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8 廣弘明集-唐-道宣 (TKD)


[33-0556c]
之三
福田論隋沙門釋彥琮
問出家損益詔幷對唐高祖
出沙汰佛道詔同上
令道士在僧前詔幷對唐太宗
議沙門敬三大詔幷議狀表極論今上皇
帝福田
論隋東都洛賓上林園翻經館學士
沙門釋彥琮隋煬帝大業三年新下
律令格式令云諸僧道士等有所極
請者並先湏致敬然後陳理雖有此
令僧竟不行時沙門釋彥琮不忍其
事乃著福田論以抗之意在諷刺言
之者無罪聞之者以自誡也帝後朝
見諸沙門並無致敬者大業五年至
西京郊南大張文物兩宗朝見僧等
依舊不拜下勅曰条令久行僧等何
爲不致敬時明贍法師對曰陛下弘
護三寶當順佛言經中不令拜俗所
以不敢違敎又勅曰若不拜俗宗武

[33-0557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張聚
**何以致敬對曰宋武虐君偏政不敬
交有誅戮陛下異此無得下拜勅曰
但拜僧等峙然如是數四令拜僧曰
陛下必令僧拜當脫法服箸俗衣此
拜不晩帝夷然无何而止明日設大
齊法祀都不述之後語羣公曰朕
謂僧中無人昨南郊對答亦有人矣
尓後至終畢無拜者其黃巾士女初
聞令拜合一李衆連拜不巳帝亦不
齒問之
論曰昔在東晉太尉桓玄議令沙門
敬於王者廬山遠法師高名碩德傷
智幢之欲折悼戒寶之將汶乃作沙
門不敬王者論設敬之儀當時遂寢
然以絹詞隱密援列杳深後學披覽
難見文意聊因暇曰輒復申叙更號
福田論云忽有嘉客來自遠方遥
附桓氏重述前議主人正念久之抗
聲應曰客似未聞福田之要吾今相
爲論之夫云福田者何耶三寶之謂
也功成妙智道登圓覺者佛也玄理
幽寂正敎精誠者法也禁戒守眞威
儀出俗者僧也皆是四生導首六趣
[33-0557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張聚
**舟航高拔天人重踰金石譬乎珍實
劣相擬議佛以法主摽宗法以佛師
居本僧爲弟子崇斯佛法可謂尊
卑同位本末共門語事三種論軆一
致處五十之載弘八万之典所說指
歸惟此至極寢聲滅影盡雙林之運
刻檀書葉留一化之軓聖賢閒起門
學相承和合爲羣住持是寄金人照
於漢殿像法通於洛浦並宗先覺倶
襲舊章圖方外而發心棄世閒而
立德官禁无以動其志親屬莫能累
其情衣則截於壞色髮則落於
毁容不戴冠而作儀豈束帶而爲飾
上天之帝猶恒設礼下土之王固常
致敬有經有律斯法未殊若古若今
其道無滯推帝王之輕重亞神祗之
大小八荒欽德四海歸仁僧尼朝拜
非所聞也如懷異旨請陳雅見客
曰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
大寶曰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王居
一焉竊以莫非王立建之以國莫非
王臣繫之以主則天法地覆載兆民
方舂比夏生長万物照之以日月之
光潤
[33-0557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張聚
之以雲雨之氣六合則咸宗如海百
姓則共仰如辰戎夷革面馬牛迴首
蛇尙荷於隋侯魚猶感於漢帝豈有
免其編戶假其法門忘度脫之寬仁
辵供養之弘造高大自許卑恭頓廢
譬諸禽獸將何別乎必能御以神通
得成聖果道被天下理在言外然今
空事剔除尙増三毒虛改服餙猶染
六塵戒忍弗修定智无取有乖明誨
不異凡俗詎應恃宣讀之勞而抗禮
万乘藉形容之別而闕敬一人昔比
丘接足於居士菩薩稽首於慢衆斯
文復彰厥趣安在如以攫道難沿佛
性可尊况是君臨罔非神降伯陽開
万齡之範仲尼敷百王之則至於謁
拜必遵朝典獨有沙門敢爲陵慢此
而可忍孰可容乎弊風難革惡流易
久不遇明皇誰能刊正忽起非常之
變易招無信之譏至言有憑幸垂詳
覽主曰吾所立者内也子所難者外
内則通於法理外則局於人事相
望懸絕詎可同年斯謂學而未該聞
而不洽子之所惑吾當爲辯試舉其
[33-0558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五張聚
要捻有七条无德不報一也無善不
攝二也方便无㝵三也寂滅无榮四
也儀不可越五也服不可乱六也因
不可忘七也初之四条對酬難意後
之三条引出成式吾聞天不言而
四時行焉王不言而萬國治焉帝有
何力民无能名成而不居爲而不恃
斯乃先王之盡善大人之至德同霑
庶類齊預率賓幸殊草木差非虫
鳥戴圓履方俯仰懷惠食粟飮水
飽滿銜澤旣能矜許出家慈聽入道
斷麤業於巳徃祈妙果於將來旣蒙
重惠還思厚荅方憑万善之益豈在
一身之敬追以善答攝報乃深徵以
身敬收利益淺良由僧失正儀俗减餘
慶僧不拜俗佛巳明言若知可信理
當遵立如謂難依事應除廢何容崇
之欲求其福卑之復責其礼卽令従
礼便同其俗猶云請福未見其潤此
則存而似棄僧而類民非白非黑无
所名也竊見郊禋捻祭惟存仰福爲
尊僧尙鄙斯不恭如何令僧拜俗天
地可反斯儀罕乖後更爲叙是謂第一無
[33-0558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六張聚
德不報者也法旣漸衰人亦稍末罕
有其聖誠如所言雖處凡流仍持忍
鎧縦虧戒學尙談智典如塔之貴似
佛之尊歸之則善生毁之則罪積猛
以始發割愛難而能捨引凡終期成
覺逈而能趣斯故剔髮之辰天魔遥
懾染衣之曰帝釋遥懽妓女聊被无
漏遂滿醉人暫翦有緣卽結龍子
頼而息驚象王見而止怖威靈斯在
儀服是因多未受具對揚佛旨小不
可輕光揚僧力波離旣度釋子服心
尼陀亦歸匿王屈意乃至若老若少
可師者法无賎无豪所存者道然後
賢愚之際默語之閒生熟相似去取
非易肉眼分別恐不逢寶信心平等
或有値眞纔滿四人卽成一衆僧旣
弘納佛亦通在食看沸水之異方遣
施僧衣見織金之奇乃令奉衆僧之
威德不亦大矣足可以号良福田之
最爲聖教之宗是謂第二无善不攝
者也若論淨名之功早昇雲地臥疾
之意本超世境久行神足咸嘆辯才
新學頂礼誠謝法施事是權冝式非
[33-0558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七張聚
常准謂時蹔變其例乃多則有空
藏弗恭如來无責沙彌大願和上推
先一徃直觀悉可驚恠再詳典釋莫
匪通塗不輕大士獨興高跡警彼上
慢之流設茲下心之拜偏行一道直用
至誠旣非三惠詎是恒式因機作法
足爲希有假弘教化難著律儀大
聖發二智之明制五篇之約廢其爵
齒存其戒夏始終通訓利鈍齊仰耆
幼有序先後无雜未以一出別業而
令七衆普行自然之理分明可見昔
妻死哥而皷盆身葬羸而櫬土此亦
疋夫之節豈槪明王之制乎况覺典
冲邃聖言幽密局執一邊殊乖四
辯是謂第三方便无㝵者也且復
周之柱史久牽王役魯之司寇巳居
國宰宗歸道德始曰无名訓在詩書
終云不作袓述堯舜憲章文武鞠躬
恭敬非此而誰巢許之風望古仍邁
夷齊之操擬今尙逈焉似高攀十力
遠度四流猒斯有爲之苦欣彼无伴
滅不繫慮於公庭未流情於王事
自然解脫固異儒者之儔笑是謂第四寂
[33-0559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八張聚
滅无榮者也至如祭祀鬼神望袠
川岳國容盛典書契美談神輩爲
王所敬僧猶莫致於礼僧衆爲神所
礼王寕反受其敬上下參差翻違正
法衣裳顚倒何足相方令神權護今
來在僧祈請之至會開呪力竟無拜
理是謂第五儀不可越者也本皇王
之奮起必眞人之託生上德雖秘於
淨心外像仍摽於俗相是以道彰緇
服則情勤冝猛業隱玄門則形恭應
絕求之故實備有前聞國主頻婆父
王淨飯昔之斯等咸巳克聖專修信
順毎事歸依縦見凡僧還想崇佛不
以跪親爲孝許非不孝之罪不以拜
君爲敬豈是不敬之愆所法自殊所
法巳別軆無混雜制従於此是謂第
六服不可乱者也謹案多羅妙典釋
迦眞說乃云居刹利而稱尊藉般若
而爲護四信不壞十善无虧奉佛事
僧積功累德然後曰精月像之降赤
光白氣之感金輪旣轉珠寶復懸應
天順民御圖握鏡始閞五常之術終
弘八正之道亦冝覆觀宿命追憶徃
[33-0559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九張聚因敬
佛教而崇僧寶益戒香而増慧力自
可天基轉高比梵宮之遠六聖壽恒
固同刧石之長久然則雷霆勢極龍
虎威隆慶必頼兼犯使怒及出言布
令風行草偃旣抑僧禮誰敢鱗張
但恐有損冥功无資威業曷誠盡命
如斯而巳是謂第七囙不可忘者也
上已略引吾意粗除子惑欲得慱聞
冝尋大部客曰主人向之所引理例
頻繁㒒雖庸闇頗亦承覽文捻幽
明辯苞内外所論祭典尙有迷惑周
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
謂神竊以昧隱神路隔絕人境欲
行祠法要藉礼官本置奉常專司太
祝縱知鬼事終入臣伍眞佛巳潛聖
僧又滅仰信冥道全陟幽神季葉凡
夫薄言迴向共規閑逸相學剔翦職
掌檀會所以加其法衣主守塔坊所
以蠲其俗役纔觸王納卽墜民貫旣
同典祀詎合稱寶朝敬天子固是恒
儀苦執强梁定非通識家氏舊制其
風不遠惟應相襲更欲何辭主人
曰客知其一未曉其二請聽嘉
[33-0559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張聚
言少除異想吾聞鬼者歸也死之所
入神者靈也形之所宗鬼劣於人唯
止惡道神勝於色普該情趣心有靈
智稱之曰神隱而難知謂之不測銓
其軆用或動或靜品其性欲有陰有
陽周易之旨蓋此之故殊塗顯於一
氣誠言闕於六識設教之漸斷可知
焉鬼報寘通潛來密去慓以神号特
用茲耳嘗試言之受父母之辵稟亁
坤之分可以存乎氣可以立乎形至
若巳之神道必是我之心業未曾感
之於亁坤得之於父母識含胎藏彌
亘虛空意帶熏種漫盈世界去而復
生如火焰之連出來而更逝若水波之續
轉根之莫見其始究之豈覿其終濁
之則爲凡澄之則爲聖神道細幽理固
難詳矣神之最高謂之大覺思議所
不得名相孰能窮眞身本无遷謝
生盲自不瞻覩託想追於舊蹤傾心
翫於辵法若欲荷傳持之任啓要妙
之門頼此僧徒膺茲佛付假慈雲爲
内影憑帝威爲外力玄風遠及至於
乎教通三世衆別四部二従於
[33-0560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一張聚
道二守於俗従道則服像尊儀守俗
則務典供事像尊謂比丘比丘尼也典
供謂優婆塞優婆夷也所像者尊則
未參神位所典者供則不預臣頒原
典供之人同主祭之役吾非當職子
何錯引由子功言發吾深趣理旣明
矣勿復惑諸在宋之初暫行此抑彼
亦乖眞不煩涉論邊鄙風俗未見其
美忽遣同之可恠之極客曰有旨哉
斯論也蒙告善道請従退歸問
出家損益詔幷答唐高祖皇唐啓
運諸教並興然於佛法彌隆信重捨
京舊苐置興聖寺自餘會昌勝業慈
悲證果集仙等寺架築相尋至於道
觀无聞於俗武德四年有太史令傳弈
者先是黃巾深忌緇服旣見國家別
敬彌用疚心乃上廢佛法事十有一
條云佛經誕妄言妭事隱損國破家
未聞益世請胡佛邪教退還天竺凡
是沙門放歸桑梓則家圈昌大李
孔之教行焉武皇容
其小辯朝輔任其放言乃下詔問僧
曰棄父母之鬚髮去君臣之
[33-0560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二張聚
章服利在何門之中益在何情之外
損益二冝請動妙釋有濟法寺沙門
襄陽釋法琳憤激傳詞側聽機候
承有斯問卽陳對曰琳聞至道絕言
豈九流能辯法身无象非十翼所詮
但四趣茫茫飄淪慾海三界蠢蠢顚
墜邪山諸子迷以自焚凡夫溺而不出至人所以降靈大聖爲之興
世遂開解脫之門示以安隱之路於是
天竺王種辭恩愛而出家東夏貴遊
猒榮華而入道誓出二種生死志求
一妙涅槃弘善以報四恩立德以資
三有此其利益也毁形以成其志故
棄鬚髮美容變俗以會其道故去君
臣華服雖形闕奉親而内懷其孝礼
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澤被怨親以成
大順福霑幽顯豈拘小違上智之人
依佛語故爲益下凡之類虧聖教故
爲損懲惡則濫者自新進善則通人
感化此其大略
也出沙汰佛道詔唐袓太武皇
帝門下釋迦闡教澄淨爲先遠離
塵垢斷除貪慾所以弘宣勝業修殗
善根開導愚迷津梁品庶是以敷演

[33-0560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三張聚
教撿約學徒調伏身心捨諸染著衣
服飮食咸資四輩自正覺遷謝像法
流行末代陵遲漸以虧濫乃有猥賤
之侣規自尊高浮惰之人苟避傜役
妄爲剃落託号出家嗜慾无猒營求
不息出入閭里周旋闤闠驅榮畜産
聚積貨財耕織爲生估販成業事同
編戶迹等齊人進違戒律之文退无
禮典之訓至乃親行刧掠躬自穿窬
造作妭譌交通豪猾毎罹憲網自陷
重刑黷乱眞如傾毁妙法譬茲稂莠
有穢嘉苗類彼淤泥混夫清水又伽藍
之地本曰淨居拪心之所理尙幽寂
近代以來多立寺舎不求閑曠之境
唯趣喧雜之方繕築崎嶇夢宇舛錯
招來隱匿誘納姦邪或有接近廛邸
鄰邇屠酤埃塵滿室羶腥盈道徒
長輕慢之心有虧崇敬之義且老氏
垂化本貴冲虛養志無爲辵情物外
全眞守一是謂玄門驅馳世務尤乖
宗旨朕膺期馭宇興隆教法深思
利益情在護持欲使玉石區分薰蕕
有辯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
[33-0561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四張聚冝
従沙汰諸僧尼道士女官等有精勤
練行遵戒律者並令就大寺觀居住
官給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進戒
行有闕者不堪供養並令罷道各還
葉梓所司明爲条式務依法教違制
之事悉冝停斷令
道士在僧前詔幷表唐太宗貞
觀十一年駕廵洛邑黃巾先有與
僧論者聞之於上乃下詔云老君
垂範義在清虛釋迦貽則理存因果
求其教也汲引之迹殊途求其宗也
弘益之風齊致然大道之興肈於遂
古源出无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邁
兩儀而運行包萬物而亭育故能
經邦致治反樸還渟至如佛教之興
基於西域逮於後漢方被中土神變
之理多方報應之緣匪一洎於近世
崇信滋深人冀當年之福家懼來生
之禍由是滯俗者聞玄宗而大笑好
異者望眞諦而淨歸始波涌於閭里
終風靡於朝庭遂使殊俗之典鬱爲
衆妙之先諸華之教翻居一乘之後流
遯忘返于茲累代今鼎選克昌旣
[33-0561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五張聚
憑上德之慶天下大定亦頼无爲之
功冝有解張闡茲玄化自今巳後齋
供行立至於稱謂道士女官可在僧尼
之前庶敦反本之俗畼於九有尊袓
之風貽諸万葉時京邑僧徒各陳極諌
有司不納沙門智實後生俊穎内外
兼明携諸夙老隨駕陳表乃至關口
其表略云僧某等言某年迫葉榆始
逢太平之世貌同蒲柳方値聖明之
君竊聞父有諍子君有諍臣某等雖
預出家仍在臣子之例有犯无隱敢
不陳之伏見詔書國家本系出自
柱下尊袓之風形于前典頒告天下
无德而稱令道土等在僧尼之上奉以
周旋豈敢拒詔尋老君垂
範治圈治家所佩服章亦无改異不
立館宇不領門人處柱下以全眞隱
龍德而養性智者見之謂之智愚者
見之謂之愚非魯司寇莫之能識今
之道士不遵其法所著冠服並是黃
巾之餘本非老君之裔行三張之穢
術棄五千之妙門反同張陵漫行章
句従漢魏以來常以鬼道化於浮俗
妄託老
[33-0561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六張聚君
之後寶是左道之苗若位在僧之上
誠恐眞爲同流有損國化如不陳奏
何以表臣子之情謹錄道經及漢魏
諸史佛先道後之事如別所陳伏願
天慈曲垂聽覽今
上制沙門等致拜君親勅一首勅
旨君親之義在三之訓爲重愛敬之
道凡百之行攸先然釋老二門雖理
絕常境恭孝之躅事叶儒津遂於尊
極之地不行跪拜之禮因循自久迄
乎茲辰宋朝蹔革此風少選還遵舊
貫朕稟天經以揚孝資地義而宣
禮奬以名教被茲眞俗而瀨鄕之基克
成天搆連河之化付以圈王裁制之
由諒歸斯矣今欲令道士女官僧尼
於君皇后及皇太子其父母所致拜
或恐爽其恒情冝付有司詳議奏聞
龍朔二年四月十五日光祿大夫右相太子賓
客上柱國高陽郡開圈公臣許敬宗宣大
莊嚴寺僧威秀等上沙門不合拜俗
表一首
威秀等言伏奉明詔令僧拜跪君父
義當依行理无抗旨但以儒釋明
[33-0562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七張聚
教咸陳正諌之文列化恢張俱進芻
蕘之道僧等荷國重恩開以方外之
禮安居率土得弘出俗之心所以自
古帝王齊遵其度敬其變俗之儀全
其抗禮之迹遂使經教斯廣代代漸
多宗匠攸遠時時閒發自漢及隋行
人重阻靈岫之風猶鬱仙苑之化尙
踈未若皇運肇興隄封海外五竺
與五嶽同鎭神州將大夏齊文皇華
之命載隆輶軒之塗接軫莫不欽
斯聖迹興樹辵蹤固得梵侣來儀相
従不絕今若返拜君父乖異羣經便
登驚俗之譽或陳輕毁之望昔晉成
幼冲庾氷矯詔桓楚飾詐王謐抗言
及宋武晩秊將隆虐政制僧拜虫尋
還停息良由事非經圈之典理越天
常之儀雖曰流言終緾顯議况乃夏
勃勅拜納上天之怒魏燾行誅肆
下癘之責斯途久列備擧見聞僧等
奉佩慞惶投庇失厝恐絲綸一發万
國通行必使寰海望風方弘失禮之
譽悠哉後代或接効尤之傳伏惟陛
下中興三寶慈攝四生親承付囑之
[33-0562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八張聚
旨用勵學徒之寄僧等内遵正教
固絕跪拜之容外奉明詔令従儒禮
之敬俯仰惟谷慙懼實深如不陳請
有乖臣子之喻或掩佛化便陷惘君
之罪謹列衆經不拜俗文輕用上簡
伏願天慈賜垂照覽則朝議斯穆終
遵途於晉臣委略常談畢歸度於齊
后塵黷威嚴惟深戰戢謹言
龍朔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上
時京邑僧等二百餘人徃蓬莱宮申
表上請右右相云勅令詳議拜不拜未
定可待後集僧等乃退於是大集西
明相與謀議共陳啓狀聞諸寮寀云
西明寺僧道宣等上雍州牧沛王
論沙門不應拜俗啓一首
僧道宣等啓自金河徙轍玉門揚化
歷經英聖載隆良輔莫不拜首請道
歸向知津故得列刹相望仁祠棋布
天人仰福田之路幽明懷正道之儀清
信之士林蒸高尙之賓雲結是使教
分三法垂万載之羽儀位開四部布
五乘之清範項以法海宏曠類聚難
分過犯滋彰有塵御覽下非常之詔
[33-0562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十九張聚令拜
君親垂惻隱之懷顯踈朝議僧等荷
斯明命感悼涕零良由行缺光時遂令上露憂被且自法教東漸亟涉窊隆三被屛
除五遭拜伏俱非休明之代並是暴虐
之君故使布令非經圈之謨乖常致
良史之誚事理難返還襲舊津伏惟
大王統維京甸攝御機衡道俗來
蘇繁務攸靜今法門擁閉聲教莫傳
據此靜障拔難之秋極溺扶危之曰
僧等叫閽難及徒鶴望於九重天階
罕登終拪遑於百慮所以干冒陳款
披露兾得俯被鴻私載垂提洽是則
遵崇付囑清風被於九垓正像更興
景福光於四海不任窮塞之甚具以
啓聞塵擾之深推知慙愓謹啓四月二
十五日西明寺
僧道宣等上榮國夫人揚氏請論沙
門不合拜俗啓一首夫人帝后之母也敬
正化大建福門造像書經架築相續入出宮禁榮問莫加僧等詣門致書云尓僧道

宣等啓自三寶東漸六百餘年四
俗立歸戒之因五衆開福田之務百
王承至道之化万載扇惟聖之風故
得寰海知歸生靈迴向然以慧曰旣
隱千載有餘正行難豋嚴科易
[33-0563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張聚
犯遂有稊稗涉靑田之穢少壯懷
白首之徵備列前經聞干視聽且聖
人在隱凡僧程器後代住持非斯誰
顯故金石泥素表眞像之容法衣剔
髮擬全僧之相依而信毁報果兩分
背此繕修俱非正道又僧之眞爲生
熟難知行德淺深愚智齊惑故經陳
通供如海之無窮律制別科若涯之
有際宗途旣列名教是依設出俗之
威儀豋趣眞之圓德固使天龍致敬
幽顯歸心弘護在懷流功不絕比以
時經濁染人涉淍譌竊服節詐之徒
叨倖憑靈之侣行無動於塵俗道有
翳於憲章上聞御覽布君親之拜乃
迴天腃垂朝議之勅僧等内省慙懼
如灼如焚相顧失守莫知投厝仰惟
佛教通屬四部幽明敢懷竊議夫人
當斯辵寄况復體茲正善崇建爲心
垂範宮闡成明道俗今三寶淪溺成
濟在緣輒用諮陳希垂救濟如蒙極
拔依舊住持則付囑是歸弘護斯在
輕以聞簡追深悚息謹啓
四月二十七日
[33-0563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一張聚
西明寺僧道宣等序佛教隆替事簡
諸宰輔等狀一首
列子云周穆王時西極有化人來反
山川移城邑千變萬化不可窮極穆
王敬之若神重之若聖此則佛化之初及也朱
仕行釋道安經錄云秦始皇時西
域沙門十八人來化始皇弗従禁之
夜有金剛丈六人破獄出之始皇稽
首謝焉漢書云武帝元狩中開
西域獲金人率長丈餘列之甘泉宮
帝以爲大神燒香禮拜後遣張騫徃
大夏尋之云有身毒圈卽天竺也彼
謂浮啚卽佛陀也此初知佛名相云
成帝都水使者劉向云向撿藏書徃
徃見有佛經此則周秦巳行始皇焚
之不盡哀帝元壽中使景憲徃大
月氏國國誦浮啚經還干時漢境稍
行齋戒據此曾聞佛法中途潛隱重
此中興
後漢明帝永平中上夢金人飛行殿
前乃使秦景等徃西域尋佛法逯
獲三寶東傳雒陽畫釋迦左像是佛
寶也翻四十二章經是法寶也迦
[33-0563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二張聚
竺來儀是僧寶也立寺於雒城西門
度人開化自近之遠展轉住持終於
漢選魏氏一代五主四十五年隆敬
漸深不聞拜毁吴氏江表四主五
十九年孫權創開佛法感瑞立寺
名爲建初其後孫晧虐政將事除屛
諸臣諌之乃止召僧而受五戒
蜀中二主四十三年于時軍國謀猷
佛教无聞信毁晉司馬氏東西立
政一十二主一百五十六年中朝四
帝崇信之極不聞異議唯東晉成
帝咸康六年丞相王導太尉庾亮薨
後庾永輔政帝在幼冲爲帝出詔令
僧致拜時尙書令何充尙書謝廣等
議不合拜徃返三議當時遂寢齒後
六十二年安帝元初中太尉桓玄以
震主之威下書令拜尙書令桓謙中
書王謐等抗諌曰今沙門雖意深於
敬不以形屈爲禮迹充率土而趣超
方内是以外國之君莫不降禮如育王等
禮比丘事良以道在則貴不以人爲
輕重如魏文之載干木漢光之遇子陵等尋大法東流爲
曰諒久雖風移政易而弘之不異豈
不以
[33-0564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三張聚
獨絕之化有曰用於陶漸清約之風
無害於隆平者乎玄又致書廬山遠
法師序老子均王侯於三大遠答以
方外之儀不隷諸華之禮乃著沙
門不敬王者論五篇其事由息及
安帝返政還崇信奉終於恭帝
有宋劉氏八君五紀雖孝武大明
六年蹔制拜君尋依先政
齊梁陳氏三代一百一十餘年隆敬
盡一信重逾深中原魏氏十有
餘君一百五十五年佛法大行備見
魏收良史唯太武眞君七年聽讒
滅法經於五載感癘而崩還興佛
法終於靜帝自晉失御中原江
表稱帝國分十六謂五涼四燕三秦二趙夏蜀是也
諸僞政信法不虧唯赫連佛佛據
有夏州兇暴无猒以殺爲樂佩像背
上令僧禮之後爲震死尋爲北代所
呑妻子刑刻具如簫子顯齊書
高齊在鄴六帝二十八年信重逾前
國無兩事宇六周氏五帝二十五年
初武帝信重佛法後納張賓之議便
受道法將除佛教有安法師著二
[33-0564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四張聚
教論以抗之論云九流之教教止其
身名爲外教三乘之教教靜心惑名
爲内教老非教主易謙所攝帝聞之
存廢理乖遂雙除屛不盈五載身
歿政移隋氏承運二帝三十七年
文帝崇信載興佛法海内置塔百有
餘州皆發休瑞具如圖傳煬帝嗣錄
改革前朝雖令致敬僧竟不屈自大
化東漸六百餘年三被誅除五令致
拜旣乖經國之典又非休明之政刳
斮之虐被於亂朝抑挫之儀揚於絕
代故使事理乖常尋依舊轍良以三
寶爲歸戒之宗五衆居福田之位雖
信毁交貿殃咎推移斯自人有窊隆
據道曾元興廢所以千餘大聖出賢
刧之大期壽六万年住釋門之正法
况乃十六尊者作化於三洲九億應
供護持於四部據斯以述曆數未終
焉得情斷同符儒典且易之蠱㕛不
事王侯禮之儒行不臣天子在俗四
位尙有不屈之人况弃俗従道而便
責同臣妄之禮又昊天上帝嶽瀆靈
祗君人之主莫不祭饗而下拜今僧
[33-0564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五張聚受佛
戒形具佛儀天龍八部奉其道而仰
其容莫不拜伏於僧者故得寘祐顯
徵祥瑞雜沓聞之前傳豈復同符老
氏均王侯於三大者哉故沙門之宅
生也財色弗顧榮祿弗縻觀時俗
若浮靈達形命如陽燄是故號爲出
家人也故出家不存家人之禮出俗
無霑處俗之儀其道顯然百代不易
之令典者也其流極廣故略述之今
列佛經論明沙門不敬俗者梵網經
下卷云出家人法不禮拜國王父母
六親亦不敬事鬼神涅槃經第六卷
云出家人不禮敬在家人四分律
云佛令諸比丘長幼相次禮拜不應
礼拜一切白衣佛本行經第五十三
卷云輸頭檀王與諸眷屬百官次第
礼佛巳佛言王今可禮優波離等諸
比丘王聞佛教卽従座起頂礼五百
比丘新出家者次第而礼薩遮尼乾
經云若謗聲聞辟支佛法及大乘法
毁呰留難者犯根本罪今僧依大小乘
經不拜君親是坴佛教今乃令違佛教拜跪俗人卽不信佛語犯根本罪又謗
无善惡業報不畏後代自作教人堅
[33-0565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六張聚住不
捨是名根本重罪大王若犯此罪不
自悔者燒滅善根受无間苦以王行
此不善重業故梵行羅漢諸仙聖人
出國而去諸天悲泣諸善鬼神不護
其國大臣輔相諍竸相害四方賊起
天王不下龍王隱伏水旱不調死亡
无數時人不知是過而怨諸天訴諸
鬼神是故行法行王爲救此苦不行
此過廣如經說更有諸論文多不載
僧道
宣等白朝宰羣公伏見詔書令僧致敬
君父事理深遠非淺情能測夫以出
家之迹列聖齊規眞俗之科百王同
軌干木在魏高杬而謁文侯子陵居
漢長揖而尋光武彼稱小道尙懷高
蹈之門豈此沙門不垂閑放之美但
以三寶嚮位用敷歸敬之儀五衆陳
誠載啓福田之道今削同儒禮則佛
非出俗之人下拜君父則僧非可敬
之色是則三寶通廢歸戒絕於人倫
儒道是師孔經尊於釋典在昔晉宋
備有前規八座詳議足爲龜鏡僧等
荷國重寄開放出家奉法行
[33-0565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七張聚
道仰承聖則忽令致有拜累深經俯
仰拪遑罔知投庇謹列内經及以故
事具舉如前用簡朝議請垂詳採敬
白至五月十五日大集文武官寮九
品以上幷州縣官等千有餘人捻坐
中臺都堂將議其事時京邑西明寺
沙門道宣大荘嚴寺沙門威秀大慈
恩寺沙門靈會弘福寺沙門會隱等
三百餘人幷將經文及以前狀陳其
故事以申厥理時司禮太常伯隴西
郡王慱叉謂諸沙門曰勅令俗官詳
議師等可退時羣議紛紜不能畫一
隴西王曰佛法傳通帝代旣遠下勅
令拜君親又許朝議今衆人立理未
可通遵司禮旣曰職司可先建議同
者署名不同則止時司禮大夫孔志
約執筆述狀如後令主事大讀訖遂
依位署人將太半左肅機崔餘慶曰
勅令司別立議未可輒承司禮請散
可各隨別狀送臺時所送議文抑揚
駮雜今謹依所司上下區以別之先
列不拜之文次陳兼拜之狀後述致
拜之議善惡咸錄件之如左焉
[33-0565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八張聚
中臺司禮太常伯隴西王慱叉大夫
孔志約等議一首
竊以凡百在位雖存敬上之道當其
爲師尙有不臣之義况佛之垂法事
超俗表剔髮同於毁傷擁錫異乎簪
紱出家非色養之境離塵豈筞名之
地功深濟度道極崇高何必破彼玄
門牽斯儒轍披釋服而爲孔拜處俗
塗而當法禮存其教而毁其道求其
福而屈其身再三研覈謂垂通理又
道之爲教雖全髮膚出家超俗其歸
一揆加以遠標天搆大啓皇基義藉
尊嚴式符高尙並仍舊貫无點彝章
如必改作恐非稽古雖君親崇敬用
輭神哀道法難虧還留睿想旣奉詢
芻之詔敢罄塵嶽之誠懼不愜允追
深戰愓
司元議一首肖形二氣嚴父稱莫
大之尊資用五材元后摽則天之貴
至於擎跪曲拳之禮陶化之侣同遵
服勤就養之方懷生之倫共紀凡在
君父理絕名言而老釋二門出塵辵俗虛無一旨離有會空瑞見毗耶闡慈悲之
偈氣浮函谷開道德之篇處木鴈之
閒養
[33-0566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二十九張聚生在
慮罷色聲之相寂滅爲心執禮蹈儀
者靡窮其要妙懷忠履孝者未酌其
波瀾理存太極之先事出生靈之表
故尊其道則異其服重其教則變其
禮爰自近古迄乎末葉雖沿革蹔乖
而斯道無墜洎哀緾雙樹慟結三號
防後進之虧風約儒宗以控法故當
輔成舊教豈應裁制新儀誠冝屈宸
扆之嚴申方外之旨委尊親之重縦
環中之遊愚管斟量遵故爲元司戎
議一首臣聞
三災變火六度逾凝二字爲經百成
攸緬是以白毫著相闡一乘於万刧
紫氣浮影混万殊於一致爰有儒津
復軔殊軫秀天地陰陽之稟禮君臣
父子之穆故知循名責實矩跡端形
則教先於闕里齋心力行修來悔徃
則化漸於連河釋爲内防雅有制於
魏闕儒爲外撿不能括其靈臺別有玄宗
素範振蕩風物翾鵬逸鷃促椿遼菌
無爲無事何得何失然則道佛二教
俱爲三寶佛以佛法僧爲旨道以道
經師爲義豈直攝生有託陶性
[33-0566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張聚
通資信亦爲政是基裨聲濃化而比
丘未喻先生多僻恃出俗而浮逸以
矜傲爲誇誕處疋夫之賤直形骸於
万乘忘子育之恩不降屈於三大固
君父所冝革乃臣子所知非遂降綸
璽是改其弊雖履孝居忠昌言改轍
而稽古愛道參酌羣情懷響者谷
不銷聲撫塵者山无隔細必備輿人
之頌以貢菊蕘之說何則柱史西浮
千有餘祀法流東漸六百許年雖曆
變市朝而事無損益唯庾氷責沙
門之拜桓玄議比丘之礼幸有何充
進奏慧遠陳書事竟不行道終不墜
是以大易經綸三聖蠱象不事王侯
大礼充牣兩儀儒行不臣天子亦有
嚴陵踞謁光武亞夫長揖漢文介胄
豈曰觸鱗故人不爲纓網惟舊詎先
師道法侣何後戎昭上則九天眞皇
十地菩薩下則南山四晧淮南八公
或順風而礼謁或御氣而遊處一以
貫之靡得而屈十室忠信亦豈無其
人哉五刑之設関三木者不拜豈五
德之具居三服者拜之罪之不責恭
[33-0566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一張聚肅德
之誠足容養然則含識之類懷生之
流莫不致身以輸忠彼則不臣王者
莫不竭力而尊孝彼則不敬其親雖
約弛三章律輕三尺有一於此三千
其大而不被以嚴誅寘於巨責者豈
不以道釋與堯孔殊制傷毁與禮教
正乖蓮華非結綬之色貝葉異削珪
之旨人以束帶爲彝章道則冠而不
帶人以束髮爲華飾釋則落而不容
去國不爲不忠辭家不爲不孝出塵
滓割愛於君親奪嗜欲弃情於妻子
理乃區分於物類不可涯撿於常塗
生莫重於父母子則不謝施莫厚於
天地物則不答君親之恩事絕名象
豈稽首拜首可酬万分之一者歟出
家之於君父豈曰全无輸報一念必
以人王爲願首四諦則於父母爲弘
益方祛塵刧永離死生豈與夫屈膝
爲盡忠色養爲純孝而巳矣必包之
俗境處之儒肆屈其容降其礼則不
孝莫過於絕嗣何不制以婚姻不忠
莫大於不臣何不令稱臣妾以袈裟
爲朝服稱貧道而趍拜儀範
[33-0567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二張聚
兩失名稱兼舛深恐一跪之益不
加万乘之尊一拜之勞式彰三服之
墜則所不可而豈然乎王者无父事
三老无兄事五更君人之尊亦有所
敬法服之敬不敬其人若屈其數則
卑其道數而可卑道則云缺矣豈若
存敬於巳存道於物敬存則巳適道
在則物尊尊道所以敬於物敬物亦
所以尊於巳也况復形猶身也道若
影焉身旣如聲道亦如響形動則影
隨聲揚則響應道崇則形寵身替則
道息豈可使居身之道屈於道外之
身豈可使方外之人存於身中之敬
又彼守一居道不離塵俗若可拜
之是謂俗之道而可俗俗又參道則
一當有二而道不專行矣安可以區
道俗之常域保專一之至誠哉據僧
祗律敬袈裟如敬佛塔謂袈裟爲福
田衣衣名銷瘦取能銷瘦煩惱鎧名
忍辱取能降伏魔軍亦喻蓮華不染
泥滓亦爲諸佛之所幢相則袈裟之
爲義其至矣夫若損茲佛塔壞彼幢
相捋輕忍辱更貶福田甚用危疑
[33-0567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三張聚終
迷去取解衣而拜則越俗非章甫之
儀整服而趍則緇衣異朝宗之典
故禪幽舎衞之境步屛高門之地理
絕朝請事乖榮謁豈不謂我崇其道
所以彼請其來請而卑之復何爲者
盧山爲道德所居不在搜揀之例甘
棠爲聽訟所息式致勿翦之思山與
樹之无心且以德而存物法與道之有
裕豈崇道而辵人語曰人能弘道則
道亦湏人而行也王人雖微位在諸
侯之上行道之輩焉復可卑其礼若
謂兩爲欺詭則可一而寢之寢之之
道則芟薙之之謂是則所奪者多何
止降屈而巳若謂兩爲濃助則宜崇之
崇之之道則尊貴之之謂豈可尊貴
其道而使其恭敬哉假以金翠爲眞
儀不以金翠而増肅以芻狗而尊像
不以芻狗而加輕肅敬終寄於道輕
重不係於物物之不能遷道亦猶道
之恒隨於物矣沙門橫服於巳資法
服而爲貴莫不敬其法服而豈係於
人乎不拜之典義高經律法付國王
事資持護法爲常也常行不易一
[33-0567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四張聚
隅可革千門或爽通有護法之資
塞有墜法之慮與其墜之曷若護
之何必屈折於僧容盤辟於法服使
萬國歸依者居蔕芥於其間哉語曰
因人所利而利之則利之之術亦可
因其精詣而爲利矣洎乎曰光上照
皇運攸宗海接天潢枝連寶搆藉
无上之道闡无疆之業別氏他族敬
猶崇徃神基靈沠道豈撝今此爲
甚不可一也月氏東國寶選斯俟定
水玄波法雲彩潤高解脫之慶演常
住之福王前帝昔尙或攸遵主聖臣
良胡寕此變臣愚千慮萬不一得儻
緣斯創造无益將來於恒河沙刧有
毫釐之累雖率土碎首羣生粉骨
何以塞有隱之責獨不忠之罪此爲
甚不可二也臣所以汲汲其事區區
其誠搔首捫心隳肝瀝膽伏願聖朝
重興至教恒舂奈苑永轉法輪一心歡
錄其人百祚遠光於帝用則雖死猶
生朝夕可矣竊惟詔旨微婉義難適
莫天情畫一則可使由之睿想傍求
則誰不竭慮臣以庸昧何足寓言以
[33-0568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五張聚
兩教爲无則崇之於聖運聖而崇之
則非無矣以兩教爲有則筆削於明時
時而削之恐非有矣斯所以歧路俳
佪兩端交戰道冝存跡理未㦔心管
豈天窺蛙焉海測理絕庶幾之外事
超智識之表自可懷鈆閣筆扣寂銷
聲而欲鳥處程言等中竊吹將聾聽
而齊俗與瞽視而均叟雖有罄於心
靈終不詣於聞見也直以八風迴扇万
籟咸貢其音兩曜昇暉千形不匿其
影茲焉企景是庶轉規就曰心葵輸
涓驛露而靦顏漿夏履薄永舂兢愓
巳甚赧畏交集謹議
司刑太常伯劉祥道
竊以朝廷之叙肅敬爲先生育之
恩色養爲重釋老二教今悉反之抗
礼於帝王受敬於父母而優容自昔
迄乎今代源其深致蓋有以然諒由
剔髮有異於冠冕袈裟無取於章服
出家故无家人之敬捨俗豈拘朝廷
之礼至於玄教清虛道風遐曠高尙
其事不屈王侯帝王有所不臣蓋此
之謂國家旣存其道所以不屈其身
[33-0568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六張聚
望准前章无違舊貫謹議
議拜者明沙門應致拜也昔皇覺御
宇尙開信毁之源豈惟像末不流弘
約之議頃以法海宏曠類聚難分有
穢玄猷頗聞朝聽致使拘文之士廢
道従人較而言之未曰通方之巨唱
也余所以考諸故實隨而彈焉庶崇
佛君子或能詳覽
議沙門兼拜狀合三首
左威衞長史崔安都錄事沈玄明等
議狀一首
竊以紫氣騰眞玄牝之風西被白虹
沉化涅槃之藴東流轡羽驤霞影王
京而凝衆妙津慈照寂啓金園而融
至道義冠空有理洞希夷祛濟塵
蒙薰滌因累神道神教茲焉有徵坦
躅業巳遵従流弊義資懲革彈曰守法高尙
稱爲流弊違經拜俗謂之懲革卽事不可其如理何原夫在三之
敬六位峻尊卑之象百行之本四
始旌罔極之談本立然後道生敬形
於焉礼穆寔王化之始乃天地之經
佛以法為師帝以天為則域中有四
大王者居一焉王道旣其齊衡天法
固乃
[33-0568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七張聚
同貫身爲法器法惟道本莫冠慕道
緇裳奉佛致敬君父眇契玄波彈曰佛法乃家
外之尊帝王爲域中之大教存而令屈折不羈還類編人此乃法氺壅而不流何玄波之眇契
且夫戒錄纔高猶盡肅於膜拜

况乎貴賤懸邈頓辵恭於屈膝彈曰王謐云沙門所
以上下相敬而抗礼宸居者良以宗致旣同則長紉成序津途有隔則義无降屈誠
哉是言可爲龜鏡矣必以山林獨徃

物我兼忘混親踈齊寵辱惠我不爲
是損已詎稱非自當泯若无情湛然
恒寂安假仰迦維而頓類覿天尊
而雅拜塵容不異俗致敬末乖眞彈曰沙門落釆披緇道俗
懸隔拜違佛教具顯經文而言敬未乖眞容不異俗此乃指南爲北
反白成玄且伯陽緖訓於和光不

輕演教於常礼妙叶謙尊之德遠符鄰照之規
伯陽誕自姫周身充柱史爲官則王朝之一職言道儒宗之一流拜伏君親置其冝
矣至若不輕之礼四衆乃權道之一時其猶文命入裸俗而解裳不可例
欒土以爲摸揩又三極之中師居其末末

猶展敬本何疑哉彈曰釋衆所以師資相敬正以教義不殊故耳非是約
本末而言何孟浪之甚也若以袈

裟異乎龍黼縠巾殊於鷩弁服旣戎
矣拜何必華各循其本无爽彝式
其有素履貞遯清規振俗神化盻響
戒行精勤藻掞桐鸞梵清霄鶴錦旌
徵獸瓊符御靈德秀年耆蠲其拜礼
[33-0569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八張聚自餘
初學後進聲塵寂寥並令盡敬君父
請卽編之恒憲彈曰若以不拜爲非則德秀年者詎
冝蠲免若以不拜爲是則後進初學无冝令拜進退矛盾去取自乖請卽編之怚憲何所
見之短乎如此則進德修業出塵之
軌彌隆苦節棲壇入道之心逾勵玄
風斯遠國章惟緝庶可以詳示景則
靜一譌弊彈曰以乖宗爲景則謂守法爲譌弊約斯以驗餘何可觀
自我作故奚舊之拘夫鏡非常之理
必藉非常之照天鑑玄覽體睿甄
微探象外之辵宗極環中之幽致雖
則蹔駭常聽抑亦終寘大道
謹議右清道衞長史李洽等議狀
一首竊以道教冲虛釋門秘寂至於
照仁濟物崇義爲心乃勝儒風理
言不異彈曰儒教所明不踰寰城釋宗所辯高出見聞故魏東陽王丕曰佛法
冲洽非儒墨者所知今言不異何多謬耶至若

宿德耄齒戒律無虧拪林遯谷高尙
其事若斯儔輩可致尊崇其有弱
齔蒙求薫修靡譽背眞混俗心行多
違以此不拜義難通允彈曰夫稱沙門者何也謂紹法象賢發蒙啓化儀乏搢紳之
飾教殊廊廟之規求宗故所以直骸孰可分其德業矯俗故由茲抏礼寧客
隔以尊畢但在家在國事親事君不拜

之儀何可以訓彈曰誠哉奉君親者无宜不拜沙門不事王侯背恩天屬
以拜爲訓似未之思望請

[33-0569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三十九張聚
勒拜垂憲於後謹議
長安縣令張松壽議狀一首
竊惟佛道二門虛寂一致縦不能練
心方外擯影人閒猶湏迹與俗分事
與時隔然今出家之輩多雜塵伍
外以不屈自高内以私謁爲務徒有
入道之名竟無離俗之實彈曰不科簡懲屈者峯法
而然私謁者誠違教義只可峻其彼不逞之流寧容縱火崑岡而欲俱焚玉石耶
至若君親之地礼兼臣子孝敬所宗
義深家國不有制度何以經綸望請
僧尼道士女冠等道爲時湏事因法
會者雖在君后聽依舊式捨此以徃
並令讃拜若歸覲父母子道冝申如
在觀寺任遵釋典彈曰夫僧尼合拜則无冝不拜不合豈簡時方何得
剃镻同是一人爲處便開異礼法服始終无二據事遂制殊經此乃首鼠兩諯要時晏
庶其以卑屈爲恥稍屛浮竸以

道德自尊漸弘教法輒進愚管伏増
慙戰謹議中臺司禮太常伯隴西王慱义
執議狀奏一首司禮議僧尼道士女冠
等拜君親等事一五百三十九人
議請不拜右大司成令狐德棼等議
稱竊以凡百在位咸隆奉上之道當
其爲師尙有不臣之義况佛之垂法
事越常規
[33-0569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張聚
剔髮同於毁傷振錫異乎簪黻出家
非色養之境離塵豈筞名之地功深
濟度道極崇高何必破彼玄門牽斯
儒轍披法服而爲俗拜踐孔門而行
釋礼存其教而毁其道求其福而屈
其身詳稽理要恐有末愜又道之爲範蜼全髮盧出家越俗其歸一揆加以遠摽
天搆大啓皇基義藉尊嚴式符高尙
惟此二教相沿自久爰曁我唐徽風
益扇雖王猷遐畼實頼天功而聖輪
常轉式資冥助今儻一朝改舊无益
將來於恒沙之刧起毫塵之累則普天
率士灰身粉骨何以塞有隱之責蠲
不忠之罪與其失於改創不若謬於
修文孔子曰因人所利而利之老子曰
聖人无常心以百姓心爲心二教所
利弘益多矣百姓之心歸信衆矣革
其所利非因利之道乖其本心非无
心之謂請遵故實不拜爲允伏惟
陛下德掩上皇業光下問君親崇敬
雖啓神哀道法難虧還留睿想旣
奉詢芻之旨敢罄塵嶽之誠懼不折
哀追深戰愓
一三百五十四人議請拜
[33-0570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一張聚右兼
司平太常伯閻立本等議稱臣聞剛
折柔存扇玄風之妙旨苦形甘辱騰
釋路之微言故能開善下之源弘不
輕之義是以聲聞降禮於居士柱史
委質於周王此乃成緇服之表綴立
黃冠之龜鏡自茲巳降喪其宗軌歷
代溺其眞理習俗守其迷途一人有作
万物斯覩細維天地驅駕皇王轉金
輪於勝境搆玉京於玄域遂使尋眞
道士追守藏之遐風落䰂沙門弘礼
足之綿典况太陽垂曜在天摽無二
之明大帝稱尊御宇極通三之貴且
二教裁範雖絕塵容事止出家未
能逃國同賦形於姒鏡皆仰化於姚
風豈有抗礼宸居獨高眞軓然輕尊
傲長在人爲悖臣君敬父於道无嫌
考詳其義跪拜爲允前奉
四月十六曰勅旨欲令僧尼道士女冠
於君親致拜恐爽於恒情冝付有司
詳議奏聞者件狀如前伏聽勅旨
今上
停沙門拜君詔一首東臺
若夫華裔列聖異軫而齊驅
[33-0570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二張聚
中外裁風百慮而同致自周霄隕照
漢夢延輝妙化西移惠流東被至於
玄牝邃旨碧落希聲具開六順之
基偕叶五常之本而於愛敬之地忘
乎跪拜之儀其來永久罔革茲弊朕
席圖登政崇眞導俗凝襟解脫之
津陶思常名之境正以尊親之道礼
經之格言孝友之義詩人之明准豈
可以絕塵峻範而忘恃怙之敬拔累
貞規迺辵溫清之序前欲令道士女
冠僧尼等致拜將恐振駭恒心爰俾
詳定有司咸引典據兼陳情理沿
革二塗紛綸相半朕商攉羣議沉
研幽貝然箕穎之風高尙其事遐想
前載故亦有之今於君處勿湏致拜
其父母所慈育彌深祗伏斯曠更將
安設自今巳後卽冝跪拜主者施行
龍朔二年六月八日西臺侍郞弘
文館學士輕車都尉臣上官儀宣
京邑老人程士顒等上請表一首
臣言臣聞佛化所資在物斯貴良由
拔沉冥於六道濟蒙識於三乘其德
旣弘其功亦大所以佛爲法主幽顯
[33-0570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三張聚之所
歸依法爲良藥煩惑由之清蕩僧爲
佛種弘演被於來際遂使歷代英主
重道德而護持清信賢明度子女而
承繼固得僧尼遍於區宇垂範導於
无窮伏惟陛下慈濟九有開畼一乘
愛敬之道克隆成務之途逾遠近奉
明詔令僧跪拜父母斯則崇揚孝始
布範敬源但佛有成教出家不拜其
親欲使道俗殊津歸戒以之投附出
處兩異眞俗由之致乖莫非心受佛
戒形具佛儀法網懸殊敬相全別且
自高尙之風人主猶存抗礼豈惟臣
下返受跪拜之儀俯仰撫循無由啓
處意願國無兩敬大開方外之迹僧
奉内教便得立身行道不任私懷之
至謹奉表以聞塵黷威嚴伏増戰越
謹言直東
臺舎人馮神德上一道
士僧尼請依舊僧尼在前此一条在貞觀十一年因令合上一僧
尼請依舊不拜父母臣聞
秘教東流囙明后而闡化玄風西運
至識以開宗故知弘濟千門義宣於
雅道提誘萬品理塞於邪津只
[33-0571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四張聚可隨
聖教以抑揚豈得逐人事而興替沙
門者求未來之勝果道士者信有生之
自然自然者貴取性眞絕其近僞之
跡勝果者意存杜漸遠開趍道之心
誘濟源雖不同従善終歸一致伏惟
皇帝陛下包元建極御一飛貞乘
大道以流謙順無爲而下濟因心會
物教不肅成今乃定道佛之尊卑抑
沙門之拜伏拜伏有同常礼未是出
俗之因尊卑物我之情豈曰無爲之
妙陛下道風攸闡釋教載陳毎至齋
忌皆令祈福祈福一依經教二者何
獨乖違陛下者造化之神宗父母
者人子之慈稱陛下以至極之重猶停
拜敬之儀所生旣曰人臣何得曲申情
礼捨尊就愛弃重違經緣情猶尙不
通據教若爲行用陛下統天光道順
物流形形物尙不許違淨教何冝改
作願陛下因天人之志順万物之心停
拜伏之新儀遵尊卑之舊貫庶望
金光東曜不親塵俗之悲紫氣西暉無
驚物我之貴卽大道不昧而得盛於
明時福業永貞庶重彰於聖曰
[33-0571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五張聚
謹言
西明寺僧道宣等上榮圈夫人楊氏
請論拜事啓一首
僧道宣等啓竊聞紹隆法任必歸明
哲崇護眞詮良資寵望伏惟夫人
宿著薰修極无彊之福早摽信慧建
不朽之因至於佛教威儀法門軌式
實望特垂恩庇不使陵夷自勅被僧
徒許隔朝拜誠當付囑之意寔深荷
戴之情然於父母猶令跪拜私懷徒
愜佛教甚違若不早有申聞恐遂同
於俗法僧等翹注莫敢披陳情用恛
惶輒此投訴伏乞慈覆特爲上聞儻
遂恩光彌深福慶不勝懇切之甚謹
奉啓以聞塵擾之深唯知悚息謹啓
大莊嚴寺僧威秀等上請表一首
謹錄佛經出家沙門不合跪拜父母
有損無益文如左
梵網經云出家人不同圈王父母礼
拜順正理論云圈君不求比丘禮拜玄
教東漸六百餘年上代皇玉无不依
經敬仰洎乎聖帝遵奉成教彌隆
故得列刹相望精廬峙接人知慕善
[33-0571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六張聚家曉
思諐僧等忝在生靈詎忘忠孝明詔
頒下率土咸遵恐直筆夬臣書乖佛
教萬代之後蕪穢皇風僧威
秀等言竊聞眞俗異區葉門割有生
之戀幽顯殊服田衣無拜首之容理
固越情道仍舛物况挻形戒律鎔念
津梁酬恩不以形骸致養期於福善
而令儀不改釋拜必同儒在僧有越
戒之諐居親有損福之累臣子之慮
敢不盡言伏惟陛下匡振遠猷提奬
幽㮣旣巳崇之於圈亦乞正之於家
足使捨俗無習俗之儀出家絕家人
之敬護法斯在提福莫先自然教有
可甄人知自勉不勝誠懇之至謹奉
表以聞塵黷扆旒伏増戰越玉華
宮寺譯經沙門靜邁等上拜父母
有損表一首沙門
靜邁言竊聞筞係告先尊父屈軆
於其子形章攸革介士不拜於君
親伏惟僧等揚言紹佛嗣尊之義是
同故愛敬降塙乃折節於其氣容服
異俗形章之革不殊致使沙門亦不
支屈於君父窮茲内外雖復繼
[33-0572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七張聚
形變則而心敬君親敢有怠哉至如
臣服薨君以曰易月形雖従吉而心
喪三年是知遏密八音期於三載修
于心敬其來尙矣若令反拜父母則
道俗俱違佛戒顚沒枉沉淪迴未巳
况動天地感鬼神者豈在於跪伏耶
但公家之利知無不爲恐因今創改
万有一累則負聖上放習法之洪恩
彌刧粉身奚以塞責伏惟陛下廣開
獻書之路通納芻言之辯輕塵聽覽
伏増戰汗謹言
襄州禪居寺僧崇拔上請父母同
君上不令出家人致拜表一首
沙門崇拔言拔聞道俗憲章形心
異革形則不拜君父用顯出處之儀
心則敬通三大以遵資養之重近奉
恩勅令僧不拜君王而令拜其父母
斯則隆於愛敬之礼闕於經典之教
僧寶存而見輕歸戒沒而長隱豈
有君開高尙之迹不悖佛言臣取下
拜之儀面違聖旨可謂放子求其福
受拜仍獲其辜一化致疑二理矛盾
伏願請従君敬之礼以通臣下之儀

[33-0572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八張聚
黷扆旒彌増隕越謹言
論曰威衞司列等狀詞則美矣其
如理何咸不惟故實昧於大義苟
以屈勝爲敬不悟亡脣之禍内經稱沙
門拜俗損君父功德及以壽命而
抑令俯伏者胡言之不訒輕發摳機
哉雖復各言其志亦何傷之大甚而
威衞等狀通塞兩兼司列等狀一途
氷執或訪二議優劣余以爲楚則失
矣齊亦未爲得也然兩兼則膚勝
氷執乃膏肓故升威衞於乙科退司
列於景苐至若範公質議則旨贍文
華隴西執奏言約理舉旣而人庶斯
穆龜筮叶従故得天渙下覃載隆
高尙之美慈育之地更弘拜伏之仁
時法侣名僧都鄙耆耋僉曰叶私
志矣違教如何於是具顯經文廣陳
表啓匪朝伊夕連訴庭闕但天門邃
遠申請靡由奉詔求宗難爲去取易
曰羝羊觸蕃羸其角方之釋侣豈不
然歟讃曰威衞之流議雖通塞以人
癈道誠未爲得司列等狀抑釋従儒
拜傷君父詎曰忠謀質議遒華敷陳
[33-0572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四十九張聚簡要
天人叶允爰垂璽誥恭承明命式
抃且哥顧瞻玄藉有累如何法俗疇
咨咸申極表披瀝丹款未紆黃道進
退惟谷投措靡由仰悕神禹疏茲法
流沙門
不應拜俗捻論釋彥
琮曰夫沙門不拜俗者何盡出處異
流内外殊分居宗體極息慮忘身不
汲汲以求生不區區以順化情超宇
内迹寄寰中斯所以抗礼宸居背恩
天屬化物不能遷其化生生无以累
其生長捐君親斯其大旨也若推之
人事稽諸訓詁則所不應拜其例十
焉至如望袠山川郊祀天地欲其利
物君罄迺誠今三寶住持歸戒弘益
幽明翼化可略言焉斯神祗之流也
爲祭之尸必叶昭穆割牲廌熟時爲
不臣今三寶一體敬僧如佛備乎内
典旡俟繁言斯祭主之流也祀宋之
君二王之後王者所重敬爲圈賓今
僧爲法王之胤王者受佛付囑勸勵
四部進修三行斯圈賓之流也重道
尊師則弗臣矣雖謁天子無
[33-0573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五十張聚北面
焉今沙門傳佛至教遵凡誘物嚴師
敬學其在茲乎斯儒行之流也礼云
介者不拜爲其失於容節故周亞夫
長揖漢文也今沙門身被忍鎧戡剪
慾軍掌握慧刀志摧心惑斯介胄之
流也蓍代筮賓尊先冠阼母兄致拜
以礼成人今沙門以大法爲巳任極
羣生於塗炭敬遵辵躅袓承嫡胤斯
傳重之流也堯稱則天不屈穎陽之
高武盡美矣終全孤竹之潔今沙門
高尙其事不事王侯蟬蛻囂埃之中
自致寰區之外斯逸人之流也犯五
刑閞三木被垂楚嬰金鐵者不責其
具礼今沙門剔毛髮絕胤嗣毀形軆
易衣服斯甚刑之流也又詔使雖微
承天則貴沙門縦賤稟命冝尊况德動幽
明化霑龍鬼靜人天之苦浪清品庶
之炎氛功旣廣焉澤亦弘矣豈使絕
塵之伍拜累君親閑放之流削同名
教而巳余幼耽斯務長頗搜尋採辵
烈於靑編纂前芳於汗簡重以感
淪暉於佛曰罄爝火以興㫊庶永將
來傳之好事又古今書論
[33-0573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五苐五十一張聚
皆云不敬據斯一字愚竊惑焉何者
敬乃通心曲礼稱无不敬拜唯身屈
周陳九拜之儀且君父尊嚴心敬无
容不可法律崇重身拜有爽通經以
拜代敬用將爲允故其書曰不拜爲
文遠公有言日淵壑豈待晨露哉
蓋自申其罔極也此書之作亦猶是
焉達鑑通賢儻無譏矣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五
癸卯歲高麗圈分司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