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114 道德真經廣聖義--杜光庭 (master)


[034-001a]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十三景九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述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䟽前章明三士/所聞之道能生
   萬物此章明萬物生化之由必資三/氣初明冲氣柔弱令萬物抱以爲和
   次云孤寡不穀戒王公以謙自處結/以强梁不得其死示其修學之元○
   義曰天地不能自生者天地者大道/大道運用惟一爲先故云生一則明
   前章三士所聞之道也道惟一爾而/愚智聞之不同由是有信有疑或勤
   或笑乃顯明昧進退之㫖示世人修/習之由又述谷辱偷渝之方表上士
   謙虛之行既云善貸萬物彰萬物抱/道而生是知謙虛卑下之基損之而
   益夫格悍强梁之性益之而損焉必/資三氣者即靈寳生神章經云玄氣
[034-001b]
   元氣始氣也始氣白凝爲清微天號/玉清境天寳君所掌元始天尊統九
   聖居之元氣黄凝爲禹餘天號上清/境靈寳君所掌大道君統九眞居之
   玄氣青凝爲大清境號大赤天太上/老君統九仙居之以此三氣每氣復
   各生三氣下爲九天通三境爲十二/天又以十二天各分二天凡三十六
   天也又以其精凝爲三才即始氣爲/天玄氣爲地元氣爲人始氣積陽玄
   氣積陰元氣積陰陽之華而總爲人/倫散爲萬物冲氣者是元和冲寂之
   氣也萬物得之以生失之以死人能/寳之則返老還嬰革凡成道孤寡不
   穀之義前章己明重成强梁益明柔/弱爲契道之行也論語云禮之用和
   爲貴是知和者陟/道之徑不可忽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034-002a]
 注一者冲氣也言道動出冲和妙氣於生
 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
 生陰氣積冲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
 之二故云二生三
三生萬物
 注陰陽合孕沖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
 云三生萬物
 䟽道者虚極之神宗一者沖和之精氣生
 動出也言道動出和氣以生於物然於應
 化之理猶自未足更生陽氣積陽氣以就
[034-002b]
 一故謂之二純陽又不能生更生陰氣積
 陰氣以就三故謂之三三生萬物者陰陽
 交泰沖氣化醇則徧生庶彙也此明應道
 善貸生成之義爾
 義曰道以無形無名不無不有自然妙化
 而生乎一一者道之子也天得以清地得
 以寧人得以長存萬物得以生故此妙一
 修道者守之抱之存之得之以爲證道之
 根矣所言一者即前始氣爲天也一生二
 者即玄氣爲地也二生三者即元氣爲人
[034-003a]
 也所以沖和妙氣生化二儀凝陰陽之華
 成清濁之體然後人倫畢備品物無遺四
 序調平五行運象若交感而順則物保其
 常或否塞而逆則物罹其患故周易乾下
 坤上爲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
 其志同也内陽而外陰内健而外順内君
 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故陽
 氣在上而下感於陰坤爲陰也陰氣在下
 而上感於陽二氣交感而生萬物是則孤
 陰孤陽不能生化其或反此則坤自居下
[034-003b]
 乾自居上二氣不交天地隔塞在易爲否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
 無邦亦不能生化故疏云陰陽交泰冲氣
 化醇易曰天地絪緼萬物化醇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
 注萬物得陰陽冲氣生成之故故負抱陰
 陽合養沖氣以爲柔和
 䟽言物之生也既因陰陽和氣而得成全
 當須負荷陰氣懷抱陽氣愛養沖氣以爲
 柔和故廣成子告黃帝曰我守其一以抱
[034-004a]
 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嘗衰是
 知元氣沖和群生所賴老君舉此者明人
 既禀和氣以生則氣爲生本人當固柔和
 守雌弱以存本也
 義曰萬物之生也道氣生之陰陽氣長養
 之一晝一夜一陰一陽更相遞代養育萬
 物其大也陰爲寒陽爲暑其細也陽爲明
 陰爲晦以寒暑明晦晝夜長育萬物各成
 其形非妙道沖和之氣無以生也雖有寒
 暑而無道氣者亦殂落矣二氣更爲内外
[034-004b]
 故萬物負之抱之不可離矣人之生也道
 以元一之氣降之爲精爲神天以太陽之
 氣付之爲動爲息地以純陰之氣禀之爲
 形爲質生神經曰人之既生天神一萬八
 千地神一萬八千故三萬六千神氣一時
 生形夫向之者陽也背之者陰也故曰負
 陰而抱陽至矣哉人生天地之間驚天駭
 地三元育養九氣結形萬神恭諾司馬敬
 順天眞鑒映擢形太陽亦不輕也但人得
 生而自不能尊其氣貴其形保其命愛其
[034-005a]
 神自取死壞離其本眞豈不痛哉莊子在
 宥篇黃帝於崆峒山問廣成子理身之道
 柰何可以長乆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
 問乎吾語汝至道之精杳杳冥冥至道之
 極昏昏默默無現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
 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摇汝精乃可長
 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神將守
 形乃可長生慎汝内閉汝外多知爲敗我
 爲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
 爲汝入於杳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
[034-005b]
 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
 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歳
 矣而形未嘗衰此謂天有日月星辰地有
 岳瀆百川皆有尊卑遞相運用帝王無事
 物自昌壯矣豈在多事乎廣成子乃太上
 所化之身應號於世以道授於帝王豈有
 生死終始之數寓言千二百歲耳又曰得
 吾道者上爲皇而下爲王失吾道者上見
 光而下爲土又曰人其盡死而我獨存此
 得沖和之妙也
[034-006a]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
 注萬物皆以沖和之氣爲本而沖氣柔弱
 守本者當須謙卑柔弱故王公至尊而稱
 孤寡不穀者以謙柔爲本
 䟽沖氣柔弱爲生之本故舉王公謙卑以
 敦其本孤寡不穀不善之名非尊崇之稱
 人所惡之而王公以爲名者謙之至也言
 王公爲風化之主存亡所繫天下具瞻若
 不崇尚謙柔以安社稷則物所不歸故取
 謙柔爲本以致巍巍之功
[034-006b]
 義曰守柔弱者生而不匱懷謙抑者高而
 不危所以柔弱爲保生之元謙抑爲全高
 之本故大國者宜爲下崇臺者固其基此
 守道之常立身之要但人不能行之耳具
 者衆也居尊高之位衆所瞻仰毛詩小雅
 節南山篇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既居高位
 爲師長尹正故能宣行風化以育黎元詩
 序云上以風化下言王侯以德風化於下
 民論語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
 之風必偃言民從順其上之化也王侯行
[034-007a]
 道德四方之人歸從其化故曰歸往解云
 民所歸往之謂王王公有道其功崇高如
 山之固故曰巍巍乎其有成功巍巍者高
 峻之貌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注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故朝宗
 者善於下謙弱者德之柄孤寡而稱不亦
 宜乎
 䟽故者仍上之詞也損貶毁也言王公稱
 孤寡以自毁損則爲百姓樂推尊敬而事
[034-007b]
 之而致益也或益之而損者若王公貴寵
 其身居上而驕則下人離散而致損也書
 曰滿招損謙受益斯之謂也
 義曰理國以謙光爲本立身以柔弱爲先
 易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或反於此必貽
 其損易說卦曰緩之必有所失故受之以
 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
 必决故受之以夬則損益倚伏終始相循
 若謙己不已物常益之故無顛覆修道之
 士割榮華去繁盛捨悦樂甘寂寥損之甚
[034-008a]
 矣其得道也延景福享遐年逍遥無爲天
 地齊永豈非益之乎滿招損者尚書大禹
 謨舜曰咨爾禹惟時有苗不率汝往徂征
 禹乃會群后誓師征之三旬苗人逆命益
 贊禹曰惟德動天無遠不届滿招損謙受
 益是乃天道禹拜昌言曰俞帝乃誕敷文
 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而有苗格故理國
 理身謙爲本也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注老君曰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
[034-008b]
 此柔弱謙虚之義以教之
 䟽人謂人君也人君爲政教之首一國之
 風繫乎一人而化故老君昌言之曰人君
 欲行言教以化人者當須用我沖虚柔弱
 之義以教之也
 義曰理化之本其惟元首乎元首者人君
 也尚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此言人君教之善也又曰元首叢脞哉股
 肱惰哉庶事隳哉人君叢脞細碎而無大
 略則臣下懈惰萬事隳廢此言人君教之
[034-009a]
 不善也政教由於元首可不慎耶詩序曰
 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謂之風天下之事
 形于四方之風謂之雅風雅正也言王政
 之所由廢興也人君以謙損柔弱以教於
 人人醇朴而宗道矣以仁義苛察以化於
 人人智詐而歸於亂矣理身者謙靜而事
 簡事簡而心泰則生可保躁動而心競心
 競而事繁則去道遠矣昌大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
 注强梁之人動與物亢求益而損物或繫
[034-009b]
 之故不得其死
 䟽强梁謂剛暴屈强之人也剛暴之人失
 養生之要必自夭其天素不得壽終而死
 嚴仙人曰强秦以專制而滅大漢以和順
 而昌
 義曰老君所戒柔必勝剛弱必勝强故舌
 柔則存齒堅則亡是則强梁非全身之道
 爲失生之基耳剛暴非進道之階殊保壽
 之㫖矣深宜戒之嚴仙人者蜀郡嚴遵字
 君平常於成都巿以卜筮之道潜化於人
[034-010a]
 人有不正之問必以陰陽之理制而止之
 日閲百錢而閉肆下簾以受老子乃作指
 歸數萬言明理國理身之要其解此義云
 强秦以專制而滅者言秦皇吞滅七國一
 統天下威制四方殺伐無已違謙抑守柔
 之道故子嬰降而祚滅不得其死理實然
 乎秦嬴氏顓頊伯翳之後至非子與周孝
 王養馬封於汧渭之間平王東遷秦襄公
 衛助有功因命列爲諸侯至繆公乃下士
 用賢得由余子桑百里奚乃强盛昭王五
[034-010b]
 十一年伐周取九鼎寳器三十六邑遷周
 於憚狐昭王俾卒孝文王戍立一年戍死
 莊襄王子楚立三年而卒始皇正立元年
 乙卯至二十六年庚辰平諸侯滅六國自
 號始皇三十八年卒二世胡亥立三年卒
 子嬰立四十六日降漢於軹道項羽至斬
 之國滅漢祖劉邦字季彭城豐沛人帝堯
 劉累之後父太上皇端起布衣推賢用能
 與項羽力戰而取天下德制强楚仁及生
 靈智士爲之謀賢士爲之輔相三傑而成
[034-011a]
 帝業約二章而安疲人有長者大度之美
 傳祚兩漢二十四帝四百餘年裔孫王蜀
 亦及兩世此柔德制强之驗也理身理國
 足爲鑒乎
 䟽强梁者失道剛武者失神生主以退安
 得長存注云動與物亢亢敵也物或擊之
 者易益卦上九爻辭云莫益之或擊之
 義曰理代者以强梁失國理身者以强梁
 喪生與物抗敵豈能無患或擊之者易益
 卦上九曰莫益之或擊之言處益之極過
[034-011b]
 盈者也求益無已是心無恒無厭而求人
 莫之與獨唱莫和適是偏辭人道惡盈怨
 者非一故或擊之也益與也擊傷也神爲
 生主人爲神主相須而立闕一則亡用剛
 失神故非善也
吾將以爲教父
 注吾見强梁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此柔弱
 之教爲衆教之父也
 䟽父本也此句結修學之元老君舉强梁
 者亡以之爲戒柔弱者全以之爲勸以爲
[034-012a]
 教父者父爲子本言吾將此柔弱之教爲
 衆教之本如子之於父故云以爲教父
 義曰父者尊也柔弱必全尊於衆教衆教
 之末謙柔爲先故易曰謙尊而光卑而不
 可踰言尊者能謙光而益明卑者能謙不
 可踰越禮曰傲不可長慎以避禍恭以遠
 耻敬讓以行皆謙慎之㫖也尚書曰願而
 恭慤愿而恭恪也柔而立和柔而立事也
 詩云靖恭爾位守柔敬也春秋曰使之以
 和臨之以敬行之以禮守之以信奉之以
[034-012b]
 仁教之以務閑之以義經曰兵强不勝木
 强則共强大處下柔弱處上高者抑之下
 者舉之此衆教之中皆以柔弱謙敬爲本
 也爲教之父豈虚也哉理天下修其身守
 柔行謙無思不服矣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