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8 廣弘明集-唐-道宣 (TKD)


[33-0324b]
之二
列代王臣滯惑解上
有唐太史傳弈者本宗李老猜忌釋
門潛圖芟剪用達其鄙武德之始上
書具述旣非經國當時遂寢弈不勝
其憤乃引古來王臣訕謗佛法者二
十五人撰次品目名爲高識傳一袠
十卷抄於市賣欲廣其塵又加潤飾
増其罪狀至於張魯據於漢中黃巾
反於天下斯竝李門勃逆皆覆而不
顯非謂篤論之文乎若夫城高必頹木
秀斯拔惟我清峻故有異道嫉之不
足恠其鄙吝未見廝徒皁隷有加惱
辱明非目翳何事屛除故因其立言
仍隨開喻此則古來行事釋判天分
未廣見者謂爲新致聊陳舊解略顯
由途資此神開可稱高識又傳氏寡
識才用寄人集叙時事癈興太半坑
殘禁蕩之事可号非政所湏沙汰括
捨之條斯寔王化之本故僧條俗格
[33-0324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二張典
代代滋彰此乃禁非豈成除毁傳氏
通入廢限是謂披毛之夫終淪塗炭
可悲之甚矣弈學周子史意在誅除
搜揚列代論佛法者莫委存廢通疏
二十五人大略有二初則崇敬佛法
恐有婬穢故湏沙汰務得住持二則
憎嫉昌顯危身挾怨故湏除蕩以畼
胸襟初列住持王臣一十四人傅弈高
識傅通列爲廢除者今簡則是興隆之人
宋世袓唐高袓王度顏延之
蕭摹之周朗虞愿張普惠
李瑒衞元嵩顧歡邪子才
高道讓盧思道
二列毁滅王臣一十一人傅弈高識
傅列爲高識之人今尋乃是廢滅者
魏大武周高袓蔡謨劉晝陽衒之
荀濟章仇子陀劉惠琳范縝李緖
傅弈減肖除滅半之王文同
初序沙汰僧衆者夫以稊稂之穢靑
田榮華之弊白首者良有以也故六
羣之過興舎衞十濫之僞起毗離大
聖因立条章无學由而正犯遂有七
擯量其小失四法拔其大諐張網目
[33-0325a]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三張典而
示三千顯律儀而陳八万故得正像
咸稱有道内外同号無塵自法漸王
門金科之刑無墜僧羅海岳藏疾之
隙滋章舉統以法繩之烹鮮之儀可
覿隨機以時勸勉握泥之喻自鄰人
誰無過垂珠之誡有津醜迹易欣掩
耳之夫難覩所以宋唐兩帝王顏等
賢鑑物性之昏明曉時緣之淳薄縱
釋門之紛蕩則淄澠一亂彈僧徒之
得失則凍渭殊流斤貪競之鄙夫毀
藏積之僧滓存高尙之道德延重惠
以攝人至如漢魏齊梁之爲政也恢
恢天網取漏呑舟察察王政事兼苛
濫所以大弘佛法通濟於五乘該洽
明時陶漸於清濁使濁者知歸令自
新於大造清者容養悟適化之多方
其猶大赦天下逋逃因之改容忘瑕
納衆羣小以之遷善堯舜豈非聖主
而化不及丹朱漢袓焉樂亂階而亮
貫高之逆礼門秀路雖僻而預升堂
釋種達多乃邪而參清衆是知權道
抑揚神機利用或收或縱事出乘時
後序除廢三寶意者夫以保形存
[33-0325b]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四張典命
有生之所貴重財愛食鄙俗之共珍
故位稱大寶無以摧於死王力拔靑
山莫有亡於老病斯佛教也故四山
常逼王位非常三相恒遷生涯有數
斯實錄也俗有讖記之傳不知由何
而得或云口授或述符圖虛然顯密
布露士俗竊以五運更襲帝者一人
自餘凡叟誰之顧錄周袓巳前有忌
黑者云有黑人次膺天位故齊宣惶
怖欲誅稠禪師稠以情問云有黑人
當臨天位稠日斯浪言也黑無過漆
漆可作耶齊宣妄解手煞第七弟渙
故可笑也周太袓初承俗讖我名黑
泰可以當之旣入関中改爲黑皀朝
章野服咸悉同之令僧衣黃以従讖
緯武帝雄略初不齒之張賓定覇元
嵩賦詩重道疑佛將行廢立有實禪
師者釋門之望帝亦欽重松問後運
是誰應得實日非僧所知帝曰如讖
所傳云黑者應得僧多衣黑竊有所
疑實日僧但一身誰所扶翼決非僧
也帝日僧非得者黑者是誰實日至
尊大人保信浪語外相若聞豈言
[33-0325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五張典至
聖黑者大有老烏亦黑大豆亦黑如
是非一可亦得耶帝聞有姓烏姓竇
者假過誅之元其情本疑意在釋遂
卽蕩除魏太武本是戎鄕素無文
墨八歲豋位一信崔浩故兩帝厚身
信讒信讖陵殘佛化自取殃及旋踵更
興興由時來不在人力故經傳云佛
化惟遠終於六萬歲時住持小聖功
在九億无學不可削也蔡謨巳下上
事諸賢竝挾私忿於僧有隙發憤忘
身何况佛法極筆而書罪狀深文而
掛刑網秃賊以驚視聽妭胡而動王
臣且律令條章未若凝脂之密滔滔
天網自有陷目之夫言賊斯卽盜枓
述妭乃當死例書表盛云妭賊未識
妭賊是誰可謂匿名之書足投諸火
如湏勘撿虛迹自形前後上事雖有
十賢荀濟一夫差有才用自餘連寫
未足人聞傳弈後來謂自脫穎言无
典據才氣虛劣死礫云寶賢愚所輕
然素本無道門起家貧賤投僧乞貸
不遂所懷蓄憤致嫌固其本志武
[33-0326a]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六張典
左之望都邑所知見其飢寒延居私
宅巋通人也待以上賓三數日閒遂
通其婦入堂宴語曾不避人巋有兄
子爲僧寺近巋宅因徃見之弈大瞋
怒僧便告巋巋初不信日傅弈貧士
我將接在宅豈爲不軌耶僧曰升若
有疑可一徃視相將至宅果如所言
巋掩氣而旋巋有女聟爲果毅常以
爲言弈旣竊妻而傅妭不可筭矣如
唐吏部唐臨冥報所傅神爲泥人固
其冝哉如別所顯
隋大業八年天子在遼有王文同者
郊東王堡人也夙与僧爭水磑之利
勅令廵問軍實乃矯詔集僧三木加
身考令云反幷令引邑議同謀遂誅
翦僧徒於河閒郡殺道俗近一千人
傳符達於蒱州酷聲遍於天下時竇
慶爲河東太守以狀秦聞帝大怒於
河閒戮之未及加刑百妵臠之生噉
乃及於土地以此反例下述反僧亦
相符此然初因僧起諦毁佛法咸因
宿忿不思累刧之溺而欲一時之快
泄在帝臣非関上事非位不謀巳如
[33-0326b]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七張典前咎
徒爲舉斧終陷磨胸故集者隨傳叙
之庶後葉之龜鏡也後魏
世袓周高袓宋世袓唐高袓趙王
度晉蔡謨宋顏延之宋
蕭摹之宋周朗宋虞愿魏
張普濟魏李瑒齊劉晝魏
楊衒之後
魏世袓太武皇帝初立道學置道壇
癈佛宗帝
妵託跋氏諱伏釐後名壽鮮卑胡人
之別種也西晉之亂有託跋盧據有
朔方晉就卦爲代王盧孫捨翼鞬或
云珪部落逾盛衆十万此連雲中西
據陰山雲中南去漢塞四千里以東
晉孝武太元初南至朔東三百里平
城爲都二十餘歲依華造殿宗事佛
道登位三十四年至晉帝隆安中第
三主託跋壽立時年八歲尙在幻沖
信任司徒崔浩浩尤不信佛情重李
老仙術以道德經授帝令諷味因便
重之登位二年召天下方士有道土
寇謙之者道門之魁傑也自云於嵩
高値天尊飛下召謙賜以天師之
[33-0326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八張典
号令奉太平眞君置靜輪天宮可獲
仙道列辟聞之若辵而浩深信之帝由
是於平城郊置道塲方二百步重層
崇峻幷備厚礼具如釋老志所述後
改号太平眞君以遂寇謙之道命也
因蓋吴作亂関中有沙門畜弓矢浩
便進說與吴通謀遂誅長安沙門焚破
佛像四方亦然惟留臺下至眞君七
年遂一切蕩除坑僧破像自以爲得
志也爲讒所黷幽煞太子惡疾殃身
族崔活何嗟及矣不久爲閹人宗慶
所煞便崩其孫嗣立卽開佛法天下
大明
第六帝孝文是稱文袓改姓爲元改
代爲魏去胡服定官名衣冠華夏移
都河洛佛法大興然世袓勇於武略
怯於文雄輕於自審重於信僞而弈
叙爲命世之明后寔誣也哉尋弈搜撿
列代上事言及釋門者大略五焉前巳
顯之今重昌辯一以業運冥昧報果
交加二以教指俗僞終歸空滅三以
寺宇崇麗顧陵嫉之四以僧有雜行
[33-0327a]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九張典
五相雖惑多以雜行者爲言焉斯不
達之曲士也夫出家者取其發足超
於形心異俗執持聖種震懾魔王天
帝尙來下拜龍神無不奉者非無五
三雜行犯法負心婆娑於色味貪餮
於名利斯等行乖佛化正法稊稂涅
槃謂爲秃人梵網呼爲大賊戒海如
尸不納僧條財法絕之斯禁顯然妄
咎於佛深不可也至如俗士紽臣有
國常有行貞潔者重之爲貪競者罪
之不可以見一士乖僻合國竝誅一
官濁濫舉朝同剪斯不可也事見後
魏書及十六國舂秋世袓見一寺過
起通國塹僧無問少長一時殘戮可
謂虜官長也判事雷同弈引以爲明
略明者逃矣又以見僧受供厚礼頻
繁自不能拔妬而増狀僧爲褔田奉
之自獲其報官是攝政祿之以盛其
功今王晹臣下讓祿者是誰俗施僧
財不受者常有無祿之官不聞於國
受俸之士充牣九洲豈以一士受賕
朝廷爲之廢務一僧濫施釋門由此
致嫌又不可也是知清濁異途道俗
[33-0327b]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張典通有
憲臺繩糺於失法詳刑枓處於重輕
斯俗政也戒律以撿於七非擯罰以
正於三格僧制以遮其外犯法令以
勖其内心此佛教也是則道俗律令
具足光明昭彰於四俗顯昌於五衆
有何不盡湏尒上言所以上帝
高居於九重殷鑑四海列辟靡監於
王事職司其憂尒非其司妄行干政
徒爲濫職何用當官故後之上事希
有従之者故經說四依擬分僞濫人
識難辯法智易明何得見一僧行過
上累佛宗見一戒或虧便輕正法止
可以道廢人以人不弘道也不可以
人癈道以道高出天人抑又詳之今
以五常撿人何人能具五孝撿士何
士備之讀易而忽陰陽講礼而存倨
傲闇君賊臣代代常有尸祿亂政時
時更繁礼門三千顏生獨爲德行君
人二十九代唐堯常據言初略述統
詳則釋門藻鏡者殷矣二周
祖武皇帝志存道學躬受符錄猜忌
佛門帝姓
字文氏諱邕太袓魏丞相黑泰
[33-0327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一張典之
第三子也族本鮮卑元魏之未太袓
挾魏平陽王西頓関中經魏四帝三
十三年薨世子洛陽公受魏禪稱周
當年被廢立弟寕都公爲帝四年
崩謚明帝兒小立弟魯國公爲帝卽
高袓也改号保定元年深謀獨斷猜
忌爲心晦迹親踈以蒙智術保定六
年改元天和前後經于一紀大家宰
晉國公宇文護太袓之猶子也躬受
辵詔輔翼帝圖雄略控御光時佐
恐有廢立便引入内煞之幷子十人
族大臣六家改元建德誅除雄武摧
翦扜城慮遠權衡英威自若而能克
巳勵精露懷臣下布袍菲食勞謙自
持躬履行陣步涉山谷故得士卒之
心死而不猒時有讖記忌於黑衣謂
沙門中次當襲運故帝初大信佛以
事逼身遂行廢蕩以建德三年納道
士張賓侫辯便滅二教更立通道觀
用畼本懷至建德五年平齊旣訖自
以爲滅法之褔祐也改元宣政至五
月因癘而崩於雲陽子贇嗣位煞齊
王父子十人正月一日改元大成
[33-0328a]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二張典
禪位其子衍改元大象自号天元皇
帝便開佛法然則禍深褔淺過奄其
功明年五月崩謚日文宣後年正月
改元大定二月内禪位有隋故弈述
云觀武帝爲政果決能斷此其志也
旣除妭邪之教惟務强兵五年之閒
大勳斯集盛矣其有成功也集者曰
弈云無佛則国安祚遠如何周袓誅
除纔了凶崩忽臨則弈爲狂矣然則
武帝惟武曾不遲疑隨心快意便行
誅戮害叔毁佛欺忄巳深祚促曆移
固其冝矣况復癘及其身呼嗟何及
殃鍾禍集又可悲涼乃以正佛爲妭
邪指僞道爲師奉闇君荒主豈待夏
殷固謚法之司魏周滅法之主俱爲
武者不亦冝乎餘有除毁相狀感於
苦報如別具述
三宋世袓孝武皇帝沙汰僧徒幷致
敬事帝姓劉氏諱駿文帝之第三子
也爲父討逆斬兄邵於南郊幷子三
十一人自立改元孝建二年誅叔義
宣大明二年誅王僧達父子有羌人
高闍反事及沙門曇摽下詔曰佛法譌
[33-0328b]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三張典
替沙門混雜未足扶濟鴻教而專成
逋藪加以姦心頻發凶狀屢聞敗道
亂俗人神交忿可付所在精加沙汰
後有違犯嚴其誅坐遂設諸條禁自
非戒行精苦竝使還俗詔雖嚴重竟
不施行先是晉成帝時庾氷專政欲
令沙門致敬王者何充王謐等駮議不
同及桓玄篡位復述前議俱不果行
備如別述世袓以大明六年使有司
奏議令僧致敬旣行刳斮之虐鞭顏
放面而斬之人不膝其酷也且僧拜
非經圈之典亦不行之大明八年崩
子業立尋爲明帝所奪而傳弈叙爲
高識之帝濫刑何識之可高耶倐忽
絕嗣身名俱滅可爲殷鑑矣案蕭子
顯述曰宋氏自稱永德承運曲干正
位八君卜年五紀四經絕嫡三号中興
関閒禍難相陵骨肉何可言哉
四大唐高袓太武皇帝沙汰釋李二
宗詔帝以武德末年僧徒多僻下詔
澄簡肅清辵法非謂除滅尤爲失旨
故詔云朕膺期馭宇興隆教法深思
利益情在護持使玉石區分薰蕕有
[33-0328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四張典
辯長存妙道永固褔田正本澄源冝
従沙汰斯正詔也而弈叙爲滅法則
誣君罪忄値容養冤政網漏呑舟故
存其首領耳餘如後述
弈又引元魏尙書令任城王澄奏議
不許邑里更造伽藍妨人居住又引
尙書令高肇奏僧祗戶粟散給貧人
閱其表奏無除毁狀但在匡政理教
除其僻險斯之詳糺弘護之規諌
五後趙中書太原王度奏議序石虎
下書問曰佛号世尊國家所奉閭里
小人無爵袠者爲應得事佛不又沙
門皆應高潔貞正行能精絜然後可
爲道士今沙門甚衆或有姦究避役
多非其人可料簡詳議度奏以王者
郊祀天地祭奉百神故礼有恒饗佛
生西域非中華所奉漢氏初得其道
惟聽西域胡人立寺都邑魏承漢制趙
由舊章請趙人不聽詣寺巳爲沙門
者辵還初服朝士多同此議虎下詔
曰度議佛是外神非諸華所奉朕出
邊戒冝従本俗夫制由上行永世作
則苟允事無虧何抱前代其夷趙爲
[33-0329a]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五張典
道士樂事佛者悉聽餘有弈爲潤飾
多陳妖詐道家之書僞妄自昔黃書
合氣士女婬行赤章猒禱幽明乱起
是知妄作者凶亂俗者殺罪有餘矣
何者弈云佛圖澄令弟子遊說郡國
支遁之徒爲其股肱翻三玄妙旨文
飾邪教斯言訾謗天地不容何者佛
圖澄者得聖之人也乳孔流光不假
燈炬之照瞻鈴映掌坐觀成敗之儀
兩主奉之若神百辟敬之如佛預啓
東儲之貳前表石蔥之禍及難生妭
現諌虎以刑濫法深享壽不遥斯言
甚切而弈乃云令虎煞姪取其帝位
何斯言之過歟又云支遁之徒爲其
羽翼晉氏南度止一道林雖是同時
江山胡越安得散身奔北股肱趙朝
又云翻三玄妙旨文飾邪教此亦虛
言何得妄指且道之述作止在五千
自餘千卷都是虛詐備詳魏日姜
斌事乎然則自忖者審謂僧亦然且
佛之教義綸綜有歸前衒文理無相
乖競尋繹道經濫竊何甚不能自
立一義竝傍佛宗或四果十地連寫
[33-0329b]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六張典内經
或地獄天堂全書佛旨斯並業行之
升汶報因之盛則也問以位行階級
則事逾河漢如何叙集圖傳迷俗亂
眞無纖毫以助化有山岳之負犯抂
沒卒歲又可悲夫六蔡
謨字道明陳留人晉太常彭城王紘
表以肅袓好佛道手盡形像於樂賢
堂經歷一寇難而堂猶存冝勅著作
咸使作頌顯宗出紘表慱議謨曰佛
者夷人惟聞變夷従夏不聞變夏従
夷先帝天縱多才卽畫此像未是大
晉盛德之形容今欲發王命勅史官
上稱先帝好佛之志下爲夷狄作一
像之頌於義有疑焉康帝卽位拜司
徒永和四年五月詔書下固執不就
上疏乞骸骨及孝宗臨軒徴謨不至
自旦至中皇太后詔罷朝公卿奏送謨廷尉
以正刑書謨率子弟素服詣廷尉待
罪詔免爲庶人便杜門不出斯並剛
愎之鄙夫井坎之固量也而弈叙爲
純臣未爲篤論何者謨之諷議局據
神州一域以此爲中國也佛則通據
閻浮一洲以此爲邊地也卽目而
[33-0329c]
廣弘明集卷苐六苐十七張典叙斯
圈東據海岸三方則無無則不可謂
無邊可見也此洲而談四周環海天
竺地之中心夏至北行方中無影則
天地之正圈也故佛生焉況復陽封
所及三千日月萬億天地之中史也
惟佛所統非謨能曉且庸度生常保
局氷執自以古同謂家自爲我士樂
人自以爲我民良不足怪也中原嵩洛
土圭測景以爲中也乃是神州之別
中耳至時餘分不能定之江表島夷
地卑氣厲情志飛揚故曰楊州晉氏
奔之更稱文圈變夷従夏斯言有由
則孔子居九夷非陋也且有德則君
人無道則勃亂故夏禹生於西羌文
王長於東夷元魏託跋宗族北狄並
君臨瀆岳嚮明南面豈以生不在諸
華而逆其風化也至如由余西戎孤
臣秦穆因而霸立日磾玁狁微類漢
武納而位存故知道在則尊未拘於
夷夏也蔡謨鏗固自守未曰通人拒
詔違命負罪殿廢正刑可矣抑又詳
之盈尺徑寸之珠壁本惟絕域窮神
達理之睿聖不限方維故崆峒
[33-0330a]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十八張典非九
州之限崑崙乃五竺之地而黃帝軒
辕並西奔而趣之李老尹喜又接武
而登之斯何故耶知可歸矣且見機
而作無侯准的至如夏桀之爲政也
焚黃圖誅龍逢泰正之酷暴也燒經
籍坑儒士時俗傳之無道之君也然
埏植塼瓦非日桀功起子皇帝未尊
呂德然累華盛行義湏褒貶古人有
言堯舜未必全聖桀紂何能極愚然
而並歸咎於夏殷尊嚴於唐虞者偏
黨不倫之詭經也蔡氏猵隘何足可
稱唐特
進鄫公魏徴筞有百條其一條曰問
經佛興行早晩得失荅珠
星夜隕佛生於周辰白馬朝來法興於
漢丗故唐堯虞舜靡得詳焉孔子周
公安能述也然則法正自在變化無
窮納湏彌於芥子之中覆日月於蓮
華之下法雲惠雨明珠寶船出諸子
於火宅濟羣生於苦海砮得砥則截
骨而斷䈥車得膏則馬利而輪疾誠
湏精心迴向絜志歸依冝信傳毅
之言無從葵謨之儀斯圈之重
[33-0330b]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十九張典
臣也可謂高識有歸故太宗敬而
制碑手書其石祔葬于照陵爲万代
之摸揩也蔡謨年事俱盡功用罕施
自揣無能固辭於公政可也而叙華
夷事隔未日通人又不足可稱焉
七顏延之琅琊人有文章好飮酒放
逸不護細行宋元嘉中遷太常沙門
慧琳以才學逈拔爲太袓所賞毎叔
獨榻之礼延之嫉焉曰此三台之座
豈可使刑餘居之帝變色弈叙之
爲名士斯可知也以琳得撲於文帝
延之非莅政之能官嫉而譏之旣不
預朝廷退居里閈子峻爲楊州刺史
乘軒還宅延之負杖避而譏之不營
産業布衣蔬食獨遊野外時彥以其
不參朝賢亦顯論所不及豈不以無
預獨榻之榮嫉琳而謂刑餘也餘如
達性論所評議也然顏公著論褒贊
極多至如通佛影迹通佛頂齒爪通
佛衣鉢杖通佛二氎不然皆置言高
拔羣英之所摸揩者刑餘之言一時
之貶琳耳其四論並見守陸澄續
法論
[33-0330c]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二十張典八蕭
摹之蘭陵人守元尋十二年爲丹陽
尹奏稱佛化被於中國巳歷四代塔
寺形像所在干計進可以繫心退足
以招勸自項巳來敬情浮末不以精
誠爲至更以奢競爲重違中越制冝
加撿裁不爲之防流遁未巳請今後
鑄銅像造塔寺先詣所在陳事列言
待報聽造觀斯奏狀抑止奔競非日
除滅斯寔住持之相居然昌顯矣九周
朗汝南人守世袓時仕盧陵内史上
書曰自釋氏流教其來有源舒引容
潤旣亦廣矣而假糅醫術託以卜數
外刑不容内教不悔而撗天地之閒
莫之糺察今冝申嚴佛律裨重國令
其庛惡顯著者悉冝罷辵餘則隨其
藝行各爲之條例使禪義經誦人能
其一食不過蔬衣不出布若更度者
則令先習義行本其神心必能草腐
人天竦精以徃者雖侯王家子亦不
冝拘意同前矣第十
虞愿會稽人仕宋明帝爲中書善容
止直忤言帝好弈頗癈政事愿曰堯以
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好帝怒令
[33-0331a]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二十一張典夷
下殿初無懼色二三日復召來明帝
以所居故第起湘宮寺製置宏牀
愿曰此寺穿掘傷螻蟻塼瓦焚蟲豸
勞役之苦百姓筋力販妻貿子呼嗟
滿路佛若有知念其有罪佛若無知
作之何益忤旨出守晉安此寔大慈
之本懷得佛之辵寄而弈謂爲除彈
匪其意乎十
一張普濟常山人善百家之說太和中
遷諌議大夫至孝明立不親視朝過
崇佛法郊庴之事多委有司營造寺
像略無休息乃上諌略云伏願淑愼
威儀万邦作式躬致郊庴之虔親紆
朔望之礼則一人有慶兆民頼之然
後積進三寶信心如來道由化深故
諸漏可盡法隨礼積故彼岸可登書
奏不報濟諌如此而弈弄筆妄加荒
穢之婬僧遊於宮内恣行非法凡是
妃主莫不通婬百姓苦之而上不覺
斯言姦蕩何得妄施宮禁有限防禦
有則擅言婬僻縱筆妄陳據太史之
任捻清愼之機專搆私憤顯行輕毁
梟能食母君子恥聞亭日柏人漢
[33-0331b]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二十二張典后
夜遁非狂非醉斯言雖玷但弈自行
婬穢其黨例有妻孥故李耳李思王
之編戶張衡張魯天師子孫宗胤顯
然無冝不有不知今日道士何爲効
僧遠財絕色清高獨徃不拘俗累甚
可怪也故弈重其財色毁僧同之如
老子化胡經云旣化胡王令尹喜爲
佛性强梁者毁形絕好斷其妻娶不
令紹嗣故名沙門自餘軟善任従其
本則妻子不絕也約斯論事觀中道
士衣冠容制不異俗流妻子承嗣義
依道法不可怪也是以仙童王女侍
老君之側黃庭朱戶述命門之事深
欲擬僧斯蹤難泯遂行流謗固其然
哉十
二李瑒逍人魏延昌末爲高陽王友
于時人多絕戶爲沙門瑒上言日禮
以教世法導將來跡用旣殊區流亦
別故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不孝之
大無過於絕祀然則絕祀之罪大莫
甚焉安得輕縱背禮之情而肆其向
法之意也寧有弃堂堂之政而従鬼
教平靈太后責以鬼教謗毁佛法
[33-0331c]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二十三張典瑒
曰竊欲清明佛法使道俗兼通非敢
排弃眞學妄爲訾毁且鬼神之名
皆是通靈達稱三皇五帝皆号爲鬼
易曰知鬼神之情狀周公自美亦云
能事鬼神禮日明則有禮樂幽則有
鬼神佛非天非地本出於人應世遵
俗其道幽隱名之爲鬼愚謂非謗靈
太后不罪後遇害於河陰詳瑒上言
欲沙汰僻左非爲庛謗矣
十三劉晝渤海人才術不能自給齊
不仕之著高才不遇傳以自况也上
書言佛法詭誑避役者以爲林藪又
詆詞淫蕩有尼有優婆夷實是僧之
妻妄損胎煞子其狀難言今僧尼二
百許万幷俗女向有四百餘万六月
一損胎如是則年族二百万戶矣驗
此佛是疫胎之鬼也全非聖人亦言
道士非老荘之本藉佛邪說爲其配
坐而巳詳晝此言殊塵聽視專言墮
胎煞子豈是正士言哉孔子見人一
善而忘其百非鮑生見人一惡而終
身不忘弘隘之迹斷可知矣狂哲之
心相去遠矣然則天下高尙沙門有
逾百万財色不顧名位莫緣斯德隱
[33-0332a]
廣弘明集卷第六第二十四張典
之妄張婬煞一年誅二子沙門且然
一歲有二男編戶誰是吐言孟浪未
足廣之而弈重爲正諌及後上事還
陳此略考挍則劉晝之門人矣
十四陽衒之北平人无魏末爲秘書
監見寺宇牀麗損費金碧王公相競
侵漁百姓乃撰洛陽伽藍記言不恤
衆庶也後上書述釋教虛誕有爲徒
費無執戈以衞國有飢寒於色養逃
役之流僕隷之類避苦就樂非修道
者又佛言有爲虛妄皆是妄想道人
深知佛理故違虛其罪故又廣引財
事乞貸貪積無猒又云讀佛經者尊
同帝王寫佛畫師全無恭敬請沙門
䒭同孔老拜俗班之國史行多浮險
者乞立嚴勅知其眞爲然後佛法可
遵師徒無濫則逃兵之徒還歸本役
國富兵多天下幸甚衒之此奏大同
劉晝之詞言多庸猥不經周孔故雖
上事終委而不施行而弈羙之徹於
府兪致使浮遊浪宕之語備寫不辵
斯乃曲士之沈鬱非通人之留意也
廣弘明集卷第六
癸卯歳高麗圈分司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33-0332b]
廣弘明集卷第七典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辯惑篇第二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