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84 禮書-宋-陳祥道 (master)


[048-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四十九
           宋 陳祥道 撰
[048-2a]


[048-3a]


[048-4a]


[048-5a]
  塾
 説文曰閭里門也爾雅曰門側之堂謂之塾尚書大
 傳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其鄉里大夫為士師士為
 少師嵗事已畢餘子皆入學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
 學傅農事上老平明坐於右塾庶老坐於左塾餘子
 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上老父師也/庶老少師也食貨志亦曰春
 將出民里胥平旦坐於右塾鄰長坐於左塾畢出然
 後歸夕亦如之葢古者合二十五家而為之門塾坐
[048-5b]
 父師少師於此所以教之學也坐里胥鄰長於此所
 以教之耕也書言先路在左塾之前次路在右塾之
 前先路象路也次路木路也象路貴於木路而象路
 在左塾木路在右塾則左塾者東塾也里胥尊於鄰
 長而里胥在右塾鄰長在左塾則右塾者西塾也何
 則自内視外則左東而右西自外視内則左西而右
 東也曲禮曰主人入門而右客入門而左此左西而
 右東也又曰公事自闑東私事自闑西此左東而右
[048-6a]
 西也然則書言左塾史言右塾皆西塾也自内外言
 之異耳漢之時閭里亦有門史稱石慶入里門是也
  庠鄉有/庠
  序州有/序
 孟子曰庠者養也序者射也鄉飲酒尊兩壺于房户
 之間鄉射尊于賔席之東葢鄉飲在庠而庠有房室
 故尊于房户之間鄉射在序而序無房室故尊於賔
 席之東而已鄉射禮豫鄭氏曰今/文豫為序則鉤楹内堂則由
[048-6b]
 楹外堂序/也序則物當棟堂則物當楣是於其有室則
 所揖所履之位淺而前於其無室則所揖所履之位
 深而後爾雅曰東西墻謂之序序之名葢本於此
  鄉官書攷之法
閭胥聚民無常時族師屬民有常月族師嵗屬以月吉
與春秋黨正嵗屬以孟吉與正嵗州長嵗屬以正月之
吉與春秋然後卿大夫三年大比之以卑者其職煩尊
者其事簡也由黨正而下有所讀有所書州長則有所
[048-7a]
讀無所書而有所攷鄉大夫則攷而興之無所讀敬敏
任恤易知者也故閭師書之孝悌睦婣有學難知者也
故族師書之徳行則非特孝悌也道藝則非特有學也
故黨正書之書之者易攷之興之者難故書之止於黨
正攷之在州長興之在鄉大夫以卑者其責輕尊者其
任重也凡此皆教之有其術養之有其漸方其在學也
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羣五年視博習親師
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强立而不
[048-7b]
反謂之大成此中年攷校之法也大胥掌國學士之版
春合舞秋合聲於其合聲則頒次其所學而辨異之諸
子掌國子之倅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攷其藝而進退
之此比年攷校之法也學之攷校如此鄉之攷察又如
彼所掌非一人所積非一日此人人所以莫不激昂奮
勵以趨上之所造也齊桓公為軌里連鄉之法正月之
朝鄉長復事君親問焉曰於子之鄉有居處好學慈孝
於父母聰恵質仁發聞於鄉里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
[048-8a]
告者謂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桓公又問曰於
子之鄉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衆者有則以告有而
不以告者謂之蔽賢其罪五有司已事而竣桓公又問
曰於子之鄉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長悌於鄉里驕淫暴戾
不用上令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者謂之下比其罪
五有司已事而竣是故鄉長退而脩徳進賢桓公親見
之遂使役官及五屬大夫復事其言亦然此亦古者鄉
舉之遺意也
[048-8b]
  秀選俊造進士升論之法
王制曰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
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鄉升於學
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以告於
王而升諸司馬曰進士司馬辨論官材論進士之賢者
以告於王而定其論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爵之位
定然後禄之葢秀於一鄉謂之秀士升於所選謂之選
士俊士以其徳之敏也造士以其材之成也進士以其
[048-9a]
將進而用之也選士升於司徒而不征於鄉俊士升於
學而不征於司徒俊士亦謂之造士葢學至於此材成
徳敏非可一名命之也傳曰十人曰選百人曰俊此論
其大致然也古之六卿其分職也未甞不通其聫事也
未甞不分司徒掌邦教司馬掌邦政未甞不分也有發
則司徒教士以車甲升造士則司馬辨論官材未甞不
通也周官大司馬之屬司士曰以徳詔爵此司馬辨論
官材之謂也尚書大傳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
[048-9b]
使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適子十有三年始入小學
見小節焉踐小義焉二十入大學見大節焉踐大義焉
故入小學知父子之道長幼之序入大學知君臣之義
上下之位故小師取小學之賢者登之大學大師取大
學之賢者登之天子以為左右漢志曰八嵗入小學學
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
學先聖禮樂而知朝廷君臣之禮其有秀異者移鄉學
于庠序庠序之異者移國學于少學諸侯嵗貢少學之
[048-10a]
異者於天子學于大學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則别之以
射然後爵命焉凡此其言詳畧與王制雖少異其實皆
先王之遺迹也
  簡不帥教之法
 王制曰命鄉簡不帥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
 習射上功習鄉上齒大司徒帥國之俊士與執事焉
 不變命國之右鄉簡不帥教者移之左命國之左鄉
 簡不帥教者移之右如初禮不變移之郊如初禮不
[048-10b]
 變移之遂如初禮不變屏之遠方終身不齒又曰王
 太子王子羣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
 選皆造焉将出學小胥大胥小樂正簡不帥教者以
 告于大樂正大樂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
 元士皆入學不變王親視學不變王三日不舉屏之
 遠方西方曰棘東方曰寄終身不齒然則鄉簡不帥
 教者至于四不變然後屏之小樂正簡國子之不帥
 教止於二不變則屏之者先王以匹庶之家為易治
[048-11a]
 膏梁之性為難化以其易治故鄉遂之所攷常在三
 年大比之時以其難化故國子之出學常在九年大
 成之後三年而攷故必在於四不變然後屏之九年
 而簡焉則雖二不變屏之可也古之學政其輕者有觵
 撻其重者不過屏斥而已若夫萬民之不服教其附
 于刑者歸于士
 
 
[048-11b]
 
 
 
 
 
 
 
 禮書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