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138 廣弘明集-唐-道宣 (TKD)


[33-0530a]


序曰夫論僧者六和爲體謂戒見利
及三業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賢聖
開物成務則福被人天導解律儀則
化垂空有並由式敬六和揚明三寶
内蕩四魔之弊外傾八慢之幢遂使
三千圍内咸稟僧規六万遐年倶遵
聲教非僧弘御孰振斯哉然則道涉
窊隆巨百六之陽九塵隨信毁懷利
用之安危通人不滯其開抑鄙夫有
阻於時頌故使衆雜邪正布逼引之
康莊心包明昧顯登機之衢術是知
滿願之侣乘小道而攝生天熱之倫
寄邪徒而化物擊揚覈於適道弘喻
在於權謀未俟威容惟存離著若斯
言之備則通於理行者也或不達者
妄起異端若見左行謬僻濫惘彌甚
莫思巳之煩惑專憚彼之乖儀於卽
雷同荷冒坑殘夷滅下凡之例抱怨
酷而消亡上聖之徒悼兇悖之安

[33-0530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張聚
自古君人之帝殷鑑興亡之經開呑
舟之宏網布容養之寬政闡仁風於
宇内坐致太平弘出處之成規饗茲
大賚餘則察察糺擧背烹鮮之格言
收羅咎失挹凝脂之密令及後禍作
殃扇隄防莫開掩泣向隅斯湏糜潰
爲天下之所笑也故集諸政績布露
賢明或杭詔而立讜言或興論以詳
正議或褒仰而崇高尙或銜哀而畼
誄詞茲道可尋備于後列
梁弘明集僧行捻目
晉庾永爲帝出詔令僧致敬
晉尙書令何充建議不合奏二首晉桓
玄書論道人敬王者幷答桓玄又書
論敬議幷王令答八首釋慧遠與桓玄
書論不敬幷答桓楚儀詔沙門不湏
敬幷答五首釋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
釋慧遠與桓玄書明沙汰
事幷答支道林與桓玄書論僧藉鄫道
子書論踞食范伯倫書論
踞食范伯倫表論
踞食幷詔答
[33-0530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張聚釋慧
義答范伯倫書幷答范伯倫與
生觀二法師書後秦主令
恒標二法師罷道詔幷答羅什與後秦主
書論恒標罷道事釋慧遠答桓玄
令返俗書幷答釋僧巖答劉公不還
俗書釋道盛啓齊武論沙
汰事唐廣弘明集僧行篇
捻目東晉丘道護支曇諦
誄幷答後秦釋僧肇羅什誄幷答
宋釋慧琳釋法綱誄幷答宋釋
慧琳竺道生誄宋釋靈運釋曇
隆誄宋謝靈運釋慧
遠誄宋張畼若邪山
敬法師誄南齊釋慧
林釋玄運誄南齊律師釋
智稱誄南齊虞義景法
師行狀梁沈約淨秀
尼行狀宋孝武沙汰僧
尼詔元魏孝文褒崇
諸僧詔七首南齊沈
休文述中食論沈休丈述僧會食

[33-0531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四張聚
北齊文宣沙汰僧議詔幷答梁簡
文吊道澄法師亡書梁晉
安王與所部僧正教梁王
筠與東陽盛法師書梁釋
智林與汝南周顒書梁劉
孝摽與舉法師書梁王
曼穎與皎法師書幷答梁劉之遴
吊震法師亡書梁劉之遴
吊震兄李敬胐書梁劉之遴
吊京正亡書金華山拪志梁劉孝標
東陽金華山樓志陳釋眞觀與徐㒒射書陳徐陵諌

仁山深法師罷道書周釋曇積
上武帝止沙汰表戴逵貽書
仙城命禪師幽林沙門
釋惠命詶書北齊戴先生隋内史薩
道衡吊延法師亡書隋釋彥琮
福田論唐高袓問
僧出家損益詔幷答唐高祖出沙汰
佛道詔唐太宗令道士
在僧前詔幷表今上令議沙門敬三
大詔幷百官駮議袁啓狀等及詔所親表
啓論等廣弘明集僧行

篇第五之初卷二十三
[33-0531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五張聚
諸僧誄行狀
支曇諦竺羅什釋法綱竺道生
釋曇隆釋慧遠釋玄敬釋玄運
釋智稱釋玄景釋淨秀
道士支曇諦誄東晉丘道護
晉義煕七年五月某曰道士支曇諦
卒舂秋六十有五鳴哷哀哉法師肇
胤西域本生康居因族以圈氏旣伏
膺師訓乃從法姓支徙于吴興郡烏
程縣都鄕千秋里資金商之貞氣藉
陽育之韶律胄遐方而誕秀愶川嶽
而稟神識情湛粹風宇明肅道致表
於天期德範彰於素器貞悟獨拔羣
異不足以動其心至誠深固衆論莫
能干其執是以超塵絕詣慧旨發於
弱齡研微耽玄明道照於歲暮故能
振靈風於神境演妙化於秀葉嗣清
前哲穆道俗而歸懷焉遊涉衆方敷
揚大業妙尋幽貝清言祈微加以善
屬文辭識賞參流固巳諧契風勝領
冠一時矣公之中年爰乃慨以城傍
難置幽居爲節且山水之性素好自
然靜外之默體自天心於是謝緣人
[33-0531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六張聚
封遁跡巖壑乃考室于吴興郡故鄣
之崑山味道崇化二十餘載其拪業
所弘可以洗心滌吝筌象之美足以
窮興永年於是晞宗歸仁者自羣方
而集欽風懷趣者不遠而叩津焉于
時時望英豪多延請齊講公虛心應
物不嘗以動止介懷推誠述義米始
以道俗殊致其中抱壹之德又遐邇
所推方將灑拂玄路絙維頽風超外
妙梯擬轍玄蹤惜乎不永遘疾而終
識者深云亡之痛悠情感惟良之悲
蓋無爵而貴生榮死哀者此之謂矣
雖至理冥一存亡定於形初玄識妙
照骸器同於朽壤然而闕情期於欣
戚之境未泯乎離會之心者亦何能
不以失得爲悲喜臨長岐而悽懷哉
苟冥廢之難體寄筌翰以懷風援弱
毫而舒情播清暉乎无窮乃作誄
曰綿綿終古曖曖玄路妙緣莫叩長
寐靡寤生滅紛紜動息舛㸦相驅百
世季葉彌蠧永溺塵勞孰知其故至
人乘運靈覺中肇未覩滄流井蛙
无小大明融朗幽夜乃曉滅有歸空

[33-0532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七張聚
闇卽曒道洽无方仁被禽鳥昧者靡
辵識者彌了超哉法師道性自然壹
心絕俗枑誠重玄研微神鋒妙悟無
閒塵之所著在至斯捐累之所引乘
之彌堅擺落塵羈振拖靈淵遼遼清
雅簫簫貞韻汪汪其冲亹亹其進
和而有慨異而不峻停心獨得摽想
千刃虛以應物无來不順汎遊弘化
振響揚暉開道玄肆肇闢靈扉位制
冥極剖析幽微忘懷善挹穆然靡違
會通羣方捻之所歸遐抗頽綱闡固
法闈緖此妙慧乃播神威幽境湛默
人肆諠引閑邃易一華紛難泯公乃
慨然中駕潛輭卜居川巖搆室林巘
擯域外緣潛精内敏靡筌不服无微
不盡蔚矣崑嶺岡阜丘墟連峯雲秀
迴壑迂餘庭蔭蕭條階繞清渠翳然
其遠蕭尓其虛眇眇玄風愔愔僧徒味
道閑室寂焉神居心隨道親情與俗踈道
固无弧德必有鄰淵清引映業勝懷
人晞風宗玄自遠來賓亦有衿期時
來問津湛湛无窮曰白王神林壤有
謝道心常新聖逝言絕賢表義
[33-0532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八張聚乖翳
翳末運玄化將頽澹矣夫子道俗歸
懷庶享遐年振此落維如何不吊棄
世永辭儀景長歸逝矣不追有識深
慟含情同悲鳴呼哀哉推昔綢繆驟
淹信宿閑宴清宇藉卉幽谷或濯素
瀨爰憩翠竹屢興名辰汎酉掇菊梨
柚廌甘蒱荀爲蔌賦詩詠言怡然偕
足眷懷茲遊想之在目傷哉斯遇千
載無復踐舊霑枔瞻墳悲哭鳴呼哀
哉有必之無始則歸卒達人妙觀千
齡一日昧者或應撗爲凶吉邈矣法
師夙反玄室累刧之勤不速而疾庶
遘冥緣終會靈術妙行弗運寔深
喪質情在未冥悵爲自失寄懷毫素
徽風載述鳴呼哀哉鳩摩
羅什法師誄釋僧肇夫道
不自弘弘必由人俗不自覺覺必待匠
待匠故世有高悟之期由人故道有小
成之運運在小成則靈津輟流期在
高悟則玄鋒可詣然能仁曠世期將
千載時師邪心是非竸起故使靈規
潛逝徽緖殆乱爰有什法師者蓋先
覺之辵嗣也凝思大方馳懷高
[33-0532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九張聚觀
審釋道之陵遲悼蒼生之窮藹故乃
奮迅神儀宇形季俗統承洪緖爲時
城塹世之安寢則覺以大音時將晝
昏乃朗以慧曰思結頽綱於道消絹
落緖於窮運故乘時以會錯枉以正
一扣則時無㸦鄕再擊則㠢⬤歸仁
于斯時也羊鹿之駕摧輪六師之車
覆轍二想之玄旣明一乘之奥亦顯
是以諯坐嶺東響馳八極恬愉弘訓
而九流思順故大秦符姚二天王師
旅以延之斯二王也心遊大覺之門
形鎭万化之上外揚羲和之風内盛
弘法之術道契神交屈爲形授公以
宗匠不重則其道不尊故薀懷神寶
感而後動自公形應秦川若燭龍之
曜神光恢廓大宗若羲和之出扶棄
融冶常道盡重玄之妙閑邪悟俗窮
名教之美言旣適時理有圓會故辯
不徒興道不虛唱斯乃法皷重振於
閻淨梵輪再轉於天北矣自非位超
修成體精百錬行藏應時其孰契於
茲乎以要言之其爲弘也隆於舂陽
其除患也厲於秋霜故巍巍乎蕩
[33-0533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張聚
蕩乎无邊之高韻然隘運幽興若人
云暮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
于大寺鳴呼哀哉道匠西傾靈軸東
摧朝羲落曜寶岳崩頽六合晝昏迷
駕九迴神閞重閉三塗竸開夜光可
惜盲子可哀罔極之感人百其懷乃
爲誄曰先覺登遐靈風緬邈通仙潛
凝應眞冲漠叢叢九流是非竸作悠悠
盲子神根沉溺時无指南誰識冥度
大人遠覺幽懷獨悟恬冲靜默苞此
素應期乘運翔翼天路旣曰應運
冝當時望受生乘利形標奇相繦褓
俊遠髫齔逸量思不再經悟不待匠
投足八道遊神三向玄根摓秀宏音
遠唱又以抗節忽棄榮俗從容道門
尊尙素朴有典斯尋有妙斯錄弘无
自替宗无擬族霜結如氷神安如嶽
外疏彌高内朗彌足恢恢高韻可撗
可因愔愔冲德惟妙惟眞靜以通玄
動以應人言爲世寶默爲時珍華風
旣立二教亦賓誰謂道消玄化方新
自公之覺道無不弘靈風遐扇逸響
高騰廓茲大方然斯惠燈道音始唱
[33-0533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一張聚
俗網以崩癡根彌拔上善彌増人之
宇俗其途无方統斯羣有紐茲頽綱
順以四恩降以慧霜如彼維摩跡參
城坊形雖圓應神冲帝鄕來教雖妙
何足以臧偉哉大人振隆圓德摽此
名相顯彼冲默通以衆妙約以玄則
方隆般若以應天北如何運邅幽里
冥剋天路誰通三塗誰塞鳴呼哀哉
至人無爲而無不爲權網遐籠長羅
遠羈純恩下釣客旅上樆恂恂善誘
肅肅風馳道能易俗化能移時柰何
昊天摧此靈規至眞旣徃一道莫施
天人哀泣悲慟靈祗鳴呼哀哉公之
云亡時唯百六道匠韜斤梵輪摧軸
朝陽頽景瓊嶽顚覆宇宙晝昏時
喪道目哀哀蒼生誰撫誰育普天悲
感我増摧衄鳴呼哀哉昔吾一時曾
遊仁川遵其餘波纂承虛玄用之無
窮鑚之彌堅曜日絕塵思加數年微
情未叙巳隨化遷如可贖兮貿之以
千時无可待命无可延惟身惟人靡
憑靡緣馳懷罔極情悲昊天鳴呼
哀哉
[33-0533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二張聚武丘
法綱法師誄宋釋慧琳元嘉
十一年冬十一月辛未法綱法師卒
鳴呼哀哉夫峭立方矯旣傷於通任
卑隨圓比又虧於剛絜山居協枯槁
之弊邑止來囂湫之患酌二情而簡
雙事者法師其有焉少遊華京長拪
幽麓樂志入出乘情去來瀆㦔人流
就閑於木石鬱寂丘壑求觀於物類
人以爲无特操我見其師誠矣天性
膚敏陶漸風味從容情理賞託文義
交遊敦亮盡之契進趣慕復永之道
理身法服朱纓之累早絕抗趾神疆
丹墀之閡夙判况乃桑門矯拂之跡
徒倚伏之數者哉昔因邂逅傾蓋著
交同以剪落夷契羣萃布懷舒憤以
寄當年遂携手遊梁比翼拪鄧飡風
虛岫揖道玄津比樂齊讌千載一時
自林傾鳥散奄忽盈紀子薄高柯子
淪泥滓常冀曾卜索居之遇遂成梁
高山海之別東瀾弗復西景莫收致
盡川征歸骨曾丘鳴呼哀哉誄曰厥
族氏殷寔湯之裔榮聲中微源流照
晢少遭閔凶宗无緦繐慈姑經
[33-0534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三張聚
營託是養衞爰逮三五聽韻特挺雙
奇比秀偶羅齊穎志陋中區思擢神
境脫落生延耽慕緣永旣遵玄轍洞
曉名跡仁義之外通非所惜室欲靡
遂坐以會適弗依朱扉考卜巖璧來
不濡足去不絕翮頡頏升萃進退損
益子惡浮波爾能卽心俱翔道澤
同集德林齊拂和風共聆玄音自宮
徂圈在目在衿往化綿邈辵思沉吟
亦旣離逖天道明誓尓出舊山子反
遐裔庶乘和運同蔭共憩寒灰弗煙
落葉離綴睽願莫従子遂下世人之
云亡風懷揜翳鳴呼哀哉玄冬淒烈
江滸蕭條寒風颺幕飛霰入艘命有
近止歸塗尙遥憫憫卽盡寂寂哀號
孤旅如薄均化无襃鳴呼哀哉懷遊
居之虎丘悼冥滅之廬嶺惟採錄於中京
念提携於番境情顠風於雙巒思緾綿
於兩省何綢繆兮無極心所存兮腷
臆閱嚴冬兮巳謝藉隆暑兮旣息四
運紛其邅迴情期窅以長匿苟來緣
之匪工眷生平以増惻鳴呼哀哉
[33-0534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四張聚龍光
寺竺道生法師誄宋釋慧琳元嘉
十一年冬十月庚子道生法師卒於
廬山鳴呼哀哉善人告盡追酸者无
淺含理亡滅如惜者又深法師本姓
魏彭城人也父廣戚縣令幼而奇之
携就法汰法師改服從業天資聽懋
思悟夙挺志學之年便登講座于時
望道才僧著名之士莫不窮辭挫慮
服其精致魯連之屈田巴項託之抗
孔叟殆不過矣加以性靜而剛烈氣
諧而易遵喜捨以接誘故物益重焉
中年遊學廣搜異聞自揚徂秦登廬
躡霍羅什大乘之趣提婆小道之要
咸畼斯旨究擧其奥所聞曰優所見
踰貝旣而悟曰象者理之所假執象
則迷理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則愚化
是以徵名責實惑於虛誕求心應事
世昧挌言自胡相傳中華承學未有
能出斯域者矣乃收迷獨運存履辵
跡於是衆經雲披羣疑冰釋釋迦之
旨淡然可尋珍恠之辭皆成通論耼
周之申名教秀弼之領玄心於此爲
易矣物忌光穎人疵貞越怨結
[33-0534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五張聚
同服好折羣遊遂垂翼斂趾銷影巖
穴遵晦至道投跡愚公登舟之跡有
徃無歸命盡山麓悲興寰畿嗚呼哀
哉泗汴之清呂梁之峻惟是淑靈
育此明俊如草之蘭如石之瑾匪曰
薰彫成此芳絢爰初志學服膺玄跡
經耳了心披文調筞弱而登講靡章
不析善以約言弗尙辭㦎有識欽承
猒是鉤貝中年稽教理洗未盡用是
遊方求諸淵隱雖遇殊聞彌覺同近
塗窮无歸迴轅改軫芟夷名疏闡揚
事表何壅不流何晦不曉若出朝離
其明昭照四果十住藉以汲矯易之
牛馬莊之魚鳥孰徵斯實弗迷斯道
淹留茲悟告子誨言道誠在斯羣聽
咸水不獨扺峙誚毁多聞子謂无害
勸是宣傳識協貞誠見誨浮諠默蔭
去大弫此騰口増拪成英夐逸篁藪
遁思泉源无㝵川阜庶乘閑託曰仁
者壽命也有懸曾不永久蘭蓀速頹
氣傷于偶嗚呼哀哉爰念初離三秋
告暮風肅流清雲高林素送別南浦
交手分路茫茫去止悽悽情顧孰在
[33-0535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六張聚隱
淪各従沿倂惄是長乖異成永牙鳴
呼哀哉遡來風之絕響送行雲之莫
因緬三冬其巳謝轉獻歲於此舂聽
陽禽之悦豫矚神氣之熅煙念庠序
於茲月信習業之嘉辰隱講堂之空
覿惻高座之虛聞歎因事以矜理悲
緣情以懷人嗚呼哀哉天道茫昧信
順可推理不湮滅庶或同歸申夭可
略情念可追短章无布聊以寫悲嗚
呼哀哉曇
隆法師誄謝靈運夫
協理置論百家未見其是因心自了
一巳不患其躓而終莫相辨我若咸
歎飜淪得拔竟知于誰冀行跡立則
善惡靡徵欲聲名傳則薰蕕同歇然
意非身之所挫期出命之所限者目
所親覿見之若人矣惠心朗識發於
髫編生自稟華家羸金帛加以巧乘
騎解絲竹沬絕景於康衢弄絃管於
華肆者非徒經旬涉朔彌歷年稔而
巳諒趙李之咸陽程鄫之臨邛矣旣
而永夜獨悟中飮興歎曰悲夫欣猒
迭來終歸憂苦不杜其根於何超
[33-0535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七張聚
絕且三界迴沉諸天焂瞬况齊景牛
山隋武企陰催促節物逼迫霜露推
此願言伊何能久慨然有擯落榮華
兼濟物我之志母氏矜其心姉弟申
其操遂相許諾出家求道一身旣然
闔門離世妻子長絕歡娛永謝豈唯
向之靡樂判之盛年終古恩愛於今
仳別矣旅舟南遡投景廬嶽一登石
門香鑪峯六年不下嶺僧衆不堪其
深法師不改其節援物之念不以幽
居自抗同學嬰疾振錫万里相救余
時謝病東山承風遥羡豈望人期頗
以山招法師至止鄙人勞役前詩叙
粗巳記之故不重煩及中間反山成
說款盡遂獲接棟重崖俱挹迴澗茹
芝朮而共餌披法言而同卷者再歷
寒暑非直山陽靡喜慍之容令尹一
進巳之色實明悟幽微祛滌近滯蕩
去薄垢曰忘其疾庶白首同居而乖
離無象信順莫歸徵集何緣晩節羅
舋遠見參尋至止阻閡音塵殆絕値
暑遘疾未旬卽化誠存亡命也此行
頗實有由承凶感痛寔百常情紙黑

[33-0535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八張聚
幾時非以期名蓋欽志節追深平生
自不能默巳故投懷援筆其辭曰
仰尋形識俯探理類採聲知律拔茅
覩彙物以靈異人以智貴卽是神明
觀鑑意謂爰初在稚惠心夙察吐嗡
芳華懷抱日月如彼蘭畹風過氣越
如彼天倪雲披光發求名約身規操
束巳儻或愚世曾未近似生以意泰
意管生理孰是歡慰程鄫趙李家畜
金繒才練藝技驤首揮霍繁弦綺靡
酒酣調促意姸服侈朝迫景曛夕忌
星從悠悠白曰凄凄良夜年徃歡流
猒來情捨苦樂環迴終卒代謝棄而
更適生速名借誰能易奪何術推移
精粗渾濟善惡參差卽心有限在理
莫規試覈衆肆庶獲所窺道家躓近
羣流缺遠假名恒誰傍義豈反獨有
兼忘因心則善傷物沉迷羡彼驅遣
變服京師振錫廬頂長別榮兾永息
幽嶺捨華襲素去繁就省人苦其難
子取其靜昏之視明卽愚成絕智之
秉情對理斯涅吝旣弗祛滯亦安拔
子之矜之爲爾苦節節苦在巳利貞
[33-0536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十九張聚
存彼以明闇逝以慈累徒欲以援物
先冝濟此發輭情違終然理是梁鴻
携妻荷蓧見子雞桼接人行歌通巳
於世曰高於道殊鄙始見法師獨絕
神理形壽易盡然諾難判乘心卽化
棄身靡歎懷道彌厲景命巳晏矜物
辭山終息旅館鳴呼哀哉魂氣隨之
延陵巳了鳶螻同施漆園所曉委骸
空野豈異豈矯辛有辵餘聊給蟲鳥
嗚呼哀哉緬念生平同幽共深相率
經始偕是登臨開石通澗剔柯疏林
遠眺重疊近屬嶇嶔事寡地閑尋微
探賾何句不研奚疑弗析袠舒軸卷
藏拔紙襞問來答徃俾曰餘夕沮溺
耦耕夷齊共薇跡同心歡事異意諱
承疾懷灼聞凶滿悲孰云不痛零淚
霑衣鳴呼哀哉行久節移地邊氣改
終秋中冬踰桂投海永念伊人思深
情倍俯謝常人仰愧无待嗚呼哀哉
廬山慧遠法師誄宋謝靈運
道存一致故異代同輝德合理妙故殊
方齊致釋公振玄風於閞右法師嗣
沬流于江左聞風而悦四海同歸爾
[33-0536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張聚
乃懷仁山林隱居求志於是衆僧雲
集勤修淨行同法飡風拪遟道門可
謂五百之季仰劭舎衛之風廬山之
㟪俯傳靈鷲之音洋洋乎未曾聞也
予志學之年希門人之末惜哉誠願
弗遂永違此世舂秋八十有四義煕
十三年秋八月六曰薨年踰縱心功
遂身亡有始斯終千載垂光嗚呼哀
哉乃爲誄曰
於昔安公道風允被大法將盡頽綱
是寄體靜息動懷眞整僞事師以孝
養徒以義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
法師威儀允舉學不闚牖鑑不出戶
秔糧雖御獨爲萇楚朗朗高堂蕭蕭
法庭旣嚴旣靜愈高愈清從容音旨
優遊儀形廣運慈悲饒益衆生堂堂
其器亹亹其資捻角味道辭親隨師
供養三寶析微辯疑盛化濟濟仁德
怡怡於焉問道四海承風有心載馳
戒德鞠躬令聲續振五濁蹔隆弘道
讃揚彌虛彌冲十六王子孺童先覺
公之出家年未志學如彼鄧林甘露
潤澤如彼瓊瓊旣磨旣琢大宗戾止
[33-0536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一張聚光
*座衆龍集聿來胥宇靈寺奚立舊望
研機新學時習公之勖之載和載輯
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禪衆親承
三昧衆美合流可久可大穆穆道德
超於利害六合俱否山崩海竭日月
沉輝三光寢晣衆麓摧柯連波中結
鴻化垂緖徽風求滅嗚呼哀哉生盡
冲素死増傷悽單蟄圡槨示同斂骸
人天感悴帝釋慟懷習習辵風依依
餘凄悲夫法師終然是拪室无停響
除有廣蹊嗚呼哀哉端木喪尼哀直
六年仰慕洙泗俯憚蹄筌今子門徒
實同斯難晨掃虛房夕泣空山嗚呼
法師何時復還風嘯竹柏雲藹巖峯
川壑如丘山林改容自昔聞風志願
歸依山川路邈心徃形違始終銜恨
宿緣輇微安養有寄閻浮無希嗚呼
哀哉
若邪山敬法師誄幷序宋張畼夫待
物而遊致用生外道來自我懷抱以
歡故晦寶停璞導兼車以出魏鸞逸
雲緖豈増軒以入衞是以士之傲俗
尙孤其道幽居之民无悶高獨
[33-0537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二張聚吾
毎宣書夙流照爛故巳跂予感詠身
心不足若乃冲獨之韻少歲巳高絕
嶺之氣早志能遠初憩駕廬山年始
勝髮緬邈之志直巳千里乃求剃形
就道忘家入法時沙門釋慧遠雖高
其甚高以其尙幼未之許也遂乃登
孔澗首太羊臨虛投地之險以身易
志法師乃奇而納焉胄翔華胤業集
素履勁露未嚴先風苦節同學不勝
其勞若人不改其操于時經藏始東
肆業華右遂扣塗万里屢遊函洛定
慧相曉致用曰微羅什旣亡遠公沉
世乃還跡塞門屛居窮岫其不出意
若邪山之者於茲二十餘年矣余叔
謝病歸身惟風停想法師乘感來遊
積席談晏清榭竟言不別而別故巳
嘿語交達而動靜虛員矣徴士戴顒
秀調宣簡神居共逸風理交融乃倚
岫成軒停林啓館卽此人外因心會
友西河方浪東山巳隤風雲旣盡草
木餘哀心之憂矣淚合无開嗚呼哀
哉乃爲作誄曰在
尙尙王歌鳯伊洛逸路翔雲高軒
[33-0537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三張聚
鳴鶴靈源世流幽人代作歸來之子
跨古逢運結轍承風遵途襲問緯玉
則溫經金斯振歲學尙幼年盈數始
令德旣軒其秀唯起鋒穎万代風標
千里情愛相輕家圈如草達矣哲人
獨肆玄寶捻駕七覺飛案八道三江
多靜湛勝廬山地去万物軌跡停玄
遼遼清慧結宇承煙前驅羣有首路
人天吾生製融集彼清風業流善會
情竦妙同白曰舂上素月秋中方寸
無底六合可窮卓彼羅什三界特秀
眞俗冠冕神道領神若人對響承車
卽轍沙漠織寒長風負雪投袂永霜
攬裾暮節誰斯問津悠焉在哲莊衿
老帶孔思周情百時如一京載獨開
胸地旣滿顧惟糟魄移此無生悽居
樹席妙入環中道出形上所謂伊人
玄途獨亮智虛于情照實其相生住
无住異壞相尋羅什就古慧遠去今
匠石何運伯牙罷音殷憂逃遁昔還
尒心東巖解迹削影苦邪早悵風首
舂席雲阿流庭結草澓渚含波月軒
東秀曰落西華情步不辭寢興高絕
[33-0537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四張聚
白雲臨操清風練節經綸五道提衡
六趣四諦歸想三乘捻路生滅在法
諸行難常哲人薪盡舊火移光白曰
投晦中舂起霜嗚呼哀哉昔余紈髮
早讌清衿送志悲歲迎韻者心家貧
親老耕而弗飽就檄追歡身素孤夭
旣隔干形徒通以道自我從病高榭
東山明月途靜白雲路閑承松吐嘯
風上舒言咨子戴侯風居涼峻佇館
伊人流心酌韻如何高期隔成幽顯
五弦喪弄三酉誰醆嗚呼哀哉山泉
同罷松竹哀涼秋朝霜露寒夜嚴長
嗚呼哀哉孤猿將思旅鴈聲時廣開
性品无情者誰連臺成草比館唯悲
存亡旣代物色長衰嗚呼哀哉蒼生
失御万物无歸陰爽就夜重陽頓暉
嗚呼哀哉伊四望之茫茫愴余心之
悄悄雖淚至之有端固憂來其無兆
於靳反長思以歎悲諒縱撗於言表
嗚呼哀哉
新安寺釋玄運法師誄幷序南齊釋慧林
維建武四年五月八日甲午沙門釋
玄運右臥不興神去危城嗚呼哀哉
[33-0538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五張聚法師
本譙邦右族寓于燉煌幼稟端明仁
和之性長樹弘㦤冲閑之德眞粹天
挺夙鑑道勝乃辵擯俗緾超出塵㝵
濯景玄津拪習法道率由儀律之絕
釋學體微之妙潜仁晦名之行散畜
忘相之施無德而稱者日夜而茂焉
敷說架乎當時理思冠乎中世鑚仰
之徒自遠而來虛至實歸遍于轍跡
帝后儲貳之尊藩英鼎宰之重莫不
揖道宗師贍猷結敬而宏量邃奥不
以貴賤舛其顧眄夷整淵深不以
寒暑品其懷抱所以括綜像末崇振
頽流者法師其人矣啓訓之緣有限
負手之歌會終風火告徵愈恬明於
危識靈聖滅現屢恭悦於告漸舂秋
六十九嗚呼哀哉外稟哽識内諮慟魂
慕題徃迹行寔浮言迺作誄曰世滯
悠曠苦海遐長慾蓋修掩愛網宏張
法燈不耀慧日霾光朽宅燔仆炎火
浮揚二儀搆毁筭其有歲三轉廓遼
空刧誰計從冥詎曉淪川莫濟接踵
旣踈寔資命世日誕明哲降靈自緣
涵徵薀器有表咳年神幾幼澈
[33-0538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六張聚
凝鑑早宣猶玉初瑩若珠啓泉疵懕
塵濁超悟玄微訣捨愚縳澄翦情違
齠年植節丱歲從帥承規撿敬肅範
儀威秉躬淳絜淑愼心行學辨秘源
問窮理夐前隱用照徃疑斯鏡匠佚
功倍思高業盛爰洎中歲縳奥宏廣
輪演法空雲滌日朗乘衢若夷權開
似敞悠悠品類式是宗仰右河振聞
左江標秀聲因德宣稱緣道富提奬
詢求悦懌研授仁厚猶地志高如岫
輟飡赴嗛捨纊矜寒蓄無停曰財以
施單寕賤傲色匪貴愉顏湛茲㦤慶
均彼稓蘭教之所洽晦識斯明智之
所誘務以心成接惛茂貨撫迷諒情
憑微請要莫不咸享險路恒遠開引
有極生滅相禪念念匪息徂年寡留
西光遽逼雲變豈停將運淨域嗚呼
哀哉體深病苦慮逵四疾鍼石醫巫
分劑貶失端情法旅正想慈律不捨
勇勤誓拯羣墜嗚呼哀哉合旣終離
假會應謝同悲素林寂然中夜談人
勖善贍天儼駕卽彼紺宮去此塵舎
嗚呼哀哉絕微言於永沒毁舟航於
[33-0538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七張聚
遐澨族崇塵之嚴華蕪峻堂之雕麗
捨形有其若辵遷情靈其何界資訓
仰兮眷徒空血淚兮感逝嗚呼哀哉
南齊安樂寺律師智稱法師行狀闕撰人
法帥諱智稱其先曰某郡某氏挹汾
潧之清源稟河山之秀質蓄靈因於
上業成慧性於閻浮直哉惟清爰初
夙備溫良恭儉體以得之然天韻眞
礭含章隱曜沉漸人羣莫能測其遠
邇蓋由徑寸之華韜光濬壑盈尺之
寶未剖聯城監觀者罔識其巨麗逖
聽者弗得其鴻名羈束戎旅俛起阡
陌年登三十始覽衆經退而歎曰百
年焂忽功名爲重名不常居功難與
必且吉凶悔吝孔書巳驗變化起伏
歷聖來稱安知崢嶸之外廖廓之表
籠括幽顯大援無邊者哉彼有師焉
吾知歸矣遂乃長揖五忍斂衽四依
挫銳解紛於是乎盡宋大明中益部
有印禪師者苦節洞觀鬱爲帝師
上人聞風自託一面盡礼印公言歸
庸蜀乃携手同舟以宋泰始元年出
家於玉累誠感人天信貫金石直心
[33-0539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八張聚波若
高步道塲旣而敬業承師就賢辯志
遨遊九部馳騁三乘摩羅之所宣譯
龍王之所韜秘雖且受持諷誦然未
取以爲宗常謂攝心者迹迹密則心
撿弘道者行行密則道存安上治人
莫先乎礼閑邪遷善莫尙乎律可以
驅車火宅飜飛苦海贍三途而勿踐
歷万刧而不衰者其毗尼之謂歟乃
簡弃枝葉積思根本頓轡洗心以爲
己任於是曵錫踽步千里遊學擁經
持鉢百舎不休西望荊山南過澧浦
周流華夏慱採奇聞土木形骸琬琰
心識靡高不仰無堅不攻寢之所安
席不及煖思之所至食不遑飡入道
三年從師四講教逸功倍而業盛經
明毎稱道不墜地人各有美宣尼之
學何詎常帥于時具隱二上人先輩
高流鳳嗚西楚多寶穎律師洽聞溫
故翰起東都法師之在江陵也稟具
隱爲周援及還京雒以穎公爲益友
皆權衡殿最言刈菁華捨稊稗而膳
稻梁會覽梅而成鼎餁其理練其旨
深膚受末學莫能踵武以泰始
[33-0539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二十九張聚六年
初講十誦於震澤闡揚事相咫尺神
道塙談出雲漢精義入无閒八萬威
儀怡然理畼五部章句渙爾同波由
是後進知宗先逵改觀輝光令問於
斯藉甚法師應不擇方行有餘力清
言終日而事在其中立拪雲於具區
營延選於建業令不待嚴房攏肅靜
役不加迅棟宇騈羅自方等來儀變
胡爲漢鴻才鉅學連軸比肩法華維
摩之家徃徃間出涅槃成實之唱處
處聚徒而律藏憲章於時最涼振裘
持領允屬當仁若夫淵源浩汗故老
之所迴惑峻阻隱複前修之所解駕
皆剖折豪釐粉散膠結鉤深致遠獨
悟胸懷故能反戶之南彎弓之北尋
聲赴響万里而至門人歲益經緯日
新坐高堂而延四衆轉法輪而朝同
業者二十有餘載君子謂此道於是
乎中興絕慶吊屛流俗朱門華屋靡
所經過齊竟陵文宣王顧輕千乘虛
心八解嘗請法師講於邸寺旣許以
降德或謂冝修賓主法師笑而答曰
我則未睱及正位函丈始交涼
[33-0539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張聚燠
時法筵廣置髦士如林主譽旣馳客
容多猛發題命篇疑難鋒出法師應
變如響若不留聽囿辯者土崩負强
者折角莫不遷延徒靡亡本失支觀
聽之流稱爲盛集法師性本剛克而
能悦以待問發言盈庭曾无忤色虛
巳慱約咸竭厥才依止踈附訓之如
一少壯居家孝子惟友脫屣四攝愛
著兩忘親黨書介封而不發内恕哀
慼抑而不臨常日道俗異故優陀親
承音旨寧習其言而忽其教煩惱呴
濡蕭然頓遣法師之於十誦也始自
吴興迄于建業四十有餘講撰義記
八篇約言示制學者傳述以爲妙絕
古今舂秋七十有二齊永元三年遷
神于建康縣之安樂寺僧尼殷赴若
喪昆姉諒不言之信不召之感者云
若夫居敬行簡喜慍不形於色知人
善誘甄藻罔辵於時臨財廉取子義
明允方大處變不渝汪汪焉堂堂焉
㴾碣河華不能充其量蓋淨行之儀
表息心之軌則歟弟子某等感梁木
之旣摧慟德音之永閟俾陳信而有
[33-0540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一張聚
徵庶流芳而无愧
廬山香鑪峰寺景法師行狀虞義
法師諱僧景本姓歐陽衡陽湘鄕人
也資无始之良因得今生之遠悟黃
中通理幼而自然好誦經善持操行
止有方身口无擇十歲而孤事母盡
孝母爲請室良家非其好也辭不獲
命弱冠以世役見羈于時戎馬生郊
羽檄日至躬擐甲胄跋履山川且十
年矣雖外當艱棘而内結慈悲故未
離人羣巳具息心之行後行經彭蠡
見廬岳而悦之於是有終焉之志復
反湘川稍棄身非所味道忘食日一
菜蔬後得出累門便離妻室忽夢廬
山之神稽首致敬曰廬山維岳峻極
于天是日三宮璧立万仞欲屈眞人
居之眞人若不見從則此山永廢矣
又夢受請而行至梨鑪峯石門頂見
銀閣金樓丹泉碧樹崢嶸刻削希世
而有於是雞鳴戒旦便飄尓晨征于
時江陵僧徒多有行業或告法師曰
荊州法事大盛乃因此東抴自夏首
西浮遇僧淨道人深解襌定乃曰眞
[33-0540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二張聚
吾師也遂落髮從之住竹林襌房始
斷粒食默然思道或明發不寐刺史
聞風而悦欲相招延或曰此公乃可
就見不可屈致也於是累詣草廬遂
服膺請戒江漢人士亦迴向如雲先
是神山廟靈驗如響侵忤見灾且以
十數法師考室其謗神遂見形爲礼
使兩神童朝夕立侍有女巫見而
之法師不答廬山神復來固請以永
明十年七月振錫登峯行履所見宛
如夢中乃卽石爲基倚巖結構匡坐
諯念虎豹爲羣先德曇隆慧遠之徒
亦卜居于此旣人跡罕至遂不堪其
憂且山氣氛氳令人頭痛身熱曾未
幾時莫不來下唯法師獨徃一去不
歸旣郤禾黍之資不避霜露之氣時
捫蘿越險行動若飛或有羣魔不憙
法師來者能使雷風爲變以試法師
旣見神用礭然魔羣乃止久之復隨
險幽尋造石梁石室靈山秘地百神
之所遨遊也法師說戒行香神皆頭
面礼足昔神人吴猛得入此遊觀自
茲厥後唯法師復至焉羲皇以來二
[33-0540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三張聚
人而巳矣初法師入山二年禪味始
具毎斂心入寂偏見彌勒如來常云
宿植之緣也建武四年舂忽語弟子
曰吾壽當九十但餘年无益於世而
四大有累於人思拯助衆生不得久
留此矣七月二十一日標極嶺西頭爲
安尸之處人莫之知也復七日而疾
疾後七日而終舂秋五十八臨終合
掌曰願卽生三途救一切衆苦又曰
吾以身施烏鳥愼勿埋之初法師喚
下寺數人安居講授或謂法師曰今
欲出山尋醫又勸進飮食法師曰吾
累在此身及吾无身吾有何累勿多
言也遷化旬有六曰容貌如生兩指
屈握伸之隨復如故宿德比丘皆曰
夫得道人多以七爲數法師自疾至
沒不其然歟兩指不伸亦良有以
也初鑪峯孤絕羽翼所不至自法師
經始常有雙烏來巢及法師卽化烏
亦永逝矣惟法師宿藉幽源久素淨
業故慈悲喜捨習與性成微妙玄通
因心則有入山林而不出絕榮觀而
超然若乃八珍强骨之資九轉延華
[33-0541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四張聚
之術皆如脫屣矣唯直心家志在無
價寶舟愛護化城期爲彼岸鑚仰不
測故未得而名焉
南齊襌林寺尼淨秀行狀沈約
比丘尼釋淨秀本姓梁氏安定烏氏
人也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益佐禹治
水賜姓羸氏周孝王時封其十六世
孫非子於秦其曾孫秦仲爲宣王侯
伯平王東遷封秦仲少子於梁是為
梁伯漢景帝世梁林爲太原太守徙
居北地鳥氏遂為郡人焉自時厥後昌
阜于世名德交暉蟬冕疊映漢九嘉元
年梁景爲尙書令少習韓詩為世通
儒魏時梁爽為司徒左長史秘書監
慱極羣書善談玄理晉太始中梁闡
為涼雍二州刺史卽尼之迺祖也闡
孫撝晉范陽王虓驃騎參軍事魚陽
太守遭永嘉蕩折淪於僞趙為秘書
監征南長史後得還晉為散騎侍郞
子疇字道度征虜司馬子粲之仕宋
征虜府參軍事封龍川縣都亭侯尼
卽都亭侯之第四女也挺慧悟於曠
刧體妙解於當年而性調和綽不與
[33-0541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五張聚
凣咳孺同數齡便神情峻徹非常童
稚之伍行仁尙道洗志法門至年十
歲慈念彌篤絕粉黛之容棄錦綺之
翫誦經行道長齊蔬食年十二便求
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許於是
心祈冥感專精一念乃屢獲昭祥亟
降瑞相第四叔超獨為先覺開譬
内外故雅操獲遂上天性聽叡幼而
超羣年至七歲自然持齊家中請僧
行道聞讀大涅槃經不聽食肉於是
卽長蔬不噉二親覺知若得魚肉輒
便棄去昔有外圈普練道人出於京
師徃來梁舎便就五戒勤翹奉持未
嘗違犯曰夜恒以礼拜讀誦爲業更
无餘務及手能書常自寫經所有財
物唯充功德之用不營俗好少欲入
道父母為鄣遂推流歲月至年二十
九方獲所志落綵靑園服膺寺主上
事師虔孝先意承旨盡身竭力猶懼
弗及躬循三業夙夜匪懈僧使衆役
毎居其首精進劬勤觸事關涉有開
井士馬先生者於靑園見上卽便記
云此尼當生兜率天也又親於佛殿
[33-0541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六張聚内坐
禪同集三人忽聞空中有聲狀如牛
吼二尼驚怖迷悶戰慄上淡然自若
徐起下牀歸房執燭撿聲所在旋至
枸欄二尼便聞殿上有人相語云各
自避路某甲師還後又於襌房中坐
伴類數人一尼鼾眠此尼於睡中見
有一人頭届于屋語云勿驚某甲師
也此尼於是不敢復坐又以一時坐
襌同伴一尼有小緣事蹔欲下牀見
有一人扺掌止之曰莫撓某甲師於
是閉氣徐出歎未曾有如此之事比
類甚繁旣不卽記悉多漏忘不得具
載性受戒律進止俯仰必欲遵承於
是現請耀律師講内自思惟但有直
一千心中憂慮事不辦夜卽夢見鴉
鵲鸜鵒雀子各乘車車並安軒車之
大小還稱可鳥形同聲唱言我助某
甲尼講去旣寤歡喜知事當成及至
就講乃得七十檀越設供果食皆精
後又請穎律師開律卽發講曰清淨
甖水自然香如水園香氣深以爲欣
旣而坐襌得定至於中夜方起更无
餘伴便自念言將不犯觸卽諮
[33-0542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七張聚律師
律師答云無所犯也意中猶豫恐有
失且見諸寺尼僧多不如法乃喟然
歎曰嗚呼鴻徽未遠靈緖稍隤自非
引咎責躬豈能導物卽自懺悔行摩
那埵於是京師二部莫不咨嗟云如
斯之人律行明白規矩應法尙尓思
愆何况我等動靜多過而不慙愧者
哉遂相率普懺无有子辵又於南園
就穎律師受戒卽受戒曰淨甖水香
還復如前靑園諸尼及以餘寺無不
更受戒者律師於是亦次第詣寺敷
弘戒品闡揚大教故憲軌遐流迄届
于今穎律師又令上約語諸寺尼有
高牀俗服者一切改易上奉旨制勒
无不祗承律藏之興自茲更始後又
就三藏法師受戒清淨水香復如前
不異靑園徒衆旣廣所見不同師巳
遷背更无覲侍於是思別立住處可
得外嚴聖則内窮宴默者以宋大明
七年八月故黃修儀及南昌公主深
崇三寶敬仰德行初置精舎上麻衣
弗溫藿食忘飢躬執泥瓦盡勤夙夜
以宋泰始三年明帝賜号曰禪
[33-0542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八張聚
林蓋性好閑靜冥感有徵矣而制龕
造像无不必備又寫集衆經皆令具
足莊黃染成悉自然有娑伽羅龍王
兄弟二人現迹彌曰不滅知識徃來
並親瞻覩招納同住十有餘人訓化
奬率皆令襌誦毎至奉請聖僧果食
之上必有異迹又於一時虔請聖衆
七曰供養礼懺始訖攝心運想卽見
兩外圈道人舉手共語一云呿羅一
毗呿羅所著袈裟色如桑甚之熟
因卽取泥以壞衣色如所見於是遠
近尼僧並相仿斅改服閒色故得絕
於五大之過道俗有分者也此後又
請阿耨達池五百羅漢曰曰凡聖无
遮大會巳近二旬供設旣豐復更請
罽賓圈五百羅漢足上爲千及請凡
僧還如前法始過一日見有一外圈
道人衆僧悉皆不識於是試相借問
自云從罽賓圈來又問來此幾時答
云來始一年也衆僧覺異令人守門
觀其動靜而食畢乃於宋林門出使
人逐視見從宋林門去行十餘步奄
便失之又嘗請聖僧浴器盛香湯及
[33-0542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三十九張聚
以雜物因而礼拜内外寂默卽聞器
檥枃作聲如用水法意謂或是有人
出便共徃看但見水枃自然搖動故
知神異又曾夜中忽見滿屋光明正
言巳曉自起開戶見外猶闇卽便閉
戶還牀復寢久久方乃明也又經違
和極爲綿篤忽自見大光明遍於世
界山河樹木浩然无㝵欣爾獨笑傍
人怪問具陳所見卽能起行礼拜讀
誦如常无異又於一時復違和亦甚
危困忽舉兩手狀如捧物語傍人不
解問言爲何所捧答云見寶塔
從地出意欲接之幡花伎樂无非所
有於是疾恙豁然而除都無復患又復違和
數曰中亦殊綿惙恒多東向視合掌
向空於一時中急索香火移時合掌
卽自說云見彌勒佛及與舎利弗目
連等諸聖人亦自見諸弟子數甚无
量滿虛空中湏臾見彌勒下生翅頭
末城云有人持幡花伎樂及三臺來
迎於此上幡花伎樂非世閒比半天
而住一臺巳在半路一臺未至半路
一臺未見但聞有而巳爾時巳作兩臺
爲此
[33-0543a]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四十張聚兆
故卽更作一臺也又云有兩樹寶花
在邊人來近牀語莫壞我花自此之
後病卽除損前後遇疾恒有瑞相或
得涼風或得妙藥或聞異香病便卽
愈疾差之爲理都以漸豁然而去如
此甚數不能備記又天監三年一夏
違和於晝曰眠中見虛空藏菩薩卽
自圍遶誦唄唄聲徹外眠覺所患卽
除又白曰臥開眼見佛入房幡蓋滿
屋語傍人令燒香了自不見上以天
監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悶不
下飮彭城寺令法師以六月十九日
夜得夢見一處謂是兜率天上住止
嚴麗非世間比言此是上住處卽見
上在中於是法師有語上上得生好
處當見將接上是法師小品檀越勿
見辵棄上卽答云法師丈夫又弘通
經教自應居勝地某甲是女人何能
益法師又云不如此也雖爲丈夫不
能精進持戒不及上時體巳轉惡與
令法師素踈不堪相見病旣稍
増飮粥曰少爲治无益漸就綿惙至
七月十二日爾時天雨涼悶勢如小
退
[33-0543b]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四十一張聚
自云夢見迎來至佛殿西頭人人捉
幡竿猶車在地幡之爲理不異世閒
軍隊擔皷旗幡也至二十日便絕不
復進飮粥至二十二日令請相識衆
僧設會意似分別至二十五日云見
十方諸佛遍滿空中至二十七日中
後泯然而臥作兩炊久方復動轉自
云上兜率天見彌勒及諸菩薩皆黃
金色上手中自有一琉璃清淨甖可
高三尺許以上彌勒卽放光明照于
上身至兜率天亦不見飮食自然飽
滿故不復湏人間食也但聞人間食
皆臭是以不肯食於彼天上得波利
餬將還意欲與令法師有人問何意
將餬去答云欲與令法師是人言令
法師是人中果報那得食天上食不
聽將去旣而欲見令法師閑居上為
迎法師來相見語法師可作好菜食
以餉山中坐襌道人若修三業方得
生兜率天耳法師不坐禪所以令作
食餉山上道人者欲使與坐襌人作
因緣也自入八月體中亦轉惡不復
說餘事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
[33-0543c]
廣弘明集卷苐二十三苐四十二張聚
德天二者名善女天是迦毗羅所領
恒來在左右與我驅使或言得人餉
飮食令衆中行之復云空中晝夜作
伎樂閙人耳也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三
癸卯歳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33-0544a]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四聚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僧行篇第五