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8 廣弘明集-唐-道宣 (TKD)


[33-0402b]


辯正論十喻九箴篇釋法淋
十喻篇上答李道士十異論
有黃巾李仲卿學謝管窺智慙臆
度矝白鳥之翼望駭嵩華負爝火之
光爭輝日月乃作十異九迷貶量至
聖余慨其無識念彼何辜聊爲十喻
曉之九箴誡之用指諸掌庶明逵君
子詳茲而改正焉
外一異曰太上老君託神玄妙玉
女剖左腋而生
釋迦牟尼寄胎摩耶夫
人開右脅而生
内一喻曰老君逆常託牧女而左出
世尊順化因聖母而右生
開七曰案盧景裕戴詵韋處玄等集
解五千文及梁元帝周弘政等考義
類云太上有四謂三皇及堯舜是也
言上古有此大德之君臨万民之上
故云太上也郭莊云時之所賢者爲
[33-0402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張亦
君材不稱世者爲臣老子非帝非皇
不在四種之限有何典據輒稱太上
耶撿道家玄妙及中台朱韜玉扎等
経幷出塞記云老是理母所生不云
有玄妙玉女旣非正說尤假謬談也
仙人玉籙云仙人無妻玉女無夫雖
受女形畢竟不産若有茲瑞誠曰可
嘉何爲史記無文周書不載求虛責
實信矯妄者之言乎
禮云退官無位者左遷論語云左袵
者非禮也若以左勝右者道士行道
何不左旋而還右轉耶國之詔書皆
云如右並順天之常也
外二異曰老君垂訓開不生不滅
之長生
釋迦設敎示不滅不生
之永滅
内二喻曰李耼稟質有生有滅畏
患生之生反招白首
釋迦垂象示滅示生歸
寂滅之滅乃耀金軀
開士日老子云吾有大患莫若有身使
吾無身吾有何患患之所由莫若身
[33-0403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張亦
矣老子旣患有身欲求無惱未免頭
白與世不殊若言長生何因早死
外三異日老君應生出茲東夏
釋迦降迹挺彼西戒
内三喻曰李耳誕形居東周之苦縣
能仁降迹出中夏之神州
開士曰智度論云千千重數故曰三
千二過復千故曰大千迦維羅衞居
其中也婁炭經曰蔥河以東名爲震
旦以曰初出耀於東隅故得名也諸
佛出世皆在中州不生邊邑邊邑若生地
爲之傾按法菀傳高僧傳永初記等云
宋何承天與智嚴法師共爭邊中法
師云中天竺地夏至之日日正中時
豎木无影漢國影臺至期立表猶餘
陰在依笇経天上一寸地下千里何
乃悟焉中邊始定約事爲論中天竺
國則地之中心方別拒海五萬餘里
若准此土東約海濱便可震旦本自
居東迦維未肯爲西其理驗矣
外四異曰老君文王之曰爲隆周
之宗師
釋迦莊王之時爲罽賓
[33-0403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張亦之敎
主内四
喻曰伯陽職處小臣忝充藏吏不
在文王之曰亦非隆周
之師牟尼
位居太子身證特尊當
昭王之盛年爲閻浮之
敎主開士
曰前漢書云孔子爲上上流是聖老
子爲中上流是賢何晏王弼云老未
及聖二敎論云柱史在朝本非諧贊
出周入秦爲尹言道无聞諸侯不見
天子若爲周師史无明證不符正說
其可得乎案史記王儉百家譜云李
者高陽之後始袓咎繇爲舜理官因
遂氏焉李氏之興起於耼也自耼之
前未有李姓唯氏理焉以樹下生乃
稱李氏老子之子名宗仕魏文侯蓋
舂秋之末六國時人也文王之世旣
旡李姓何得有耼出爲周師年代參
差無的依據抱朴云出文王世嵆康
皇甫謐並云生殷末者蓋指道之僞
文非國典所載外五
異曰老君降迹周王之代三
[33-0403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五張亦
隱三顯五百餘年
釋迦應生胡國之時一
滅一生壽唯八十
内五喻曰李氏三隱三顯旣无的
據可依假令五百許年
猶慙龜鶴之壽
法王一滅一生示現微
塵之容八十年間開誘
恒沙之衆
開士曰撿諸史正典無三隱三顯出
沒之文唯臧兢諸操等考義例云爲孔
說仁義禮樂之本爲一時赧王之世
千室以疾病致感老君受百八十戒
幷太平経一百七十篇爲二時至漢
安帝時授張天師正一明威之教于
時自稱周之柱史爲大上所遣爲三
時也夫應形設敎必藉有緣勸化度
人皆資徒衆豈可玉百年閒全无弟
子三出三隱不見門人稟學親承杳
然河漢烏有之說委巷空傳在周劣
駕小車鬢垂絲髮來漢卽能簫鼓雲萃
雨從干寶搜神未聞其說齊諧異記
不載斯靈撫臆論心詭妄尤甚
[33-0404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六張亦外六
異曰老君降世始自周文之曰訖
乎孔丘之時釋迦
下生肇於淨飯之家當
我莊王之世内六
喻曰迦葉生桓王丁夘之歲終景
王壬午之年雖訖孔丘
之時不出姬昌之世調御
誕昭王甲益之年終穆
王壬申之歲是爲淨飯
之胤本生莊王之前開士
曰孔子至周見老耼而問禮焉史記
具顯爲文王師則无典證出於周末
其事可尋若在周初史文不載又檢
周禮官儀文武成康之世並无柱史藏
吏之名當是正品闕条周末小史耳
外七
異曰老君初生周代晩適流沙不
測所終莫知方所釋迦
生於西國終彼提河弟
子搥胸羣胡大叫内七
喻曰老子生於賴鄕葬於槐里詳
乎秦佚之吊責在遁天
之形
[33-0404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七張亦
瞿曇出彼王宮隱茲鶴
樹傳乎漢明之世秘在
蘭臺之書
開士曰莊子内篇云老耼死秦佚吊
之三號而出弟子恠問非夫子之徒
歟秦佚曰向吾入見少者哭之如哭
其父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古者謂之
遁天之形始以爲其人也而今非也
遁者隱也天者免縳也形者身也言
始以老子爲免縳隱形之仙今則非
也嗟其諂曲取人之情故不免死非
我友
也外八異曰老君蹈五把十美眉
方口雙柱參漏日角月
懸此中國聖人之
相釋迦鼻如金挺眼類
井星精若靜蓮頭生螺
髮此西域佛陀之
相内八喻曰李老羌眉方口差是
長者之微蹈五把十未
爲聖人之
相婆伽聚曰融金之色
旣彰希有之徴万字千

[33-0404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八張亦之奇
誠摽聖人之相開士
曰老子中胎等經云老耼黃色廣顙
長耳大目踈齒厚脣手把十字之文腳
蹈二五之畫止是人間之異相非聖
者之奇姿也傳記並云老子鼻隆薄
頭尖口高齒踈眼睐耳擿髮蒼黧色
厚脣長耳其狀如此豈比佛耶如來
身長丈文方正不傾圓光七尺照諸
幽冥頂有肉髻其髮紺靑耳覆垂埵
目視開明師子頰車七合網盈口四
十齒方白齊平舌能掩面蓮花葉形
手内外握掌文皆成其語雷震八種
音聲胸上万字足輪千縈色融紫磨
相好難名具三十二八十種禎放一
光而地獄休息演一法使苦痛安寧
備列衆経不煩委指外九
異曰老君設敎敬讓威儀自依中
夏釋迦
制法恭肅儀容還導外
國内九
喻曰老是俗人官居末品衣冠拜
伏自奉朝章佛爲
聖主道與俗乖服
[33-0405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九張亦
貌威儀豈同凡制
開士曰昔丹陽余玖興撰明眞論以
駮道士出其僞妄詳彼論焉言巾褐
之服正是古曰儒墨之所服也在昔
五帝鹿巾許由皮冠並俗者之服耳
褐身長三丈六尺有三百六十寸言
法一歲三十六旬或象一年三百六
十日也褐前有二帶言法陰陽兩判
巾之兩角又法二儀余氏又云若周
秦二世卽以夏之十月爲年至於分
度盈縮曆運折除復焉得三百六十
數耶考堯舜周孔不爲此服尋黃帝
之遇皇人九眞之靈又降帝嚃至夏
禹開塗鍾二山之藏窮此等服曾無
據焉案周有赤雀之徴且感丹書之
瑞旣符火德世服朱衣老是周人兼
陪末吏冠履拜伏自奉恒儀卽曰治
頭本名鬼卒黃巾赤籙不効伯陽祝
水行符親師張氏非道非俗袓習誰風
外十異曰老君之敎以復孝慈爲
德本
釋迦之法以捨親戚爲
行先
[33-0405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張亦内十
喻曰老訓狂勃煞二親爲行先釋敎
仁慈濟四生爲德本開士
曰汝化胡經言喜欲從耼耼曰若有
至心隨我去者當斬汝父母妻子七
人頭者乃可去耳喜乃至心便自斬
父母七人將頭到耼前便成七猪頭
夫順天地之道者行也不傷和氣者孝也
丁蘭感通於朽木董永孝致於天女
禽獸猶有母子而知親况耼喜行
於天下斬其父母何名孝乎戮其妻
子豈謂慈乎内十喻答
外十異内從生有
勝劣第一立敎有淺深二德位有高
卑三化緣有廣陝四壽夭有延
促五化迹有先後六遷謝有顯
晦七相好有少多八威儀有同
異九法門有頓漸十外從生左
右異一外論曰聖
人應迹異彼凡夫或乗龍象以處胎
乍開脅腋而出世雖復无関兩氣非
假二親至於左右之殊其優劣之異
一也内從生有
勝劣
[33-0405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一張亦内喻
曰左袵者則戎狄所尊右命者爲中
華所尙故舂秋云冢卿無命介卿有
之不亦左乎史記云藺相如功大位
在廉頗右頗恥之又云張儀相右秦
而左魏犀首相右韓而左魏蓋云不
便也礼云左道乱羣煞之豈非右優
而左劣也皇甫謐高士傳云老子楚
之相人家于渦水之陰師事常松子
及常子有疾耳徃問疾焉嵆康云李
耳從涓子學九仙之術撿太史公等
衆書不云老子剖左腋生旣無正出
不可承信明矣驗知揮戈操翰蓋文
武之先五氣三光寔陰陽之首是以
釋門右轉且符人用張陵左道信逆
天常何者釋迦起无緣之慈應有機
之召語其迹也則行滿三祗相圓百
刧降神而乘玉象掩耀而誕金姿三
十二祥休徴開於地府一十八梵禎
瑞駭於天宮靈相周於十方神光顯
乎八極述其本也久證圓明塵沙莫
能等其壽早登寂照虛空無以量
其體豈唯就攀枝而偉瑞徴白首而
効祥猶螢光與龍燭競輝魚目
[33-0406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二張亦
共蛇珠並耀尒道之劣一也
外敎門生滅異二
外論曰夫等無生滅其理則均導世
引凡不無差異但生者物之所以欣
滅者物之所以惡然則生道難得必
俟修功滅法易求詎勞稟學是知騰
神駕景自可積劫身存氣盡形殂固
當一時神逝此敎門之殊二也
内立敎有淺深
内喻曰夫滅身以懼大患絕智以避
長勞議生靈於懸疣齊泯性於王樂
蓋老莊之談也且綿綿常住古皇則
不死不終澠澠無名老氏則復歸无
物然常存非永沒之稱无物豈長生
之化耶抑復明其淺深至如保弱守
雌之文虛心實腹之論審浮生之有
量嗟智水之无涯語大則局在域中
陶鈞則不出性分盍其志也豈與夫
大覺開无窮之緣挺圓極之照測微
則窮乎絕隙究理則控在無方美氣
與氤氳共和神軀同太虛比固語其
量也猶嵩華與培塿殊峻溟渤將坎
井異深尒道之劣二也
[33-0406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三張亦外方
位東西異三外論
曰夫東西二方自有陰陽之別左右
兩位便成仁義之殊仁惟長善陽又
通生義主裁成陰論肅煞二氣爲敎
則陰不及陽五德爲言則仁深義淺
此方位之殊三也彈曰乾爲陽爲父位在西北坤爲陰
母卜之西南北方盛陰之鄕便爲中男之位南方盛陽之地翻成中女之居男女旣无定方陰陽不
拘恒準所以木賊土故以巳爲甲妻金剋木故以乙爲庚妻乾旣位高乃居西北震能出帝復在東
方至如礼席若南北鋪之卽以西方爲上言順乾尊也東西列之卽以南方爲上言逐陽盛優劣自
見之謂歟内德
位有高卑三内喻
曰夫金夫木妻陰陽孰可永執离南坎
北男女匪有定方所以子午以東爲
陽者取男女生於東方也子午以西
爲陰者言父母老於西方也此則從
生老以判陰陽非尊卑以言勝劣假
令父母在西未應卑子男女在東豈
敢尊父仁非義則不成義非仁則不
義所以子午以東仁也父西義也隨
處立準無惑大方苟局判於所生而
拘限於封域者亦當西羌大禹所出
仁汎之德頓虛東夷文王所生裁
成之敎永缺呑江納漢非湫
[33-0406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四張亦
隘之陋居浮渭據涇無帝皇之神宅
前折邪次歎正夫釋氏者天上地下介然居
其尊三界六道卓尒推其妙加以小
學二乘之侣大心五品之倫譬衆星
之拱北辰若金山之麗碧海足令鹿
頭象面屈矯抗之心六異十仙申伏
膺之礼何止挫徐甲於庸夫導尹喜
於關吏稟學於牙齒之際高士傳曰常松子因張其
口老子曰將非謂齒剛而亡舌柔而存常子曰盡矣收名於藏史
之閒乎尒道之劣
三也外適化華夷
異四外論曰夫華夷禮隔尊卑著自
典墳邊正道乖勝負存乎史冊戎狄
之主不許僭号稱王楚越之君故自
貶之為子豈可獯鬻之小匠疋我天王
之大師此華夷之異四
也内化緣有廣
陝内喻曰案道德序云老子修道自
隱以无名爲務周衰出関二篇之敎
乃作然周書典謨无老氏所制案二
敎論云五千文者容成所說老爲尹
談蓋述而不作也又職惟藏吏位非
阿衡隆周之師將非烏有前折邪次歎正
釋迦降
[33-0407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五張亦
神羅衞託質王宮智實生知道惟遍
覺演慧明於百億敷法雲於大千靈
澤周於十方神化覃於四表崇崖峻
璧之典龍居象負之文蓋盈溢於茲
矣雖弘羊潛計之術莫能紀其纖芥
鄒衍談天之論無以議其涓滴豈夫
章詮八十文列五千而巳哉恨子未
窺牆仞致有武叔之毁亦復何傷日
月故多念其不知耳尒道之劣四也
外稟生天壽異五
外論曰夫老君道契環中與虛空而
等量神超象外隨變化而無窮所以
壽命固不同凡隱顯居然異俗
釋迦生涯有限壽乃促期一滅不能
再生彈曰老子旣云長生今曰在何郡縣乎八十何期危脆此
壽夭之異五也
内壽夭有延促五
内喻曰序云懷於李氏處胎八十一
年蓋太陽之數壽一百六十年處胎
巳過其半三變五百將非假稱珍恠
太史公以爲楚老落子及周太史儋
皆老子也或言二百三十年或一百
六十歲皇甫謐云諸子之書近爲難
[33-0407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六張亦信唯
秦佚吊焉老死信矣世人見谷神不
死是以玄牝故好事者遂假託焉神
仙傳云鬱華子錄回子傳豫子大成
子赤精子武成子尹壽子眞行子錫
射子反邑先生等並是老身者止見
碎書不出神仙正經未可據用也
有天地則有道術道術之士何時蹔
乏豈獨常是一老子也皆由晩學之
徒好奇尙異苟欲推崇老子使之無
限淺見道士欲以老子爲神異使後
世學者信之故爲詭說耳誠哉斯言
可爲鑑矣夫妙樂資三德乃成法身
爲五分所立是以生滅頓遣圓覺之
性乃彰空有兼融靈儀之妙攸在故
得形超視聽之表名息情塵之外湛
然常樂文系之所未銓嶷尒圓明言
象之所莫測雖西王桃實屢熟而靡
延東海葉田數變而非永五雲九轉
悲繩鳥之簪留飛雪玄霜比遊駒以
難固信鍾馗無大椿之久蜉蝣罕龜
鶴之年尒道之劣五也外從
生前後異六外論
曰道佛二經各陳其說或言刧
[33-0407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七張亦刧
出世競事無先或代代出生爭陳久
遠此之眇邈難取證知今依傳史定
其時代人倫而語則老尊而少卑鄕
黨爲言亦長兄而幼弟此先後之異
六也内
化迹有先後内
喻曰釋誕隆周之初老生姬季之末
論年二百餘祀語世一十餘王紫氣
靜牛弗在昭莊之世神光白象非閞
桓景之年然而洞霧昏天濁流翳地
文仲逆祀孔子非其不智子禽毁聖
賜也譏其失言言玷難磨駟不及舌
誠不虛也前折愚後嘆聖夫俯迹應凡託質
於危脆蹈機化物同壽於百年故果
局因修信相由茲起惑齡促化廣慈
氏以故發疑巨嶽非衡石所量譬壽
久而猶邈玄虛非丈尺所辯方刧遠
而無窮豈知蛇穴求仙飜其天世蜺
纓待藥未且延齡蓋騰鷃共鵬翼偶
高馳駑與驥足爭遠尒道之劣六也外
遷神返寂異七外
論曰老君初誕之曰旣不同凡晦迹
之時故當殊世所以西之流沙途
[33-0408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八張亦
經函谷靑牛出境紫氣浮天不測始
終莫知方域釋迦抱危疾於舎衞告
殞命於雙林燒柩焚屍還同胡法氣
盡神謝普不異凡此去世之異七也
内遷謝有顯晦
内喻曰序云託形李氏之胎示人有
始終之義豈非生滅耶卽莊生所云
老耼死秦佚吊之是也而生依賴鄕
死就槐里始終莫測何其瞽哉前折邪後嘆正
夫大慈化圓德滿緣謝機亡仁舟溺
於兩河慧曰沉於雙樹其六天八國
之伍法儔聖衆之倫且電合而風馳
旣雲委而霧集靈齒瑞骨昭勝福於
殊方紺髮紅爪顯神功於絕代是知
莫來莫徃弘濟之德美焉非顯非昧
聲華之風盛矣豈同鼎湖亡返橋山
之塚獨存流沙不歸扶風之隴空樹
皇覽云黃帝塚在橋山老子塚扶風尒道之劣七也
外賢聖相好異八
外論曰夫聖人妙相本異凡夫或八
釆雙瞳河目海口龍顏鶴步反宇奇
毫至如卷髮緣睛夷人之本狀高鼻
深目胡子之常形豈可疋我聖人用
[33-0408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十九張亦
爲奇相若事佛得此報者中國士女
翻作胡形此相好之異八也
内相好有多少
内喻曰聖人相質无常隨方顯妙是
以蛇軀龍首之聖道穆於上皇雙瞳
四乳之君德昭於中古周公反握猶
騏驥之一毛禹耳齊肩乃崑山之片
前釋疑後歎正夫法身等於如如无方理絕
稱謂化體由乎應物妙質可涉名言
故有白毫紺睫之輝果脣花目之麗
万字千輻之相曰輪月彩之殊非色
妙色之容離相具相之體薄拘有而
不具輪王具而不明薩遮經云非色生性勝諸相一曰福勝八
十種妙勝莊嚴佛曰身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四生衆生並成輪王更増百倍始就細來一毛
功德復加百倍始成一好功德復加百倍始成一相功德復加百倍始成眉閒白毫相功德復
百倍始成一无見頂相復加百倍始成螺髻功德仙人覩而
自悲嗟衰葉之旦暮梵志見而興感
歎靈華之罕逢何止蹈五把十以標
奇蒙倛斷菑以顯異曹植相論云孔子面如蒙倛周公形如斷菑也
豈陽文與鬷蔑比麗孟娵與隴廉
競姸尒道之劣
八也外中表威儀
異九外論曰老敎容止威儀拜伏揖
讓玄
[33-0408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張亦
巾黃褐持笏曵履法象表明蓋華夏
之古制彈曰道士元來本著儒服不異俗人至周武世始有撗被二十四縫以應
陰陽二十四氣也出自人情亦無典據也釋訓袈裟左袨
偏袒右肩全幅撗縵之裠半片倚支
之服禿髮露頂狗踞狐蹲非預人倫
寔戎狄之風也豈用茲形制疋我威
儀此容服之異
九也内威儀有
同異内喻曰玉珮金貂莫施於樵野
荷衣蕙帶弗踐於王庭故應器非靈
廟所陳染衣異朝宗之服故乘於道
者或順機而軌物據於德者或矯時
而訓世是以翦髮文身仲尼稱太伯
之善反常合道詩人美棠捸之花况
將反性澄神隔凡踐聖而不異其容
服未之有也故使衣象福田器繩難
量絲桐弗惑於耳朱紫无眩於目輕
肥罔狎其體勢競莫駭其心故經云
羅漢者眞人也聲色不能汙榮位不
能動何必鶡冠雀弁反拘自縳磕齒
噓氣而稱道哉登木求魚去之彌遠
刻船待釗何其鄙夫尒道之劣
九也外設規逆順
異十
[33-0409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一張亦
外論曰老君作範惟孝惟忠救世度
人極慈極愛是以聲敎永傳百王不
改玄風長被万古無差所以治國治
家常然楷式釋敎弃親不仁不孝闍
王煞父翻說无愆調逵射兄無聞得
罪以此遵凡更爲長惡用斯範世何
能生善此逆順之異十也
内法門有漸頓
内喻曰義乃道德所卑礼生忠信之
薄璅仁譏於疋婦大孝存乎不匱
然對凶哥笑乖中夏之容臨喪扣盆
非華俗之訓原壤母死倚棺而哥孔子助祭弗譏子桑死子貢吊
四子相視而笑莊子妻死扣盆而哥故敎之以孝所

以敬天下之爲人父也敎之以忠敬
天下之爲人君也化周万國乃明辟
之至仁形干四海實聖王之巨孝佛
経言識體輪迴六趣無非父母生死
變易三界孰辯怨親又言无明覆慧
眼來徃生死中徃來多所作更㸦爲父
子怨數爲知識知識數爲怨是以沙
門捨俗趣眞均庶類於天屬辵榮卽
道等含氣於巳親行普正之心等普親之意且道尙
清虛尒重恩愛法貴平等尒簡怨親
豈非惑也
[33-0409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二張亦勢競
辵親文史明事齊桓楚穆此其流焉
欲以訾聖豈不謬哉尒道之劣十也
九箴
篇下答九迷論周世
無機一建造像塔二威儀
器服三弃耕分衞四敎爲
治本五忠孝靡違六三寶
無翻七異方同制八老身
非佛九外論
曰夫言者非尙於華辭貴在中理歌
者非尙於清響貴資合節佛経如來
說法之時諸國天子普來集聽或放
光明遍大千土但釋迦在世之曰當
我周朝史冊所書固无辵漏未聞天
王詣彼蔥嶺豈於中華之帝无善不
預道塲邊鄙之君有緣普沾法座光
明所照則衆生離苦而此土何辜偏
无人悟獨隔恩外普不見聞仰度能
仁不容私蕑彈曰汝无見佛業有訪聖愆何得怨神唯湏自
咎也求心責實事舛言乖詭妄皎然足
稱虛僞凡夫莫悟逐影吠聲而世不
能知其迷一也
内周世無機指一
[33-0409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三張亦
内箴曰夫淳義麗天矇瞍莫鑑其色
震霆駭地聾夫弗聆其響者蓋機感
之絕也作暴兇跖孔智無以遏其心
結憤野夫賜辯莫能蠲其忿亦情性
之舛也莊子云孔子見盜跖盜跖反責孔子孔子懼逡廵而退劉子云孔子馬侵野人
之苗野人怒止其馬孔子使子貢說解焉野人逾忿乃遣馬圉者辭焉野人乃悦也
道合則萬里懸應勢乖則肝膽楚
越况無始結曠惱愛與滄海挍深有
爲業廣塵勞將巨岳爭峻羣情不能
頓至故導之以積漸衆行不可備修
故策之以限分猶天地三化始合於
自然老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齊魯再變乃臻於
至道密雲導於時雨堅永創於履霜
皆漸積之謂也故二皇統化湏彌四域經云應聲菩薩爲伏
義吉祥菩薩爲女媧居淳風之初三聖立言空寂所問
經云迦業爲老子儒童爲孔子光淨爲顏回興巳淳

之末玄虛冲一之旨黃老盛其談詩
書礼樂之文周孔隆其敎明謙守質
乃登聖之階梯三畏五常爲人天之
由漸蓋冥符於佛理非正辯之極談
猶訪道於瘖聾麾方而莫窮遠邇問
津於兔馬知濟而不測淺深因斯而
談殷周之世非釋敎所冝行也猶炎
威赫耀童子不
[33-0410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四張亦能正
目而視迅雷奮擊燸夫不能張耳而
聽是以河池涌泛昭王懼於誕神雲
霓變色穆后欣其亡聖周書異記云昭
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悉皆泛漲穆王取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暴風卒起樹木摧折天陰
雲黑有白虹之恠豈能超蔥河而稟化踰雪嶺
而効誠淨名云是盲者過非日月咎
適欲窮其鑿竅之辯恐傷吾子混沌
之情非尒所知其盲一也
外論曰夫銅山崩洛鍾應葭灰缺月
暈虧未見彪嘯而風不生龍騰而雲
不起今釋迦所說佛力最尊一念運
心無不來應故凡俗各傾財産競造
塔廟不悋珠璣爭陳堂宇或範土刻
檀寫獯胡之狀鎔金織素代夷狄之
容妙盡丹靑巧窮剞劂一拜一礼冀
望感通自胡法南漸巳來六百餘載
未聞一人言能見佛豈胡人頂礼卽
値如來漢國虔恭不逢調御若化不
到此卽是无靈誑惑人閒空談威力
而世不能知其迷二也
内建造像塔指二
内箴曰左澈慕聖刻像而拜軒皇勾
踐思賢鎔金而摸范蠡丁蘭久孝剞
[33-0410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五張亦劂以
代親顏在資仁綵璧而圖聖故使憂
喜形乎容色精誠通乎夢寐亦其
至矣豈如忉利不還優塡以茲鏤木
堅林晦影阿輪於是鑄金託妙相於
丹靑寄靈儀於銑鋈或覩眞避坐寫
貌迴軀感應傳云揚州長干寺有育王像人欲摸寫寺僧恐損金
不許造像主乃至心發願若精誠有感乞像轉身西向於是璅閉高閣明旦開視像身宛巳
西向遂許圖之神應不窮由來尙矣自像流東
被正化南移夕夢金人河浮玉馬神
光導於湘水瑞彩發於檀溪感應傳云廬陵發蒙
寺育王像記云像身出廬陵三曲瑞光跗出湘州昭潭並放光明照曜崖岸武昌檀溪寺瑞
身出檀溪光映水上長沙摽聚日之姿廬岳
顯融金之質其事廣焉略而言矣如
干寶搜神臨川宣驗及徴應冥祥幽
明錄感應傳等自漢明以下訖于齊
梁王公守牧清信士女及比丘比丘
尼等冥感至聖目覩神光者凡二百
餘人至如見迹万山浮輝滬瀆清臺
之下覩滿月之容雍門之外觀相輪
之影南平獲應於瑞像文宣感夢於
聖牙蕭后一鑄而剋成宋皇四摸而
不就其例甚衆不可具陳豈以尒之
无目而斥彼之有靈哉然德無不備
者謂
[33-0410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六張亦之爲
涅槃道无不通者名之爲菩提智无
不周者稱之爲佛陀以此漢語譯彼
梵言則彼此之佛昭然可信也何以
明之夫佛陀者漢言大覺也菩提者
漢言大道也涅槃者漢言無爲也而
吾子終曰踐菩提之地不知大道卽
菩提之異号也稟形大覺之境未閑
大覺卽佛陀之譯名也故莊周云且
有大覺者而後知其大夢也郭注覺
者聖人也言患在懷者皆未悟丘與
尒皆夢也注云夫子與子游未能忘
言而神解故非大覺也君子曰孔丘
之談茲亦盡矣涅槃寂照不可識識
不可智知則言語斷而心行滅故忘
言也法身乃三點四德之所成蕭然
无累故稱解脫此其神解而患息也
夫子雖聖遥以推功於佛何者案劉
向古舊二錄云佛経流於中夏一百
五十年後老子方說五千文然而周
之與老並見佛經所說言敎徃徃可
驗故夫子有言曰夫易者无爲也无思
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非天下之至
神其孰能與於此余今提耳語
[33-0411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七張亦子當
捨其積迷而荷其晩悟也支提之製
其流蓋遠夫且封且樹比干以忠勁
顯墳勿剪勿伐展季以清貞禁壟四
民懷於十善緬邈輪王之恩三界尊
於六通照旌羅漢之德正法念經四種人得
樹偸婆漢言塚謂輪王羅漢辟支如來也况智周十力德滿四
弘妙辯契於忘言能垂訓於不測大
明窮於勿照乃晹燭於无幽故有香
炭金甁全身遍乎八國光螺鮮貝散
體周於十方乍五色凝輝旋空彰於
漢世八彩分耀神應顯於吴宮尒其
百鏡靈龕千花妙塔掌承雲露鐸韻
高風紫柱紅梁遥浮空界翔鵾跂鳳
遠接虛方盡壯麗之容窮輪煥之美
豈夫高山仰止不忘景行崇表峻闕
標樹鴻猷而巳哉无以欄甃之辯譏
滄海之廣陿榆枋之智測崑閬之高
卑乎而汝莫知其盲二也
外論曰夫礼義成德之妙訓忠孝立
身之行本未見臣民失礼其國可存
子孫不孝而家可立今瞿曇制法必
令衣同胡服卽是人中之師口誦夷
言便爲世間之貴致使無賴之徒因
[33-0411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八張亦斯悖
逆踑踞父兄之上自号桑門傲慢君
王之前乃稱釋種不仁不孝巳著于
家無礼無恭復形于國彈曰礼云子冠父
親醮之母親拜之所爲處高可亦无礼无孝也斯則門門出梟
鏡之子人人養扞狼之兒撫臆論心
良可痛矣天道無親華夷詎隔唯德
是輔豈分胡漢豈可戴巾修善偏无
勝福禿頂行檀獨能感果仁惠豈可
俟髡頭守眞无勞毁形貌而世不能
知其迷三
也内威儀器服指
三内箴曰夫玄聖創典以因果爲宗
素王陳訓以名敎爲本名敎存乎治
成因果期乎道立立道旣捨愛居首
成治亦忠孝冝先二義天殊安可同
曰而言也沙門者乃行超俗表心遊
塵外威儀進趣非法不動容服應器
非道不行故泥染乃萬質同歸緇衣
爲衆釆壞色簡易遵於解脫条隔
象於福田偏服示有執勞礼云執者袒缺袂
便於運役論語云褺裘長短右袂言便於執作聖制有以
終不徒然是以捨愛捐親仰衆聖也
摧弃聲色遵梵行也剃除鬚髮去華

[33-0411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二十九張亦也俯
容肅質不忘敬也分衞掃衣支身命
也言无隱曲離邪侫也和聲怡氣入
无諍也吐納安詳愼辭令也世貴莫
屈守貞勁也清虛恬淡順道性也邪
相不撓住八正也顏下色敬愍衆病
也人天崇仰三業淨也窮玄極眞取
竟也廣仁弘濟亦忠孝之盛也道
士則不然言慕道而心不染眞謂捨
家而形不變俗戴圓冠无玄象之鑑
履方屨闕地理之明著南鄫反漢之
巾把公旗誅家之笏飾道昱禍宋之
服曳孫恩敗晉之裳生常之業莫廢
庸隷之役无恥狎世則忠孝之礼虧
求仙則高尙之道缺猶蒼蠅招白黑
之論蝙蝠有鳥鼠之譏蓋妖惑之儔
矣尒不自見其盲三也正法念經云譬如蝙
人捕鳥時入穴爲鼠人捕鼠時出穴爲鳥今之祭酒蓋然畜妻子謂有慈愛勤耕稼謂不毁髮膚王
役課調則謂出家亦猶蝙蝠之出入也外論
曰夫聖人應世本以濟益蒼生仰觀
俯察利安羣品是以味草木合五穀
之精植葉柘充八蠶之纊故垂衣裳
存稼穡立稷正置司衣以利百姓於
是乎在若一女不織天下爲之
[33-0412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張亦
苦寒一男不耕天下爲之少食今釋
迦垂法不織不耕經無絕粒之法田
空耕稼之夫敎闕轉練之方業廢機
紝之婦是知持盂振錫糊口誰憑左
袵偏衣於何取託故當一歲之中飢
寒捻至未聞利益巳見困窮世不能
知其迷四也
内弃耕分衞指四
内箴曰謀道不先於食守信必後於
飢是以桀溺矝耕孔子譬諸禽獸樊
湏學稼仲尼譏於小人禝下無位而
招禄高其賢也黔數非仕而獲賜尙
其清也善人之道何必耕稼吾請言
之釋敎驗於因果該三世之洪源仙
道尙於金玉勞一生之虛費何者夫
賢愚壽殀信于指掌貧富貴賤昭於
目前報應則形影无差業緣亦聲響
不異此其旨也未見服丹不死餌液
長生古諸云服食求神仙多爲藥所
誤不如飮美酒被服紈與素寄語後
世人道士愼莫作言虛弃功夫浪殀
年壽也汝有轉練之方何因更請田
地又談織紝之婦必知並畜妻房故
[33-0412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一張亦
應道士専耕女冠勤織何爲莫充糊
口恒闕資身如其不織不耕卽墮負
處竊見樓觀黃巾脫鹿皮而稱地玄
都鬼卒捨撗帔而偶耕旣無絕粒之
人頗慙容作之倦自舂自磨餧在其
中勞形怵心何道之有尋漢安元年
歲在壬午道士張陵分別黃書云男女
有和合之法三五七九交接之道其
道眞決在於丹田丹田玉門也唯以
禁秘爲急不許泄於道路道路溺孔
也呼爲師友父母臭根之名又云女
兒未嫁者十四巳上有決明之道故
注五千文云道可道者謂朝食美也
非常道者謂暮成尿也兩者同出而
異名謂人根出溺溺出精也玄之又
玄者謂鼻與口也陵美此術子孫三
世相繼行之汝法如是穢乱生民若
勸百姓依汝法行則不孝不恭世出
扞狼之種无礼无義家生梟鏡之兒
明矣夫辯奇貨者採驪珠不忌九洄
之深求華璞者追藍琰无憚三襲之
險貴其寶也慕至道者窺其戶牖輕
勢利於鴻毛入其隩隅忽榮位於脫
[33-0412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二張亦
屣重其眞也故能使倦夫不愛其力
貧客不恡其財蓋希冥益非其迷也
至若仙術誕妄源流久矣韓終徐福
始詐於秦邦文成五利紹僞於漢國
敍控鶴弗克陵雲之實言餐霞莫覩
療飢之信致有猱猿蜃蛤之論曹植辯道
論云仙人者黨猱猿之屬與世人得道化爲仙人夫雉入海化爲蛤鷰入海化爲蜃當其俳
佪其翼差池其羽猶自識也忽然自投神化體變乃更爲魚鷩豈復識翻朔林薄巢垣屋之娛
牛哀病而爲虎逢其兄而噬之若此者何貴於變化耶繫風捕
影之談故棄實瓠者以非器也廢石
田者以難藝也賤左道者以虛僞也
蓋撿實則積其所同究虛則集其所
異理符則世重情詭則物違故常事
耳豈曰迷乎卑道尊佛不亦可矣而
弗自知尒盲
四也外論曰夫國以民爲本本固則
邦寕是以賜及育子之門恩流孕婦
之室故子孫享祀世載不虧雖至孝
毁窮不令絕祀故得國家富强天下
昌盛未聞人民彫盡家國可存今佛
敎卽不妻不娶名爲奉法唯事早逝
号得涅槃旣闕長生之方又无不死
之術斯一世之中家國空矣俗人雖
欲求
[33-0413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三張亦
福不和形命以殘競慕家安豈覺宗
禋久滅可謂畏死而服苟吻懼溺而
赴長河且天皇地皇之世旡佛而選延後
趙後魏巳來有僧而運促正由眞僞
混雜禮樂不調世不能知其迷五也
内敎爲治本指五
内箴曰夫澄神反性入道之要門絕
情弃欲登聖之遐本故云道高者尙
德弘者賞以道傳神以德授聖神聖
相傳是謂良嗣塞道之源伐德之根
此謂无後非大弃欲爲無後也子不
聞乎昔何尙之言釋氏之化無所不
可諒入道之敎源誠濟俗之稱首夫
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
刑息於家則万刑息於國故知五戒
十善爲正治之本矣又五戒修而惡
趣減十善畼而人天滋人天滋則正
化隆惡趣衰而灾害殄正法念經云人不持戒諸天減少阿
修羅盛善龍无力惡龍有力惡龍有力則降霜雹非時暴風疾雨五穀不登疾疫競起人民
飢馑㸦相殘害若人持戒多諸天増足威光修羅減少惡龍無力善龍有力善龍有力風雨順
四氣和畼甘雨時降穀稔豐登人民安樂兵戎戢息疾疫不行猶屛薪
去草益重而難彰絕焰息煨績微而
易顯且强骨弱氣李叟之至談實髓
愛精
[33-0413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四張亦仙家
之奧旨今反謂婬欲爲妙訓妻子爲
化源宗老而毁其言斅仙而弃其術
且愛犬馬者貴其識恩嫉梟鏡者惡
其反噬尒則警夜代勞功劣於犬馬
逆鱗反舌舋深於梟鏡雄虺九首不
其然乎載鬼一車吁可畏也且運選
修短雖曰天命興替延促抑亦人符
故堯舜禹湯咸享嘉壽桀紂幽厲無
終永年姬發履道而齡長羸政刑淫
而祚短陳思論昔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太後並亨百年之壽七聖三賢
行道修政聖治天下不足損神賢宰一國不足勞思是以各盡其天年桀放鳴条紂死牧野太戎煞
幽厲正不終周選八百秦滅於二世此時本无佛僧也謨誥在目非曰
虛談豈無佛而選延有佛而運局談
何容易談何容易惜哉吾子自貽伊
戚良足歎矣昏若夜遊尒盲五也
外論曰夫孝爲德本人倫所先莫大
之宗固惟恃怙昊天之澤豈曰能酬
故生盡溫清之恭終備墳陵之礼今
佛垂訓必令弃尒骸骨捐茲草野多
出財賄營我塔廟遂使愚夫惑乱廢
茲典礼考妣棺柩曾无封樹之心彈曰觀夫
上皇之世不行殯葬之礼始於堲周窀穸之事故有慕緘槥櫝瓦掩虞棺皆起於中古也曁
周文之曰以骸骨暴露於野因收而藏之始行葬礼故云葬者藏也欲人之所不見是以夫子

[33-0413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五張亦篤門
人欲厚葬之孔子聞曰吾其欺天平當選不毛之地不封不樹唯棘唯欒言俯同末世行
葬礼蓋未能免俗戎狄屍靈翻盡雕莊之妙且神

不享非其族物不祀非其先不敬其
親而敬他人其此謂矣且水葬火
風俗不同埋屍露屍鄕邦本異捨巳
侚他用爲求福豈知土壤斯異各自
而然世不能知其迷六也内
箴忠孝无違指六内
箴曰導啞聾者必俯仰而指撝啓愚
滯者亦提耳而舉掌夫人倫本於孝
敬孝敬資於生成故云非父母不生
非聖人不立非聖者無法非孝者無
親此則生成之義通師親之情顯故
顏回死顏路請子之車孔子云回也
視余猶父余不得視回猶子蓋其義
也且愛敬之礼異容不出於二理賢
愚之性殊品無越於三階故生則孝
養无違死則葬祭以礼此礼制之異
也小孝用力中孝用勞大孝不匱此
性分之殊也比夫釋敎其義在焉至
如灑血焚軀之流寶塔仁祠之礼亦
敬始愼終之謂也曁於輪王八万釋
主三千阿育王經云王煞八万四千宮人夜聞宮中有哭聲王悔爲造八万四千


[33-0414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六張亦
塔今此震且亦有在者釋提桓因天上造三千偸婆竭溟海而求
珠淨康衢而従石蓋勞力也捻羣生爲
巳任等含氣於天屬拪遑有漏之壤
負荷無頼之儔蓋勞心也迴軒實相
之域凝神寂照之塲指泥洹而長歸
乘法身而遐覽斯不匱之道也曁乃
母氏降天剖金棺而演句父王卽世
執寶床而送終智度論云淨飯王終佛自執繩床一腳至闇維處示於後世
切衆生報生養之恩孝敬表儀茲亦備矣

敎弃骸骨從何而至哉且經勸屍陀
普施飛走意存宿債冀免將來不若
莊周非末代厚葬失礼之本而云螻
蟻何親禽獸何踈生旣以身爲逆旅
死當以天地爲棺槨還依上古不許
埋藏嫌物輕生重死之弊也求仙道
或負笈從師擔簦遠岳披蘿緝蕙鳥
申熊經金竈罕成玉華難覯凝髓化
骨空致斯談載蜺憑螭未覩其實或
捐骸地胇喪骨天台生闕蒸養之恩
死無冥益之利倒心危於庶物邪網
罣於羣生九族延毁正之殃六親招罔
聖之業攀危據朽諒足寒心傲然不
懼何愚之甚尒
盲六也
[33-0414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七張亦外論
曰夫華夷語韻不同然佛経稱釋迦
牟尼者此是胡語此土翻譯乃曰能
儒能儒之名位卑周孔故沒其能儒
之劣名而存釋迦之戎号所言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漢言阿无也耨
多羅上也三藐三正遍知也菩提道
也此土先有無上正眞之道老莊之
敎胡法无以爲異故不翻譯又菩薩
摩訶薩者漢言大善心衆生此名下
劣非爲上士掩其鄙稱亦莫有翻凡
不譯之流其例如是曚覆世俗惑乱
物心然猒舊尙新流蕩之常弊惡同
好異恒俗之鄙情是以邯鄲有匍匐
之賓弱喪有忘歸之客世不能知其
迷七也内三
寶無翻指七内箴
曰夫名无得物蓋謂實賓豈以順
世假談格玄聖之優劣夫荀家以首
名質仲氏將山製名山高於丘仲仁
未弘夫子首捻於耳荀德不逮老耼
能儒之名何容遂卑周孔然釋迦之
号義含多種遍能貫於万德不可以
仁偏訓通仁絕於四句安得

[33-0414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八張亦
能定翻述者事不得巳强復存其舊
号耳又言道家舊有正遍知道與
菩提不異者信是正敎流後僞竊此
名覈實尋源豈得斯号夫上法高
道義清通正實翻邪眞由反僞今符
書呪詛不可謂正薰蕕混雜不可謂
道土畏鬼章符云左佩太極章右帶昆吾鐵指曰卽停輝擬鬼千里血造黃神越章煞鬼
又造赤章法亦煞人守雌羡下非名爲上老云莫若守雌
又云道性近水鉗口膠目安得稱道莊子云膠離朱之目鉗揚
墨之口猶舂鳥轉哢或似於哥鳥

无能哥之實秋虫蠹木或近於字虫
闕解字之眞名實斯濫蓋此之謂也
又疑菩薩不翻茲謬益甚書云上聖
逵於鴻螟皆有虫稱經言多足二足
如來最尊然蜫蟄通於含靈衆生豈
越凡聖大心之稱非爲下劣子雖洗
垢求疵無損南威之麗捧心斅疾未
變西施之姸當更爲尒陳其指掌釋
迦是佛顯名菩提是法尊稱菩薩爲
僧導首三寶勝号譯人存其本名非
如朱門玉柱之讖陽父陰母之謠黃書云開命門抱眞人嬰
迴龍虎戴三五七九天羅地網開朱門進玉柱陽思陰母白如玉陰思陽父手摩
號馬尿爲靈薪呼口唾爲玉液呼叩齒爲天鼓咽唾爲
醴泉馬尿爲靈薪

[33-0415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三十九張亦
老鼠爲玉璞出上清經事鄙而怯彰辭穢而難
顯猶靈鳳以容德希覩鼢鼠以醜懼
潛形雖隱質事同嗤姸異矣冥焉不
知尒盲七
也外論曰夫聖人應化隨方接引在
胡則禿髮露頂處漢則端委搢紳此
華夷之常形非敎方之勝負若佛苟
令去茲冠冕皀服披緇弃我華風遠
同胡俗則不能兼通冠冕便是智力
不周何謂隨方現形而爲設敎苟若
不能則佛自是天竺之胡神非中華
之大聖豈有禿髮之訓施於正國若
漢學胡形剪髮便名事佛則應胡習
漢法著巾亦爲奉道是知露頂括髮
鄕俗不同嗟乎士民用爲修善可謂
貴隣室之弊襜賤自家之黼黻世不
能知其迷八
也内異方同制
八内箴曰夫至道應運无方聖賢乘
機引物子居九夷不患其陋禹入裸
國欣然解裳姬伯適越而文身武靈
順世而胡服雖復筌蹄異術而魚免
之功齊矣况變俗緘心毁形結志去

[33-0415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張亦纓以
會道弃鬚髮以修眞聖制不徒其有
致矣但仁義變於三遊盜跖資於五
善聖敎綿遠終使鼠璞濫名劉子
云周人謂死鼠爲玉璞玄化幽微遂令雞鳳混質
文子云楚人以山雞爲鳳故九十五種騰翥於西戎
三十六部淆乱於東國至如優數佉
子之論衞世師主之經涅槃云衞世師論也吉頭
夷羅之仙火仙外道名吉波頭氺仙外道名夷叔羅末伽闍夜
之道若提子斷見外道也或託水火而要聖憑曰
月而斅神執四大以非因指三業爲
無報滯識將冥山等闇邪心與昧谷
同昏如斯之流西土之邪論也其次
鬼笑靈談安哥浩唱呑刀吐火駭仲
卿之庸心漱雨噓風驚劉安之淺慮
或身佩中黃之籙口誦靈飛之符蹈
金闕而遊神憑玉京而洗累若此之
例東區之異學也並皆邪網覆心倒
鍼刺眼深持惑塹高築疑城各抱一
隅迷淪於三界爭守二見沉晦於九
流識體輪迴无明翳其住本心用浮
動取相溺其長源大聖道眼預歡隨
機授藥誕質西土正敎東流疚重則
親降醫王患輕則寄方遥授偏椑以
[33-0415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一張亦
剪梟鏡重將而戮鯨鯢此亦釋門和
扁之術法王孫吴之勢也聖无二制
容服義均猶清濟濁河歸滄海而同
味緣膺絳顙集湏彌而共色冲和子
曰琁璣文者皆是求神仙不死之道
其次則養我今日身命駐釆延華儻
至三五百年以此爲眞耳長生久視
義在於斯今之道士所學之法不復
以此爲念然大都止令如佛家身死
神明更生勝地耳若不復貴此身者
不如専心學佛道佛道營練精神日
明日益甚有名理定慧之法孱然可
修何勞勤苦自名道士而實是學佛
家僧法邪學又不専蓋是圖龍畫虎
之儔耳何不去鹿巾釋黃褐剃鬚髮
染袈裟而歸依世尊耶世閒道士經
及行道義理則約數論而後通言捊佛家
經論改作道書如黃庭元陽靈寶上清等經及三皇之典並改換法華及无量壽等經而
修心則依坐禪而望感言改坐禪之名爲思神之
上清尤高而未踰上界之域太

清仙法又弃置而不論未知何法取
異佛家而稱爲道士也其得意者當
師佛矣子是南人躬學茅山道士冲
和子
[33-0416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二張亦
之法冲和子與陶隱居常以敬重佛
法爲業但逢衆僧莫不礼拜巖穴之
内悉安佛像自率門徒受學之士朝
夕懺悔恒讀佛經案琁璣抄文冲和
所制以非當世道士不敬佛者故陶
隱居答大鸞法師書云去朔耳聞音
聲茲晨眼受文字或由頂礼歲積故
致眞應來儀正尒整拂藤蒲採汲花
水端襟儼思佇聆警錫也弟子華陽
陶弘景和南汝師事佛敬僧曾无異
說尒何自陷違背本宗不義不仁罪
招極法牟子論云堯舜周孔老氏之
化比之於佛猶白鹿之與麒麟而子
不能悟其盲八也
外論曰天皇九紀之前書契未作太
昊六双之後文字乃興自尒巳來漸
弘載籍前賢徃聖皆著典墳揖讓
干戈備陳篆冊所以左史右史記事
記詞直筆直言無矯无妄魏書外國
傳皇甫謐高士傳並曰桑門浮啚經
老子所作彈曰浮啚經者魏略及西域傳云臨猊國有神人名曰沙律之所傳
也沙律年老髮白常敎人爲浮啚人有灾禍及无子者酄行浮啚齊戒令捨財贖臨愆猊王久无
太子其妃莫耶囙祀浮啚而生太子遂名其子爲浮啚焉前漢哀帝時泰景使月氏國王令太子口

[33-0416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三張亦
於景所以浮啚經敎前漢早行六十三年之後明帝方感瑞夢也考秦景傳經不云老說案晉世道
士王浮改西域傳爲明威化胡經乃稱老子流沙敎胡王爲浮啚變身作佛方有佛興蓋誙訥之極
也但罽賓去此万里巳還秦漢至今啇人蕃使相繼不絕莫傳老子在彼化胡說浮啚經及身作佛
末之聞也縱使老爲浮啚始是報恩供養舎利方顯聖德何名誕哉袁宏後
漢紀云老子入胡分身作佛道家經
誥其說甚多撿袁宏漢記本无老子作佛之文卽日朝廷慱識者多豈可塞耳
鈴指鹿爲馬何愚之甚也明威化胡等經並

云胡王不信老子老子神力伏之方
求悔過自髡自剪謝愆謝罪老君大
慈愍其愚昩爲說權敎隨機戒約皆
令投陀乞食以制兇頑之心赭服偏
衣用挫强梁之性割毁形貌示爲黥
劓之身禁約妻房絕其悖逆之種彈曰汝以禁約妻
房而爲罪者玄都會聖仍爲燕尒之坊至德清虛便是同牢之觀也旣學長生汝恒對婦親

慕李氏皆湏養兒但李耳之宗人人取婦張陵張魯世世畜妻故有男官女官之兩名係師嗣
師之別号魏晉巳來館中生子陳梁之曰靜内養兒喚婦女爲朱門呼丈夫爲玉柱媱欲猥濁
出自道家外假清虛内專濁泄可恥之甚矣所以謂
重病加於毒藥冝令刳腹洗腸深罪
約以嚴刑必湏誅宗滅祀但此土君
子夙稟道眞撿漢官儀云景帝巳來於國學内立道館以敎學徒不許人閒別立館舎考梁陳齊
魏之前唯以瓠盧成經本无天尊形像案任子道論及杜氏幽求云道无形質蓋陰陽之精也
陶隱居内傳云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曰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玉淳三教論云近世道
士取活无方欲人歸信乃學佛家制立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眞人置之道堂以憑衣食梁
陸修靜亦
[33-0416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四張亦
爲此形無勞禿頂本遵至訓詎假髡
頭可謂身无愆疵而樂著相械家無
喪禍而念居纕絰昏戇之甚良可悲
痛昔漢明感夢此法始來還令胡人
立廟漢士不許遵行魏承漢軌還依
舊貫石勒之曰念其胡風與僧澄道
人矯足毛羽避役之流競爲剪剃世
不能知其迷九
也内老身非佛指
九内箴曰大廈爲衆材所成羣生非
一人可化故十方聖智比塵沙杯不
窮八万法門傾河海而莫測故有此
聖彼聖殊方類於比肩前佛後佛異
世同於繼踵像正差降淨穢區令懲
惡酄善其流一也且周孔世訓尙无
改於百王雛孟劇談猶垂美於千載豈
容周姬一代而三變三遷老氏一身
而成道成佛卽是餘人無踐聖之理
羣萌絕登道之期又先譏十異後讃
一同首軸之閒毁譽矛盾卷舒之際
向背參商掩目盜裘信有斯喭夫眞
僞相形猶禾莠之相類善耘者存禾
而去莠求道者亦依眞而捨僞沙門

[33-0417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五張亦
勝宗流久矣至如漢帝降禮於摩騰
如法本傳吴王屈節於康會吴錄云吴主問僧會佛法何以異俗
答曰爲惡於顯人得而誅之爲惡於隱鬼得而誅之易云積善餘慶詩詠求福不回雖儒俗之挌
亦佛法之漸訓也曇始延魏君之席魏錄云柘拔燾用崔
皓之說遂滅佛法悉毁像燒經驅僧還俗曇始以正旦杖錫法衣立於城門門者白燾燾命斬之三

刀而不傷刑者白燾燾自取佩刀又如前斫乃内始於虎圉虎閉眼伏頭燾乃試置天師圈側虎鳴吼
欲噬燾乃知佛化清高黃老所不及延始上席謝之道林登
晉主之床秦世道安榮參共輦趙邦
澄上寵懋錦衣符書云符主出遊命安師共輦坐高僧傳云石虎号澄爲大和上衣以
錦繡毎上殿勅王公等扶舁之皆道降極尊

德迴万乘良有以也黃老之術由來
不競者費才以捔朦損躬崔晧以邪誣喪體
魏書云崔晧寇謙之勸拓拔燾滅正敎燾後身發惡疾乃誅崔寇
二人姜斌以集詐徒質王浮以造

僞殃身皆驗之於耳目非取與之虛
談其崇敬也如此其疵譴也如彼夫
顏閔遇於孔門摽德行之首蘇張逢
於鬼谷居浮詐之先非獨人性之優
劣亦所習之眞僞也且賢侫相濫侫
泄而賢彰聖詐難分詐窮而聖顯猶
蛇床與蘼蕪類質逵方者辨其容苟
吻與素華齊根曉藥者分其性是以
公旦黜而還輔孔門虛而復盈有自
來矣自漢明捔試邪
[33-0417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六張亦
見折鋒慧曰凝輝法雲舒蔭姜潘捨
家入道呂焦弃僞從眞曹馬傳燈而
不窮秦魏涌泉而无竭汝言始於澄
石不亦誣哉自黃老風澆容服亦變
非道非俗喭号閹人善詛善罵古名
鬼卒其救苦也則解髮繫頸以繩自
縳牛糞塗身㸦相鞭打其法律也若
失符籙則倒銜手板逆風掃地楊枝
百束自斫自負盜奏章也則匍匐灰
獄背負水漚出道士孫氏法儀責罰尤重同奴
隷之法罪譴銜伏比畜生之類然釋
門鍾磬集衆警時漢魏巳來道家未
有金剛師子護法善神蓋佛敎之所
明非黃領之先搆亦効他勝範竊我
聖蹤耳故顏之推云神仙之事有金
玉之費頗爲虛放華山之下白骨如
莽何有得仙之理縱使得仙終當有
死不能出世余勸汝曹學之佛家三
世之事信而有徴家業歸心勿輕慢
也原夫四塵五蔭剖折形有六舟三
駕運載羣生万行歸空千門入善辯
才智慧豈徒六経百氏之慱哉明非
堯舜周孔老莊所及故著歸心篇以
[33-0417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七張亦
子弟尒不能知其盲九也
有考古通人與占衡君子觀李卿誹
毁之論閱開士辯正之談詳而議之
發憤興歎欲使邪正異轍眞僞分流
定其是非以明得失冀後進者永無
疑焉
通人曰余觀造化本乎陰陽物類所
生起乎天地歷三古之世尋五聖之
文不見天尊之神亦無大道之像案
靈寶九天生神章云氣清高澄積陽
成天氣結凝滓積滯成地人之生也皆
由三元養育九氣経形然後生也是
知陰陽者人之本也天地者物之根
也根本是氣無別道神
君子曰道士大霄隱書无上眞書等
云无上大道君治在五十五重无極大
羅天中玉京之上七寶玄臺金床玉
几仙童玉女之所侍衞住在三十二天
三界之外案神仙五岳圖云大道天
尊治大玄之都玉光之州金眞之郡
天保之縣元明之鄕定志之里灾所
不及靈書經云大羅是五億五万五
千五百五十五重天之上天也五岳
[33-0418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八張亦圖云
都者覩也太上大道道中之道神明
君最守靜居太玄之都諸天内音云
天與諸仙鳴樓都之鼓朝宴玉京以
樂道君推此謬談則道君是天之神
明旣屬州縣則天尊復是天之民伍
如佛家経論三界之外名出生死無
分叚之形離色心之境何得更有寶
臺玉山州郡鄕里虛妄之甚轉復難
矜但道家僞說旡迹可觀習俗生常
爲曰巳久衆邪競叙㸦有不同如欲
正名理湏詳悉今略出緣起隨而判
之案周礼自堯巳前未有郡縣舜廵
五岳始見州名尙書禹貢方陳州号
舂秋之時縣大郡小以郡屬縣漢高
巳來以縣屬郡典誥所明九州禹跡
百郡秦幷是也縱有道在天上猶應
觸事无爲何因戶屬鄕居與凡不異
旣有州縣卽有官民州牧郡守姓何
名何鄕長里司誰子誰弟並是管學
道士无識黃巾不悉古今未窺経史
見人閒置立州縣亦言天上與世符
同保僞爲眞良可羞恥其根脈本末
並如笑道論中委出也通人曰莊
[33-0418b]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四十九張亦周云
察其始而无生也非徒無生而本无形
非徒無形而本無氣恍忽之閒變而
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人之
生也氣之聚聚則爲生散則爲死故
曰有無相生也万物一也何謂一也
天下一氣也推此而談無別有道高
處大羅獨稱尊貴君子
曰陽氣黃精経云流丹九轉結氣成
精精化成神神變成人陽氣赤名曰
玄丹陰氣黃名曰黃精陰陽交合二
气降精精化爲神精神凝結上於九
天九天之氣下於丹田與神合凝臨
於命門要湏九過是爲九丹上化下
凝以成於人不云別有道神能宰万
物使之生也通人曰古來名儒及河
上公解五千文視之不見名曰夷者
精也聽之不聞名曰希者神也榑之
不得名曰徽者氣也是謂元狀之狀無物
之象故知氣體眇莽所以迎之不見
其首氣形清虛故云隨之不見其後
此則叙道之本從氣而生所以上清
経云吾生眇莽之中甚幽冥幽冥
之中生乎空同空同之内生
[33-0418c]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五十張亦
於太無太無變化三氣明焉一氣靑
一氣白一氣黃故云一生二二生三
案生神章云老子以元始三氣合而
爲一是主人法體精是精靈神是變
化氣是氣象如陸簡寂臧矜顧歡孟
智周等老子義云合此三乗以成聖
體又云自然爲通相之體三氣爲別
相之體撿道所宗以氣爲本考三氣
之内有色有心旣爲色心所成未免
生死之患何得稱常君子曰原道所
先以氣爲體何以明之案養生服氣
経云道者氣也保氣剛得道得道則
長存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
長生精者血脈之川流守骨之靈神
精去則骨枯骨枯則死矣故莊周云
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彭袓修之以得
壽考挍此而言能養和氣以致長生
謂得道
也通人曰縱使有道不能自生從自
然出道本自然剛道有所待旣因他
有卽是无常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
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之言天地
王道並不相違故稱法也自然無稱

[33-0419a]
廣弘明集卷苐十三苐五十一張亦極之
辭道是智慧靈知之号用智不及無
智有形不及无形道是有義不及自然
之无義也君子
曰易乾鑿度云昔燧人氏仰觀斗極
以定方名庖羲因之而畫八卦黃帝
受命使大撓造甲子容成次暦數五
行九宮之說自此而興故說卦云陽
取九者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陰二陽
一則天有三焉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剛二柔一則地亦有三立人之道曰
仁與義義二仁一則人亦有三三三
合九陰陽相包以成萬物不聞別有
道神處大玄都坐高盖天上羅三清
下包三界居七英之房出九宮之上
行神布氣造作万物豈非惑乱陷墜
人閒耶挍功則業殊比跡則事異沙
門旌德而靡違道士言行而多過立
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玄猷洋洋乎
弗可尙也其唯釋教歟豈以坳堂小
水疋馮夷大波者哉非所類矣廣弘
明集卷第十三癸卯
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