率典訓憲手表陳諫十條皆援引古今言辭切直太
子雖外示容納心無悛改後主欲立寵姬張貴妃子始
安王為嗣嘗從容言之吏部尚書蔡徵順㫖稱贊憲厲
色折之曰皇太子國家儲副億兆宅心卿是何人輕言
廢立然竟廢太子為吳興王後主知憲有規諫之事歎
曰袁徳章骨鯁之臣即日詔為尚書僕射禎明三年隋
軍来伐隋將賀若弼進燒宫城北掖門兵衞皆散朝士
各藏匿唯憲侍左右後主謂憲曰我從來待卿不先餘
[170-6b]
人今日見卿可謂歲寒知松栢後凋也非惟由我無徳
亦是江東衣冠道盡後主遑遽將避匿憲正色曰北兵
之入必無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安之臣願陛下正衣冠
御前殿依梁武帝見侯景故事以待之不從因下榻馳
去憲從出後堂景陽殿後主投井中憲拜哭而出及至
長安隋文帝重其雅操下詔以為江表稱首授開府儀
同三司昌州刺史開皇十四年授晉王廣府長史十八
年卒時年七十贈大將軍安成郡公諡曰簡長子承業
[170-7a]
仕隋至祕書丞國子司業憲叔父敬字子恭純素有風
格㓜便好學老而無倦仕梁位太子中舍人魏尅江陵
流寓嶺表髙祖受禪敬在廣州依歐陽頠頠卒其子紇
據州將有異志敬累諌不從宣帝即位遣章昭逹討紇
紇將敗恨不納敬言朝廷義之徵為太子中庶子歴左
戸都官二尚書太常卿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加特
進至徳三年卒諡靖徳子子元友嗣敬弟泌字文洋清
正有幹局容體魁岸志行修謹仕梁歴諸王府佐侯景
[170-7b]
之亂泌兄君正為吳郡太守梁簡文帝在東宫版泌為
東宮領直令往吳中召募士卒及景圍臺城泌率所領
赴援城䧟依鄱陽嗣王範範卒泌降景景平王僧辯表
泌為富春太守兼丹陽尹貞陽侯蕭淵明僭位以為侍
中使於齊髙祖受禪泌自齊從梁永嘉王莊往王琳所
及莊稱尊號以泌為侍中丞相長史琳敗衆皆散唯泌
輕舟送逹於北境屬莊於御史中丞劉仲威然後拜辭
歸陳請罪文帝深義之累遷通直散騎常侍兼侍中聘
[170-8a]
周及宣帝入輔以泌為司徒左長史卒於官臨終戒其
子芳華曰吾於朝廷素無功績瞑目之後歛手足還葬
無得受贈諡其子述泌遺意朝廷不許贈金紫光祿大
夫諡曰質
蔡凝字子居濟陽考城人也祖撙梁吳郡太守自有傳
父彦髙給事黄門侍郎凝羙容止及長博渉經𫝊有文
詞尤工草𨽻太建元年累遷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選
尚信義公主拜駙馬都尉中書侍郎遷晉陵太守及將
[170-8b]
之郡更令左右修中書廨宇謂賔友曰庶來者無勞尋
授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髙而才地為時所重常端坐西
齋自非素貴名流罕所交接趣時者多譏焉宣帝嘗謂
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壻錢肅為黄門侍郎卿意如何凝
正色曰帝鄉舊戚恩由聖㫖則無所復問若格以僉議
黄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帝黙然而止肅聞而不平義
興公主日譖之尋免官遷交趾頃之追還後主嗣位為
給事黄門侍郎後主嘗置酒歡甚將移宴𢎞範宫衆人
[170-9a]
咸從唯凝與袁憲不行後主曰何為凝曰長樂尊嚴非
酒後所過臣不敢奉詔衆人失色後主曰卿醉矣令引
出他日後主謂吏部尚書蔡徵曰蔡凝負地矜才無所
用也尋遷信威晉熙王府長史鬱鬱不得志乃喟然歎
曰天道有廢興夫子云樂天知命斯理庶幾可逹因著
小室賦以見志陳亡入隋道病卒年四十七子君知頗
知名
沈衆字仲興吳康武興人梁尚書令約之孫也父旋南
[170-9b]
康内史衆好學頗有文詞仕梁為太子舍人時梁武帝
制千文詩衆為之注解與陳郡謝景同時召見於文徳
殿帝令衆為竹賦賦成奏之手勑答曰卿文體翩翩可
謂無忝爾祖累遷太子中舍人兼散騎常侍聘魏還為
驃騎廬陵王諮議參軍侯景之亂表求還吳興召募故
義部曲以討賊梁武許之及景圍臺城衆率宗族及義
附五千餘人入援都軍容甚整景深憚之梁武於城内
遥授太子右衞率臺城䧟衆乃降景景平元帝以為司
[170-10a]
徒左長史魏尅江陵見虜尋而逃歸髙祖受命位中書
令帝以衆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賞賜超於時軰性吝嗇
財帛億計無所分遺自奉甚薄毎朝㑹中衣裳破裂或
躬提冠履永定二年兼起部尚書監起太極殿恒著布
袍芒屩以麻繩為帯又囊麥飯䬳以噉之朝士咸共誚
其所為衆性狷急因忿恨遂歴詆公卿非毁朝廷髙祖
大怒以衆素有令望不欲顯誅因其休假還武康遂於
吳中賜死
[170-10b]
蕭允字叔佐蘭陵人也祖惠蒨齊左戸尚書父介梁光
祿大夫附從兄眎素𫝊允少知名風神凝遠通逹有識
鑒容止温藉動合規矩仕梁累遷太子洗馬侯景攻䧟
臺城百僚奔散允獨整衣冠坐於宫坊景軍人敬焉弗
之逼也尋出居京口時㓂賊縱横百姓波駭衣冠士族
四出奔散允獨不行人問其故允答曰性命有常分豈
可逃而獲免但患難皆生於利茍不求利禍從何生方
今百姓争欲奮臂而論大功一言而取卿相亦何事於
[170-11a]
一書生哉莊周所謂畏影避迹吾弗為也乃閉門靜處
併日而食卒免於患侯景平後髙祖以書召之辭以疾
永定中侯安都為南徐州刺史躬造其廬以申長㓜之
敬宣帝即位為黄門侍郎晉安王為南豫州以為長史
時王尚少未親民務故委允行府事入為光祿卿允性
敦重未嘗以榮利干懐及晉安王出鎭湘州又苦擕允
允少與蔡景歴善景歴子徵修父黨之敬聞允將行乃
詣允曰公年徳並髙國之元老從容坐鎭旦夕自為列
[170-11b]
曹何為方辛苦蕃外答曰已許晉安豈可忘信其恬退
類如此鄱陽王出鎭㑹稽允又為長史帯㑹稽郡丞行
經延陵季子廟設蘋藻之薦託異代之交為詩以叙意
詞理清典後主嘗問蔡徵允之為人徵曰允清虛元逺
殆不可測至於文章可得而言因誦允詩以對後主嗟
賞久之拜光祿大夫及隋師濟江允遷於關右是時南
士至長安者例皆授官唯允與尚書僕射謝伷辭以老
病隋文帝義之並厚賜帛尋卒年八十四弟引字叔休
[170-12a]
方正有器度望之儼然雖造次之間必修法度性聰敏
博學善屬文仕梁釋褐著作佐郎西昌侯儀同府主簿
侯景之亂元帝為荆州朝士多歸之引曰諸王力争禍
患方始今日逃難未是擇君之秋吾家再世為始興郡
遺愛在民可南行以存家門耳於是乃與弟肜及宗親
等百餘人南奔嶺表時始興人歐陽頠為衡州刺史引
往依焉頠遷廣州病死子紇領其衆引疑紇異圖因事
規正由是情禮漸踈及紇反時都下士人岑之敬公孫
[170-12b]
挺等並惶駭唯引徐謂之曰管㓜安袁曜卿亦但安坐
耳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已以行義亦何憂乎及番禺平
引始北還宣帝召引問嶺表事引具陳之帝甚悦拜金
部侍郎引善𨽻書為當時所重宣帝嘗披奏事指引署
名曰此字筆勢翩翩似鳥之欲飛引謝曰此乃陛下假
其毛羽耳帝又謂引曰我每有所忿見卿輙意解何也
引曰此陛下不遷怒臣何預此恩引性抗直不事權貴
宣帝每欲遷用輙為用事者所裁及呂梁覆師戎儲空
[170-13a]
匱轉引為庫部郎掌知營造引在職一年而器械充足
歴中書黄門吏部侍郎時廣州刺史馬靖甚得嶺表人
心而兵甲精練每年深入俚峒又數有戰功朝野頗生
異議宣帝以引悉嶺外物情且遣引觀靖審其舉措諷
令送質引奉宻㫖南行外託收督賧物既至番禺靖即
悟㫖遣兒弟為質還至灨水而帝崩後主即位轉引為
中庶子以疾去官復起為建康令時殿内隊主吳璡及
宦者李善度蔡脫兒等多所請屬引一皆不許引始族
[170-13b]
子宻時為黄門侍郎諫引曰李蔡之勢在朝皆憚之宜
亦少為身計引曰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為李蔡
致屈就令不平不過改職耳吳璡竟作飛書李蔡證之
坐免卒於家子徳言最知名引弟肜位太子中庶子南
康王長史
韋載字徳基京兆杜陵人梁侍中車騎將軍叡之孫也
叡自有傳父正給事黄門侍郎載少聰慧篤志好學年
十二隨叔父稜見沛國劉顯顯問漢書十事載隨問應
[170-14a]
無疑滯及長博渉文史沉敏有器局仕梁為尚書三公
郎侯景之亂元帝承制以為中書侍郎尋為尋陽太守
隨都督王僧辯東討侯景景平歴位琅邪義興太守髙
祖誅王僧辯乃遣周文育襲載載嬰城自守載所屬縣
並髙祖舊兵多善用弩載收得數十人繫以長鎻令所
親監之使射文育軍約曰十發不兩中者死每發輙中
所中皆斃相持數旬髙祖聞文育不利以書喻載以誅
王僧辯意并奉梁敬帝勑勑載解兵載得書乃以衆降
[170-14b]
髙祖恒引置左右與之謀議徐嗣徽任約等引齊軍濟
江據石頭城帝問計於載載曰齊軍若分兵先據三吳
之路畧地東境則時事去矣今可即於淮南即侯景故
壘築城以通東道轉輸别令輕兵絶其糧運使進無所
虜退無所資則齊將之首旬日可致帝從之永定中位
散騎常侍太子右衞率天嘉元年以疾去官載有田十
餘頃在江乘縣之白山至是遂築室而居屛絶人事吉
凶慶弔無所往來不出籬門者幾十載卒於家載弟鼎
[170-15a]
字超盛少通曉博渉經史明隂陽逆刺尤善相術仕梁
起家湘東王法曹参軍遭父憂水漿不入口者五日哀
毁過禮殆將滅性服闋為邵陵王主簿侯景之亂鼎兄
昻於京口戰死鼎賫屍出寄於中興寺求棺無所得鼎
哀憤慟哭忽見江中有物流至鼎所竊異之往視乃一
新棺也因以充歛元帝聞之以為精誠所感侯景平司
徒王僧辯以為户曹屬累遷中書侍郎髙祖在南徐州
鼎望氣知其當王遂寄孥焉因謂髙祖曰眀年有大臣
[170-15b]
誅死後四歲梁其代興天之歴數當歸舜後昔周滅殷
氏封媯汭於宛邱其裔子孫因為陳氏僕觀明公天縱
神武繼絶統者無乃是乎帝隂有圖僧辯意聞其言大
喜因而定策及受禪拜黄門侍郎太建中以廷尉卿為
使聘周加散騎常侍後為太府卿至徳初鼎盡貨田宅
寓居僧寺友人大匠卿毛彪問其故答曰江東王氣盡
於此矣吾與爾當葬長安期運將及故破産爾初鼎之
聘周也嘗遇隋文帝謂曰觀君容貌不久必大貴貴則
[170-16a]
天下一家歲一周天老夫將委贄願深自愛及陳亡驛
召入京授上儀同三司待遇甚厚每公宴鼎恒預焉性
簡貴雖為亡國之臣未嘗俯仰當世時吏部尚書韋世
康兄弟顯貴隋文帝從容謂鼎曰世康與公逺近對曰
臣宗族南徙昭穆非臣所知帝曰卿百代卿族豈忘本
也命官給酒肴遣世康請鼎還杜陵乃自楚太傅孟以
下二十餘世並考論昭穆作韋氏七卷示之歡飲十餘
日乃還時蘭陵公主寡上為之求夫選親衞栁述及蕭
[170-16b]
瑒等以示鼎鼎曰瑒當封侯而無貴妻之相述亦通顯
而守位不終上曰位由我爾遂以主降述上又問鼎諸
兒誰得嗣位答曰至尊皇后所最愛者當與之非臣敢
預知也上笑曰不肯顯言乎開皇十三年除光州刺史
以仁義教導務引清靜州中有土豪外修邊幅而内行
不軌常為刼盗鼎於都㑹時謂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
賊因條其徒黨姦謀逗遛其人驚懼即自首伏又有人
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還去妾盗珍物於夜逃亡尋於
[170-17a]
草中為人所殺主家知客與妾通因告客殺之縣司鞫
問具得姦狀因斷客死獄成上於鼎鼎覽之曰此客實
姦而不殺也乃某寺僧詃妾盜物令奴殺之贓在某處
即放此客遣人掩僧幷獲其贓物自是部内肅然咸稱
其神道無拾遺尋追入京頃之卒于長安年七十九
趙知禮字齊旦天水隴西人父孝穆梁侯官令知禮渉
獵文史善書翰髙祖之討元景仲也或薦之引為記室
知禮為文贍速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率皆稱㫖由是
[170-17b]
常侍左右深被委任當時計畫莫不預焉知禮亦多所
獻替髙祖平侯景軍至白茅灣上表於梁元帝及與王
僧辯論述軍事其文並知禮所製侯景平授中書侍郎
封始平縣子陳受命授通直散騎常侍直殿省遷太府
卿權知領軍事天嘉元年進爵為伯王琳平授吳州刺
史知禮沉靜有謀謨每軍國大事文帝輙令璽書問之
再遷右將軍領前軍將軍卒贈侍中諡曰忠子元恭嗣
蔡景歴字茂世濟陽考城人也祖㸃梁尚書左民侍郎
[170-18a]
父大同輕車岳陽王記室參軍景歴少俊爽有孝行家
貧好學善尺牘工草隸解褐諸王府佐出為海陽令為
政有能名梁簡文帝為侯景所幽景歴與南康嗣王蕭
㑹理謀欲挾簡文出奔事泄見執賊黨王偉保䕶之獲
免因客遊京口髙祖鎭朱方素聞其名以書要之景歴
對使人答書筆不停輟文不重改髙祖得書甚加歎賞
即日版授征北府中兵參軍仍領記室衡陽獻王昌為
吳興太守帝以鄉里父老尊卑有數恐昌年少接對乖
[170-18b]
禮乃遣景歴輔之承聖中還掌記室髙祖將討王僧辯
獨與侯安都等數人謀之景歴弗之知部分既畢召令
草檄景歴援筆立成辭義感激事皆稱㫖及帝受禪遷
祕書監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永定二年坐妻弟劉淹
詐受周寳安餉馬為御史中丞沈烱所劾降為中書侍
郎舍人如故三年髙祖崩時外有彊㓂文帝鎮南皖朝
無重臣宣后呼景歴及江大權杜稜定議祕不發喪疾
呼文帝景歴躬共宦者及内人宻營歛服時既暑熱須
[170-19a]
治梓宫恐斤斧之聲或聞于外仍以蠟為祕器文書詔
誥依舊宣行文帝即位復為祕書監舍人如故以定䇿
功封新豐縣子累遷散騎常侍文帝誅侯安都景歴勸
成其事以功遷太子左衞率進爵為侯常侍舍人如故
六年坐妻兄劉洽依倚景歴權勢前後姦詭并受歐陽
威餉絹百疋免官華皎反以景歴為武勝將軍吳明徹
軍司皎平明徹於軍中輙戮安成内史楊文通又受降
人馬仗有不分明景歴又坐不能匡正被收久之獲宥
[170-19b]
宣帝即位累遷通直散騎常侍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
仍復封邑太建五年都督吳明徹北侵所向克㨗與周
將梁士彦戰於吕梁斬獲萬計方欲進圖彭城時宣帝
銳意河南以為指麾可定景歴稱師老將驕不宜過窮
逺畧帝惡其沮衆大怒猶以朝廷舊臣不深罪之出為
豫章内史未行為飛章所劾以在省之日贓汙狼藉帝
令有司按問景歴但承其半於是御史中丞宗元饒奏
免景歴所居官徙居會稽下鴻臚削爵土及吳明徹敗
[170-20a]
帝追思景歴前言即日追還復以為征南鄱陽王諮議
參軍數日遷員外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復本爵封入
守度支尚書舊式拜官在午後景歴拜日適値輿駕幸
元武觀在位皆侍宴帝恐景歴不豫特令早拜其見重
如此卒官年六十贈太常卿諡曰敬十三年改𦵏重贈
中領軍禎眀元年配享髙祖廟庭二年車駕幸其宅重
贈景歴侍中撫軍將軍諡曰忠敬給鼓吹一部勑於墓
所立碑景歴屬文不尚雕靡而長於敘事應機敏速為
[170-20b]
當世所稱有文集三十卷子徵嗣江大權字伯謀濟陽
考城人位少府封四㑹縣伯太建二年卒於通直散騎
常侍徵字希祥㓜聰敏精識彊記年六歲詣梁吏部尚
書禇翔翔嗟其頴悟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繼母
劉氏性悍視之不以道徵供侍益謹初無怨色徵本名
覽景歴以為有王祥之性故為之更名字焉髙祖為南
徐州召補迎主簿尋授太學博士太建中累遷太子中
舍人兼東宫領直襲封新豐侯至徳中位太子中庶子
[170-21a]
中書舍人掌制誥尋授左户尚書與僕射江總知撰五
禮事後主器其材幹任寄日隆遷吏部尚書每十日一
徃東宫於皇太子前論述古今得喪及當時政務又勑
以廷尉寺獄事無大小取徵議决俄有勑遣收募兵士
自為部曲徵善撫卹得物情旬月之間有衆近一萬徵
位望既重聲位熏灼物議咸忌憚之尋徙中書令中書
清簡無事或云徵有怨言後主聞之大怒收奪人馬將
誅之左右致諫獲免禎明二年隋軍濟江後主以徵有
[170-21b]
幹用令權知中領軍事徵日夜勤苦備盡心力後主嘉
焉謂曰事寧有以相報及決戰於鐘山南岡勅徵守宫
城西北大營尋令督衆軍戰事京城䧟入長安徵美容
儀有口辯多所詳究至於士流宦官皇家戚屬及當朝
制度憲章儀範户口風俗山川土地問無不對然頗便
佞進取不能以退素自業初拜吏部尚書啟後主借鼓
吹後主謂所司曰鼓吹軍樂有功乃授蔡徵不自量揆
紊我朝章然以其父景歴有締構之功宜且如所啟拜
[170-22a]
訖即追還徵不修廉隅皆此類也隋文帝聞其敏贍召
見顧問言輙㑹㫖然累年不調久之除太常丞歴尚書
戸部儀曹郎轉給事郎卒子翼位司徒屬入隋為東宫
學士
宗元饒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學以孝謹聞解褐仕梁為
征南府外兵參軍及司徒王僧辯幕府初建元饒與沛
南劉師知同為主簿髙祖受禪稍遷廷尉尚書左丞中
書通事舍人宣帝初即位遷左丞軍國務廣事無巨細
[170-22b]
一以責之臺省號為稱職遷御史中丞知五禮事時合
州刺史陳褎贓汚狼籍遣使就渚歛魚又令人於六郡
乞米百姓甚苦之元饒劾奏免之吳興太守武陵王伯
禮豫章内史南康嗣王方泰等驕蹇放横元饒案奏皆
見黜削元饒性公平善持法諳曉故事明練政體吏有
犯法政不便民及於名教不足者隨事糺正多所禆益
遷南康内史以秩米三千餘斛助民租課存問髙年拯
救乏絶百姓甚頼焉以課最入朝詔加散騎常侍後為
[170-23a]
吏部尚書卒
劉師知沛國相人也家本素族祖奚之齊淮南太守以
善政聞父景彦梁司農卿師知本名思智以與敬帝諱
同改焉好學有當務才博渉書史工文筆善儀禮臺閣
故事多所詳悉紹泰初髙祖入輔以師知為中書舍人
掌詔誥是時兵亂之後朝儀多闕髙祖為丞相及加九
錫并受禪其儀注並師知所定梁敬帝在内殿師知常
侍左右及將加害師知詐帝令出帝覺遶牀走曰師知
[170-23b]
賣我陳霸先反我本不須作天子何意見殺師知執帝
衣行事者加刃焉既而報髙祖曰事已了髙祖曰卿乃
忠於我後莫復爾師知不對髙祖受命仍兼舍人性踈
簡與物多忤雖位官不遷而任遇甚重其所獻替皆有
𢎞益及髙祖崩六日成服時朝臣共議大行皇帝靈坐
俠御人衣服吉凶之制博士沈文阿議宜服吉服師知
議云既稱成服本備喪禮靈筵服物皆悉縞素按梁昭
明太子薨成服俠侍之官悉著縗斬唯著鎧不異此即
[170-24a]
可擬愚謂六日成服俠靈坐須服縗絰中書舍人蔡景
歴江徳藻謝岐等與師知同議時以二議不同乃啟取
左丞徐陵決斷陵云梓宫祔山陵靈筵祔宗廟有此分
判便驗吉凶按山陵鹵簿吉部伍中公卿已下導引者
爰及虎賁鼓吹執蓋奉車並是吉服豈容俠御獨為縗
絰若言公卿胥吏並服縗絰此與梓宫部伍有何差别
若言文物並吉司事者凶豈容袵絰而奉華蓋縗衣而
升玉路邪博士謝岐議曰靈筵祔宗廟梓宫還山陵實
[170-24b]
如左丞議但山陵鹵簿備有吉凶從靈輿者儀服無變
從梓宫者皆服苴縗爰至士禮悉同此制此自是山陵
之儀非關成服今謂梓宫靈扆共在西階稱為成服亦
無鹵簿直是爰自胥吏上至王公四海之内必備縗絰
案梁昭明太子薨畧是成例豈容凡百士庶悉此日服
重而侍中至於武衞最是近官反鳴玉紆青與平吉不
異左丞既推以山陵事愚意或謂與成服有殊陵重答
云老病屬纊不能多說古人爭議多成怨府傅元見尤
[170-25a]
於晉代王商取䧟於漢朝謹自三緘敬同髙命若萬一
不死猶得展言庶與羣賢更申揚㩁文阿猶執所見衆
議不能決乃具録二議奏聞上從師知議遷鴻臚卿舍
人如故天嘉元年坐事免尋起為中書舍人復掌詔誥
天康元年文帝不豫師知與僕射到仲舉等入侍醫藥
帝崩豫受顧命及宣帝入輔師知與仲舉等遣舍人殷
不佞矯詔令宣帝還東府事覺於北獄賜死初文帝勑
師知撰起居注自永定二年秋至天嘉元年為十卷
[170-25b]
謝岐㑹稽山隂人也父逹梁太學博士岐少機警好學
仕梁為山隂令侯景亂流寓東陽景平依於張彪彪在
吳郡及㑹稽庶事委之彪每征討恒留岐監郡知後事
彪敗髙祖引參機宻為兼尚書右丞時軍旅屢興糧儲
多闕岐所在幹理深被知遇永定元年為給事黄門侍
郎中書舍人兼右丞如故天嘉二年卒贈通直散騎常
侍弟嶠篤學為通儒
毛喜字伯武滎陽陽武人也祖稱梁散騎侍郎父栖忠
[170-26a]
中權司馬喜少好學善草隸起家王府參軍髙祖素知
之及鎭京口命與宣帝往江陵仍勑宣帝諮禀之及梁
元帝即位以宣帝為領直喜為尚書功論侍郎及魏平
江陵喜與宣帝俱遷關右文帝即位喜自周還進和好
之䇿朝廷乃遣周𢎞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國又遣喜入
關以家屬為請周冢宰宇文䕶執喜手曰能結二國之
好者卿也仍迎栁皇后及後主還天嘉三年至都宣帝
時為驃騎將軍仍以喜為府記室諮議參軍府朝文翰
[170-26b]
皆喜詞也文帝嘗謂宣帝曰我諸子皆以伯為名汝諸
兒宜以叔為稱宣帝以訪於喜喜即條目古名賢杜叔
英虞叔卿等二十餘人以啟之文帝稱善文帝崩廢帝
沖昧宣帝錄尚書輔政僕射到仲舉等知朝望有歸乃
矯太后令遣宣帝還東府當時疑懼無敢措言喜即馳
入謂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願加
三思須臾聞奏果如其䇿右衞將軍韓子髙始與仲舉
通謀其事未發喜謂宣帝曰宜簡人馬配與子髙并賜
[170-27a]
鐵炭使修器甲宣帝曰子髙即欲收執何更如是喜曰
山陵始畢邊㓂尚多而子髙受委前朝名為杖順宜推
心安誘使不自疑徐而圖之一壯士之力耳宣帝卒行
其計及帝即位除給事黄門侍郎兼中書舍人典軍國
機宻宣帝將議北侵勑喜撰軍制十三條詔頒天下文
多不載論定䇿功封東昌縣侯以太子右衞率右將軍
行江夏武陵桂陽三王府國事母憂去職詔贈其母庾
氏東昌國太夫人賜錢布三十萬遣員外散騎常侍杜
[170-27b]
緬圖其墓田上親與緬按圖指畫其見重如此歴位御
史中丞五兵尚書參掌選事及衆軍北伐得淮南之地
喜陳安邊之術宣帝納之即日施行宣帝又問喜曰我
欲進兵彭汴如何對曰淮左新平邊民未乂周氏始吞
齊國難與爭鋒且棄舟檝之工踐車騎之地去長就短
非吳人所便臣愚以為未若安民保境順時而動斯久
長之術也宣帝不從吳明徹卒俘於周喜後歴丹陽尹
吏部尚書及宣帝崩叔陵搆逆勑中庶子陸瓊宣㫖令
[170-28a]
南北諸軍皆取喜處分賊平加侍中初宣帝委政於喜
喜亦勤心納忠數有諫爭事並見從由是十餘年間江
東狹小遂稱全盛自淮北敗不用喜謀帝深悔之謂袁
憲曰一不用毛喜計遂令至此由是益見親重言無廻
避而皇太子好酒徳毎共親幸人為長夜之宴喜嘗言
之宣帝故太子銜之後主即位遂見疎逺及被始興王
所傷創愈置酒於後殿引江總以下展樂賦詩醉酣而
命喜于時山陵初畢未及踰年喜見之不懌欲諫之而
[170-28b]
後主已醉喜升階陽為心疾仆於階下移出省中後主
醒乃疑之謂江總曰我悔召毛喜知其無病但欲阻我
懽宴非我所為耳乃與司馬申謀曰此人負氣吾欲將
乞鄱陽兄弟聽其報讎可乎對曰喜終不為官用願如
聖㫖𫝊縡爭之曰不然若許報讎欲置先皇何地後主
曰當乞一小郡勿令見人事耳至徳元年乃以喜為永
嘉内史喜至郡不受俸秩政務清靜民吏安之遇豐州
刺史章大寳舉兵反郡與豐州接而素無備喜乃修城
[170-29a]
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賊平授南安内史禎明元年徵
為光祿大夫領左驍騎將軍道卒有集十卷子處冲嗣
沈君理字仲倫吳與人也祖僧畟梁左户尚書父廵元
帝時位少府卿魏平荆州梁宣帝署金紫光祿大夫君
理羙風儀博渉有識鑒髙祖鎭南徐州廵遣君理致謁
深見器重命尚會稽長公主及帝受禪拜駙馬都尉封
永安亭侯為吳郡太守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君理總
集士卒修飭器械深以幹理見稱文帝嗣位累遷左户
[170-29b]
尚書天嘉六年為東陽太守天康元年以父憂去職自
請往荆州迎柩朝議以在位重臣難令出境乃遣長兄
君嚴往焉及還將𦵏詔贈廵侍中領軍將軍諡曰敬子
太建中歴位太子詹事吏部尚書宣帝以君理女為皇
太子妃賜爵望蔡縣侯位侍中尚書右僕射卒贈翊左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貞憲君理弟君髙君公君髙
字季髙少知名性剛直有吏能位衞尉卿平越中郎將
都督廣州刺史甚得人和卒諡祁子君公自梁元帝敗
[170-30a]
後常在江陵禎明中與蕭瓛蕭巖叛隋歸陳後主擢為
太子詹事君公博學有才辯善談論後主深器之陳亡
入隋文帝以其叛亡命斬於建康君理弟叔邁方正有
幹局位通直散騎常侍侍東宫
陸山才字孔章吳郡吳人也祖翁寳梁尚書水部郎父
汎中散大夫山才倜儻好尚文史范陽張纘纘弟逭並
欽重之紹泰中都督周文育出鎭南豫州不知書疏以
山才為長史政事悉以委之文育南討尅蕭勃禽歐陽
[170-30b]
頠計畫多出山才後文育重鎭豫章金口山才復為鎭
南長史豫章太守文育為熊曇朗所害曇朗囚山才等
送於王琳未至而侯安都敗琳將常衆愛由是山才獲
反累遷度支尚書坐侍宴與蔡景歴言語過差為有司
所奏免官尋授散騎常侍遷西陽武昌二郡太守諡曰
簡子
沈烱字初明吳興武康人也祖瑀梁尋陽太守父續王
府記室參軍烱少有儁才為當時所重仕梁釋褐王國
[170-31a]
常侍累遷尚書左户郎吳令侯景之難吳郡太守袁君
正入援建鄴以烱監吳郡臺城陷景將宋子仙據吳興
遣使召烱委以書記之任烱固辭以疾子仙怒命斬之
烱解衣就戮礙於路間桑樹乃更牽往他所或救之僅
而獲免子仙愛其才卒逼令掌書記及子仙為僧辯所
敗僧辯素聞其名於軍中購得之酬所獲者錢十萬自
是羽檄軍書皆出於烱及簡文遇害四方岳牧皆上表
於江陵勸進僧辯令烱製表其文甚工當時莫有逮者
[170-31b]
髙祖南下與僧辯㑹於白茅灣登壇設盟烱為其文及
侯景東奔至吳郡獲烱妻虞氏及子行簡並殺之烱弟
擕其母逃免侯景平梁元帝愍其妻子嬰戮特封原鄉
侯僧辯為司徒以烱為從事中郎梁元帝徵為給事黄
門侍郎領尚書左丞魏尅荆州為西魏所虜魏人甚禮
之授以儀同三司烱以母在東恒思歸國恐魏人愛其
文才留之閉門却埽無所交接時有文章隨即毁棄不
令流布嘗獨行經漢武通天臺為表奏之陳已思鄉之
[170-32a]
意曰臣聞橋山雖掩鼎河之竈可祠有魯遂荒大庭之
跡無泯伏惟陛下降徳猗蘭纂靈豐谷漢道既登神仙
可望射之罘於海浦禮日觀而稱功横中流於汾河指
栢梁而髙宴何其甚樂豈不然歟既而運屬上僊道窮
晏駕甲帳珠簾一朝零落茂陵玉盌遂出人間凌雲故
基與原田而膴膴别風餘跡帯陵阜而芒芒羈旅縲臣
豈不落涙昔承明見厭嚴助冬歸駟馬可乘長卿西反
恭聞故實竊有愚心黍稷非馨敢望徼福但雀臺之弔
[170-32b]
空愴魏君雍邱之祠未光夏后瞻仰烟霞伏增悽戀奏
訖其夜夢有宫禁之所兵衞甚嚴烱便以情事陳訴聞
有人言甚不惜放卿還幾時可至少日便與王克等並
放東歸紹泰二年至都歴司農卿御史中丞髙祖受禪
加通直散騎常侍表求歸養詔不許文帝嗣位又表求
去詔答曰當勑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無廢也初髙
祖嘗稱烱宜居王佐軍國大政多預謀謨文帝又重其
才欲寵貴之㑹王琳入宼大雷留異據東境帝欲使烱
[170-33a]
因是立功乃解中丞加明威將軍遣還鄉里收合徒衆
以疾卒于吳中年五十九贈侍中諡曰恭子有集二十
卷行於世
虞荔字山披㑹稽餘姚人也祖權梁廷尉卿永嘉太守
父檢平北始興王諮議參軍荔㓜聰敏有志操年九歳
隨從伯闡候太常陸倕倕問五經十事荔隨問輙應無
有遺失倕甚異之又嘗詣徴士何允時太守衡陽王亦
造焉允言於王王欲見荔荔辭曰未有版刺無容拜謁
[170-33b]
王以荔有髙尚之志雅相欽重還郡即辟為主簿荔又
辭以年小不就及長羙風儀博覽墳籍善屬文仕梁釋
褐為西中郎法曹外兵參軍兼丹陽詔獄正梁武帝於
城西置士林館荔乃製碑奏上帝命勒之於舘仍用荔
為士林學士尋為司文郎遷通直散騎侍郎兼中書舍
人時左右之任多參權軸内外機務互有帯掌惟荔與
顧協泊然靖退居於西省俱以文史見知號為清白尋
領大著作及侯景之亂荔率親屬入臺除鎭西諮議參
[170-34a]
軍舍人如故臺城陷逃歸鄉里侯景平元帝徵為中書
侍郎不就貞陽侯僭位授揚州别駕並不就張彪之據
會稽荔時在焉及文帝平彪髙祖及文帝並以書招之
廹切不得已乃應命至都而髙祖崩文帝嗣位除太子
中庶子仍侍太子讀尋領太著作楊州大中正初荔母
隨荔入臺卒於臺内尋而城陷情禮不申由是終身蔬
食布衣不聽音樂雖任遇隆重而居止儉素澹然無營
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顧訪荔性沉宻少言論
[170-34b]
凡所獻替莫有見其際者時荔第二弟寄寓于閩中依
陳寳應荔每言之輙流涕文帝哀之而謂曰我亦有弟
在遠此情甚切他人豈知乃勅寳應求寄寳應終不遣
荔因以感疾帝欲數往臨視令將家口入省荔以禁中
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帝不許乃令住蘭臺乘輿再三
臨問手勅中使相望於道又以荔蔬食積久非羸疾所
堪乃手勅曰卿年事已多氣力衰減方欲委仗良須克
壯今給卿魚肉不得固從所執荔終不從卒贈侍中諡
[170-35a]
曰徳子及喪柩還鄉里帝親出臨送當時榮之子世基
世南並少知名寄字次安少聰敏年數歳有客造其父
遇寄於門因嘲之曰郎子姓虞必當無智寄應聲曰文
字不辨豈得非愚客大慙入謂其父曰此子非常人文
舉之對不是過也及長好學善屬文性冲靜有栖遁之
志弱冠舉秀才對策髙第起家梁宣城王國左常侍大
同中嘗驟雨殿前往往有雜色寳珠梁武觀之甚有喜
色寄因上瑞雨頌帝謂寄兄荔曰此頌典裁清拔卿之
[170-35b]
士龍也將如何擢用寄聞之歎曰羙盛徳之形容以申
擊壤之情耳吾豈買名求仕者乎乃閉門稱疾唯以書
籍自娛岳陽王詧為㑹稽太守以寄為中記室領郡五
官掾在職簡畧煩苛務存大體曹局之内終日寂然侯
景之亂隨兄荔入臺除正威將軍城䧟遁還鄉里張彪
往臨川彊寄俱行寄與彪將鄭瑋同舟而載瑋嘗忤彪
意乃刼寄奔晉安時陳寳應據有閩中得寄甚喜髙祖
平侯景寄勸令自結寳應從之乃遣使歸誠承聖元年
[170-36a]
除中書侍郎寳應愛其才託以道阻不遣每欲引寄為
僚屬委以文翰固辭獲免及寳應結婚留異潛有逆謀
寄微知其意言說之際每陳逆順之理微以諷諫寳應
輙引他事以拒之又嘗令左右讀漢書卧而聽之至蒯
通説韓信曰相君之背貴不可言寳應蹶然起曰可謂
智士寄正色曰覆酈驕韓未足稱智豈若班彪王命識
所歸乎寄知寳應不可諫慮禍及已乃為居士服以拒
絶之常居東山寺稱東山居士偽以脚疾不復起寳應
[170-36b]
以為假託遣人燒寄所卧屋寄安卧不動親近將扶寄
出寄曰吾命有所懸避欲安往所縱火者旋自救之寳
應自此乃信及留異稱兵寳應資其部曲寄乃因書極
諫為陳禍福凡有十事言甚激切寳應覽書大怒或謂
寳應曰虞公病篤言多錯謬寳應乃小釋亦以寄人望
且優容之及寳應敗走夜至蒲田顧謂其子扞秦曰早
從虞公計不至今日扞秦但泣而已寳應既禽凡諸賓
客微有交渉者皆誅唯寄以先識免禍初沙門慧標渉
[170-37a]
獵有才思及寳應起兵作五言詩以送之曰送馬猶臨
水離旗稍引風好看今夜月當照紫微宫寳應得之甚
悅慧標以示寄寄一覽便止正色無言慧標退寄謂所
親曰標公既以此始必以此終後竟坐是誅文帝尋勅
章昭逹發遣寄還朝及至引寄曰管寜無恙甚慰勞懐
頃之帝謂到仲舉曰衡陽王既出閤雖未置府僚然須
得一人旦夕游處兼掌書記宜求宿士有行業者仲舉
未知所對帝曰吾自得之乃手勅用寄寄入謝帝曰所
[170-37b]
以蹔屈游藩者非止以文翰相煩乃令以師表相事也
頃之表求解職歸鄉里優詔答之許其東還後除東中
郎諮議加戎昭將軍寄又辭以疾不堪旦夕陪列上於
是令長停公事其有疑議就以决之但旦夕牋修而已
太建八年加太中大夫後卒寄少篤行造次必於仁厚
雖僮豎未嘗加以聲色至臨危執節則辭氣懍然白刃
不憚也自流寓南土與兄荔隔絶因感氣疾每得荔書
氣輙奔劇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期年數月便自
[170-38a]
求解常曰知足不辱吾知足矣及謝病私庭每諸王為
州將下車必造門致禮命釋鞭版授以几杖侍坐嘗出
游近寺閭里傳相告語老㓜羅列望拜道左或言誓為
約者但指寄便不欺其至行所感如此所製文筆遭亂
多散失
傅縡字宜事北地靈州人也父彜梁臨沂令縡㓜聰敏
七歳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長好學能屬文梁太清末
丁母憂在兵亂中居喪盡禮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稱之
[170-38b]
後依湘州刺史蕭修修頗好士廣集墳籍縡肆志尋閱
因博通羣書王琳引為記室參軍琳敗隨琳將孫瑒還
都時文帝使顔晃賜瑒雜物瑒託縡啟謝詞理周洽文
無加㸃晃還言之文帝召為撰史學士再遷驃騎安成
王中記室撰史如故縡篤信佛教從興皇寺慧朗法師
受三論盡通其學尋以本官兼通直散騎侍郎使齊還
累遷太子庶子後主即位遷祕書監右衞將軍兼中書
通事舍人掌詔誥縡為文典麗性又敏速雖軍國大事
[170-39a]
下筆輒成未嘗起草沉思者亦無以加焉甚為後主所
重然性木彊不持檢操負材使氣陵侮人物朝士多銜
之㑹施文慶沈客卿以便佞親幸専制衡軸而縡益疏
文慶等共譖縡受髙麗使金後主收縡下獄縡素剛烈
因憤恚乃於獄中上書曰夫人君者恭事上帝子愛黔
黎省嗜慾逺謟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澤被區宇
慶流子孫陛下頃來酒色過度不䖍郊廟大神専媚滛
昏之鬼小人在側宦豎弄權惡忠直若仇讎視百姓如
[170-39b]
草芥後宫曵綺繡廐馬餘菽粟兆庶流離轉尸蔽野貨
賄公行帑藏損耗神怨人怒衆叛親離恐東南王氣自
斯而盡書奏後主大怒頃之意解遣使謂縡曰我欲赦
卿卿能改過不縡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則臣心可改
後主於是益怒令宦者李善度窮其事賜死獄中時年
五十有集十卷縡雖彊直有才而毒惡傲慢為當世所
疾及死有惡蛇屈尾來上靈牀當前受祭酹去而復來
者百餘日時時有彈指聲時有吳興章華字仲宗家世
[170-40a]
農夫華獨好學與士君子游處頗通經史善屬文避侯
景之亂遊嶺南居羅浮山寺専精習業歐陽頠為廣州
署為南海太守頠子紇敗乃還京師後主即位朝臣以
華素無閥閱乃除太市令非其所好乃辭疾不拜鬱鬱
不得志禎明初上書極諫其大畧曰昔髙祖南平百越
北誅逆虜世祖東定吳㑹西破王琳髙宗克復淮南辟
地千里三祖之功亦云勤矣陛下即位于今五年不思
先帝之艱難不知天命之可畏溺於嬖寵惑於酒色祠
[170-40b]
七廟而不出拜妃嬪而臨軒老臣宿將棄之草莽謟佞
讒邪升之朝廷今疆埸日蹙隋軍壓境陛下如不改絃
易張臣見麋鹿復遊於姑蘇矣書奏後主大怒即日斬
之沈客卿吳興人性便佞忍酷為中書舍人每持異端
唯以刻削百姓為事施文慶烏程人起自微賤有吏才
後主拔為中書舍人俄擢湘州刺史未及之官㑹隋軍
來伐四方州鎭相繼以聞文慶與客卿俱掌機宻外有
表啟皆由其呈奏文慶心悅湘州重鎭兾欲早行遂與
[170-41a]
客卿共為表裏抑而不言後主不之知也遂以無備至
于敗國實一人之罪隋軍既入並斬之于闕下
顧野王字希馮吳郡吳人也祖子喬梁東中武陵王府
參軍事父烜信威臨賀王記室兼本郡五官椽以儒術
知名野王㓜好學七歲讀五經畧知大指九歲能屬文
常制日賦領軍朱异見而竒之年十二隨父之建安撰
建安地記二篇長而徧觀經史精記嘿識天文地理蓍
龜占候蟲篆竒字無所不通梁世為臨賀王府記室宣
[170-41b]
城王為揚州刺史野王及琅邪王褒並為賔客王甚愛
其才野王又好丹青善圖寫王于東府起齋令野王畫
古賢命王褒書贊時人稱為二絶及侯景之亂野王丁
父憂歸本郡乃召募鄉黨隨義軍援都城野王體素清
羸裁長六尺又居喪過毁殆不勝衣及杖戈被甲陳君
臣之義逆順之理抗辭作色見者莫不壯之城䧟逃㑹
稽天嘉中勑補撰史學士太建中為太子率更令尋領
大著作掌國史知梁史事兼東宫通事舍人時宫僚有
[170-42a]
濟陽江總吳國陸瓊北地傅縡吳興姚察並以才學顯
著論者推重之後為黄門侍郎光祿卿知五禮事卒贈
祕書監右衞將軍野王少以篤學至性知名在物無過
辭失色觀其容貌似不能言及其厲精力行皆人所莫
及其所撰著玉篇三十卷輿地志三十卷符瑞圖十卷
顧氏譜𫝊十卷分野樞要一卷續洞冥記一卷乾象表
一卷並行於時又撰通史要畧一百卷國史記傳二百
卷未就而卒文集二十卷時有蕭濟者字孝康東海蘭
[170-42b]
陵人也少好學博通經史解褐梁祕書郎為太子舍人
預平侯景功封松陽縣侯髙祖出鎭徐方以濟為長史
文帝守㑹稽以濟為宣毅府長史及即位授侍中濟毗
佐二主恩遇甚篤歴守蘭陵陽羡臨安郡所在著績遷
仁威將軍揚州長史宣帝嘗勑取揚州曹事躬自省覽
見濟條制詳悉乃顧謂左右曰我本為蕭長史長於經
𫝊不言精練繁劇乃至此太建中歴位五兵度支祠部
三尚書卒
[170-43a]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吳太常卿信之九世孫也父
僧坦梁太醫正及元帝在荆州為晉安王諮議參軍後
入周位遇甚重察㓜有至性事親以孝聞六歲誦書萬
餘言不好戲弄厲精學業年十二能屬文父僧坦精醫
術知名梁代每得二宫所行供賜皆回給察兄弟為遊
學之資察並用聚蓄圖書由是聞見日博年十三梁簡
文帝在東宫盛修文義即引於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
者所稱及簡文嗣位尤加禮接起家南海王國左常侍
[170-43b]
兼司文侍郎後兼尚書駕部郎遇梁室喪亂隨二親還
鄉里在喪亂間篤學不廢元帝於荆州即位授察原鄉
令著作杜偉表用察為佐著作撰史永定中吏部尚書
徐陵領大著作復引為史佐太建初補宣明殿學士尋
為通直散騎常侍報聘于周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
相傾慕沛國劉臻竊於公館訪漢書疑事十餘條並為
剖析皆有經據臻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及還察著
西聘道里記使還補東宫學士遷尚書祠部侍郎于時
[170-44a]
濟陽江總吳國顧野王陸瓊瓊從弟瑜河南褚玠北地
傅縡等皆以才學之羙晨夕娛侍察每言論製述咸為
諸人宗重遷尚書祠部侍郎此曹職司郊廟舊魏王肅
奏祀天地設宫懸之樂八佾之儛爾後因循不革梁武
帝以為事人禮縟事神禮簡古無宫懸之文陳初承用
莫有損益宣帝欲設備樂付有司立議以梁武為非時
碩學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㫖並即注同察乃博引
經籍獨違羣議據梁樂為是當時驚駭莫不慙服僕射
[170-44b]
徐陵因改同察議其不順時隨俗皆此類也後歴仁威
淮南王平南建安王二王府諮議參軍丁内憂去職俄
起為戎昭將軍知撰梁史又勑専知優册謐議等文筆
後主立兼東宫通事舍人知撰史至徳元年除中書侍
郎轉太子僕餘並如故初梁室淪没父僧坦入長安察
蔬食布衣不聽音樂至是凶問因聘使到江南時察母
韋氏喪制適除後主以察羸瘠慮加毁頓乃宻遣中書
舍人司馬申就宅發哀仍勑専加譬抑曰卿惸然一身
[170-45a]
宗奠是寄毁而滅性聖教所不許宜微自遣割以存禮
制尋以忠毅將軍起兼東宫通事舍人察頻表不許俄
勑知著作郎事服闋除給事黄門侍郎領著作察既累
居憂戚齋素日久因加氣疾後主常别召見為之動容
命停持長齋可從晚食又詔授祕書監領著作如故察
在祕書大加删正又奏撰中書表集旬月遷度支吏部
二尚書仍領著作察既博極墳素尤善人物至於姓氏
所起枝葉所分官職姻娶興衰髙下舉而論之無所遺
[170-45b]
失銓衡之職久無梓匠後主方擇其人尚書令江總等
咸共薦察勑召入論選事察垂涕拜曰臣東臯賤族忝
竊逾分銓衡之重必知不可後主曰選衆之舉僉議所
歸昔毛玠雅量清恪盧毓心平體正王藴銓量得地山
濤舉不失才就卿而求兼此衆羙察自居顯要甚勵清
潔自廩俸以外一不交通嘗有私門生不敢厚餉止送
南布一端花練一疋察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練此
物於吾無用既欲相欵接幸不順爾此人遜請猶冀受
[170-46a]
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人莫敢饋遺陳滅入隋詔授祕書
丞别勑成梁陳二代史又勑於朱華閣長參隋文帝知
察蔬菲别日獨召入内殿賜果菜乃指察謂朝臣曰聞
姚察學行當今無比我平陳唯得此一人開皇十三年
襲封北絳郡公察在陳時聘周因得與父僧坦相見將
别之際絶而復蘇至是承襲愈更悲感見者莫不為之
歔欷丁後母杜氏喪解職在服制之中有白鳩巢于户
上仁夀二年詔奪情禮除員外散騎常侍晉王侍讀
[170-46b]
煬帝即位授太子内舍人改易衣冠删正朝式參預對
問察一人而已大業二年終于東都時年七十四遺命
薄𦵏以松板薄棺纔可容身土周於棺而已𦵏日止鹿
車即送厝舊塋北不須立靈置一小牀每日設清水六
齋日設齋食菜果任家有無不須别經營也初察嘗願
讀一藏經並已究竟將終曾無痛惱但向西坐正念云
一切空滅其後身體柔軟顔色如恒兩宫悼惜贈賵甚
厚察至孝有人倫鑒識沖虛謙遜不以所長矜人専志
[170-47a]
著書白首不倦初後主所製文筆卷軸甚多付察悉令
刋定察所著漢書訓纂三十卷說林十卷西聘玉璽建
康三鐘等記各一卷文集二十卷並傳於世所撰梁陳
史雖未畢功隋文帝遣内史舍人虞世基索本且進藏
在内殿梁陳二史本多是察之所撰其中序論及紀傳
有所闕者臨亡之時仍以體例誡約子思亷撰續思亷
流涕奉行思亷在陳為衡陽王府法曹參軍㑹稽王主
簿入隋為河間郡司法内史侍郎虞世基奏之踵成梁
[170-47b]
陳二代史自爾以來稍就
江總字總持濟陽考城人也六世祖湛宋領軍湛生恁
著作佐郎恁生斆齊祕書監斆生蒨司徒左長史蒨生
紑紑有至性列梁孝友傳紑生總總七歲而孤依于外
氏㓜聰敏亦有至性元舅吳平侯蕭勱名重當時特所
鍾愛嘗謂總曰爾操行殊異風采英拔後之知名當出
吾右及長篤學有文辭家傳賜書數十卷總晝夜尋讀
未嘗輟手年十八解褐王府參佐遷尚書殿中郎梁武
[170-48a]
帝撰正言始畢制述懐詩總預同此作帝覽總詩深見
嗟賞仍轉侍郎尚書僕射范陽張纘度支尚書琅邪王
筠都官尚書南陽劉之遴並髙才碩學總時年少有名
纘等雅相推重為忘年友㑹之遴嘗酬總詩深相欽挹
累遷太子中舍人侯景㓂建鄴詔以總權兼太常卿守
小廟臺城䧟總避難﨑嶇累年至㑹稽憇龍華寺乃制
修心賦畧序時事其詞甚清拔總第九舅蕭勃先據廣
州總又自㑹稽往依焉及元帝平侯景徴為始興内史
[170-48b]
㑹魏剋江陵不行自此流寓嶺南積歲天嘉四年以中
書侍郎徵還朝直侍中省掌東宫管記累遷左户尚書
轉太子詹事總性寛和温裕尤工五言七言溺於浮靡
及為宫端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良娣陳氏為女太子
亟微行遊總家宣帝怒免之後又歴左户尚書後主即
位除吏部尚書參掌選事遷尚書僕射參掌如故尋䇿
詔授尚書令加扶給鼓吹既當權任宰不持政務但日
與後主遊宴後庭多為豔詩好事者相𫝊諷翫不絶唯
[170-49a]
與陳暄孔範王瑳等十餘人當時謂之狎客由是國政
日頽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輒以罪斥之君臣昬亂以至
于滅禎明三年陳亡入隋拜上開府開皇十四年卒於
江都時年七十六總嘗自敘云太建之時權移羣小謟
嫉作威屢被摧黜奈何命也識者譏其言迹之乖有文
集三十卷𫝊於世長子溢字深源頗有文詞性慠誕恃
勢驕物雖近屬故友不免詆欺歴官中書黄門侍郎太
子中庶子入隋為秦王文學卒
[170-49b]
徐陵字孝穆東海郯人也祖超之梁員外散騎常侍父
摛梁末贈侍中太子詹事自有𫝊陵母臧氏嘗夢五色
雲化為鳯集左肩上已而誕陵沙門釋寳誌者有道術
陵年數歲家人擕以候之寳誌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
也光宅寺慧雲法師每嗟陵早就謂之顔囘八歲能屬
文十三通莊老義既長博渉史籍縱横有口辯父摛為
晉安王諮議王又引陵參寧蠻府軍事王立為皇太子
東宫置學士陵充其選稍遷尚書度支郎出為上虞令
[170-50a]
御史中丞劉孝儀與陵先有隙風聞劾陵在縣贓汙因
坐免久之為通直散騎侍郎簡文在東宫撰長春殿義
記使陵為序又令於少傅府述已所製莊子義太清二
年為通直散騎常侍使魏魏人授館宴賓是日甚熱其
主客魏收嘲陵曰今日之熱當由徐常侍來陵即答曰
昔王肅至此為魏始制禮儀今我來聘使卿復知寒暑
收大慙齊文襄為相以收失言囚之累日及侯景㓂京
師陵父摛先在圍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
[170-50b]
居憂恤㑹齊受魏禪梁元帝承制於江陵復通使於齊
陵累求復命終拘留不遣陵乃致書於僕射楊遵彦情
理梗切遵彦不報及江陵陷齊送貞陽侯淵明為梁嗣
乃遣陵隨還太尉王僧辯初拒境不納淵明復往致書
皆陵辭也及淵明入僧辯得陵大喜以為尚書吏部郎
兼掌詔誥其年髙祖誅僧辯仍進討韋載而任約徐嗣
徽承虛襲石頭陵感僧辯舊恩往赴任約約平髙祖釋
陵不問以為尚書左丞紹泰二年又使齊還除給事黄
[170-51a]
門侍郎祕書監陳受禪加散騎常侍天嘉四年為五兵
尚書領大著作六年除散騎常侍御史中丞時安成王
頊為司空以帝弟之尊勢傾朝野直兵鮑僧叡假王威
風抑塞辭訟大臣莫敢言者陵乃為奏彈之文帝見陵
服章嚴肅若不可犯為歛容正坐陵進讀奏狀時安成
王殿上侍立仰視文帝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王
下殿遂劾免自此朝廷肅然遷吏部尚書領大著作陵
以梁末以來選授多失其所於是提舉綱維綜覈名實
[170-51b]
時有冒進求官諠競不已者陵乃為書宣示之曰永定
之時聖朝草創干戈未息尚無條序府庫空虛賞賜懸
乏白銀難得黄札易營權以官階代於錢絹義在撫接
無計多少致令員外常侍路上比肩諮議參軍市中無
數豈是朝章應其如此今衣冠禮樂日富年華何可猶
作舊意非理望也所見諸君多踰本分猶言大屈未諭
髙懐若問梁朝朱領軍异亦為卿相此不踰其本分邪
此是天子所拔非關選序梁武帝云世間人言有目色
[170-52a]
我特不目色范悌宋文帝亦云人豈無運命每有好官
缺輒憶羊元保此則清階顯職不由選也既忝衡流諸
賢深明鄙意自是衆咸服焉時論比之毛玠及宣帝入
輔謀黜異志者引陵預其議廢帝即位封建昌縣侯太
建中遷尚書左僕射陵抗表推周𢎞正王勱等帝召陵
入内殿曰卿何為固辭此職而舉人乎陵曰周𢎞正從
殿下西還舊藩長史王勱太平中相府長史張種帝鄉
賢戚若選賢與舊臣宜居後帝苦屬之乃奉詔及朝議
[170-52b]
北伐宣帝曰朕意已决卿可舉元帥衆議咸在中衞將
軍淳于量獨陵曰不然吳明徹家在淮左悉彼風俗將
畧人才當今亦無過者於是爭論累日不能决都官尚
書裴忌曰臣同徐僕射陵應聲曰非但明徹良將裴忌
即良副也是日詔明徹為都督令忌監軍事遂尅淮南
數十州之地帝因置酒舉杯屬陵曰賞卿知人陵避席
對曰定䇿皆出聖𠂻非臣之力也領國子祭酒七年以
公事免侍中僕射尋加侍中給扶十二年為中書監領
[170-53a]
太子詹事陵以年老累表求致仕帝亦優禮之乃詔將
作為造大齋令陵就第攝事後主即位遷左光祿大夫
太子少傅至徳元年卒年七十七詔贈特進初後主為
文示陵云他人所作陵嗤之曰都不成辭句後主銜之
至是諡曰章偽侯陵器局𢎞逺容止可觀性又清簡無
所營樹祿俸與親故共之太建中食建昌户户送米至
水次親戚有貧匱者皆召令取焉數日便盡陵家尋致
乏絶府寮怪問其故陵云我有車牛衣裳可賣餘家有
[170-53b]
可賣不其周給如此少而崇信釋教經論多所釋解後
主在東宫令陵講大品經義學名僧自逺雲集每講筵
商較四座莫能與抗目有青精時人以為聰慧之相自
陳創業文檄軍書及受禪詔䇿皆陵所製而九錫尤羙
為一代文宗亦不以此矜物未嘗詆訶作者其於後進
接引無倦文宣之世國家有大手筆皆陵草之其文頗
變舊體緝裁巧宻多有新意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𫝊
寫成誦遂被之華夷家有其本後逢喪亂多散失存者
[170-54a]
三十卷有四子儉份儀僔儉一名報㓜而脩立勤學有
志操汝南周𢎞直重其為人妻之以女梁元帝召為尚
書金部郎中嘗侍宴賦詩元帝歎賞之曰徐氏之子復
有文矣魏平江陵還建鄴累遷中書侍郎太建初廣州
刺史歐陽紇舉兵反宣帝令儉持節喻㫖紇見儉盛列
仗衞言辭不恭儉曰吕嘉之事誠為已逺將軍獨不見
周廸陳寳應乎紇默然不答懼儉沮衆不許入城置儉
於袛園寺紇嘗出見儉儉曰將軍業已舉事儉須還報
[170-54b]
天子儉之性命雖在將軍將軍成敗不在於儉幸不見
留紇於是遣儉儉從間道馳還宣帝乃命章昭逹討紇
以儉監昭逹軍紇平為兼中書通事舍人後主立再遷
尋陽内史為政嚴明盗賊靜息遷散騎常侍襲封建昌
侯入為御史中丞儉公平無所阿附尚書令江總望重
一時為儉所劾後主深委任焉禎明二年卒份少有父
風九歲為夢賦陵見之謂所親曰吾㓜屬文亦不加此
為海鹽令有政績入為太子洗馬性孝悌陵嘗疾篤份
[170-55a]
燒香泣涕跪誦孝經日夜不息如是者三日陵疾豁然
而愈親黨皆謂份孝感所致先陵卒儀少聰警仕為尚
書殿中郎陳亡隠於錢塘之赭山隋煬帝召為學士尋
除著作佐郎大業四年卒陵弟孝克少為周易生有口
辯能談元理既長徧通五經博覽史籍亦能屬文起家
為太學博士性至孝遭父憂殆不勝喪事所生母陳氏
盡就養之道梁末侯景㓂亂大饑死者十七八孝克養
母饘粥不能給妻臧氏領軍將軍盾之女也甚有容色
[170-55b]
孝克乃謂之曰今饑荒如此供養交闕欲嫁卿與富人
望彼此俱濟於卿意如何臧氏不之許時有孔景行者
為侯景將頗富於財孝克密因媒者陳意景行多從左
右遂逼而迎之臧氏涕泣而去所得榖帛悉以遺母孝
克又剃髮為沙門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給焉臧氏亦
深念舊恩數饋餉故不乏絶後景行戰死臧氏伺孝克
於途中累日乃見謂孝克曰往日之事非為相負今既
得脫當歸供養孝克嘿然無答於是歸俗更為夫妻後
[170-56a]
東游居錢唐之佳義里與諸僧討論釋典遂通三論每
日二時講旦講佛經晚講禮𫝊道俗受業者數百人天
嘉中除剡令非其好尋去職太建四年徵為祕書丞不
就乃蔬食長齋持菩薩戒晝夜講誦法華經宣帝甚嘉
其操行除國子祭酒孝克每侍宴無所食噉至席散當
其前膳羞損減帝宻記以問中書舍人管斌斌曰每見
孝克取珍果内紳帯中莫識其意後尋訪方知其還以
遺母帝嗟歎乃勑所司自今宴享孝克前饌並遣將還
[170-56b]
以餉其母時論羙之至徳中皇太子入學釋奠百司陪
列孝克發孝經題後主詔皇太子北面致敬禎明元年
入為都官尚書自晉以來尚書官僚皆攜家屬居省省
在臺城内下舍門中有閣道東西跨路通于朝堂其第
一即都官之省西抵閣道年代久逺多有鬼怪每昬夜
之際無故有聲光或見人著衣冠從井中出須臾復没
或門閤自然開閉居省者多死亡尚書周確卒於此省
孝克代確便即居之經渉兩載妖變皆息時人以為貞
[170-57a]
正所致孝克性清素好施惠故不免饑寒後主勑以石
頭津稅給之孝克悉用設齋寫經隨盡二年為散騎常
侍侍東宫陳亡隨例入長安家道壁立所生母患欲粳
米為粥不能常辦母亡後孝克遂常噉麥有遺粳米者
孝克對而悲泣終身不復食之開皇十二年長安疾疫
隋文帝聞其名行召令於尚書都堂講金剛般若經尋
授國子博士後侍東宫講禮𫝊十九年以疾卒年七十
三臨終正坐念佛室内有非常香氣隣里皆驚異之子
[170-57b]
萬載位太子洗馬
周𢎞正字思行汝南安成人也祖顒齊中書郎自有𫝊
父寳始梁司徒祭酒𢎞正㓜孤及弟𢎞讓𢎞直俱為伯
父侍中捨所養年十歲通老子周易捨每與談論輒異
之曰觀汝神情頴悟清理警發後世知名當出吾右河
南裴子野深相賞納請以女妻之十五召補國子生仍
於國學講周易諸生𫝊習其義以季春入學孟冬應舉
學司以其日淺不之許焉博士到洽曰周郎年未弱冠
[170-58a]
便自講經雖曰諸生實堪師表無俟策試普通中初置
司文義郎直壽光省以𢎞正為司義侍郎𢎞正醜而不
陋吃而能談俳諧似優剛腸似直善元理為當世所宗
藏法師於開善寺講説門徒數百𢎞正年少未知名著
紅襌錦絞髻踞門而聽衆人蔑之弗譴也既而乘閒進
難舉坐盡傾法師疑非世間人覘知大相賞狎劉顯將
之尋陽朝賢畢祖道顯縣帛十疋約曰儉衣來者以賞
之衆人競改常服不過長短之間顯曰將有甚於此矣
[170-58b]
既而𢎞正綠絲布袴繡假種軒昂而至折摽取帛大通
三年昭明太子薨其嗣華容公不得立乃以晉安王綱
為皇太子𢎞正奏記請抗目夷上仁之義執子臧之節
其抗直守正如此常自稱有才無相僕射徐勉掌選以
其陋不堪為尚書郎乃獻書於勉其言甚切稍遷國子
博士學中有宋元凶講孝經碑歴代不改𢎞正始到官
即表刋除時於城西立士林館𢎞正居以講授聽者傾
朝野焉𢎞正啟梁武周易疑義凡五十條又請釋乾坤
[170-59a]
二繫帝優詔答之後為平西邵陵王府諮議參軍有罪
應流徙勑以賜於陁利國未去寄繫尚方於獄上武帝
講武詩降勑原罪仍復本位𢎞正博物知乾象善占候
大同末嘗謂弟𢎞讓曰國家厄運數年當有兵起吾與
汝不知何所逃之及梁武帝納侯景𢎞正謂𢎞讓曰亂
階此矣臺城陷𢎞正諂附王偉避景諱又與周石珍合
族改姓姬氏侯景拜為太常景將篡之際使掌禮儀及
王僧辯東討元帝謂僧辯曰王師近次朝士孰當先來
[170-59b]
王僧辯曰其周𢎞正乎𢎞正智不及機體能制勝無妻
子之顧有獨决之明其餘皆不逮也俄而前部傳云𢎞
正至僧辯飛騎迎之及見歡甚曰吾固知王僧逹非後
機者公可坐吾膝上對曰可謂進而若加諸膝老夫何
足以當僧辯即日啟元帝帝手書與𢎞正仍遣使迎之
謂朝士曰晉氏平吳喜獲二陸今我破賊亦得兩周今
古一時足為連類及至禮數甚優朝臣無比授黄門侍
郎直侍中省俄遷左户尚書加散騎常侍夏月著犢鼻
[170-60a]
褌衣朱衣為有司所彈其任逹如此元帝嘗著金樓子
曰余於諸僧重招提琰法師隱士重華陽陶貞白士大
夫重汝南周𢎞正其於義理情轉無窮亦一時之名士
也𢎞正善清談梁末為元宗之冠及侯景平王僧辯啟
送祕府圖籍勑𢎞正讎校時朝議遷都但元帝再臨荆
峽前後二十餘年情所安戀不欲歸建鄴兼故府臣僚
皆楚人並欲即都江陵云建康蓋是舊都彫荒已極且
王氣已盡兼與北止隔一江若有不虞悔無所及且臣
[170-60b]
等又聞荆南有天子氣今其應矣元帝無去意時尚書
左僕射王襃及𢎞正咸侍帝顧曰卿意何如襃等以帝
猜忌弗敢衆中公言唯唯而已襃後因請閒密諫還丹
陽甚切帝雖納之色不悅及明日衆中謂襃曰卿昨勸
還建鄴不為無理吾昨夜思之猶懐疑惑襃知不引納
乃止他日𢎞正乃正色諫至於再三曰若如士大夫知
聖主所都本無定處至如黔首未見入建鄴城便謂未
是天子猶列國諸王今日赴百姓之心不可不歸建鄴
[170-61a]
當時頗相酬許𢎞正退後黄羅漢宗懍乃言𢎞正王襃
並東人仰勸東下非為國計𢎞正竊知其言他日乃復
上前面折二人曰若東人勸下東謂之私計西人勸住
西亦是私計不衆人默然而人情並勸遷都上又曾以
後堂大集文武其預㑹者四五百人常欲徧試人情曰
勸吾去者左袒於是左袒者過半武昌太守朱買臣上
舊左右閹人也頗有幹用故上擢之及是勸上遷曰買
臣家在荆州豈不願官長住但恐是買臣富貴非官富
[170-61b]
貴也上深感其言卒不能用及魏平江陵𢎞正遁歸建
鄴太平元年授侍中領國子祭酒遷太常卿都官尚書
髙祖受禪授太子詹事天嘉元年遷侍中國子祭酒往
長安迎宣帝三年自周還廢帝嗣位領都官尚書總知
五禮事宣帝即位遷特進領國子祭酒加秩太建二年
授尚書右僕射尋勑侍東宫講論語孝經太子以𢎞正
徳望素重有師資之敬焉𢎞正特善元言兼明釋典雖
碩徳名僧莫不請質疑滯六年卒官年七十九贈侍中
[170-62a]
中書監諡曰簡子所著周易講疏十六卷論語疏十一
卷莊子疏八卷老子疏五卷孝經疏二卷集二十卷行
於世子豫元年十四與俱載入東乘小航度淮見藤花
𢎞正挽之船覆俱溺𢎞正僅免豫元遂得心驚疾次子
墳尚書吏部郎𢎞讓性簡潔博學多通始仕不得志隱
於句容之茅山頻徵不出晚仕侯景為中書侍郎人問
其故對曰昔王道正直得以禮進退今乾坤易位不至
將害於人吾畏死耳始彭城劉孝先亦辭辟命隨兄孝
[170-62b]
勝在蜀武陵王建號仕為世子府諮議參軍二隱並獲
譏於世𢎞讓承聖初為國子祭酒二年為仁威將軍城
句容以居之命曰仁威壘天嘉初以白衣領太常卿光
祿大夫加金章紫綬𢎞讓弟𢎞直字思方㓜而聰敏仕
梁為西中郎湘東王外兵記室參軍與東海鮑泉南陽
宗懍平原劉綬沛國劉榖同掌書記王出鎭江荆二州
累除諮議參軍及承制封湘濵縣侯累遷昌州刺史王
琳之舉兵𢎞直在湘州琳敗乃入陳位太常卿光祿大
[170-63a]
夫加金章紫綬𢎞直方雅敦厚氣調髙於次昆或問三
周孰賢曰若蜂腰矣太建七年卒遺疏絶氣之後便買
市中材小形者歛以時服古人通制但下見先人必須
備禮可著單衣裙衫故履既應侍養宜備紛帨或逢善
友又須香爐棺内唯安白布手巾麤香爐而已此外無
所用卒於家年七十六有集二十卷子確字士濳羙容
儀寬大有行檢博渉經史篤好元言位都官尚書禎明
初卒
[170-63b]
陸繕字士繻吳郡吳人也祖慧暁齊南兗州刺史自有
𫝊父任御史中丞繕㓜有志尚以雅正知名梁承聖中
為中書侍郎掌東宫管記魏平江陵繕微服遁還建鄴
紹泰元年除司徒右長史御史中丞以父所終固辭髙
祖作輔以繕為司徒司馬及受命為侍中出為新安太
守文帝嗣位徵為中庶子領歩兵校尉掌東宫管記繕
儀表端麗進退閑雅趨歩躡履文帝使太子諸王咸取
則焉後復拜御史中丞猶以父所終固辭不許乃權換
[170-64a]
廨宇徙以居之太建中歴度支尚書侍中太子詹事尚
書右僕射尋遷左僕射參掌選事别勑與徐陵等七人
參議政事卒贈特進諡曰安子以繕東宫舊臣特賜祖
奠繕子辯慧年數歲詔引入殿内進止有父風宣帝因
賜名辯慧字敬仁繕兄子見賢亦方雅位少府卿卒繕
從祖孫瓊字伯玉瓊祖完梁寧逺長史琅邪彭城二郡
丞父雲公給事黄門掌著作瓊㓜聰慧有思理六歲為
五言詩頗有詞彩梁大同末雲公受梁武詔校定碁品
[170-64b]
到溉朱异以下並集瓊時年八歲於客前覆局由是京
師號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勑召見瓊風神警亮進退
詳審帝甚異之十一丁父憂毁瘠有至性從祖襄歎曰
此兒必荷門基所謂一不為少及侯景作逆擕母避地
於縣之西鄉勤苦讀書晝夜無怠遂博學善屬文天嘉
中以文學累遷尚書殿中郎瓊素有令名深為文帝所
賞及討周廸陳寳應等都官符及諸大手筆並中勑付
瓊為新安王文學掌東宫管記及宣帝為司徒妙簡僚
[170-65a]
佐吏部尚書徐陵薦瓊於宣帝言瓊識具優敏文史足
用進居郎署歲月過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選雖階次小
踰其屈滯已積乃除司徒左西掾尋兼通直散騎常侍
聘齊太建中為給事黄門侍郎轉中庶子領大著作撰
國史後主即位直中書省掌詔誥至徳元年除度支尚
書參選事掌詔誥并判廷尉建康二獄事初瓊父雲公
奉梁武帝撰嘉瑞記瓊述其㫖而續焉自永定迄於至
徳勒成一家之言遷吏部尚書著作如故瓊詳練譜牒
[170-65b]
雅有識鑒先是吏部尚書宗元饒卒尚書左僕射袁憲
舉瓊宣帝未之用至是居之時號為稱職瓊性謙素不
自封植雖位望日隆而執志逾下園池室宇無所改作
車馬衣服不尚鮮華四時俸祿皆散之宗族家無餘財
暮年深懐止足思避權要常謝病不視事俄丁母憂初
瓊之侍東宫母隨在官舍及喪還鄉詔加賻贈後主自
製誌銘朝野榮之瓊哀慕過毁以至徳四年卒有文集
二十卷行於世子從典字由儀㓜而聰敏年八歲讀沈
[170-66a]
約集見囘文碑銘援筆擬之便有佳致十二作栁賦其
詞甚羙瓊時為東宫管記官僚並一時俊偉瓊示以此
賦咸竒其異才從父瑜特所賞愛及瑜將卒命家中墳
籍皆付從典從典乃集瑜文為十卷仍製集序其文甚
工從典篤好學業博渉羣書於班史尤所屬意年十五
州舉秀才遷太子舍人時後主賜僕射江總并其父詩
總命從典為謝啟援筆便就文華理暢總甚異焉金陵
淪没入隋為東宫學士尚書右僕射楊素奏從典續司
[170-66b]
馬遷史記迄於隋其書未就坐弟受漢王諒職免後卒
於南陽縣主簿瓊從父弟琰字温玉父令公梁中軍宣
城王記室參軍琰㓜孤好學有志操州舉秀才累遷宣
惠始興王外兵參軍直嘉徳殿學士文帝聽覽餘暇頗
留心史籍以琰博學善占誦引置左右嘗使製刀銘琰
援筆即成無所㸃竄帝嗟賞久之賜衣一襲俄兼通直
散騎常侍副琅邪王厚聘齊至鄴而厚卒琰為使主時
年二十餘風采韶亮占對閑敏齊士大夫甚傾心焉太
[170-67a]
建初為武陵王明威府功曹史兼東宫管記丁母憂去
官卒至徳二年追賜司農卿琰寡嗜欲鮮矜競游心經
籍晏如也所製文筆多不存本後主求其遺文撰成二
卷琰弟瑜字幹玉少篤學羙詞藻州舉秀才再遷軍師
晉安王外兵參軍東宫學士兄琰時為管記並以才學
娛侍左右時人比之二應太建中累遷太子洗馬中舍
人瑜聰敏彊記嘗受莊老於汝南周𢎞正學成實論於
僧滔法師並通大㫖時皇太子好學欲博覽羣書以子
[170-67b]
集繁多命瑜抄撰未就而卒太子為之流涕親製祭文
仍與詹事江總論述其羙詞甚傷切至徳二年追贈光
祿卿有集十卷瑜有從父兄玠從父弟琛玠字潤玉梁
大匠卿晏子之子𢎞雅有識度好學能屬文後主在東
宫徵為管記仍兼中書舍人尋以疾失明將還鄉里太
子解衣贈之為之流涕太建八年卒至徳二年追贈少
府卿有集十卷琛字潔玉宣毅臨川王長史邱公之子
少警俊事後母以孝聞後主嗣位為給事黄門侍郎中
[170-68a]
書舍人參掌機密琛性頗疎坐漏泄禁中語詔賜死
張種字士苖吳郡吳人也曾祖裕宋會稽太守自有傳
祖辯宋大司農廣州刺史父畧太子中庶子臨海太守
種少恬靜居處雅正傍無造請時人語曰宋稱敷演梁
則卷充清虛學尚種有其風仕梁為中軍宣城王府主
簿時已四十餘家貧求為始豐令及武陵王紀為益州
刺史重選府僚以種為左西曹掾種辭以母老為有司
奏坐黜免侯景之亂奉母東奔鄉里母卒種時年五十
[170-68b]
而毁瘠過甚又迫以凶荒未𦵏服雖畢居家飲食恒若
在喪景平後司徒王僧辯以狀奏起為中從事并為具
𦵏禮𦵏訖種方即吉僧辯又以種年老無子賜以妾及
居處之具髙祖受禪為太常卿歴位左户尚書侍中中
書令金紫光祿大夫種沉深虛靜識量宏博時以為宰
相之器僕射徐陵嘗抗表讓位於種以為宜居左執其
為時望所推如此卒贈特進諡元子種仁恕寡欲雖歴
顯位家産屢空終日晏然不以為病太建初女為始興
[170-69a]
王妃以居處僻陋賜宅一區又累賜無錫嘉興縣秩嘗
於無錫見重囚在獄天寒呼囚暴日遂失之帝大笑而
不深責有集十四卷種弟稜亦清靜有識度位司徒左
長史贈光祿大夫
陰鏗字子堅武威姑臧人也父子春梁左衞將軍自有
𫝊鏗五歲能誦詩賦日千言及長博渉史傳尤善五言
詩為當時所重釋褐梁湘東王府法曹行參軍初鏗嘗
與賔友宴飲見行觴者因囘酒炙以授之衆坐皆笑鏗
[170-69b]
曰吾儕終日酣飲而執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
景之亂鏗嘗為賊所擒或救之獲免鏗問其故乃前所
行觴者天嘉中為始興王中錄事參軍文帝嘗讌羣臣
賦詩徐陵言之於帝即日召鏗預讌使賦新成安樂宫
鏗援筆便就帝甚賞之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
頃之卒有集三卷行於世
陳暄義興國山人也父慶之梁司州刺史自有𫝊暄學
不師受文才俊逸尤嗜酒無節操徧歴王公門沉湎諠
[170-70a]
譊過差非度其兄子秀常憂之致書於暄友人何胥冀
以諷諫暄聞之與秀書曰旦見汝書與孝典陳吾飲酒
過差吾有此好五十餘年昔吳國張長公亦稱耽嗜吾
見張時伊已六十自言引滿大勝少年時吾今所進亦
多於往日老而彌篤唯吾與張季舒耳且吾方與此子
交歡於地下汝欲夭吾此志邪昔阮咸阮籍同遊竹林
宣子不聞斯言王湛能元言巧騎武子呼為癡叔何陳
留之風不嗣太原之氣巋然翻成可怪吾既寂漠當世
[170-70b]
朽病殘年産不異於顔原名未動於卿相若不日飲醇
酒復欲安歸汝以飲酒為非吾以不飲酒為過昔周伯
仁度江唯三日醒吾不以為少鄭康成一飲三百盃吾
不以為多然洪醉之後有得有失成厮養之志是其得
也使次公之狂是其失也吾嘗譬酒之猶水亦可以濟
舟亦可以覆舟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
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
不醉羙哉江公可與共論醉矣汝驚吾墮馬侍中之門
[170-71a]
䧟池武陵之第徧布朝野自言焦悚丘也幸茍有過人
必知之吾生平所願身没之後題吾墓云陳故酒徒陳
君之神道若斯志意豈避南征之不復賈誼之慟哭者
哉何水曹眼不識盃鐺吾口不離瓢杓汝寧與何同日
而醒與吾同日而醉乎政言其醒可及其醉不可及也
速營糟邱吾將老焉爾無多言非爾所及暄以落魄不
為中正所品久不得調太康中徐陵為吏部尚書精簡
人物縉紳之士皆嚮慕焉暄以玉帽簪挿髻紅絲布裹
[170-71b]
頭袍拂踝靴至膝不陳爵里直上陵坐陵不之識命吏
持下暄徐歩而出舉止自若竟無怍容作書謗陵陵甚
病之後主之在東宫引為學士及即位遷通直散騎常
侍與義陽王叔逹尚書孔範度支尚書袁權侍中王瑳
金紫光祿大夫陳襃御史中丞沈瓘散騎常侍王儀等
恒入禁中陪侍游宴謂為狎客暄素通脫以俳優自居
文章諧謬語言不節後主甚親匿而輕侮之嘗倒懸於
梁臨之以刃命使作賦仍限以晷刻暄援筆即成不以
[170-72a]
為病而傲弄轉甚後主稍不能容遂摶艾為帽加於其
首用火以爇之然及於髮垂泣求哀聲聞於外而弗之
釋㑹衞尉卿栁莊在坐遽起撥之拜謝曰陳暄無罪臣
恐陛下有翫人之失輒矯赦之造次之愆伏待刑憲後
主素重莊意稍解勑引暄出命莊就坐經數日暄發悸
而死
杜龕京兆杜陵人也世居襄陽諸父兄弟九人皆知名
伯父崱為梁名將自有𫝊龕父岺龕少驍勇善用兵與
[170-72b]
諸父歸梁元帝帝以為鄭州刺史封中廬縣侯與王僧
辯討平河東王譽又隨僧辯下繼徐文盛軍至巴陵聞
侯景䧟郢州西上將至乃與僧辯等守巴陵景至圍之
數旬不尅而遁遷太府卿定州刺史及衆軍至姑熟景
將侯子鑒逆戰龕與髙祖及王琳等擊之大敗子鑒遂
至石頭景親㑹戰龕與衆軍大破之論功為最授東揚
州刺史又與僧辯降陸納平武陵王及魏平江陵後齊
納貞陽侯淵明以紹梁嗣以龕為震州刺史吳興太守
[170-73a]
遷南豫州刺史封溧陽縣侯又加散騎常侍鎭南大將
軍龕僧辯壻也始為吳興太守以髙祖既非素貴及為
其本郡以法繩其宗門無所縱捨髙祖銜之切齒及僧
辯敗龕乃據吳興以拒之頻敗文帝軍龕好飲酒終日
恒醉勇而無畧部將杜泰私通於文帝説龕降龕然之
其妻王氏曰霸先讎隙如此何可求和因出私財賞募
復大敗文帝軍後杜泰降文帝龕尚醉不覺文帝遣人
負出項王寺前斬之王氏因截髮出家杜氏一門覆滅
[170-73b]
熊曇朗豫章南昌人也世為郡著姓曇朗跅弛不羈有
膂力容貌甚偉侯景之亂稍聚少年據豐城為栅桀黠
刼盗多附之梁元帝以為巴山太守魏尅荆州曇朗兵
力稍彊刼掠鄰縣縳賣居人山谷之中最為巨患及侯
瑱據豫章曇朗外不服從隂欲圖瑱侯方兒之反塡也
曇朗為之謀主瑱敗曇朗獲瑱馬仗子女甚多及蕭勃
踰嶺歐陽頠為前軍曇朗紿頠共往巴山襲黄法氍又
紿法氍期共破頠且曰事㨗與我馬仗乃出軍與頠掎
[170-74a]
角而進又紿頠曰余孝頃欲相掩襲須分留竒兵頠送
甲三百領助之及至城下將戰曇朗偽北法氍乗頠頠
失援狼狽退衂曇朗取其馬仗而歸時巴山陳定亦擁
兵立砦曇朗偽以女妻定子又謂定曰周廸余孝頃並
不願此昬必須以彊兵來迎定信之及至曇朗執之收
其馬仗並論價責贖陳初以南川豪帥歴宜新豫章二
郡太守抗拒王琳有功封永化縣侯位平西將軍開府
儀同三司及周文育攻余孝勱於豫章曇朗出軍㑹之
[170-74b]
文育失利曇朗乃害文育以應王琳琳東下文帝徵南
川兵江州刺史周廸髙州刺史黄法氍欲沿流應赴曇
朗乃據城列艦遏廸等及王琳敗走廸攻䧟其城曇朗
走入村中村人斬之𫝊首建鄴懸於朱雀觀宗族無少
長皆棄市
周廸臨川南城人也少居山谷有膂力能挽彊弩以弋
獵為事侯景之亂廸宗人周續起兵於臨川梁始興王
蕭毅以郡讓續廸占募鄉人從之每戰勇冠衆軍續所
[170-75a]
部渠帥皆郡中豪族稍驕横續頗禁之渠帥等乃殺續
推迪為主梁元帝授廸高州刺史封臨汝縣侯紹泰二
年為衡州刺史領臨川内史周文育之討蕭勃也廸按
甲保境以觀成敗及高祖受禪王琳東下廸欲自據南
川乃總召所部八郡守宰結盟聲言入赴朝廷恐其為
變因厚撫之琳至盆城新吳洞主余孝頃舉兵應琳琳
以為南川諸郡可𫝊檄而定乃遣其將李孝欽樊猛等
南徵糧餉孝欽等與余孝頃逼廸廸大敗之禽孝欽猛
[170-75b]
孝頃送建鄴以功加平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文帝嗣
位熊曇朗反廸與周敷黄法氍等圍曇朗屠之王琳敗
後文帝徵廸出鎭盆口又徵其子入朝廸趦趄顧望並
不至豫章太守周敷本屬廸至是與法氍率其部詣闕
文帝錄其破熊曇朗功並加官賞廸聞之不平乃陰與
留異相結及王師討異廸疑懼乃使其弟方興襲周敷
敷與戰破之又别使兵襲華皎於盆城事覺盡為皎禽
天嘉三年文帝乃使江州刺史吳明徹都督衆軍與高
[170-76a]
州刺史黄法氍豫章太守周敷討廸不能克文帝乃遣
宣帝總督討之廸衆潰脱身踰嶺之晉安依陳寳應寳
應以兵資廸留異又遣第二子忠臣隨之明年秋復越
東興嶺文帝遣都督章昭逹征廸廸又散於山谷初侯
景之亂百姓皆棄本為盜唯廸所部獨不侵擾耕作𨽻
業各有贏儲政令嚴明徵歛必至性質朴不事威儀冬
則短身布袍夏則紫紗祙履居常徒跣雖外列兵衞内
有女伎挼繩破蔑傍若無人然輕財好施凡所周贍毫
[170-76b]
釐必均訥於語言而矜懐信實臨川人皆徳之至是並
藏匿雖加誅戮無肯言者昭逹仍度嶺與陳寳應相抗
廸復收合出東興文帝遣都督程靈洗破之廸與十餘
人竄山穴中後遣人潛出臨川郡市魚鮭臨川太守駱
文牙執之令取廸自効誘廸出獵伏兵斬之𫝊首建鄴
梟於朱雀觀三日
留異東陽長山人也世為郡豪姓異善自居處言語醖
藉為鄉里雄豪多聚惡少陵侮貧賤守宰皆患之仕梁
[170-77a]
晉安安固二縣令侯景之亂還鄉里召募士卒太守沈
廵援臺讓郡於異異使兄子超監知郡事率兵隨廵出
都及城䧟異隨梁臨城公大連大連委以軍事異性殘
暴無遠畧私樹威福衆並患之㑹景將宋子仙濟浙江
異奔還鄉里尋以衆降子仙子仙以為鄉𨗳令執大連
邵陵王綸聞之曰姓作去留之留名作同異之異理當
同於逆虜侯景署異為東陽太守收其妻子為質景行
臺劉神茂建義拒景異外同神茂而宻契於景及神茂
[170-77b]
敗被景誅異獨獲免景平後王僧辯使異慰勞東陽仍
保據巖阻州郡憚焉魏尅荆州王僧辯以異為東陽太
守文帝平定㑹稽異雖有糧饋而擁擅一郡威福在已
紹泰二年以應接功除縉州刺史領東陽太守封永嘉
縣侯又以文帝長女豐安公主配異第三子貞臣永定
三年徵異為南徐州刺史遷延不就文帝即位改授縉
州刺史領東陽太守頻遣其長史王澌為使入朝澌每
言朝廷虛弱異信之常懐兩端與王琳潛通信使及琳
[170-78a]
敗文帝遣左衞將軍沈路代異為郡實以兵襲之異與
路戰敗乃表啟遜謝時朝廷方事湘郢且羈縻之異知
終見討乃使兵戍下淮及建徳以備江路湘州平文帝
乃下詔揚其罪惡使司空侯安都討之異與第二子忠
臣奔陳寳應及寳應平并禽異送都斬建康市子姪並
伏誅唯第三子貞臣以尚主獲免
陳寳應晉安侯官人也世為閩中四姓父羽有材幹為
郡雄豪寳應性反覆多變詐梁時晉安數反累殺郡將
[170-78b]
羽初並扇惑成其事後復為官軍鄉導破之由是一郡
兵權皆自己出侯景之亂晉安太守賔化侯蕭雲以郡
讓羽羽年老但主郡事令寳應典兵時東境饑饉㑹稽
尤甚死者十七八而晉安獨豐沃士衆彊盛侯景平元
帝以羽為晉安太守及高祖輔政羽請歸老求𫝊郡於
寳應髙祖許之紹泰二年封侯官縣侯髙祖受禪授閩
州刺史領㑹稽太守文帝即位加其父光祿大夫仍命
宗正録其本系編為宗室寳應娶留異女為妻侯安都
[170-79a]
之討異寳應遣兵助之又資周廸兵糧出㓂臨川及都
督章昭逹破廸文帝命討寳應詔宗正絶其屬籍寳應
據建安湖際逆拒昭逹昭逹深溝高壘不與戰但命伐
木為簰俄而水盛乘流放之突其水栅寳應衆潰執送
都斬建康市
 
 
 
[170-79b]
 
 
 
 
 
 
 
 通志卷一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